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作业
国开2023春《语言学概论》形考任务1-3+大作业参考答案
国开2023春《语言学概论》形考任务1-3+终考任务参考答案形考任务一考查知识:绪论、第一章、第二章;权重:15%一、判断正误(每题5分,共50分)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自然语言。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3.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4.音节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5.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是声带振动与否。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6.洪堡特是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7.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生理现象。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8.语言单位在语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就是组合关系。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9.肺是人类发音器官中最主要的动力提供源。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10.按照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元音可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二、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50分)11.()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单选题 (5 分) 5 分A.韩礼德B.布龙菲尔德C.索绪尔D.乔姆斯基12.以下关于语言和言语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5分)5分A.社会性和个人性B.有限性和无限性C.长期性和短期性D.稳定性和变易性13.语言变体的类型中不包括()。
单选题(5分)5分A.社会变体B.地域变体C.风格变体D.自然变体14.音位是从()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言单位。
单选题 (5 分) 5 分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15.国际音标是以()为基础构成的,通常把它放在方括号中,与一半字母相区别。
单选题(5分)5分A.拉丁字母B.罗马字母C.拼音字母D.英文字母16.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区别不包括( )。
单选题(5分)5分A.线条性B.单一性C.层级性D.历史传承性17.关于功能语言学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福建师范大学2023年8月课程考试《语言学概论》作业考核试题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A卷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简答(60分)1自言自语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这说明语言是一种个人现象。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
原因如下:(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语言是社会全部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部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多是个人现象。
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
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仍然使用的是社会全部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
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3)语言的社会性其实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2“高”与“矮”有无明确的界限?应如何辩证地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答: “高”与“矮”没有明确的界限。
应这样辩证地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首先,词义具有概括性,它把一类现象与一个名称联系起来,从而使这类现象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然后,词义的概括性有3个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而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但是没有明确的界限。
最后,辩证地看待这类现象,就是要既看到词义对一类有相同特征的现象的界定,又要看到词义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样的事实。
二论述(40分)如何辩证地看待语言符号在使用中的规范与不规范,试举例具体阐述。
答: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从语用的角度说,语言既需要规范又需要创新。
所谓规范,就是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要遵循语言自身的规律和社会约定的标准,不能随心所欲;所谓创新,就是人们在运用语言时要根据具体交际的需要而灵活应对,不要过分地死板和拘泥,有时甚至要突破常规,创设出新的言语成分或表达形式。
规范和创新既是语言运用中相辅相承、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也是不断推动语言向前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很明确的,毋庸置疑的。
语言学概论作业
第二次作业一、填空1、()是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国际音标是以()字母为基础构成的,通常把它放在方括号中,与一般字母区别开来。
3、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与()四个要素,汉语的声调是由于()的变化形成的。
4、人类发音器官分()、()与()三大部分,()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许多不同的音素,就是这一部分的变化形成的。
5、音素可分为()与()两大类,其区别的根本点是发音时()。
6、元音的音质是由()、()与()三个方面决定的,例如[A]是(、、)音。
7、辅音的发音是由()与()决定的。
例如[p]是(、、、)音。
8、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9、音位变体可分为()与()两类,例如,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素就是()。
10、音位可以分为()与()两类。
二、名词解释音素音位音位变体区别特征条件变体自由变体语流音变第三次作业三、分析题1、分析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A ɑ a y p b d tʻɤɻʂɕʦʨ2、按语音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
①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②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③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④舌面后高圆唇元音⑤舌面前高圆唇元音⑥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⑦双唇不送气清塞音⑧舌尖中浊鼻音⑨舌根清擦音⑩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3、分析汉语普通话中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k ——kʻi ——y u ——os ——ɕʑ——ʂy ——u4、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5、分析下列音节结构并说明其类型。
ai tan ʨʻiaŋʨyɛpʻiŋ四、问答题1、音高与音重在汉语中是否区别意义?举例说明。
2、元音与辅音有哪些方面的区别?举例说明。
3、造成不同音质的原因有哪些?4、简述音位、音素的关系?5、划分与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举例说明语音的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现象7、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
陕西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200061作业
答案+我名字《语言学概论》作业一、单选题1、发音的时候。
声带振动,发音部位之间形成的窄缝比较大,气流略有摩擦。
这样发出的音叫()A 元音B 半元音C 浊擦音D 塞擦音2、对文字的产生有直接作用的是()A 实物记事B 图画记事C 结绳记事D 系珠记事3、根据语素是否有直接用来造句的能力,可以分为()A 词干语素和词尾语素B 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C 前缀语素和后缀语素D 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4、分析性的语法手段是()A 零形式B 语序C外部附加D内部屈折5、人运用语言可以说出无限多的句子,这反映了语言的( )A 民族性B 符号性C 生成性D 系统性6、从语言学分科来看,《语言学概论》课属于( )A 一般语言学B 具体语言学C 共时语言学D 历时语言学7、“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 是聚合关系B 是组合关系C 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D 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8、汉语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于古汉语,这反映了语言发展的( )A 渐变性B 相关性C 规律性D 不平衡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义项是最小的语义单位B 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C 词义的主要内容是语法意义D 词义不包括语法意义10、有人说语言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这说明语言具有( )A 交际功能B 思维功能C 文化录传功能D 认知功能11、“衣领”是“衣服”的( )A 上义词B 下义词C 总义词D 分义词12、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 )A 乔姆斯基B 菲尔默C 皮亚杰D 韩礼德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语言是无限的,言语是有限的B 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C 语言是一般的,言语是个别的D 语言是具体的,言语是抽象的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符号都有任意性B 有些符号有任意性C 只有语言符号有任意性D 语言符号没有任意性15、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 )A 思维功能B 标志功能C 交际功能D 认知功能16、日语属于( )A 屈折语B 粘着语C 词根语D 编插语17、汉语有“姐姐、妹妹”两个词,英语只有“sistEr”一个词,这反映了语言的( )A 符号性B 复杂性C 生成性D 民族性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域方言可以分化为不同的语言B 社会方言可以分化为不同的语言C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都可以分化为不同的语言D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都不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19、世界语的设计者是( )A 索绪尔B 柴门霍夫C 乔姆斯基D 皮亚杰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种说法是( )A 鼾声是熟睡的符号B 笑声是高兴的符号C 冲锋号声是冲锋的符号D 雷声是闪电的符号21、汉语南方方言一般都保留着入声,北方方言一般没有入声,这反映了语言发展的( )A 渐变性B 相关性C 规律性D 不平衡性22、汉语普通话属于( )A 共同语B 方言C 书面语D 口语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言”属于( )A 语言系统B 言语行为C 言语作品D 内部语言2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A 红绿灯是禁止或允许通行的符号B 中医把脉的脉象是疾病的符号C 上下课的铃声是上下课的符号D 裁判员的“黄牌”是警告的符号25、下面各项属于“威尔尼克失语症”患者的症状是(•••)A 不能发音B 不能说出词语C 听不懂别人说话D 昕不到别人说话26、甲骨文“逐”的字形表现了商代的(•••)A 种植活动B 采集活动C 狩猎活动D 渔猎活动2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属于对偶句中的(•••)A 串对B 反对C 正对D 流水对28、汉语语法学中,有将副词归入实词的,其分类标准是(•••)A 能够作句子成分B 是否能够表达意C 能够作句子的主要成分D 是否有形态变化29、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A 结构主义语言学B 描写语言学C 转换生成语言学D 历史比较语言学30、在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不为人们使用而逐渐消失,•其原因是()A 音质音位的合并B 旧事物的消失C 词义的演变D 汉字的简化3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 任意性B 强制性C 离散性D 线性32、音高取决于()A 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 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D 共鸣器的形状3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 音素B 音位C 音渡D 音节3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A 自由重音B 移动重音C 固定重音D 不固定重音3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A 同化B 异化C 弱儿D 增音3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A 2个B 3个C 4个D 7个37、英语“worker”中的“-er”是()A 构词语素B 构形语素C 虚词语素D 词根语素3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A 健儿B 女儿C 少儿D 花儿3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A 通用语汇B 常用语汇C 一般语汇D 基本语汇4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A 古语词B 方言词C 新造词D 外来词41、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拼音文字是()A 古埃及文字B 古希腊文字C 腓尼基文字D 中国的甲骨文42、在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中,标志着儿童产生最早的语义能力的阶段是()A 单词句阶段B 双词句阶段C 简单句阶段D 复杂句阶段43、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B 语言产生于人们的相互约定C 语言是人类有意识地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的D 语言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44、有一类词,它们的词义和构词方式都来自外语,构词语素则是本民族语言的,这类词属于()A 借词B 仿译词C 意译词D 音译兼意译词45、下列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感性思维不一定借助语言进行B 抽象思维有时与语言有脱节C 发散思维完全不需要借助语言D 抽象思维以语言为主要工具46、以下对“思维”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思维既包括思维活动,也包括思维结果B 思维分为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C 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D 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47、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意味着()A 人类已经产生了语言B 人类已经产生了思维C 人类已经同时产生了语言和思维D 人类既没有产生语言,也没有产生思维48、患“失语症”是因为()A 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B 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C 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D 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49、下列词典中,属于语言词典的是()A 《永乐大典》B 《汉语成语小词典》C 《小学生作文词典》D 《北京地名词典》50、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A 词语文字B 语素文字C 音节文字D 音位文字51、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A 语族B 语支C 语系D 语群52、在儿童学会说话的过程中,“双词阶段”标志着儿童产生的语言能力是()A 语音能力B 语汇能力C 语法能力D 语义能力53、“萨丕尔(E、Sapir)-沃尔夫( B L、Whorf)假说”之所以被称作“语言相关论”,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A 思维决定语言B 语言决定思维C 语言和思维互不相干D 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54、关于“中介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越快B 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C 人们的中介语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D 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存在中介语现象55、从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本身来看,下列各项中,属于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主攻方向的是()A 文字编码B 语音识别C 文本检索D 机器翻译56、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A 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C 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57、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A 句子的句型类B 句子的句式类C 句子的功能类D 句子的简繁类58、“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A 语气意义不同B 感情色彩不同C 语体色彩不同D 形象色彩不同59、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二者总是一致B二者总是不一致C 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60、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61、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B 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C 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D 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62、“老王说服了小李”中“老王”是行为的施事,“小李”是行为的受事,这种意义是()A语汇意义B语法意义C语境意义D蕴含意义63、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A 记号B笔画C音符D意符64、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 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C意音文字D全音位文字65、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A 词语的借用B 语音成分的借用C 词缀的借用D 语法结构的借用66、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B 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C 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D 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67、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A 相互理解程度B 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C 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 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68、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B 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C 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D 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69、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音位是通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B 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D 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70、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B 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C 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D 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71、下列各项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A[y, �] B[a, ] C[u, ] D[ i]72、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A[k, ] B[m, n] C[n, ] D[k,p]73、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mi�n],但“面包”却读作[mi�mp 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A弱化B增音C同化D异化74、关于现代汉语“洗”和“浴”两个语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洗”是成词语素,“浴”是不成词语素B“洗”是自由语素,“浴”是黏着语素C“洗”是不定位语素,“浴”是定位语素D“洗”和“浴”都是实义语素75、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A 席卷耳鸣地震B 打倒切断推翻C 发光散热出气D 天地欢乐爱好76、下列各组词,吸收外来成分的手段存在不一致情况的一组是()A 丹麦挪威法兰西B 沙拉咖啡麦当劳C 卡车啤酒立邦漆D 香波克隆好莱坞77、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A 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 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C 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D 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78、语法现象可以分成“核心语法现象”和“外围语法现象”,其中“核心语法现象”主要是指()A词语搭配问题B意义表达问题C语音实现问题D句法结构问题79、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指()A语素和语素组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D词组和句子80、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B实词和虚词C典型词和兼类词D体词和谓词81、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B 从最小的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组合到词组为止C 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意义”D 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添枝叶”82、“汽车”和“卡车”是()A 上下位词B同义词C等义词D近义词83、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A这样做不值得B他跑过去开门C 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84、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85、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A 笔画B字符C偏旁D部首86、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这是语流音变中的()A 顺同化现象B 逆同化现象C 弱化现象D 异化现象87、语汇是词和语的集这是合,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语”是所有词组的集合B “语”的意义是若干词的意义的加合C “语”是可以拆分的语言片段D “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熟语”88、下列关于汉语词双音节化倾向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区别多义词的不同义项B 减少同音词C 减少同义词D 调整词的韵律节奏89、英语“students”中的“-s”是()A 虚词语素B 词根语素C 构形语素D 构词语素90、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A 木头B 念头C 苦头D 山头9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词法手段的是()A 虚词B 重叠C 轻重音D 词形变化92、法语动词“是”的直陈式现在时有6种变化,比如“je (我) suis (是)”,“il (他) est (是)”,“nous (我们) sommes (是)”等,这反映了法语中什么样的谓词属性范畴()A 时B 体C 态D 人称93、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A 分布标准B 意义标准C 形态标准D 逻辑标准94、下列词类从大类到小类的归类,不正确的是()A 实词—谓词—动词—及物动词B 实词—体词—名词—处所名词C 实词—谓词—助词—时态助词D 实词—体词—量词—名量词95、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A 年轻漂亮/朴素大方B 我们大家/首都北京C 铁路民航/工人农民D 贯彻执行/讨论研究96、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 成功—失败B 合法—非法C 本地—外地D 勤劳—懒惰97、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偏义复合词的一项是()A 妻子B 国家C 开关D 忘记9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语”的是()A 惯用语B 歇后语C 成语D 术语99、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创立的语法理论是()A 结构语法理论B 功能语法理论C 生成语法理论D 认知语法理论100、在“这道题我们做过”这个语言片段中,“这道题”和“我们做过”的性质是()A 既是成分,也是组合B 是成分,不是组合C 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D 是组合,不是成分101、英语“John loves she”这句话是病句,其错误在于()A 性B 格C 数D 态102、从语义上看,"他吃大碗。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能指是符号的语音形式,所指是符号的意义。
2. 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不能再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3.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指语言中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形式,包括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
4. 语境: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语言交际的情景、说话人的身份、听者的期待等因素,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重要影响。
5.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包括语言的社会变异、语言与社会阶级、性别、族群等因素的关系等。
二、填空题1. 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思维功能和______功能。
(文化功能)2. 语言的音位系统包括音素和______两个层次。
(音节)3. 语言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时态、体、人称、数和______等。
(性)4. 语言的演变主要表现为词汇的增减、语法结构的变化和______的变化。
(语音)5. 语言的交际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传递、接收和______五个环节。
(解码)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特征?(D)A. 社会性B. 符号性D. 固定性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音位特征?(C)A. 对立性B. 相关性C. 模仿性D. 系统性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变体?(B)A. 地域方言B. 书面语C. 社会方言D. 个人语言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内部结构?(D)A. 词汇B. 语法C. 语义D. 语用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接触的结果?(A)A. 语言分化B. 语言融合C. 语言借用D. 语言干扰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音位特征?(ABCD)B. 相关性C. 系统性D. 情景性2.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社会功能?(ABCD)A. 交际功能B. 思维功能C. 文化功能D. 认知功能3.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变异现象?(ABCD)A. 语音变异B. 词汇变异C. 语法变异D. 语用变异4.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类型学分类依据?(ABC)A. 词序B. 虚词C. 形态D. 语调5.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交际原则?(ABCD)A. 合作原则B. 礼貌原则C. 关联原则D. 方式原则五、判断题1. 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
《语言学概论》作业
《语言学概论》作业一、名词解释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
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
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
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
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
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
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
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又称多式综合语、编插语。
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根的前后附加上各种表示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缀,组成一个很复杂的词,而一个词一般就是一个句子。
它有点像“语句词”,因而也称多式综合语。
属于复综语的主要是美洲的各种印第安语、爱斯基摩人的一些语言。
5.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指处于同一位置中的几个音素互相可以自由替换,没有条件限制。
这样的几个音素,就是音位的自由变体。
6.元音:指发音时在声门以上的发音器官中是否受到阻碍而划分的音素类型之一。
不受阻碍的就是元音。
元音的主要特点是:①发音器官不构成阻碍;②发音器官紧张度是均衡的;③气流是通畅舒缓的。
此外,声带颤动,无噪音成分,听感上响亮悦耳也是它的特点。
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ɑ、e、o、u、ü代表的音都属元音。
7.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表达语法意义的方式与材料。
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法形式可分显性和隐性两种。
8.词干:词干是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
一个词,除去词尾,剩下的部分就是词干。
语言学概论作业11题
选择题1、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B)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2、我们知道是否能够独立自由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那么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C)A、初B、视C、人D、民3、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D)。
A、[x]—[h]B、[t]—[k]C、[s]—[f]D、[z]—[s]4、汉语语法学中,有将副词归入实词的,其分类标准是(A)A、能够作句子成分B、是否能够表达意义C、能够作句子的主要成分D、是否有形态变化5、汉语只能用“男”、“女”、“雄”、“雌”等来表示事物的自然属性,这说明(A)A、没有性的语法范畴B、有性的语法范畴,但通过词汇手段来表示C、有性的语法范畴,但通过分析手段来表示D、用分析手段来表示相当于性的语法范畴6、下列现象中属于构词现象的是(A)A、汉语的“老”加“虎”变成“老虎”B、汉语的“儿童”加“们”变成“儿童们”C、英语的“help”(“帮助”,现在时)加“ed”变成“helped”(“帮助”,过去时)D、英语的“dog”(“狗”,单数)加“s”变成“dogs”(“狗”,复数)7、下列说法(C)是正确的。
A、“离开、环境、比拟、协议”都是派生词B、“study、look、think、door”都是派生词C、“变化、广义、扒手、左手”都是复合词D、“留心、伤心、老鼠、impossible”都是合成词8、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属于复合词的是(C、D)A、逻辑B、幽默C、寂寞D、忘记E、崎岖简答题1、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答:这是因为ban、da、guang中的三个[a]、[A]、[ɑ]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它们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语音学上称为音位变体。
语言学概论 作业
导论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C )。
A.口语和书面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系统,彼此间没有任何关系。
B.书面语是对口语的忠实记录,是口语的复制品。
C.与书面语相比,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会影响理解和交际是口语的一大特点。
D.与口语相比,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会影响理解和交际是书面语的一大特点。
2、普通语言学指的是( C )。
A.语言学研究中的初级阶段。
B.语言学研究的低级对象。
C.对人类语言进行一般性研究的科学。
D.对某一种语言进行普遍而适用的研究的学问。
3、对人类语言而言,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是(D )。
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质4、在下列四个部位中,(A )是声道中最重要的。
A.口腔B.鼻腔C.咽腔D.喉头5、下列关于语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B.语音与一般声音有本质的区别C.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D.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和物理现象6、下列各组元音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B )。
A.[ ][ ]B.[A.][ ]C.[ ][ ]D.[ ][ ]7、同样是指“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社会性动物”,汉语用“rén”去表示,而英语用“man”来表示,这说明了语言具有( D )。
A.强制性 B.可变性C.系统性 D.任意性8、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是( D )。
A.音高 B.音强 C.音质 D.音长9、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 C )行为。
A.书面 B.文字 C.口头 D.体式10、语言单位之间构成的横向结构关系,就是( A )。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 C.同义关系 D.同音词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5个正确答案可选)1、(AD )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A.十八世纪B.十九世纪C.二十世纪D.历史比较语言学E结构主义语言学2、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有(ABC )。
语言学概论作业
语言学概论作业第一篇:语言学概论作业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第一次作业(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1.语言学2.语言3.符号4.组合关系5.聚合关系二、填空(20分,每空0.5分)1.()、()、()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
3.结构主义语言学内部又分()、()、()三大学派,其中(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其著作(语言论)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
)的4.()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5.()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代表性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6.语言是人类社会的(),而且也是思维的(),这是语言的两大功能。
7.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8.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表示,汉语的“舅舅、姨父、姑父、叔叔、伯伯”,英语()表示。
9.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10.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11.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12.一个符号,如果没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13.语言符号是()和()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14.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15.语言符号具有()和()特点。
16.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第二级是(),第三级是()。
17.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18.()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19.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偏正式的是:( D )A. 眼花B. 脸红C. 地震D. 雪白满分:2 分2. 语言中,(A)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
A. 一般词汇B. 语音C. 语法D. 基本词汇满分:2 分3. “嘴”,本指身体的口,后来变为指一切动物的口(甚至比喻一切事物的出入部分,如“茶壶嘴”。
),这属于:( A )A. 词义的扩大B. 词义的缩小C. 词义的转移D. 词义的增加满分:2 分4.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D)A. 形态的改变B. 语法范畴的消长C. 词类的发展D. 语序的变化满分:2 分5. 下列短语结构分析不正确的是(D)。
A. 哥哥弟弟是联合短语B. 牛皮鞋子是偏正短语C. 管理公司是动宾短语D. 说得明白是主谓短语满分:2 分6. 与“看电影”相同组合类型的短语是(A )。
A. 看一本B. 看一回C. 看一次D. 看一遍满分:2 分7. 北京话“友好”中的“友”实际读音声调是阳平,这种现象属于语流音变中的(B )。
A. 同化B. 异化C. 弱化D. 脱落满分:2 分8. 借词“啤酒”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BA. 音译B. 音译加意译C. 半音译半意译D. 意译满分:2 分9. 在各个语系中,(B)是研究的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
A. 汉藏语系B. 印欧语系C. 南亚语系D. 高加索语系满分:2 分10. 语言学概论这门课就属于:(B)A. 历时语言学B. 普通语言学C. 共时语言学D. 应用语言学满分:2 分二、多选题(共22 道试题,共44 分。
)1. 汉语大量吸收借词的两个历史时期:BDA. 秦汉B. 汉唐C. 明代D. 晚清到“五四”前后满分:2 分2. 词语深层义的读解的方法有:ABCDA. 依据语境考察词语深层的信息容量B. 依据语境辨析词语表层义与深层义的反差C. 依据语境欣赏寻常词语的内蕴情趣D. 依据语境揣摩人物形态心理满分:2 分3. 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ABA. 汉藏语系B. 印欧语系C. 南亚语系D. 高加索语系满分:2 分4.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ABA. 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表现文化的一系列民族特征B. 语言又作为文化的形式,反映民族文化的内容C. 语言和文化没有关系D. 语言不是民族文化的内容满分:2 分5. 各国人语言不通,但看球赛时欢呼、鼓掌,说明:ABA. 语言是民族性的B. 思维能力是全民性的C. 语言是全民性的D. 思维是民族性的满分:2 分6. 作为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共同点在于:ABA. 随意约定B. 这些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对地存在C. 复杂性D. 强生成性满分:2 分7. 语言的社会功能表现在(ABC)。
语言学概论在线满分作业
单选题1.【第0~2章】下面几个判断中,()是不正确的。
∙ A 语言符号是人类自己在一定的时期创造出来的∙ B 人类的语言是上帝或神赐予的∙ C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能阻碍各民族之间是真正沟通情感和思想∙ D 语言的文化属性是对使用不同语言的社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反映正确答案:B∙单选题2.【第0~2章】[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点是()。
∙ A 清音∙ B 不送气音∙ C 塞音∙ D 擦音正确答案:C∙单选题3.【第0~2章】“老年化”这个词中()。
∙ A 没有词干∙ B “年”是词干∙ C “老年”是词干∙ D “老年化”是词干正确答案:C∙单选题4.【第0~2章】历史比较语言学之前的语言研究属于()∙ A 个别语言学∙ B 普通语言学∙ C 前语言学∙ D 语语言学正确答案:C∙单选题5.【第0~2章】广州话[ka:u]是“教”的意思,[kau]是“救”的意思,这种差异我们称之为()。
∙ A 调位∙ B 重位∙ C 时位∙ D 音质音位正确答案:C∙单选题6.【第0~2章】根据词的来源特点,我们可以把词分为()。
∙ A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B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C 单纯词、合成词∙ D 阶级习惯语、隐语、禁忌语正确答案:B∙单选题7.【第0~2章】音高主要决定于()。
∙ A 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 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 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D 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正确答案:B∙单选题8.【第0~2章】发乐音时,()。
∙ A 声门紧闭∙ B 声门打开∙ C 门关闭,气门大开∙ D 声门关闭,气流从声带间挤出,使声带颤动而发音正确答案:D∙单选题9.【第0~2章】英语“instinct”重音在前[′insti?kt]时是“本能”的意思;重音在后[ins′ti?kt]时是“充满”的意思。
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被看作()。
∙ A 调位不同∙ B 重位不同∙ C 时位不同∙ D 重音法不同正确答案:B∙单选题10.【第0~2章】白菜、小鞋(指暗中刁难人的行为)、红花(中药名)等都是()。
《语言学概论》作业
《语言学概论》作业《语言学概论》作业第一批次作业答案1、汉语拼音方案中21个声母之间的关系是()。
A:聚合关系B:组合关系C:语法关系D:语义关系选择答案:A2、按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 )。
A:形态分类B:结构分类C:功能分类D:谱系分类选择答案:D3、英语foot的复数变为feet,所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
A:加词尾B:加词缀C:变换重音的位置D:内部曲折选择答案:D4、"笔”"钢笔”在词义上的关系是()。
A:同义关系B:反义关系C:上下义关系D:组成关系选择答案:C5、下列各组中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A:大学、人民、(英)reader B:劳动、阿姨、(英)railwayC:瓶子、老虎、(英)unhappy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 选择答案:D6、汉语"紧张”和"松弛”的词义()A:是对立关系B:是重叠关系C:有时对立,有时重叠D:既有反义又有同义的因素E:无同义的因素选择答案:AD7、元音音质的不同取决于()A:开口度的大小B:发音体整动的频率C:舌位的前后D:嘴唇的圆展E: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选择答案:ACD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定时期起作用B: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是无限的,可推而广之,无一例外。
C:古代汉语中的浊塞音声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D: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E: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选择答案:BCE9、[a]、[A]、[?]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
选择答案:错误10、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
选择答案:错误第二批次作业答案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D )A:社会的因素B: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C: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与评判》参考答案▲作业1: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说明一、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辞汇和语法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3、文言文:用中国古代的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4、符号: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五、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六、聚合关系:语言链条同一名置上具有相同作用、相互能够替换的符号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一、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二、文言;文言文。
3、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描述语言学学派;描述语言学学派;《语言》(《语言论》)。
4、历史比较五、索绪尔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
7、同意(同意);不同意(反对);再会(送别);鼓掌;痛恨;快乐(庆贺)。
八、左;直观思维。
九、brother;uncle。
10、量词1一、说话1二、形式;意义。
13、意义;形式。
14、声音;意义;物质表现形式。
1五、约定俗成1六、任意性;线条性。
17、音位;序列;语素;词;句子。
1八、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1九、聚合关系;组合关系。
20、抽象的思维能力;灵活的发音能力。
三、判定题一、√二、×3、×4、×五、√六、×7、×八、×九、√10、√1一、√1二、×13、√14、√1五、×1六、√17、×1八、×1九、√20、√四、问答题一、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有何重腹地位?代表人物有哪些?19世纪一些语言学家运用历史比较法去研究语言,使语言学开始成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而为现代语言学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代表人物有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博普、格林,俄国的沃斯托科夫等。
二、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每一个社会,不管它是经济发达的社会,仍是经济十分掉队的社会,都必需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都离不开语言那个交际工具,语言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点之一。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解释题:解释题:1、文字答:具体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词的本义答: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3音位、答: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4、音素答:指没有直接亲属关系或者亲属关系比较疏远的语言,由于长期共处在同一地区或者毗邻地区互相影响而在语言结构上产生共同或相似特征的现象5、民族共同语答: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
6、语言联盟答: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语法单位答:从词的本义里通过引申而产生出来的意义。
8、单纯词答:词干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9、词的派生意义答: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
10、社会方言答:语言的融合是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其他语言则因不再使用而逐渐消亡。
11、组合关系答: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12、语言的融合答: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没有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出现环境互补的音素之间的关系。
13、区别特征答:在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
14、非音质音位答:在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长、音重、音高等单位。
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15、音位变体答:一个音位具有的某种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
16、语法范畴答:同一音节里处在同一紧张度增强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
17、语流音变答:在语流中,由于受各种音位相邻的影响,或者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
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18、复辅音答: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
19、词根语素答:词干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20、复元音答: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合成词。
《语言学概论》作业3
《语言学概论》作业3学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根据使用情况,一般把语言系统中的词汇分为和两类。
2、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有。
3、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是。
4、多义词有多项意义,在最初的那项意义叫,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项意义叫。
汉语的“老”有“年纪大、经常、陈旧的”等意义,其中“年纪大”是,其余的是。
5、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是指。
6、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手、泪、拖、刃,其(其中的“其”)是。
7、法语动词“是”的直陈式现在时有6种变化,比如“je(我) suis(是)”,“il(他)est(是)”,“nous(我们)sommes(是)”等,这反映了法语中谓词的语法范畴是。
8、根据语言的语法结构可以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种类型。
9、词义派生的途径是引申,方式主要有和。
二、判断题。
1、如果一个词是多义词,那么它就有可能在不同的义项上与不同的词构成同义关系。
()2、相对于形态缺乏的语言而言,形态丰富的语言比较进步。
()3、非拼音文字记录意义,不记录语音。
()4、语言发展最基本的条件是语言内部各要素的影响。
()5、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所以说汉字是音节文字。
()6、汉语里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语素。
()7、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单纯词都是单音节的。
()8、从意义和作用上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9、汉字具有超方言、超时空的特性。
()10、书面语的发展总是要先于口语的发展。
()。
语言学概论作业1
《语言学概论》作业一、名词解释1、音素:2、语法形式:3、语流音变:4、语法范畴:5、皮钦语6、义素:7、普通语言学:8、历史比较语言学:9、语言的二层性:10、结构主义语言学:二、填空1、产生以后,语言研究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_____________》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包括音韵学、训诂学、。
4、长短音主要由语音四要素中的决定。
5、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6、在语汇内部,根据词和语在语汇系统中的地位和用途的差异,可以分为一般词汇和。
7、语言学总的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两大部分。
8、辅音的分类标准是发音方法、。
9、基本语汇具有:全民常用性、历史稳定性和。
10、固定词组可以分为:专有名词的名称、缩略语和。
11、音位是某一语言或方言中能够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2、人类创造了文字之后,语言便有了两种形式:和书面语。
13、熟语包括谚语、成语、歇后语和。
14、任何文字都有字形、字义、三个方面。
15、语法是词的构成变化规则和规则的总和。
16、概括性、普遍性、性、全民性是词义的重要特征。
1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字母, 大都来源于字母。
18、任何符号,都包括形式和两个方面,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19、“豆腐”一词在实际发音中,语音形式变化成了,这种语流音变现象叫做。
20、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字母是字母,现在所使用的各种表音字母大多数由它分化、派生而来。
三、选择题1、语言是一种()A、形式和内容统一的视觉符号B、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C、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D、语音与语义结合的音高符号2、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先驱”的语言学家是()。
A、韩礼德B、亚里士多德C、马建忠D、索绪尔3、语言的谱系分类采用的语言学方法是A 结构主义语言学B 转换生成语言学C 历史比较语言学D 传统语言学4、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立高度形式化的生成语法的是()。
A、索绪尔B、乔姆斯基C、萨丕尔D、布龙菲尔德5、“攻势、公式、公事、宫室”属于()。
2023西南大学[0126]《语言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双语或多语现象一般出现在哪种语言现象中()1洋泾浜2语言替换3语言联盟通用语进入方言层次2、英语、俄语、汉语相对应的语言的结构类型是()4屈折语、屈折语、孤立语5屈折语、黏着语、孤立语6屈折语、孤立语、孤立语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3、区分词类的最重要的依据是()7句法功能8语言的类型特点9词形变化意义4、英语tooth→teeth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10 F. 加词尾11词根内部音素的变化12加词缀变换重音的位置5、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母语是()13古斯拉夫语14拉丁语15日耳曼语古希腊语6、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是语法()16聚合规则的发展17组合规则的发展18语法范畴的消长词类的发展7、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变化主要是()19音长的变化20音质的变化21音高的变化音强的变化8、下列词语中都属于仿译词的一组是()22玻璃、墨水、鸵鸟政策23蜜月、超市、泥足巨人24沙发、黑板、钢琴菠萝、面包、足球9、下列属于征候的是()25交通红绿灯26乌云密布预示着下雨27烽火表示敌情性别标志10、黑话是一种特殊的()28社会方言29地域方言30混合语民族语言11、将汉语普通话的[p][p'][m][f]分立为不同的音位,实际上是根据归纳音位的()31以上都有32相似原则33互补原则对立原则12、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自由词组的是()34胸有成竹35智力投资36半斤八两守株待兔13、下列特征中,普通话辅音音位/t/ 具有的区别特征是()。
37塞38塞擦39舌根送气14、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是语法()40词类的发展41组合规则的发展42聚合规则的发展语法范畴的消长15、一般说来,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等()43属于一般词汇44属于基本词汇45有的属于基本词汇,有的属于一般词汇有时属于基本词汇,有时属于一般词汇16、根据语言的形态分类,汉语属于()46孤立语47屈折语48粘着语多式综合语17、世界语(Esperanto)是()49法国人设计的50德国人设计的51波兰人设计的美国人设计的18、构成反义词的一组词()52必须属于同一意义领域53少数属于同一意义领域54多数属于同一意义领域不属于同一意义领域19、下列特征中,普通话辅音音位/t/ 具有的区别特征是()。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一、概念解释10分;每小题1分1.词类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2.直接成分所谓直接成分就是每一层次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结构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一个复杂的结构;往往是由许许多多的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按照一定的层次逐级构成..3.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4.复合词复合词就是完全由词根语素与词根语素结合构成的词..5.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二、填空25分;每空1分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3.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4.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 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7.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9.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10.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11.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成分..12.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13.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三、单项选择20分;每小题1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组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B.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C.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离不开语法规则 D.语法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3. C 在语言中处于枢纽地位;一般把它作为分析语法结构的最重要的语法单位..A.句子 B.词组 C.词 D.语素4.对英语单词“workers”的分析; D 是正确的..A. work是词干 B. er是词尾 C. s是词缀;严格说是后缀D. work和 er都是构词语素分析说明:很多人选择了A;实际上词根和词缀都是构词语素;是词干;所以A是错误的..5.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BA.领导大街 reader B.国家月球 railway C.老师刷子unlike D.考虑作家 classmate分析说明:其余三个选项中都有词缀;不符合复合词的构成条件.. 6.下列说法 D 是正确的..A.“离开、环境比拟、协议”都是派生词 B.“study. look. think.door”都是派生词C.“变化、广义、扒手、左手”都是复合词 D.“留心、伤心、老鼠、impossible”都是合成词..分析说明:要搞清楚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的内涵;这样才能正确选择..7.下列词组中全都属于述宾结构的一组是 C ..A.太阳红月儿明 I read the book B.吃干净放在一边 the sun risesC.看电影种庄稼 to play football D.金色的年华红五月 to leave a good memory8.下列词组 B 的结构与“我的故乡”相同..A.休息几天太可笑 B. the red sun a red flagC. to waken me to tell her D.祖国富强人民幸福9.下列词组只有 D 没有歧义..A.两个朋友送的花瓶 B.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C.看打球的小女孩D.折断了猎人的枪10.英语动词“be”有八种变化形式;下列句子中;只有 B 使用正确..A. He be good child. B. I am a teacher. C. They is peasant. D. You was workers.11.俄语、汉语、日语三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 D :A.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 B.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C.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 D.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12.下列句子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是 DA.He am a studentes. B.She is a students. C.I were a student. D.You are a student.13.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B 变化..A.性 B.数 C.格 D.体14.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 CA.阳光的温暖 B.马上开始 C.The sun rise. D.Worker and peasant.15.英语动词的词形变化一般有5种;但动词be的变化形式有 A ..A.8种 B.4种 C.7种 D.6种16.“John is reading the newspaper”变成被动语态是 C ..A.The newspaper is reading by John. B.The newspaper is by John reading.C.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 by John. D.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ed by John.分析说明:很多同学选择了A;被动语态的动词必须使用过去分词形式;而这里使用了现在分词形式;显然是错误的..B与A性质相同;D不符合read的形态变化规则..17.下列句子没有多义的是 B ..A.他在甲板上写字..B.他在黑板上写字..C.他在屋顶上写字..D.他在地上写字..18.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句是 B ..A.那里的茶花很多..B.那里的杜鹃很多..C.那里的月季很多..D.那里的玫瑰很多..19.英语“He writes a letter ”中动词writes中的s表示的语法意义是 C ..A.性 B.数 C.人称 D.格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A.一般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 B.语法意义是反映语法形式的..C.语法范畴中的“格”即语法格式.. D.汉语属于屈折语..四、分析题25分1.列表分析下列语素5分;每词1分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4分;每小题2分1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1_11___________________1主谓1_11_11________________1述宾1___11______________1偏正1_______11____1偏正1___11____1主谓2非常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英雄1__________________11___1偏正1_______11______________1述宾1____11____11_____11____偏正、联合3.用变换的方法分析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1发现了敌人的哨兵A.哨兵发现了敌人..B.我们发现了敌人的哨兵..2关心的是广大群众A.关心我们的是广大群众..B.我们关心的是广大群众..4、指出下列合成词的具体的构造方式4分;每词1分1中肯-支配式 2自卫-陈述式 3表态-支配式 4金黄-限定式5.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4分;每小题2分1 He has many things to do.has:表示人称的语法范畴;表示的语法意义是第三人称单数..Things:表示的语法范畴是数;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复数..2 Laowang gives me a book.gives:表示的语法范畴是人称;表示的语法意义是第三人称单数.. me:表示的语法范畴是格;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宾格..说明:本题很多同学只回答了语法范畴而没有回答语法意义;很显然是没有看清题意要求所致..五、问答题20分;每小题5分1.举例说明什么是词缀、词尾;并简要说明词缀和词尾的区别..答: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根据位置的不同;一般把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三种..前缀粘附于词根的前面;如dislike、rebuild、informal、disagree、enlarge、unhappy、老乡、阿爸、第一;等等..中缀:位于词的中间;比较少见;有人认为汉语“胡里糊涂、罗里罗嗦、肮里肮脏”中间的成分是中缀..后缀粘附在词根的后面;例如“记者、读者、西化、年头、鼓手、凳子、really、teacher、widen、happiness”..词尾是粘附在词词根或词缀后面;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语素;词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比如“reader”加上词尾s变成readers;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词尾不同于词缀:第一;从位置看;词尾只能出现在整个词的后面;不能出现在其它位置上;这个词可能是词根构成的;也可能有后缀;那么词尾只能在后缀的后面;而词缀有的在词的后面;有的在词的前面;少数还在词的中间;第二;从功能看;词缀可以构成新词;是词的构成部分;是固定在词的结构中的;是构词的语素..词尾不是词的构成成分;不能构成新词;它只是改变词的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属于变词语素..词尾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通过语法单位例如词或语素的组合体现出来的;一般只在具体的句子中才出现;单独一个词;没有组合;没有语境;没有与具体的语法意义相联系;也没有相应的语法形式;当然就不可能出现词尾..2.形态变化有那几种情况举例说明..答:形态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附加词尾;例如“books”其中的词尾s表示数的语法范畴;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复数;第二;内部屈折;即词中的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例如“man”是单数;如果是复数;其中的元音a要变成e;写作men;第三;异根;即采用不同的词语形式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如第一人称单数;作主格用I;作宾格用me..3.举例说明什么是级;以及级的构成方式..答:级:表示性质或属性的程度上的差别的语法范畴;是形容词和副词所具有的意义..级一般可分为原级、比较级、最高级三种..英语的级的构成情况是:比较级加词尾er;最高级加词尾est..例如:red 原级 redder 比较级;加er reddest 最高级;加est4.“红太阳”和“太阳红”的语法意义有什么差别形成这些差别的语法手段是什么答:“红太阳”的语法意义是修饰和被修饰;二者构成偏正关系;“太阳红”的语法意义是陈述和被陈述;二者构成主谓关系..这两个结构所使用的词完全相同;但是语法意义不同;这种不同的语法意义是通过词序这个语法手段体现出来的..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词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语言学概论第四次作业第五章-第九章一、填空20分;每小题1分1.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2.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理性意义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附加色彩等方面..3.绝对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4.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5.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7.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8.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三个方面..二、判断正误14分;每小题1分解题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2.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像“天堂、地狱、玉皇大帝、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 ×3.“天、地、水、人”这些词只有一个音节;都是单义词.. × 说明:本题很多同学答错;可能简单地将单音节词与单义词对应起来了..4.“小鞋”本义指“号码较小的鞋子”;派生义指“故意给别人的刁难”;这是隐喻.. √5.“铁窗”本义指“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这是隐喻.. ×6.所有的汉字都与语素相对应;都有一定的意义.. ×7.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看;汉字必须立即改成拼音文字;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8.口语是在书面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促进了书面语的发展.. ×9.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分析说明:本题很多人选择对;这很不应该;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根本动力;即使语言内部因素互相影响到了语言的变化;其根本原因还是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最基本的条件;这是语言发展的根本观点..10.语言的发展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没有突变.. √11.行业用语不能被全民语言吸收而发展成为日常交际用语.. × 12.借词不同于意译词.. √13.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融合;主要取决于操这种语言的民族是否居于统治地位.. ×14.任何规则都是有例外的;如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后面加上s;但man、knife的复数却不能加s;而是内部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 √ 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解题说明: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空中..1.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 C ..A、丈夫、妻子、兄弟、令堂B、若干、屹立、篇章、父母C、make; look ; do; getD、电视、开发、能力、学派分析说明;稍微具备一些英语知识;就会选择C了..2.“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 D ..A、不反映现实现象B、反映现实现象C、没有现实根据D、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3.“兵”的最初意义是 B ..A、士兵B、武器C、战争D、军事4.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 C ..A、成果——后果B、many――muchC、替代——代替D、头颅——脑瓜子分析说明:本题很多人选择了D;但这里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风格不同..5.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 D ..A、白——黑B、大——小C、高——低D、生——死6.就下列词语来看;只有 A 组中的汉字全都能独立地表示语素..A.山峰音乐事理委员 B.沙发吉它卡片罗马 C.葡萄玻璃枇杷纱门 D.蜘蛛窈窕逍遥逃遁7.下列文字中属于音节文字的是 A ..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俄文字母 D.法文字母8.下列文字中属于音位字母的是 B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汉字 D.阿拉伯字母9.从造字方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 D 三个阶段..A.表意—表音—表意兼表音 B.表音—表意兼表音—表意C.表义兼表音—表意—表音 D.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10.汉字是现行文字中的一种典型的 C 文字..A.表音 B.表意 C.意音 D.音节11.从偏旁和字音字义的联系情况看;下列各组汉字只有 A 是形声字..A.赶妈想视 B.赵看部路 C.汉地使爨 D.庙春鸡叹12.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 C ..A.自然的发展变化B.语言内部的因素C.社会的发展变化D.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13. 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地域方言时的依据主要是 D ..A.语法B.词汇C.词义D.语音14. 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可根据它们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 A ..A.语族语支语群B.语族语群语支C.语群语族语支D.语支语族语群15.下列都属于汉语中借词的是 C ..A.雷达足球沙发椅B.卡车电话哈巴狗C.纳粹吉他吉普车D.沙龙朝廷艾滋病16.下列各组词只有 C 是意译词..A.雷达马达咖啡B.啤酒苜蓿哈密C.西装篮球胡瓜D.槟榔浪漫坦克17.柴门霍夫所创造的世界语是 C ..A.世界共同语B.洋泾浜C.国际辅助语D.克里奥耳语18.古汉语声母中有bdgptk;现已合流了;这条语音规律叫做 C ..A.腭化规律B.清音浊化规律C.浊音清化规律D.浊音送气化规律19.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一般是加上词尾s或es表示;但 A 组词不能这样类推..A.knife man leaf womanB.chair pen book friendC.pound bag sort weekdayD.hero pig room source20. 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语言中变化最大的是 C ..A.语音B.词义C.词汇D.语法四、综合分析题16分1.分析下列同义词的主要差别6分;每小题1.5分A.批评-批判:词义轻重不同;“批评”词义轻;“批判”词义重.. B.发挥-发扬:搭配功能不同;“发挥”同“作用、功能”等搭配;“发扬”同“风格、作风”等搭配..C.牺牲-死亡-完蛋:感情色彩不同;“牺牲”是褒义词;“死亡”是中性词;“完蛋”是贬义词.. D.成果-结果-后果:感情色彩不同;“成果”是褒义词;“结果”是中性词;“后果”是贬义词..2.分析下列词语意义的演变情况10分;每小题2分A.墨水:原意是指书写用的黑色液体;今指各种颜色的这种液体..从指称一种颜色的液体到指称所有书写用液体;属于词义扩大..B.牺牲:原意指祭祀用的牲畜;今指为正义事业献身..从指称牲畜到指称正面人物的死亡;属于词义转移..C. deer:原意指动物;今指鹿..从指称所有动物到指称动物中的某一种;属于词义缩小..D.事故:原意泛指事情;今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即不幸的事情..从泛指变成特指;属于词义缩小..E.泰斗:原意指泰山北斗;今指德高望重或卓有成就受到尊重的人..从指称自然界事物到指称人;属于词义转移..五、问答题30分;每小题5分1.基本词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样的影响答:基本词汇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全民常用;所谓全民常用;就是指基本词汇在使用上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体现在不分阶级、阶层、行业、地域、年龄、性别;各行各业的人都懂得其含义;都要使用;而且经常使用.. 第二;稳固性..所谓稳固就是指基本词汇很少发生变化;长期地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一方面;词汇系统中的基本词汇只有保持相对稳定性;才能便于人们学习和使用;不至于影响交际;如果基本词汇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之中;人们时时要学习新的词语;那么这种交际工具使用起来就不方便了;所以可以说稳固性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对词汇提出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基本词汇所记录的客观对象或观念;本身就是比较稳固;很少变化的..当然;基本词汇的稳固性是相对而言的;其实仍然有变化;有新旧词语的替换;只是这种变化很小..第三;有构词能力;所谓有构词能力;就是指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由于基本词汇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加之使用时间又很长;非常稳固;影响很大;所以人们在创造新词语时;往往使用基本词汇作为构词要素..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由于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特点;在使用上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的地域的人们运用语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客观上就要求基本词汇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经常变动;以利于运用;当新的事物现象出现;需要新词记录时;人们又首选现成的基本词汇作为构词材料;使得基本词汇又具有了很强的构词能力;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基本词汇的全民常用性特点和稳固性特点..2.什么是词义的概括性有哪些表现形式简要说明这些表现形式的内涵..答:词义反映现实;不是像我们照镜子那样直接反映客观事物;而是经过对同类事物的特征的分析、综合、归纳把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特征抽象概括出来;进行归类;形成概念;再结合一定的语音形式反映出来;形成词义..词义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概括性是词义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也可以说是词义最重要的特点..每个词;无论它所指称的范围有多大;它都是具有概括性的;“任何词都已经是在概括”;都反映的是客观现实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个别特征..词义的概括性具体表现为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词义的一般性就是指词义是从特殊的具体的对象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舍弃了个别的具体事物的特点;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性的特点..比如我们说“灯”;它指的是照明用具;没有具体指明什么灯;这里反映的是就是事物的共性..词义的模糊性指人们认识中产生的关于客观事物的边界、状态的不确定性..词义的模糊性特征尤其突出地反映在形容词和副词上;很多词;我们可以描述它的词义;可是我们无法给它和另外一个相对立的词划定一个分明的界限;例如“大-小、高-低、多-少、轻-重、咸-淡、好-坏、早-晚、快-慢、冷-温-热、老-中-青”等词的意义;它们的义界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客观标准;这些词的外延是不确定的;因而反映这些概念的词也就具有了模糊性..词义的全民性指词义反映的现实现象是一个社会集团的全体成员共同认知的;没有阶级、阶层之分;没有阶级性;全民共同理解;都可以使用来表达思想..词义具有全民性特点;这是由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社会职能本身决定的.. 3.举例说明什么是拼音文字、音位文字、意音文字..答:拼音文字是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或音位的文字;可分音位文字和音节文字两种类型;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的一个符号的读音..例如英文;用26个拉丁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位;是音位文字;日文用假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属于音节文字..音位文字是是拼音文字的一种;它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位;是文字体系中最简明、最方便的文字..例如法文、英文就是..意音文字是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字体结构中既有表示字义的成分;又有表示字音的成分..汉字就是现行文字中的一种比较典型的意音文字;如“鹅”;左边表音;右边表意..4.语言发展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答: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关于这两个特点;要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角度来认识深入认识..1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语言的发展变化之所以具有渐变性特点;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人们日常生活根本离不开的;人们无时无刻不使用语言;语言同社会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不可能发生巨变、突变;只能逐渐变化;即使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语言也不马上巨变;大有我自岿然不动之势..这样才能有人们的需要相适应;不至于影响人们的使用..2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其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发展变化较慢;语法发展变化最慢;第二;语言在不同的地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也不一样;同一种语言现象;在有的地区变化;在有的地区不发生变化;有的地区是这样变化;有的地区是那样变化;其结果是形成地域方言..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特点产生的原因是:第一;语言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中;词汇变化最快;因为词汇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直接;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反应也最灵敏;社会的变化;现实现象的产生与消失;随时都能在词汇中反应出来;第二;由于各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往往就导致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5.哪些因素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主要因素是什么简要说明..答:促进语言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社会发展变化;这是促进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是语言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影响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一个系统;作为系统中的各个构成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作业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第一次作业(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0 分,每小题2 分)1.语言学2.语言3.符号4.组合关系5.聚合关系二、填空(20分,每空0.5 分)1.()、()、()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
3.结构主义语言学内部又分()、()、()三大学派,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其著作(语言论)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
4.()语言学是在19 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5.()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代表性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6.语言是人类社会的(),而且也是思维的(),这是语言的两大功能。
7.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8.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表示,汉语的“舅舅、姨父、姑父、叔叔、伯伯”,英语()表示。
9.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10.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 )12.一个符号,如果没有( ),就失去 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 ),我们就无法 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13.语言符号是()和( )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
14.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 )15.语言符号具有()和( )特点。
16.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符 号和符号的( ),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 是( ),第二级是 ( ),第三级是( )。
11.任何符号,都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
)和( )17.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18.()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19.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20分,每小题1 分)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4.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现象。
()5.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6.语言具体存在于个人的运用之中,所以是个人现象。
()7.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8.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9.语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具有重要作用。
()10.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没有语言。
()1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12.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13.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14.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15.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16.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17.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18.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19.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20.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四、问答题(50 分,每小题5)1.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有何重要地位?代表人物有哪些?2.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3.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 hu 6(活”这是为什么?4.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5.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6.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请结合实际加以说明。
7.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8.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9.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从哪些方面来认识?10.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方面能看出来?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第三章语音)、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 分)1.语音2.音节3.音素4.音标5.元音6.辅音7.发音部位8.发音方法9.音位10.音位变体二、填空(5 分,每空0.5 分)1.语音的()、()、()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
三、判断正误(15 分,每小题1 分,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是音重不同。
()3.儿童的声音和成人的声音差别是音长不同。
()4.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5.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6.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7.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齿。
()8.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9.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10. 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它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
()11. 音素[a]和[a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 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12. 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13. [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14. 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音素可以任意变化。
()15. [t] 、[p] 、[k] 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16. 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四、单项选择题(26 分,每小题2 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空中。
)1 .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元音B.辅音C .音素D.音位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 .拉丁D.希腊3•汉语拼音中的u、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
A • u c hB • y ts' xC • u ch hD • x y k4.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 ()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 .舌头的活动, 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 ()是正确的A .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 .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D .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e-[e] B . j —[y] C ・h —[x] D . b —[b]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
A.[g]-[d] B .[b] -[p] C .[s]-[z] D .[t] -[k]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是错误的。
A.i 和y 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B.u 和o 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a和a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冋。
D.i 和a 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
A.[x]-[h] B .[t]-[d] C .[c]-[ch] D .[z]-[ts] 12.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 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A.同化B.异化C .弱化D.脱落五、分析题(10 分)给“语言是交际工具”注上汉语拼音,并列表分析其音节结构。
六、问答题(24 分,每小题6 分)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2.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3.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4. 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第三次作业(第四章)概念解释(10分,每小题1 分)1.句子2.词组3.词4.语素5.词类6.形态8.语法形式9.语法手段10.语法范畴二、填空(25分,每空0.5 分)1、()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和()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语法单位主要有()、()、()、()。
4、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
7.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三类,例如“学习” 中的两个语素是(),“being"中的ing是(),“ reader "中的er 是()。
8.()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9.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的()。
10.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语素,把词尾叫作()语素。
11.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语素,()不多,没有()。
12.()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13.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或叫()。
14.()、()、()、()、()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5.体现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主要有()、()、()、()。
16.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
17.词形变化的多数形式是(),也有一些使词根内部的元音和辅音()。
18.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
同一个句子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称为()。
19.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种类型,汉语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