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演示教学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40efd440b1c59eef8c7b44f.png)
1.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
早期会计信息系统,主要解决记账和报账处理效率问题。如图2-3
2.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开始向预算控制、财务分析方面发展,从部 门级向企业级应用发展。除了核算,还包括财务管理功能。如图2-4 3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不但解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还支持管理层决策,解决 半结构化问题。
2.1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
2.1.1 数据和信息 2.1.2系统 2.1.3会计信息系统 2.1.4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2.1.1
数据
数据时反应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结构和特 征的符号、并能对客观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 会计数据 经济业务活动中产生的数据,它是对经济活动 属性(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的描述。
3.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MIS): 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 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 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 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 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 统。完整的MIS应包括:决策支持系统(DSS)、 工业控制系统(CCS)、办公自动化系统(OA) 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 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办公自动化系统 (OA)、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等都离不开 Intranet(企业内部网)的应用。
(2)数据处理流程
工具:算盘和计算器 信息载体:单、证、账、 表 特点:证据性强
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
编制会计报表
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的工作方式
(3)人员构成和工作组织
会计信息系统基础PPT课件
![会计信息系统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fdd447dd3383c4ba4cd28d.png)
2021/6/20
4
【课程学习任务】
❖ 通过对财务系统、购销存系统、生产循 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掌握各系统及其整体的数据处理原理和业务 流程,以及信息系统审计的一般原理,从而 培养学生应用不同的财务软件和审计软件的 能力,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最重要的是熟练运用金蝶K\3财务软件
2021/6/20
24
控制
输入
×
处理
输出
反馈
输入:给出处理所需要的内容和条件(受输出制约);
处理:根据条件对输入的内容进行各种加工和转换;
输出:给出处理后的结果;
反馈:将输出的一部分内容返回到输入端,供调节用;
控制:监督和协调上述4个基本要素的正常工作。
2021/6/20
25
❖ 系统的主要特性表现为:①目的性 ②整体性 ③关 联性 ④层次性。
信息(信息论创始人香农):是用以消 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决策学代表人西蒙):是影响人 改变对于决策方案的期待或评价的外界刺激。
2021/6/20
13
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一般认为:
信息是经过加工、具有一定含义的、对决 策有价值的数据。
信息价值 = 信息效用 - 信息成本
信息效用:可能为使用者提供新的知识或资料, 或是可减少使用者的特定决策的不确定性。
2021/6/20
28
销售业务处理 销货
现金支出业务处理
应收款项
现金收入
采购业务处理 采购
销售分析
工资业务处理 招聘培训
现金支出
应付款项
成本业务处理 开发设计
加工生产
存货控制
固定资产业务处理 固定资产 投资规划
会计信息系统第2章简明教程PPT课件
![会计信息系统第2章简明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dcfd45c850ad02de804188.png)
2.3 操作员及权限的管理
2.3.1 操作人员工作权限划分的 基本原则
操作人员的权限划分必须依据会计的有关法规和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需要来进行划分。
不相容的职权必须分隔。 不相容的岗位必须分隔。 不同的处理层次一般应该分隔。 需要重点保证数据安全的工作应与其他工作分 隔。 其他制度特别规定需要分隔的应该分隔。
第2章 系统管理
2.1 系统管理概述
系统管理是会计信息系统在财务业务 一体化管理应用模式下,系统为各个子系 统集成运行提供的一个公共管理平台。
2.1.1 账套管理
账套:每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都有一套完整的账
簿体系,把这样一套完整的账簿体系建立在计算 机系统中就称为一个账套。 账套实质上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每一个单位 都可以为其自身和每一个独立核算的下级单位建 立一个核算账套。各账套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互 不影响,使资源得以最大程度地利用。 账套管理功能一般包括建立账套、修改账套、删 除账套、引入、输出账套等。
2.1.2 年度账管理
年度账:年度账与账套是两个不同的概
念,一个账套中包含了相应核算单位所 有的财务数据,把这些财务数据按年度 进行划分,称为年度账。 年度账可以作为系统操作和管理的基本 单位,因此设置年度账主要是考虑到财 务数据管理上的方便性。 年度账管理包括年度账的建立、引入、 输出和结转上年数据,清空年度数据。
2.3.2 操作员及权限的管理
增加系统操作员:操作员编号是系统区分不同 操作人员的唯一标志,因此必须唯一。操作员 姓名一般会出现在其处理的票据、凭证上,因 此应记录其真实姓名,以便对其操作行为进行 监督。 修改或删除操作员:操作员刚刚设置完成,可 以对其姓名及口令进行更改,一旦以其身份进 入过系统,姓名便不能被修改和删除。 设置操作员权限:设置操作员权限是从内部控 制的角度出发,对系统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岗 位分工,严禁越权操作的行为发生。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PPT课件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809040ccbff121dd36838f.png)
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的工作方式
8
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
(1)数据量大 (2)数据结构复杂 (3)数据加工处理方法要求严格 (4)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全面性要求严格。 (5)安全可靠性要求高
92.1.4Fra bibliotek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
念
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的会 计信息系统(Computer Bas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它是由计算机 硬件、软件、数据、规程和人员等组成
16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 资源计划)。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 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 理平台。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 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 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 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集信息技术 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 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 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 显著作用。
的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人和计算机 机密结合协同工作的人机系统。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如图2-1
10
图2-1
11
(1)数据处理方式
主要工具:计算机
以文件的形式组织和存放, 磁性介质。
必须对会计原始数据进行标 准化处理,均有计算机集 中记性处理。
强调输入的正确性。
(2)数据处理流程
人工采集、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输 入计算机
是一种生产管理的计划与控制模式, 因其效益显著而被当成标准管理工具在当 今世界制造业普遍采用。MRPⅡ 实现了 物流与资金流的信息集成,是 CIMS( 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计算机/现代集成 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的概念 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哈林顿博士提出的。
会计电算化第2章课件
![会计电算化第2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f440e99e314332396893a1.png)
只有账套主管有权修改账套。 部分信息无法修改,如账套号、启用会计期等。
操作演示
汪刚、王新玲制作
2.2.3 引入和输出账套
1.账套输出
(1) 保证数据安全 (2) 解决集团公司数据合并问题 (3) 删除账套
操作演示
பைடு நூலகம்
2.账套引入
引入账套功能是指将系统外某账套数据引入本系统中
操作演示
3.注意问题:
汪刚、王新玲制作
汪刚、王新玲制作
汪刚、王新玲制作
2.4.2 设置操作员权限
3、设置账 套主管; 2、选账套;
1、选择操 作员;
汪刚、王新玲制作
2.4.2 设置操作员权限
双击选中; 双击取消;
汪刚、王新玲制作
2.5 系统运行安全管理
1.系统运行监控 2.注销当前操作员 3.清除系统运行异常 4.上机日志
汪刚、王新玲制作
汪刚、王新玲制作
2.2.1 建立账套-核算信息
工业、商业; 工业可进行 成本核算; 非常重要; 决定企业用 到何种一级 会计科目;
思考:此选项对后续操作有何影响?
汪刚、王新玲制作
2.2.1 建立账套-核算信息
行业性质 特点 一级科目 科目 编码 大类 5类 小 企 业 会 计 准 财政部 2013 年推出,一级科目较 2007 年新准则科 4位 则(2013) 目简化很多,不包括大企业和特殊行业的会计科 目 2007 年 新 准 则 根据财政部 2007 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制 4位 会计科目 定,一级科目最完整,包含金融企业特殊会计科 目 小 企 业 会 计 制 根据财政部 2004 年推出的新《小企业会计制度》 4位 度 制定,一级科目相对简化 新 会 计 制 度 科 根据财政部 2000 年推出的新《企业会计制度》制 4位 目 定,一级科目相对完整,不含金融企业特殊会计 科目 分 行 业 会 计 制 根据财政部1993年推出行业会计制度制定 度科目 3位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原理(刘)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原理(刘)](https://img.taocdn.com/s3/m/11071668a98271fe910ef90b.png)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程序图
每一步完成以下工作:
• 第①步,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 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 证、和转账凭证,也可以采用通用的记账凭证; • 第②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序时账簿 •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第③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 • 第④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 第⑤步,对账; • 第⑥步,根据总账并适当参考明细账编制会计 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
二、账务处理流程的变化
• 传统账务处理流程建立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以登记帐簿 为中心,例如将明细账分设不同岗位,在登记总账之前先 汇总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等。 • 实电算化以后,账务处理程序必然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 以电子数据处理为中心,账务处理程序中的许多形式如科 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不再是登记总账的依据,由于使 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帐簿不再困难,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也将不再截然对立,甚至整个登账 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形式,所以几种账务处理程序将合而为 一,任何单位都不必考虑选用何种账务处理程序。登记这 一处理过程将全部由计算机完成,手工工作将向数据输入、 数据分析两端转移。
行业不需要销售子系统。
各子系统的功能如下:
1、账务处理子系统 完成全部记账、算账、对账、转账、结账工 作,生成序时账簿、总分类账和各种明细分类账簿。 能完成和其他业务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并可向 报表子系统提供数据。
2、报表子系统 实现各种会计报表的定义和编制,并可以进 行报表分析和报表汇总。该系统生成的会计报表 包括对外会计报表和对内会计报表。
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
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即传统会计电算化 系统,以解决会计核算为目的。 核算型会计电算化系统一般包括:总账 系统(账务处理系统)、报表处理系统、工 资核算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等功能模块 (也称作子系统)。 传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如图2.5所示。
会计电算化第二章课件
![会计电算化第二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934ab47fd5360cba1adbfd.png)
设置职员档案
注意:
1、人员编码规则要求最长不能超过8位,人员如果已经使用 ,就不能删除,要想删除就必须将此部门还原未使用状态 ;
2、“人员类别”应在“机构人员”下的“人员类别”档案中设置,系 统预置了在职人员、离退人员等四类一级类别,用户可自 行扩充人员类别;
c.目的:当硬盘数据丢失后据以恢复数据。
备份及恢复的概念
2、恢复账套的含义: a.指以备份文件为基础,引入或导入帐套数
据; b.目的:要在运行着的财务系统中形成账套
第二章 基础档案设置
学习目的与要求: 系统学习总账系统初始设置等功能的基本知识和操作
方法: a.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b.掌握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总账初始设置 教学难点:总账初始设置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注册“企业门户”(系统控制台)
一、设置基础分类档案(AD)
具体操作(由AD在『企业门户』/ 『基础档案』中 进行): a.设置部门档案; b.设置职员档案; ; c.设置客户分类及客户档案; d.设置供应商分类及供应商档案; e.设置外币种类; f.设置结算方式; g.设置开户银行
3、输入完毕,按“退出”返回基础档案窗口。
客户分类界面
(五)建立客户档案
客户档案设置用于设置往来客户的编码、名称、所属分类等内 容。
1、 单击“基础档案/客商信息/客户档案”,打开“客户档案”窗口 ;(P29)
2、单击“增加”按钮,出现“客户档案”窗口,在窗口中输入客户 编码、客户名称、客户简称、所属分类等内容,再单击“保存 ”
3、输入完毕,按“退出”返回基础档案窗口。
会计电算化应用教程239页PPT
![会计电算化应用教程23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bca54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a.png)
2024/2/16
返回本节首页
31
第2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
2.3.2 关于Internet
2024/2/16
返回本节首页
32
第2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
2.3.3 Internet的接入方法
住宅接入:将居民家中的端接系统连接入网;
机构接入:将学校、公司和政府机构的端接系统连接入网; 移动接入:将移动中的端接系统连接入网。
2.1.3 计算机软件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生产厂提供的,为高效使用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软
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维护服务程序、程序设计语言、解释编译系统和数 据库管理系统等。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指为解决计算机用户的特定问题而编制的软件。应用 软件可分为用户程序和应用软件包。
2024/2/16
1.2.1 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1.2.2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1.2.3 会计电算化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及管理
2024/2/16
返回本章首页 8
第1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1.2.1 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会计电算化内容主要体现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核算与会 计管理上。具体而言,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包括:
会计核算; 会计控制; 会计分析; 会计检查; 会计预测;
2.3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024/2/16
返回本章首页
30
第2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
2.3.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 的多个计算机系统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约定进行数据通信, 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024/2/16
【第二讲】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第二讲】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72b9090f18583d049645998.png)
(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各业务系统既要对各自的原
始凭证进行处理,同时又要汇总原始数据,编制出记账凭 证,并传输到账务处理子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因此,子系 统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数据传递关系。就各子系统而 言,大致分为如下的3种情况进行数据传递。
二○○五年二月
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划分及其关系
(二)工业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各子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 4、材料核算子系统 根据有关凭证,进行材料采购的核算,完成库存材料 收、发、结存的核算,自动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转帐凭证, 自动传给账务处理子系统,通常工业企业才需要这种软件, 商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这种软件 5、往来核算子系统 根据往来业务的有关凭证,完成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等业务的登记、核销工作;自动编制有关凭证并传递到账 务处理子系统,有的会计软件又划分为应收账款核算、应 付账款核算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6、销售核算子系统 根据有关销售凭证及销售费用等数据完成产成品收、 发、存核算;销售收入、销售费用、销售税金、销售利润 的核算。
3、信息的特点,信息一般具有可靠性、相关性、时效性、 完整性、易理解性,以及可校验性等特点
二○○五年二月
一、会计信息系统一些基本概念
(三)、系统的概念 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体 2、系统的分类 (1)、人工系统 (2)、自动系统 (3)、计算机系统 3、系统的特点 (1)、独立性:每个系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 (2)、目的性:每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目的 (3)、层次性:每个系统可以划分为许多子系统 (4)、运动性:系统总是不断同外界有数据交流 (5)、适应性:每个系统都能根据需要扩充和压缩自己,以适应系 统变化的需要
第二章 会计软件 《会计信息系统》PPT课件
![第二章 会计软件 《会计信息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16d22c9ec3d5bbfd0a74f8.png)
会计软件
按照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我 国境内的企业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 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 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其编制的 财务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因此, 应当按照会计核算的要求,指定一种货币作为 记账本位币,其他币别必须以记账本位币为基 础进行折算。
会计信息系统
第二章
各模块的数据传递
会计软件
• 2.应收管理模块完成销售单据处理、客户往 来处理、票据处理及坏账处理等业务后, 生成相应的记账凭证并传递到账务处理模 块,以便用户审核登记赊销往来及其相关 账簿。
会计信息系统
第二章
各模块的数据传递
会计软件
• 3.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生成固定资产增加、减 少、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变动、固定资 产评估和折旧分配等业务的记账凭证,并 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以便用户审核登记 相关的资产账簿。
• (2)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对系统充分了解, 当会计软件出现问题或需要改进时,企业 能够及时高效地纠错和调整,保证系统使 用的流畅性。
会计信息系统
第二章
自行开发的缺点
会计软件
• (1)系统开发要求高、周期长、成本高, 系统开发完成后,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试运 行;
• (2)自行开发软件系统需要大量的计算机 专业人才,普通企业难以维持一支稳定的 高素质软件人才队伍。
会计信息系统
第二章
会计软件
(三)委托外部单位开发
• 委托外部单位开发是指企业通过委托外部 单位进行会计软件开发。
会计信息系统
第二章
会计软件
委托外部单位开发的优点
• (1)软件的针对性较强,降低了用户的使 用难度;
• (2)对企业自身技术力量的要求不高。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2b742b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9.png)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一、概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会计业务处理自动化,以及实现会计信息的自动化存储、加工、分析和报告的系统。
其核心是会计软件,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录入、分析和处理,快速地输出各种财务报表、账票和分析报告等。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信息准确性,同时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
二、结构和功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一般包括两个层次的结构:前台和后台。
前台包括计算机硬件、终端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打印机等组成;后台包括数据库、财务软件、网络平台等组成。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集成化的系统,它涵盖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决策、财务分析、财务监控等多个方面,并且能够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相互配合。
1. 会计核算。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创建一套完善的会计科目和账户体系,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不间断的监控、分析和跟踪。
该系统能够实现会计凭证的自动生成、自动化记账、自动化对账等功能,有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财务管理。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全面、及时、科学地收集、处理、分析、统计、管理和利用企业财务信息,从而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精确的信息支持。
它包括财务收支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功能,能够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3. 财务决策。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实时账务查询、简明易懂的财务报表,还能够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当前市场环境,对公司未来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决策。
它可以帮助企业预测未来的收入、支出、盈利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4. 财务分析。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种财务指标、比率、趋势等,帮助企业了解自身财务状况和竞争力。
它可以对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优化运营模式。
5. 财务监控。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财务数据的变化,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提醒。
会计电算化技能实训教程第2单元PPT课件
![会计电算化技能实训教程第2单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3cac182cc58bd63086bd36.png)
方向 借 借 借 借 贷 贷 贷 贷
期初余额 13680 552330 369522
3323600 856022 800000 685990 2000000
第4页/共33页
2.1 操作员管理
【知识要点】 如果某科目为数量、外币核算,应录入期初数量、外币余额,
而且必须先录入本币余额,再录入数量外币余额。 非末级会计科目余额不用录入,系统将根据其下级明细科目
自动汇总计算填入。 出现红字余额用负号输入。 修改余额时,直接输入正确数据即可。 凭证记账后期初余额变为浏览只读状态,不能再修改。
第5页/共33页
2.1 操作员管理
【做中学】
任务3:录入往来科目余额 输入“1221 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初余额。相关信息:日期“2011-
11-30”,凭证号“付-101”,部门“采购部”,个人名称“江洋”,摘 要“出差借款”,方向“借”,期初余额“8000元”;输入“1122应收账 款”科目的期初余额“257400” 元,其中明细资料是:2011年11月18日, 销售给英华公司产品未收款“转账凭证122号”。输入“2202应付账款” 科目的期初余额“182520” 元,其中明细资料是:2011年12月18日,向 锦秋公司采购材料的应付款“转账凭证39号”。
第2页/共33页
2.1 操作员管理
【做中学】
任务1:定义总账系统启用参数 010账套首次启用总账系统,设置总账系统的参数为,不“允
许修改作废他人填制的凭证”。
【知识要点】 在系统中所设置的操作员在未被使用前,可以进行修改,但是,操作
员信息一旦保存,则编号不能修改。 只有系统管理员有权修改操作员信息。 操作员的信息中,操作员编号不能修改,操作员的姓名、口令及所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应用层次、物理结构和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能够运用本章所学的一些知识,初步了解会计软件开发的一般原理,一般会计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相关方面的问题。
掌握不同会计软件在功能结构上的一般设计思路。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内容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会计信息系统中各职能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本章难点内容是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原理2.1 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概念2.1.1 数据和信息数据是反映事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性质的符号,它是对客观事物属性的描述。
数据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客体、属性、属性值,缺一不可。
比如:“教室的高是4米”,这就是一个数据,其客体为“教室”,属性为“高”,属性值为“4米”。
而信息则是对数据加工的结果,有用的数据即为信息。
数据和信息都可以用数字、符号、文字、图表、声音、影像等形式来表示。
会计数据是指在会计工作中记录下来的会计事实,包括数字数据和非数字数据,如:各种原始资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等都属于会计数据。
对会计数据按一定要求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对使用者有用的东西即成为会计信息,这种信息能满足不同方面使用者的需要,如:管理者、股东、债权人、税务部门等等。
会计信息按其用途可以分成三大类:①财务信息:指反映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信息,如:各类凭证、账簿反映的信息;②管理信息:指对管理者而言有用的会计信息,如:资产负债率等指标信息;③决策信息:指为预测决策活动直接服务的信息,如:量本利分析信息。
2.1.2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一系列彼此相关、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整体。
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输出信息的这样一个整体系统。
一般来说,系统都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独立性: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目标性:系统有自己独立的目标,系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集中各种资源并按一定结构组织起来的。
层次性:系统是分层次的,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这个若干部分就是子系统,一个系统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
联系性: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物质或信息的交换关系,称为物质流或信息流。
运动性:系统总是不断地接受外界的数据输入,经过加工处理后变成有用的信息,并向外界输出,因此系统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适应性:系统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建立自适应机制,能根据要求进行变革。
一个系统内部同时存在着物质流和信息流,如一个企业为了不断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它就必须不断进行供、产、销的经营活动,它要组织一定的人、财、物并进行相应的配比和运作,因此这些资金、设备、材料等物质形式就要在企业内部进行不断的流动,这就是物质流。
与此同时,反映这些资金、设备、材料的数量、质量、速度、形态、结构、金额等方面的信息也将随着物质流的流动而流动,这就形成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流。
因此物质流和信息流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为企业管理者来说,信息流能更加综合全面方便地反映企业的各种复杂的情况。
例如:企业资产现有两台车,四个仓库,五台车床,这是物质表现形式,不能组合在一起表示。
用信息表示形式,就可以用它们的价值形式来表示即:企业现有资产500万元。
任何信息系统都具有五大基本功能,即:数据的收集和输入功能、数据的存贮功能、数据的加工功能、数据的传输功能和信息的输出功能。
2.1.3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是一个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按照会计的原则和程序,采用会计的方法和手段,对特定的部门或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的系统。
它具备系统应有的基本环节,即:输入环节、处理环节和输出环节,也具有系统的独立性、目标性、层次性、联系性、运动性和适应性。
会计的各项活动都可以体现为对信息的某种作用:如取得原始凭证是信息的获取,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是对信息的提取和确认,设置会计账户是对信息的分类,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是对信息的传送和存储,成本计算是对成本信息的进一步变换和处理,报出会计报表是对信息的输出,会计管理和决策是对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应用。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AIS)是指利用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输入、处理、存储、传送、输出,以完成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和辅助决策任务的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财务会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科学等学科相互结合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电算化会计主要强调了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和方法来改造传统会计以创建新的会计学科分支体系。
2.1.4 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提取、确认、存储、处理、加工、传送、输出和利用等使用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方法和技术。
随着经济管理工作对会计信息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行业发展的一日千里,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致经历了手工处理、机械处理和计算机处理三个阶段。
手工处理阶段: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应用算盘作为运算工具,用纸和笔进行登记,完全靠人工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
后来出现了手摇计算机、计算器等工具,会计人员也应用这些工具,但也仅仅是作为算盘的替代物,而且还存在着速度慢、出错率高等弊病,在运用加减法运算时有时还不及算盘快和准确。
手工处理方式历史漫长,至今在我国还有不少企业在采用。
机械处理阶段:20世纪初,出现了卡片穿孔机、卡片分类机、机械式计算机和制表机等计算机器,在国外有少数大型企业应用这些机器进行会计数据处理以代替手工处理。
这种机械处理方式增强了数据处理的功能,但无法存储程序和大量的数据,同时由于设备庞大、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不能得到广泛的普及,仅在少数大型的企业中得到阶段性的应用。
计算机处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使信息处理技术得到迅速的提高,并且随着计算机成本的迅速下降,使得大量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成为可能,计算机在会计数据的采集、分类、计算、存储、传送、输出和利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 信息系统应用层次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层次也得到不断提高,从最初的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到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再发展到目前的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2.2.1 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这个阶段主要是会计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初级阶段,主要是模仿手工操作,对那些数据量大、计算重复次数多的专项会计业务核算工作进行自动化操作,以大幅度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例如应用计算机进行工资计算、固定资产核算、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主要体现在岗位级的应用层次上。
这个阶段也称电子数据处理阶段,系统操作平台为DOS系统,数据存储采用小型数据库。
2.2.2 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这个阶段是会计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中级阶段,企业要利用计算机对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进行处理,对发生在企业各业务环境中的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为企业内外部管理部门提供有关的管理和决策辅助信息,此时的会计系统已开发成具有管理功能的软件而且和其他管理子系统在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功能已从全面会计核算发展到会计管理。
系统的应用层次从财务部门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直到客户、供应商和政府机构等相关的企业外部实体。
这个阶段也称综合业务处理阶段,系统的操作平台为Windows95/98/NT/2000操作系统,数据存储采用中大型数据库。
2.2.3 决策支持型会计信息系统这个阶段是会计利用计算机技术的高级阶段,决策支持型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模型库,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方案,是为协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一种人-机交互系统。
系统的功能主要向会计决策系统、会计专家系统和会计高层主管系统等方向发展,以挖掘专家经验,建立各种财务分析和管理的方法库、模型库和知识库。
这个阶段也称会计决策支持和专家系统,系统的操作平台为Windows2000/XP系统,数据存储采用大型或超大型数据库。
当前,互联网正在改变企业的业务形态和运营方式,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方式也从桌面应用走向网络,一个全新的网络财务时代已经到来。
基于网络计算技术,以综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能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系统正扑面而来。
会计信息系统在一个良好的开放性的互联网环境下,动态、及时、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处理会计信息,实现财务信息数字化、财务与企业内外部业务协同化、财务人员工作方式网络化,所有这些将给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带来更高的发展。
2.3 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2.3.1 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构成有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员、法规和制度,它们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实体。
1、计算机硬件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硬件一般包括数据采集设备、存储设备、处理设备、输出设备和网络通信设备等。
其中采集设备包括:键盘、各类扫描仪等;处理设备指的是计算机主机设备;存储设备包括:软盘、硬盘、移动硬盘、光盘等;输出设备包括:打印机、显示器等;网络通信设备包括:交换机、服务器、光纤等。
计算机硬件设备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了不同的硬件体系构成,不同的硬件体系构成也决定了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功能。
综合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一般可以分成以下三种结构方式:1)单机结构。
整个系统由一台微型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构成,这一般在会计电算化的最早阶段应用较多,属于单一用户、单任务工作方式。
这种结构有灵活简便、开发周期短、价格低等优点,但也有输入、输出速度较慢从而导致数据处理的速度过慢的缺点。
2)多用户结构。
整个系统由一台主机和多个终端构成,并由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
这时可以由多个用户在多个终端上分散进行输入,由一台主机进行集中处理,处理结果又可以直接返回至各个终端,因此属于多用户、多任务工作方式。
这种结构解决了输入、输出的“瓶颈”问题,又能集中进行数据处理,实现数据交互共享,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
但它也有一个致命伤,即如果主机发生故障就会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
3)网络结构。
将各个多用户结构或单机结构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利用功能强大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组成一个功能强大的超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种结构可以实现系统的软件、硬件以及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分布式处理方式,可以将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进行分解处理。
在这个网络结构内,各个计算机都可以进行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系统的功能和灵活性从理论上说可以达到无限,但这种结构对数据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