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数学题作文
一道数学题作文
一道数学题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一道数学题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道数学题作文篇1星期五晚上,解开一道小小的数学奥数题,让我明白了一个大大的道理。
有人可能会问,到底是啥回事?这还得从写作业说起。
放学回到家后,我不一会儿就把作业写得差不多了,最后就差一张数学试卷了,数学是我的强项,我心中暗自窃喜。
不一会儿,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可是,最后一道题是把6933/25421化成最简分数,这道题看似简单,却偏偏把我给卡住了,再怎么想也想不出来。
无奈之下,只好求助爸爸了。
爸爸看完题目之后,不假思索地说:“这个数字太大了,它们的因数可能有很多,你找找捷径吧,先看分子、分母的尾数,把可能的因数找出来。
”根据爸爸的提示,我猜这个公式中分子6933的尾数是3,因数的尾数可能是1、3、7、9,而分母25421的尾数是1,因数的尾数可能是1、3、7,因此我判断它们约数的尾数有可能是1或7。
于是,我就从7、17、27、37……我一个又一个地试算题目,可还是没办法解开这道题。
爸爸却是满脸的自信,我只好继续试试看。
没过多久,草稿纸就被我用掉两张,我的心里真有点着急,不知道这样要算到猴年马月啊!大概过了二十分钟,还是找不出因数。
我偷偷地瞟了爸爸一眼,原来他正用手机默默地计算着,个性张扬的爸爸只有在不耐烦的时候才会自己动手,好像他也意识到解题思路不对。
又过了一会儿,爸爸就对我说:“如果不行的话,就换一种思路吧,把分子、分母的因数一个一个地找出来。
”我只好用这种方法,咦!这一招还真管用,没想到6933这个数只有1、3、2311、6933四个因数,很快我就得出答案是3/11。
破解了这道奥数题之后,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情绪特别激动。
有人说过: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试试。
关于一道数学题的奇思妙解的作文
关于一道数学题的奇思妙解的作文作文一
《神奇的解题魔法》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有趣的事儿,是关于一道数学题的。
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小明有 10 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 5 个,他们俩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一开始,我就想一个一个数呗,可这多麻烦呀。
这时候,我的同桌小刚有了个好主意。
他说:“咱们先算出小红的苹果,小红比小明多 5 个,那小红就有 10 + 5 = 15 个苹果。
然后再把小明的 10 个和小红的 15 个加起来,10 + 15 = 25 个,这不就出来啦!”
哇,我一听,这方法可真简单!一下子就把难题解决了。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遇到数学题,得多动脑筋,说不定就能找到神奇的解题办法呢!
作文二
《数学题的奇妙解法》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数学题有时候可有意思啦!
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题:“一个篮子里有 8 个鸡蛋,奶奶又放进去 6 个,现在篮子里一共有几个鸡蛋?”
我看着题目,正准备一个一个加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小花说:“这多简单呀,8 个加上 6 个,不就是 8 + 6 = 14 个嘛!”
我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直接算呀!我开心极了,感觉像是发现了一个大宝藏。
数学难题作文400字
数学难题作文400字
《数学难题》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出了一道难题,可把我难住啦!
题目是这样的:小明去买苹果,一个苹果 3 元,他买了 5 个,给了老板 20 元,老板应该找给他多少钱?
我想来想去,一会儿抓抓脑袋,一会儿咬咬铅笔。
同桌都做完了,我还没想出来。
就在我着急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可以先用 3 乘 5 算出买苹果一共花了 15 元,再用 20 减去 15 不就知道老板该找多少钱了嘛!
我赶紧写下答案,交给了老师。
老师看了看,笑着说我答对啦!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通过这次经历,我知道了遇到难题不能着急,要认真思考,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数学难题》
前几天,数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特别难的题目。
那道题是: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 60 千米,5 小时到达。
返回时每小时多行 15 千米,几小时能回到甲地?
我一看这题,脑袋都大了。
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算。
后来,我想到老师讲过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先算出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60×5 = 300 千米,返回时的速度是 60 + 15 = 75 千米/小时,再用300÷75 = 4 小时,就算出返回的时间啦。
当我算出答案的时候,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原来数学难题也没那么可怕,只要认真思考就能解决。
一道数学题的奇思妙解作文
一道数学题的奇思妙解作文《一道数学题的奇思妙解一有一次数学考试,里面有一道题可把我给难住了。
题目是这样的:一个大长方形里面有好几个小图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小长方形,还有几个不规则的四边形,然后让求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这阴影部分啊,七扭八拐的,看起来特别复杂。
我一开始用常规的方法,想把每个能算出来的图形面积都算出来,再去减掉那些空白部分,但越算越乱,那些数字像是在我脑袋里打架。
这时候我就有点着急了,眼睛紧紧盯着那道题,仿佛要把试卷看出个洞来。
突然,我脑子一闪,想到了一个很奇妙的点子。
我发现这个大长方形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些空白部分和阴影部分组合起来不就是这个大长方形嘛。
然后我看到有一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大长方形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还有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和大长方形的长和宽能联系上。
我就假设这个大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然后算出大长方形的面积是ab。
接着,利用那些空白图形与大长方形的这种比例关系算出空白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最后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空白部分面积,很轻松就得到了阴影部分的面积。
我当时可兴奋了,心里就像中了奖一样,特别有成就感。
二又一次家庭作业也是数学题,这道题乍一看真是让人头疼。
题上说,有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10厘米,里面装满了水,然后把一部分水倒入一个底面半径是2厘米的圆锥形容器中,直到圆锥形容器装满,这时候圆柱形容器中水面下降了2厘米,问圆锥形容器的高是多少。
常规的算法就是先算出圆柱形容器里倒出去的水的体积,也就是底面半径为3厘米,高2厘米的圆柱的体积,用公式一算,得到这部分水的体积。
再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去算圆锥的高。
可是我当时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是觉得这公式算起来有点麻烦。
然后我就开始动脑筋想巧办法。
我就想象啊,如果把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的底面放在一个水平面上,那这两个容器里面水的体积有个特别好玩的关系。
我画了个特别简单的示意小图在草稿纸上,把圆柱里下降的那部分水想象成一个小圆柱,而圆锥里的水想象成和这个小圆柱等体积的圆锥。
我学会了一道数学题作文
我学会了一道数学题作文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学会一道数学题的感觉可棒啦!有一天,我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
那道题就像一个大怪兽,挡在我的面前,让我怎么也过不去。
我看着那道题,脑袋都快想破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有点着急了,心想:这可怎么办呀?要是做不出来,明天老师检查作业的时候,我可就惨啦。
我又看了看那道题,上面写着:小明有10 个苹果,小红有8 个苹果,小明给小红几个苹果后,他们俩的苹果就一样多了?我想了想,要是小明给小红一个苹果,那小明就有9 个苹果,小红就有9 个苹果了。
可是,题目里没说小明给小红一个苹果呀。
我又想了想,要是小明给小红两个苹果,那小明就有8 个苹果,小红就有10 个苹果了,也不对。
我急得都快哭了,这时候,妈妈走了过来。
妈妈看着我,笑着说:“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想想这道题该怎么做。
”妈妈拿起笔,在纸上画了起来。
妈妈画了两个小人,一个是小明,一个是小红。
妈妈又画了一些苹果,放在小明和小红的旁边。
妈妈说:“我们先来看看,小明比小红多几个苹果呢?”我数了数,说:“小明比小红多2 个苹果。
”妈妈说:“对呀,那我们把这多出来的2 个苹果平均分一下,每人一个,这样他们俩的苹果就一样多了。
所以,小明要给小红一个苹果。
”我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
原来这道题这么简单呀!我赶紧把答案写了上去。
学会了这道题,我可高兴啦。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英雄,打败了那个大怪兽。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怕遇到难题了。
我知道,只要我认真思考,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嘿,你们遇到难题的时候,也不要害怕哦。
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就一定能学会很多数学题。
一道数学题作文合集5篇
⼀道数学题作⽂合集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作、⽣活中,⼤家总少不了接触作⽂吧,通过作⽂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块。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感到⾮常苦恼吧,下⾯是店铺精⼼整理的⼀道数学题作⽂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道数学题作⽂篇1 在七年级“数学报”第⼀期上,刊登了这样⼀道怪题: 以前,美国举⾏了⼀次“全美数学能⼒测验”,有83万中学⽣参加,其中有这样⼀道题:有个三棱锥和⼀个正四棱锥,他们的棱长都相得,问他们重叠⼀个侧⾯后,还露出⼏个⾯?标准答案是七个⾯,因为两锥分开时有4+5=9(个)⾯。
当他重叠⼀个⾯后,有两个⾯被遮住了,所以标答案是七个⾯。
可是⼀位⼗七岁的中学⽣丹尼尔的回答却是五个⾯,阅卷者当然判他错。
丹尼尔为了证明⾃⼰的结论是对的,回家后做了个模型,当他把这个模型交给⽼师时,⽼师不得不承认丹尼尔的结论也是对的。
从上⾯似乎可以得知,有两个标准答案:⼀是原来的标准答案七个。
⼆是丹尼尔的答案五个。
我回家也做了两个模型,⼀推演,发现只要是在三棱锥和四棱锥棱长相等的特殊情况下,三棱准和四棱锥的侧⾯拼合起来时,不仅有连个⾯被遮住了,还有两对两个⾯恰好重合成了⼀个⾯的情况。
所以应是9-2-2=5(个)⾯ 单新的问题⼜来了,按照上⾯的推法,正三棱锥和正四棱锥侧⾯拼合后就不能是7个⾯了,也就是原来的标准答案错了。
我⼜仔细读了读题,发现以下三点构成了⼀个特例: 1·正四棱锥 2·它们的棱长相等(即底棱和侧棱都相等,并和上⼀条构成了特殊的正四棱锥和正三棱锥的形状) 3·侧⾯(限定了贴合⽅式) 只要有以上三点,就⼀定是5个⾯,⽽不能使7个⾯。
看来还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呀!⼀道数学题作⽂篇2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关于长⽅形和正⽅体的内容。
刚学的时候,我总觉得这些内容不是太难,不⽤怎么费脑筋,只要看好数字,再把表⾯积和体积的公式套上,计算不出错就没有问题了。
一道很难的数学题作文
一道很难的数学题作文从小到大,我经历过无数次考试,做过数不清的数学题。
但有一道数学题,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每次回想起来,都忍不住感慨万分。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书桌上,我正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就被一本数学练习册打破了。
我随意翻开一页,目光落在了一道看似普通的几何题上。
题目是这样的: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 3 厘米和 4 厘米,求斜边的长度。
“这还不简单嘛!”我心里暗自想着,拿起笔就准备列式计算。
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所以斜边的长度应该是5 厘米。
我得意洋洋地在题目旁边写下答案,正准备翻到下一页,却突然发现题目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请用多种方法证明。
”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这可怎么办?一种方法我还能应付,多种方法?我绞尽脑汁,开始在草稿纸上乱画起来。
我先是尝试用三角函数来证明,可是那些复杂的公式在我脑海里乱成了一团麻,怎么也理不清楚。
我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嘴里嘟囔着:“这啥呀,怎么这么难!”接着,我又想到了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可是比划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相似三角形。
我气得把笔扔在桌子上,“这破题,存心跟我过不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越来越着急,额头上也冒出了汗珠。
我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可我还是毫无头绪。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老师曾经讲过的一个方法。
我赶紧重新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重新画图、列式。
可是算着算着,我发现自己又走进了死胡同,之前的思路完全行不通。
“哎呀,我怎么这么笨!”我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我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时,我看到了书架上摆放着的那些数学书籍,仿佛它们都在嘲笑我:“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来!”我重新坐回书桌前,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别着急,一定能做出来的。
”我又仔细地把题目读了一遍,突然发现了一个之前一直被我忽略的条件。
一道数学难题的破解作文
《一道数学难题的破解》哎呀,说起数学难题啊,我可真是一把辛酸泪呀!不过呢,前几天我还真就把一道超难的数学题给破解了,这过程那叫一个曲折,可有意思啦,听我给你们唠唠呗。
那天放学回家,我一瞅那数学作业,心里就“咯噔”一下。
为啥呀?因为最后一道大题,那题目长得跟小作文似的,密密麻麻的字和一堆乱七八糟的数字、符号,看得我脑袋直发晕。
我就寻思着,这老师也太狠了吧,这是要把我往绝路上逼呀!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坐在书桌前盯着那道题发呆。
这时候,我那调皮的弟弟跑了过来,瞅了瞅我的作业,还在那儿瞎起哄呢:“哥(姐),咋啦?被这题难住啦?哈哈,你也有今天呀!”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去去去,小孩子懂啥,一边玩去,别在这儿捣乱。
”弟弟朝我做了个鬼脸,就跑开了。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开始和这道难题较较劲。
我先把题目仔仔细细地读了好几遍,可读完还是一头雾水呀。
那些条件就像是一团乱麻,我根本理不出个头绪来。
我就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的,一会儿设个未知数x呀,一会儿又列个算式啥的,可写了半天,越写越觉得不对劲儿,那草稿纸都快被我画满了,还是没个靠谱的思路。
这时候,老妈在客厅喊我吃饭了。
我不耐烦地应了一声:“等会儿,我正忙着呢,这题太难了,做不出来没心思吃饭。
”老妈一听就走了过来,看了看那道题,说:“哎呀,别着急嘛,慢慢想,吃完饭说不定就有灵感了呢。
”我嘟囔着:“这题哪是慢慢想就能想出来的呀,烦死了。
”不过老妈都这么说了,我也只好先去吃饭了。
吃饭的时候,我还在想着那道题呢,心不在焉的,饭都没吃出啥味儿来。
老爸看我这样,就问我咋回事儿。
我把那道题的情况跟他一说,老爸笑了笑说:“嘿,数学题嘛,就得多琢磨琢磨,有时候换个角度去想,说不定就柳暗花明了呢。
”我哼了一声说:“说得倒轻松,我都琢磨半天了,还是没辙呀。
”吃完饭,我又回到书桌前,继续和那道难题死磕。
我盯着那些条件看了又看,突然灵机一动,觉得可以从另外一个条件入手试试。
我赶紧拿起笔,又在草稿纸上重新计算起来。
一道数学题作文
一道数学题作文关于一道数学题作文8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道数学题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道数学题作文篇1第二天早上,当我完成我的暑期学校同伴时,我妈妈看着它,问我其中一个问题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个问题,我心里就是可乐,“事实证明,看课外书是好的!”这是怎么回事?我知道这个问题,它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
我看了一本课外书,里面说有特色。
要得到下一个数字,你需要把前两个数字相加。
这是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发现的。
斐波那契是他的笔名,所以人们称他的发现为“斐波那契序列”。
现实生活中,斐波那契数列很多。
比如自然界中一朵完整雏菊的花瓣数是符合斐波那契数列的,通常是13,21或者34。
我们和雏菊玩一个游戏,拔下第一朵雏菊的时候说“喜欢我”,第二朵说“不喜欢我”,那么13或21瓣雏菊最后的结果就是“如果是34瓣雏菊,最好从“不喜欢我”开始,否则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喜欢我”,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
这种雏菊通常生长在田野里,在花园里不常见到;还有,在松叶中,总是有2根、3根或5根松针成小簇生长,这些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当你切水果,观察其内部结构时,也可能会发现斐波那契数列。
自然是真的神奇!知道了斐波那契数列,我轻松的做完了这道题。
我给妈妈讲了斐波那契数列的故事后,妈妈夸我,好开心!一道数学题作文篇2从小到大,有很多感动我的事有一次,我真的感动了!我记得我上二年级下的时候,我们马上要期末考试了,有一天我们做了8张大卷,我们感到很辛苦,都心里希望老师少做一点!但谁也不知道,我们放完了学,老师还在教室给我们批卷,有同学说老师批到了第二天早上。
哎呀,那个时候,我们还在甜美的梦乡里呀,可老师,还在为我们批卷子。
我们知道,我们写一张卷子,老师就要批45张卷子,我们写2张卷子,高老师就要批90张卷子,我们写8张卷子,老师就要批360张卷子,一张卷子有40个小题,哇噻!老师要看14400道题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七年级数学一题多解例题作文
七年级数学一题多解例题作文
七(一)班的数学课上,老师讲了一道题,题目很长,我看了就觉得头晕。
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他们都觉得这题很简单。
我好像有点心急,但老师点名让我上黑板写答案。
我兴奋地走到黑板前,突然想起爸爸教过我的一个方法,可以不用“作图”来解决问题。
我伸手接过粉笔,飞快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形,用箭头标注出,之后写了我的答案。
老师看着我的答案,笑眯眯地地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个方法很新颖!”
同学们也哄然点头,我顿时觉得,这道题其实并不难。
老师又讲了几种解题方法,大家都很兴奋。
我发现数学真有意思!
我回到座位上,盯着远处黑板上一些数字和图形,感觉它们像会说话一样,在对我微笑。
我总觉得数学就像一个百变的迷宫,里面藏着许多秘密,等着你去探索。
好想快点长大,那样就可以去学习更多更难的数学知识了!。
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作文
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作文
中!今儿个俺给恁写篇作文,题目就是“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
咱河南话说起来可真带劲儿,俺尽量用咱家乡话给恁说道说道。
俺记得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俺正坐在教室里头,老师布置了
一堆数学题,俺一看,哟,这不是找事儿嘛!数学题俺最拿手了,平
时都是一气呵成,可今儿个这道题,俺看了老半天,愣是没琢磨出个
所以然来。
俺先是用了个“代入法”,想着把数字往里一套,答案不就出来了?结果一算,不对。
俺又换了个“列方程”,想着这回总行了吧,
结果还是不对。
俺心里那个急啊,就跟吃了辣椒没水喝似的,直冒汗。
俺同桌看俺抓耳挠腮的样儿,就问俺:“咋了?这题把你难住了?”俺说:“可不是嘛,这道题就跟个刺猬一样,俺想摸又不敢摸,怕扎手。
”
同桌笑了笑,给俺支了个招,说:“你试试换个思路,用‘反证法’看看咋样。
”俺一听,这主意不错,就按照他说的,换了个角度
去想,嘿,你别说,还真让俺给想出来了。
最后,俺把答案一写,老师看了直点头,说:“不错,这思路挺
新颖的。
”俺心里那个美啊,就跟喝了蜜一样甜。
通过这件事,俺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问
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而且,遇到困难不要慌,多动动脑筋,总会有解
决的办法。
好了,俺的作文写完了,恁看咋样?是不是挺有咱河南味儿的?有啥意见给俺提提,俺好改进改进。
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作文
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作文
《被数学题难住的我呀》
哎呀呀,今天可真是让我碰上了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呀!
下午我正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呢,本来一切都挺顺利的,那些题目都被我轻松解决了。
可突然,一道数学题就像个小怪兽一样跳了出来,拦住了我的去路。
题目是这样的: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12.56 厘米,高是 5 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我一开始还信心满满地想着,这有啥难的呀。
于是我就开始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我想着先把底面周长求出来,可算着算着,我就感觉自己脑袋里好像有一团乱麻似的,怎么都理不清楚了。
我一会儿抓抓头发,一会儿又皱皱眉头,嘴里还嘟囔着:“这到底该咋算呀!”我试了好几种方法,可每次算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哎呀,真是把我给愁死了。
我就这么和这道题较上劲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感觉自己都要被它打败了。
我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数学能力了,怎么连这么一道题都搞不定呀!我看着那道题,它好像在得意地冲我笑呢,仿佛在说:“嘿嘿,你就是解不出来我。
”我那个气呀,可又没办法。
就在我都快要绝望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老师讲过的一个知识点,我赶紧又拿起笔重新算了起来。
嘿,还真让我给算出来了!那一刻,我简直高兴得要跳起来了,就像打败了一个大怪兽一样开心。
现在想想,这道数学题可真是把我难住了好一会儿呀,不过好在我最后还是战胜了它。
看来以后遇到难题可不能轻易放弃,得多多开动脑筋才行呢!哎呀呀,这被数学题难住的经历,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呀!。
解决数学问题作文
解决数学问题作文篇一《在数字迷宫中找到出口》数学就像一个神秘的大迷宫,里面到处是谜题和陷阱。
有一次,我就被困在了这样一个数学迷宫里,那是一道关于行程问题的数学题。
题目大概是这样的: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一定距离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走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走3千米,经过2小时后他们碰面了,问A、B两地相距多远。
我一开始看到这题就懵了。
我就想象我自己是这个场景里的一个小虫子,看着这两人在那走。
我在脑海里开始构建画面,甲呼呼地大步向前,每小时能迈出去5千米呢。
乙呢,也按照自己的节奏,每小时3千米的速度在靠近甲。
我掰着手指头,嘴里还念念有词,1小时甲走5千米,乙走3千米,那1小时两人一共就走了5加3等于8千米。
他们走了2个小时才碰面啊,那总共走过的路程不就是8乘以2等于16千米吗。
啊哈,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就像在迷宫里突然找到了闪闪发光的出口标志。
我兴奋地用铅笔重重地把答案写下来,感觉自己就像超级英雄拯救了被这道题困住的自己。
解决这个数学问题,让我认识到数学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现象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
只要我像真正置身于那个场景中,仔细观察这个看不见的“数字舞台”上发生的事情,那些看似复杂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就像能一步步走出这数学迷宫,去探索更多迷雾后的精彩数学真相。
篇二《鸡兔同笼的解围之战》你要是和数学题目干起架来,那可真是像一场莫名其妙的奇妙战争呢,我就有过这么一场和“鸡兔同笼”的大战。
那天我盯着那道鸡兔同笼的题,题目说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里,头一共35个,脚一共94只,问鸡和兔各多少只。
我心里就想这可咋整啊,鸡和兔在笼子里乱糟糟的。
我先想最笨的办法,一个一个数肯定不行啊。
我脑子飞速运转,突然我想起老师说可以假设全是鸡或者全是兔。
我就说假设全是鸡吧,一只鸡2只脚,35只鸡那一共就该有35乘以2条腿,也就是70条腿。
但实际上有94条腿啊,多出来的那些腿肯定就是兔子的。
兔子比鸡多2条腿,那多出来的94 - 70 = 24条腿,这24条腿分到每只兔子比鸡多的2条腿上,24除以2就等于12只兔子。
一道数学题作文
一道数学题作文有关一道数学题作文9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一道数学题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道数学题作文篇1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到小小的数学题让我体会到了如山般严肃的父爱。
记得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在明亮的灯光下,我正奋笔疾书,突然一道我没见过的数学题如同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我的“去路”,我急得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我想快点冲破这道阻碍,但是又无可奈何。
头上的汗珠一滴滴滚落下来,我如坐针毡,绞尽脑汁的去想,可这道“墙”好像就是跟我对着干似的,就是不让我过去。
百般无奈,我只好跑去问爸爸。
我轻轻打开父亲的房门,问道:“爸,这道题怎么做,教教我吧。
”“自己想去。
”正在埋头看书的爸爸头也不抬。
我愣住了,像被冷水浇了一样,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哼,谁要你教,我自己也做的出来!”我把房门“砰”的一关,用愠怒的眼光看着那道可恶的数学题……沉思片刻,脑袋里好像出现了两个小人在争论。
其中,一个人说:“父亲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让你独立思考,不依赖别人。
这样你才能真正懂得那道题的解法。
”想到此,我的心豁然开朗。
我冷静下来,不一会儿,这道难题就被我“攻克” 了。
当我兴高采烈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笑了,笑得是那样灿烂……一道对常人来说微不足道的数学题,让我懂得了那如山般深沉而又严肃的——父爱。
一道数学题作文篇2“大哥哥,这道数学题怎么做?”自己想去,我没好气地拒绝了这位陌生的小妹妹。
过了一会儿,耳边又传来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怯生生地再次问道我:“大哥哥,这道题怎么做?”“问别人去,没看见我正在忙吗?”我又给这位小妹妹吃了个闭门羹。
“求求你了,大哥哥,我问了其他几个大哥哥,大姐姐,他们一看都不会做,都让我来问你,说你是有名的学霸,连语文老师都夸奖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最喜欢的一道数学题作文高一
最喜欢的一道数学题作文高一在我学习数学的漫长历程中,遇到过无数的数学题,有的如过眼云烟,做完就忘了;有的却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但要说起最喜欢的那一道,还得是那次在课堂上老师出的一道几何题。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数学课的铃声照常响起。
数学老师像往常一样,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教室。
他的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神秘。
我心里暗自嘀咕:“今天老师又要出什么难题来‘折磨’我们啦?”果不其然,老师在黑板上唰唰几笔,画出了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
那图形就像是一个被打乱的拼图,线条交错,角度各异。
“同学们,请看这道题。
”老师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题目是这样的:在一个梯形ABCD 中,AD 平行于BC,AB = CD,对角线 AC 和 BD 相交于点 O。
已知三角形 AOD 的面积是 5 平方厘米,三角形 BOC 的面积是 15 平方厘米,求梯形 ABCD 的面积。
刚看到这道题的时候,我脑袋里一片混乱,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但我还是硬着头皮,拿起笔在草稿纸上乱画起来。
我试图从已知的面积入手,找出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可是越算越觉得没有头绪。
我偷偷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大家也都眉头紧锁,一脸苦相。
有的咬着笔头,有的不停地挠头,还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我心里不禁有些着急,这道题难道真的这么难?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同学们,遇到难题不要慌,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我深吸一口气,重新审视这道题。
突然,我想到了老师之前讲过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我发现三角形 AOD 和三角形 BOC 是相似的,因为 AD 平行于 BC,所以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
而且,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边的平方比。
已知三角形 AOD 的面积是 5 平方厘米,三角形 BOC 的面积是 15 平方厘米,那么它们的面积比就是 5 : 15 = 1 : 3。
所以,它们对应边的比就是1 : √3。
接着,我设三角形 AOD 的高为 h1,三角形 BOC 的高为 h2。
最喜欢的一道数学题作文高一
最喜欢的一道数学题作文高一在我学习数学的历程中,遇到过无数的题目,有让人抓耳挠腮的难题,有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陷阱题,还有让人一眼就能看穿答案的送分题。
但在这众多的题目中,有一道题始终让我难以忘怀,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我的数学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那是在一个普通的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像往常一样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题。
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边长为 5 厘米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分别剪掉一个边长为1 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求这个盒子的容积。
”刚看到这道题的时候,我心里想:“这能有多难,不就是算个面积和体积嘛。
”于是,我拿起笔就开始算。
我先算出剪掉小正方形后,盒子底面的边长,这很简单,就是 5 - 1 - 1 = 3 厘米。
然后我就开始算盒子的高度,那不就是剪掉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1 厘米嘛。
接着,我就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容积,3×3×1 = 9 立方厘米。
我心里还挺得意,觉得这道题轻松拿下。
可当老师开始讲解的时候,我才发现,我错了!而且错得还挺离谱。
老师说:“同学们,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道题。
首先,剪掉小正方形后,底面的边长可不是简单地用 5 减去两个 1 哦。
大家想想,剪掉一个角的时候,相邻的两条边都要减去 1 厘米,所以底面的边长应该是 5 - 2×1 = 3 厘米。
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容易犯错。
”听到这里,我脸一下子就红了,原来我第一步就算错了。
老师接着说:“还有啊,计算容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单位。
这道题边长给的是厘米,那容积的单位就是立方厘米。
大家可别马虎,这些小细节往往决定了你这道题能不能做对。
”我在心里默默点头,暗自懊悔自己的粗心大意。
老师继续深入讲解这道题,她在黑板上画出了图形,一步一步地演示着如何折叠,如何计算。
我瞪大了眼睛,紧紧地盯着黑板,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随着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从那以后,我每次遇到类似的题目,都会想起这道让我“出丑”的题。
以一道数学题写一篇故事作文初一
以一道数学题写一篇故事作文初一《数学题的奇妙冒险》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初一学生,他特别害怕数学题。
每次看到数学题,他就觉得像是看到了一群张牙舞爪的小怪兽。
有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数学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宽是 5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小明看着这道题,脑袋一下子就大了。
他心想:“这可怎么办呀?”就在小明愁眉苦脸的时候,他突然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长方形变成了一个会说话的小精灵。
小精灵可怜巴巴地对小明说:“小明,你快帮帮我算出我的周长吧,不然我就没办法回家啦。
”小明心里一软,决定帮助小精灵。
他开始回忆老师讲过的知识,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的和乘以 2。
于是他算起来:(8 + 5)× 2 = 26(厘米)。
算出来的那一刻,小精灵开心地跳了起来,对小明说:“谢谢你,小明!你真厉害!”说完,小精灵就消失了。
小明也从这个奇妙的世界回到了课堂上,他突然发现,原来数学题也没有那么可怕。
从那以后,小明再也不害怕数学题了,他还经常帮助同学们解决数学难题呢!《被数学题难倒的一天》在初一的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若 x + 2y = 8,2x y = 3,求 x 和 y 的值。
”这可把同学们都难住了,我也不例外。
我盯着这道题,脑袋里就像有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楚。
我咬着笔头,心里着急得不行。
看看同桌,他也是一脸的迷茫。
再看看前面的学霸,虽然他看起来很认真,但我猜他也不一定能做出来。
我心里想着:“这道题怎么这么难啊,是不是老师故意为难我们?”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想起了老师说过的话:“遇到难题不要怕,要一步一步来。
”于是,我重新振作起来,先把第一个方程变形为 x = 8 2y,然后把它代入第二个方程,经过一番计算,终于算出了 x = 2,y = 3。
当我算出答案的那一刻,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明白了,只要不放弃,再难的数学题也能被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数学题作文
“我看大家都很聪明,就给你们出一道数学题吧”说完语文蒲老师从她的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看了一眼就在黑板上“刷刷”地写着。
“ 1=5 2=317 3=512 4=639 5= ?”有人一边看一边念起来。
刚念完,就听见有人大声喊“1”,同学们听见后也附和着“1”“就是1”蒲老师停顿了一下,又说:“有没有不同意的?请举手!”这下同学们一听,以为不对,连忙拿出演算本在上面算了起来,教室又恢复了安静。
不知道是谁说了句“应该是1呀”但是语气就没有刚才那样坚决。
“是 644”“不对!应该是 829”“5等于1”教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着。
有的还在拼命计算,有的在那里东张西望,有的三三两两小声议论着,有的干脆等着老师公布谜底(答案)。
“快看,有人举手了!”我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下有“救星”了!“我觉得应该是766.因为 639 – 512 = 127,639 + 127 = 766 .”他一本正经地说着。
“不不!应该是829.因为512 + 317 = 829!”她连忙反驳。
“no,应该把这四个数加起来等于一千四百七十三,然后用1473除以5就等于294还余下3,最后294 + 3 = 297。
所以5 = 297。
”“错啦错啦,余数不能加在商里。
”聪明的陈智山提出了意见。
许多人反问蒲老师:“这道题的答案到底是多少呢?”但是蒲老师的话使他们失望了:“答案是______暂时保密!”“但可以和你们平时最好的朋友一起讨论。
”于是,同学们
像箭一样跑向朋友的座位。
最后,他们还是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蒲老师终于说出了答案“5 = 1”“蒲老师骗人!”“抗议!”台下传来了抗议声。
她终于给我们看了本子原来上面什么也没有,这些动作全是她装出来的。
我这个时候才明白,这道题的里面包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们要像小泽征尔那样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