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愈加重要。

入侵行为是指未经授权的用户或程序进入计算机系统的行为,对系统造成威胁。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必须及时检测和阻止入侵行为。

因此,入侵检测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常见的入侵检测技术,并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一、入侵检测技术分类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和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

1. 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是通过事先定义好的入侵特征进行检测。

该方法依赖于特征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存储了各类已知入侵的特征模式。

当网络流量中的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匹配时,就判断为可能的入侵行为。

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方法可以高效地识别已知特征模式,但对于未知入侵行为的检测能力较弱。

2. 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不依赖于特定的入侵特征,而是对系统的正常行为进行建模,通过检测异常行为来判断是否存在入侵行为。

该方法可以检测到未知的入侵行为,但也容易误报。

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技术需要对系统进行长期的学习,以建立准确的行为模型。

二、常见的入侵检测技术1. 签名检测签名检测是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方法的一种。

它通过比对网络流量中的特征与已知入侵模式的特征进行匹配,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入侵行为。

签名检测方法准确度较高,但对于未知的入侵行为无法进行检测。

2. 异常检测异常检测是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方法的一种。

它通过对系统正常行为进行学习,建立正常行为模型,当系统行为与模型不一致时,判断为异常行为。

异常检测可以发现未知入侵行为,但容易受到正常行为的波动和误报干扰。

3.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是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方法的一种。

它通过对网络流量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

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一些隐藏的入侵行为,但对于复杂的入侵行为需要更高级的分析算法。

三、入侵检测技术的优缺点1. 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准确性高:通过匹配特征数据库中的模式,可以准确地识别已知入侵行为;- 检测速度快:由于采用了特征匹配,可以快速进行入侵检测。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研究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研究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研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但是,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网络安全问题都可能会出现。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成为了热门话题。

本文将围绕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研究展开,主要包括以下章节:1. 入侵检测技术介绍2. 入侵检测技术分类3. 入侵检测技术的优缺点4. 入侵防御技术介绍5. 入侵防御技术分类6. 入侵防御技术的优缺点一、入侵检测技术介绍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对网络和系统进行监控和分析的技术,旨在发现和警告未经授权的访问。

入侵检测技术帮助了解网络行为习惯,从而洞察威胁来源并尽早采取措施。

入侵检测技术与传统安全技术起到了互补的作用,丰富了网络安全防御的体系。

二、入侵检测技术分类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基于特征的检测技术和基于行为的检测技术两个大类。

基于特征的检测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根据预先定义的特征或者攻击模式,对网络或者系统进行检测。

常用的特征特征检测方式有:基于签名的检测,基于规则的检测等。

基于行为的检测技术:它是检测目标在网络中的行为活动过程,分析是否存在异常行为的技术。

主要有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技术,行为挖掘等技术。

三、入侵检测技术的优缺点优点: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帮助分析网络中未知的攻击,领先地预测网络威胁,从而阻止网络攻击事件的展开。

并且能够帮助评估安全策略的有效性,改善网络安全的工作流程。

缺点:入侵检测系统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往往需要检测过多的信息,会导致很多的误报或者漏报现象。

而且需要大量的网络安全专业知识,从而需要高成本的人力投入。

四、入侵防御技术介绍入侵防御系统是一种在遭遇攻击时,抛开原有的架构并在新的环境中继续运行的技术。

通过保持并加强来自网络的访问来保护环境,预防潜在的攻击行为。

五、入侵防御技术分类可以将入侵防御技术分为网络层入侵防御和主机层入侵防御两种技术。

网络层入侵防御:这种技术是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传输层、网络互联层以及网络访问层设置策略,促进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技术理论》课件

《入侵检测技术理论》课件
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企业的网络安全得到了显著提升,未再发生数据 泄露和业务中断的情况。入侵检测系统成功地检测并阻止了多次恶意攻 击,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云服务提供商安全防护案例
案例保障客户数据的安全,需要加强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
解决方案
不足
依赖于特征库的完备性,对未知攻击的检测能力有限。
03
CATALOGUE
入侵检测技术应用
企业网络安全防护
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是入侵检测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部署入侵检测系统,企业可以实时监测 网络流量和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保护关键业务和数据资产。
企业入侵检测系统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网络规模和安全需 求。同时,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和应急响应计划,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应对。
THANKS
感谢观看
政府机构网络安全防护
政府机构网络安全防护是另一个重要 的入侵检测技术应用领域。政府机构 需要保护敏感信息、维持政府职能的 正常运转,因此需要部署高效的入侵 检测系统来监测和防范网络攻击。
VS
政府机构入侵检测系统需要具备高度 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满足政府机构 对安全性的高要求。同时,政府机构 需要加强与其他安全机构的合作,共 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入侵检测技术理论》 PPT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 入侵检测技术原理 • 入侵检测技术应用 • 入侵检测技术挑战与展望 • 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入侵检测技术的定义
入侵检测技术
是一种用于检测、发现、记录和报告网 络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行为的安全技术 。

《入侵检测技术 》课件

《入侵检测技术 》课件
总结词
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
详细描述
基于统计、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入侵检测方法, 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自动学习攻击手段 的变化,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复杂的网络威胁。
总结词
对资源要求较高。
详细描述
由于这些方法需要处理大量的网络流量数据,因此对系统 资源的要求较高,需要高性能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入侵检测技术》 PPT课件
•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 入侵检测技术分类 • 入侵检测技术原理 • 入侵检测技术应用场景 • 入侵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 未来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录
01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识别 和应对网络或系统上未经授权的访问 或异常行为的手段。
性能有一定影响。
混合型入侵检测技术
混合型入侵检测技术是指结合 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 测技术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综合分析主机系统和网 络流量数据,提高对攻击行为 的检测和识别的准确性。
混合型入侵检测技术可以提供 更全面的安全防护,但需要同 时考虑主机和网络的部署和管 理。
其他分类方法
基于时间的入侵检测技术
主机入侵检测技术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攻击识别和更深入的攻击分析,但需要安装在 被保护的主机上,且对主机的性能有一定影响。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是指基于网络 流量数据来检测和识别恶意行为
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分析网络流量数据,检测 和识别异常的网络行为,如未经 授权的访问、恶意代码传播等。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可以提供实时 的攻击检测和预警,但需要部署 在网络的关键节点上,且对网络
通过检测和应对安全威胁,入侵检测 技术有助于提高网络和系统的安全性 ,保护组织的机密信息和资产。

《入侵检测》课件第2章

《入侵检测》课件第2章

图2.1 入侵检测过程
1) 日志文件中记录了各种行为类型,每种类型又包含不同的 信息,例如记录“用户活动”类型的日志,包含登录、用户ID 改变、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授权和认证信息等内容。日志中包 含发生在系统和网络上的不寻常和不期望活动的证据,这些证 据可以指出有人正在入侵或已成功入侵了系统。通过查看日志 文件,能够发现成功的入侵或入侵企图,并很快地启动相应的 应急响应程序。对用户活动来讲,不正常的或不期望的行为就 是重复登录失败、登录到不期望的位置以及非授权企图访问重 要文件等。黑客经常在系统日志文件中留下他们的踪迹,因此, 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信息。
图2.2 通用入侵检测模型
IDES与它的后继NIDS都完全基于Denning模型,然而并不是 所有的IDS都能完全符合该模型。与其它安全产品不同的是,入 侵检测系统需要更多的智能,它必须可以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并得出有用的结果。一个合格的入侵检测系统能大大地简化管理 员的工作,保证网络安全运行。这几年,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 大,应用的网络安全产品也越来越多,入侵检测系统的市场发展 很快,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通用标准,各种入侵检测系统各自为 阵,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很差,这大大阻碍了入侵检测 系统的发展。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入侵检测工作组 (IDWG)和通用入侵检测架构(CIDF)组织都试图对入侵检测 系统进行标准化,并已提出了相关的草案。
由于程序执行不仅有一定的顺序,而且其功能也各不相 同,对于不同的程序执行迹,系统调用序列集合之间必然存 在不同的系统调用子序列。由此可以达到区分不同程序的目 的。为此,可以利用系统关键程序执行迹中长度为k的系统 调用序列集来构造该程序的正常执行的特征轮廓,且把系统 中被监控的所有关键程序的正常执行特征轮廓(同一长度的 系统调用子序列集)的并集(记为S)作为系统的正常执行 特征轮廓。

第8章入侵检测技术

第8章入侵检测技术

2.基因算法
3.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指从大量实体数据中抽出模型 的处理。挖掘审计数据最有用的3种方法是分 类、连接分析和顺序分析。
4.基于伪装的入侵检测
5.密罐技术
密罐技术就是建立一个虚假的网络,诱惑黑 客攻击这个虚假的网络,从而达到保护真正网络 的目的。
3.5 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入侵检测的速度 2.硬件化 3.专业化 4.互联化 5.标准化
一、什么是入侵检测
2、入侵检测的分类
根据所监测的对象来分:
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通过监视 与分析主机的审计记录检测入侵。能否及时采集到 审计是这些系统的弱点之一,入侵者会将主机审计 子系统作为攻击目标以避开入侵检测系统。
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通过在共 享网段上对通信数据的侦听采集数据,分析可疑现 象。这类系统不需要主机提供严格的审计,对主机 资源消耗少,并可以提供对网络通用的保护而无需 顾及异构主机的不同架构。
1、入侵检测的概念:模型
使用入侵检测系统有如下优点:
① 检测防护部分阻止不了的入侵;
② 检测入侵的前兆;
③ 对入侵事件进行归档;
④ 对网络遭受的威胁程度进行评估;
⑤ 对入侵事件进行恢复。
入侵检测系统利用优化匹配模式和统计学技术 把传统的电子数据处理和安全审查结合起来,已经 发展成为构筑完整的现代网络安全技术的一个必不 可少的部分。
一、什么是入侵检测
2、入侵检测的分类
根据系统的工作方式分为:
1)离线检测系统:离线检测系统是非实时工作的 系统,它在事后分析审计事件,从中检查入侵活动。
2)在线检测系统:在线检测系统是实时联机的检 测系统,它包含对实时网络数据包分析,实时主机 审计分析。其工作过程是实时入侵检测在网络连接 过程中进行,系统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模型、存储 在计算机中的专家知识以及神经网络模型对用户当 前的操作进行判断,一旦发现入侵迹象立即断开入 侵者与主机的连接,并收集证据和实施数据恢复。

3入侵检测系统分类(新)

3入侵检测系统分类(新)

Web Servers
Servers
20
Internet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使用原
NIDS NIDS 始的网络分组数据包作为攻
防火墙
击分析的数据源,通常利用 工作在混杂模式下的网段上 的通信业务,通过实时捕获
网络数据包,进行分析,能
Web 服务器 Mail 服务器
交换机
够检测该网段上发生的入侵
Web 服务器
最适合于检测那些可以信赖的内部人员的误用以 及已经避开了传统的检测方法而渗透到网络中的 活动。 能否及时采集到审计记录。
如何保护作为攻击目标的HIDS。
18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单独依靠主机入侵
检测难以适应网络安全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人 们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根据网络流量、网络数 据包和协议来分析检测入侵 。
基于主机的信息源
操作系统的审计记录仍然是基于主机的数据源的 首选数据源。原因是:
审计记录的结构化组织工作以及保护机制,提供了安全
的可信数据源。 审计记录提供在系统内核级的事件发生情况,反映的是 系统底层的活动情况并提供了相关的详尽信息,从而允 许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辨识所有用户活动的微细活动模式, 为发现潜在的异常行为特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入侵检测的分类(4)
按照工作方式
离线检测:非实时工作,在行为发生后,对产生 的数据进 行分析。(成本低,可分析大量事件、 分析长期情况;但无法提供及时保护) 在线检测:实时工作,在数据产生的同时或者发 生改变时进行分析(反应迅速、及时保护系统; 但系统规模较大时,实时性难以得到实际保证)
32
不需要对每种入侵行为进行定义,因此能有效检 测未知的入侵; 系统能针对用户行为的改变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 但随着检测模型的逐步精确,异常检测会消耗更 多的系统资源。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解析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解析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解析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是指利用专门的软件系统或硬件设备对网络系统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阻止恶意攻击者对网络进行攻击或入侵的技术手段。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一、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1.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IDS)主机入侵检测系统是安装在单个主机上,用于监控和分析这台主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行为。

通过比对现有的攻击特征和异常行为,及时发现主机上的异常活动和潜在入侵,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2.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部署在网络中的一种安全设备,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和数据包的传输情况,检测网络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和攻击向量。

NIDS可以对整个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攻击行为。

3.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技术(ABIDS)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入侵检测技术,主要通过对网络用户和设备的行为模式进行建模和监控,检测用户的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入侵威胁。

ABIDS可以有效识别零日漏洞和未知攻击,并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保护。

二、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1.特征匹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通过收集已知的攻击特征和恶意行为,建立特征库并与实际网络流量进行匹配比对,及时发现恶意流量和攻击行为。

特征匹配是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网络中的异常情况。

2.行为分析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通过监控网络用户和设备的行为模式,分析其正常的工作状态和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可能的攻击行为。

行为分析技术可以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对未知攻击的识别能力,并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防护。

3.数据挖掘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对大量的网络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识别潜在的威胁和攻击行为。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威胁形势。

三、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1.企业网络安全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系统,及时发现并阻止网络攻击和入侵行为,保护企业的核心数据和信息资产安全。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巧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巧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巧网络安全是在信息时代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攻击的形式也日益复杂多样。

为了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及时发现和阻止入侵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入侵检测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巧。

一、什么是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指的是通过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系统日志以及其他关键信息,识别和检测潜在的网络攻击和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帮助管理员实时监测网络系统,并及时作出反应,以保证网络的安全。

二、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

1.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对主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监控,检测潜在的入侵行为。

这些系统通常会分析主机上的日志、文件系统完整性和进程状态等信息,以寻找异常行为和异常模式。

它们可以提供更详细和更加全面的入侵检测信息,但也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维护和监控。

2.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和网络通信来检测潜在的入侵行为。

这些系统通常会分析网络数据包的内容、协议和交互模式,以寻找异常行为和攻击模式。

它们可以在网络层面上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和响应,但可能会错过主机上的一些细节信息。

三、常见的入侵检测技巧1. 签名检测签名检测是入侵检测的基本技术之一。

它根据已知的攻击特征和攻击行为的特征,使用特定的签名规则来识别和检测入侵行为。

这种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检测已知的攻击,但对于未知的攻击行为则无法有效应对。

2. 异常检测异常检测是一种基于统计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技术,它可以识别网络中的异常行为。

该方法通过学习正常的网络和系统行为的模式,当检测到与正常行为不符的行为时,将其标记为潜在的入侵行为。

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新型的攻击行为,但也容易产生误报。

信息安全工程师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哪两种

信息安全工程师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哪两种

信息安全工程师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哪两种问:信息安全工程师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哪两种?答:入侵检测技术包括异常入侵检测和误用入侵检测。

一、异常入侵检测:异常检测(也称基于行为的检测)是指把用户习惯行为特征存储在特征库中,然后将用户当前行为特征与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比较,若两者偏差较大,则认为有异常情况发生。

异常入侵检测系统的目的是检测、防止冒名者(Masqueraders)和网络内部入侵者(Insider)的操作。

匿名者指的是网络内部或外部使启一个未被授权的账号的计算机操作者。

内部入侵者指的是使用合法账号但却越权使用或滥用资源的人。

异常检测的主要前提条件是将构建用户正常行为轮廓。

这样,若追过行为轮廓检测所有的异常活动,则可检测所有的入侵性活动。

但是,入侵性活动并不总是与异常活动相符合。

这种活动存在四种可能性:入侵性而非异常;非入侵性且异常;非入侵性且非异常;入侵性且异常。

二、误用入侵检测:误用检测一般是由计算机安全专家首先对攻击情况和系统漏洞进行分析和分类,然后手工的编写相应的检测规则和特征模型。

误用入侵检测的主要假设是具有能够被精确地按某种方式编码的攻击,并可以通过捕获攻击及重新整理,确认入侵活动是基于同一弱点进行攻击的入侵方法的变种。

误用入侵检测指的是通过按预先定义好的入侵模式以及观察到入侵发生的情况进行模式匹配来检测。

入侵模式说明了那些导致安全突破或其他误用的事件中的特征、条件、排列和关系。

一个不完整的模式可能表明存在入侵的企图,模式构造有多种方式。

误用检测技术的核心是维护一个入侵规则库。

对于己知的攻击,它可以详细、准确的报告出攻击类型,但是对未知攻击却效果有限,而且入侵模式库必须不断更新。

习题演练:入侵检测技术包括异常入侵检测和误用入侵检测。

以下关于误用检测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误用检测根据对用户正常行为的了解和掌握来识别入侵行为B.误用检测根据掌握的关于入侵或攻击的知识来识别入侵行为C.误用检测不需要建立入侵或攻击的行为特征库D.误用检测需要建立用户的正常行为特征轮廓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误用检测是通过按预先定义好的入侵模式以及观察到入侵发生的情况进行模式匹配来检测。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网络钓鱼等问题给个人和组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障网络的安全,入侵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一、入侵检测技术的概述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网络流量和系统行为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威胁行为。

入侵检测技术从实时性、准确性、可扩展性等方面对网络中的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和识别,为网络管理员提供及时警示和防范措施,保障网络的安全。

二、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根据检测的位置和方式,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IDS)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两种类型。

1.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IDS)主机入侵检测系统是通过在主机上安装专门的软件对主机进行监控和检测。

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能够对主机上的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和识别。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检测到主机上的恶意软件、木马程序等潜在威胁。

2.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通过在网络上的设备上进行监控和检测。

该系统可以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入侵行为。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可以识别到网络中的黑客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威胁。

三、入侵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入侵检测技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对网络异常行为的监控和识别:1. 签名检测签名检测是通过预先定义的特征库来匹配网络流量和系统行为,以识别已知的攻击和威胁。

对于已知的威胁,入侵检测系统会根据特定的签名进行检测和识别。

2. 异常检测异常检测是通过建立正常行为模型,检测和识别与正常行为模型有显著差异的行为。

异常检测可以对未知的攻击和威胁进行及时发现和识别。

3.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的日志和流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隐藏在其中的攻击和威胁。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识别出规律性的攻击行为,并作为入侵检测的依据。

四、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入侵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个人用户、企业和政府机构的网络安全保护中。

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

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

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黑客攻击不断升级,给个人、企业和政府等各个领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为了保障网络的安全,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逐渐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方法和工具。

一、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是通过分析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等数据,检测和识别恶意行为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的入侵检测技术:1. 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Signature-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简称SBID)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是通过比对已知的攻击模式和特征,来检测网络中的入侵行为。

这种方法是根据事先收集到的攻击数据和恶意软件样本来构建规则库,当网络中的流量或系统行为与规则库中的特征相匹配时,就判定为入侵行为。

常见的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系统包括Snort、Suricata等。

2. 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Behavior-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简称BBID)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是通过分析网络和系统的行为模式,来检测可能存在的入侵行为。

这种方法不需要依赖已知的攻击模式,而是通过构建正常行为的模型,检测是否存在异常行为。

常见的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系统包括Bro、OSSEC等。

二、入侵防御技术入侵防御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尽可能地阻止入侵行为的发生,并减少入侵后的危害。

常见的入侵防御技术包括:1. 防火墙(Firewall)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在网络边界上设置过滤规则,对进出的数据包进行检查和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防火墙可以根据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端口号等规则进行数据的过滤和转发,有效阻止大部分恶意攻击。

2. 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简称IPS)入侵防御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并对可能存在的入侵行为做出相应的阻断和响应。

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入侵检测技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网络中各种入侵行为,入侵检测技术逐渐成为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入侵检测的定义、分类以及常用的入侵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入侵检测的定义和分类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的监控与分析,检测并判断网络中是否存在外部未经授权的入侵行为。

根据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位置和工作原理,入侵检测可以分为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IDS)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两大类。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主要针对服务器、工作站等主机设备,通过监测主机上的主要日志、文件系统的访问记录以及进程行为等,对主机是否被入侵进行检测和报警。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则是针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测和分析,通过检测网络中的异常流量、恶意扫描等行为,对网络入侵行为进行实时检测和防范。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可以部署在网络边界、内部网关或者关键节点等位置。

二、常用的入侵检测技术1. 特征识别(Signature-based)技术特征识别技术是入侵检测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对入侵行为的特征进行建模和识别。

这些特征可以是网络数据包的特征、已知的攻击模式或者指定的恶意代码等。

当检测到网络流量中具有与已知攻击特征相匹配的内容时,就会触发报警。

特征识别技术可以对已知的攻击行为进行较好的检测,但对于未知的新型攻击则无法有效应对。

2. 异常检测(Anomaly-based)技术异常检测技术则是通过建立正常网络行为的基准模型,当网络流量与基准模型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时,就会被判定为异常行为。

这种方法不需要事先定义特定的攻击特征,可以检测到未知的新型攻击行为。

但是,异常检测技术的误报率较高,需要进行精细的参数调整和模型训练。

3. 统计检测(Statistical-based)技术统计检测是一种将入侵检测问题转化为统计分析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网络流量、连接数、传输速率等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与正常行为有明显差异的统计规律,并将其归类为入侵行为。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安全是时下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在企业、组织和个人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入侵检测技术是网络安全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围绕入侵检测技术展开探讨。

一、入侵检测技术的定义与作用入侵检测系统是指通过检测网络流量,发现并响应入侵事件的系统。

入侵事件是指未经授权访问、使用、暴力破解等活动。

入侵检测技术的作用主要包括:通过对网络流量的检测,发现并防止未经允许的访问或使用、病毒、蠕虫、木马、恶意软件等威胁;帮助网络管理员及时发现网络中的安全漏洞,迅速响应并扼杀威胁。

二、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 基于规则的检测技术基于规则的检测技术是指依靠预先设置的规则或模板来判断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对实时流量进行持续的跟踪和监控。

其主要依赖于预设的规则库,只需要更新库中的规则或添加新的规则即可适用于针对新威胁的检测。

但同时,该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很难准确判断一些新型威胁。

2. 基于行为的检测技术基于行为的检测技术是指对网络节点的通信行为进行建模,通过分析建模数据,检测出关键的行为模式来识别异常行为。

这种技术比基于规则的技术更加灵活,可以对未知的威胁进行检测和预警。

但同时,它的实现也更加复杂,需要花费更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同时可能也会产生大量误报。

三、入侵检测技术的实现入侵检测技术在实现上有以下几种方法:1. 主机型入侵检测主机型入侵检测通过在每个主机上安装特定的软件来监控主机的安全状态,并及时发现主机上的任何异常行为。

主机型入侵检测普遍应用于管理相对较小的网络,对于大型的复杂网络不容易实现。

2. 网络型入侵检测网络型入侵检测是通过监控网络流量来判断网络中是否存在入侵行为。

它不需要在每台主机上安装特定的软件,可以直接监测网络传输数据,针对大型网络非常适用。

3. 混合型入侵检测混合型入侵检测结合了主机型和网络型入侵检测技术的优点,它不仅可以针对性地监控重要的主机,还可以全面的监测整个网络的流量,可以有效识别并定位网络中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1. 概述在当今网络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入侵检测就是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入侵检测是指对网络系统进行监控,检测在网络中的未经授权的行为,如试图破坏、入侵、篡改、窃取信息等,及时发现并防止其对网络安全造成的危害。

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络上所有的活动信息分析和判断,将可能危及到网络安全的信息自动地识别和筛选出来,以便管理员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和处理措施。

2. 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技术和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技术。

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技术也称为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构建一个规则库,识别网络上已经被鉴定为是恶意攻击的攻击方式。

这种技术只能识别已知的攻击方式,无法识别新型的、无法预知的攻击方式。

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网络活动的观察,来判断网络行为是否正常,以此来检测并预防入侵的发生。

该技术不仅可以识别已知的攻击方式,还可以检测未知的攻击方式。

3. 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入侵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企业网络安全对于企业来说,网络安全是十分关键的,因为一旦企业的网络系统被黑客入侵,企业的整个业务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入侵检测技术来监控网络活动,及时发现并防止攻击。

(2)金融交易系统金融交易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系统,一旦这个系统出现错误或者被黑客攻击,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

因此,入侵检测技术在金融交易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

(3)电子商务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网络黑客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攻击也有增加的趋势。

因此,电子商务需要采用入侵检测技术来保证交易安全。

4.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网络黑客攻击的不断升级,入侵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实时监测,从而对网络攻击实现实时检测和预警。

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入侵检测技术使用技巧

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入侵检测技术使用技巧

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入侵检测技术使用技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类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增多给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网络系统和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入侵检测技术成为当今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重点介绍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入侵检测技术使用技巧。

1.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两类: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系统(Signature-based IDS)和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系统(Behavior-based IDS)。

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事先收集和学习已知攻击的特征来识别和阻止入侵。

它们使用已知攻击的定义和规则,对流量进行监测并与这些定义和规则进行对比,当发现匹配时即发出警报。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准确性高,但只能检测已知攻击,对未知攻击无法有效应对。

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系统则通过对系统和用户的正常行为进行建模,当检测到与正常行为不符的活动时发出警报。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应对未知攻击和变种攻击,不过误报率相对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使用以上两种入侵检测技术,以增强网络安全防护的能力。

2.良好的日志管理入侵检测技术的有效性依赖于良好的日志管理。

网络系统需要记录和存储大量的日志信息,包括用户登录信息、网络流量信息、系统事件等。

通过细致的日志记录,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入侵检测和分析。

在进行日志管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需要确保日志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定期检查日志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需要对日志进行分类和归档,以便后续的溯源分析和证据收集;- 需要设定合适的日志保留期限,以满足合规要求和法律规定;- 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修改日志。

3.持续更新和维护规则库入侵检测系统的规则库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规则库中包含了各种已知攻击的定义和规则,通过与流量进行对比,来识别和阻止入侵。

为了保持入侵检测系统的有效性,我们需要持续更新和维护规则库。

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入侵检测技术解析

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入侵检测技术解析

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入侵检测技术解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攻击的不断增多,网络安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在网络安全领域中,入侵检测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入侵检测技术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简称IDT)是指一种通过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及系统日志,以便发现并阻止未授权的访问、异常行为和恶意攻击的技术。

通过使用入侵检测技术,网络管理员可以及时发现入侵活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从而确保网络及系统的安全。

二、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入侵检测技术可分为以下两类:1.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ost-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HIDS):HIDS是一种通过监控主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来检测入侵行为的技术。

HIDS可以通过扫描系统文件和日志,检测异常和可疑的活动,一旦发现入侵行为就会及时报警。

HIDS的优点是对系统本身进行检测,能够捕获更多的信息,准确性较高。

2.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NIDS):NIDS是一种通过监控网络上的数据流量来检测入侵行为的技术。

NIDS可以分析网络流量中的数据包,识别出异常流量,并判断其是否存在入侵行为。

NIDS的优点是能够对整个网络进行监测,具有较强的实时性。

三、入侵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入侵检测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传感器部署: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部署传感器,用于捕获网络数据流量和系统日志。

2. 数据采集与分析: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被送往集中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分析。

入侵检测系统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与已知攻击模式的比对,识别出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入侵活动。

3. 报警和响应:一旦入侵检测系统发现异常行为或潜在的入侵活动,会及时发出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第一节入侵检测的信息源对于入侵检测系统而言,输入数据的选择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入侵检测的输出结果,取决于所能获得的输入数据的数量和质量。

⏹具体采用的入侵检测技术类型,也常常因为所选择的输入数据的类型不同而各不相同。

几种常用输入数据来源▪操作系统的审计记录▪系统日志▪应用程序的日志信息▪基于网络数据的信息源▪其它的数据来源操作系统的审计记录▪在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中,最早采用的用于入侵检测任务的输入数据源▪操作系统的审计记录是由操作系统软件内部的专门审计子系统所产生的,其目的是记录当前系统的活动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成为一个或多个审计文件。

▪不同的系统在审计事件的选择、审计记录的选择和内容组织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兼容性的问题。

▪操作系统审计机制的设计和开发的初始目标,并不是为了满足后来才出现的入侵检测技术的需求目的,因此无法提供所需的关键事件信息(不足),或者是提供了冗余的记录信息(过)。

操作系统审计记录做为是基于主机入侵检测技术的首选数据源的原因:⏹安全性有保障。

操作系统的审计系统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审计记录的结构化组织工作以及对审计记录内容的保护机制,因此操作系统审计记录的安全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没有经过高层抽象、详尽。

操作系统审计记录提供了在系统内核级的事件发生情况,反映的是系统底层的活动情况并提供了相关的详尽信息,为发现潜在的异常行为特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审计记录的优点▪可信度高⏹得益于操作系统的保护▪审计记录没有经过高层的抽象⏹最“原始”的信息来源⏹了解系统事件的细节⏹实现准确的入侵匹配⏹不易被篡改和破坏审计记录的问题▪过于细节化的问题▪缺乏足够细节的问题▪缺乏说明文档▪不同系统审计记录的不兼容审计记录级别审计记录内容▪响应事件的主题和涉及事件的目标信息⏹主体⏹对象⏹进程⏹用户id⏹系统调用的参数⏹返回值⏹特定应用事件的数据⏹...OS审计纪录示例之一—Sun Solaris BSM▪BSM安全审计子系统的主要概念包括审计日志、审计文件、审计记录和审计令牌等信息▪其中审计日志由一个或多个审计文件组成,每个审计文件包含多个审计记录,而每个审计记录则由一组审计令牌(audit token)构成。

Windows的系统事件事件日志的格式▪类型:事件查看器显示5种事件类型。

⏹错误、警告、信息、成功审核、失败审核▪日期:事件产生的详细日期。

▪时间:事件产生的详细时间,精确到秒。

▪来源:事件的生成者。

▪分类:对事件的分类,如系统事件、特权使用、登录/注销等▪事件:事件ID。

▪用户:用户名称。

▪计算机:计算机名称。

可以是本地计算机,也可以是远程计算机。

事件类型审计记录Windows审计管理审计数据的提炼▪操作系统的复杂化▪审计数据量的庞大▪审计数据的提炼、过滤、去冗余▪可信进程的审计记录精简系统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系统日志是反映各种系统事件和设置的文件▪系统使用日志机制记录下主机上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对日常管理维护,还是对追踪入侵者的痕迹都非常关键。

▪日志可分为操作系统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两部分。

系统日志的安全性▪系统日志的来源⏹产生系统日志的软件是在内核外运行的应用程序,易受到恶意的修改或攻击⏹而操作系统审计记录是由系统内核模块生成的▪系统日志的存储方式⏹存储在不受保护的文件目录里⏹审计记录以二进制文件形式存放,具备较强的保护机制▪提高系统日志的安全性:加密和校验机制应用程序日志▪应用程序日志通常代表了系统活动的用户级抽象信息,相对于系统级的安全数据来说,去除了大量的冗余信息,更易于管理员浏览和理解。

▪典型的有⏹Web服务器日志⏹数据库系统日志▪Web服务器通常支持两种标准格式的日志文件:⏹通用日志格式(CLF)⏹扩展日志文件格式(ELFF),除了CLF所定义的数据字段外,还扩展包含了其他的附加信息。

▪扩展日志文件格式(ELFF)基于网络数据的信息源▪近年来流行的商用入侵检测系统大多采用了网络数据作为其主要的输入数据源。

▪优势⏹占用资源少。

⏹在被保护的设备上不用几乎占用任何资源。

⏹通过网络被动监听的方式来获取网络数据包,作为入侵检测系统输入信息源的工作过程,对目标监控系统的运行性能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并且通常无须改变。

⏹隐蔽性好⏹一个网络上的监测器不像一个主机那样显眼和易被存取,因而也不那么容易遭受攻击。

由于不是主机,因此一个基于网络的监视器不用去响应ping,不允许别人存取其本地存储器,不能让别人运行程序,而且不让多个用户使用它。

其它的数据来源▪安全产品提供的数据源▪网络设备提供的数据▪带外的信息源安全产品提供的数据源▪入侵检测系统采用其他安全产品的事件日志作为自己的输入数据源,可以凸现入侵检测在整个动态计算机安全模型中的关键角色和重要地位,显示出动态安全监控的能力在应付当前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模式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以win7自带的防火墙为例网络设备提供的数据▪采用网络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SNMP⏹主要的数据源。

⏹标准网管协议,其中的管理信息库是专门用于存放网络管理目的信息的地方,包含网络的配置信息(路由表、地址、名称等),以及大量关于网络系统性能和活动记账方面的信息(如用来记录在各个网络接口和各协议层上的网络流量的统计信息)⏹路由器⏹交换机带外的信息源▪“带外”(out of band)数据源通常是指由人工方式提供的数据信息。

⏹例如,系统管理员对入侵检测系统所进行的各种管理控制操作。

⏹除了上面所述的全部数据源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数据源类型,即来自文件系统的信息源。

信息源的选择问题▪根据入侵检测系统设计的检测目标来选择所需的输入数据源。

⏹如果设计要求检测主机用户的异常活动,或者是特定应用程序的运行情况等,采用主机数据源是比较合适的;⏹如果需要发现通过网络协议发动的入侵攻击就要采用来自网络数据的输入信息。

⏹如果系统设计要求监控整个目标系统内的总体安全状况等,此时就需要同时采用来自主机和网络的数据源▪在不影响目标系统运行性能和实现安全检测目标的前提下,最少需要多少信息,或者是采用最少数目的输入数据源。

第三节按照信息源的分类,分为两类:a)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b)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第四节按照检测方法的分类a)滥用(misuse)入侵检测,又称为特征检测(Signature-based detection)i.分析各种类型的攻击手段,并找出可能的“攻击特征”集合。

ii.滥用入侵检测利用这些特征集合或者是对应的规则集合,对当前的数据来源进行各种处理后,再进行特征匹配或者规则匹配工作,如果发现满足条件的匹配,则指示发生了一次攻击行为。

b)异常(anomaly)入侵检测i.对攻击行为的检测可以通过观察当前活动与系统历史正常活动情况之间的差异来实现。

滥用入侵检测▪滥用入侵检测的优点⏹与异常入侵检测相比,滥用入侵检测具备更好的确定解释能力,即明确指示当前发生的攻击手段类型,因而在诸多商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滥用入侵检测具备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虚警率,开发规则库和特征集合相对于建立系统正常模型而言,也要更方便、更容易。

▪滥用入侵检测的主要缺点⏹一般情况下,只能检测到已知的攻击模式异常入侵检测▪异常检测的优点⏹可以检测到未知的入侵行为⏹大多数的正常行为的模型使用一种矩阵的数学模型,矩阵的数量来自于系统的各种指标。

比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登录的时间和次数、网络活动、文件的改动等。

▪异常检测的缺点⏹若入侵者了解到检测规律,就可以小心的避免系统指标的突变,而使用逐渐改变系统指标的方法逃避检测。

另外检测效率也不高,检测时间较长。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事后”的检测,当检测到入侵行为时,破坏早已经发生了。

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实时和非实时处理系统⏹非实时的检测系统通常在事后收集的审计日志文件基础上,进行离线分析处理,并找出可能的攻击行为踪迹,目的是进行系统配置的修补工作,防范以后的攻击。

实时处理系统实时监控,并在出现异常活动时及时做出反应。

实时是一个根据用户需求而定的变量的概念,当系统分析和处理的速度处于用户需求范围内时,就可以称为实时入侵检测系统。

NFR NID 200ISS 公司的RealSecure▪ 是一种混合入侵检测系统▪ 1996年,RealSecure 首先被作为一种传统的基于传感器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来开发 ▪ 1998年成为一种混合入侵检测系统 ▪ 多种响应方式▪ RealSecure 基本结构小结▪ 入侵检测的信息源:五种⏹ OS 的审计记录(BSM 、Windows )、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网络数据、带外数据▪ 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两种⏹ 数据源: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 ⏹ 检测方法:滥用和异常▪ 具体的入侵检测系统⏹ NFR NID, ISS RealSecure工作组管理器是入侵检测系统的中央控制点,负责配置、管理Sensor 以及Sensor 所产生的事件数据的处理等工作。

对Sensor 的管理是通过安全加密通道进行的。

包括:控制台、 企业数据库、事件收集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