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合集下载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但是,所交上来的40篇“观察记录报告” 中却错误百出。在这40篇“观察记录报告” 中,只有1篇在主要事实上的错误少于20%, 14篇有20%~40%的错误,而其余25篇则 有超过40%以上的错误。而且特别值得一 提的是,在这些“观察记录报告”中,有 半数以上的报告中有10%以上的情节纯属 臆造。
A E DC B
※客观过去是不变的,但史料的形成与整 理带有主观色彩,对史料的解读与综合也 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因此,历史著述通 常是两次“主观什么化是历”史的《史产学概物论》。马工程
六、讨论
请先阅读下列资料:
心理学家W.H.乔治在20世纪30年代曾 经报道过一个实际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 被之后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广泛地引用来 说明观察的易谬性。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在哥廷根的一次心理学会议上,突然从门 外冲进一个人,其后面又追着一个手里拿 着手枪的人。两人正在屋子的中央混战时 突然响了一枪,两人又一起冲了出去。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问题:
相对于客观过去而言,史料只是冰山之 一角,并且从上面的例子看,即便训练有 素的学者亲身观察记载的史料都充满错误, 而史学家又只能依靠史料来工作,因此, 历史真相是不可能得知的。请就此谈谈你 的看法。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注意: 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加深认识,训练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材料6 《明史》:兴宗、睿宗虽未尝身为天 子,而尊号徽称典礼具备,其实有不容泯者。 史者所以记事也,记事必核其名与实。曰宗 曰帝者,当时已定之名,名定而实着焉矣。 爰据《元史》裕宗、睿宗列传之例,别为一 卷如右,而各以后附焉。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材料7 《明史》:近世论史者,莫过于日历, 日历者,史之根柢也。自唐长寿中,史官姚 璹奏请撰时政记,元和中,韦执谊又奏撰日 历。日历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 以时系年,犹有《春秋》遗意。至于起居注 之说,亦专以甲子起例,盖纪事之法无逾此 也。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法国乡村史》、《会魔术的国王们》、《历史 学家的技艺》等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2.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 性的科学。
教材关于“历史学”的定义是在唯物史观 指导下的定义。 ※ 此处的“历史”同样指人类史。
这同样表明,历史并非研究“过去”。 ※ “矛盾运动过程”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
强调过程,就意味着关注时间性变化。而 “矛盾运动”则意味着辩证法。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 “规律性” 表明历史是客观的,它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能为人们所认识,这 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原则。
讨论:
唯心主义的史学家反对历史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认为历史是思想 的产物。下面是我国著名学者朱光潜对意 大利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克罗齐的历史思 想的一段介绍,请先阅读,然后讨论。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程
什么是历史学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什么是历史学
一、历史学的对象是人类史 1.马克·布洛赫:历史是研究时间中的人 的科学。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 人们有时说,历史是一门有关过去的 科学,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很不妥当。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柯林武德(R.C. Collingwood)《历史的观 念》:历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讨。科学是要 把事物弄明白,在这种意义上,历史是一门 科学。历史学是作什么用的,我的答案是, 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二、历史学的学科特征 1.历史学的根本特征 ※以史料为基础,但史学不只是史料学。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中国史学史4

中国史学史4

三、隋朝修史的失误
• 1、隋禁私人修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史官,但对 史学控制不严,齐设史馆,但仍不限制私人修史,隋朝 统一后设史馆,禁止私人修史,开皇十三年(593)文 帝下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 (《隋书· 文帝纪》)从客观上扼杀了私家修史的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史学的繁荣。 • 2、官府修史不力,无切实宏大的修史计划和明确 的分工合作。 • 3、修史者多非其才。炀帝时网罗的人才中,多是 以词章见长的文士,如虞绰、王胄、庾自直等。后人评 价“隋炀帝虽好文儒,尤疾学者,前世史籍,竟无所成, 数代之事殆将泯绝”(《州府元龟》)卷554国史部》 虽好文儒,然轻修史,这是事实。
• 牛弘字里仁。入隋任秘书监、吏部尚书。 著有《隋朝仪礼》百卷,《周史》十八卷(未 最后成书)等。 • 刘知几批评道“夫以宇文之言,而动遵经 典,多依《史》、《汉》,“虽文皆雅正,而 事悉虚无”(《杂说下》) • 此外尚有李德林《齐史》、杜台卿《齐 纪》、许善心《梁史》、姚察《梁书》等,这 些史书为以后唐修诸史提供了基础。
第二节 唐初史馆制度的确立及史书的 修撰
• 一、唐初史馆制度的确立 • 经过魏晋南北朝长期混乱以后,隋唐二代 重新建立起封建统一大帝国。唐初,由于政治 统一,经济繁荣,社会秩序趋向稳定,朝廷对 于前代文化的整理开始重视。唐太宗时,正式 设立史馆,专修国史,又对唐以前诸朝史籍进 行大规模的整》、 《陈》、《北齐书》、《北周书》、《隋书》、 《南史》、 《北史》, 后二部乃李延寿私撰 而由朝廷颁行)是在这时期修成的。
二、隋朝修史的成就
• 魏澹,字彦渊(深),澹父季景是魏收族 叔。澹历任北齐殿中死后、侍御史,北周纳言 中士,入隋任太子舍人,后升为著作郎。 • 开皇中,文帝认为魏收《魏书》“褒贬失 实”,“诏澹别成《魏史》”,澹书以西魏为 正统,东魏为僣伪,共92卷:十二纪、七十八 传,另加史论及例并目录。据《崇文总目》, 澹书仅存纪一篇。(《太宗纪》)今本收书 《太宗纪》取自于澹书。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3.自然史与人类史有着内在联系
※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创造自己 的历史的。
自然环境指位于一定气候带的土地、 矿藏、气候和动植物资,也包括人们生 存和生活的整个生态环境。这些自然条件, 是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对象和劳 动环境。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3. 讨论总结: 1)古汉语中无“历史”一词 2)古汉语中“史”的涵义 ※官名 ※史书 ※史学 ※史家 ※史事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4. 西文中的历史
“历史”一词的希腊语为“ἱστορία”,原义 为“调查、探究(而获得的知识)”。
李大钊《史学要论》:“历史”在英语为 History,在法语为Histoire,在义大利语为 Storia,三者同出于希腊语及腊丁语的 Historia,其初义本为“问而知之”;由是而 指把问而知之的结果写录出来的东西亦云, 遂有纪录的意义了。
※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历 史,不是所谓“精神”的产物。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
撰写的,作于1845—
—1846年。该书第一
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
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
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
2. 讨论:请说出下列材料中粗体字部分的 “历史”与“史”的涵义。 材料1《礼记·玉藻》(天子)动则左史书之,言 则右史书之。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材料2 裴松之注《三国志》:吴王浮江万艘, 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 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 句而已。 材料3 《北史》:道元第四弟道慎,字善季, 涉历史传,有干局。位正平太守,有能名。 迁长乐相。卒,赠平州刺史。

00绪论《中国史学史》马工程【通用】

00绪论《中国史学史》马工程【通用】

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学史
• 第一,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学史,要遵循 “生活决定 意识〞的原那么.
• 第二,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学史,要辩证地对待和处 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批判继承史学遗产的根底 上,开辟创新开展的道路.
• 第三,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学史,要充分认识史学在 历史上的社会作用和开展历史教育的现实意义.
绪论
•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范围和 任务
• 二、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国史学的开展 • 三、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 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和研究
中国史学史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任务
• 所谓中国史学史,就是中国史学发生、开 展的历史.
•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中国史学 产生、开展的历史及其演变的规律.
• 〔.1〕中国史学的产生与开展过程;〔 .2〕中国史学开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 〔.3〕各种有代表性的史学成果的特色及 其社会影响;〔.4〕史学与社会的互动作 用;〔.5〕史学开展与相关学术领域的关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第一,认识中国史学开展的历史及其规律
• 第六,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学史,要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史学中 国化继续努力,不断奉献新的成果.
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学史
• 第四,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学史,要重视探索史学开展的规律 ,关注史学上的名家和名著,感受到名家的风采,理解了名 著的价值,才可能对中国史学有理性的认识.
• 第五,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学史,一方面要坚守中国史学的优 良传统和中国史学固有的特点和风格,同时也要以开放的心 态和世界的眼光面对外国史学,吸收外国史学的积极成果, 用以丰富和开展当今的中国史学.

03第三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03第三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二、司马彪《续汉书》、袁宏《后汉纪》 与范晔《后汉书》
《续汉书》八志被誉为“王教之要,国典之源,粲 然略备,可得而知矣”,其在撰述思想上有三个特点: • 第一,是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 • 第二,是强调以“君威”“臣仪”“上下有序”为核
心的“顺礼”等级秩序。 • 第三,是推崇“务从节约”的政治作风。
五、南北朝时期的三部“正史”
• 沈约《宋书》 • 萧子显《南齐书》 • 魏收《魏书》
第三节 地方史、家传、谱牒及其他
一、地方史
• 中国史学上关于地方史志的撰述起源很早,至迟在 两汉时已有了很多撰述。
• 《华阳国志》 •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地方史很多,但存者寥寥,
且又真伪难辨,残缺不全,唯《华阳国志》历一千 六百余年独放异彩,使今人阅后可以想见中国古代 西南地区文明发展的进程。
第二节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二、司马彪《续汉书》、袁宏《后汉纪》 与范晔《后汉书》
范晔虽是据众家后汉史撰《后汉书》,而他的撰述 目标却是以“最有高名”的《汉书》为参照的。范晔 对于材料的整理之功和对于史事的评论精深,是《后 汉书》的两个特点。
范晔的史论,言深意远,用词典雅,笔势纵放,在 史学上是不多见的。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第一节 历史形势的变化促进史学的多途发展
三、史学多途发展的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总的特点,是史学的多途 发展。其具体的表现是史风大盛,史家辈出,史书数 量剧增且种类繁多。这是以往的史学所不能比拟的。
首先,史风大盛和史家辈出;其次,史书数量剧增 和种类繁多;第三,史论与史注受到重视。
后人来弥补了。
第二节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三、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三国志注》
• 陈寿去世后132年,南朝宋人裴松之于元嘉六年(429) 作成《三国志注》。

马工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第四编隋唐文学全套PPT课件 50109

马工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第四编隋唐文学全套PPT课件 50109
典散文再一次焕发光彩。 ▪ 唐传奇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成熟 ▪ 中唐以后出现了文人词 ▪ 此外,唐代出现了变文这一新的文体。
三、唐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 不仅是前代艺术经验充分累积后的大繁荣,又为中国文学的 未来发展开拓出新的疆域。
思考题:
▪ 1.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 2. 唐代科举制度与文学的关系如何? ▪ 3.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唐代有哪些影响?
三、开明与开放的国策
▪ 唐朝的立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政策。相较前代帝王, 夷夏之防的观念非常淡薄,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唐代统治者一视华夷的心态,当与他们的出身有关。李氏为 鲜卑化的汉人,唐高祖之母独孤氏、太宗之母纥陵氏、皇后 长孙氏,都是鲜卑族人。
四、唐诗的对外传播
▪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 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其二)
四、张若虚的诗歌兴象
▪ 张若虚,扬州人,生平不详,曾官兖州兵曹,中宗神龙 (705—707)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 士”。
▪ 从诗歌史的角度来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总结升华了 同类题材的旧传统,开辟了意境圆融、兴象玲珑、情韵深厚 的新的境界,预示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 一方面肯定了文学移易风俗、化成天下的功能;一方面批判 了南朝浮艳的文风,主张合南北之长,使文学达成“文质斌 斌,尽善尽美”(《隋书•文学传序》)的境界。
二、《五经正义》
▪ 高宗永徽四年(653),正式颁布《五经正义》以为明经考试 的依据。《五经正义》是中国学术史上经学统一时代的标志。
▪ 不过,唐初并未将儒教定为一尊,而是同时给予道教、佛教 等其他宗教和思想极大的活动空间。因此,编定《五经正 义》,主要目的在整合文化,而不是政治统治上的考虑。

重视修史的传统 《史学概论》 马工程

重视修史的传统 《史学概论》 马工程
高氏,朕命勒成;惟周及隋,亦同甄录;莫不彰善瘅恶, 激一代之清是有着深刻历史意识的一代明君,他 那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成为千古名言。 贞观三年(629),唐太宗建史馆于禁中,命诸 臣修撰梁、陈、齐、周、隋五代之史,晚年又提 出了撰写新的《晋书》的要求 。二十四史中的六 部,是唐太宗命令撰修的。
《史记》书影
唐太宗:朕拯溺师旅,省方礼毕;四海无事,百揆多
闲;遂因暇日,详观典府。考龟文于羲载,辨鸟册于轩年; 不出岩廊,神交千祀之外;穆然旒纩,临睨九皇之表。是 知右史序言,由斯不昧;左官诠事,历兹为远;发挥文字 之本,通达书契之源;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自沮诵 摄官之后,伯阳载笔之前,列代史臣,皆有删著。仲尼修, 而采《梼杌》;倚相诵,而阐《丘》《坟》;降自西京, 班、马腾其茂实;逮于东汉,范、谢振其芳声。蕞尔当途, 陈寿 覈其国志;眇哉刘宋,沈约裁其帝籍。至梁、陈、
※私人史著的特点
○贵自得之学,重别识心裁。 ○史家视野开阔,史书内容广泛。 ○大多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 ○种类和数量都极为丰富。 ○创造性十分突出,往往起到开风气之 先的作用。
二、中国重视修史的传统
1.强烈的历史意识 ※何谓历史意识 觉得过去重要,有必要保存下来的观念 历史意识+历法+文字→史学产生
历史意识淡漠的民族,即便是文明古国, 也难以有发达的历史学,如印度。
除了历史意识外,还必须有时间观念以 及相应的历法,才能把过去放在时间的序列 中。
文字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文字,口述 的历史无法体现时间,同时也比较多变。
三个要素在中国产生得很早,所以中国 史学历史悠久,灿烂辉煌。
※中国古人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
孔 子: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 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 世,可知也。

02第二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02第二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 此外,他们的校理工作还包括辑佚、辨伪等项内 容,对于文献学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综观刘向父子在文献学上的功绩,可以得出如 下认识:
• 第一,他们整理了当时的大量图书,为后人研究、利用提供了很好的 读本。今天我们对古代学术的了解,与他们的工作直接相关;
• 第二,他们创立了校雠学的基本方法,为后人进行古籍校勘整理树立 了良好的范例;
• 班固继承司马迁历史观中的进步因素,提出了顺时 应变的可贵思想。
第五节 汉代史学的其他成就
一、修史制度与《东观汉记》
• 秦很早就有专门史官并建立了修史制度,史学 在秦早期国家的建设发展中起过一定作用。
• 东汉一代官修史书的最大成绩是《东观汉记》 的修撰。
• 《东观汉记》的史料采摘范围相当宽广。 • 《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为“三
• 第三,他们发展了学术分类观念,对学术源流及演变的考察与介绍, 确立了目录学的基本构架,使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成为目录学的良好 传统;
• 第四,他们对古代学术的爬梳、清理,为后人认识古代学术提供了有 益的帮助。
第三节 刘向、刘歆的历史文献学成就
二、汉代的阴阳五行学说
• 汉代社会弥漫着神秘主义气息,用阴阳五行比附、 解说社会与历史现象的阴阳五行学说盛行一时,发 挥了干预社会的重要作用,也对汉代的学术文化产 生了直接的影响。董仲舒、刘向、刘歆、眭弘、京 房、李寻等人都是这一学说的积极鼓吹者。
• 补撰《史记》成绩较大的,是汉元帝、成帝之时的褚 少孙。
• 还有一些补撰的篇章,如《景帝纪》《礼书》《乐书 》等,具体撰人已无从查考。
第三节 刘向、刘歆的历史文献学成就
一、刘向、刘歆父子的史学活动与历史文献 学成就
• 刘向、刘歆父子在历史上建立的最大功绩,是先 后主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盛大的文献整理 事业。他们以成功的实践,树立了文献校理的范 例,确立了中国古代文献学的基本规模。

05第五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05第五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 与《资治通鉴》同时完成的,还有《资治通鉴目 录》30卷。
第三节 编年体史书的代表性著作《资治通鉴》
二、《资治通鉴》的“资治”思想
• “资治”的撰述思想决定了其书的内容以政治、 军事、民族关系为主。
• 司马光认为,历史上盛衰治乱之变的根本原因在 于“君臣”的政治见识、能力和举措。
• 在司马光看来,决定“国家盛衰”“生民休戚” 的首要因素是君主的修养和能力。
五代两宋史学在理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历史评论和史 学批评大盛,在若干理论问题上有重大发展,影响深远。在北 宋衰亡和政治纷争的刺激下,南宋史家注重本朝史撰述,成为 宋代史学的突出特点。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史家的历史思考
一、天人关系的理性认识
“天人之际”是中国史学史上贯穿始终的重大理论 问题,两宋思想家和史学家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探讨, 达到了新的思想境界。
• 两宋先后与辽、金订立条约,互派使节,也不断派出行人出使 高丽、西夏、蒙古。使者回国后照例要作《行程录》上呈朝廷 ,并著有纪行诗、文,载之文集,这些出使行记以当时人的亲 见亲闻反映了边疆、境外史地,记录了民族和对外关系。
第五节 两宋史学的其他成就
五、金石学与考史之学
• 中国古代史家之留意于金石铭文者甚早,但对其进行比较系统 的搜集、整理、研究并用于证史、考史,则开始于宋代,并得 到迅速发展,欧阳修《集古录》和赵明诚《金石录》是具有标 志性的著述。
• 在宋朝,本朝史的撰修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动和党争发生了 前所未有的密切关系。
• 除了“实录”“国史”之外,宋朝还设立专门机构编修“会 要”,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
第二节 撰述前朝史与修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四、史学批评的发展与史家修养论的深入
• 《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代表了宋代新兴的一股史学思潮。 • 针对史学效法《春秋》刻意褒贬的思潮,苏洵则辨析经学和

《中国史学史》读书笔记.doc

《中国史学史》读书笔记.doc

从远古传说到马克思主义史学——读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看中国史学发展文学院中文系08级1044408029 徐卫明[摘要]白寿彝主编,瞿林东、陈其泰、吴怀祺、施丁、顾诚等五位教授撰写的《中国史学史》,于200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史学史》是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但又不同于其他教材,它上起远古时代神话传说,下迄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马克思主义史学,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通史性质的史学史教本。

这本书汇注了白寿彝及他的学生两代人的心血,是白寿彝先生在史学史研究领域的智慧结晶,是推动中国史学史发展的强劲动力。

[关键词]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著作特色启示与反思史学史是一门还在树立中的学科,还处于发展期。

“史学史的任务是阐述史学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阐述史学在发展中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史学的各种成果在社会上的影响。

”[1]1在整个史学史领域,我们须照此推演中国史学史的梗概。

中国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史学本身发展过程与及其规律的学科。

1941年,金毓黻代表作《中国史学史》出版,标志着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初步建立,早在20年代,梁启超便第一个提出撰写中国史学史专著的设想,而后,此领域学者前赴后继。

我们一般说,在20世纪20到40年代,中国史学史初现雏形。

而作为史学史学科丰碑式的人物白寿彝,其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及建设贡献巨大,影响不言而喻。

1964年2月29日,白寿彝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论文《中国史学史研究任务的商榷》,在文中,他明确提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首先是要阐明我国史学发展的规律。

在阐明中国史学发展规律的同时,中国史学史的研究还要批判地总结我国史学成果。

阐明规律和总结成果,是我国史学史研究的两个经常任务。

”基于此,写好教本又成为中国史学史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一本不同于一般史学专著的、具有通史性质的《中国史学史》教本孕育而生。

一、读《中国史学史》所思:著作特色分析《中国史学史》内容上起远古的传说时代,下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学。

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

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

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名单文学类专业《比较文学概论》对应课程: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导论、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专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通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研究、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外国文学史》对应课程: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概论、外国文学概要、外国文学纲要、外国文学史纲要、外国文学史论、西方文学概观、西方文学概论、西方文学简史、西方文学、西方文学史、欧美文学、欧美文学史等《西方文学理论》对应课程:西方文论、西方文论入门、西方文论史、西方文论与马列文论、西方文艺理论、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简介、西方文艺理论史、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潮、西方文学理论导读、西方文学理论批评、西方文学理论入门、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等《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对应课程: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现代西方文艺思潮等《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应课程:古代文学、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对应课程:古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文论与批评史、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论等《文学理论》对应课程:文学概论、文艺理论、文学原理、文学概论专题、文学基本原理、文学理论关键词、文学理论基础、文学理论入门、文学理论与鉴赏、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原理入门、文艺概论、文艺学概论、文艺理论常识、文艺理论基础、文艺理论与鉴赏、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文艺理论专题、文艺理论专题研究、文艺学基础、文艺学专题、文艺学专题研究、文艺理论热点问题研究等历史学类专业《考古学概论》对应课程:考古学通论、考古通论、考古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学概论、考古学基础,考古学理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欣赏、考古学引论、考古学原理、考古学专题讲座、考古与博物馆基础、考古与博物馆学、文物与考古、文物与考古概论等《中国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国思想史、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儒.释.道—中国传统思想概说、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思想智慧、中国古代思想专题、中国思想论争史:从诸子争鸣到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史概要、中国思想史纲、中国思想文化、中国思想文化趣谈、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思想史等《世界古代史》对应课程: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专题、世界古代史通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上古中世纪史、世界通史·古代、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中古史概论、世界中世纪史等《中国史学史》对应课程:中国史学史、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学史、中国史学简史、中国史学史(含史源学)、中国史学史与文选、中国史学史专题等《史学概论》对应课程:史学概论、历史科学概论、历史理论、历史学、历史学(师范)专业导论、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历史学概论、历史学科专业导论、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学入门导论、历史学通论、历史学专业导论、历史学专业概论、历史研究基础、历史与历史研究、历史哲学、史学导论、史学方法论、史学概论与史学史、史学基础、史学理论、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入门、史学通论等《中国近代史》对应课程: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专题、近代史、近代中国八十年、近现代史、民国史、民国史话、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国近代史讲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近现代史(近代)、中国近现代史通论、中国历史概论、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中国现代史专题、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专题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应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共和国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当代、中国通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国史)、中国现当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等《世界现代史》对应课程:世界现代史、20世纪世界史、世界当代史、世界当代史(1945-90年代)、世界通史·当代、世界通史·世界现代史、世界通史·现代、世界通史(现代),世界现代、当代史,世界现代史专题、世界现当代史、世界现当代史专题、战后世界史等哲学类专业《美学原理》对应课程:美学、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美学常识、美学导论、美学概要、美学基本原理、美学基础、美学基础原理、美学美育、美学入门、美学十讲、美学十五讲、美学通论、美学引论、美学原理与赏析等《中国美学史》对应课程: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导论、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概要、中国美学史纲要、中国美学史话、中国美学史专题、中国美学思想史、中国美学文化、中国美学专题、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等《西方美学史》对应课程:西方美学、西方美学基本问题、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概要、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思想史、西方美学通论、西方美学专题、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与美学、美学史、美学与艺术史、西方古典美学、西方当代美学《中国伦理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外伦理思想史、伦理学思想史、中国伦理思想史等《逻辑学》对应课程:逻辑、逻辑导论、逻辑的思想和方法、逻辑方法论、逻辑基本原理与实务、逻辑基础、逻辑基础与应用、逻辑理论与科学方法、逻辑入门、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与方法、逻辑思想与方法、逻辑推理、逻辑推理训练、逻辑学、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导引、逻辑学概论、逻辑学基础、逻辑学基础与应用、逻辑学基础知识专题、逻辑学与逻辑思维、逻辑学与思维训练、逻辑学原理、逻辑与辩论、逻辑与表达、逻辑与科学、逻辑与论辩、逻辑与推理、近似推理、简明逻辑学、普通逻辑学等《科学技术哲学》对应课程:科学技术哲学、简明科学哲学导论、科技哲学导引、科技哲学概论与科学思维培养、科技哲学专题研究、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导论、科学哲学通论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其原著选读等《西方哲学史》对应课程:欧洲哲学简史、欧洲哲学史、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导读、西方哲学导论、西方哲学发展史、西方哲学概论、西方哲学基本命题、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鉴赏、西方哲学精神、西方哲学流派及其反思、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概论、西方哲学思辨、西方哲学思想史、西方哲学通论、西方哲学引论、西方古代哲学史等《伦理学》对应课程:马克主义伦理学、伦理学、伦理学常识、伦理学导论、伦理学概论、伦理学基础、伦理学及其应用、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伦理学入门、伦理学与思想道德修养、伦理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与运用、大学生伦理学等政治学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概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思政教育学原理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对应课程:思想政治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等《中国革命史》对应课程:中国革命史等《地方政府与政治》对应课程:政府学、中国地方政府、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中国地方政治管理、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等《国际组织》对应课程: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学、国际组织学概论、国际组织研究等《当代中国外交》对应课程: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选修)、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等《政治学概论》对应课程:政治学、现代政治分析、现代政治分析原理、新政治学概要、政治科学、政治科学原理、政治学导论、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核心概念、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说史、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政治学原理等《中国政治思想史》对应课程: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概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中国政治思想史等《西方政治思想史》对应课程:外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概要、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政治思想史等社会学类专业《农村社会学》对应课程:城乡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农村社会专题、农村社区管理、农村社区管理学等《人类学概论》对应课程:人类与社会、社会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方法、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导论等新闻学类专业《新闻编辑》对应课程:媒体编辑与媒体应用、媒体编辑实务、媒体策划与数字编辑、全媒体编辑、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基础、新闻编辑理论与实务、新闻编辑实践、新闻编辑实务、新闻编辑实验、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学实训、新闻编辑学实验、新闻编辑与排版、新闻编辑与评论、新闻编辑与商业评论、新闻编评等《新闻采访与写作》对应课程:当代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初级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策划、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写作、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级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级新闻采写、高级新闻写作、高级新闻业务、基础新闻写作、全媒体新闻采写、全媒体新闻采写教程、全媒体新闻稿写作训练、新闻采写实训、新闻业务综合实践、实用新闻写作、现代新闻写作、新闻(特写)采访写作、新闻(消息)采访写作、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报道、新闻采访基本知识与技巧、新闻采访基础、新闻采访技能实训、新闻采访理论与实践、新闻采访实践、新闻采访实践课程、新闻采访实务、新闻采访实训、新闻采访实验、新闻采访写作、新闻采访写作实践、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与研究、新闻采访写作实务、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与报道、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采访与法制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创新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实验、新闻采访与写作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学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专题、新闻采访与制作、新闻采访与专稿写作、新闻采访综合练习、新闻采写、新闻采写编、新闻采写编评实训、新闻采写编实验、新闻采写基础、新闻采写精要、新闻采写课程实习、新闻采写实践、新闻采写实务、新闻采写实训、新闻采写实验、新闻采写现场模拟及实践、新闻采写与编辑、新闻采写与评论、新闻采写与实践、新闻采写专题、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实务、新闻写作、新闻写作基础、新闻写作技能综合训练、新闻写作精讲、新闻写作课程实践、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新闻写作实践、新闻写作实践课程、新闻写作实务、新闻写作实训、新闻写作实验、新闻写作学、新闻写作训练、新闻写作艺术技巧、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新闻写作与编辑、新闻写作与采访、新闻写作与评论、新闻写作指导、新闻写作专题、新闻学/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与采访、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专题新闻报道与写作、专题新闻采写、专题新闻写作、专业新闻采访报道、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专业新闻采写、专业新闻写作等《广告学》概论对应课程:广告学、广告学概论、广告、广告理论、广告理论和实务、广告理论与策划、广告理论与策划实务、广告理论与创意、广告理论与广告赏析、广告理论与实践、广告理论与实务、广告通论、广告通识、广告学导论、广告学基础、广告学基础知识及广告佳作欣赏、广告学及包装设计、广告学科导论、广告学理论与实务、广告学入门、广告学入门与作品赏析、广告学通论、广告学与广告策划、广告学与广告创意、广告学与广告实务、广告学原理、广告学原理及实务、广告学原理与广告策划、广告学原理与实务、广告学专业导论、广告原理、广告原理与策划、广告原理与广告策划、广告原理与实务、广告专业导论、文化广告学、现代广告、现代广告导论、现代广告理论与实践、现代广告理论与实务、现代广告通论、现代广告学、现代广告学概论等《新闻学概论》对应课程: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通论、新闻概论、新闻理论、新闻理论基础、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理论与实务、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事业导论、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新闻学/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导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基础、新闻学基础知识、新闻学理论、新闻学理论读书报告、新闻学理论与实务、新闻学入门、新闻学通论、新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新闻传播导论、新闻传播学科导论等经济学类专业《中国经济史》对应课程:中国经济史等《世界经济史》对应课程:中外经济史、世界近代经济史、世界近现代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外国近代经济史、外国近现代经济史、外国经济史、西方经济史、中外经济史等《区域经济学》对应课程:城市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城市和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中国区域经济等《社会保障概论》对应课程:城市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概论、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概论、就业与社会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劳动社会保障、劳动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导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导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政策与制度)、社会保障导论、社会保障概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保障学概论、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与生活、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社会保障原理、社会保障原理与政策、社会保障专题、中国社会保障实践、中国社会保障专题等《管理学》对应课程: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现代管理学、管理学基础、管理导论、管理概论、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导论、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管理理论与实践、管理通论、管理通识、管理学导论、管理学概论、管理学基本原理、管理学基础及实务、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管理学理论精要、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管理学理论与应用、管理学通论、管理学原理实践、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管理学原理与应用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应课程: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对应课程: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原理、微观西方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微宏观经济学、中级微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导论、西方经济学概论、西方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理论、西方经济学入门、西方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原理(双语)、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中级西方经济学等《世界经济概论》对应课程: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概论、当代世界经济概述、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导论、世界经济概况、世界经济概论、世界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对应课程:经济学说史、经济思想史等《资本论》导读对应课程:《资本论》选读、《资本论》入门、《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原旨及其当代价值、《资本论》原著导读、《资本论》、《资本论》导读、《资本论》研读、《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等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对应课程:经济法、经济法学、经济法学(反垄断法)、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竞争法、金融法)、经济法学分论、经济法学概论、经济法学概要、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经济法学总论等《国际公法学》对应课程:国际法、国际法导论、国际法分论、国际法概论、国际法学、国际法综合课、国际法总论、国际公法、国际公法学等《国际经济法学》对应课程: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导论、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经济法基础、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等《民法学》对应课程:民法学、民法、民法总论、民法学、民法.分论、民法.总论、民法(分则)、民法(上)、民法(上)、民法(总论)、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篇)、民法分论、民法分则、民法学(分论)、民法学(物权法)、民法学(下)(含债权法、合同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民法学(总论、物权法、人身权法)、民法学(总论、物权法)、民法学分论、民法总则、民法学总论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对应课程:行政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民事诉讼法学》对应课程: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法学、民事诉讼法精解、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概要、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诉讼学等《刑事诉讼法学》对应课程: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概要等《中国法制史》对应课程:中国法制史、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含新中国法制史)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对应课程:劳动保障法、劳动法、劳动法概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学、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与劳动保障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劳动社会保障法、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等《刑法学》对应课程:刑法学、刑法、刑法·分论、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刑法(分则)、刑法(总论)、刑法(总则)、刑法分论、刑法分则、刑法概论、刑法各论、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刑法学导论、刑法学分论、刑法学分则、刑法学概论、刑法学概要、刑法学各论、刑法学总论、刑法总论、刑法总则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对应课程:环境法、资源环境法、资源环境法学、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法与自然保护法、环境法原理、环境和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资源法、环境与资源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法、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宪法学》对应课程:宪法学、宪法等艺术学类专业《中国戏曲史》对应课程:古代戏曲史研究、戏剧戏曲史、艺术史(戏剧)、中国戏剧简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外戏剧简史、中外戏剧史、中外戏剧史论、中外戏剧史与名作赏析、中外戏剧戏曲史、影视戏剧简史、元明清戏剧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史专题、中国古代戏曲导读、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国古代戏曲史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等《中国舞蹈史》对应课程:中外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舞蹈史、舞蹈发展史与作品赏析、舞蹈简史、舞蹈简史与欣赏、舞蹈史、舞蹈史论、舞蹈史与作品鉴赏、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古代舞蹈史纲、中国古典舞蹈、中国近代舞蹈史、中国近代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中国舞蹈、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舞蹈简史、中国舞蹈简史及欣赏、中国舞蹈简史与赏析、中国舞蹈史、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中国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国舞蹈史与名作欣赏、中国舞蹈史与赏析、中国舞蹈史与舞蹈文化、中国舞蹈史与欣赏、中国舞蹈史与作品鉴赏、中国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国舞蹈史与作品欣赏、中外古代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外舞蹈发展史、中外舞蹈简史、中外舞蹈简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舞蹈史、中外舞蹈史纲、中外舞蹈史纲要、中外舞蹈史及剧目欣赏、中外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外舞蹈史与名作欣赏、中外舞蹈史与赏析、中外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外舞蹈文化、中外现当代舞蹈史与名作赏析等《艺术学概论》对应课程:《艺术学概论》、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与艺术概论、美学与艺术概论、人文艺术概论、文化艺术概论、现代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美术、艺术概论·音乐、艺术概论(建筑学)、艺术概论(美术)、艺术概论(双语)、艺术概论(音乐)、艺术概论(专业导论)、艺术概论与艺术欣赏、艺术概论专题、音乐美学与艺术概论、中国艺术学、中外美术概论、艺术学导论、艺术学、艺术学概论、艺术学基本问题研讨、艺术学基础、艺术学基础知识与艺术作品赏析、艺术学理论入门、艺术学原理、艺术导论、艺术导论与欣赏、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艺术原理、艺术原理与实验、艺术导学等教育学类专业《中国教育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名家及其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史、教育思想专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萃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名家思想、中外教育家思想、中外教育思想史、中外教育思想评述、中外教育思想择介、中外著名教育家思想简介、中外著名教育家思想研究等。

古代文学史马工程教材第四册目录

古代文学史马工程教材第四册目录

古代文学史马工程教材第四册目录目录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第1章上古神话第2章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第3章《诗经》第4章《左传》与春秋战国历史散文第5章《孟子》《庄子》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第6章屈原与楚辞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第1章秦与西汉散文第2章西汉辞赋第3章司马迀与《史记》第4章东汉辞赋第5章《汉书》及东汉其他散文第6章汉代乐府诗第7章汉代文人诗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1章三国文学第2章两晋文学第3章陶渊明第4章南朝文学第5章北朝文学第6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第1章隋及初唐文学第2章盛唐诗歌第3章李白第4章杜甫第5章中唐诗坛第6章白居易、元稹与元白诗派第7章古文思潮与唐文的成就第8章传奇与敦煌文学第9章晩唐五代诗坛第10章词的兴起与晩唐五代词第五编宋代文学第1章北宋初期文学第2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3章北宋前期词坛第4章苏轼及其文学家族第5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第6章北宋后期诗词第7章南宋前期文学第8章陆游与中兴诗坛第9章辛弃疾第10章南宋后期的文学第11章宋代“说话”与宋元话本第六编辽西夏金元文学绪论第1章辽、西夏诗文与金代诗词第2章元代诗词散文第3章说唱艺术与诸宫调第4章元代前期杂剧第5章关汉卿的杂剧创作第6章王实甫与《西厢记》第7章元代后期杂剧第8章元代散曲第9章南戏的兴起、文体与《琵琶记》第七编明代文学绪论第1章明前中期诗文第2章明代文言小说第3章《三国志演义》第4章《水浒传》第5章明代戏曲第6章汤显祖第7章《西游记》第8章《金瓶梅》第9章晩明诗文第10章明代话本小说第11章明代词曲与民歌第八编清代文学第1章清初诗文的繁荣第2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第3章清初白话小说第4章《聊斋志异》与文言小说再兴第5章《儒林外史》第6章《红楼梦》第7章清中叶文学的多元格局第九编晚清文学绪论第1章龚自珍的诗文第2章魏源、林则徐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诗第3章宋诗派的兴起与桐城派的承变第4章古典小说的畸变第5章光、宣、民初的诗文第6章“小说界革命”与晩清戏曲第7章藏、蒙古、柯尔克孜族的三大史诗。

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

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

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名单文学类专业《比较文学概论》对应课程: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导论、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专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通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研究、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外国文学史》对应课程: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概论、外国文学概要、外国文学纲要、外国文学史纲要、外国文学史论、西方文学概观、西方文学概论、西方文学简史、西方文学、西方文学史、欧美文学、欧美文学史等《西方文学理论》对应课程:西方文论、西方文论入门、西方文论史、西方文论与马列文论、西方文艺理论、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简介、西方文艺理论史、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潮、西方文学理论导读、西方文学理论批评、西方文学理论入门、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等《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对应课程: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现代西方文艺思潮等《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应课程:古代文学、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对应课程:古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文论与批评史、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论等《文学理论》对应课程:文学概论、文艺理论、文学原理、文学概论专题、文学基本原理、文学理论关键词、文学理论基础、文学理论入门、文学理论与鉴赏、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原理入门、文艺概论、文艺学概论、文艺理论常识、文艺理论基础、文艺理论与鉴赏、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文艺理论专题、文艺理论专题研究、文艺学基础、文艺学专题、文艺学专题研究、文艺理论热点问题研究等历史学类专业《考古学概论》对应课程:考古学通论、考古通论、考古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学概论、考古学基础,考古学理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欣赏、考古学引论、考古学原理、考古学专题讲座、考古与博物馆基础、考古与博物馆学、文物与考古、文物与考古概论等《中国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国思想史、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儒.释.道—中国传统思想概说、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思想智慧、中国古代思想专题、中国思想论争史:从诸子争鸣到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史概要、中国思想史纲、中国思想文化、中国思想文化趣谈、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思想史等《世界古代史》对应课程: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专题、世界古代史通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上古中世纪史、世界通史·古代、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中古史概论、世界中世纪史等《中国史学史》对应课程:中国史学史、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学史、中国史学简史、中国史学史(含史源学)、中国史学史与文选、中国史学史专题等《史学概论》对应课程:史学概论、历史科学概论、历史理论、历史学、历史学(师范)专业导论、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历史学概论、历史学科专业导论、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学入门导论、历史学通论、历史学专业导论、历史学专业概论、历史研究基础、历史与历史研究、历史哲学、史学导论、史学方法论、史学概论与史学史、史学基础、史学理论、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入门、史学通论等《中国近代史》对应课程: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专题、近代史、近代中国八十年、近现代史、民国史、民国史话、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国近代史讲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近现代史(近代)、中国近现代史通论、中国历史概论、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中国现代史专题、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专题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应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共和国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当代、中国通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国史)、中国现当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等《世界现代史》对应课程:世界现代史、20世纪世界史、世界当代史、世界当代史(1945-90年代)、世界通史·当代、世界通史·世界现代史、世界通史·现代、世界通史(现代),世界现代、当代史,世界现代史专题、世界现当代史、世界现当代史专题、战后世界史等哲学类专业《美学原理》对应课程:美学、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美学常识、美学导论、美学概要、美学基本原理、美学基础、美学基础原理、美学美育、美学入门、美学十讲、美学十五讲、美学通论、美学引论、美学原理与赏析等《中国美学史》对应课程: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导论、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概要、中国美学史纲要、中国美学史话、中国美学史专题、中国美学思想史、中国美学文化、中国美学专题、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等《西方美学史》对应课程:西方美学、西方美学基本问题、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概要、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思想史、西方美学通论、西方美学专题、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与美学、美学史、美学与艺术史、西方古典美学、西方当代美学《中国伦理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外伦理思想史、伦理学思想史、中国伦理思想史等《逻辑学》对应课程:逻辑、逻辑导论、逻辑的思想和方法、逻辑方法论、逻辑基本原理与实务、逻辑基础、逻辑基础与应用、逻辑理论与科学方法、逻辑入门、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与方法、逻辑思想与方法、逻辑推理、逻辑推理训练、逻辑学、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导引、逻辑学概论、逻辑学基础、逻辑学基础与应用、逻辑学基础知识专题、逻辑学与逻辑思维、逻辑学与思维训练、逻辑学原理、逻辑与辩论、逻辑与表达、逻辑与科学、逻辑与论辩、逻辑与推理、近似推理、简明逻辑学、普通逻辑学等《科学技术哲学》对应课程:科学技术哲学、简明科学哲学导论、科技哲学导引、科技哲学概论与科学思维培养、科技哲学专题研究、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导论、科学哲学通论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其原著选读等《西方哲学史》对应课程:欧洲哲学简史、欧洲哲学史、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导读、西方哲学导论、西方哲学发展史、西方哲学概论、西方哲学基本命题、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鉴赏、西方哲学精神、西方哲学流派及其反思、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概论、西方哲学思辨、西方哲学思想史、西方哲学通论、西方哲学引论、西方古代哲学史等《伦理学》对应课程:马克主义伦理学、伦理学、伦理学常识、伦理学导论、伦理学概论、伦理学基础、伦理学及其应用、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伦理学入门、伦理学与思想道德修养、伦理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与运用、大学生伦理学等政治学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概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思政教育学原理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对应课程:思想政治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等《中国革命史》对应课程:中国革命史等《地方政府与政治》对应课程:政府学、中国地方政府、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中国地方政治管理、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等《国际组织》对应课程: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学、国际组织学概论、国际组织研究等《当代中国外交》对应课程: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选修)、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等《政治学概论》对应课程:政治学、现代政治分析、现代政治分析原理、新政治学概要、政治科学、政治科学原理、政治学导论、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核心概念、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说史、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政治学原理等《中国政治思想史》对应课程: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概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中国政治思想史等《西方政治思想史》对应课程:外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概要、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政治思想史等社会学类专业《农村社会学》对应课程:城乡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农村社会专题、农村社区管理、农村社区管理学等《人类学概论》对应课程:人类与社会、社会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方法、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导论等新闻学类专业《新闻编辑》对应课程:媒体编辑与媒体应用、媒体编辑实务、媒体策划与数字编辑、全媒体编辑、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基础、新闻编辑理论与实务、新闻编辑实践、新闻编辑实务、新闻编辑实验、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学实训、新闻编辑学实验、新闻编辑与排版、新闻编辑与评论、新闻编辑与商业评论、新闻编评等《新闻采访与写作》对应课程:当代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初级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策划、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写作、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级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级新闻采写、高级新闻写作、高级新闻业务、基础新闻写作、全媒体新闻采写、全媒体新闻采写教程、全媒体新闻稿写作训练、新闻采写实训、新闻业务综合实践、实用新闻写作、现代新闻写作、新闻(特写)采访写作、新闻(消息)采访写作、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报道、新闻采访基本知识与技巧、新闻采访基础、新闻采访技能实训、新闻采访理论与实践、新闻采访实践、新闻采访实践课程、新闻采访实务、新闻采访实训、新闻采访实验、新闻采访写作、新闻采访写作实践、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与研究、新闻采访写作实务、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与报道、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采访与法制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创新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实验、新闻采访与写作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学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专题、新闻采访与制作、新闻采访与专稿写作、新闻采访综合练习、新闻采写、新闻采写编、新闻采写编评实训、新闻采写编实验、新闻采写基础、新闻采写精要、新闻采写课程实习、新闻采写实践、新闻采写实务、新闻采写实训、新闻采写实验、新闻采写现场模拟及实践、新闻采写与编辑、新闻采写与评论、新闻采写与实践、新闻采写专题、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实务、新闻写作、新闻写作基础、新闻写作技能综合训练、新闻写作精讲、新闻写作课程实践、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新闻写作实践、新闻写作实践课程、新闻写作实务、新闻写作实训、新闻写作实验、新闻写作学、新闻写作训练、新闻写作艺术技巧、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新闻写作与编辑、新闻写作与采访、新闻写作与评论、新闻写作指导、新闻写作专题、新闻学/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与采访、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专题新闻报道与写作、专题新闻采写、专题新闻写作、专业新闻采访报道、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专业新闻采写、专业新闻写作等《广告学》概论对应课程:广告学、广告学概论、广告、广告理论、广告理论和实务、广告理论与策划、广告理论与策划实务、广告理论与创意、广告理论与广告赏析、广告理论与实践、广告理论与实务、广告通论、广告通识、广告学导论、广告学基础、广告学基础知识及广告佳作欣赏、广告学及包装设计、广告学科导论、广告学理论与实务、广告学入门、广告学入门与作品赏析、广告学通论、广告学与广告策划、广告学与广告创意、广告学与广告实务、广告学原理、广告学原理及实务、广告学原理与广告策划、广告学原理与实务、广告学专业导论、广告原理、广告原理与策划、广告原理与广告策划、广告原理与实务、广告专业导论、文化广告学、现代广告、现代广告导论、现代广告理论与实践、现代广告理论与实务、现代广告通论、现代广告学、现代广告学概论等《新闻学概论》对应课程: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通论、新闻概论、新闻理论、新闻理论基础、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理论与实务、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事业导论、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新闻学/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导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基础、新闻学基础知识、新闻学理论、新闻学理论读书报告、新闻学理论与实务、新闻学入门、新闻学通论、新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新闻传播导论、新闻传播学科导论等经济学类专业《中国经济史》对应课程:中国经济史等《世界经济史》对应课程:中外经济史、世界近代经济史、世界近现代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外国近代经济史、外国近现代经济史、外国经济史、西方经济史、中外经济史等《区域经济学》对应课程:城市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城市和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中国区域经济等《社会保障概论》对应课程:城市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概论、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概论、就业与社会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劳动社会保障、劳动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导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导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政策与制度)、社会保障导论、社会保障概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保障学概论、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与生活、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社会保障原理、社会保障原理与政策、社会保障专题、中国社会保障实践、中国社会保障专题等《管理学》对应课程: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现代管理学、管理学基础、管理导论、管理概论、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导论、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管理理论与实践、管理通论、管理通识、管理学导论、管理学概论、管理学基本原理、管理学基础及实务、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管理学理论精要、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管理学理论与应用、管理学通论、管理学原理实践、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管理学原理与应用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应课程: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对应课程: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原理、微观西方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微宏观经济学、中级微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导论、西方经济学概论、西方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理论、西方经济学入门、西方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原理(双语)、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中级西方经济学等《世界经济概论》对应课程: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概论、当代世界经济概述、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导论、世界经济概况、世界经济概论、世界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对应课程:经济学说史、经济思想史等《资本论》导读对应课程:《资本论》选读、《资本论》入门、《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原旨及其当代价值、《资本论》原著导读、《资本论》、《资本论》导读、《资本论》研读、《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等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对应课程:经济法、经济法学、经济法学(反垄断法)、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竞争法、金融法)、经济法学分论、经济法学概论、经济法学概要、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经济法学总论等《国际公法学》对应课程:国际法、国际法导论、国际法分论、国际法概论、国际法学、国际法综合课、国际法总论、国际公法、国际公法学等《国际经济法学》对应课程: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导论、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经济法基础、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等《民法学》对应课程:民法学、民法、民法总论、民法学、民法.分论、民法.总论、民法(分则)、民法(上)、民法(上)、民法(总论)、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篇)、民法分论、民法分则、民法学(分论)、民法学(物权法)、民法学(下)(含债权法、合同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民法学(总论、物权法、人身权法)、民法学(总论、物权法)、民法学分论、民法总则、民法学总论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对应课程:行政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民事诉讼法学》对应课程: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法学、民事诉讼法精解、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概要、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诉讼学等《刑事诉讼法学》对应课程: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概要等《中国法制史》对应课程:中国法制史、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含新中国法制史)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对应课程:劳动保障法、劳动法、劳动法概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学、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与劳动保障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劳动社会保障法、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等《刑法学》对应课程:刑法学、刑法、刑法·分论、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刑法(分则)、刑法(总论)、刑法(总则)、刑法分论、刑法分则、刑法概论、刑法各论、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刑法学导论、刑法学分论、刑法学分则、刑法学概论、刑法学概要、刑法学各论、刑法学总论、刑法总论、刑法总则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对应课程:环境法、资源环境法、资源环境法学、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法与自然保护法、环境法原理、环境和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资源法、环境与资源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法、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宪法学》对应课程:宪法学、宪法等艺术学类专业《中国戏曲史》对应课程:古代戏曲史研究、戏剧戏曲史、艺术史(戏剧)、中国戏剧简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外戏剧简史、中外戏剧史、中外戏剧史论、中外戏剧史与名作赏析、中外戏剧戏曲史、影视戏剧简史、元明清戏剧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史专题、中国古代戏曲导读、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国古代戏曲史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等《中国舞蹈史》对应课程:中外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舞蹈史、舞蹈发展史与作品赏析、舞蹈简史、舞蹈简史与欣赏、舞蹈史、舞蹈史论、舞蹈史与作品鉴赏、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古代舞蹈史纲、中国古典舞蹈、中国近代舞蹈史、中国近代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中国舞蹈、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舞蹈简史、中国舞蹈简史及欣赏、中国舞蹈简史与赏析、中国舞蹈史、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中国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国舞蹈史与名作欣赏、中国舞蹈史与赏析、中国舞蹈史与舞蹈文化、中国舞蹈史与欣赏、中国舞蹈史与作品鉴赏、中国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国舞蹈史与作品欣赏、中外古代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外舞蹈发展史、中外舞蹈简史、中外舞蹈简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舞蹈史、中外舞蹈史纲、中外舞蹈史纲要、中外舞蹈史及剧目欣赏、中外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外舞蹈史与名作欣赏、中外舞蹈史与赏析、中外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外舞蹈文化、中外现当代舞蹈史与名作赏析等《艺术学概论》对应课程:《艺术学概论》、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与艺术概论、美学与艺术概论、人文艺术概论、文化艺术概论、现代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美术、艺术概论·音乐、艺术概论(建筑学)、艺术概论(美术)、艺术概论(双语)、艺术概论(音乐)、艺术概论(专业导论)、艺术概论与艺术欣赏、艺术概论专题、音乐美学与艺术概论、中国艺术学、中外美术概论、艺术学导论、艺术学、艺术学概论、艺术学基本问题研讨、艺术学基础、艺术学基础知识与艺术作品赏析、艺术学理论入门、艺术学原理、艺术导论、艺术导论与欣赏、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艺术原理、艺术原理与实验、艺术导学等教育学类专业《中国教育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名家及其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史、教育思想专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萃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名家思想、中外教育家思想、中外教育思想史、中外教育思想。

中国史学史完整版

中国史学史完整版

中国史学史前言:从整体上看经学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

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

其在我国,自秦以后,确能成为时代思潮者,则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及明之理学,清之考证学,四者而已。

——梁启超:《论时代思潮》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中国学术思想的变迁划分为两个时期:“自孔子至淮南王为子学时代,自董仲舒至康有为则经学时代。

”章句训诂与义理阐发是阐释经学的两种方法本课程的设置:本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绪言:本课程的由来与发展;(二)上编:传统史学;(三)下编:现代史学;(四)尾论:最近史学的趋势。

重点是上编和下编两部分。

上编传统史学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传统史学的开创(先秦至西汉),可算作子学影响下的史学时代。

第二章传统史学的发展(东汉至唐朝),可算作经学影响下的史学时代。

第三章传统史学的兴盛(宋朝至明朝),可算作义理史学,第四章传统史学的转变(晚明至清末),可算作考据史学。

下编则根据现代史学内在的发展情况,分为建立、发展、曲折发展和大发展四个章节。

中国史学史的范围中国史学史的范围大致包括六个方面:①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特点;②史官史家与史学成果及其特点;③历史思想与史学思想;④史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⑤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⑥史学发展的规律性。

研究中国史学史的意义:第一,历史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具有继承性的特点;第二,进一步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第三,通晓中国史学本身的发展的历史,对于每一个历史科学工作者来说,应是一种必要的理论素养;第四,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以至中国通史的研究和编写,也有着重要的迫切的意义。

绪论:本课程的由来与发展第一节“中国史学史”学科的提出第二节“中国史学史”的课程与教材第三节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一些名家名著第一节“中国史学史”学科的提出一、史学研究由重通史到重专史的结果1、在进化史观指导下对撰写新型通史的努力2、由通到专的治史观的改变3、中国史学史的提出二、重视文化史研究的产物三、传统史学总结的必要胡适在谈到整理国故的步骤时,提出“结帐式的整理”,他说:“一种学术到了一个时期,也有总结帐的必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九二《经籍考十九》
第一节 史官的设立和官修正史的成就
三、实录和国史
• 隋唐皇朝重视修撰起居注、实录和国史,这是时人关 于本朝史的撰述
• 五代时,史家们撰写《唐书》(后世称《旧唐书》) ,唐代实录和国史以及会要等,都是最宝贵的历史资 料。
至德二载十一月二十七日,修史官太常少卿于休烈奏曰: “《国史》一百六卷,《开元实录》四十七卷,《起居注》并 余书三千六百八十二卷,在兴庆宫史馆,并被逆贼焚烧。且国 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望委御史台推勘 史馆所由,并令府县搜访。有人收得国史、实录,能送官司, 重加购赏。若是官书,并舍其罪,得一部超授官,一卷赏绢十 疋。”数月惟得一两卷。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贼陷入东京 ,至是,以其家先藏 《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官。
没有提供更详细的记载。
第四节 历史撰述的多方面成就
七、佛教史籍的发展
隋唐时期,佛教史籍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具有 前后相衔接的特点。依前例, 这里也略举一二,以窥全貌。 • 《历代三宝记》,十五卷,隋费长房撰。 • 《续高僧传》,三十卷,唐道宣撰。 • 《广弘明集》,三十卷,唐道宣撰。 • 《法苑珠林》,一百卷,唐道世撰。 • 《开元释教录》,二十卷,唐智癉撰。
——杜佑《通典》书首
第三节 典制体史书《通典》的旨趣及 其史学价值
三、杜佑史论的特色
• 关于《通典》史论的形式。《通典》的史论,有多样的形 式,包含序、论、说、议、评。
• 从今天的认识来看,序、论、说、议、评的区别和运用, 反映了杜佑治学的严谨和考量的细致,但这种区别又都包 含在议论这个大范畴之中,本无截然划分的界限。
• 《通典》作为中国古代史学上“三通”以至“九通”之首 ,不仅在制度史研究方面,而且在历史理论研究方面,都 有许多新的创造,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第四节 历史撰述的多方面成就
一、《帝王略论》与 《贞观政要》
• 《帝王略论》以问对的形式、比较的方法,用来 评论历代帝王的贤愚,在历史撰述上有其新意: ①提出关于“人君之量”的见解;②分别肯定一 些君主的历史作用;③着意于成败得失的总结。
陈垣论《开元释教录》“后来居上”的优势:
凡事创者难为功,因者易为力,著书亦然。开元 录之前,已有诸家目录及僧传,此书集诸家之成,而 补其阙漏,订其讹误。有旧录以为失译而并未失译者 ,有旧录未详时代而今已知其时代者,有旧录译人误 而今特正之者,可称后来居上。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思考题:
• 1、简述唐朝史馆的设立及修撰“正史”的成就? • 2、怎样看待刘知几《史通》史学批评的理论体系? • 3、试论杜佑《通典》的撰述旨趣及其在历史编纂上
——吴兢《贞观政要·序》
第四节 历史撰述的多方面成就
二、地理书的撰述
• 有隋一代,在地理书的撰述方面多有成就,如《诸郡物产土 俗记》《区宇图志》《诸州图经集》等。
• 唐人的地理书著作,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沿袭隋朝的反映统 一政治局面的地理书数量颇多,有的著作部帙很大。如《括 地志》《长安四年十道图》《十道图》《贞元十道录》等。
——王溥《唐会要》卷六三《史馆上·修国史》
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 ,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 因不令帝王亲见之?”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 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太 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 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 改耳。卿可撰录进来。”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 ,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
• 《帝王略论》是一部史论著作,与此不同的是,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著作。
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至于垂 世立教之美,典谟谏奏之词,可以弘阐大猷,增崇至道者,爰 命下才,备加甄录,体制大略,咸发成规。于是缀集所闻,参 详旧史,撮其指要,举其宏纲,词兼质文,义在惩劝,人伦之 纪备矣,军国之政存焉。凡一帙十卷,合四十篇,名曰 《贞 观政要》。庶乎有国有家者克遵前轨,择善而从,则可久之业 益彰矣,可大之功尤著矣,岂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已 哉!
——刘知幾《史通·自叙》
第二节 刘知幾与《史通》
二、系统的史学批评著作《史通》
• 关于史书内容 • 关于编撰方法 • 关于体裁、体例 • 关于文字表述 • 关于撰述原则 • 关于史学功用
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 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 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 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若乃 《春秋》成而逆子 惧,南史至而贼臣书,其记事载言也则如彼,其劝 善惩恶也又如此。由斯而言,则史之为用,其利甚 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 其可缺之哉!
• 唐代的历史笔记的文献价值,后来在司马光撰《资治通鉴》时 被广泛采用而得到较大的发挥。
第四节 历史撰述的多方面成就
六、《会要》的编撰
在丰富的唐代史学中,唐代学人还创造了一种新 的史书表现形式——会要,这是一种介于典制史与类 书之间的史书形式。 • 唐代学人先后两次编撰会要:第一次是在唐德宗时
期,第二次是在唐宣宗时期。 • 这两次撰述,总计八十卷,除成书年代、撰人外,
——吴兢《贞观政要·文史》
第二节 刘知幾与《史通》
一、史学家批判意识的滋长
• 《史通》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一个更高的 自觉阶段,是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发展的新转折。
• 《史通》内篇是全书的主要部分,着重阐述史书的 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求和撰史原则,而 以评论纪传体史书体例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 正史源流,杂评史家、史著得失,并略申作者在历 史认识上的一些见解。
• 其中大部分著作已经失传,而流传至今且又反映唐代统一局 面之地理建置的重要著作即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图志》, 就显得格外珍贵了。
吉甫当元圣抚运之初……以为成当今之务,树将 来之势,则莫若版图地理之为切也……况古今言地理 者凡数十家,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 疑而失实,饰州邦而叙人物,因丘墓而征鬼神,流于 异端,莫切根要。至于丘壤山川,攻守利害,本于地 理者,皆略而不书,将何以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 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此微臣 之所以精研,圣后之所宜周览也。
第一节 史官的设立和官修正史的成就
二、重修《晋书》和《南史》《北史》
• 关于重修《晋书》。 • 关于《南史》《北史》。李延寿撰《南史》《北史》
,在撰述思想上继承了李大师的主旨,在具体撰述上 并未采取“编年以备南北”的形式,而有所变通。
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祥诙嘲小事无所 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 窃谓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
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 称聚人曰财。《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管子》曰: “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子曰:“既富而教。” 斯之谓矣。夫行教化在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 在乎精选举,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 大方也。故职官设然后兴礼乐焉,教化隳然后用刑罚焉,列州 郡俾分领焉,置边防遏戎狄焉。是以食货为之首,选举次之, 职官又次之,礼又次之,乐又次之,刑又次之,州郡又次之, 边防末之。或览之者庶知篇第之旨也。
第三节 典制体史书《通典》的旨趣及 其史学价值
一、杜佑的经世致用史学思想
• 经邦、致用,是杜佑史学思想的核心。 • 杜佑的经邦、致用的史学思想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①具有大胆的批判精神;②重实际,讲功效,把对 历史的认识转化为现实的实践;③把握了社会的症 结,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夫《孝经》《尚书》《毛诗》《周易》《三 传》,皆父子君臣之要道,十伦五教之宏纲,如 日月之下临,天地之大德,百王是式,终古攸遵 。然多记言,罕存法制,愚管窥测,莫达高深, 辄肆荒虚,诚为亿度。每念懵学,莫探政经,略 观历代众贤著论,多陈紊失之弊,或阙匡拯之方 。
——刘知幾《史通·史官建置》
第二节 刘知幾与《史通》
三、刘知幾论“史才三长”
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子玄曰: “自古已来,文士多而史才 少,何也?”对曰:“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 。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 顷、黄金满鬭,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 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螰楠斧斤,终不果 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 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脱苟非其才 ,不可叨居史任。自古已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时人 以为知言。 (《旧唐书》本设立和官修正史的成就 • 第二节 刘知幾与《史通》 • 第三节 典制体史书《通典》的旨趣及
其史学价值 • 第四节 历史撰述的多方面成就
概说
隋唐时期(581—907),史学在继续发展中出现 了新的气象、新的转折。一是皇家加强了对修史的管 理,设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完善了相应的 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斐然。二是史学在思想文化 领域中卓然自立的地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这在文献 整理和科举考试方面反映得尤为突出。三是出现了评 论史学的专书,标志着史学的发展进入到更加自觉的 阶段。四是出现了系统的典制体史书,表明制度史的 撰述受到史学家的重视,从而丰富了史学的内涵,扩 大了历史撰述的领域。
第一节 史官的设立和官修正史的成就
一、五代史纪传和 《五代史志》
• “五代史”包括:《梁书》56卷、《陈书》36卷、 《齐书》50卷、《周书》50卷、《隋书》55卷。
• 五代史在编次上讲究以类相从的方法,除各类传外 ,其他列传也有不少是略按“义类”“类会”编次 的。
• 五代史只有纪、传而没有志。《五代史志》综叙梁 、陈、齐、周、隋五朝典章制度,与 “五代史”纪 传相配合。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
第三节 典制体史书《通典》的旨趣及 其史学价值
二、典制体通史的开创之作《通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