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伴性遗传》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伴性遗传》教案、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1.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作业完成后,请认真检查,确保书写清晰、答案准确。
3.提交作业时,请标注姓名、班级、学号,以便教师批改和反馈。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与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对伴性遗传知识的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以一个具体的伴性遗传案例作为导入,如红绿色盲的遗传,引发学生对伴性遗传现象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展示红绿色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这种病男性患者比女性多?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引导学生关注性别与遗传之间的关系。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伴性遗传。
4.针对本节课的伴性遗传知识,让学生撰写一篇科普文章,向他人普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此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加深对伴性遗传知识的理解。
5.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a.伴性遗传病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有哪些?
b.如何预防和治疗伴性遗传病?
c.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为什么伴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4.案例分析,巩固提升: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手段:提供典型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独立分析。
5.课堂小结,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教学手段:利用思维导图、表格等形式进行总结。
6.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布置与伴性遗传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请学生完成课本中伴性遗传的相关练习题,巩固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类型及遗传规律。
2.结合课堂所学的伴性遗传案例,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遗传图解题目,并尝试解答。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高中《伴性遗传》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伴性遗传》优秀教学案例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通过遗传图解的绘制和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内在动力。
2.增强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消除性别歧视,尊重生命多样性。
高中《伴性遗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伴性遗传》章节,是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性别与遗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伴性遗传的概念和应用往往感到困惑。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优秀教学案例,以期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深入掌握伴性遗传的规律。
本案例以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为对象,他们在前期课程中已学习了基因、DNA和遗传等基本概念,为学习伴性遗传打下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讨伴性遗传的奥秘。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介绍伴性遗传的定义、类型及特点,让学生了解伴性遗传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2.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通过讲解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如X染色体的显隐性遗传等,帮助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规律。
3.伴性遗传病实例分析:以色盲、血友病等为例,分析伴性遗传病的发生原因、遗传特点及防治措施。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应用,我将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如家族中的色盲遗传现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伴性遗传的普遍存在。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伴性遗传教案范文

伴性遗传教案范文

伴性遗传教案范文教案名称:伴性遗传教案目标: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常见的伴性遗传疾病;3.掌握伴性遗传的遗传模式和基因图谱的分析方法;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教案重点:1.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2.常见的伴性遗传疾病;3.伴性遗传的遗传模式和基因图谱分析。

教案难点:2.遗传模式和基因图谱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相关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基础遗传学的知识;2.引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伴性遗传。

Step 2:概念解释与案例分析(20分钟)1.讲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2.分析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等伴性遗传疾病的发病原理和症状;3.提供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Step 3:遗传模式理解(30分钟)1.介绍伴性遗传的遗传模式,如X连锁显性和X连锁隐性;2.使用基因图谱分析方法进行实例演练;3.学生根据给定的基因图谱推测遗传模式,并解释相关现象。

Step 4:实验设计(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实验方案;2.引导学生考虑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预期。

Step 5:小组展示(20分钟)1.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展示;2.其他小组提问并进行讨论。

Step 6: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2.引导学生延伸思考,探讨伴性遗传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3.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课外阅读和研究。

教学延伸:1.学生可自行设计和进行伴性遗传相关的实验,加深对遗传模式和基因图谱的理解;2.学生可分组进行相关疾病的病因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分享给全班。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2.学生对伴性遗传概念和特点的理解;3.学生对于遗传模式和基因图谱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4.学生对于伴性遗传在社会中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1.遗传学.李可乐,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4年。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的教案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2、基于对伴性遗传的认识,运用演绎推理,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析,对常见的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伴性遗传病,能够根据双亲的表型对后代的患病概率做出科学的预测;3、运用伴性遗传规律,提出相关的优生建议;4、关注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二)核心素养1、科学思维:伴性遗传规律及人类遗传病比较;2、生命观念:从伴性遗传特点分析建立进化与适应的特点;3、科学研究: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基因定位遗传实验;4、社会责任:了解人类遗传病,关注人体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其他遗传病的特点;2、教学难点(1)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2)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白板、教案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在体检的时候有没有看过红绿色盲检查图?请大家仔细观察红绿色盲检查图,思考教材P34的“问题探讨”,并讨论回答一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人类的红绿色盲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呢?(因为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2、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呢?(因为它们的遗传方式不同,因此有不同的遗传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伴性遗传(二)讲授新课1、探究一:人类的红绿色盲症——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分析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解(课本35页)图中“□”“○”分别代表男女正常,“■”“●”表示男女患者。

以罗马数字(Ⅰ、Ⅱ等)代表代数以阿拉伯数字(1、2等)代表个体经分析可知道,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为Xb,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述遗传图解并思考问题。

由图解分析: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生物教案:第二章第节伴性遗传

生物教案:第二章第节伴性遗传

第3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一)作者:姚卫娟,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本文系江苏省新课程教学创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教材背景分析《伴性遗传》是在学生学习了遗传定律、减数分裂的基础上安排的,其中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是对遗传定律的补充和深化,也是对遗传定律的复习和梳理过程。

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在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推理,让学生自主思考,主动体验,激发他们探索遗传规律的愿望。

教学策略伴性遗传部分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通过色盲的测试,色盲被发现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通过遗传图解的绘制,进一步巩固遗传图解书写的规范性;通过对四组婚配图解的分析,得出伴性遗传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介绍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真正全面地了解伴性遗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伴性遗传,分析总结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2)举例说出与性别有关的其他几种遗传病及特点。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让学生练习,理解遗传规律。

(2)通过遗传图解的绘制,培养学生规范书写遗传图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伴性遗传的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教学过程(一)伴性遗传的概念教师:展示四幅色盲测试图,对学生进行色盲测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课件展示色盲被发现的小故事.提问:红绿色盲在男性和女性中发病几率相同吗?学生回答:不同.(教师就势引导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二)伴性遗传的特点1.红绿色盲的遗传出示一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提问:(1)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是如何判断的?(2)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引导:(学生在具备遗传定律部分的知识基础上,回答第一个问题很肯定,但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思路通常会有些乱。

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第三节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教学目标】(一)知识要求:⒈理解性别决定的方法。

⒉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二) 品德要求: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⒈XY型性别决定的方式。

⒉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和伴性遗传规律。

【教学难点】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学生推理、归纳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什么同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有的是男性、有的是女性?后代性别由哪个亲本决定?(二)引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三)性别决定XY型:人类、大多数动物⒈概念及其分类雌雄异体的植物ZW型:鸟类、蛾蝶类⒉观察图片,比较男、女染色体的不同男性性染色体:XY 女性性染色体:XX⒊用遗传图谱分析后代性别卵细胞只有1种,含X精子有2种,含X或Y因此,后代性别由父亲提供的精子类型决定。

(四)伴性遗传⒈概念及病例⒉以色盲为例学习伴性遗传的特点①色盲:伴X隐性遗传病(以图片解释“隐性”、“伴X” )填表:与色盲有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A 广东人口普查数据②实例分析,归纳特点:结论:患病男性多于女性B 2种杂交方式,分析后代(写出遗传图解)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以后只能给女儿结论:呈现交叉遗传(隔代遗传)C 分析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后代(写出遗传图解)结论:母病子必病D 分析色盲女性的双亲情况(写出遗传图解)结论:女病父必病(五)课堂小结1 生物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以人为例,女性:XX男性:XY2 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1)男>女(2)交叉遗传(3)母病子必病(4)女病父必病(六)巩固练习⒈人的性别是在时决定的。

(A)形成生殖细胞(B)形成受精卵(C)胎儿发育(D)胎儿出生⒉在色盲患者的家系调查中,下列说法中正确吗?(A)患者大多数是男性(B)男性患者(其妻正常,非携带者)的子女都正常(C)男性患者(其妻正常,非携带者)的`外孙可能患病(D)患者的祖父一定是色盲患者⒊ 判断题:(1)红绿色盲基因和它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人类的X 和Y 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5篇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5篇
2.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3.纯种芦花鸡(ZBZB)与非芦花鸡(ZbW)交配,产生F1,F1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雌性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是 ( )
课型:新授 主备: 同备: 审批: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3
课标要求:概述伴性遗传。
学习目标:
知识:1.领会伴性遗传的特点。 2.理解抗维生素D佝偻病。
能力:1.通过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情感:通过学习,树立优生、关爱生命、关爱遗传病患者的意识。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4)若后代性比为1:1,宽叶个体站3/4,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8.现有一母子去医院看病,医生发现其母亲患有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h表示其致病基因),儿子有色盲,随即医生在其儿子的病历上写上血友病,为什么?试写出儿子的基因型。
3.生物界中,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即 和 ,大多数生物是 ,而鸟类和蛾类是 ;前者的雌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色体决定,即 ,雄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色体决定,即 ;后者的雌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色体决定,即 ,雄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色体决定,即 。三.合作探究: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2.ZW型遗传方式的特点。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伴性遗传》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四个教学知识点,是对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扩展和深化,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二)能力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2、通过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的学习,学会分析其他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的特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和尊重科学的精神;2、认识遗传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及孟德尔的两大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观察、思维和总结、推理能力,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

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伴性遗传实例还是了解的很少,常会将它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混淆不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一个色盲家系图,并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1、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上?引导学生写出不同基因型个体随机婚配方式,并分析色盲基因的遗传特点:①②总结: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1)隔代遗传(2)交叉遗传(3)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板书设计]1、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类型伴X隐性遗传隔代遗传(红绿色盲症)交叉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具有世代连续性伴X显性遗传男患其母、女必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3、应用:推断后代患病概率,指导优生[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有效地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突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红绿色盲小调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1、概述伴性遗传,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

2、举例说明与性别有关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使用国际测试色盲图卡的视频来导入,使学生对于色盲有了初步的了解。

2、新课讲授首先讲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实例,通过实例中的红绿色盲引出对于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以及具体分析讲解。

其次给予学生两张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内容分析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哪类染色体?2)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3)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是学生分析讨论出红绿色盲为伴X隐形疾病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对色盲婚配方式进行图解,首先分析正常女性与男性色盲的`婚配图解,其次分析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得出结论:1、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2、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将另外两种婚配图解交给同学小组讨论后,派学生代表上黑板写出具体过程。

最后使用色盲遗传家系图图片来具体讲解交叉遗传,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红绿色盲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让同学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分析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通过对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分析来讲解为什么红绿色盲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3、课堂练习PPT上展示出课堂时所做练习题4、课堂小结提问学生们有谁能来总结一下今天学了什么呢,随机提问一名学生进行小结,学生总结完毕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总结。

四、板书设计伴性遗传1、特点及其实例2、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1)交叉遗传(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通过习题加强对伴性遗传的理解,使学生能解决伴性遗传的相关习题
六、本堂小结
一、性别决定的常见方式
二、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定义
2、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及特点
3、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及特点
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七、科学探究
为了让交通信号灯更适合包括红绿色盲患者在内的人群的使用,提高人民的生命安全,提出设计交通信号灯的科学探究活动。
3、小组讨论法:分析遗传图解,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设计“要不要挑战一下?”环节
出示红绿色盲检查图,让学生识别图像中的数字。及展示红绿色盲患者眼中的世界,通过给学生讲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人类红绿色盲症。并提出红绿色盲患者能否考驾照?及高考志愿填报对色盲及色弱的要求。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决定人类的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然后我提出“若仅考虑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人群中可有多少种婚配类型?”的问题。
学生回答出:3×2=6种
2.请写出以下组合婚配的遗传图解
(1)女性正常(纯合子)与男性色盲
(2)女性正常(携带者)与男性正常
(3)女性正常(携带者)与男性色盲
(4)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
3.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第3节伴性遗传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学科素养
1、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一节课是在学习遗传定律、减数分裂等内容之后学习的一节课,是对遗传定律的深化和补充,是基因与染色体共同遗传的一节课。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主题:伴性遗传教学目标:1.了解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3.能够运用伴性遗传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遗传现象。

教学内容:1.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2.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3.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4.伴性遗传的实例分析。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知1.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引起学生对伴性遗传的兴趣;2.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为什么有些性状会在一些家族中较为集中出现?Step 2 知识讲解1.通过课件和教材,向学生介绍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分析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3.详细讲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包括性别决定、性联显等;4.利用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Step 3 实验演示1.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2.通过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和机制。

Step 4 错题讲解1.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典型错误或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2.引导学生通过错题讲解,加深对伴性遗传的理解。

Step 5 拓展探究1.提出一个或多个与伴性遗传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自主探究;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和讨论;3.整理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Step 6 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2.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效果;3.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和任务。

二、教学反思:然而,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引入新知的环节中,可能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的参与度稍有不足。

其次,在实验演示环节中,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设计的实验可能有些简单,不能触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最后,在课堂小结环节,我没有充分倾听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可能没有做到充分的教学反思和调整。

综上所述,虽然本节课设计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伴性遗传教案(正式)

伴性遗传教案(正式)

伴性遗传教案(正式)第一篇:伴性遗传教案(正式)伴性遗传教案一、教材分析《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以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二)能力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特点,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遗传系谱图的识别和判断。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1.通过分析人类红绿色盲,总结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说明了什么?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与前面所学的其他性状的遗传有什么不同之处?(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新课学习一、性别决定 1.定义;2.类型:XY型ZW型XY型染色体组成:22对+XY 22对+XXXY染色体传递规律:XY染色体结构:二、伴性遗传:1、定义2、类型:伴Y遗传:XY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基因型种类遗传特点伴X隐性遗传:基因型种类遗传特点伴X显性遗传:基因型种类遗传特点三、系谱判断:小结:课堂练习:1.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其A.外祖父B.外祖母C.祖父D.祖母2.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3.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B.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儿子都患病,女儿都正常C.有一个患病女儿的正常女性,其儿子患病的概率为1/2 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不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4.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 理论上含X染色体的配子和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量相等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5.某正常男人的伯父患红绿色盲,其妻子的外祖母为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着,但她的外祖父及父亲均正常,则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患红绿色盲的几率是A.1/2 B.1/4 C.1/8 D.1/16 6.某男患有色盲和血友病。

伴性遗传导学设计方案

伴性遗传导学设计方案
五、教学实施
1.前期准备: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预习材料,包括基础遗传学知识及伴性遗传的概念介绍。
2.理论学习:
-遗传模式与原理:系统讲解伴性遗传的X连锁、Y连锁和线粒体遗传模式。
-疾病案例解析:分析具体疾病案例,阐明伴性遗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3.实践技能培养:
-遗传咨询模拟:模拟咨询过程,教授如何进行家系调查、风险评估和提供遗传咨询。
八、预期成果
1.学习者能够全面掌握伴性遗传理论知识,形成坚实的学术基础。
2.学习者具备分析伴性遗传疾病并进行遗传咨询的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3.增强学习者的法律和伦理意识,培养其成为遵守法规、尊重伦理的专业人才。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伴性遗传导学教学设计,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八、预期效果
1.学习者能熟练掌握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3.提高学习者的法律意识,培养合法合规的行为习惯。
本方案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具体实施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第2篇
2.能力培养: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在遗传咨询和疾病预防方面的实践技能。
3.规范意识:强化学习者的法律规范意识,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尊重知识产权,维护伦理道德。
三、教学内容
1.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与遗传模式。
2.常见伴性遗传疾病的案例分析。
3.伴性遗传疾病的遗传咨询与风险评估。
4.伴性遗传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策略。
2.培养学习者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3.强化学习者的法律意识,确保方案合法合规。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课程名称:《伴性遗传》适用对象:高中生物课程,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伴性遗传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3.能够理解并解释伴性遗传在人类和其他生物中的实际应用;4.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伴性遗传的概念和基本特点;2.伴性遗传在人类和其他生物中的表现;3.伴性遗传与性别相关的特点;4.伴性遗传的应用。

教学方式: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教科书介绍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伴性遗传在实际中的表现;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伴性遗传的应用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在人类和其他生物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流程:1.导入: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或实例引入伴性遗传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2.理论讲解:介绍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展示伴性遗传在实际中的表现,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伴性遗传的应用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加深对伴性遗传在人类和其他生物中的实际应用的理解;6.总结: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伴性遗传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教学手段:1.讲义:为学生提供课堂讲解的重点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2.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3.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实验演示或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4.分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引导他们进行分组讨论和思考。

评估方式:1.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演示、案例分析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和发言情况;2.测试成绩:通过课后测试或考试,检验学生对伴性遗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来评估其对伴性遗传的掌握情况;4.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堂作业,检验学生对伴性遗传知识的掌握情况。

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伴性遗传是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这种遗传方式对男性和女性的表现有所不同。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原理和特点。

教学目标:1. 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机制。

2. 能够识别和分析伴性遗传的基因型和表型。

3. 能够解释伴性遗传引起的性别相关遗传疾病。

4. 能够应用伴性遗传知识解释某些特定个体的性别。

教学活动和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清晰的讲解概念和机制,引入伴性遗传的概念。

介绍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以及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的特点。

与此同时,介绍伴性遗传的基因型和表型,并解释其与性别的关系。

2. 小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伴性遗传的案例,并找出相应的基因型和表型。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结果。

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伴性遗传的兴趣。

3. 视频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伴性遗传,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例如展示某些伴性遗传疾病患者的症状和表现。

这将帮助学生将伴性遗传的理论联系到实际生活中。

4. 实验室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以展示伴性遗传的原理和结果。

例如,让学生通过交叉配对果蝇来观察伴性遗传的表现,使他们亲身体验和了解继承规律。

5. 问题解答和讨论:提出一些伴性遗传相关的问题,并带领学生一起探讨和解答。

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深入分析和理解伴性遗传的机理和特点。

6.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扮演家庭成员,模拟伴性遗传的情况。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伴性遗传的原理,并从中学习如何解释一些家族中的性别相关遗传疾病。

评估方法:1.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伴性遗传的问卷调查,以便查看他们对该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对于实验室活动中的观察和结果,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以评估他们对伴性遗传原理和实验设计的理解。

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高中生物教案《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教案《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o掌握伴性遗传在性别决定和遗传病传递中的作用。

o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遗传家系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伴性遗传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伴性遗传的兴趣和好奇心。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认识到伴性遗传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伴性遗传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性别决定和遗传病传递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伴性遗传的遗传方式和遗传病传递规律。

三、教学准备•伴性遗传的多媒体课件,包括遗传家系图、性别决定机制和伴性遗传病案例。

•相关的遗传病案例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性染色体的概念和性别决定机制。

o引入伴性遗传的概念,简要介绍其在遗传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2.新课讲解o讲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强调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

o介绍性别决定机制,包括XY型和ZW型性别决定系统。

o讲解伴性遗传病的特点和传递规律,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3.观察与分析o展示遗传家系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伴性遗传病的传递规律。

o学生根据案例资料,总结伴性遗传病的发病特点和遗传方式。

4.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与提升o总结伴性遗传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性别决定和遗传病传递中的作用。

o引导学生思考伴性遗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如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等。

6.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伴性遗传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o准备一个与伴性遗传相关的案例或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

五、板书设计《伴性遗传》一、伴性遗传的概念与特点- 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 性别决定机制:XY型、ZW型二、伴性遗传病的特点与传递规律- 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隔代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等三、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性别控制技术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应用四、思考与探索- 伴性遗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多媒体课件和遗传家系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原理和应用。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必修第一册中《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第二册中《遗传的基本规律》为基础,从学生感兴趣的人类遗传病引入,讨论: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两种遗传病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

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

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其它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3)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1)探索伴性遗传方式的本质规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应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生物统计的方法。

(2)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研究效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4)唤起发现人类遗传病、探索遗传病治疗方法的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2、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教学方法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调查人群中色盲症的发病情况和规律。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

(完整版)优质课自用《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完整版)优质课自用《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

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以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二)能力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特点,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阅读发现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小故事,学习科学家——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且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通过红绿色盲家系图谱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学习态度。

3.在了解常染色体遗传及伴性遗传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近亲婚配对人口素质产生的危害,更好的理解国家为何要禁止近亲结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了解伴性遗传。

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人类红绿色盲,总结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3)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1)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遗传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

(3)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4)通过对遗传图解进行观察、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假说—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伴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练习法、讲授法。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承接了上一堂课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假设中就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又学习了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通过引导和讲解也是可以有个很好的掌握,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色觉的测试,让学生观察红绿色盲检查图,问学生这几张图里画的是什么?(色觉测试图2张),问问学生有哪位分辨不出的。

伴性遗传单元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单元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单元教学设计引言:伴性遗传是指遗传性疾病或特性主要通过染色体上的伴性基因来传递的遗传方式。

伴性遗传单元是教学中涉及到伴性遗传的一系列知识和概念的组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伴性遗传的常见疾病和特征;3. 学会分析和解决伴性遗传问题;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伴性遗传的概念和原理a. 伴性遗传的定义和特点;b. 伴性遗传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c. 伴性遗传的遗传模式及其图示。

2. 伴性遗传的常见疾病和特征a. 血友病;b. 色盲;c. 某些肌肉萎缩性疾病。

3. 伴性遗传的分析和解决问题a. 遗传家谱的构建和分析;b. 伴性遗传的风险评估和咨询;c. 伴性遗传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4. 伴性遗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 伴性遗传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b. 伴性遗传对社会健康和疾病控制的影响;c. 伴性遗传的科学研究与创新。

三、教学方法1. 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个体的伴性遗传特征,并通过实验展示伴性遗传的规律性。

2. 讨论和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究,探讨伴性遗传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 案例分析:通过给学生提供伴性遗传相关的家族病史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4. 群体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活动,如伴性遗传知识竞赛、模拟伴性遗传家族构建等,加强学生对伴性遗传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综合性的遗传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PPT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以图表和动画等形式展示伴性遗传的原理和实例。

3. 实验材料:准备血型实验等相关实验材料,供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

4. 互联网资源:给学生提供有关伴性遗传的专业网站和科学研究文章,供学生查找和阅读。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实例,引发学生对伴性遗传的兴趣和好奇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性遗传》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

能力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2)培养探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解决办法](逻辑推理、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各种基因型,搞清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分别运用正推和逆推的方法进行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充分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
[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伴性遗传方式的发现是这节课的难点,假设情况较多。

重难点突破
通过书写各种情况的遗传图解,掌握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规范正确书写要求。

三、教学方法
为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五、板书设计
1 伴性遗传的概念
2 伴性遗传的特点
伴X的隐性遗传:①男性>女性
②交叉遗传
③隔代遗传
④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都色盲伴X的显性遗传:①女性>男性
②具有世代连续性(代代有患者)
③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④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
3 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