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卷文综历史

合集下载

文综全国卷2试题及答案

文综全国卷2试题及答案

文综全国卷2试题及答案### 文综全国卷2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1. 题目: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最早由谁发明? - A. 毕昇- B. 蔡伦- C. 王羲之- D. 张衡答案:A2. 题目: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答案:A3. 题目: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的是?- A.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B. 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 C. 贝多芬、莫扎特、海顿- D. 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答案:A4. 题目: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G7成员国?- 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澳大利亚答案:D5. 题目: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 - A. 中国- B. 法国- C. 俄罗斯- D. 印度答案:D#### 二、填空题(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国两制”构想首次提出是在解决________问题时提出的。

答案:台湾2.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是________。

答案:亚当·斯密3.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________。

答案:苏联4. 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起始于我国的哪个朝代?答案:汉朝5. 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城市是________。

答案:香港#### 三、简答题(共20分)1. 题目:简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答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了城镇化进程,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2. 题目:请简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主要职能。

答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和执行国际贸易规则,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监督成员国的贸易政策,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全国卷Ⅱ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全国卷Ⅱ

2015·全国卷Ⅱ历史24.O1、O22015·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4.C解析本题以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与现实政治不相适应;在汉武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适应了政治需要;故A项错误;B项与孟子和荀子等儒家学者的主张矛盾;儒家学者不反对变革;他们反对的是现实政治与其政治理想不同;D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儒家学者是借古人之口;倡导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理想..故答案为C项..25.A2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申明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25.A解析本题以汉宣帝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这体现的是帝王与地方的优秀官员共同管理国家;故答案为A项..材料无法体现分权问题;故B项错误;C、D 两项本身不符合史实..26.H12015·全国卷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26.C解析本题以经济重心南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古代经济的核心部门是农业;海外贸易只不过是封建经济的补充;与农业经济关系最密切的是农业技术的革新;故C项正确、D 项错误;A项主要侧重于商业方面;B项与经济重心南移没有必然联系..27.H22015·全国卷Ⅱ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27.B解析本题以明朝迁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突出的角度是迁都北京有利于对全国各地的掌控;解题角度是“客观上”..明朝时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统一;故A项错误;巩固国家统一有助于不同地区的经济交流;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明朝时经济重心在南方的格局没有改变;排除D项..28.J12015·全国卷Ⅱ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28.A解析本题以时人对洋务派代表的看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题干中从事洋务的人物都被当时的人所讥讽;说明了这是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故答案为A项..材料无法体现崇洋媚外;排除B项;C项是后人对洋务派的态度;与材料无关;D项与题干无关..29.R12015·全国卷Ⅱ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29.C解析本题以新学伪经考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典型着作;维新变法与君主专制制度格格不入;故该书遭到政府禁毁;答案为C项..A项本身有误;引介西方理论不是目的;排除B项;康有为的着作没有颠覆孔孟学说;只是借助孔子威望宣传维新思想而已;D项错误..30.C42015·全国卷Ⅱ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30.B解析本题以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发行纸币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发行的纸币没有相应的金属货币储备;“军用票”则是直接掠夺;这是以战养战的表现;故答案为B项..A、C两项与材料中的沦陷区不符;D 项不是目的;而是表现..31.Q42015·全国卷Ⅱ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31.D解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解题关键一是时间;二是学习俄文成为新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外交政策没有发生转变;排除A项;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一五”计划时期;排除B项;C项不是材料重点强调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以苏联为师;苏联援助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出于学习苏联的工业化成就的需要而学习俄文;故答案选D项..32.I12015·全国卷Ⅱ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32.D解析本题以茶叶在英国的使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茶叶从最初由英国贵族独享到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说明英国的茶叶数量大增;时间是17世纪60年代到18世纪末;这是新航路开辟导致商业革命的表现..A项与材料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与史实不符..故答案选D项..33.I22015·全国卷Ⅱ下表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3.B解析本题以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表格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表明世界上四个经济最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小;这说明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取得一定的发展;故答案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英、美、法、德四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就显着;拉大了与其他国家工业发展的差距;故排除C 项;材料与世界经济结构变化无关;世界经济结构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故排除D项..34.M22015·全国卷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34.D解析本题以苏联的粮食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虽然苏联的粮食产量下降;但粮食出口却大幅度增加;这表明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扩大了积累;农民的利益被牺牲;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答案选D项..35.G2015·全国卷Ⅱ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着;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35.C解析本题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的能力..材料的角度是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的过程;突出美苏两国国家力量发展变化的历程;故答案为C项..美苏两国的根本利益存在矛盾;排除A项;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是“冷战”;不是军事冲突;排除B项;美苏俄两国的敌对意识在苏联解体后依然存在;故D项错误..40.O1、P12015·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40.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解析本题以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提取史料有效信息、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两人的法制观念要根据材料一中的孟子和材料二中的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概括..第2问的第一小问;背景从两人生活时代的政治、经济模式、思想观念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从杰出思想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角度来回答..41.L12015·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41.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解析本题以新中国节假日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概括综合判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材料选择一种自己最熟悉的趋势;表明个人态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节假日的演变与新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45.T12015·全国卷Ⅱ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45.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解析本题以清朝的俸禄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史料有效信息解读、比较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从官员个人的开支、政府的开支、贪腐问题、百姓的负担重等角度进行高度概括..第2问;既要把握该制度的进步作用;又要考虑其目的和存在的问题..46.T22015·全国卷Ⅱ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厉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重轻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唯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1根据材料;概括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46.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多数国民须自觉居于主人地位;具有主动精神;自觉参与建设政府、制定并维护宪法..2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清末民初民主政治失败的原因;认识到民众觉悟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要唤醒国民的政治自觉;发展了民主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思想解放作用..解析本题以陈独秀的文章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史料有效信息提取与解读应用的能力..第1问;陈独秀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从公民的政治地位、政治热情、政治行为三个层次概括..第2问则是把握陈独秀民主政治主张提出的原因、民主政治与民众的关系、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突出的是陈独秀对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与实践的贡献..47.T32015·全国卷Ⅱ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着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着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着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47.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二战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解析本题以苏联研制原子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概括史料有效信息与综合应用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苏联的科学理论研究、美国的核垄断、二战后两极格局和“冷战”出现等角度分析..第2问;条件有苏联核理论研究的基础与苏联的重视等;积极作用从维护世界和平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稳定等角度分析..48.T42015·全国卷Ⅱ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48.1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2政策: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评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解析本题以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史料有效信息的解读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非常法颁布的时间回答;结合此时德国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背景中与工人运动相关的内容作答..第2问;政策要根据材料概括;即俾斯麦政府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评价政策时要把握不同的角度;从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的表现及阶级属性等角度把握..。

全国二卷文综试题及答案

全国二卷文综试题及答案

全国二卷文综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B. 苏轼是宋代著名词人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D.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的作品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道德经答案:D4. 下列关于中国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B.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C.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D.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盆地答案:B5. 下列关于中国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B.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C.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D.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答案:D6. 下列关于中国哲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 墨子是法家学派的创始人D.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答案:C7. 下列关于中国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B.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书写艺术C. 油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D.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答案:C8. 下列关于中国法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B. 中国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C. 中国法律体系是单一制法律体系D. 中国法律体系是联邦制法律体系答案:D9. 下列关于中国政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B. 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中国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 中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答案:D10. 下列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B.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C.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D.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答案解析(全国2卷)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答案解析(全国2卷)

2020高考全国2卷文综历史试题答案解析1.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

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

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

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百姓‘三百里皆观’”“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的角抵表演雅俗共赏,受到不同阶层的欣赏,说明角抵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不同阶层的人都欣赏角抵表演,没有强调对川剧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A项错误;根据材料“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可知,角抵表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不能完整体现材料内容,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角抵表演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没有体现其渊源,无法得出源于民间劳动技能的结论,D项错误。

2.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

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等信息可知,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为其发现实物“佛光寺”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说明此类壁画可与文化遗存互证,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的壁画应源于现实中的实物,而不是源于艺术想象,A项错误;材料所述壁画能够为发现其实物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一定程度上能够还原历史真实,但不能表述为“完整”,B项错误;材料所述壁画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不是来自于学者的发掘,D项错误。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二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二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二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年高考新课标全国二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年高考新课标全国二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学科网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落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学科网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30.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Word版含解析

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Word版含解析

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Word版含解析2024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社会不断演变和发展。

历史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其命题也随着历史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本文将分析2024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试题的特点和趋势,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一、试题特点分析1、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 2024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试题中有关古代文明、世界战争、经济体制等知识点,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记忆相关知识,还需要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影响。

2、关注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

2024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时代背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例如,试题中有关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等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从时代背景出发,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3、跨学科的综合性题目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2024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的综合性题目注重考查学生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例如,试题中有关历史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传承等知识点,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历史知识,还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答问题。

二、备考建议1、夯实基础知识历史学科的知识点繁多,夯实基础知识是备考的关键。

学生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历史教材,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和影响。

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课外阅读、历史读物等途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解答历史试题的重要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归纳、评价等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历史讲座、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3、注重跨学科学习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紧密,学生需要注重跨学科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多学科的书籍、参加跨学科的学习活动等途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高考文综全国Ⅱ卷历史真题试卷(解析版)

高考文综全国Ⅱ卷历史真题试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Ⅱ卷)原卷+解析一、单选题(共12题;共48分)1.(2019·全国Ⅱ)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 D【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率先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对地方实现了强有力的控制,因此有力量兴建大型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

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制度走向崩溃,A选项排除。

铁质生产工具的普及有利于水利工程的修建,但不是主要因素,B选项排除。

交通运输网络的畅通与水利工程的修建无关,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准确把握,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国家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兴建水利工程。

2.(2019·全国Ⅱ)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王国势力强大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 现实统治需要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答案】 C【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和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C选项符合题意。

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了王国问题,A选项排除。

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选项排除。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现的是思想文化专制和,与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无关,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汉代儒学的准确把握,汉初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和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新课标II卷解析版

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新课标II卷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24.司马迁着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de)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de)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de)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de)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de)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de)历史文本记录(de)历史最真实解析考点:史学理论.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解题关键:“记述内容不一”,“常遇人传颂黄帝事迹”,“择其言尤雅者”.A项与题干“记述不一甚至荒诞”矛盾;史学着作历史文献记录没有要求说“一定”(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排除C 项;历史文本记录具有主观性,排除D项.答案:B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de)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解析考点:中国古代农业.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解题关键:宋代“不抑兼并”,即放任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严重,必然导致自耕农手中(de)土地减少.(土地是一定(de),集中在地主手中(de)多,自耕农手中(de)土地就少.小学数学题,呵呵)B项中(de)流民问题严重,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不过,该项推测也属合理).A、C与材料及史实不符,C项公然与题干冲突.答案:D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de)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de)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解析考点:中国古代商业.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解题关键:北货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悉盐铁粗重之类,南北互通有无.B、C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材料可以体现岭南地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但仅从南北运输数量,无法直接体现南北经济发展程度(de)高低,排除A项.答案:D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de)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de)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de)价值观念解析考点:中国古代文化.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解题关键:清代小说兴盛(de)背景.依据基础知识可直接作答.A与史实不符,B与材料无关,D在材料中无体现(材料体现了爱好小说者甚众,与“价值观”(de)整合无关).答案:C28.“蓝脸(de)窦尔敦盗御马,红脸(de)关公战长沙,黄脸(de)典韦白脸(de)曹操,黑脸(de)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de)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de)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de)价值解析考点:中国古代戏曲.能力:常识.本题分析:古代戏曲把人物脸谱化,显然没有真实再现历史,排除A、C;脸谱化(de)结果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即歪曲了)历史人物(de)价值,排除D.答案:B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de)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de)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de)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考点:近代中国(de)政治制度.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解题关键:清政府在国外设立领事馆,说明清朝抛弃“天朝外交”体制(我是全天下主宰,“天下观”),转向近代外交(国与国外交,“国家观”).答案:C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de)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de)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de)保护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de)调整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de)行为D.无意改变农村(de)生产关系解析考点:中国近代经济.能力:基本史实,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解题关键:“未得到国民党中央(de)肯定”,排除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民党还是有意保护“物权”(de));“未得肯定”与“阻止”含义不同,排除B(况且仅是“减租”而不是“抗租”);C项与材料及史实无关.答案:D.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着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de)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de)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de)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de)意识形态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de)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de)全新形式解析考点:新中国(de)教育.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本题分析:“全国各高校”开设政治课、文化部举办马列讲座,旨在对“全社会”进行政治教育,排除B.CD与材料无关.答案:A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de)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de)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解析考点:古代雅典(de)民主制度.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解题关键:辩护人打动陪审团,说明辩护人得到了多数票支持.常识:雅典陪审法庭中(de)陪审团投票,以多数原则决定罪责及惩罚:第一轮对被告有无罪责进行投票,如有罪则就进行第二轮投票,以确定如何惩罚.答案:A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de)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de)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de).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de)“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de)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de)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de)邦联体制解析考点:美国联邦制(de)建立.能力:基础知识.解题关键:1787年“3月”,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解题关键为“时间”.当这封信出台时,美国尚不是联邦制,美国宪法是当年9月份通过(de)(考查(de)知识点太细了),排除A;“三权分立”也不是“现行体制”(注意时间),排除B;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无关,美国独立时已于英国脱离“母子”关系,排除C.本题分析:考生需要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de)具体时间.答案:D34.19世纪晚期德国(de)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de)原因在于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解析考点:西方近代代议制度.能力:基础知识.解题关键:19世纪晚期,德国已完成统一,排除B;19世纪晚期,欧洲各国勾心斗角拉帮结派,但离“战争”还有“时间差”,D项与史实不符.C 项不是“骨子里”(de)原因,德国(de)专制色彩是“娘胎”里带(de),排除C项.(C项再解读:按照“宇宙真理”,那啥决定啥,前者不是“消解”而是“推进”后者才对.请不要联系此时本地哦呵呵~)答案:A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de)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de)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de)精神解析考点:斯大林体制.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解题关键:1931,赶超先进国家.答案:B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de)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de)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de)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de)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de)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de)论着、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着15种左右.——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de)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de)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de)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de)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de)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de)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de)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de)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de)事业,正在拿他(de)精神来加佑你哩.”——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de)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de)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解析考点:西学东渐.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de)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de)重视;相对论(de)提出是科学领域(de)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de)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8分)(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de)结果;提升中国(de)科学水平及民众(de)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de)西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de)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de)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答案解构:第二问中,评析国人欢迎“科学”时,采用(de)是“原因+积极意义”;评析国人质疑科学时,采用(de)是“原因+积极意义+消极影响”.根据本人多次参与高招阅卷(de)经验,本题会据此“采点赋分”.题干中如加上“分别”二字,即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国人对科学(de)态度,会使本题更容易些.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de)场所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de)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de)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解析考点:东西方政治制度.能力:基础知识,概括归纳能力.解题关键:由建筑转移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对比.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8分)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de)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4分)示例:历史上(de)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de)政治制度、直观(de)权力结构和有形(de)政治文化.考生从相关建筑(de)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de)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请从下面所给(de)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de)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de)“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de)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de)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de)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解析考点:中国古代(de)经济(赋税改革).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6分)(2)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9分)46.(15分)近代社会(de)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何启、胡启垣:新政论议(1895年)(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de)主要原则.(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de)意义.(5分)解析考点:戊戌变法.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解析:注意材料(de)来源及写作时间.答案:(1)议员选举和科举功名相联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一定限制;仿行宪政,议事原则自下而上,少数服从多数;军国大政仍归君主.(10分)(2)进行制度设计;为之后(de)政治改革提供了思想资源.(5分)47.(15分)20世纪(de)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de)犯罪行为(de)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de)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de)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de)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de)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de)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de)意义.(10分)解析考点:两次世界大战.能力:考查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de)惩罚.(5分)(2)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斯(de)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10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着(de)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de)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de)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de)评价及其主要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de)目(de)及采用(de)方法.(9分)解析考点:王安石变法.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de)能力.答案:(1)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6分)(2)目(de):弘扬历史上(de)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4分)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de)态度;考订历史材料(de)真伪.(5分)。

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参考答案:24-25 CD 26-30 ABBCA 31-35 CBACD40.(25分)(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增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动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动东北开发。

41.(12分)示例: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

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

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

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理解,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

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世界近代史开端。

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理解水平。

45.(15分)(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失去南方开发,促动社会经济发展。

46.(15分)(1)原因: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

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

(2)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巩固。

47.(15分)(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

(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

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8.(15分)(1)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颁布变法诏书;重用维新派人士;抵制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II)(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II)(解析版)

在 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
据图可知,当时 A. 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 C. 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
B. 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 D. 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多偏向运输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随着各主要列强向帝国主义阶
误;确立“省试考试权威”与“皇帝出题”的“殿试成为常制”不符,B 项错误;“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与材料主
题不符,D 项错误。
4.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
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 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 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者 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 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
A. 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 紧张关系
B.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的 C. 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D. 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美苏两国关系由战时同盟走向了敌
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所有权威部
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 雅典民主政治
B. 僭主政治
C. 罗马共和政体
D. 寡头政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少数服从多数,通过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等,充分而自
10.15 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

2020年全国卷Ⅱ文综历史高考试题(含解析)

2020年全国卷Ⅱ文综历史高考试题(含解析)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少数服从多数,通过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等,充分而自如地批评“国家所有权威部门”,但同时容易在意见不一的情况下,出现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造成流血和冲突,是多数人的暴政,A项正确;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统治权力的僭主政治,实行少贵族集体专政的罗马共和政体和少数人执政的寡头政治,都不是民主政治,不会出现“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的平和批评”这一现象,BCD三项错误。故选A。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员”,使中共从合法转向“秘密”斗争,说明此时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之时,面对国民政府从“革命的政权机关”转变成“反动执行机关”、“军阀的工具”,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B项正确;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城市中,此时尚未阐明中国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A项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是右倾机会主义而非“左倾”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现象与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的背景不符,D项错误。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美苏两国关系由战时同盟走向了敌对,形成了战后两极对峙的格局。因此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可以判断出美苏两国在战后对抗的格局下又存在交流,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美苏双方之间的交流协议,并非是单纯的美国一方,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美苏之间的交流,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排除;D说法明显不符合美苏之间对抗的史实,排除。故选C。
2020年普通高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020年全国卷Ⅱ文综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解析word版)

2020年全国卷Ⅱ文综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解析word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答案】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
【详解】宋朝初年科举考试中,省试主考官李昉徇私一案被告发后,皇帝主持的殿试成为常制,这体现出宋朝科举制的考试录取程序渐趋完善,C项正确;在隋朝创立科举制时已经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A项错误;确立“省试考试权威”与“皇帝出题”的“殿试成为常制”不符,B项错误;“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与材料主题不符,D项错误。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员”,使中共从合法转向“秘密”斗争,说明此时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之时,面对国民政府从“革命的政权机关”转变成“反动执行机关”、“军阀的工具”,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B项正确;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城市中,此时尚未阐明中国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A项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是右倾机会主义而非“左倾”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现象与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的背景不符,D项错误。

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

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

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

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 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B. 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 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 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百姓‘三百里皆观’”“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的角抵表演雅俗共赏,受到不同阶层的欣赏,说明角抵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不同阶层的人都欣赏角抵表演,没有强调对川剧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A项错误;根据材料“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可知,角抵表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不能完整体现材料内容,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角抵表演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没有体现其渊源,无法得出源于民间劳动技能的结论,D项错误。

2.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

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Ⅱ卷)(解析版)

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Ⅱ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惟独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故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 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

高考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

高考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

高考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
高考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如封建制度、官僚制度等,并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2.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主要介绍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

并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进行了解读和评价。

3. 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建设过程,以及中国在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同时也对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评价。

4. 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联系与影响: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特别是中国古代与世界古代历史的比较,以及中国近代与世界近代历史的联系与影响。

这些内容主要涉及到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方面,考生需要对历史的发展过程和重大事件进行细致了解和分析,以便进行答题。

同时,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和研究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主要移出地 1500~1850年 欧洲、非洲 1850~1945年 欧洲、亚洲 1945~2000年 亚洲、非洲、拉丁美 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 洲 1960 年 迁 移 人 口 为 325 万 , 1974 年 为 947 . 5 万 , 1985 ~ 1990 年 年 增 长 率 为 2.59%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 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 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 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 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 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 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 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 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 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 具有哪些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 响。(6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图6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 “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 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 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 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 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 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 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 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 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 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 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 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The end,thank you!
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 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 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 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 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 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 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 民基本停止。(8分)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 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 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 分)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 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分)贡献:引入 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 全民族的抗战。(7分)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1846 ~ 1924 年
至 1850 年,黑 欧 洲 移 出 4800
人口迁移数量 奴约为 1500万, 万 , 1834 ~ 为白人移民的 1941 年 亚 洲 移
4~ 5 倍
出 1200 ~ 3700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 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 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 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 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 ,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 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 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 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 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 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 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 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 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 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全国Ⅱ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 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 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 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 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 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 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 论结合。12分)
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3分 ) 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 ;(6分)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 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 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 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 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 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 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 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 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 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 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 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 罗兰二 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 罗兰反 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分)
(1)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 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5分) (2)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 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 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 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 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10分)
(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 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 役期限;使用新兵器。(9分)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 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 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6分)
4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 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 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 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 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 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 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 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 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 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 ,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 罗兰》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 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 “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 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 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 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 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 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 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