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5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是 。D
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B )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
A.水稻 B.玉米 C.青稞 D.小麦
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 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惯 和文化传统。
气候差异。 广州:气候炎热,昼长夜短 哈尔滨:气候寒冷,昼短夜长
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 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 要的地理分界线。
农作物 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农作物 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活动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填写下表。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 于0℃或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800mm
1.观察图5.5中的界限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限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限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mm等降水量线
季风(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
2.观察图5.5中的界限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限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0℃等温线
>800mm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有或无)
平原、高原
有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无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2.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பைடு நூலகம்,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
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
气候
小
大
降水
干湿区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植被类型 主要油料作物 主要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半湿润
暖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湿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油菜
甘蔗
四大地理区域
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
4.下列山脉和地形区均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C )
A.巫山山脉 黄土高原 B.大兴安岭 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 武夷山山脉 D.阴山山脉 东南丘陵
5.“农田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两至三熟”是对
下列哪个地区农业情况的描述(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A
)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C )
(2)界限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限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800mm等降水量线
(4)界限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 气温和降水,即气候因素
是,大体一致
3.观察图5.5中的界限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限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一、二级阶梯的界边线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
•
1、通过自主阅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引导学 生抓住 课文的 重点词 语。
•
2、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 勤劳的 双手创 造出来 的,培 养学生 爱护环 境的意 识。
•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 娜和渔 夫的勤 劳、淳 朴和善 良,学 习他们 宁可自 己受苦 也要帮 助他人 的美德 。
•
8.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知道 仿生学 是人类 创造发 明的重 要方法 ,激发 探索科 学奥秘 的兴趣 。
•
9. 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 进一步 扩大, 严格规 定官员 只能在 田产所 在地以 外的区 域任职 。
•
10. 在限定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补充里程 限定, 是清代 较明代 在地方 官员任 职回避 制度制 定上更 显细化 的表现 。
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
区、文化区等。例如,根据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 候类型区;根据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区;根 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 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确定界限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势,(即地形因素)
横断山脉
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D
A
C
B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A 青藏地、区 B 南方地区、C 北方地区、D 西北地区 。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 秦岭 ,②是 淮河 。
(3)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是 C;气候
•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 、心理 的描写 ,表现 人物品 质的写 法。
•
5.了解科学家为了探索蝙蝠飞行秘密 所做的 三次试 验,并 能复述 三次试 验的过 程及结 论。
•
6.学会提炼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借 助关键 信息和 板书理 解蝙蝠 和雷达 之间的 关系。
•
7.通过“敏锐、敏捷”的用法比较, 以及“ 配合” 一词的 使用, 感受说 明文用 词的准 确性。
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地理差异显著 ①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气温:自南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降低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人类活动差异显著(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纬度位置
冬季南北温差大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海陆位置
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地势差异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B )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
A.水稻 B.玉米 C.青稞 D.小麦
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 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惯 和文化传统。
气候差异。 广州:气候炎热,昼长夜短 哈尔滨:气候寒冷,昼短夜长
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 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 要的地理分界线。
农作物 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农作物 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活动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填写下表。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 于0℃或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800mm
1.观察图5.5中的界限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限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限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mm等降水量线
季风(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
2.观察图5.5中的界限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限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0℃等温线
>800mm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有或无)
平原、高原
有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无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2.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பைடு நூலகம்,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
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
气候
小
大
降水
干湿区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植被类型 主要油料作物 主要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半湿润
暖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湿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油菜
甘蔗
四大地理区域
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
4.下列山脉和地形区均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C )
A.巫山山脉 黄土高原 B.大兴安岭 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 武夷山山脉 D.阴山山脉 东南丘陵
5.“农田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两至三熟”是对
下列哪个地区农业情况的描述(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A
)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C )
(2)界限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限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800mm等降水量线
(4)界限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 气温和降水,即气候因素
是,大体一致
3.观察图5.5中的界限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限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一、二级阶梯的界边线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
•
1、通过自主阅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引导学 生抓住 课文的 重点词 语。
•
2、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 勤劳的 双手创 造出来 的,培 养学生 爱护环 境的意 识。
•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 娜和渔 夫的勤 劳、淳 朴和善 良,学 习他们 宁可自 己受苦 也要帮 助他人 的美德 。
•
8.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知道 仿生学 是人类 创造发 明的重 要方法 ,激发 探索科 学奥秘 的兴趣 。
•
9. 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 进一步 扩大, 严格规 定官员 只能在 田产所 在地以 外的区 域任职 。
•
10. 在限定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补充里程 限定, 是清代 较明代 在地方 官员任 职回避 制度制 定上更 显细化 的表现 。
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
区、文化区等。例如,根据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 候类型区;根据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区;根 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 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确定界限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势,(即地形因素)
横断山脉
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D
A
C
B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A 青藏地、区 B 南方地区、C 北方地区、D 西北地区 。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 秦岭 ,②是 淮河 。
(3)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是 C;气候
•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 、心理 的描写 ,表现 人物品 质的写 法。
•
5.了解科学家为了探索蝙蝠飞行秘密 所做的 三次试 验,并 能复述 三次试 验的过 程及结 论。
•
6.学会提炼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借 助关键 信息和 板书理 解蝙蝠 和雷达 之间的 关系。
•
7.通过“敏锐、敏捷”的用法比较, 以及“ 配合” 一词的 使用, 感受说 明文用 词的准 确性。
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地理差异显著 ①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气温:自南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降低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人类活动差异显著(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纬度位置
冬季南北温差大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海陆位置
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地势差异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