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课堂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军神一课的及课堂实录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军神一课的及课堂实录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军神一课的及课堂实录9篇军神一课的及课堂实录 1《军神》这篇课文取自苏教版第五册,课文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参加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右眼严重致残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刀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表现了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文章叙事清晰,虽不复杂,但生动感人:前来求治,刘伯承伤势虽重,但十分镇定;手术之前,不用麻醉药,意志非常坚定;手术中,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虽忍受折磨,但清楚地数下了72刀手术!在确定上这篇课文之前,我一直犹豫不定——因为办公室的前辈们都认为《军神》这一课比较适合男教师上,我们女教师未必能上得出那份阳刚之气。

但正如彭老师所说,我的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尽管大多情况下,我表现得比较胆怯、懦弱。

于是,我咬咬牙——就上这一课啦!每每听讲座时,都听专家说上课前要反复研读教材,那我就从研读教材开始吧!我连续读了四遍课文,脑子里由原来的一片空白,没有感觉,到后来的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

我开始意识到:我对那个血与火的年代了解甚少,我必须得强化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才能真正了解那个充满血腥味的时代,才能真正了解故事的主人公——刘伯承。

只有这样,我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去领悟。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吧!我没有一缸水,也没有一桶水,顶多只有半桶水罢了。

我仔细阅读了教学参考书后的背景资料,上网查看了刘伯承的资料,班里还有位学生给我带来了《十大元帅》。

通过阅读这些资料,我被刘伯承的人格魅力深深感动了。

通过阅读资料,我了解到夺去刘伯承右眼的那次战役叫丰都战役,我了解到他为了掩护身边的一位战士而被流弹击中,昏死后醒过来,不顾一切地对那些前来救援他的将士们高喊:“别管我,快去追敌人”,在他的激励下,那次战役以护国军大获全胜而结束。

而从此刘伯承也成了北洋军的眼中钉、肉中刺,敌人对他是又恨又怕。

刘伯承因受重伤不能同部队一起行动,便留在当地进行秘密治疗。

《军神》课堂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军神》课堂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军神》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师:看过电视剧《八仙过海》吗?神仙与凡人与有什么区别?生:看过《八仙过海》,那些神仙的本领真是太厉害了!生:神仙比凡人有本领,他们什么都不怕,不怕疼,不会死。

2、师:揭题。

理解“神”字的意思。

带着这样的理解,响亮地读读课题。

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按要求自学课文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

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

学习课文生字学生朗读课文3、师:你想研究哪些问题?生:为什么刘伯承在手术前不说自己的名字,却说自己是刘大川?生:刘伯承在手术时心里想的是什么?生:刘伯承在做手术时一定很痛,为什么他一声不吭?生: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1、师:请你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如何分段?2、组织交流生回答。

3、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遍。

学生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练习描红1、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2、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军神》一课,谁来说说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军神”?生:不怕死的军人。

生:外表坚强,内心坚强的人。

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军神。

请同学们打开书,找出含有军神的句子,认真地读一读。

生: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2、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师:你有什么感受?指导学生理解“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生:“钢板”比铁还坚硬,说明他不仅外表坚强,而且内心坚强,是个伟大的人物。

他不使用麻醉剂,超出了一般的人。

二、细读品味,感受“军神”形象1、师: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出示课件: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生齐读2、师:这的确是沃克医生的肺腑之言。

但是,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态度。

当刘伯承走进诊所的时候,沃克医生态度怎么样?生:不想多说话,冷冰冰的师:手术结束以后呢?生:肃然起敬(板书:手术中一声不吭)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交流(一)他恳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7课《军神》二、教材分析:《军神》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身上的人格精神”。

《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的钢铁般的意志赢得德国医生赞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三、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

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四、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训练阅读速度,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情感的价值。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品读探究、小组合作、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军神”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分析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2、难点——体会领悟“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3、教学突破——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学生也动脑筋思考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叙述语言,进而抱我“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七、问题预设: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八、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ppt课件;刘伯承资料。

《军神》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军神》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军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感受主人公刘伯承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培养勇敢、坚强的品质。

4.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刘伯承的英勇形象。

2.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分析刘伯承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战争和英雄的故事,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军神》,学生齐读课题,质疑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画出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学习情况,针对难懂词语进行讲解。

3.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词析句,感悟人物形象1.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刘伯承的语句,进行品词析句。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分析其性格特点。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刘伯承形象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刘伯承形象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战争的氛围。

二、深入分析,感悟主题1.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战争环境的语句,进行品词析句。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战争的残酷性。

3.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1.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勇敢、坚强的作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刘伯承的英勇形象。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性格。

二、课堂讨论,深入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刘伯承在面对困难时的心理状态。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对比手法,理解刘伯承的英勇无畏。

三、情感体验,内化品质1.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验刘伯承的勇敢精神。

《军神》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军神》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军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勇敢、坚毅、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军神》。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4.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军神》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学生通过讨论,总结课文中表现出的军神精神。

4.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

(2)学生进行课文内容填空练习。

6.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军神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军神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1)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

《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

《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

《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军神》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2.分析《军神》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以及主题;3.培养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电视、电脑、PPT、教学课件、学生课本、作业本、评价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PPT上的《军神》字样,向学生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并简要介绍电视剧《军神》的主题。

第二步:欣赏(10分钟)教师在电视上播放《军神》片尾曲《命运的选择》,学生观看后感受音乐的力量,并讨论音乐所表达的主题。

第三步:阅读(15分钟)教师将教材中的《军神》文本分发给学生,学生们阅读文本后回答以下问题:1.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有什么特点?2.故事的背景是什么?主要情节是怎样发展的?3.故事中表达了什么主题?你怎么理解这个主题?第四步:讨论(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以及主题,并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

第五步:小组合作(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自由发挥,展开讨论,最后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会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材料来完成任务。

第六步:展示与评价(15分钟)每个小组进行主题展示后,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指导学生对彼此的展示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的丰富性、观点的清晰度和团队合作的程度。

第七步:延伸活动(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延伸阅读和影视资源,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军神》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以及主题,并进行创作和表演。

第八步: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和小组展示,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情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1】篇〗《军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文章大量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教学准备视屏资料,刘伯承介绍军神同步练习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

(三)抓住重点句子研读课文1、读句子: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找到文中的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学准备。

4、集体交流,点拨评议,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课文除了直接写到刘伯承的表现外,还用大量的篇幅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总结,升华观看视屏,谈谈感想。

(用自己的话夸夸被称作军神的刘伯承。

)(五)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有关伟人的故事五、板书设计军神沃克医生冷冷→柔和→肃然起敬↓↓↓刘伯承病人→军人→军神从容镇定意志如钢反思与评析:本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围绕关键句子,也就是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赞叹:“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进行细细品读,体会洛克医生为什么会这么说。

通过在读中找句与词数次感受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每次学生理解的境界都有新的上升。

本课在板书设计上非常清晰,有针对性,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先知道刘伯承是军人,但知道他不是普通的军人,而是军神,从手术前不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数刀数来表现他是军神。

以个人以为本课以自读个别读为主,进行读中感悟,齐读较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准“绷”字的读音,正确书写“衷““和”祥”两个字。

《军神》教学设计(精选6篇)

《军神》教学设计(精选6篇)

《军神》教学设计〔精选6篇〕《军神》教学设计〔精选6篇〕《军神》教学设计篇1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气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多样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体会情感,积累情感,升华情感,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自主探究,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感悟____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对____领袖的崇敬。

3、练惯用比拟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感悟____坚强的意志。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____将军的资料、图片;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教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出示____像,问: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2、谁来介绍____?〔让学生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介绍____〕3、提醒课题,齐读课题。

二、速读感知把握情感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考虑: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用简洁的话概括。

3、检查:〔1〕出示词语:沃克年龄土匪回绝麻醉剂施行晕过去勉强____〔2〕交流感受。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一〕再读课文,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处,好好的多读几遍,细细的体会,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感受?再在小组内交流。

〔二〕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答复,老师相机出示有关语段,在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指导感情朗读,读中悟因,读中生情。

〕重点交流以下几处:〔其余几处让学生自由交流,结合理解,指导感情朗读〕a、出示:“他愣住了,……他冷冷的问……”1、“愣住”、“冷冷”分别说明什么?〔学生说体会,师相机板书:冷冷〕2、指导学生读好开头至课文11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再读。

要读出____的镇定,沃克医生的傲慢。

师相机板书:微笑〕b、出示:“沃克再一次愣住了……一刀刀割掉!”1、引读,问: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交流。

《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范文三篇

《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范文三篇

《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范文三篇《军神》是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军神》的教学目标是指引学生学习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范文篇一设计理念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让学生自读感悟,自我探究。

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表现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坚强的意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_________,这是________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吗?(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一)导学"求治"部分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是军人的?3、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学"术前"部分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为什么不肯用麻药?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的资料猜想: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4、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三)导学"术中"部分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沃克表现的词句。

《军神》一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精选16篇)

《军神》一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精选16篇)

《军神》一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精选16篇)《军神》一课的及篇1一、教学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过程是遵照新课标的主导思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个性的体会与感受而设计的。

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按照两条线索而展开:第一条线索:阅读课文,自主表达感受新课标对于高年级的阅读要求较为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够在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感受。

这种感受不是脱离课文凭空产生的,而是随着阅读过程的逐渐深入而产生的愈来愈明晰的体验,它贯穿于学生阅读的全过程中,把“学生的感受”作为学习课文的突破点,对于鼓励学生个性阅读、自主体验有积极的作用,应该说是向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大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交流感受,交流是使自己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悟,在畅谈着自己读书的体会。

第二条线索:走进课文,体验人物的感受。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课文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与心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

《军神》一文主要赞美了刘伯承坚如钢铁、令人敬畏的意志。

阅读课文时,我们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而与他直接面对的沃克医生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呢?通过对课文的进一步阅读,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使文中人物成为我们的对话者,与我们一同感受着刘伯承超乎常人的举动、令人敬佩的意志。

研究沃克的感受,就是在了解使他的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也就是在体会故事情节的一步步发展与变化。

通过阅读与体会,师生携手走进课文中,亲历那惊。

动魄的一幕,直面人物的。

心灵,将分析、讲解与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结合起来。

通过研究课文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培养坚强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符合新课标中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思想。

此过程解决了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研究方法的问题。

此外,关于详略的处理,关于对课文中两个重点部分的深入理解,关于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的结合,都是在此设计意图指导下而进行,其主旨也是为了充分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军神》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军神》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军神》教学设计【精选10篇】《军神》教学设计篇一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课前的这几分钟,我们随便来聊聊,生活中你最敬佩那些人?为什么?生:我最敬佩医生,因为他们能救死扶生,为人们解除病痛。

生:我最敬佩我的语文老师,因为他的知识很渊博,总能把课上得生动有趣。

生:我最敬佩我们班的某某同学,因为她不但学习好,而且还有特长。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谈,并要说明理由)师:课前同学们谈了自己所敬佩的人,有的同学谈到敬佩军人,敬佩他们的勇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军人――刘伯承。

[板书:刘伯承]对于他,你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资料]师:同学们对刘伯承的了解,有的来自平时的读书,有的来自课前的预习,你们很会学习,也很善于学习。

在预习中已掌握了很多信息。

在刘伯承的身上,还有一个更为震撼人心的故事,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17课《军神》。

如果你愿意,请举起手,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一起写下课题。

[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二。

初读感知。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让我们来交流读课文的收获,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课文主要讲了刘伯承在手术时拒绝麻醉的事。

师:你抓住了课文的主要事件,但我认为还不够完整,有补充吗?生:刘伯承在手术时拒绝麻醉,手术中忍受住了巨大的痛苦,得到沃克医生的称赞。

生:我再来补充他,沃克医生的称他为军神。

师:同学们通过互相补充、交流理清了课文的主要脉落,不错!这一课讲的就是刘伯承年轻时治疗受伤的眼睛,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称赞他是军神的故事。

师: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流览课文,画出沃克医生的称刘伯承为军神的段落。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师:把你找到的段落来读给读给大家听。

(生读,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这段话)师:读了这个句子,此刻你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生:沃克医生为什么惊呆了?师:你关注到了沃克医生的神情。

生:他为什么大声嚷?师:你注意到了他讲话时的语气。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重庆沃克诊所病历”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利用语文作业本的“鱼骨图”梳理课文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抓住沃克医生的“神态”的句子,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愣住了,惊呆了),通过图表,体会“军神”形象并迁移《丰碑》。

一、导入1.板书“神”,你知道哪些“神”?小结: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神通广大2.板书“军”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军神呢?二、梳理1.带着你的问题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2)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呢?等下我们一起完成这个鱼骨图。

2.解决生字词,完成“病历”3.完成鱼骨图梳理脉络(1)举例。

看第一列(初见病人、冷冷)方法:锁段——划句(沃克医生)——用词(2)自主完成其余部分,出示学习活动一(3)反馈(比较两位同学的成果,质疑不同的)(4)找出表现这些态度的句子都在哪呢?三、品“神”(一)发现过渡:老师把刚刚同学们能概括出他态度的这些句子都呈现在大屏幕上了。

1.出示沃克医生神态的句子2.读一读,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预设:他们都是神态描写;我发现沃克医生都非常震惊,很意外,都愣住了)(二)聚焦“一愣”过渡:沃克医生一次又一次地愣住了,惊呆了,感到震惊,觉得不可思议,他到底都看到了什么情况呢?我们先来看第一次“愣住”了1.出示段落与表格2.读语段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愣住了?3.联系上下文思考:他在想什么?4.正因为他心里这样想,让他印象深刻,因此就有了这样的对话——(指导读好对话预设:师生合作读,师沃克医生,学生刘伯承,齐读声音似乎太响了些,可刘大川是重病在身,声音微弱,是不是应该轻一些更合适,哪位同学愿意跟老师在合作着读一读)(三)聚焦“二楞”过渡:那我们来看第二次愣住了,用上刚刚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先回顾下刚刚的学习的方法1.小结方法:抓神态——品心理——读对话2.小组完成“再一次愣住”3.小组反馈(1)选择一组组汇报(2)其他组补充(3)朗读展示(四)聚焦“三惊”1.依据图表完成练笔2.学生自主练笔3.汇报。

《军神》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军神》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军神》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刘伯承将军坚强的意志和英勇的精神。

2.学习描写刘伯承将军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刘伯承将军的精神风貌。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准备1.课文《军神》2.多媒体设备3.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刘伯承将军的事迹。

2.教师简要介绍刘伯承将军的生平和贡献。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和感受刘伯承将军的精神风貌。

2.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三)课堂讨论a.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刘伯承将军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b.这些语句是如何描绘刘伯承将军的形象的?c.你从刘伯承将军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几个关键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其描写手法。

a.“他的脸上没有一丝痛苦的表情,只有坚定的目光。

”b.“他挺起胸膛,像一个巨人一样站在那里。

”c.“他咬紧牙关,忍受着剧痛。

”2.学生讨论这些语句的表达效果,体会其描绘刘伯承将军形象的力量。

(五)写作训练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我心中的军神”为题,写一篇短文,描绘你心中的刘伯承将军形象。

2.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七)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写一篇关于《军神》的读后感。

2.收集刘伯承将军的其他事迹,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军神》,让学生感受刘伯承将军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军神》教学实录与评析(通用15篇)

《军神》教学实录与评析(通用15篇)

《军神》教学实录与评析(通用15篇)《军神》与评析篇1一、教材分析: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重点难点:通过精读,理解军神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二、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刘伯承像。

“同学们,他是谁?”生齐答:刘伯承。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并对课文有了大体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仔细的分析课文。

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学习课文(一)课文中的军神指谁?(刘伯承)(二)、那刘伯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简单介绍刘伯承。

[教学评析]:本部分对于刘伯承的见解本来是交给学生来查找资料的,但是很多都完成的不够好,还需加强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当然,很多学生还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没有网络、书籍等。

(三)悟“军神”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在哪一段?(学生自由读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件: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2、生齐读。

师板书:男子汉、钢板。

3、这的确是沃克医生的肺腑之言。

但是,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态度。

当刘伯承走进诊所的时候,沃克医生态度怎么样?(板书“冷冷”)手术结束以后呢?(板书:肃然起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讨论自己画出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体会(3)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相机板书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词语。

[教学评析]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对这一部分问题回答的比较准确,能够积极发言。

(四)引导学生从沃克医生态度变化的过程中体会刘伯承的“男子汉”、“钢板”、“军神”特征。

师过渡语言:这三个词语是沃克医生对眼前这位军人病人的最高赞誉,也是他对刘伯承肃然起敬的根本原因!沃克医生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从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中深入研究课文,从文中的一字一句入手去寻求答案吧。

《军神》教学设计(15篇)

《军神》教学设计(15篇)

《军神》教学设计《军神》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军神》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军神》教学设计1一、复习导入1碧羁眨嚎挝闹械摹熬神”是指_________,这是________对他的敬称。

2敝该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1蔽挚艘缴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吗?(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比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一)导学“求治”部分1敝该朗读第一自然段。

2蔽挚艘缴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3绷醪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4狈纸巧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学“术前”部分1倍炼痢⑾胂搿⒒画、议议。

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2绷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辈挥寐橐┮馕蹲攀裁矗4绷醪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5庇懈星榈乩识粒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三)导学“术中”部分1弊杂啥量挝模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

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2笨翁媒涣鳎–AI演示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

比较句子(正面描写):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一条崭新的垫单被抓破了。

比较句子(侧面描写):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手术中,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3绷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敝傅加懈星榈乩识粒从对比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毙〗(四)导学“术后”部分1蹦读课文。

2绷醪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3蔽挚艘缴听了有什么反应?4蹦憔醯梦挚艘缴可能会“失声喊”些什么内容呢?5蔽挚艘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6敝傅几星槔识粒骸白鐾晔质酢…了不起的军神!”7闭鹁的沃克医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可能会怎么想呢?8蔽什么问名字时,要“关上手术室的门”?9被出本节中的提示语,根据提示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语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范文

《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范文

《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范文一、教学目标1、认识“沃、匪”等 5 个生字,会写“庆、诊”等 15 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 2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理解描写沃克医生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4、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描写沃克医生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2、教学难点: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有许多英勇无畏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被称为“军神”的英雄人物——刘伯承。

(板书课题:军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理解词语“一针见血”“从容镇定”“肃然起敬”等。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感受“军神”形象1、学习手术前的部分(1)默读课文 1-11 自然段,画出描写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他们的内心。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①沃克医生:“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通过沃克医生的语言,表现出他对刘伯承身份的判断和对他从容镇定的敬佩。

)②刘伯承:“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通过刘伯承的语言,表现出他为了革命事业,甘愿忍受巨大痛苦的坚定决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神》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看过电视剧《八仙过海》吗?神仙与凡人与有什么区别?
生:看过《八仙过海》,那些神仙的本领真是太厉害了!
生:神仙比凡人有本领,他们什么都不怕,不怕疼,不会死。

2、师:揭题。

理解“神”字的意思。

带着这样的理解,响亮地读读课题。

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按要求自学课文
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

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

学习课文生字
学生朗读课文
3、师: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生:为什么刘伯承在手术前不说自己的名字,却说自己是刘大川?
生:刘伯承在手术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生:刘伯承在做手术时一定很痛,为什么他一声不吭?
生: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师:请你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如何分段?
2、组织交流
生回答。

3、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遍。

学生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练习描红
1、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2、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军神》一课,谁来说说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军神”?
生:不怕死的军人。

生:外表坚强,内心坚强的人。

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军神。

请同学们打开书,找出含有军神的句子,认真地读一读。

生: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2、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师:你有什么感受?指导学生理解“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生:“钢板”比铁还坚硬,说明他不仅外表坚强,而且内心坚强,是个伟大的人物。

他不使用麻醉剂,超出了一般的人。

二、细读品味,感受“军神”形象
1、师: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
出示课件: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生齐读
2、师:这的确是沃克医生的肺腑之言。

但是,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态度。

当刘伯承走进诊所的时候,沃克医生态度怎么样?
生:不想多说话,冷冰冰的
师:手术结束以后呢?
生:肃然起敬(板书:手术中一声不吭)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
(一)他恳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

”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轻人平静地说:“能。


生:我从这段话中知道了,刘伯承不打麻醉针为了使革命会成功。

生:他觉得打了麻醉针就不能很好地指挥战斗。

生:他怕影响了脑神经,不用麻醉药。

师:他是怎样对医生说的?
生:“恳切”地说的。

师:“恳切”是什么意思?
生:诚恳地、殷切地。

师:你能恳切地读一读沃克医生的话吗?
师:沃克医生听了后有什么反应?
生:愣住了
师:假如你是沃克医生,你会怎么想?
生:啊!这么打手术不使用麻醉剂怎么可能忍受得了呢?
生:这是不可能的事。

师:然而,刘伯承的回答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字
生:能
师:但透过这简单的一个字,你看到了刘伯承的什么不简单?
生:他的胆量不简单。

生:勇气不简单。

生:钢铁般的毅力不简单。

(二)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

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师:读了这两段话后,你知道刘伯承当时是什么感受?
生:疼痛
师:仅仅是一般的疼痛吗?
生:剧烈的疼痛、难以忍受的疼痛……
师:在这剧烈疼痛的背后,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生:刘伯承很了不起;他很坚强……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病人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
生:他在手术中汗如雨下、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师:此时你心里想到了什么?
生:刘伯承,是一位勇敢而坚强的人。

生:有刘伯承这样的人,中国革命一定会成功!
生:刘伯承真不愧是一位军神!我向你学习。

(三)可是这个年轻人在整个手术中,自始至终硬是一声不吭,甚至脸色苍白,勉强一笑,他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师:这个手术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然而在这漫长而又痛苦的三个多小时中,刘伯承始终是
生:一声不吭
师:什么是“一声不吭”
生:没有一点声音;刘伯承没有呻吟一声……
师:从这一声不吭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刘伯承很坚强;他是一个男子汉……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这三个多小时的手术中,在拒绝麻醉的情况下,病人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并且把眼睛里的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地割下,而病人却
生:一声不吭
师;难道他就不感到疼吗?带着你们的感受读一读第四节
生:(读课文)
师: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病人是什么表情?
生:我仿佛看到了病人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生:我仿佛看到了病人紧紧抓住了床单。

师:当你看到这些情景时,耳朵仿佛听到了手术中的那些声音?
生:撕破床单的声音;病人牙齿紧咬发出的声音;汗水滴到地板上的嘀嗒嘀嗒声
4、师:刘伯承以惊人的意志征服了沃克医生的心。

此时此刻,沃克医生不再以冷漠的表情面对眼前的病人了,他的脸上——生:沃克惊呆了。

他大声嚷道……(板书“手术后谈笑自若”)
5、师:当知道眼前的这位病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川中名将刘伯承时,沃克医生是什么表现?他怎么说的?这是客套话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真诚)
生朗读,(板书“意志坚强”)
三、赞诵“军神”,学习精神
1、师:为了治伤,刘伯承深入虎穴;为了保持非常清醒的头脑,刘伯承坚持做手术不用麻醉药;为了不影响手术效果,刘伯承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极大痛苦。

正因为如此,沃克医生才会由衷地发出这样的赞誉——
生: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块!你堪称军神!
2、师:同学们,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狮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他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他创办的国防
大学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勋。

他堪称中国的——军“神”。

一起再来读课题!
生:齐读《军神》
3、(出示诗歌)师:让我们把这首诗送给我们伟大的军神刘伯承吧。

赞军神
赫赫壮举显军神,气煞当年刮骨人。

七十二刀何所惧,为有钢筋铁骨身。

生:齐读。

指名朗诵。

4、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刘伯承的故事。

我们知道所有平凡的人,只要他意志如刚,毅力非凡,他都可以做到凡人、常人做不到事。

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重!这样的人在人们的心中,会显得高大!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这样做,那就是要勇于战胜自己,要有刚强的意志,要有非凡的毅力。

四、拓展阅读,积累感悟
师:今天,老师推荐我们班同学两本书,一本是海伦?凯特的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的是一位又聋又哑又瞎的美国女孩如何掌握五国语言,成为19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成为世纪各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另一本是介绍《坚强的意志哪里来》。

希望同学们读一读,和老师交流你的读书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