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实验(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实验二
实验六成就需要
一、原理介绍
成就需要理论是心理学家麦克里兰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他认为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成就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合群需要三种,其中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人们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人们有了某种强烈的需要后,在心理上总会产生某种倾向性。成就需要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所谓成就是相对的,是个人完成一件工作后与他人或自己的既定标准相比较所得出的结果。成就需要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对于地位、名誉、声望等的需要,对于实力、绩效、优势等的需要。研究表明,人们的成就需要不仅内容不同,而且其强度也因人而异,有些人的成就需要强烈,有些人的成就需要很弱。成就需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下列条件将会激发人们的成就需要:(1)能让个人独立负起责任来解决问题的那种环境气氛。(2)能制订出中等成就目标并接受“可预测风险”的倾向。(3)有关他们工作进展情况的详细而具体的及时反馈。成就需要指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参照某种标准去追求成就感、寻求成功的欲望。成就需要高的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较强的责任感。他们不仅仅把工作看做是对组织的贡献,而且希望从工作中来实现和体现个人的价值,因此对工作有较高的投入。(2)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看到自己工作的绩效和评价结果,因为这是产生成就感的重要方式。(3)倾向于选择适度的风险。他们既不甘于去做那些过于轻松、简单而无价值的事,也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去做不太可能做到的事,因为如果失败就无法体验到成就感。高成就需要者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更容易获得成功。
使用代表不同场合下不同表现的照片,让被试凭自己的想象分析照片中心人物的要求等的心理研究方法称为主题测验法。麦克里兰等人进行过一系列与下述实验类似的研究,结果曾出现几种答案:其一,这是一位学生在写论文,他进修了高级课程,收集了丰富的资料,想用最新颖的笔法写出来;其二,这个学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对老师询问的问题不会回答,感到失望;其三,他怀疑学习的内容是否有价值,他正在考虑是否继续学习下去,还是另找别的事做。显然,前者的成就动机高,后者的成就动机低。
二、目的
测查人们成就需要的不同。
三、仪器材料
一张图片,该图片中画有一位男性青年人坐在教室里似乎正在思考问题。
四、步骤
(一)先让各个被试者看图片10秒钟;
(二)让被试回答如下问题:
1、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
2、图片中是什么人?他正在做什么?他在想些什么?
3、根据图片想象主人公身上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和结果?
五、结果与整理
1、对被试的回答按社会意义的不同进行归类。
2、对归类的答案进行统计。
3、根据归类统计确定被试们的成就需要的高低。
六、思考问题
1、分析每个被试的需要程度。
2、分析全体被试的需要类型和程度。
实验七社会动机在完成任务中的作用
一、原理介绍
社会动机又称精神性动机,是人的社会属性所引起的、经学习而获得的,它与个体的经验有关,与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密切联系。人类社会越发展,社会动机就显得越重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产生的力量会大大超过自然动机。社会动机的基本类型有:(1)好奇动机。当个体遇到新奇的事物或处于新环境中时,常常表现出注意、摆弄、探索等行为,促成这些行为的内在力量,通常称为好奇动机。(2)社会赞誉动机。人类有许多行为的动机是为了取悦于人、让别人称赞,这一类动机叫社会赞誉动机。(3)成就动机。个体去从事、完成自以为很重要或是很有价值的工作,并想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人类的不断进步及创造发明,大多有赖于这种内在力量的推动(4)亲和动机。与人结群、交往,希望有人陪伴的内在推动力量。(5)侵犯动机。侵犯是一种习得的、达到个人目的的方式,是愤怒和挫折的表现。但挫折不一定导致侵犯。侵犯行为可因惩罚而受抑制,因放纵而增加。(6)利他动机。推动个体从事毫无利己考虑的行为的内在推动力量。社会动机来源于两大方面,一是从生理性动机(或称生物起源动机,它包括觅食动机,性动机和探索动机,是动机分类中的一大类)衍生的;二是在周周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动机的种类很多,如谦逊、成就、交往、攻击、自主性、反作用、防御、服从、支配、显露、避免伤害、避免损失尊严、养育、秩序、游戏、拒绝等。只有高尚的社会性动机,才能使得行为具有稳固和完整的内容。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之趋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在人们活动动机中,社会动机可产生的行动的巨大力量。心理学家费约用下述实验方法得到的不同动机下所完成工作的指
验证社会动机在完成任务中的作用。
三、仪器材料
测力计和3.4公斤砝码,记录纸若干张。
四、步骤
(一)让被试用右手食指连续拉起测力计上悬挂的重达3.4公斤的砝码。
(二)实验者控制如下情境:
1、对第一组被试不做本实验目的性的任何说明;
2、对第二组被试要求他们表现自己的最高能力;
3、对第三组被试则告之这种活动与一种重要的社会性任务有直接关系。
五、结果与整理
1、计算三种情境下各组完成任务的次数。
2、比较三种情境下各组完成任务的次数的高低。
六、思考问题
1、为什么各组完成任务的指标会产生差异?
2、社会动机在完成任务中的作用如何?
实验八表扬和批评在激发动机中的作用
行为科学家斯金纳提出了一种“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这就是强化理论,也叫做行为修正理论。根据影响行为的性质和其是否再发生的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负强化以及惩罚等。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这是正强化。当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之后,随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从而使此类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负强化。惩罚是当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映之后,随即呈现一个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去除原有的不良刺激或情境等。惩罚的方法有批评、处分、降级、给予不良情境等等,
心理学家赫洛克采用下述实验方法获得的结果表明:受表扬组成绩连续上升,受批评组比受忽视组成绩好一些,控制组成绩最差。这个实验说明,表扬能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批评也能产生一定程度上促进工作动机的效果。有表扬和批评,无论对优胜者还是失败者,都能进一步激发其工作动机;如果自己的工作与学习的成绩好坏,与他人相比有何高低上下都一概不知道,则无助于今后工作进一步的开展,亦即缺乏动力,尤其是缺乏其竞争性动机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把表扬与批评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二、目的
探讨表扬和批评在激发动机中的作用。
三、仪器材料
5套15分钟能够做完的数学试卷。
四、步骤
(一)实验对象:100名左右智能相当、文化程度比较一致的成人被试。将被试分为4个组,人数大致相等。
(二)让其练习数学题5天,每天15分钟。
(三)控制如下条件:
1、第一组为受表扬组,每次练习之后宣布被试的姓名,只要做对了就施予表扬和奖励;
2、第二组为受批评组,抓住一点问题就点名批评;
3、第三组为受忽视组,对他们的练习不管好与差,错与对,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只让他们旁观静听其他两组受批评或受表扬;
4、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单独练习,既不知道自己的成绩好坏,也不知道其他组的情况,不给他们提供任何外来信息。
五、结果与整理
1、统计每组被试的单个成绩和平均成绩;
2、比较不同激励条件下的成绩水平。
六、思考问题
1、讨论表扬和批评所起的动机作用。
2、为什么控制组成绩最差呢?
实验九态度对认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