广东近海与海岸湿地保护现状与对策
茂名近海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茂名近海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9dfd0ceff9aef8941e06b1.png)
() 3 随着茂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临海工业 的迅速发展 , 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 人海中, 造成近海严重污染。据统计 20 年茂名市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量约 13 t 中氨氮排放 05 .亿 , 其
J 瓜NA O O【 L OF MA M G NI ER I Y U V ST
V_. 8 N . o 1 0 3 1
Jn. u 舢
茂名近海环境保护 问题及对策研究
贾昌梅
( 茂名学院 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广东 茂名 550) 200
摘要 : 随着茂名港 1经济 的发展 , 洋要 资源 、 : 3 向海 要效益 、 海洋经 济强市 以及 发展 海洋经济 与海洋环 境保 护 的矛盾 日益 建设
发生的赤潮来势猛、 范围广 、 持续时间长、 危害之大前所未有。
2 茂名近岸海域环境保 护对策
针对茂名近海岸环境污染现状, 应采取科学合理 的防治措施 , 来保护茂名近海岸环境。首先 , 应转变
收稿 日 .07 1 — 1修回 日期 : 0 — 】 O 期 20 — 2 2 ; 2 8 0 一l 0 作者筒 介 : 昌梅 (93 , , 贾 16一)女 江西南 昌人 。 本科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控错试验研究 。
量为 2 0t 30 t 60、 0 余 等。 磷
() 4 与茂名共处南海 的广东省其他地 区环境污染的影响。广东省其他地区每年排放污水近 4 亿 t o , 其
中7 %未达标排放 。广东沿海赤潮发生频繁, 18 19 年期间有记载的赤潮就有 6 起 , 0 仅 9 1 92 6 特别是近年
洪、 抵御风暴潮灾和护岸保 田能力大为降低。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bd5c4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e.png)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其具备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干预和不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正逐渐减少并受到破坏。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现状十分重要。
目前,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面临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缺乏全面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
在我国,虽然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湿地保护条例》,但仍然存在管理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
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保护湿地的基础。
第二,湿地的自然环境恶化严重。
在许多地方,湿地受到了过度的排污、填海造地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湿地退化和生态系统破坏。
气候变化也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湿地的生态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湿地具有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调节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由于人类的利用方式不当,这些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湿地的经济价值未被充分认识和发展。
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例如湿地旅游、湿地农业等,但由于对湿地经济价值的认识不足,湿地的经济利用不够发达。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加强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制定更加全面和具体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湿地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加大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力度。
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湿地退化的控制,推动湿地恢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大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加强湿地的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959255c825c52cc58ad6be94.png)
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为了保护和改善我省海洋生态环境,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及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等有关法律和标准的要求,以及国家关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订《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一、适用范围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范围主要适用于我省管辖的近岸海域。
二、区划的基本原则(一)社会、经济、环境三效益相统一原则:功能区划分时要充分考虑沿岸海域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利用状况,沿海经济发展布局和相应水域的水质要求,优先开发利用和重点保护相一致,使近岸海域的开发利用程度同环境容量和资源承受能力保持一致,做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
(二)突出重点,优先保护原则:生态繁衍栖息区,珍贵海洋资源区和鱼类回游通道区是重点保护区域。
优先保护重点保护区域和养殖、制盐、食品加工等与人类食物有关的功能区域;优先保护高水质功能,同一水域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应以高水质功能确定其保护水质类别。
如确有困难,也不能低于主体功能水质类别。
同时注意选择性窄(特定)的优于选择性宽的。
(三)共同保护,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尽量不降低现有功能和现状水质原则:根据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海域海流特点及其扩散规律,在不影响邻近规定功能区域水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海洋水环境自净能力,科学地确定排污口附近限定区域内适宜的水质超标的混合过渡区,给出适当的排污渠道,同时将其范围缩小到最低限度;相邻区域互相尊重,协调一致,容量共享共护。
三、功能区的分类和水质目标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是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划定功能区,并依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确定功能区海水水质目标,以实施近岸海域水质目标分类管理的目的。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将海水水质分为四类: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保障措施
![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2ef66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2.png)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1, Vol 11, No 9作者简介 杨中成(1997—),男,四川乐山人,主要从事涉农企业管理、海洋生态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21-06-21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Marine Environment Qual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Suggestions on Safeguard Measures YANG Zhong-cheng (Management Colleg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08) Abstract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ine economy, rationally analyzed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results of offshore Marine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related issues,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d the current monitoring network of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in the monitoring system,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the legal system, protection of th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du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proposed.Key words Guangdong Provinc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nshore waters; Sea water quality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保障措施杨中成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湛江 524008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是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bd03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4.png)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湿地是指水文环境稳定,且植物丰富、动物繁衍的地带。
它是自然界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类活动频繁,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湿地资源,并进行合理利用,我们有必要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湿地保护管理现状分析1.湿地的面临的主要问题(1) 居民和工业污水排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频繁,湿地面临着大量的污水排放,降低了湿地的水质,并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损害。
(2) 过度开发和破坏。
为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部分地区对湿地进行填埋、围垦等行为,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
(3) 生态环境破坏。
采矿、土地整理以及大规模的农业活动,等也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中国政府在湿地保护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区等,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
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对违法建设和污染行为进行了处罚,减少了湿地受到的破坏。
在具体执行层面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视不够,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二、湿地利用现状分析1.湿地的合理利用方式(1) 旅游观光。
湿地生态环境独特,吸引了众多游客,可以通过开发湿地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农业种植。
在湿地地区可以科学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可以利用湿地的水资源,保障了作物的生长,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 生态养殖。
利用湿地资源进行鱼类、虾类的养殖,可以有效地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同时也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
2.湿地利用现状目前,一些地区对湿地的利用已经初步进行了规划,确定了湿地旅游开发、养殖业以及农业种植等利用模式。
一些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了对湿地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建议1.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监测和管理,规范湿地开发利用行为,推动政策落实和督促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a4321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7.png)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湿地是水和陆地相交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湿地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维持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湿地,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目前,国内的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保护措施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如《湿地保护法》、《河道管理法》等,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和保护中,往往存在执行不到位、缺乏资金、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二是湿地利用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湿地的利用方式主要是旅游观光,但是这种利用方式容易引起过度开发和破坏,对湿地的保护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湿地监管不严。
一些地方政府在湿地的管理和保护中没有切实履行职责,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查处,从而损害湿地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建议:一是加强保护措施的执行力度。
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的力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强湿地保护法规的宣传和普及程度,以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二是丰富湿地利用方式。
政府应该在湿地的管理和保护中加入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等方式,同时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资力度,鼓励各类湿地保护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实现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平衡。
三是加强湿地监管。
政府应该在湿地的监管和管理中加大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的查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全方位的湿地保护。
总之,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加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同时不断推动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增强湿地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湿地保护行动,为我们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广东湿地汇报材料
![广东湿地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3ce69eab8f67c1cfad6b82d.png)
广东省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情况广东省林业局(2004年6月)广东省地处北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长,江河出海口众多,内陆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湖泊、水库、河流、水塘。
珠江是我国的第三大河流,珠江冲积平原的桑基鱼塘所孕育的岭南文化闻名于全国、全世界。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中国湿地保护行动已将保护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处的珠江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列入优先保护项目。
广东省现有湿地类型多达22种,湿地面积达186.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47%,其中,国家规定属于近海与海岸湿地的12种湿地类型在广东沿海均有分布,面积最大,为108.2万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1万公顷,是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58.04%;河流湿地(包括河流、泛洪平原) 60.9万公顷,湖泊湿地(淡水湖)14.1万公顷,沼泽湿地(草本沼泽)0.1万公顷。
库塘湿地3.1万公顷。
多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在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湿地资源调查、划定和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制订和完善湿地资源保护发展规划、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违法行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各级领导重视,湿地保护工作逐步摆上议事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从科学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把湿地保护和恢复作为建设林业生态省的重点内容来抓,列入今年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就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做出了专题的批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凯同志也就湿地红树林保护进行了专题的调查,并向省委作了专题报告,提出要加快广东湿地的立法步伐,进一步规范湿地的管理;省政府李容根副省长多次对保护湿地做了重要批示,要求省林业局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依法把湿地和红树林管理好保护好;省政协副主席李金培教授多次视察我省的重要湿地,并向全国政协和省政协提出保护湿地的提案。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海洋湿地保护问题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海洋湿地保护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08dfc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6.png)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海洋湿地保护问题海洋湿地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环节,它们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海洋湿地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海洋湿地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海洋湿地的重要性海洋湿地是指位于滨海地区,由潮汐、波浪或近岸水流所影响的气候、水文和水动力过程所形成的土地。
海洋湿地包括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它们为海洋生物提供了繁殖、觅食和栖息的重要环境,同时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服务,如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沿海风暴保护以及渔业资源的提供等。
二、当前海洋湿地面临的保护问题1. 城市化和土地开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海洋湿地不断被填浦和开发为城市、港口和工业用地,导致湿地的破坏和丧失。
2. 污染: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的水体污染以及沿海城市废水的排放,对海洋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过度捕捞:过度捕捞破坏了海洋湿地的食物链,导致栖息地的变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4.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这对红树林等海洋湿地造成了巨大威胁。
三、海洋湿地保护的解决方案1. 加强法律法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海洋湿地保护的管理,规范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和利用。
2. 促进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向保护和恢复海洋湿地的行为提供经济和非经济激励,以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保护工作。
3. 科学研究与监测:加强对海洋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和监测,为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4.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海洋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会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结论保护海洋湿地是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任务,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加强法律保护、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科学研究与监测以及提高公众意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海洋湿地,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和海洋生物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广东大亚湾海岸、海岛资源的旅游开发与湿地保护探讨
![广东大亚湾海岸、海岛资源的旅游开发与湿地保护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1a763df360cba1aa811dae5.png)
1 大 亚 湾 海 区 位 于 珠 江 口东 侧 ,西 布 。 湾 内 水 深 较 大 ,其 平 均 水 深 为 1
些 零 散 岛屿 分 布 。
1m,5 m及 1 0 m等深 根 据 历 史 资料 ,并 利 用 1 8 年 O 9 邻 香港 ,东 与红 海湾相 接 ,南连 广 阔 m.最深 可达2 线 靠 近 岸 边 。 从 大 亚 湾 周 围 山 丘 汇 入 代 末 的 T M图 像 和 1 8 年 代 中 航 片 , 0 9 的南 海 。 于 1 4 2 4 ” ~1 5 界 1。 9 2 1。
0 0 绵 长 的 海 岸 线 、 星 罗 棋 布 的 岛 屿 、珊 m ,西 部 及 西 北 部 则 达 5 0~8 0 m ,
6 . 瑚 礁 、海 滩 红 树 林 成 为重 要 的 生 态 旅 最高 的七 娘 山 为8 74 m。这 些丘 陵 级生 产力 均较 高 ,鱼 类资 源丰 富 ,生
摘 要 :就 惠州市 大亚 湾海 岸 、海 岛的特 色及 其生 态旅游 开发 与湿 地保 护 、利 用等作 探讨 。
关键词 :大亚湾 ;旅游资源;湿地 ;生态保护 中 图 分 类号 :T 9 6 U 8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7 — 6 1 0 80 — 0 8 0 1 2 4 ( 0 )5 0 2 — 3 6 2 收 稿 日期 :2 0 — 9 3 0 70 — 0
大 亚 湾 是 一 个 由南 向 北 嵌 入 陆 地 净 。
3 余 千米 的大型 山地 溺谷海 湾 ,东 部 0
大 亚 湾 海 域 有 机 质 含 量 较 为丰
东 沿 海 主 要 港 湾 的 生 物 量 ,初 级 与 次
和东 北 部 丘 陵低 山高 度 为2 0~5 0 富 ,浮游 生物 与底栖 生物 量都 高于粤 0 0
红海滩湿地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红海滩湿地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aa9c6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8.png)
红海滩湿地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红海滩湿地是中国唯一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位于广东汕尾市。
这片湿地地处珠江三角洲,河流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红海滩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生态治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解决。
红海滩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环境污染。
由于附近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湿地水质遭到破坏。
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进入湿地,造成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湿地生态系统受到围填海、滩涂开发等人为活动的威胁。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开发也在不断扩张。
围填海等行为导致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也受到了破坏。
频繁的自然灾害也给湿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水质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湿地的生态破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红海滩湿地的生态环境。
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居民和企业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促使企业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设施,避免废水直接排放到湿地。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修复和重建,恢复湿地原有生态功能,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可以采取水生植物种植、湿地恢复等措施,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要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围填海、滩涂开发等行为,保护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土地规划和开发中,应充分考虑湿地的生态功能,科学规划湿地保护区的范围,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要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和防范工作。
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避免自然灾害对湿地造成过大的破坏。
要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居民和游客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共同保护红海滩湿地的生态环境。
红海滩湿地的生态治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只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相信红海滩湿地的生态环境一定会朝着更加健康、美丽的方向发展。
广州湿地保护建设的形势与对策的调查报告
![广州湿地保护建设的形势与对策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42cb2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f.png)
广州湿地保护建设的形势与对策的调查报告广州湿地保护建设的形势与对策的调查报告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主要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河口三角洲、滞蓄洪区、水库、池塘、水稻田和浅海滩涂等,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委与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成联合调研组,于去年7月至9月,开展了关于广州湿地状况与保护的调研。
现从广州湿地保护与建设的状况、湿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等三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广州湿地状况近年来,我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一些地方对湿地保护未引起足够重视,随意侵占、破坏湿地的现象时有发生,污染物排放总量攀升,环境质量下滑,形势相当严峻。
与xx提出的“着眼于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影响了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一)河流遭到破坏由于在城市建设中填埋占用河涌河滩地、把河涌用作排污通道、污水处理能力滞后、治理河岸护堤时采取垂直型护壁堤围的形式等原因,致使部分河流水面缩窄,河涌数量减少,河流和河涌被污染、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
(二)老城区湖泊水面面积不断减少我市老城区三个人工湖(荔湾湖、流花湖和东山湖)的水面总面积已从原来的105.7公顷,减少至XX年的70.6公顷,减少了33%。
水面面积的减少,对老城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是很大的。
(三)沼泽逐渐消失对河流、河涌的硬底化和水泥护壁式改造,使沿岸的沼泽失去了生存条件,面积大幅减少。
城市的建设也使市区内原有的沼泽基本消失。
(四)浅海滩涂湿地功能退化由于不按科学和生态需求条件,大量围垦滩涂,使这些浅海滩涂的湿地功能逐步退化,也使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
20年前,从狮子洋到伶仃洋均有成片茂密的天然红树林,但目前仅在南沙坦头村残留了3.03公顷。
湛江陆海统筹管理问题与对策
![湛江陆海统筹管理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1efcb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9.png)
湛江陆海统筹管理问题与对策湛江市位于广东省的西部沿海地区,是一个以渔业、海产品加工为主要产业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湛江陆海统筹管理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从湛江陆海统筹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湛江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湛江陆海统筹管理的现状1. 湛江市海洋资源丰富,但管理不善湛江市拥有广阔的海域,海洋资源丰富,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海洋资源的管理不善,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海洋环境受到破坏,海岸线退缩严重,海洋生物种群减少,海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给当地的渔业和海产品加工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 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挤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湛江市陆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不断增大,土地资源开发不当导致了土地退化、湿地丧失等问题,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3. 陆海统筹管理机制不完善在管理体制上,湛江市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陆海统筹管理机制,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导致了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关的法规制度也不够完善,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导致了环境违法行为频发。
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1. 加强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针对海洋资源管理不善的问题,应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倡导绿色渔业,限制过度捕捞,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加大海洋科研力度,提高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建议通过完善海洋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维护海洋生态的完整。
2. 实施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针对土地资源的挤占问题,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尽量减少土地退化、湿地丧失的现象。
推动土地整治工作,恢复和改善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湛江市陆海统筹管理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对策
![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a38ec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d.png)
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对策雷州半岛是广东省一处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和环境污染,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为保护和修复雷州半岛的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1. 恢复湿地湿地是雷州半岛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稳定当地的水文环境,还能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其它生物生长。
因此,在修复雷州半岛的生态系统中,恢复湿地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修复受损的湿地、加强湿地管护和维护、加强湿地管理规划等。
2. 加强水污染防治雷州半岛周围的海洋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海洋环境的水质已经遭受了很大的破坏。
因此,加强水污染防治成为了修复雷州半岛生态系统的重要对策之一。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的排放、加强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全面推进海洋环境监测等。
3. 推广环保理念社会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修复雷州半岛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加强环保教育并推广环保理念。
比如,可以通过宣传海洋保护、推广低碳生活方式等手段,引导人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行为进行惩处,以此倡导环保行为。
4. 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雷州半岛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但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因此,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也是修复雷州半岛生态系统的重要对策之一。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推广有机农业生产、合理施肥、加强土壤保护等。
5. 加强海岸线保护总之,为了修复和保护雷州半岛的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包括恢复湿地、加强水污染防治、推广环保理念、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加强海岸线保护等。
只有不断加强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保护好雷州半岛这个美丽的生态环境,造福广大人民以及后代。
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
![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ba883203169a4517623a306.png)
Ab t a t s r c :Th o l td st a in a d te d o h e r h r e r a o a g o g p o i c e p lu e iu to n r n f te n a s o e s a a e f Gu n d n r v n e,
维普资讯
・
4 ・ 6
环 境 技 术
20 0 2年 第 5期
文 章 编 号 :0 4—7 0 {0 2 0 —0 4 10 2 4 2 0 ) 5 36—0 3
张 小 平 ( 南理 工 大 学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系 , 东 广 州 504 ) 华 广 16 0 摘 要 :介 绍 广 东省 近 岸 海 域 的 污 染 现 状 和 发 展 趋 势 以及 近 岸 海 域 的 污 染 途 径 、 要 主 污 染物 及 污 染 特 征 , 对 近 岸 海域 环 境 污染 原 因进 行 了分 析 , 出 了近 岸 海 域 环 境 污 并 提
关 键 词 :近 岸 海域 ;环 境 污 染 ;广 东省
Z ANG a —pi H Xio— ng
染 的 防 治 对 策 和 要 进 行 的 具 体 研 究工 作 。
∥ 一 . . 一 桑 现 ~
( e at e t f n i n na ce c n n ier g o t hn nvri D pr n vr me t S i ea dE g ei ,S uhC i U iest m oE o l n n n a y o eh o g ,G a gh u u n dn ,5 0 4 ) f cn l y u zo ,G a go g 16 0 T o n
≯~e wa ≯~t i lutnt d ei h r ctrsi swee nto c d.The p lutd aus f 委 n p a s a t rc a a eitc r i rdu e o 一 p lu d 董 l y,ma o n h o e c e o
中国南中国海海岸湿地退化现状和保护对策
![中国南中国海海岸湿地退化现状和保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08e42c7240c844768eaee05.png)
第25卷 第4期海洋环境科学Vol.25,No.4 2006年11月MARIN E ENV IRONM EN TAL SCIENCE Nov.2006中国南中国海海岸湿地退化现状和保护对策兰竹虹,陈桂珠(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摘 要:南中国海湿地包括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等五个行政区,总面积为15393.75km2。
由于受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中国南中国海湿地破坏严重,退化趋势明显。
本文在对中国南中国海地区海岸湿地的现状、类型及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南中国海地区海岸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以便切实保护中国南中国海沿海多样化的湿地类型,持续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关键词:海岸湿地;湿地保护;湿地管理;对策;南中国海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6336(2006)0420096203Degradation and conserv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coastal w etand along the South China Sea in ChinaLAN Zhu2hong CHEN Gui2zhu(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Abstract:The South China Sea area is one of the richest biodiversity among the ecosystems in China,also the densely populated and developed area.It includes Guangdong Province,Hong K ong,Macau,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nd Hainan Province,and the total area is15393.75km2.The coastal wetlands lie in the sea2land ecotone which is a vulnerable and sen2 sitive ecological area.Chinese coastal area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ave been impaired and degraded seriously due to the mighty pressure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O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astal wetland area,the characteristics,present state of the wetland recourses and the main causes of the wetland degradation,som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wetland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are proposed for protecting the biodiversity in the wetland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and eco2service functions.K ey w ords:coastal wetland,wetland conservation,wetland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outh China Sea 中国南中国海湿地是中国各类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
广州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广州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06f25ed9b89680202d82505.png)
广州市湿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广州市湿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829f7e381c758f5f71f6703.png)
70年 代 6 次; 1980) 1987 年 则 达 21 次 ( 不 包 括 港 澳 台 ) 。 1998年 3月上旬至 4 月上旬珠江口及香港海域的 赤潮灾害经济损失达 3. 5亿元 [ 8] ; 珠 江口海域 (不 含香
港海域 )自 1981 年至 1992年的 12 年间, 有记载的赤潮 则达 53 次 [ 9] ; 2001 年, 全 国海域共发 现赤潮 77 次 [10] , 累计面积达 15 000多 km 2, 比 2000年增加 49次, 增加面
广州市现有湿地面积为 86 178. 7 hm 2, 占 国土面积 的 11. 6% , 各类 型湿 地面 积及 分布 ( 见 表 1 )。 据彭 友 贵、陈桂珠等人 [ 3] 在南 沙地区的调 查结果, 南沙的 湿地 高等植物 318种, 分属 90科 ( 见表 2 ), 蕨类植物、裸子植 物和被子植物分别占总科数的 20% 、3. 3% 和 76. 7% , 占
20年来, 流域基础设施建 设发展迅速, 建设用沙的 需求引发了对河道的大量采沙活动。据估计, 仅珠江河 口地区每年建筑采沙量达 30 @ 107 m3 [ 6] , 加上其它用沙 量, 每年采沙量为自然 推移年输沙量 的 10 倍以 上。大
量的采沙减少了湿地的泥沙来源, 引发了河口流态紊乱 和湿地演变加快, 造成滩涂湿地的萎缩。 2. 3 湿地污染和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º 严格控制河流两岸的工业生产和 生活排污。流 溪河、增江河沿线流域面积广, 容易受到污染, 要做到防 范于未然, 合理规划工业布 局, 严格监督 各企业的排污 情况, 杜绝部 分企业 违规 排放 废水、废渣 的违 法现 象。 同时, 尽快完善各地区的污 水处理系统, 解决好生活污 水的排放问题, 减少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广东渔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广东渔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6c8c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6.png)
广东渔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广东是中国最重要的渔业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近年来,广东渔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本文将对广东渔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广东渔业发展现状1. 丰富的海洋资源:广东地处南海,拥有辽阔海域和多样的渔业资源,包括海鱼、虾蟹、贝类和海带等。
这些资源为广东渔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渔业总产量稳定增长:根据统计数据,广东渔业总产量在过去十年中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尽管面临着过渡捕捞、资源减少和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渔业资源,提高渔业产量。
3. 渔业生产方式升级:为了提高渔业产量和效益,广东渔业逐渐过渡到现代化的渔业生产方式。
农业部门鼓励渔民采用工业化的养殖和捕捞技术,并提供培训和贷款支持。
同时,广东渔业还加强了监督管理,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4. 渔业加工产业蓬勃发展:除了渔业生产,广东还发展了繁荣的渔业加工业。
广东以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和便捷的交通网络成为中国重要的渔业加工中心之一。
渔业加工产品主要出口到国内外市场,为广东经济增加了重要的外汇收入。
二、广东渔业发展的未来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农村人口的流动,广东渔业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在未来,渔业政策将更加关注资源保护、渔民生活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
政府将加强渔业资源管理,推动渔业生产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升级,实施不断调整的渔业禁捕期等措施。
2. 创新科技应用:广东渔业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应用,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先进的无人机技术进行水域巡查和鱼群监测,利用智能装备提高海水养殖效率等。
同时,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将为广东渔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包括市场预测、供应链管理和消费者反馈等方面。
3. 产业升级和转型:广东渔业将继续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强渔业加工和冷链物流等环节的发展。
渔业加工业将注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质,加强与渔业科技创新的合作,拓展国内外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南临南海。
现有天然湿地面积175万公顷,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83万公顷,占全省天然湿地面积的47%,是广东省主要和重点的湿地,也是人类高强度经济活动区,受到的人为干扰和破坏明显。
近海与海岸湿地包括浅海水域、潮下水生层和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水沼泽和盐田湿地、红树林沼泽、海岸性咸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基塘湿地、三角洲低积平原湿地、水产养殖湿地等12种湿地类型。
广东近海与海岸湿地位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的东亚-澳大利亚路线上,是水禽迁徙的重要通道。
全省湿地分布有水鸟129种。
此外,广东红树林面积达19957公顷,是国内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近海与海岸湿地保护工作。
省人大出台了《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为近海与海岸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省政府批准建立广东省湿地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主管副省长担任召集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省林业局、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厅、环保厅、法制办、海洋与渔业局等湿地保护有关部门,努力形成对近海与海岸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良好协调机制。
省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全省湿地资源和红树林资源专项调查;编制了《广东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广东省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规划》和《广东省沿海湿地保护和恢复规划》等一系列与近海与海岸湿地有关的建设规划;开展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人工营造红树林超过4000公顷;指导开展了“中荷广东雷州半岛红树林综合管理项目”、“汇丰/世界自然基金会海丰湿地项目”和“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基金汕头海岸湿地国际示范区建设项目”等多项红树林和近海与海岸湿地的国际合作项目;争取到广东海丰公平大湖湿地保护恢复工程等多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工程;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近海与海岸湿地保护公益宣传活动和培训班。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共建立近海与海岸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56处,近海与海岸国际重要湿地3处,近海与海岸国家重要湿地2处,近海与海岸湿地公园4处,基本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多种措施并存的近海与海岸湿地管护体系,推动广东省的近海与海岸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广东近海与海岸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保护近海与海岸湿地意识薄弱。
一些地方决策者及公众对近海与海岸湿地的社会经济与生态价值缺乏正确认识,法制观念淡薄,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眼前的经济发展。
二是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迅速减少。
沿海地区土地需求紧迫,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对近海与海岸湿地的围垦持续不断,导致近海与海岸生态环境恶化,海岸灾害增多。
以红树林为例,50年代初我省有红树林4万公顷,至现在仅存19957公顷,面积减少了近74%。
三是近海与海岸湿地污染严重。
人口密度高,经济开发强度大,大量生产和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入河口、海湾,不仅使水质恶化,也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
据统计,由于珠江口污染日益加剧,去年上半年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因病死亡头数已达16头。
为了进一步加强近海与海岸湿地保护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因素给湿地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近海与海岸湿地的区域保护协调与合作机制建设。
近海与海岸湿地许多资源是共有的,其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造成的影响大于单个省份的范围,只有通过区域性的合作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在国家层面组织建设粤港澳珠江口红树林湿地保护圈、粤桂琼北部湾红树林湿地保护圈和粤闽红树林湿地保护圈,建立粤港澳闽桂琼红树林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编制和实施区域性红树林湿地保
护工程规划,进一步加强区域红树林保护信息交流和协调合作机制。
2.建立近海与海岸湿地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试点。
继续做好海丰实施的“汇丰/世界自然基金会海丰湿地项目”,特别是建设鱼塘湿地合理利用示范点,指导和鼓励渔民参与湿地养殖增产增收项目试验,达到增加收入和保护湿地的目标。
3.加强近海与海岸湿地保护体系的建设。
在已经初步建立的近海与海岸湿地保护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区域内的湿地资源与生境保护与恢复好。
但当前保护的面积与整个海岸带相比还远远不够,有必要进一步加大保护体系建设力度,尽可能使天然湿地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4.加强对近海与海岸湿地科学研究。
建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设立湿地科技攻关项目,资助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积极开展湿地科学研究,组建湿地研究中心,培养湿地科研人才,提高湿地研究水平,逐步建立完善各级湿地科技支撑体系。
5.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借助“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月”等时机,进一步宣传保护近海与海岸湿地的重要意义,让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群众认识到近海与海岸湿地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呼吁和推广对自然生态保护有利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近海与海岸湿地保护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