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规则游戏教案简单
小班规则游戏教案20篇

小班规则游戏教案20篇《小班规则游戏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规则游戏教案20篇!(1)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牧场的小奶牛》含反思活动目标:1、轻听音乐,感受乐曲,ABC乐段的不同。
2、能按照游戏规则,在C段控制自己,简单创编,完成游戏。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音乐《牧场小奶牛》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引出活动(围圈坐在地上)教师讲述故事:在美丽的牧场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奶牛,每天早上奶牛妈妈都带着小奶牛们锻炼身体做早操,像这样:(教师带领幼儿感受与学习A段音乐情节的动作)2、故事情节转折,了解B段音乐并提炼C段动作教师:可是奶牛妈妈刚刚得到了一个消息,我们牧场里来了一位好吃懒做的牛奶工,他不爱劳动,每天只想挤走我们的牛奶喝(此时教师戴上帽子扮演牛奶工说话)。
(教案来自:.)他那么懒惰,我们能不能让他得到牛奶啊?对!为了不让他发现我们,小奶牛们相出了一个好办法,当伙伴们告诉大家牛奶工来了的时候,大家快快爬到安全的地方(教师示范B段动作),变成小石头来骗过牛奶工(教师示范C段音乐时的状态)。
提问:成功了吗?有没有牛奶被挤走的?诶什么被牛奶工发现挤走牛奶了?3、集体感知完整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通过故事情节感受完整音乐两遍。
每次活动前都提示小奶牛们睡觉的状态准备起床,营造完整游戏氛围。
教师分别饰演牛奶妈妈和牛奶工,幼儿一旦被发现或被牛奶工诱导发出声音,牛奶工就取下该幼儿身上的一滴牛奶(白色即时贴)贴在奶瓶教具上,每次结束后讨论成功的原因与失败的问题,并进行纠正与解决。
4、通过故事推进,提升游戏难度。
师说:不好!懒惰的牛奶工已经识破了我们的计划,知道石头都是小奶牛变的,看来我们不能变石头了!牛奶们快快想一想还能变成什么?幼儿创编C段时各种不同的静态造型,进行游戏。
幼儿园规则类游戏案例教案

幼儿园规则类游戏案例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园常见的规则;•学习遵守幼儿园的规则;•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2. 教学内容幼儿园规则类游戏案例教案。
3. 教学过程3.1 导入1.问候学生;2.提示幼儿园规则的存在,可以通过游戏来了解和学习。
3.2 学习规则1.通过老师的讲解、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常见规则;2.鼓励幼儿自己说出一些规则,并与大家一起分享。
3.3 游戏环节1.游戏名称:《规则大作战》;2.游戏内容:–在幼儿园中,学生在森林里迷路了,需要找到回家的路;–在路上,学生需要通过回答问题和执行任务,获得找到回家的线索;–任务和问题都涉及到幼儿园的各种规则,如排队、离校时间、洗手等等;–学生在完成任务和回答问题的同时,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和记忆;–学生最终通过收集到线索,找到回家的路。
3.4 游戏后总结1.对游戏中的规则进行总结;2.强调幼儿遵守规则的重要性;3.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幼儿园的规则。
4. 教学评价1.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2.观察幼儿是否能够真正地理解、记忆和遵守幼儿园的规则;3.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5. 教学资源•幼儿园规则类游戏案例教案。
6.教学反思此次课程是针对3-6岁幼儿之间所开发,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和遵守幼儿园中的各种常规,同时,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更加深入的记忆和理解。
在课程中,我采用了游戏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规则内容,在游戏中,孩子们积极的参与了各种任务和活动,获得了很好的体验,也更加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对幼儿园的规则有更深入的认识,更加容易记住和遵守规则,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能够遵守幼儿园的规矩。
幼儿园大班规则游戏教案:提高幼儿沟通能力

幼儿园大班规则游戏教案:提高幼儿沟通能力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建立幼儿积极、阳光、开放的交往态度。
2、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倾听、表达、交流等基本沟通技巧。
3、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游戏方法培养幼儿沟通技能。
二、教学内容1、游戏名称:说出你们的心声2、游戏目标: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倾听技巧和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沟通技能。
3、游戏规则:第一步:教师让幼儿围成一个圈,坐在地上,手拉手,开始游戏。
第二步:教师先给出一个主题,如“我喜欢的动物”、“我最喜欢的玩具”等,要求幼儿围成一个圈,依次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彼此倾听。
第三步:幼儿说完后,其他幼儿要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幼儿的想法,让该幼儿感到被他人理解并给予认可。
第四步:游戏结束后,教师根据幼儿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和改善意见,或者提出新的游戏主题,继续游戏。
三、教学重点1、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倾听技巧。
2、培养幼儿的沟通技能和交往能力。
3、让幼儿感受到被他人的关注和理解,树立自信,增强自尊心。
四、教学步骤1、游戏前的准备。
准备好游戏的道具和材料,选取合适的场地,确保幼儿的安全。
2、游戏的说明。
讲解本次游戏的规则和目的,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让幼儿易于理解。
3、游戏开始。
教师热情活泼地引导幼儿,协助幼儿互相认识和相互理解,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到游戏中来,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4、游戏的完结。
游戏中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及时给幼儿反馈,让幼儿逐渐感受到交流的积极性和自我价值,同时引导幼儿分析游戏中需要改善的地方。
五、教学方法1、游戏是幼儿园的一种基本教学手段,可以为幼儿提供有效、有趣、体验性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身体、智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2、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些锻炼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3、交流是幼儿学习的基础,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机会,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的沟通技能和社交能力。
规则游戏推荐幼儿教案

规则游戏推荐幼儿教案规则游戏是幼儿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规则游戏,幼儿能够在玩耍的过程中培养纪律性、合作性和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幼儿教育的规则游戏,并提供对应的教案。
一、“找朋友”游戏规则:将一组卡片分成两份,每份卡片上都有一些相似的图案或物品。
将一份卡片洗牌并放在桌上,另一份卡片发给幼儿。
幼儿需要根据自己手中的卡片,找到桌上与之相匹配的卡片。
教案:首先,老师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些相似的图案或物品,并让他们观察并描述它们。
接着,将卡片洗牌并分发给幼儿,让他们按照规则找到相应的卡片。
在游戏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卡片上的图案,帮助他们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数一数”游戏规则:准备一些有不同数量图案或物品的卡片,将卡片洗牌并放在桌上。
请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图案或物品数量,数出相应的数字。
教案:首先,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幼儿展示一些卡片,并让他们观察并数出上面的图案或物品数量。
接着,将卡片洗牌并放在桌上,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图案或物品数量,数出相应的数字。
在游戏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数数的方法和技巧,并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三、“按规则走”游戏规则:在教室或操场上画一条线,并设定一些规则,如“向前走三步”、“向后跳两步”等。
请幼儿按照规则在线上移动。
教案:首先,老师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些动作,并让他们观察和模仿。
接着,在教室或操场上画一条线,并设定一些规则,如“向前走三步”、“向后跳两步”等。
让幼儿按照规则在线上移动。
在游戏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和规则的执行情况,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通过以上的规则游戏,幼儿可以在玩耍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纪律性和合作性等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并与他们共同享受游戏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游戏的难度,让他们在游戏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跳格子》4篇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跳格子》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跳格子》精选4篇(一)教案一:跳格子游戏规则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4-5岁)游戏目标:通过跳格子游戏,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空间意识。
教具准备:1. 一块地面或地板,可使用彩色地垫或用粉笔在地面上画出格子2. 一块彩色布或纸板游戏规则:1. 将一块彩色布或纸板放在地面的一个格子上,起点格子。
2. 游戏开始时,幼儿站在起点格子上。
3. 幼儿必须跳过一个或多个格子,最终跳到目标格子。
4. 游戏中,幼儿必须保持平衡,不能触碰到格子边缘或掉落出格子,否则重新开始。
5. 幼儿可以选择不同的跳跃方式:单脚跳、双脚跳、左右交替跳等,增加游戏趣味性。
教学步骤:1. 引导幼儿全体站在起点格子上,向他们介绍游戏的规则。
2. 演示游戏的跳跃动作:示范单脚跳、双脚跳等不同的跳跃方式。
3. 让幼儿轮流进行跳格子游戏,每个幼儿跳完一次后,其他幼儿可以为他鼓掌或给予鼓励。
4. 逐渐增加难度,例如增加跳跃格子的数量或增大格子之间的距离。
5. 观察幼儿的表现,夸奖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6. 结束游戏时,给予幼儿合适的奖励或鼓励。
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场地平整,避免幼儿受伤。
2. 幼儿跳跃时要注意平衡和控制力,避免摔倒或扭伤。
3. 游戏时间可根据幼儿的耐力和注意力进行调整,避免过度疲劳。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跳格子》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2.提高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能力;3.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长绳、扑克牌。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拉伸活动,预备身体。
2.引入新知:教师展示长绳,并向幼儿解释如何玩跳长绳游戏。
告诉幼儿,这是一种团队合作的游戏,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成功。
3.游戏规则:将长绳挥动起来,幼儿排成队列,每位幼儿轮流跳过长绳。
一开始,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跳过长绳的方式(单脚跳、双脚跳等)。
然后,教师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取一张,幼儿需要按照扑克牌上的要求跳过长绳(如跳两次、交换位置等)。
幼儿园大班规则游戏教案范文六篇

幼儿园大班规则游戏教案范文六篇幼儿园大班规则游戏教案篇1 幼儿园规则游戏教案:《小朋友散步》活动目标:1、感受和表现不同的音乐性质,并根据不同的音乐变换动作。
2、探索散步动作,并用相应的表情和体态表现对打雷、下雨等天气的反应。
3、遵守游戏规则,并在散步时注意寻找合适的空间,不与同伴相撞活动准备:1、磁带、幼儿用书《小朋友散步》(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科学、艺术)2、图谱(睡觉、起床、散步、打雷下雨跑回家)活动组织:一、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小朋友散步》,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画面内容。
(睡觉、起床、散步、打雷下雨跑回家)二、幼儿分段欣赏1、教师按睡觉、起床、散步、打雷下雨跑回家的顺序分段弹奏游戏音乐(或播放音乐录音),让幼儿将相应的情节内容与音乐相匹配,出示相应的图谱。
(由于先组织孩子们观看画面,因此,当孩子们分段欣赏音乐时,很快就能分辨出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2、要求:散步时,要充分利用空间,不拥挤,不碰撞。
鼓励大胆地创编向花点点头、问好、撑伞、用树叶挡雨等动作。
下雨跑回家的音乐结束后,要找到自己的家(即找空位子坐下)(在创编起床动作时,鼓励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揉眼睛、伸懒腰、穿衣、扣纽扣等动作。
散步的音乐响起时,孩子们有的说是做操,有的说是跑步,就是不说散步。
此时,我在对孩子的想法给以充分的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观察画面,再联想到散步。
散步、看花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以简单的语言提示,引导孩子有节奏地散步,并创编与花儿打招呼、握手等动作,提高孩子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和游戏的兴趣。
整个活动,孩子处于积极投入的状态,效果好。
)三、学习玩游戏《小朋友散步》1、用手指代表小脚看图谱,听音乐玩2、幼儿倾听音乐,完整游戏3、要求:随音乐作相应的动作,散步时和小朋友保持距离,不碰撞。
游戏情节转换时,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提醒幼儿注意听音乐变化,并及时变换动作。
教师可用体态语提醒幼儿合拍地散步。
幼儿园大班规则游戏教案篇2 识字游戏:找位置目的:1.教孩子学会将象棋子摆在棋盘的固定位置上,认记读象棋上的字。
幼儿规则游戏教案模板范文

一、活动名称:规则游戏《小动物回家》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2. 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活动准备:1.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2. 材料:小动物头饰若干、小卡片若干、音乐播放设备。
四、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拉伸运动,活跃气氛。
2. 游戏热身:进行“抓手指”游戏,让幼儿熟悉游戏节奏。
(二)游戏导入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介绍小动物头饰。
2.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小动物头饰。
(三)游戏进行1.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节奏,按照规则进行游戏。
2. 游戏规则:a. 小动物们要按照顺序回家,不能插队。
b. 当音乐停止时,小动物们要迅速找到自己的家。
c. 找到家的幼儿可以继续游戏,未找到家的幼儿退出游戏。
(四)游戏规则调整1. 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适时调整游戏规则。
2. 例如,增加游戏难度,让小动物们在回家的路上遇到障碍物,需要通过合作才能越过。
(五)游戏结束1.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进行最后的游戏环节。
2.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总结,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对表现不佳的幼儿进行鼓励。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确保游戏氛围愉快。
2. 游戏规则要简单明了,便于幼儿理解和遵守。
3.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调整规则,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4.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六、活动延伸:1.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类似的游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2. 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其他领域,如音乐、美术等,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幼儿园大班游戏规则教案

幼儿园大班游戏规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并遵守游戏规则;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感受到竞争与合作的意义;3. 学生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二、教学准备:1. 游戏:比赛口令、禁止接触、扔球接力、跳绳、橡皮筋。
2. 奖品:小红花、小礼品。
3. 音乐:快乐的音乐。
三、教学过程:1. 游戏规则讲解(1)比赛口令指挥者喊出“出发”后,孩子们立即出发,并抢夺红球。
抢到红球的孩子为获胜者。
(2)禁止接触孩子们两两相对,相隔一定的距离,将椅子放在中间,哨声响起后,孩子们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谁先坐到自己的椅子上,谁就是获胜者。
(3)扔球接力孩子们分成两组,分站在两边。
每组前面都放着几个球。
第一个孩子扔球给第二个,第二个孩子接到球后再扔给第三个孩子。
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最后一个孩子。
每个小组的最后一个孩子拿着球跑到终点,完成这项任务的小组获胜。
(4)跳绳孩子们虽然是分开跳绳,但比赛时还是要看谁跳得快、跳得好,用比赛的心态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
(5)橡皮筋将橡皮筋挂起来,孩子们蹲下跳过去,分别增加跳的高度。
谁跳得最高、最多,谁就是获胜者。
2. 游戏进行(1)比赛口令指挥者喊出“出发”,孩子们迅速出发,并抢夺红球。
抢到红球的孩子为获胜者。
(2)禁止接触孩子们两两相对,相隔一定的距离,将椅子放在中间。
哨声响起后,孩子们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谁先坐到自己的椅子上,谁就是获胜者。
(3)扔球接力孩子们分成两组,分站在两边。
每组前面都放着几个球。
第一个孩子扔球给第二个,第二个孩子接到球后再扔给第三个孩子。
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最后一个孩子。
每个小组的最后一个孩子拿着球跑到终点,完成这项任务的小组获胜。
(4)跳绳孩子们虽然是分开跳绳,但比赛时还是要看谁跳得快、跳得好,用比赛的心态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
(5)橡皮筋将橡皮筋挂起来,孩子们蹲下跳过去,分别增加跳的高度。
谁跳得最高、最多,谁就是获胜者。
3. 总结通过游戏,孩子们领悟到了竞争的必要性和合作的关键性。
小鸡啄米规则游戏教案

小鸡啄米规则游戏教案教案标题:小鸡啄米规则游戏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小鸡啄米规则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2. 帮助幼儿学习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幼儿介绍小鸡啄米规则游戏的目的和玩法。
2. 引导幼儿讨论规则的重要性,例如在游戏中为什么需要遵守规则。
活动主体:1. 分组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 游戏准备:在教室或户外场地上设置若干个小鸡啄米的游戏区域,每个游戏区域都有一堆小米。
3. 游戏规则:a. 每个小组的成员站在游戏区域外,等待开始信号。
b. 在开始信号响起后,每个小组的一名成员跑到游戏区域,用嘴巴啄起一粒小米,然后返回队列。
c. 下一个队员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队员都完成了任务。
d. 游戏结束后,统计每个小组的小米数量,小米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
活动总结:1. 让幼儿回顾游戏过程,讨论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思考游戏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如何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等。
3. 结合游戏经验,让幼儿总结出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和材料:1. 小米2. 游戏区域标记教学扩展:1. 鼓励幼儿设计自己的小鸡啄米游戏规则,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游戏。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改变游戏规则,使游戏更具挑战性,如增加障碍物或限制时间等。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包括遵守规则、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
2. 记录每个小组的小米数量,评估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成绩。
教案备注:1. 教案中的步骤和规则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进行适当调整。
2. 注意确保游戏的安全性,避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受伤。
幼儿园规则类游戏大全教案

幼儿园规则类游戏大全教案简介本教案介绍了一系列适合幼儿园教学的规则类游戏,这些游戏旨在帮助幼儿们学习并遵守规则,以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规则的重要性,并将之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游戏一:传递口令游戏目的通过传递口令的方式,培养幼儿们在游戏中遵守规则的能力,并加强他们的集中注意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游戏规则1.将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站成一排,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2.教师先对一个幼儿私下告诉一个简单的口令,例如“笑一个”。
3.开始游戏后,第一个幼儿向后传递口令至下一个幼儿,一直传递到最后一个幼儿。
4.最后一个幼儿必须将正确的口令大声说出来。
5.如果口令传递正确,游戏继续进行,否则从头开始。
游戏二:拾金不昧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使幼儿们认识到拾金不昧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诚实和正义观念。
游戏规则1.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若干名幼儿组成。
2.教师在场地上放置一些金属或有色纸片,模拟金币。
3.每个小组的代表轮流前往场地上拾取金币,但只能拾取一个。
4.拾取到金币后,代表必须将其交给教师,不得私藏。
5.游戏结束后,小组根据拾取的金币数量进行奖励。
游戏三:停车有道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帮助幼儿们学习停车规则,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细致观察力。
游戏规则1.在场地上画出若干停车位,每个停车位上方标有不同的颜色或数字。
2.教师模拟司机角色,要求幼儿们按照指令将小车停放在对应的停车位上。
3.司机可以喊出“红色停车位”、“数字3停车位”等指令。
4.幼儿们要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停车位,并将小车停放进去。
5.游戏结束后,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注意到的停车规则。
游戏四:礼貌接力赛游戏目的通过进行礼貌接力赛,培养幼儿们注重他人感受的礼貌意识,并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游戏规则1.将参与游戏的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并依次排成一列。
2.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幼儿手持一个玩具或物品。
3.游戏开始后,教师喊出一个幼儿的名字,该幼儿要礼貌地请下一个幼儿将物品传给他。
幼儿园规则游戏教案模板

【活动名称】:规则游戏活动【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2. 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规则意识。
3.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1. 游戏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2. 游戏道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标志物等。
3.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4. 音乐: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拍手、跳绳等,让幼儿活动身体,提高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互动游戏,如“找朋友”、“你说我做”等,活跃课堂气氛。
二、导入新课1. 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师播放相关的教学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游戏规则。
三、游戏示范1. 教师示范游戏规则,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参与游戏。
2. 教师强调游戏中的注意事项,如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
四、分组游戏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
2. 每组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表现。
3. 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遵守规则,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延伸】:1.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玩类似的规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反思】:1.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游戏难度和规则,使活动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
2. 教师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安慰,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3.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认真反思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规则游戏方案幼儿教案

规则游戏方案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规则游戏,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规则游戏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2.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游戏道具,小球、绳子、纸牌、骰子等。
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或操场。
五、教学过程。
1. 制定游戏规则。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规则游戏的概念,可以先和幼儿一起讨论什么是规则游戏,规则游戏的意义是什么。
然后,老师可以给幼儿举一些简单的例子,让他们自己总结规则游戏的特点和规则。
最后,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一个规则游戏,让幼儿参与其中,体会规则游戏的乐趣。
2. 游戏示范。
老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规则游戏,例如“抛球游戏”,并向幼儿进行示范。
首先,老师可以向幼儿展示游戏道具和游戏规则,然后让幼儿观察和记忆。
接着,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游戏实践。
在幼儿已经了解了规则游戏的概念和意义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规则游戏的实践。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规则游戏,例如“跳绳游戏”、“纸牌游戏”、“骰子游戏”等,让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4. 游戏总结。
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总结游戏的过程和体会。
可以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遵守规则的体会。
同时,老师也可以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
规则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规则游戏的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遵守规则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在规则游戏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幼儿理解规则游戏的概念和意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规则游戏的乐趣,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遵守规则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的常见游戏规则教案

幼儿园的常见游戏规则教案一、红手绢游戏游戏规则1.将一条红色的绸带或布条系在两端时,形成一个圆圈。
2.小朋友手持圆圈跳动,遇到绸带和布条交叉时快速将手往外伸直,并将另一只手从圆圈中穿过拿住对方手中的绸带或布条。
3.被拿到的小朋友则跑到圆圈的中心,等待游戏结束。
游戏目的通过红手绢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上肢、下肢和眼手协调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团队协作和交往能力。
二、识字接龙游戏游戏规则1.由老师或家长先口头说出一个词语,例如“苹果”。
2.要求下一个小朋友必须接上一个以“果”结尾的词语,例如“石榴”。
3.依次循环,直到出现重复的词语或没有能接上的词语。
游戏目的通过识字接龙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反应能力和观察力。
三、捉迷藏游戏游戏规则1.一个小朋友数数,其他小朋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找到一个藏身的地方。
2.找完以后等数完之后的“猎手”去寻找其他人。
3.找到一个人,则这个人成为“猎手”,继续寻找其他人。
游戏目的通过捉迷藏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接力比赛游戏游戏规则1.将小朋友分成若干队,并排成一个队列。
2.第一个小朋友手里拿一本书、钥匙、手帕等物品,然后跑到终点,交给下一个队员。
3.直到整个队伍跑完,最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游戏目的通过接力比赛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扔沙包游戏游戏规则1.在场地上放置数个桶或篮子,并标上不同的分值。
2.将沙包交给小朋友,并站在一定距离的位置。
3.小朋友用松手力度控制沙包的投掷,尝试将沙包扔进桶或篮子里,获得相应的分值。
游戏目的通过扔沙包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精细运动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竞争意识。
简单的幼儿集体小游戏教案

简单的幼儿集体小游戏教案幼儿集体小游戏教案。
一、游戏名称,找朋友。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人数不少于四人。
每组选出一名“宝宝”,其他孩子闭上眼睛,教师指定一个“宝宝”躲在教室里的某个角落。
其他孩子睁开眼睛后,开始寻找“宝宝”,找到“宝宝”的孩子要和“宝宝”一起手牵手站在原地,其他孩子不能说出找到了谁,直到所有“宝宝”都被找到,游戏结束。
游戏评价,这个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游戏名称,大家来找茬。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游戏规则,将一幅图片分成若干小块,每个小组分配一份相同的图片碎片。
然后让幼儿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图片拼成完整的图片。
时间到后,比较哪个小组拼图最快,拼得最准确。
游戏评价,这个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细心观察,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游戏名称,快乐接力。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不少于五人。
每组站成一排,第一个孩子手里拿一个球,传递给第二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再传递给第三个孩子,依次传递下去,直到传递到最后一个孩子手里。
传递完毕后,最后一个孩子再将球传递回到第一个孩子手里,完成一次接力。
比较哪个小组完成接力最快,完成得最好。
游戏评价,这个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相互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
四、游戏名称,快乐跳绳。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不少于四人。
每组选出一名“绳子”,其他孩子手牵手站在“绳子”的两侧。
然后“绳子”开始跳绳,其他孩子要配合“绳子”的节奏一起跳。
比较哪个小组跳得最好,跳得最多。
游戏评价,这个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相互配合,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身体协调能力。
幼儿园游戏规则教案

幼儿园游戏规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2.掌握游戏的规则3.培养幼儿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4.增强幼儿的交际能力5.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2.掌握游戏规则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2.增强幼儿的交际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吗?今天我们要教你们一个重要的课程,就是规则,你们知道什么是规则吗?二、讲解(10分钟)老师:规则指的是一系列的行为准则,是为了保障公平、秩序和和谐而制定的。
小朋友们,我们为什么要制定游戏规则呢?请举手回答。
举手回答后,老师继续说:对,因为规则可以让游戏更加公平、平等、有序,避免各种纷争和争论的产生,让我们更愉快地玩游戏。
老师接着说:那么,玩游戏中,我们应该怎么去遵循规则呢?请大家听一下我们要玩的几个游戏的规则。
三、游戏实践(30分钟)1. 串串棒棒糖:游戏规则:每个人都会拿到一根棒棒糖,先到每个人拐的位置上面找出同样颜色的毛线,再去给自己的棒棒糖绑上,绑上以后再拍一巴掌示意下一个人去绑棒棒糖。
2. 猜数字:游戏规则:老师想好一个数字,写在黑板上,每位同学都可以来猜数字,老师告诉猜对的孩子是“大”还是“小”,直到猜中为止。
3. 捉迷藏:游戏规则:一位同学站中间当“手牌”,其他同学在周围躲藏,当“手牌”喊停之后,其他同学尽可能快地返回原来的地方,被追到的人就当“手牌”了。
四、总结(5分钟)老师说: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游戏规则的组成以及几种常见的游戏规则,了解了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学会了遵循游戏规则,也掌握了几个游戏的规则。
游戏是我们快乐成长的一部分,希望你们以后可以玩得更开心,在游戏中培养你们的团队合作、交际能力和观察能力等素质。
板书设计:游戏规则1.规则的作用2.遵循规则的重要性-串串棒棒糖:每人拿一根,找颜色一样的毛线绑上棒棒糖-猜数字:猜测老师想好的数字-捉迷藏:中间站“手牌”,其他人躲藏,被追到的当“手牌”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了解到游戏规则的重要性,掌握了三种游戏规则,同时以游戏的形式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交际能力和观察能力。
幼儿园小班游戏规则教案 幼儿园游戏规则

幼儿园小班游戏规则教案幼儿园是孩子们最初接触社会的场所,游戏是幼儿们在幼儿园最为常见的活动之一。
在小班幼儿园,游戏规则的教导对幼儿的行为规范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旨在为小班幼儿园游戏规则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其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习团队合作,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游戏规则的意义和作用2. 常见游戏的规则示范3. 让幼儿自行创造游戏规则三、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如球、跳绳、积木等2. 游戏规则卡片或图示3. PPT或图片素材4. 常见游戏的示范视频四、教学过程1. 介绍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和作用1.1 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的作用,引导幼儿讨论规则对游戏的影响。
1.2 与幼儿交流游戏规则对于维持游戏秩序和保障游戏质量的意义。
2. 常见游戏的规则示范2.1 选取幼儿喜欢的游戏,如躲猫猫、捉迷藏等,向幼儿演示游戏规则的具体操作方法。
2.2 组织幼儿分组练习,并对规则不清晰的地方进行解释和示范。
3. 让幼儿自行创造游戏规则3.1 提供一些简单的游戏题材或素材,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
3.2 鼓励幼儿在游戏规则设计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指导幼儿进行合理规划和思考。
五、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方法2. 合作学习法3. 情境教学法六、教学效果评价1. 观察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和遵守规则的能力3. 通过游戏作品、游戏规则设计等形式对幼儿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七、教学反思与改进1. 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幼儿制定不同的游戏规则教学方案。
2. 多借助游戏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鼓励幼儿在游戏规则设计中多进行探究和实践,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规则游戏教案简单【篇一:中班游戏教案】中班户外游戏教案:小小螃蟹运球【活动目标】1、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
2、幼儿能在游戏中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螃蟹头饰若干,皮球若干。
活动玩法:男女两队排在前面的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两人学小螃蟹的姿势,背靠背,夹住球。
胳膊像钳夹一样互相勾住,向前走,走到标志处再走回来,把球放入筐内,然后排在队尾等待下次继续玩。
下一组小朋友只要前一组的把球放入筐内就可以出发。
两只小螃蟹一定要注意团结协作好,球不要掉下来,如果掉了,从头再来,走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中班游戏教案:网小鱼【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学会躲闪。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活动预备】1、小鱼头饰若干,鱼网头饰两个。
2、用一个呼啦圈放到地上做小桶。
3、音乐cd《很多小鱼游来了》【活动玩法】一、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份,两个幼儿做鱼网,其余的幼儿做成群结队的小鱼。
做网的两名幼儿双手相握,举过头顶,然后分开成鱼网状,做小鱼的幼儿排成一字队形,等待穿越。
二、游戏开始,全体幼儿念童谣:“很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很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快快捉住!”,扮做鱼儿的幼儿低头弯腰快速从鱼网下部通过,扮鱼网的两名幼儿听到“捉住”二字后,赶紧把鱼网放下,捉住没来得及通过的幼儿,把鱼儿网住,放到桶里,没有捉到的鱼儿继续参加游戏。
当捉到3-5条小鱼时,让捉到的小鱼集体表演一个节目。
三、第二次游戏让幼儿换角色进行。
【活动反思】很多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随时提示扮鱼网的两名幼儿不要提早放下鱼网,当听到“捉住”两字时,迅速将鱼网放下。
扮小鱼的幼儿要首尾相接,鱼贯而进。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蚂蚁蚂蚁排队走一、活动目标:1.练习排队齐步走。
2.通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二、活动准备: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三、活动过程: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
(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 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设置一定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
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比赛搬豆,看谁搬得快。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两人结冰一、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不怕冷地,勇敢的参加体育活动。
2.听信号进行走、跑、跳的动作练习,发展幼儿灵活的反应能力。
二、活动准备:检查幼儿的穿戴三、活动过程: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练习动作,并听老师数1~10,当数到10的时候教师喊:“结冰”,全体幼儿就不动了。
2.老师说:“冰化了”幼儿散开继续自由做动作,如此重复游戏。
3.幼儿熟悉游戏后,教师可改变口令,如“两人结冰”“三人结冰”等,幼儿必须两人或三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接触,表示冻结在一起了。
规则:老师说结冰时,幼儿必须停止各种动作,原地不动,谁动了,暂停游戏一次。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障碍接力一、活动目标:1.培养反应力和团结力。
2.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呼啦圈,小篮子,椅子,帽子三、活动玩法:将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游戏,每组幼儿在终点等待信号,幼儿穿过椅子,呼啦圈,从篮子里拿出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原路返回,下一个幼儿继续。
规则:1. 游戏时遵守秩序,每次只能戴一顶帽子。
2. 在接力赛时前面的队员必须和后面的队员击掌才能继续。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爆米花一、活动目标:培养动作灵敏性。
二、活动准备:儿歌爆米花三、活动玩法:若干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为爆米花的“锅子”,另请八至十名幼儿钻到圈内当“米粒”。
游戏开始,“锅子”沿顺时针方向边走边念儿歌。
念到“砰”一声时,“锅”和“米粒”同时向上蹦跳,接着“锅子”立即蹲下,松开相拉的手,表示“锅盖”打开了。
当念到“抓”时,“米粒”赶紧往圈外跑,“锅子们”手拉手将未跑出的“米粒”围在圈内,直至全部“米粒”跑出,调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规则:1. 只有念到“砰”时,“锅”和“米粒”才能同时向上跳。
2. 跑出的“米粒”充实到“锅子”的队伍中。
中班游戏教案:小小驾驶员【设计意图】中班幼儿对各种汽车非常感爱好,为了满足幼儿的需求和培养他们的交通规则意识,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合作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练习听信号走跑交替,锻炼动作的灵敏性和合作意识。
2、乐意参与活动,知道遵守交通规则。
(红灯停、绿灯行)【活动预备】音乐磁带:《我是小小交通警》《往远足》;呼啦圈每人一个。
红绿灯标志。
【活动进程】1、热身运动:幼儿在教师带领下,手持呼啦圈模仿开车的动作小跑步进进场地。
放音乐《我是小小交通警》,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作热身运动。
2、情形导进:师:今天我做交通***,你们愿做小小驾驶员吗(幼儿一起、愿意),驾驶员要服从交通***的指挥。
(是)“3、游戏《小小驾驶员》教师把红绿灯标志分别插进活动场地的四周,放音乐《往远足》,幼儿按“红灯停,绿灯行”的信号,练习“开车”、“停车”。
幼儿根据不同的指令,变换不同的交通工具。
(也可两人合作,前面幼儿把呼啦骗局在身上,后面幼儿用手拉着前面幼儿的呼啦圈。
)留意安全,避免幼儿拥堵,同时,还要遵守交通规则。
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教师把幼儿带回教室,看有关交通规则的动画片。
以巩固交通规则。
【活动反思】游戏应根据幼儿的心理需求,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他们遵守社会规则,激起他们对家想的酷爱。
中班体育游戏:端盘向前走【活动目标】练习持物走曲线,发展幼儿走与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盘子4—6个,乒乓球若干,画好长10米的场地。
【活动过程】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4—6队,按纵队站在起点线后,每队第一人手端盘子,盘内放“鸡蛋”2个。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每队第一人手端盘子向前走,按画好的曲线走至10米处,绕地上的标记返回,将盘子交给第二人,游戏继续进行,先做完的队为胜。
【活动规则】1、必须按曲线走,回来时可走直线。
2、“鸡蛋”若掉在地上必须拾起来放好再走。
【注意事项】1、可用塑料盘或铁盘。
2、幼儿做熟练后,盘内“鸡蛋”可增加。
3、中间可设积木或小椅子,曲线前进。
中班游戏活动:我击你逃【活动目标】1、尝试用各种方法玩彩球,学习抛接球。
2、提高手臂力量和动作的灵活性【活动准备】幼儿自制的纸球若干【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
【篇二:幼儿园左右游戏教学设计】篇一: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10篇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10篇《跳房子》游戏活动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投准,单脚跳跃动作,增强幼儿腿部力量,提高幼儿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1在场地上画好格子当作房子。
2准备一个小沙包。
活动过程1热身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热身活动,如;模仿操,慢跑等,尽量把幼儿的身体活动开。
2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并向幼儿讲解和示范各种玩法。
玩法:幼儿站在第一格线外,将小沙包透进第一格,跨进第二格单脚跳进第三格,双脚跨进第四第五格,然后单脚跳进第六格,再双脚跨进七八格,单脚跳进第九格,跳转身后再依次返回至第二格时,单脚站住并用手捡起小沙包,跨出第一格,然后再将小沙包投进第二格,如此依次进行,以不许犯规少犯规,并先跳完者为胜。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4游戏结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5活动总结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好的幼儿,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表现不好的幼儿,鼓励他们加油,下次会表现得更好等,使其他们能在活动中活跃起来,以培养他们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小白兔钻山洞》游戏活动活动目标发展幼儿听信号快速变换方向的能力。
活动过程1老师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及玩法。
名称:《小白兔钻山洞》玩法:1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人数相等的三个活两个小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幼儿,每个人手拉手举起来,组成一个山洞。
第三组的幼儿就能扮小白兔。
2游戏开始后,老师将小白兔集合在一起,手拉手边跳边唱。
一二组扮山洞的幼儿也随着唱歌,一会儿老师突然喊:“狼来了!狼来了!”小白兔们就一起竞相钻山洞,一个洞只能钻一个人,最后有没有钻到洞的人,就要表演一个节目。
就这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幼儿相互调换,游戏继续进行。
2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3游戏结束后,老师做活动总结。
《跑步比赛》活动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跑的能力,增强腿部力量。
2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在场地上画好一条直线作起跑线和终点线活动玩法老师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站在起点线后面,听信号,老师说:“跑”各组第一名幼儿将开始跑,一直跑到终点线,然后各组第二名幼儿就接着跑,跑到终点线,就这样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名幼儿跑完,那一组幼儿最先跑完,就那一组为胜。
活动要求跑的时候不可以跨出起跑线,不然作犯规。
注意事项跑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
《跳绳毽》游戏活动活动目标发展幼儿腿部力量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准确性,提高平衡能力。
活动内容:踢绳毽活动方法1踢绳毽(毽子上面拴一根绳子)手持绳端,用脚的内侧,外侧或两脚交替踢毽。
2一踢一接毽子(鸡毛毽)用手托毽子,轻轻上抛,用一脚内侧踢毽子,再用手接住。
反复练习抛,踢,接的动作,还可以用手,脚,面,抬平大腿等处接毽子。
3连续踢毽子,用左(右)叫内侧,或外侧连续踢毽子,使毽子不落地,也可以用左右脚交替连续的踢毽子。
4集体踢毽子,两人,三人或多人围成圈,交替或轮流踢毽子,使毽子不落地。
规则要求1按照规定动作及要求踢毽子。
2踢毽子过程中,如果未踢中或未接住毽子,使毽子落地则为失败。
3记数比赛时,从踢中次数最多的一队为胜。
教与学提示1年龄小的幼儿,以踢绳毽为主。
2先让幼儿个人掌握简单的,不同的绳毽子方法,然后再变换花样或进行比赛。
3因地制宜制作各种不同的毽子,进行踢绳毽子游戏活动。
练习“走”的游戏游戏名称:“小老鼠过河”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幼儿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提高排队走能力。
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0~15米的平行线当作“小河”幼儿每人一个布绳。
游戏的玩法及规则: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分别组成路纵队“站在”平行线一侧。
2教师扮演“老鼠”妈妈幼儿每人腰系一根布绳(留长一端作为老鼠的尾巴)扮演小老鼠。
3游戏前除排头小老鼠外,其余小老鼠依次抓住前面小老鼠的尾巴。
4游戏时,当小老鼠听到老鼠妈妈说:“小老鼠,我们排队出去玩吧”时,小老鼠一个跟着一个走向“河对岸”(另一侧的平行线)5游戏可重复进行。
游戏建议:1初学者为保证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可要求幼儿一定要拉住前面幼儿腰间的绳子,且走路时不要太快。
2待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让幼儿不抓绳子,一个跟着一个走,并提醒幼儿走路时抬头,挺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