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60例案例回顾性分析

合集下载

得肾炎的案例分析报告

得肾炎的案例分析报告

得肾炎的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肾炎一、引言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是由于肾小球的炎症引起的。

该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以发生在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中。

本文将通过详细分析一个肾炎患者的病情,探讨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问题。

二、患者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15岁的男孩,近期出现尿液中带血、水肿和腰痛症状。

他向医院就诊后,经过一系列检查和测试,最终确诊为肾炎。

以下是患者病情的详细描述:1. 病因分析:患者的肾炎是由于先前感染链球菌引起的咽喉感染所导致。

细菌感染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肾脏,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发炎。

2. 症状分析: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尿液中带血、水肿(尤其是面部和腿部)、腰痛和疲劳等。

尿液中带血可能是由于肾小球损伤而导致的,水肿则是因为肾脏无法正常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造成体液潴留。

腰痛和疲劳可能是由于炎症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所致。

3. 诊断分析:患者的尿液分析结果显示红细胞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和尿素氮也有所升高。

进一步,免疫学检查显示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升高,有肾小球损伤的迹象。

这些结果与肾炎的诊断标准相符,确认了患者的肾炎诊断。

4. 治疗方案:对于患者肾炎的治疗,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

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应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以控制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还需要注意限制盐分和蛋白质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

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三、结论通过对该患者肾炎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感染是其病因之一,并且患者表现出典型的肾炎症状。

通过相应的检查和测试,成功确诊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肾炎是一种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的疾病,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肾炎的病理过程、诊断和治疗,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33例临床病理分析

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33例临床病理分析

血 清 学标 志物 阴性 的 乙肝 病 毒 相 关 性 肾炎 3 3例 临床 病 理 分 析
陈忠锋 何兵 胡 晓舟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乙 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提高对乙 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的认识 , 从 而避免误诊 与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3例 乙肝血 清学标 志物 阴性 、 经活检诊 断为 乙肝病毒相 关性 肾炎 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 结果 3 3 例血清学标志物 阴性的 患者 中, 2 9 例 临床表现为 肾 病 综合征 , 4例表 现为肾炎综合 征; 病理类型: 经典臆 l 生 肾病 6 例, 不典型媵 陛肾 病2 7 例。结论 ① 乙肝血 清学标志物并非确诊 乙型肝 炎病毒相关性 肾 炎( t t B V — G N) 的必要条件 , 血 清抗原阴性不能排除 H B V — G N的诊 断, 尤其是 肾脏病理类型为不典型膜性 肾病的青少年 患 者; ②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乙肝病毒相 关性肾炎患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 病理类型以不典型膜性肾病为最多。
t h n e g a t i v e s e r u m ma r k e r s
C H E N Z h o n g - f e n g ,H E B i n g,HU X i a o — z h o u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N e p h r o l o g y , Z h e n g z h o u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A f i f l i a t e d t o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7,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42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病理分析

42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病理分析
维普资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 0 2月 0g年
第1 2卷
第 2期
2 l 5: 8—2 O.

—-


2 5 -— 3 - - —
[] 9 何浩明 , 冯 [ ] 1李 0
岗, 尹正康 , . 等 乙肝外周 血 B 细胞和 T 细胞及其亚
群的研究 []临床肝胆病杂志 ,963 1 —1 . J. 1 ,: 0 6 9 6 2 乐, 蔡鹏威 , 安, . 伍严 等 慢性 乙肝病毒 携带者 的细胞免疫
a a s 1I V soie lm rl e r t e4 s n l i 0 B -asc t g eu n # ri i t 2a rs 1t ad o o is n h
P t l yDpr etfC i -aa n nH sil i i Ui rt, Cag hn (30 1. ah o eat n h aJp nU i o t n n e i . og m o n o p a J L v sy , hocu ,10 3 ))
( B - N . tos h l i l n a o g a t eo Fut tocss eni Orhsilrm 18 a ht Ma h20 H VG )Me d T ecn a adpt l i ly f or — a e U opa o 94M r r 6 h ic h o c p yw  ̄s n tf c o c 0
经皮 肾活检病理 检查确诊 的 4 乙型肝炎 病毒相 关性 肾炎患 者的 临床及病 理类 型进行 回顾 性 分析 。结 果 2例
H VG B - N患者 , 临床表 现以肾病综 合征( S 为主(19 , N) 6 .%)其次为 肾炎综合征 (6 2 和无症状尿检 异常 (19 ; 2 .%) 1 .%)病 理类 型以膜性 肾病 ( ) 多见 (6 7 , 次为系膜增生性 肾小球 肾炎 ( sG ) 占 2 .%; 6 .%)其 M P N , 3 8 电镜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相

膜性肾病6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膜性肾病6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1 6 4 6
陕西医 学杂志 2 0 1 3年 1 2月第 4 2卷第 1 2 期延 安大 学 附属 医院 肾内科 ( 延安 7 1 6 0 0 0 ) 杨小娟 李 娟 程延 娜 安 智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陕西延安地 区膜 性 肾病 ( MN) 的 流行病 学特 点 , 分 析其 临床 表 现与 病理 分
2 研 究方 法 2 . 1 诊 断标 准 : HB V— GN 的 诊 断 根 据 1 9 8 9年 北
表 l M N 病 因构 成 比
京 座谈会 专家 建议标 准 _ 1 ] 。系统 性红 斑狼 疮 ( S L E ) 的
诊 断参 照美 国风湿 病学会 拟定 的诊 断标准 [ 2 ] 。病 理分
蛋 白尿 的 患 者 , 男 性较 女性 所 占比例较 大 ( P% 0 . 0 5 ) ,
义( Pd 0 . 0 5 ) , 见表 1 。
漫增 厚 。 目前 MN 的病 理 分 型 与 临床 关 系 的意 见 仍
旧没 有达 到统 一共识 。
对 象 与 方 法
1 研 究对 象 选 取 2 0 0 9年 1 2月 至 2 0 1 2年 1 1 月 间在 延安大 学 附属 医 院 肾内科 住 院的经 肾组织 活检 确 诊为 MN并 且临 床资料 齐全 的患者 6 0例 。
患者 , 男性较 女性 更 多见 。⑦ 病理 分型主要 以 Ⅱ期 和非典 膜为 主 , 分别为 2 8例和 2 7 例 。⑧ 不 同分
期之 间在性 别 、 年龄 、 是 否伴有 高血 压 、 镜 下血尿 以及 2 4 h尿蛋 白量 、 血 浆 白蛋 白、 肾功 能 、 胆 固醇 水 平上 无统计 学 差异 。结论 : 对膜性 肾病 患者应进 行 肾脏病 理 常规 检 查联合 乙肝病 毒检 测 , 甚 至在 所 有 肾组 织活检 的的 患者 当 中进 行 乙肝病 毒检 测 , 有 条件 的单位 应行肝 组 织活检 , 以 明确肝脏 情 况。 主题 词 肾病 / 流行 病 学 肾病 / 病理 学

实脾法为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附60例临床观察

实脾法为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附60例临床观察

实脾法为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附60例临床观察罗欣拉;张赤志
【期刊名称】《湖北中医杂志》
【年(卷),期】1989()4
【摘要】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在我国发病率甚高,且迁延难愈,其中有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由于目前尚未发现理想的治疗药物及手段,所以,研究防治慢乙肝的方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本文将1986~1988年在本科住院的病人中,辨证为肝郁脾虚型的60例慢乙肝患者,用实牌为主的治则进行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性51例,女性9例。

平均年龄23岁,最大54岁,最小19岁。

【总页数】2页(P8-9)
【关键词】慢乙肝;临床观察;肝郁脾虚型;乙肝病毒;乙肝标志物;肝功能变化;治则;中医辨证施治;乙肝免疫;传染病医院
【作者】罗欣拉;张赤志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化瘀解毒健肝实脾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J], 李德干;庞崇祥
2.运脾疏肝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附167例对照分析 [J], 何开发
3.脾肾双补法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观察 [J], 毛以林;朱莹;胡剑卓;周珂
4.补脾益肾化瘀行水法为主治疗慢性肾炎45例临床观察 [J], 程皖;方琦
5.补脾调肝法为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5例 [J], 吴宇;杜宇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
展至终末 期 肾脏 病 ( e n d—s t a g e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 E S R D) , 因 此 延 缓 但替 比夫定较恩替卡 韦和 替诺 福韦酯 更 容易 产生 耐药 突变 , 目
H B V—G N进展 十分 重要 。迄 今为 止 HB V—G N 尚未有 肯定和统 前 很 少 有 用 于 H B V—G N的 报 道 。
摘要 : 乙型肝 炎病毒相 关性 肾炎( h e p a t i t i s B v i r u s —a s s o c i a t e d g l o m e r l o n e p h r i t i s ,H B V—G N) 是免 疫复合 物介导 的继发性 肾小球 疾病之 一。 乙型肝炎病毒 ( h e p a t i t i s B v i us r ,H B V) 感染与免 疫介 导的炎症 并存 , 导致其 治疗棘 手, 当前 H B V—G N在 国内外都缺乏 确 实有 效的治疗方案 , 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有抗病毒 、 激素及 免疫抑 制剂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等 , 其 中抗病毒 治疗是其 他治疗 方法 的 基础 , 而糖皮质激素及免 疫抑 制剂的应 用与否及其应 用的疗程和剂量 尚存在争议 。
免疫复合物沉 积在 肾小球 导致 的免疫 损伤 , 从 而达 到治 疗 H B V 制剂 治疗 , 结果 显 示 : 乙肝 活 动 组完 全 缓 解 率 6 0 %, 激 活剂 , 其免 疫激 活效 应 又有使 1 0 0 %, 平均缓解时 间 1 3 . 7个 月 ; 无 乙肝 活 动 组 完 全 缓 解 率

主, 糖 皮质激素及免 疫抑 制剂 的 应用 与否 及其 应 用 的疗 程 和剂 良好 的抗 病毒作用。其抑制 H B V的作用优于阿德福韦酯。但 由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回顾性分析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回顾性分析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回顾性分析发表时间:2016-04-01T09:43:20.3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作者:孟秀春崔永哲[导读] 辽阳石化总医院检验科总人群HBV感人率依然较高,HBV血清标志物检出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低龄人群HBsAg检出率明显下降。

辽阳石化总医院检验科 111003摘要:目的分析HBV血清标志物检出率变化情况。

方法收集辽化总医院2012年排除肝炎及相关病区共6532例患者,采用AxSYM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包括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结果及相关资料。

并将每例5项标志物结果作为一种模式,对各项标志物及检出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HBV血清标志物5项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抗-HBc(54.6)、抗-HBs(48.2)、抗-HBe(27.5)、HBsAg(9.6)、HBeAg(2.4)。

每项标志物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6532例患者中,5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可归纳为10种模式,检出率≥1%的模式有7种,“全阴性”模式占第一位。

不同年龄段不同模式检测结果不同,≤20岁人群以“全阴性”和“抗-HBs阳性”模式为主,>20岁人群以“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等模式为主。

“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HBsAg、抗-HBe、抗-HBc阳性”等模式检出率呈两端低、中间高分布,20-65岁人群检出率高。

结论总人群HBV感人率依然较高,HBV血清标志物检出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低龄人群HBsAg检出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酶免疫技术乙型肝炎是由HBV引起的一种以血液、体液传播为主的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

我国是乙肝感染的高流行区,2005年有关报道显示,普通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慢性HBV携带者为1.2亿,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分析作者:公丕强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来氟米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

结果治疗6个月后,3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治疗后的尿Pr、Scr、ALT明显低于治疗前,Alb明显高于治疗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来氟米特;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肾炎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10-02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引起膜性肾病的重要诱因,其发病率随着乙肝患者的增多而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该病于1971年被首次报道,迄今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并且还易使乙肝复发或病情恶化,故临床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

本研究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HBV-GN的诊断标准。

其中23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36.73±7.54)岁。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膜性肾病9例,肾小球硬化16例,膜毛细血管性肾炎3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口服来氟米特片,10mgx14片/盒(河北万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4),最初三天50mg/d,之后给予维持剂量20mg/d。

同时口服恩替卡韦片,0.5mgx7粒/盒(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19),1粒/次,1次/天。

若患者谷丙转氨酶(ALT)上升则加用保肝降酶,治疗期间不服用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的治疗前后尿蛋白(尿Pr)、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ALT等指标的变化。

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机选择探讨

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机选择探讨
Ij8:I固 。20 1;3 N。0 .3。 4 。 。 . 。 。
临 床 医 学
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 时机选择探讨
秦 宝 山 郑州人 民医院消化 内科 ,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 探讨 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 时机 的选择方法 ,为临床提高乙肝患者 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保障患者生活质
[中 图 分 类 号】R512.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1674-0742(2013)12(a)-0066-02
该研 究将选 取该院 白 2012年 1— 12月期 间前来 就诊 的 60
表 1 6O例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 时选择药物情况具体分析
例 乙肝患者进行 临床研究 ,旨在探讨 乙肝患者抗病毒治 疗时机
床常用 的治疗 措施 ,是否实施抗病 毒治疗以及何 时实施抗病毒治疗 则需根据患者 临床表现 、大小三 阳、肝功能 以及 HBV—
DNA是否为 阳性等情况进行 判断 ,同时应考虑患者 自身 耐受性及经济情况等多方面 因素 ,从而为患者制定针对性 的治疗方
案 ,达到更 为有效 的治疗 目的。
[关键词】乙肝 ;抗病毒 ;治疗时机
的选择方法 .为临床提高 乙肝患者 临床治疗效果 提供可靠依据 ,
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 生命安全 ,现报告如下。 般 资 料
共 有 乙肝 患者 60例 ,其 中男 34例 、女 26例 ,患 者年 龄在
19~71岁之 间 ,平均年龄为 (46.38 ̄4.47)岁 ,病程 在 6个月~l9年 之 间 ,平均病 程(7.13_ +1.24)年 。
表 2 60例 乙肝 患者抗病毒治疗时若 出现耐药性的对应措 施
耐 药 情 况

乙肝病例总结报告范文(3篇)

乙肝病例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病例基本信息患者姓名:张某某性别:男年龄:45岁住址:某市某区联系电话:138xxxx5678二、病史摘要患者于2023年2月初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右上腹疼痛等症状,伴有低热,持续时间约一周。

在当地诊所就诊,经医生初步诊断为“疑似乙肝”,建议进一步检查。

患者遂于2023年2月10日就诊于我院感染科。

三、临床检查1.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正常。

- 肝功能检查:ALT 200 U/L,AST 150 U/L,TBIL 80 μmol/L,DBIL 50μmol/L,ALP 130 U/L。

- 乙肝两对半检查:HBsAg(+),HBeAg(+),抗-HBc(+),抗-HBs(-)。

- 丙肝抗体、戊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等均为阴性。

2.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肝脏轻度增大,肝实质回声增粗,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3. 其他检查- 血清甲胎蛋白(AFP)正常。

四、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乙型肝炎活动期”。

五、治疗方案1. 休息- 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

3. 药物治疗- 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以抑制病毒复制。

- 使用保肝药物,如肝泰乐、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以保护肝脏功能。

4.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影像学检查等,以监测病情变化。

六、治疗过程患者于2023年2月15日开始接受治疗,服用拉米夫定0.1g,每日一次,肝泰乐0.3g,每日三次。

治疗过程中,患者食欲逐渐好转,乏力、恶心等症状明显改善。

于2023年3月15日复查肝功能,ALT 100 U/L,AST 80 U/L,TBIL 60 μmol/L,DBIL 40 μmol/L,ALP 120 U/L。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同前。

七、预后患者目前病情稳定,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复制得到有效抑制。

典型案例(杨)资料

典型案例(杨)资料

§10.3肾炎诊断问题分析问题提出人们到医院就诊时,通常要检测一些指标来协助医生诊断。

我们判断人员是否患肾炎是通过分析人体内各种元素含量来确定的。

对于就诊人员说而言不希望自己的病情被误判,所以我们应该确定精确的检测方法。

题目所给数据是60位已经诊断的病例号的体内元素含量,其中1-30号病例是已经确诊为肾炎病人的化验结果;31-60号病例是已经确诊为健康人的结果。

另外还有61-90号为待检验的就诊患者。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问题一:根据表B.1中的数据,提出一种或多种简便的判别方法,判别就诊人员是属于患者或健康人,并检验你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问题二:按照1提出的方法,判断表B.2中的30名就诊人员的化验结果进行判别,判定他(她)们是肾炎病人还是健康人。

问题三:能否根据表B.1的数据特征,确定哪些指标是影响人们患肾炎的关键或主因素,以便减少化验的指标。

问题四:根据3的结果,重复2的工作。

问题五:对2和4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

表B.1 确诊病例的化验结果表B.2 就诊人员的化验结果问题分析此题研究的是如何判断就诊人员是否患有肾炎。

在医院就诊时,一般情况下医生是通过就诊人员的尿液的化验结果来判断该就诊人员是否患有肾炎。

本题中就是通过分析病人的尿液中各元素的含量来判断的,我们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寻求好的判别方法,判断前来就诊的人员是否患有肾炎。

针对问题一,题目中已经给出30个肾炎患者与30个健康者体内7种元素的含量,现在所要做的是,如何根据这些数据提出一种合理的诊断方案。

通过分析,我们确定两种比较好的方法来判别病例号是否患有肾炎。

方法一:采用改进后的加权马氏距离判别法,即在马氏距离判别法的基础上,对每种不同的指标确定合适的权重从而提高准确度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判别。

方法二:将数据划分为两类,分别用两个集合表示。

一类为肾炎患者,一类为健康人体,使用模糊论中的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建立模型,达到判别效果。

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结果102例分析

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结果102例分析

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结果102例分析热阳古力•努尔麦麦提(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 检验科,新疆 喀什 844000)摘要:目的分析102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2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乙肝感染者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30~39岁组最易感染乙肝病毒。

单项标志物阳性例数与标志物阳性总例数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五项是乙肝患者的重要标志物,其检测对乙肝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乙肝病毒;乙肝五项;结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30.1730 引言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

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大约占9300万[1]。

大多数的病毒携带者无临床症状,其中三分之一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症状。

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2]。

乙肝五项也可称为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02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标志物检验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2例乙肝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68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均在13~76岁,平均年龄为36±5.6岁。

1.2 方法空腹采集静脉血5ml,及时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试剂由郑州安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判定标准HBV-DNA定量标准<1.00×103 cps /ml为阴性,>1.00×103 cps /ml为阳性。

成人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回顾性分析

成人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回顾性分析

成人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回顾性分析王淑君;姚翠微;李光民;陈锐鸿;梁东;刘伟敬;刘华锋【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年(卷),期】2018(019)005【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membranous nephritis,HBV-MN)患者能否参考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itis,IMN)给予免疫抑制治疗,以及联合抗病毒治疗在HBV-MN患者肝、肾保护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HBV-MN患者及IMN患者临床随访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肾脏病缓解和肝损伤发生情况,并进一步对比联合抗病毒治疗HBV-MN患者与未抗病毒治疗HBV-MN患者肾脏病缓解和肝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在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相当的情况下,48周时,HBV-MN组与IMN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0.7%及5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V-MN组肝损伤发生率高于IMN组(P <0.001),分别为42.9%及7.7%;接受抗病毒治疗HBV-MN患者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HBV-MN患者肾病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3.8%及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而两组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8.8%与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考虑肝、肾获益的基础上,对于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成人HBV-MN患者,可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参照IMN的方案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总页数】5页(P408-412)【作者】王淑君;姚翠微;李光民;陈锐鸿;梁东;刘伟敬;刘华锋【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湛江52400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湛江52400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湛江52400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湛江52400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湛江52400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湛江52400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湛江5240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抗乙肝病毒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成人乙肝相关性肾炎Meta分析 [J], 孙玲;邹陆曦;陈茂杰2.成人膜性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与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J], 陆晓青;刘章锁;申万琴;王源春3.单中心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J], 陈琪; 闵晶晶; 施占琴; 戴竹泉; 王霄一4.不同病理分期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J], 夏璁;张文;何灵芝;叶晴晴5.成人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评价 [J], 李华友;殷彩霞;林晓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60例肾活检病理分析

260例肾活检病理分析

260例肾活检病理分析标签:肾活检;病理学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9年12月~2011年1月260例经皮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探讨肾活检病理分型的特点及分型情况,现将临床病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999年12月~2011年1月有完整资料的住院肾活检患者260例,其中男155例,女105例,年龄14~72岁。

全部病例均具有腎穿刺活检的适应证,穿刺前常规检查肾脏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无肾活检禁忌证。

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在B超实时引导下用全自动活检枪行经皮穿刺获得肾组织。

自动活检枪和16G或18G活检针为美国BARD公司生产,穿刺点均为右肾下极。

1.3病理学检查肾穿刺组织分成3部分,按常规方法分别进行光镜、免疫病理(荧光或免疫组化),部分作电镜,标本均作HE、PAS、PASM、Masson染色,部分患者加作刚果红染色。

所有患者均行免疫病理检查,检测肾组织中IgG、IgM、IgA、C3、C4、C1q,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阳性者,加做HBsAg、HBcAg指标。

病理分型按照WHO 1982年及1995年改良的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修订方案[1,2]。

2结果260例患者中,原发性肾脏疾病196例,占75.4%;继发性肾脏病64例,占24.6%。

原发性肾脏疾病中,2例为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其余194例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83例(42.3%),IgA肾病(IgAN)37例(18.9%),微小病变(MCD)32例(16.3%),膜性肾病(MN)26例(13.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10例(5.1%),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3例(1.5%),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ePGN)3例(1.5%),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2例(1.0%)。

继发性肾脏病64例,狼疮性肾炎(LN)36例(56.3%),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12例(18.8%),紫癜性肾炎(HSPGN)6例(9.4%),骨髓瘤肾病(MN)3例(4.7%),糖尿病肾病(DN)2例(3.1%),肾淀粉样变性(amyloid)2例(3.1%),脂蛋白肾病1例(1.6%),甲状腺相关性肾病1例(1.6%),肿瘤相关性肾病1例(1.6%)。

重症肝病合并医院真菌感染60例临床分析

重症肝病合并医院真菌感染60例临床分析
s v r e a is e eeh p t i.M eh d Cl ia aa a d rltd fco so u g lifcin i ( ain swi e ee h p t i t tos i c l t n eae a t r ffn a ne t n 6)p t t t sv r e ai s n d o e h t

10 ・ 9
中 国感 染 控 制 杂 志 2 1 0 0年 5月 第 9卷 第 3期
C i Ifc C nrl l y2 1 hnJ net o to Vo 9No3Ma 00
例 , 性重 型肝炎 3 慢 0例 , 急 性重 型 肝 炎 7例 。所 亚 有病 例均符合 2 0 00年 9月第 1 0次全 国病毒 性肝 炎 及肝 病学 术 会议 修 订 的《 毒 性 肝 炎 防 治 方 案 》 病 标 准_ 。同时抽 取 同期 住 院的无 医院真菌 感染 的重症 1 ] 肝病 患者 6 0例作对 照 , 两组患 者病情及 临床 资料具
[ e od] h p ti ga i; e ai c ro i;l e i ae ;n scmilnei ;fn a ifcin K yw rs eais rvs h p t i h s i r s ss oo o a ifc n u g lnet t c r s v de o o [ hnIfc nrl2 1 ,( ) 1 9 9 3 C i net o C to,0 0 9 3 :8 —11
物者 4 4例 , 3种抗 菌药 物者 1 。 2例
资料 以均 数 ±标 准 差 ( j±s 表 示 , 数 资 料 以 率 ) 计 ( ) 表示 。样 本率 的 比较 采用 检验 , 大样本 均数 比较 采用 检 验 。所有 统 计分 析应 用 S S 1. P S 00软

60例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分析

60例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分析

60例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老年性痴呆(AD)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的60例MCI和AD患者的相关资料。

结果:在60例以记忆下降为主诉的患者中,有56例达到AD诊断标准,发病年龄为50~79岁,文化程度较低者占多数,临床表现特点为智能全面的衰退,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记忆力减退,以近记忆下降为主,认知域损害以记忆下降、计算不能、情感人格障碍、定向力障碍最常见,MMSE量表评分降低,MRI 检查可发现不同程度脑萎缩,部分表现为海马萎缩。

有4例达不到痴呆诊断标准,只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无其他认知功能损害,MMSE评分24~27分。

结论:AD 患者早期均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对记忆力减退人群进行神经精神量表筛查有助于AD早期诊断。

AD患者到中晚期治疗较困难,因此早期诊断及干预对延缓病程起积极作用。

标签: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轻度认知障碍;记忆障碍老年性痴呆(AD)及轻度认知障碍(MCI)是老年人记忆障碍的2种最重要原因。

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转化阶段,由于其向痴呆的高转化率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显示,MCI每年有10%~20%的患者发展为AD,而健康老年人每年仅有1%~3%发展为此类患者。

能否在轻度认知损害阶段阻止其向痴呆的发展正是目前学者们热衷研究的课题,AD通常起病隐匿,很多患者来医院就诊时已发生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早期干预可以延缓认知损害的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笔者收集我院60例以记忆力下降为主诉来就诊的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的病例来自于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1月~2008年10月的门诊患者。

1.2入选标准以记忆下降来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符合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NINCDS-ADRDA)的诊断标准:①发病年龄40~60岁,多在65岁以后;②临床症状确认痴呆,神经心理测试MMSE量表等支持痴呆;③进行性加重的近记忆力及其他智能障碍;④必须有2种或2种以上认知功能障碍;⑤无意识障碍,可伴精神、行为异常;⑥排除可导致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脑病。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36例临床病理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36例临床病理分析

。 肾病综合征 1 7例(72 )慢性肾炎 1 例(33 , 4. , 2 3. ) 无症状尿检异常 7例(94 ) 1. 。按 H e g bA 检测结果分为两
组进行 比较, 临床表现均以肾病综合征为主( 2 , 见表 )所有病 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 部分病例合并镜下血尿, 肉眼血
HB ( ) 5例 , 一 s抗 一 e 抗 一 B ( ) 8例 , 项 或 两 项 抗 体 阳性 者 1 c+ 者 抗 HB 、 HB 、 H c + 者 一 3例 。 1 7例 患 者 表 现 为 肾 病 综 合 征 ( 73 )1例表现 为慢性 。 (33 )7 无症状 尿检 异常 (94 )膜性 。 1例 (2 8 )膜增 生性 。 4 . ,2 肾炎 3 . ,例 1 . 。 肾病 9 5 . , 肾炎 4例 ( 1 1 )系 膜 增 生 性 。 1 1. , 肾炎 3例 (6 1 ) 3 . 。结 论 : V— 男 女 比例 相 当 , 性 略 多 于 女 性 , 床 表 现 多 为 肾病 HB GN 男 临
维普资讯
・3 8 ・ 4
P o e d n fCl ia e ii e J M a . 0 8 Vo No 5 r c e igo i c l n M d cn , y 2 0 , l1 . 7
文章 编 号 :6 1 6 1 20 )5 O 4 一 O ’ 7 —8 3 (0 8 0 - 3 8 3 1
2 结 果
出现肾功能损害; 血补体 c 下降 6 A A阳性者 4 抗 3 例; N 例(
表 2 HB G 临 床 表 现 V— N 例( )
乙型 肝炎 病 毒相 关 性 肾炎 3 6例 临床 病 理 分析
齐 悦 , 荣山 李

60例蛋白阳性尿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的结果分析

60例蛋白阳性尿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的结果分析

60例蛋白阳性尿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的结果分

胡卫红;赵硕生;管青
【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
【年(卷),期】1997(000)0S1
【摘要】近年来,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因此建立早期、系统、灵敏、有效的实验方法作为肾病诊断及疗效观察手段非常重要,这对定量检测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及其分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尿常规蛋白测定采用的是试纸法,而试纸只对白蛋白反应,而对球蛋白难于引起反应.我们采用较灵敏的免疫比浊法,测定蛋白阴性尿和阳性尿中球蛋白IgG,IgA及IgM的含量,以分析肾损害所致的某些疾病.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胡卫红;赵硕生;管青
【作者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2
【相关文献】
1.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J], 王素英
2.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体会 [J], 汪淼
3.肺炎支原体患儿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变化与意义 [J], 范彦希
4.肺炎支原体患儿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变化与意义 [J], 范彦希
5.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与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 肖劲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60例案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与总结乙型肝炎病毒性的肾炎患者临床治疗情况,了解其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方法对60例乙肝病毒性肾炎的患者在临床上的肝、肾功能,乙肝病毒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乙肝病毒DNA与其临床表现的关联,以乙肝病毒情况和蛋白尿的状况进行分组,而后给与核苷类物质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

结果3个月后病情缓解率达39.13%,6个月后病情缓解率达52.17%。

结论乙肝病毒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乙肝病毒的DNA载量与蛋白尿情况呈现出正关系,抗病毒的治疗有利于病患病情的缓解。

标签:乙肝病毒;肾炎;蛋白尿
在我国,乙肝病毒属于高发性流行性疾病,其中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高达10%。

乙肝病毒容易引发肝脏以外的人体器官的疾病,其中乙肝病毒性肾炎是属于肝外表现的常见现象。

成人中患有乙肝病毒性肾炎人群中20%会有可能发展成为末期性肾脏疾病[1]。

本组研究主要观察60例乙肝病毒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病理情况,对乙肝病毒血清的DNA载量和24 h的尿蛋白定量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观察之间的联系,并且分析核苷类似物质在乙肝病毒性肾炎方面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经过肾活检而确诊的乙肝病毒性肾炎患者6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12例,年龄在12~57岁,平均年龄为(33.6±9.8)岁,其中12~31岁患者有41例。

60例患者与在1989年北京座谈会中所提出的乙肝病毒性肾炎的诊断标准一致[2]。

其标准有3点:血清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肾活检证明存在有肾小球肾炎问题,但排除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炎的情况;肾组织可查有乙肝病毒抗原。

特别是第三条为必备性条件。

1.2实验室检查在24 h内对60例病患进行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尿常规、乙肝血清标志物、免疫学检查(包含IgA、IgG、IgM、C3、C4),以及乙肝病毒DNA载量的检测。

并根据其载量水平来进行研究分组:第一组为乙肝病毒DNA 载量105 copies/mL组。

1.3肾组织病例检查60例患者全部通过B超引导进行皮肾穿刺活检,而后再将采集到的肾组织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病例检查处理。

所有光镜检测的标本均含有10个以上的肾小球,将其组织用福尔马林液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后再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2 μm,分别做PASM、PAS、Masson 、HE染色,免疫病理检查以冰冻切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免抗人的IgG、IgM、IgA和C3、C4、C1q行直接法检测组织中的IgG、IgM、IgA和C3、C4、C1q,由此来观察免疫复合物和补体在肾组织的分布特点和强度,以及分布的部位。

石蜡切片取样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免疫组化的染色处理,而后将所有标本进行电镜检查。

1.4抗病毒疗效分析60例患者全部进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常规降尿蛋白治疗。

在24 h内尿蛋白定量>1.0 g,并且证明具有慢性乙肝指征的病患,给与核苷酸类似物的抗病毒治疗[3]:恩替卡韦0.5 mg或拉米夫定0.1 g,内服用1次/24 h,连续进行6个月的治疗观察,查看其尿蛋白的缓解状况。

完全缓解标准:病患疾病的临床不良症状全部消失,检测血浆白蛋白和肝功能指标全部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同时肾功能各项指标趋于稳定,此外尿蛋白定量也105 copies/mL者25例,合并肝功能异常者17例,所有病患中没有肝功能衰竭情况。

乙肝病毒性肾炎患者血清标志物,见表1。

2.2乙肝病毒DNA载量与24 h尿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肌酐水平之间的关联,见表2。

乙肝病毒DNA水平的不同,其他三项指标水平之间,除尿蛋白外,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与24 h尿蛋白之间的水平具有显著关联性,P<0.05。

2.3 60例病患中,膜性肾炎(MN)28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18例,继发性IgA肾病13例,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4]。

MPGN病患的病理表现与原发性类似,光镜下可以观察到系膜细胞和基质弥漫性重度增生,广泛的系膜插入,基底膜弥漫性的增厚并伴有双轨征形成,同时伴有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

23例患者进入核苷酸类似物的3个月抗病毒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功能经检测均恢复了正常,乙肝病毒DNA载量得到了明显下降。

其中4例病患的尿蛋白转为阴性指标,5例病患的尿蛋白与之前比较降低在50%以上,并且进入了部分的缓解阶段,其余的病患在尿蛋白方面没有明显的改善。

经过6个月治疗,4例患者得到了完全的缓解改善,8例患者得到了部分的改善,见表3。

3讨论
我国属于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域,1.2亿人次的患病数字占据了世界感染病患的1/3,乙肝病毒性肾炎的患者发病率远远低于乙肝病毒感染率。

目前主要认为乙肝病毒性肾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3种可能:由于病毒引发的免疫性应答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发疾病;病毒直接作用感染到肾细胞组织;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而后间接的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伴随这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而确凿的发病机制还需要继续研究。

乙肝病毒DNA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当其>105 copies/mL时时病毒DNA的活跃复制状态,具有传染性,其值越高,传染性也相应提升。

乙肝病毒性肾炎是导致继发性MPGN的常见原因,常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血清补体下降,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作为基础性的治疗手段。

乙肝病毒性肾炎因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状态和肾脏的病理特征,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选择以抗病毒药物治疗来控制肝脏的病变,可以有效的达到部分患者肾脏病变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杜鹃,丁国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2010,9:588-590.
[2]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0,5:19-21.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1:1-13.
[4]魏日胞,李平,昊杰,等.205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l临床和病理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0,6:464-467.编辑/肖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