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管理学期末重点复习
管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管理学是一门涉及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组织活动的学科。
作为一名管理学学生或从业者,复习和掌握管理学的知识点对于建立有效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管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总结。
1.组织理论:组织理论是管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涉及组织的结构、层级、权力和责任分配等方面。
了解不同的组织结构和设计可以帮助管理者确定最佳的组织形式,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2.领导理论:领导是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涉及指导、激励和影响员工以实现组织目标。
了解不同的领导风格和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领导团队,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3.决策理论:决策是管理者经常面临的核心任务,涉及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来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
了解决策过程和决策工具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最大程度地降低决策的风险。
4.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涉及制定和实施组织的长期目标和计划,以获得竞争优势。
了解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确定组织的战略方向,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实现目标。
5.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确保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的过程。
了解绩效管理的原则和工具可以帮助管理者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并提供适当的反馈和奖励,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
6.团队管理:团队管理涉及管理和协调团队的工作,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了解团队建设和沟通技巧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管理团队,并达到组织的目标。
7.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涉及计划、执行、监控和收尾项目的过程。
了解项目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管理项目,确保项目按时、按预算和高质量地完成。
8.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中共享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
了解组织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帮助管理者塑造和维护积极的工作文化,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9.变革管理:变革管理涉及管理和引导组织变革的过程。
了解变革管理的原则和策略可以帮助管理者应对组织面临的变革挑战,并确保组织成功地适应变化。
10.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涉及在跨国和多文化环境中管理和领导员工的能力。
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一、组织的概念:1、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是由两个或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组织的要素:人、目标、结构、资源3、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他们个人想实现而无法实现的某些需求二、管理的本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工具三、管理的过程和管理职能: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活动按计划完成【管理的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职能是:做这四件事情就是职能的实现】四、管理的效率与效果1、衡量管理水平的指标:有效性(1)效果:是否实现管理活动预定的目标,即做正确的事(2)效率: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即正确地做事五、管理者和操作者1、管理者:指挥别人活动的人2、操作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人六、管理者的职位层次与基本素质技能(一)职位层次1、决策层-高层管理者: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等;2、执行层-中层管理者: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和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使所确定的目标、战略付诸实现;3、操作层-基层管理者:按中层管理者的安排去组织、指挥和从事具体的管理活动(二)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对某一特殊活动(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练;2、人际技能:与人协作的能力;3、概念技能:总揽全局,判断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并根据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三)1、高层管理者: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2、中层管理者:三者差不多3、基层管理者: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七、管理者的角色理论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八、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九、管理学的学科特点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2、主要思想:(1)工时研究和工作定额(2)劳动方法的标准化(3)科学挑选和培训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6)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二、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1、权力论:(1)权力与权威是一切社会组织形成的基础(2)权力的类型:合理的法定的权力;传统的权力;个人魅力型的权力2、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1)劳动分工(2)权力体系(3)正式的甄选(4)正式的规则和法规(5)非个人性(6)职业生涯导向【都是建立在“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上】三、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1、霍桑实验2、主要思想:(1)企业中的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职工士气取决于他们感受到的各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四、权变学派1、权变管理思想:世界上不存在普遍使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每一种管理理论与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2、最大特点:希望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研究,找到各种管理原则和理论的具体使用场合第三章一.组织的性质:组织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互动的开放系统二.环境的内容:(一)外部环境:1、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国际、技术2、微观(具体)环境: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潜在竞争【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可能相互转换】(二)内部环境:1、物质环境:(1)人力资源:数量,素质、使用状况等(2)财力资源:资金拥有,构成,筹措,利用情况(3)物质资源:拥有数量和利用程度(4)信息资源:采集和挖掘情况,利用情况等(5)关系资源:拥有情况,利用情况2、文化环境:组织文化:组织创建者的经营理念;员工甄选标准;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员工的社会化三、组织环境差异与权变管理方法一.决策概念: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二.决策的步骤:(1)判断问题:认识和分析问题(2)确定决策目标和标准(3)确定各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可供选择的的行动方案(5)分析评价各行动方案(6)选择满意方案(7)付诸实施(8)评价决策效果三.决策的原则:满意度原则四.决策的分类:(1)长期决策,短期决策(2)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五.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一)个人决策:决策速度快,责任清楚,依赖个人信息(二)集体决策:1、优点:集思广益,多方案,信息完整,提高可接受性2、缺点:消耗时间,无人对结果负责,屈从压力,少数统治3、基于群体决策的方法:(1)头脑风暴法:广泛应用于激发新的构思与创意(2)专家会议法:①优:集思广益,知识共享、相互启发、智能叠加、简单易行②缺:乐队效应、从众效应、走形式③适用:范围广泛,特别适用于项目规模较大,环境复杂,缺乏类似经验与相关数据的决策(3)德菲尔法:①概念:匿名通信方式,通过几轮意见征询表发放与回收征求专家意见,组委会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发给每一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意见。
管理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一、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和协调。
常见的组织结构包括功能结构、分工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
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工作的分配、职权的划分、决策的流程等,以促进组织的高效运转。
此外,组织结构还需要考虑到组织的规模和发展阶段,以适应不同阶段组织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获取、培养和管理组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提高组织的绩效。
三、领导与决策领导是指通过激励、指导和管理来影响他人的行为。
领导的核心内容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能力以及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在领导的过程中,需要向员工传递组织的愿景和目标,并激励员工去实现这些目标。
而决策是指从多种可能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过程包括问题定义、信息收集、方案制定、评估和选择等。
四、沟通与协作沟通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交换信息、共享意见和观点的过程。
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和协作。
沟通的方式包括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而有效的沟通需要遵循准确性、清晰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等原则。
协作是指不同个体之间通过共同努力来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
协作的核心内容包括团队合作、冲突管理和协同技能。
五、组织变革与创新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内部结构、流程或文化上的重大改变。
组织变革的原因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自身的问题或机会等。
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变革的动因、变革的策略和变革的实施等。
创新是指通过开发新产品、服务或业务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
创新的核心内容包括创造性思维、创新的组织文化和创新的管理方法。
六、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分析内外环境,确定长期目标,并制定相应战略来实现目标的过程。
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
大二管理学期末重点总结
大二管理学期末重点总结随着大二学期的结束,作为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下面是我对这个学期管理学的学习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一、管理学的核心理念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管理学的核心理念,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职能和管理者的价值观等。
首先,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激励他人以达到共同目标的过程。
它涉及到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和决策等职能。
其次,管理者的价值观在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管理者需要具备诚信、责任心、正直和公平等品质,以为员工树立榜样,推动组织的发展。
二、组织行为的重要性组织行为是我们学习的另一重点内容。
我们学习了组织行为的理论、行为动因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等。
组织行为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分析个体、组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学习组织行为,我们了解到了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动机因素,以及组织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三、领导力的重要性领导力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这个学期,我们详细学习了领导力的理论和实践技巧。
领导力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影响员工并激发他们潜力的能力。
好的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激励团队成员,引导他们朝着共同目标努力。
通过学习领导力,我们了解到了不同领导风格的优缺点,并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
四、决策与问题解决在管理学中,决策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决策是指在不同的选择之间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决策模型、决策树和决策分析等。
通过学习决策,我们了解到了决策的重要性,并掌握了如何做出合理和科学的决策。
五、团队合作与管理作为管理学生,团队合作和管理能力是我们必备的技巧。
在这个学期,我们通过团队项目和课堂讨论等活动,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管理能力。
团队合作是指集体行动中各成员共同努力以达成共同目标。
管理学大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管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一、1、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需要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即管理要科学化,管理是一门科学,形成了自己的原理原则方法论。
艺术性:①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②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③形状独特而美观的样子。
2、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3、管理学的定义:(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5、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6、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7、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经济人:通过物质满足欲望)8、欧文——“人事管理之父”9、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即时间研究(2)标准化,即动作研究(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进行标准操作培训)(4)差别计件总资质(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10、管理的14条原则:④统一指挥。
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⑨等级链与跳板。
11、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总结,写成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
阐述了人际关系学说,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的工作态度记忆他和周围的人的关系。
12、学习型组织(1)含义:是指具有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2)学习型组织和传统型组织的不同。
书p1813、核心能力理论含义: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能力,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二、几种道德观1、几种相关的道德观:①功利主义道德观②权力至上道德观③公平公正道德观④社会契约道德观⑤推人及己道德观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①道德发展阶段②个人特性③组织结构④组织文化⑤问题强度3、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管理学复习大纲(知识点)
管理学复习大纲(知识点)《管理学》期末复习大纲注:复习大纲共两部分,第一部分:复习要点,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第一部分:复习要点1、《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的重点为讲义中每章小结中的内容,要求同学们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其相关概念和知识要点。
2、期末考试试题分为6种类型,分别说明如下:1、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4分,共20分),目的:测试同学们对课程中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多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4分,共20分),目的:测试同学们对课程中基础知识点的组合运用。
3、概念题(2道题,每题10分,共20分),目的:测试同学们对课程中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4、简答题(1道题,15分),目的:测试同学们对课程中基本概念掌握、理解和运用的情况。
5、论述题(1道题,15分),目的:测试同学们对管理学知识总体掌握、理解和运用的情况。
6、案例分析(1道题,10分),目的:测试同学们通过对管理学课程学习后,对实际案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各章知识要点第一章导论[ 需熟练掌握知识点 ]1、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职能包括预测企业未来,设定组织目标,拟定行动方案,制定企业规则。
组织职能包括划分组织要完成的各项工作,然后安排人员负责;设立职能部门,并将职权分配给下属;建立命令传达和沟通交流的渠道,协调下属的工作。
领导职能是指对他人施加影响力,使其完成工作。
控制指设定指标,将实际结果和这些指标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必要的校正行动。
2、管理者是那些能借用他人智慧去有效地完成自己工作的人。
3、高层管理者与基层管理者的区别,可以根据他们时间的分配加以区分。
如果把一个组织的活动分为管理活动与技术活动,那么,基层管理者可能把30%的时间花在管理活动上,70%的时间用于技术活动。
高层管理者至少要把自己90%的时间用在管理活动上,只把10%的时间用在技术活动上。
4、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总结,这是它的科学性。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
第六章简答5W1H:1 WHAT 做什么活动与内容。
2 WHY 为什么做原因。
3 WHO 谁去做人员。
4 WHERE 在哪做地点。
5 WHEN 何时做时间。
6 HOW 怎样做方式与方法。
计划与决策的相互关系:1.决策是组织在活动内容、方向与方式上的选择。
2.计划是组织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具体的行动安排。
3.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4.决策与计划往往是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的。
计划的性质:1.目的性2.首要性3.普遍性4.秩序性5.效率性计划的作用:1.为管理者提供了协调组织活动的依据。
2.为管理者提供了减少未来冲击的手段。
3.为管理者提供了配置资源的工具。
4.为管理者提供了鼓舞士气的利器。
5.为组织提供了检查与控制的依据。
6.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纲领。
计划的层次体系:1.目的或使命2.目标3.战略4.政策5.程序6.规则7.方案8.预算计划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准确的预测并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
5.选择拟定可行性计划。
6.制定可行性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实施PESNT分析法:pesnt指的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技术五个方面。
五力分析法:1.根据波特的研究,每个行业都有五种基本作用力,这五种作用力的合力,决定着企业的最终利润潜力,并且最终利润潜力会随着合力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企业间的研究。
3.入侵者的研究。
4.替代品生产商的研究。
5.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6.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对企业内外部进行综合分析的经典方法。
SWOT分析法内容:1.swot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英文字母缩写。
2.用优势抓住机会组合成so战略对策。
3.用优势客服劣势组合成st战略对策。
4.用机会弥补劣势组合成wo战略对策。
5.克服劣势避免威胁组合成wt战略对策。
价值链分析法:1.每个企业都有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和起辅助作用的多种价值活动的集合。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讲管理与管理科学管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怎样理解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 是人类一切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第二、管理是生产力要素的粘合剂。
管理的决定性作用 管理既决定着现代生产力的存在状态 又决定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还决定着现代生产力的实现程度。
管理本身还能造成一种新的生产力——管理所形成的整体功能 1+1+1>3 系统论 欧洲展开的大讨论 欧洲的科学技术不比美国落后 可经济为何落在美国后面 讨论所形成的共识 欧洲与美国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与其说是科学技术上的差距 不如说是管理上的差距。
曼哈顿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奥本·海默 “使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威力的不是别的 而是科学的组织管理”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一 管理的基本涵义在字面上的涵义 管辖和处理在管理科学中的涵义 1、职能说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代表人物 法约尔2、人本说 管理就是指导别人、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
代 穆尼3、协调说 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 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代 周三多4、资源说 通过计划、组织、领导等环节 分配和运用各种资源 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
代 徐国华5、决策说 决策就是管理的同义语。
代 西蒙张院对管理涵义的看法 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 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和发展的愿景 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 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促进其相互协调 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四个基本观点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下进行的。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
组织本身是一个系统 从社会环境中输入必要资源 人、财、物、信息等 向社会输出一定的资源 劳务或产品 。
一个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和发展愿景 除了要作出技术上的努力之外 还有作出管理上的努力。
大学管理学考试重点
管理总结1、管理是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
3、一般管理理论、需要层次理论、X理论和Y理论、权变理论学派、4、目标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的目标和内容。
5、管理理念是关于管理工作和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必然性和知识,或者说,是管理者所拥有的一般性的从事管理活动的观念。
换言之,管理理念是人类通过长期管理实践并进行思考总结而得出的能够对管理行为产生根本性影响的理性认识。
6、合作在管理中的意义:⑴合作是人类社会一切管理活动中的普遍现象⑵合作贯穿于管理全过程⑶合作是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要求⑷合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⑸合作促进管理系统的优化7、效率是管理的生命:⑴效率是管理活动所追求的重要目标⑵效率是检验和衡量管理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标准⑶在我国,管理效率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8、公平是管理的目的:⑴凡是有人群且存在得奖分配的地方,便会产生公平问题,管理者能否秉承公平理念,主持公平、维护正义,这是组织成员最为关注的.⑵公平理念在管理中具有激励功能⑶公平是构成一个单位的向心力、凝聚力的主要因素⑷公平为管理白日做梦了一种稳定机制,这一点在宏观意义上更加突出9、管理原则就是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的体现,是人们在管理活动中为达到组织的基本目标,在处理人、财、物、信息等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时所遵循和依据的准绳。
10、人本原则、系统原则、效益原则11、管理环境是指环绕一不定期管理活动并与该管理活动发生一定关系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影响着管理系统的生存和发展.管理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内部环境主要在于影响管理的运行过程本身,强组织的设计、决策、沟通与协调的方式。
12、管理的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13、在管理学中,组织的涵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从静态方面看,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这一网络可以把分工的范围、程度、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用部门和层次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组织的框架体系。
大一管理学基础期末必考知识点
大一管理学基础期末必考知识点在大一的管理学基础课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必考的。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对于学生们打下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管理学基础期末必考的知识点。
一、管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和指导组织如何高效运转的学科。
它涉及组织的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作为一门学科的体系和理论框架是在20世纪逐渐建立起来的。
大家需要了解管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这有助于理解管理学的内涵和重要性。
二、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涉及的基本概念有很多,其中包括组织、领导、计划、协调、控制等等。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是学习管理学的基础,也是解决管理问题的关键。
三、管理学的理论管理学的理论体系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环境理论等等。
学生们需要对这些理论有一定的了解,理解它们的核心观点和应用领域,从而能够在实践中应用合适的理论进行决策和管理。
四、组织结构和管理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职权的规定。
理解和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对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实现组织目标非常重要。
此外,还需要了解组织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技巧,如团队管理、决策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等。
五、领导与管理领导是指指导和激励员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了解领导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掌握管理学非常重要。
学生们需要了解不同的领导风格、领导特质以及领导技能,并学习如何应用这些领导理论和实践在实际工作中。
六、沟通与冲突解决沟通是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信息传递、倾听和理解等方面。
学生们需要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如非语言沟通、跨文化沟通等。
此外,冲突是组织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学生们还需要了解冲突的成因和解决方法,以便能够妥善处理组织内部的矛盾。
七、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组织制定长期目标和决策的过程。
学生们需要了解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SWOT分析、竞争优势、战略规划等。
大学《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难点
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基本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3.管理的属性:自然属性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社会化生产中的协作活动需要管理,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管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
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性。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法选择的技巧性。
4.管理者的角色人际关系精神领袖,领导者,联系人信息跟踪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企业家,扰动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5.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6.西方早期主要管理思想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查理•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哈尔西的奖金方案7.泰罗的主要实验秒表测时搬运生铁实验铁锹实验高速钢实验8.泰罗的主要思想工作效率和工作定额.标准化。
科学选人,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
工作职能分析。
例外原则。
9.对泰罗制的评价科学管理的实质:劳资双方思想上的一次完全革命泰罗科学管理的贡献:泰罗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科学管理的影响促进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普遍改革;对管理理论发展的深远影响。
泰罗科学管理的局限性:“经济人”假设,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重视物质技术因素,忽视人及社会的因素;局限于基层管理,仅解决了个别具体的作业效率问题,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大一管理学期末重点
管理学考试重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一、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引导、控制。
以便完成组织的既定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的特征:1.动态性;2.科学性;3.艺术性;4.创造性;5.经济性。
三、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对管理中人的研究;2.对管理资源的研究;3.管理的行为和职能;4.管理的组织和制度;5.管理中的若干关系;6.管理的文化和价值;7.对管理的评价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一、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五个基本原则: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2.十四项原则;等级链与跳板的含义:这种跳板可以进行横向的信息交流,克服了由于指挥的统一性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但只有在各方面都同意而上级又始终知情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1、职工是“社会人”。
2、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三、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代表人物)1、管理过程学派——哈罗德。
孔茨2、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3、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
西蒙4、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5、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和戴尔四、1)学习型组织:美国管理学家彼得。
圣吉提出《第五项修炼》1、系统思考——核心2、自我超越——基础3、改善心智模式4、建立共同愿景5、团队学习2)自我管理的特点:1、管理范围的普遍性2、管理时间的全程性3、管理内容的复杂性4、管理方法的差异性5、管理理论的广延性第三章计划与目标一、计划的概念: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行动所做的综合的统筹安排,是未来组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五WHY——H表示计划的内容WHY——为什么做?原因与目标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O——谁去做?具体的执行者WHEN——什么时间做?执行时间WHERE——在什么地方做?执行地点HOW——怎样做?执行手段和安排二、计划的作用:1、计划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大学
管理学重点1.组织是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2.组织的特征: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②有明确的目标③有特殊的活动④独立存在的3.形成组织的三要素:合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顺畅的沟通4.为什么加入组织:克服个人力量的局限性,实现考个人力量无法实现的目标5.组织发挥功能:组织成员志同道合、能力互补、沟通顺畅是组织发挥其功能的前提6.组织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利益共同体7.管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8.决策: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9.领导: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力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10.控制: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11.管理的基本原理:①人本原理:人是组织的中心,也是管理的中心,人本原理当是管理的首要原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为了人的管理②系统原理: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2.社会经济组织系统共同特征: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性●管理活动所要处理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系统中的问题●管理必须有层次观点●管理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13.效益原则: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代价之间的一一种比例关系14.适度原则:在矛盾中找到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15.管理的基本方法:左脑→理性分析(基础)右脑→直觉判断(依据)16.组织管理的基本工具:①权力:1.支配权-发号施令 2.强制权-不接受命令3.奖励权-激励从事额外工作【多用3,少用2,巧用1】命令和服从-单向;影响力-双向17..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成员普遍认同、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是低成本的;发挥作用是无意识的18.只有在组织中从事并负责管理工作、有直接下属的人才是管理者19.古典管理理论: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理论》1916年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理论》,主要研究问题是科学管理(泰勒)、一般管理(法约尔)以及科层组织(韦伯),范围主要限于企业内部、工程技术20.早期研究:●罗伯特.欧文:人本管理先驱、学前教育家、英国第一位全国工会主席●亚当.斯密:国富论、劳动分工、经济人●查尔斯.巴贝奇:数学家21.泰勒制:①改进工作方法,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②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③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设置计划部门,职能工长制,例外管理22.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3.科层组织/科层制度=官僚组织、官僚政治,是一种通过公职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世袭或个人魅力来进行管理的理想的组织制度。
管理学复习重点(原创)汇总
管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一定的社会组织内管理者通过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协调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达成组织的预期目标的实践活动。
2、管理的要素:(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划分并非绝对的)管理主体:由谁管(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有机组成)、(特点:阶层性、部门性、全员性)管理客体:管什么(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组织目的:为何而管组织环境或条件:在什么情况下管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3、管理的目标:一是预期结果;二是达到这一预期结果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4、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些职能实际上是一个持续、循环的整体。
管理过程如此循环不息,把组织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从而进一步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
5、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生产力性质):是指管理活动的产生是人类所共同劳动引起的必然结果,具有客观必然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生产关系性质):管理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是维护和巩固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必要手段。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的科学性强调其客观规律性,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活动的实践应有创造性。
第二节管理者1、定义:管理者是指拥有组织赋予的合法权利并以此为基础指挥他人活动的人。
2、管理者的类型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划分: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按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划分:综合管理者、专业管理者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直线管理人员、参谋人员3、管理者的素质:知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4、管理者角色决策角色:指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都会参与组织的决策工作。
(4种角色)企业家角色、混乱驾驭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信息角色:指管理者都会从组织外部环境接收和收集信息。
(3种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指管理者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义务,来源于管理者在组织中的正式权利。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
计划工作:组织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预测,权衡主客观条件提出的在未来一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的过程.2.领导工作: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3。
决策:管理就是决策.狭义的决策是指在两个或多个方案中做出选择的行为。
广义的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的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多种可行方案,从中挑选合理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4.激励:通过一定的手段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从而使员工积极主动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行动的过程。
5.管理: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配置组织机构内外的人员及其他资源,使别人同自己一起或通过别人高效率、愉快地完成既定目标的社会实践过程.6.控制工作:对各项活动监视,从而保证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项显著偏差的过程。
7。
组织工作:从管理科学体系来看:组织工作就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设计一种分工协作体系或网络体系的过程,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基本保证,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
8。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就是把一些日常发生处理某一问题的决策过程规范化,写成操作说明书,处理程序.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决策、一次性决策或非定型化决策,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复性决策。
9.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反馈控制是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把系统的输出值的部分信号引到输入端.如此可使系统趋于稳定.现场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组织行为、领导与决策、战略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1.管理学的定义与起源:
-知识社会背景下管理学的定义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
-管理主体与对象的概念
-管理的基本功能与过程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
-古典管理学理论(包括科学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
-行为科学管理学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与人本主义管理学派)
-现代管理学理论(包括系统理论与博弈论)
3.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个体行为与个体特质
-个体与工作的匹配度
-组织结构与文化
-组织沟通与冲突解决
-组织变革与创新
4.领导与决策:
-领导风格与领导力
-基本的领导理论(包括特质理论、行为理论与情境理论)-决策的定义与过程
-决策方式与方法
-决策的影响因素与决策失误
5.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目标
-环境分析(包括PESTEL分析与五力模型分析)
-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
-企业资源与能力的管理
-战略实施与控制
6.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绩效评估与绩效考核
-绩效激励与奖励
-绩效改进与优化
7.团队管理与协作:
-团队与团队管理的概念-团队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团队决策与决策质量-团队沟通与冲突解决-团队合作与团队绩效。
管理学期末复习
管理学期末复习临近期末,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复习任务变得愈发紧迫。
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我们进行系统且有效的复习。
首先,我们要明确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框架。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组织、管理职能、管理者等。
组织是由一群人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组合起来的,它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分工。
管理职能通常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这五个职能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管理活动的基本流程。
而管理者则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需要具备特定的技能和素质,以有效地履行管理职责。
对于教材内容,我们要进行全面梳理。
从管理的历史发展开始,了解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不同阶段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工作标准化和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等。
这些经典理论为我们理解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复习过程中,案例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实际的案例,我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
分析案例时,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制定决策、如何组织资源、如何激励员工等;从组织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如何提升竞争力等。
同时,要注意案例中的细节和关键信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能够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相互印证。
复习计划的制定也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根据考试时间和自身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复习进度。
将管理学的知识点分成不同的模块,每天集中精力复习一个或几个模块。
在复习每个模块时,先回顾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然后做相关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点,要进行对比分析,加深理解。
此外,课堂笔记和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也是复习的重要依据。
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考试的可能出题方向。
所以,一定要认真回顾课堂笔记,确保对老师强调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和记忆。
期末管理学考点总结
期末管理学考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的发展阶段、管理学的定位与范畴、管理学的特征。
2. 管理学的基本观点: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观点、管理学研究的方法。
3. 有效管理的特征:有效管理的特征、有效管理的有关因素。
二、组织基础1. 组织的定义与特征:组织的定义、组织的基本特征。
2. 组织的环境:组织环境的内涵、组织环境的特征、组织环境的分类、组织环境的分析。
3. 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组织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4. 组织文化与管理:组织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组织文化的作用、组织文化的管理。
三、领导与决策1. 领导的概念与特征:领导的定义、领导的基本特征。
2. 领导的理论与模型:权力领导理论、情境领导理论、特质领导理论、事务领导理论、道德领导理论、魅力领导理论、隐性领导理论。
3. 领导行为与效能:领导行为的基本特征、领导行为的分类、领导行为与效能的关系。
4. 决策的概述与特点:决策的定义、决策的特点。
5. 决策过程与决策模型:决策过程的基本阶段、决策模型的类型、决策模型的应用。
四、计划与控制1. 计划的概念与特征:计划的定义、计划的基本特征。
2. 计划的层级与类型:战略计划、战术计划、操作计划、单一计划、综合计划。
3. 计划的内容与要素:计划的内容、计划的要素。
4. 控制的概念与特征:控制的定义、控制的特征。
5. 控制的过程与方法:控制过程的基本阶段、控制方法的分类、控制方法的应用。
五、组织行为学1. 个体与个体行为:人的行为基因、个体行为的动因、个体行为的分类。
2. 团队行为与动力学:团队形成的基本过程、团队行为的特点、团队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3. 人际关系与沟通:人际关系的内涵、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效沟通的要素。
4. 管理中的激励与动机:激励的概述与特点、激励的理论模型、激励的方法与措施。
5. 冲突与冲突管理:冲突的概念与特征、冲突的分类、冲突管理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纲要名词解释1、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综合定义:管理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组织外环境的约束下,运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明茨伯格管理角色理论:三类10种(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者(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3、计划:是对未来行动的规划。
它是人们主观对客观的认知过程。
包括5W1H( What to do it ? \ Why to do it ? \ When to do it ? \ Where to do it ? \ Who to do it ? \ How to do it ? )理解计划的含义:计划是预先制定的行动案、计划是一个连续的行为过程、计划是控制的基础和前提、计划需要修正4、目标管理:设定管理者和员工双认可的目标并使用这些来评估员工绩效的一个过程。
5、宏观环境(PEST):是分析宏观环境的一种工具,通过政治要素(Politics)、经济要素(Economics)、社会要素(Society)、技术要素(Technology)四个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
6、SWOT分析:是对组织外环境所形成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分析部环境: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外部环境: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7、统一指挥:形成等级链:包括等级链必须是连续的,不能中断;任下级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不允越级指挥;职能机构无权干涉直线指挥系统的工作8、管理幅度:是指一个领导者能够直接而有效地领导其下属人数的限度。
管理幅度的确定:C=N(2 N-1+N-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反比关系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管理组织规模与问题的复杂程度,领导与下属的的能力,授权程度,组织沟通渠道的状况。
9、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增加员工满意度的在因素。
(成就、工作本身、责任)保健因素: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外部因素。
(监督、公司、薪水)赫茨伯格的观点简述保健、激励因素:导致工作满意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差异很大。
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外部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当它们得到充分改善时,人们便没有了不满意,但也不会因此感到满意,要想真正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必须注重激励因素,这些在因素才是增加员工满意度的依据。
10、控制:是按既定计划、标准和法对工作进行对照检查,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11、前馈控制: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
反馈控制:某项活动完成之后实施的控制。
(纠正已经出现的问题)12、头脑风暴法: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提出多的案。
(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让所有参与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与会者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13、德尔菲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在这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见。
区别:德尔菲法(专家意见法):选择好的专家10~50名,独立行动,得出不同案,(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头脑风暴法:是大家一起讨论,没有专家点评,没有任限制,选择最佳案第一章:管理导论1、效率:单位时间做的工作量效果:单位时间做的工作量的结果2、管理职能的四大职能:合理组织生产力,维护发展生产关系(1)计划Planning :定义目标,确定战略,制定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Organizing: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
(人员配备)(3)领导Leading: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
(4)控制Controlling: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
3、按管理者所负责的组织活动分类:直线管理者与职能管理者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分类:高层管理者(决策性工作)—概念技能中层管理者(执行性工作)—人际技能基层管理者(作业性工作)—技术技能4、管理的三大技能:1、技术技能:使用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人际技能: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
3、概念技能:纵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种事情的能力。
5、管理的特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管理的科学性——客观规律性,反对经验论管理的艺术性——实践性,反对模式论6、组织定义: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经由分工与协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群集合的系统。
特征:1、有明确的目标2、是实现特定目标的工具3、有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4、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7、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8、管理的基本问题:管理的载体—组织管理的主体—管理者管理的客体—组织的资源被管理者的个体假设第二章:管理理论演进1、科学管理的代表人物:泰勒:科学管理理论2、行政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法约尔、韦伯):韦伯:行政组织理论,提出一种权利结构和关系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14点管理原则包括5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霍桑试验的主要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领导通过增加员工“满意度”来提高“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梅奥行为科学管理的观点:人际关系理论4、系统观和权变观(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2)系统的性质:集合性,相关性,层次性、系统原理含义:任一种组织都可视为一个完整的开放的系统或为某一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在认识和处理管理问题时,应遵循系统的观念和法,以系统论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
主要观点: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应变性观点)、综合性原理权变观:组织各不相同,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因而需要不同的管理法。
(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外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针对不同情况寻找不同的案和法。
)第四章:决策1、决策制定过程的八个步骤:确定一个问题→确定决策标准→为各项标准分配权重→形成各种备选案→分析这些备选案→选择一个案→实施该案→评估决策效果2、决策的类型(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理性决策的假设如下:问题是清晰、明确的,具有一个定义清晰的目标,所有的备选案及其后果都是已知的,作出的最后选择会使收益最大化。
有限理性认为管理者会制定理性的决策,但其程度却被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所限制。
决策者会接受足够好的解决案,也就是说,满足他们预定的标准或要求。
当出现承诺升级现象时,管理者会增加对某项决策的承诺,即便他们有证据表明该决策可能是错误。
直觉决策:根据经验、感觉和积累的判断力来制定决策。
(1)按决策可能性大小: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2)按决策的常规性不同: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3)按决策主体不同:个人决策、群体决策3、决策法(1)定性法:德尔非法(个人决策)、头脑风暴法(群体决策)(2)定量法:A:确定型决策单纯选优:根据决策要求,从结果明确的案中选择合适的案。
模型选优:量、本、利分析保本量(π=0):不赚不赔P*Q=π+(F+V*Q) F为固定成本;V*Q为变动成本(V为单位成本)B: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计算过程:画图、计算期望值、剪枝选择案):决策点:代表最后的案选择状态点:代表案将会遇到的不同状态结果点:代表每一种状态所得到的结果案。
概率枝:由状态点引出的线段,连接状态点和结果点。
每一线段代表一种状态。
C:非确定型决策最大的最小收益值法(悲观原则)—小中取大最小的最大后悔值法(遗憾原则)—后悔值最大的最大期望值法(乐观原则)—大中取大(1)例子(2)后悔值表某案在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该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该案在该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问题类型常规、例行、重复的复杂的、新的解决程序各种规则标准的运营程序创造性问题解决式例子企业:处理工资单医院:准备诊治病人企业:引入新产品医院:对地疾病采取措施第五章:计划1、目标的SMART原则:Specific 目标是具体的Measurable 目标是可衡量的Attainable 目标是可达成的Relevant 与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Time-bound 有明确的时限第六章:组织结构1、组织结构设计的六个关键要素:工作专门化、部门化、指挥链(直线权力与参谋权力)、跨度、集分权(授权与分权)、正规化2、组织结构设计原则:任务目标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管理幅度原则、权责一致原则、精干高效原则、分工协作原则3、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绝大部分企业)、事业部制、矩形制4、组织结构类型各自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围(1)直线制特点:不设职能结构,由直线指挥人员全权负责优点:统一指挥、垂直领导缺点:对最高领导要求高适用围:小型企业,技术、产品单一(2)职能制特点:设立职能机构,且职能机构有指挥权优点:适应组织规模扩大,管理复杂的要求,形成了独立的管理层缺点:多头领导,管理层与职能层协调困难适用围:大型企业,多品种生产(3)直线职能制特点:设立职能机构,但职能机构无指挥权优点:保留了职能层,克服了职能制多头领导的缺陷缺点:职能层与管理层协调有难度适用围:大、中型企业(4)事业部制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优点: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有利于组织高层领导摆脱日常事务,有利于事业部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缺点:机构重叠,管理效率较差,事业部易滋长本位主义倾向适用围:规模较大,且经营领域分散的企业集团5、职权类型:(1)直线职权(为主):是直线人员所拥的指挥权。
(2)参谋职权(为辅):对他人提供咨询、建议和供他人参考的权力。
(3)职能职权:是指由直线人员把原来属于自己行使的直线权力委托给参谋人员去行使的那部分权力。
6、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的关系:主导——从属关系参谋人员多谋,直线指挥人员善断;正确发挥参谋职权的作用;适当限制职能职权的作用7、集权制的特点:●对下级的控制较多●经营决策权大多数集中于高层管理者●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核算分权制的特点:●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在统一的规划下可独立经营,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上级的控制较少8、授权原则:责任绝对性原则;权责相符的原则;分级原则适当控制;不可越级授权;因事设人视能授权。
第七章:激励1、马斯洛需求理论(1)(2)—低层次,(3)(4)(5)—高层次(1)生理需求:人们对食物、水、住所、性以及其他生理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