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的作用
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
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职能是什么?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所面临的艰巨的发展任务决定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政府干预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主的教训,关键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政府干预方式以及怎样把政府干预控制在必要的限度内。
适度的政府干预不仅有利于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而且能够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在以下方面发挥程度不同的作用。
(1)提供公共服务。
对内职能主要包括从事公共道路、卫生、学校、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保障国内治安,形成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外职能主要是军队建设、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从事外交活动,努力维持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
(2)维护市场秩序。
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来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类非正当经济行为,创秸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直接参与某种经济活动。
国家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工创建集体或个体无力或不愿创办而又是国民经济必需的、提供公共产品或自然垄断性的企业,如投资于公共设施,克服市场失灵问题。
(4)财政功能。
国家通过税种和税率的变动,调节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调节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通过财政支出计划,进行转移支付,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
(5)进行制度创新。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但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而政府在制度创新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6)影响收入分配。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观的收入分配政策来调节分配关系,防止两极分化,努力实现公平目标。
(7)政府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
资源的利用一般是由价格机制来调节的,但由于价格要制不能纠正由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外部性问题,这就需要国家来干预这一领域的资源利用。
如通过立法或行政干预,控制环境污染、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等。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摘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和特点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行规律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5.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正文: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和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在经济活动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经济体制。
它具有以下特点: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4.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1.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3.2008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4.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行规律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调整生产和发展策略。
3.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关系,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4.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2.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3.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
4.丰富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福祉。
五、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1.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2.资源环境约束,绿色发展成为必要。
3.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亟待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界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界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成果,它不仅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界意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它既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又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界意义1.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在保持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2.丰富了世界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对立,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这为世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思考方向。
3.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代表,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
通过“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倡议,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往来,实现互利共赢。
4.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等全球经济问题方面,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方案,如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
5.推动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结语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世界意义。
它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代表国家和人民管理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具有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地位。
因此,国有企业必须牢牢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和行业,维护我国国民经济的安全。
国有经济在实施国家宏观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具有特殊的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
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对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事实证明,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顶梁柱”,在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国有企业的布局结构、公司治理、监管机制等得到了优化。
从2003年到2014年,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却增长了3.09倍,资产总额增长了2.04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2.86倍,对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12%、11.76%, 14.46%[2]。
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积极实施国家能源资源战略,有效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主体,加强了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同时,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比非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第一,提高盈利能力,强国富民,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代表国家和人民管理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具有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发挥着引导和调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经济体制融合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优点,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法律来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同时也在必要时进行干预,调节市场波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干预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承担着国家重大经济责任,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灵活性和创造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改革创新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为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相结合的优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率,推动经济增长,还可以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干预和调节,可以避免市场失灵,保障社会公平,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制度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制度优势,保障经济发展的稳定和有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潜力巨大,有助于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
同时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这些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还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依法保障私有产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保证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明确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保障了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
2. 市场机制的发挥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市场可以根据供需关系自动调节资源分配、价格形成和决策机制。
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增长的速度。
3.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留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权力,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引导和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市场失灵和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4.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良性互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存并进,两者之间通过竞争、合作和共享等方式实现良性互动。
公有制经济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在重要领域和关键时刻保持国家的控制和调控能力,非公有制经济则可以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活力。
5.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将可持续发展纳入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推动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6. 社会公共服务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和社会福利。
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保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市场经济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目标服务。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前言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因此,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阐述。
国家财政的定义国家财政是指国家进行收支管理和财力调节的一种经济活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反映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效果,也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调节经济国家财政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
例如,国家可以通过稳健的财务政策、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合理的金融政策等手段,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维护社会公平国家财政还能够保障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国家通过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和帮助。
维护国家安全国家财政还能够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权益,为国家发展提供良好的财政保障。
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军队、维护国防、维持社会秩序等手段,维护国家权益,保护国家安全。
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作用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国家发展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可以为国家发展提供资金和资源保障,促进国家的发展。
例如,国家在重大基础建设、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等领域进行财政支出,对国家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支持产业发展国家财政可以通过奖励政策、优惠税收等手段,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为产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注民生福祉国家财政通过加大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提高民生福祉水平,改善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点认识
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点认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目标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借鉴市场经济
的优势,实现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下是几点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
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好的调节和
引导作用。
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国家在市场中仍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来引导市场发展,保障公平竞争,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良性互动。
社
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国家经济的主体,但非公有制经济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和支持,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促使公有和非公有经济良性互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第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规则和法律体系。
市场
经济运行需要公平、透明、规范的市场规则和法律保障。
国家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打击市场乱象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最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
发展与人民福祉的有效衔接。
市场经济发展不能仅仅追求经济增长和利润最大化,更要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推动经济增长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要求。
在这
个过程中,国家发挥调节和引导作用,公有和非公有经济良性互动,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法律体系,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营经济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营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营经济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力量。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同时允许、保护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这就为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
民营经济是指以私人资本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经济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根据中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各种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平等的待遇,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市场逐渐打开,消费需求逐渐增加,这就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民营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经营方式,积极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贡献。
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为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市场导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这为民营企业提供了积极的创新动力。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许多民营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标杆,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国有企业在某些行业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对民营企业形成竞争压力。
其次,一些民营企业在创新能力、融资渠道等方面仍面临困难。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和法治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知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经济体制,旨在将市场机制和计划经济相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保持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兼顾。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和特点:1. 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实现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经济体制。
2. 特点:(1)兼顾计划和市场的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够发挥计划经济的统筹优势,又能够借助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2)政府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法规,对市场进行引导和调控,防止市场失灵和外部干扰。
(3)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特别是民营经济得到了积极发展,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4)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由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济组织构成。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与问题:优势:1. 宏观调控能力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维持经济稳定,调整资源配置,保证社会公平与效益的统一。
2. 市场机制作用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鼓励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源向效益较高的领域和企业流动,提高整体效益。
3. 公平与效率兼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注重公平,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来调节收入分配,同时也注重效率,鼓励市场竞争和创新。
问题:1. 政府干预过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可能过度干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扮演过大角色,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浪费。
2.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兼顾公平与效率时可能存在矛盾,一方面需要调节收入分配不平衡,另一方面需要激励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3. 制度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制度上的挑战和不完善,例如法治保障、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能动8508031120郭锋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起来的实践证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经过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阶段,而商品经济是不能超越的一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的高级象台就是市场经济。
可见,实行市场经济是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
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虽然是自发的,但确实有秩序的,他是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实现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合理配置资源的最有效的手段。
在市场经济中参与活动的人,都力图追求个人利益,但有一直看不见的手引导它促进社会利益。
因此,机制尽管存在着种种缺陷,但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别的机制不可替代的功能。
(二)有利于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经济利益上的差别和矛盾,也不能消除各个企业在生产资料站忧伤的独立性。
各人的经济利益仍然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
生产的社会化与个别企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企业依然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单位,服从利润目标和市场机制的调节。
因此,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不可能代替市场的自发调节,而从本质上说,只能是在承认企业独立经营和市场调节基础上的见解计划,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市场经济相比于计划经济更容易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三)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事实表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并不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通过直接的计划实现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避免了上产中的浪费,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反,除了工业化开始阶段的特殊发展时期外,传统的计划经济越来越呈现出了结构失调,供求脱节,资源浪费和大起大落等背离计划和比例不合理的现象。
同时,资本主义也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在经济运行中完全处于无计划状态,相反,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经济运行中具有相助的计划性,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说明,计划工作不仅为社会主义国家所具有,而且也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所具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的知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的知识
实际上是关于以下内容:
1.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控作用:
国家具有调控经济活动的职责,例如建立、完善和执行税收、财政、货币、金融、资源、价格等调控政策,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依靠市场机制保证社会资源有效配置,鼓励企业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3.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参与角色:
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仍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职责包括立法、行政、司法、投资和民主管理等多个层面,以维护公共利益。
4.独立财产所有制的实现:
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独立的财产所有制,以便发挥利润的激励和保护作用,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
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依据
2013年出版的《21世纪资本论》通过分析300年来
西方国家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历史演进,充分验证了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种使收入和财富不均等程 度日益加剧的长期趋势。
-22-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我
-10-
市场的本质是由二个层次的经济规律决定的: 第一个层次是商品运动,在这里起作用的是三
大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资源配 臵由市场决定就是由这一层次规律决定的。
市场经济还有第二个层次,即高级层次:资本
运动及其规律。资本运动规律据《资本论》分析,
主要有三大规律,它所产生的作用和后果是低层次
-4-
但为什么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呢?
《决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 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 求。”那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 求”呢?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 需要政府干预?这些都需要从学理上作进一步的探 讨。
-5-
二、“市场失灵、市场缺陷”无法说明
济,但是只要是市场经济,只要有资本运动,追求
“价值增值”的绝对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既有正面
效应,也会有负面效应。
正面效应是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的
显著改善和国家实力的日益增强;
-17-
负面效应则是市场上屡屡出现的不正当行为和
丑恶现象,诸如制假售假、生产和销售有毒食品、
非法集资和传销、虚假广告、欺行霸市、市场垄断、
-24-
关于当前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理论
界作出各种解释,但我认为都有意无意回避的一个 重要原因,那就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使然。我们 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回避问题,而是采 取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通过市场调节资源配置、价格形成和企业经营行为的经济体制。
它继承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经济的高效运行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通过供求关系的自由调节,能够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允许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使资源配置更加灵活、高效。
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生产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供求关系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具备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正义特点,又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活力。
它能够在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引导市场主体的活跃参与,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可能带来的不平等问题是不能忽视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政府的调控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解决市场经济中的不平等问题,使经济发展更加均衡、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市场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制,它能够吸引外部资源和技术的引进,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和创新,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同时,它也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人民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既能够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又能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的繁荣。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引言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地位举足轻重。
本文将从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财政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国家财政的地位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来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安排,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建立健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财政的定义和特点国家财政是指国家通过税收、财政调节等手段管理和运用财政收入支出的行为及其所形成的制度体系。
国家财政具有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等特点:1.政治性:国家财政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反映了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取向和调整方向。
2.经济性:国家财政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起着调节经济运行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作用。
3.社会性:国家财政对于社会资源分配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调节社会阶层的收入分配差距。
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财政具有重要的地位:1.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财政通过筹集和分配财政收入,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经济保障,保障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2.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国家财政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等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控制和调整。
3.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国家财政通过支出政策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4.保障民生和社会公平:国家财政通过财政支出和收入分配等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
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作用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调节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通过税收制度和财政支出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格局,推动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一、中国加入WTO与政府加入WTO
(二)中国加入WTO不仅是政府加入WTO,同时也是 企业加入WTO
WTO的规则制约了中国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活动, 要求中国政府转变职能,同时也要求中国企业遵守WTO 规则,因而要求我国的企业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按照国 际规范进行生产和经营。
凯恩斯主张,为了解决危机和失业,必须提高有效需求, 其最佳选择是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活动。
一、政府经济职能及其发展变化
(二)西方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发展变化 4、走向“混合经济” 进入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又面临着新的更加复杂 的经济问题,先是通货膨胀加剧,随即出现了在物价总水平 急剧上升的同时失业也大量增加的“滞胀”现象。这一问题 的出现使人们对政府干预调节的功效很快失去了信心,减少 政府干预,主张经济自由化的理念重新充斥着经济学界。 进入9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张政府 干预的新凯恩斯主义学派重新成为官方经济学,该学派的许 多理论和主张成为“克林顿经济学”的基础,这个学派的代 表人物成为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的成员或世界银行首席 经济学家。
一、政府经济职能及其发展变化
(二)西方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发展变化 3、“全面干预”阶段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了曾在资本主义 世界引起“凯恩斯革命”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 政府干预经济。凯恩斯认为,“为确保充分就业所必须有的 中央统治,已经把传统的政府机能扩充了许多……不能让经 济力量自由运用,须由政府来约束或指导”,“这是惟一切 实办法,……可以让私人策动力有适当运用”。
2. 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是后发展国家实施赶 超战略的成功经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
这种模式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之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改善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市场竞争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场经济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有效资源的作用,同时也鼓励企业、企业家及个人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二、有利于促进人民福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生产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福祉逐年提高。
在这个模式下,政府可以更好地实施经济扶贫政策,促进一部分人民脱贫致富,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三、有利于推进国际化进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中国企业可以在国内市场上快速发展并积累资本,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机会来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在全球贸易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进而推进国际化进程。
四、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随着市场经济过程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例如股权的财务和预测预测可能受到影响,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管理,确保市场经济正常有序运行。
为了加强市场管理,政府必须适当调整政策,加强监管,遏制市场乱象,增强社会管理能力。
五、有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推进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应该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全面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十分重大。
这种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继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将市场机制与国家调控相结合,实现国家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体制的形成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逐步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
在实践中,中国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逐步探索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作用是发挥合理资源配置和价格自动调节的作用,但同时国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宏观调控和行业规划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平衡发展。
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企业不再只是执行计划,而是参与市场竞争,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政府发挥调节作用。
政府应加强市场的监督和调节,制定符合市场实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市场行为提供公正公平的制度保障。
二、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市场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唯有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持市场的公平竞争,才能推动企业进步,促进创新,使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三、注重产业结构调整。
这种经济体制下,要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并加强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接轨。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引导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并注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社会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全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质量,促进社会公正与公平。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几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走上了一条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
中国的经济体制被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之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依法管理市场经济,确保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同时,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种体制结合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优势,既保持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也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特点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即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的总体。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
国有企业在战略性产业和重要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能源、交通、电信等。
集体经济则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发挥着农村经济稳定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作用。
与公有制经济相对应的是非公党制经济,其中包括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经营等。
这些非公有制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日益发展壮大,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政策引导。
中国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税收优惠等手段,引导市场经济向良性发展。
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政府积极推行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公有制经济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垄断和低效问题,非公有制经济也面临着融资难、准入门槛高等困难。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如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治理,完善市场体制和法制建设,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的作用摘要:国家与市场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
对中国特殊国情与发展阶段来说,“发展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并不能准确界定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西方市场调节型市场经济模式也缺乏中国适用性。
只有符合中国特殊国情与发展阶段的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才是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应有模式。
关键词:发展型政府;市场调节型;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6-0014-06国家与市场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
对如何处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经济学家们众说纷纭,由此形成了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此消彼长的持久论争。
尽管人们已认识到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但政府干预总是与市场缺陷有关。
如果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由市场很好地加以解决,政府干预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因此,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一般是从考察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开始的。
一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失灵的理论是建立在对垄断、外部性、公用品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但这种分析是一种短期的分析、静态的分析、微观的分析、纯粹的经济分析和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分析。
因此,并没有真正揭示市场机制的根本缺陷。
实际上,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缺陷不在微观方面,而在宏观方面,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的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收入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及经济发展的无组织性,这也是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家干预主义的出发点。
很多学者注意到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并主张以“发展型政府”概念概括中国政府的职能模式。
“发展型政府”概念源于查默斯?约翰逊的《通产省与日本经济奇迹》一书。
在该书中,约翰逊认为,日本模式介于苏、美模式之间,政府对经济起主导作用,但并非全面掌控;政府将市场作为发展经济的工具,而不是信奉原教旨的自由市场主义。
韦德和阿姆斯登将约翰逊的原创性思想扩展到对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性研究中,批判新古典经济学家对东亚奇迹的解释。
一些学者鉴于“发展型政府”源于东北亚地区,与中国在文化背景、发展经验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因而将中国政府的职能模式概括为“发展型政府”。
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改革以来,存在一个有着强烈发展意愿的政治经济领导核心,他们事实上起到了为市场经济“领航”的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较高,利用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实行扶植性产业政策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在发展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保证了合作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
由于面临比较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中国政府具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型政府”的特点,但仅仅用“发展型政府”来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的职能和特点并不全面,也并不准确。
如,东亚模式各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则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东亚模式的各国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而中国经济则以内向型为主;东亚模式涉及的国家和地区面积小、人口少,而中国则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区域差异很大;东亚模式的成功与冷战时期国际环境有很大关系,而这种条件目前已不存在;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国家,而这对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并不是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也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存在根本差别,等等。
有学者认为,中国政府应尽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并用“服务型政府”概括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但“服务型政府”并不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的作用或职能的概括,而是意在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这种概括并不能包括国家的主导作用及国家在计划统筹、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促进发展等方面的职能。
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建立那种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即建立只管价值不管实物、只管总量不管结构、只管宏观不管微观、只管需求不管供给的政府。
但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并不符合中国实际。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这种模式缺乏经济发展的长远计划。
国家的长期决策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做出的,它直接规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速度和总体结构,一般不受短期市场价格波动的调节。
实现长期决策的主要手段是产业政策、政府投资等直接的调节手段。
与此不同,在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中,政府调节的主要任务是克服市场波动、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平衡,一般不考虑长远发展问题,这对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显然是有缺陷的。
其次,这种模式缺乏实现经济发展长远目标的手段。
一般来说,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而制定的经济发展结构与市场自发形成的经济结构往往是不一致的,也正是这种不一致产生了计划调节的必要性。
而国家计划调节目标的实现又不可能完全建立在间接的总需求管理上,因为总需求管理只是一种短期的总量政策,而不具备长期结构性调节的功能,实现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更多地需要政府的直接调节。
第三,这种模式缺乏应对欠发达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的措施。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主要是一种局部的功能性障碍,而在中国这种欠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首先因为市场发育不完全、市场信号扭曲,市场失灵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就受到了较大局限,而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和干预在广度和深度上却大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第四,这种模式不能有效处理经济转轨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中国面临人口膨胀、生态环境恶化、基础产业落后、失业率上升、收入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分化、国际竞争激烈及新旧观念冲突等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威胁。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一个能保证国家独立、社会稳定、法制严明、经济繁荣的强有力政府,经济和社会就会陷入严重的混乱和无序状态,改革和发展将会受到阻碍。
第五,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后发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赶超任务不可能以自发演进的方式来实现,它要求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加速国内资本的集中和积累,推动重点部门和重点企业的迅速扩张,加快产业结构的重组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以此增强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作为一个经济落后国家,中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代表和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就很难避免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所固有的模仿性、分裂性和依附性的恶果。
第六,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
虽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有制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非公有制和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会有较大发展,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在这种经济体制中,国家不仅要成为宏观经济调节者,而且要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介入经济运行过程,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有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根本差异。
二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呢?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到底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在这一问题上,人们通常用国家或政府的宏观调控来概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和国家的经济职能。
但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宏观调控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调节,这是因为:第一,宏观经济调节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独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宏观调节。
第二,宏观调节只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一部分,并不包括政府其他一些重要经济职能,如微观规制、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
第三,社会主义经济中,政府特有的一些经济职能(如计划协调、统筹兼顾、国有资产管理等)及与中国特殊国情和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经济职能(如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等),也没有在宏观调节这一概念中得到体现。
这里所说的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经济职能的总体概括,包括多方面内容,主要有:(一)计划统筹市场机制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内在缺陷,为减少市场机制这些缺陷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国家需要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和统筹兼顾。
计划统筹是国家最基本和最高级的经济职能,它的目的是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结构、速度、效果等基本因素进行有计划的调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指为社会全体居民提供基本的非盈利性产品和服务,包括国防、治安、公共医疗、公共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这些基本产品和服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由于其特殊的非盈利性,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加以满足,必须由政府来提供。
只有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通过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和有序竞争秩序,加大公共管理力度,保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充分供给,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三)宏观调控宏观经济失衡是市场经济一个固有缺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与需要的平衡是通过价格机制自发调节的,这种自发调节不仅不能保证整个社会总生产与总需要的平衡,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能造成工人大量失业和恶性通货膨胀。
宏观领域存在的这种市场失灵,要求政府进行总量关系调节,促进宏观经济平衡。
如,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物价稳定;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宏观调节和推出就业政策,促进充分就业;通过对国际收支的宏观调节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通过经济逆向调节消除经济运行出现的波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等。
(四)微观管制市场机制失灵是市场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缺陷,主要表现为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等方面。
在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
因此,也需要政府进行调节。
如,通过政府干预控制外部不经济效应、利用外部经济效应;通过制定市场进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规则及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措施,创造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秩序,促进有效市场结构的形成;通过增加透明度和交易信息供给,减轻信息不对称对经济效率带来的危害。
由于微观领域中政府干预通常以非市场手段直接介入市场,造成对市场的替代或对市场的限制,故又称为微观管制。
(五)国有资产监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和重要行业中,国有经济占有较大比重。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作为国有经济的所有者需要承担起所有者的职能,代表全体人民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通过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代理机构管理国有经济的资产和股份,任命或提名国有控股公司负责人,参与国有资产经营的重大战略决策,监督国有资产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