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6000质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品质检验的操作规程

品质检验的操作规程

品质检验的操作规程品质检验是产品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预设的标准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了提高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一份操作规程对于品质检验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品质检验的操作规程。

一、前期准备1.1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工具和设备,例如量具、试验设备、仪器等。

1.2 校准检验设备。

在进行品质检验之前,应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确定检验样本。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批次,确定需要进行检验的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

二、检验操作流程2.1 样品接收。

在检验前,对接收到的样品进行核对和记录,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2 检验项目确认。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确认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和标准。

2.3 进行检验操作。

按照检验项目和标准,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和测量,记录检验结果。

2.4 处理异常样品。

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应及时记录异常情况,并根据公司的流程进行处理。

2.5 结果评定。

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要求,对样品进行合格与否的评定,并记录结果。

2.6 检验报告。

根据检验结果和要求,编制检验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相关部门。

三、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3.1 定期保养。

对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3.2 校准和维修。

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并及时维修和更换不合格的设备,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文件和记录管理4.1 检验记录。

对每次检验的样品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样品的接收情况、检验项目和结果。

4.2 检验报告。

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并妥善保存,作为产品质量认证和追溯的重要依据。

4.3 文件管理。

建立健全的文件管理制度,包括文件的编号、索引和归档等,确保文件的准确和完整性。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

定期对品质检验的标准、流程和操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检验技术操作流程,确保整个检验过程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检验的部门和人员。

遵循本操作规程将有助于提高检验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错误,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性。

2. 术语和定义•检验技术:指利用各种实验、测量和测试方法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验的技术。

•检验对象:指待检测的产品、材料或服务。

•检验过程:包括检验准备、实施检验、结果记录等环节的整个过程。

•标准规范:指根据相关国家或行业的规定制定的用于检验的标准和规范文件。

•检验工具:供检验使用的测量仪器、计量器具、试验设备等。

3. 检验技术操作流程3.1 检验准备1.获取检验任务:接收来自上级部门或客户的检验任务,并明确检验要求和标准。

2.审查检验标准:仔细阅读并理解检验标准规范,明确所需检验的内容和要求。

3.确定检验方法:根据检验标准和检验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检验方法,并编制相应的检验方案。

4.资源准备:准备所需的检验工具、试验设备和标准物质,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5.检查检验工具:对待使用的检验工具进行检查和校验,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3.2 实施检验1.检验前准备:清洁检验现场、校准检验设备,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要求。

2.样品接收:接收待检样品,进行必要的检验登记和样品编号。

3.样品准备:根据检验方法的要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切割、研磨、分离等。

4.实施检验:按照检验方案和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检验项目的操作和记录。

5.数据处理:对检测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和分析,得出检验结果。

6.结果评定:根据检验标准和规范,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7.结果报告:编制检验报告,详细描述检验过程和结果,并提交相关人员或部门。

3.3 结果记录和追溯1.结果记录:将各项检验数据、结果和评定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格或数据库中。

2.结果保存:妥善保存检验记录,包括原始记录和报告,保证其完整和安全性。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范本模板】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范本模板】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1 - 检验标本的采集一、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采集必须符合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标本采集后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临床工作人员及化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五、标本的处理1化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化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1)、时间:化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①、促凝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采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R等)不需要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遵照医嘱采集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凡对检验申请单有疑问,应核实清楚后再执行.1、充分准备(1)采集标本前,应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向病人作耐心解释,以取得合作。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检测设备操作流程,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安全性和一致性。

检测设备操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检测设备的准备在进行检测设备操作之前,必须进行设备的准备工作。

以下是检测设备准备的基本步骤:1.设备检查: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确认设备的电源充足,并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损坏。

2.设备清洁:将待测物样品移除,清洁检测设备。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确保不会对后续的检测过程产生任何污染或干扰。

3.标准校准:检查设备的标准校准状态。

确保设备的标准校准证书有效,并在必要时进行标准校准操作。

3. 检测设备操作步骤在进行实际检测设备操作之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启动设备:打开检测设备的电源,并根据设备的启动操作步骤启动设备。

2.样品准备:根据待测样品的具体要求,进行样品的准备工作。

例如,在进行生物标本检测时,需要正确采集样品、装载样品等。

3.设备设置:根据待测样品的特性和检测要求,设置检测设备的相关参数,例如温度、压力、采样量等。

4.设备校准:在开始正式检测之前,根据设备的校准要求,进行设备校准操作。

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样品加载:将准备好的样品按照设备的要求加载到检测设备中。

确保样品加载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6.开始检测:根据设备操作界面或指示灯的指示,启动检测程序开始实际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7.记录结果:在检测过程结束后,记录检测结果。

确保准确记录样品的检测数值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8.设备关闭:在完成检测之后,根据设备的关闭操作步骤,关闭设备。

确保设备关机前的清理和维护工作。

4. 设备维护和保养为了保证检测设备的长期稳定工作,必须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以下是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基本要求:1.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标准操作规程是指针对某项工作或操作过程,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制定的操作指导文件。

它对于保证工作的质量、效率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份标准操作规程的基本结构和一些通用的内容。

一、标准操作规程的基本结构1. 标题:清楚明了地描述规程的名称和适用范围。

2. 目的:明确规程的制定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效果。

3. 引言:对于所要操作的对象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定义、分类及背景等。

4. 范围:明确规程适用的对象、操作流程和各个环节。

5. 责任:说明规程的执行人员及其职责和权限。

6. 安全规定:列明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包括操作者的安全护具、消防设备和紧急救援措施等。

7. 环境要求:对规程执行的环境条件进行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等。

8. 主要内容:详细描述操作的具体步骤,包括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9. 操作规范:规定操作过程中的标准、要求和建议。

10. 故障处理:列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和可能的应对措施。

11. 检验、测试和记录:规定需要进行的检验和测试,以及记录的方式和要求。

12. 培训和考核要求:规定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要求。

13. 变更和修订记录:记录规程的变更和修订情况。

14. 附件:如有需要,可以附上相关的资料、图表和标准。

二、标准操作规程的通用内容1. 操作步骤:逐步详细描述操作的各个步骤,包括所需设备、工具、材料和注意事项等。

对于复杂的操作,可以采用流程图、图表或图片来说明。

2. 安全注意事项:列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护具、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防止火灾和爆炸等。

同时,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害进行预防和应对措施的描述。

3. 质量要求:明确操作过程中需要满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包括产品的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

4. 管理要求:对操作的时间、人员、文档和设备等进行管理,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可追溯性。

5. 故障处理:列出常见的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并描述应对应急情况的步骤。

JT-6000管道泄漏测试仪

JT-6000管道泄漏测试仪

一、概述:根据多年来供水行业检漏操作人员对我们提出的各种新的检测要求,我公司秉承二十多年来漏水检测仪器的开发经验,整合了目前国内外同类仪器的优点,并增添多项实用的新功能,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新材料,开发了新一代应用于地下压力管道的智能数字式漏水检测仪,该仪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操作简便,具有以下主要特点:✧该仪器应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数字滤波电路,进一步提高了仪器的抗干扰性能,其重要特点之一是能够克服环境噪声的干扰进行精确探测,在大屏幕液晶显示屏上准确地显示出测量参数,自动区分环境噪声和漏水噪声信号,让操作人员直观地判断漏水疑点。

✧常用频率范围的频谱分析,实时显示出噪声信号在各频率上的相对分布。

✧自动记录(时间—信号噪声)曲线,连续监测噪声信号,为漏水点的确定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拾振传感器内置有信号放大电路,拾振机构采用缓冲隔离,使得拾振的方向性更强,且有效降低了环境风和导线抖动对拾振传感器引起的噪声干扰。

✧采用高品质传感器材料和电路,听音清晰度大大提高。

✧可选配不同类型的拾振传感器,供操作人员选择使用。

✧频率覆盖全部漏水噪声范围,多达31个带通滤波器的选频范围,满足检漏人员在各种场合中选频使用。

✧可适时保存多段录音资料,能真实记录现场声音,随时重现探测现场实况。

✧操作手柄采用高可靠性光电式无触点静音开关,杜绝了开关接触不良故障的发生。

✧手柄前端聚光照明,液晶显示屏和按键均具有背光照明。

✧采用高性能、大容量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无记忆效应;联机充电和脱机充电两种方式均可采用,充电方便快捷。

✧大屏幕液晶显示屏,信息量大,光条显示精度高,操作界面直观明晰,操作流程简单方便。

✧精益求精的电路板设计,消除了国内外同类仪器中难以克服的由数字电路产生的脉动干扰噪声。

二、技术参数:✧音频放大增益:100dB内可调✧频率范围:50~6000 Hz,覆盖全部漏水噪声范围✧频率分档:31个中心频率和常用频段可供操作者选择✧四种检测工作模式:1.频谱分析模式(100Hz、200Hz、300Hz、400Hz、600Hz、1KHz、2KHz、3KHz 共8个常用频率下的噪声信号瞬时值显示)2.横条显示模式(噪声信号瞬时值显示)3.精测模式(噪声信号最小值记忆显示)4.点测模式(5、10、20、30分钟,时间—信号噪声最小值曲线)✧8段录音保存(每段设有1分钟录音时间和回放,并可删除重复录制)✧160*128图形点阵式大屏幕液晶显示屏(带有LED背光照明)✧电源(8.4V 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组件):连续工作时间≥40小时(背景灯关闭)≥25小时(背景灯开启)✧全自动智能充电器,充满电时间≤4小时✧操作温度:-10℃~+50℃✧储存温度:-20℃~+70℃✧仪器重量、外形尺寸:主机外形尺寸(长×宽×高): 22.8厘米×11.4厘米×11.4厘米主机重量(包括电池): 1.34千克(其中电池重0.24千克)拾振传感器: 0.56 千克手柄及电缆: 0.20 千克监听耳机: 0.30 千克三、 仪器的组成和名称(见图3.1):1. 主机:(见图3.2)图3.2图3.1为更多地显示探测信息量和提高显示精度,仪器采用160*128图形点阵式大屏幕液晶显示屏,显示屏右侧矩形框内显示有电池电量、监听音量级数、光条显示级数、放音状态和编号等信息,其余区域显示相关的检测信息;液晶显示屏和按键均有背光照明功能,开启照明功能后如果40秒左右的时间内操作人员未按任何按键,背光照明将自动关闭;如果按其它按键将延续照明的时间;仪器在出厂时背光照明的亮度已调整到合适的状态以节省电力。

检验的操作规程

检验的操作规程

检验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指在特定的实验或检验过程中,为了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可靠性,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下面是一个关于检验的操作规程的示例,共计1200字。

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确保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溯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检验工作,包括实验室检验、产品质量检验等。

三、检验人员的职责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2.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检验人员应及时记录和汇报检验结果,并且应保密相关信息。

四、检验设备的保养和校准1. 检验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2. 检验设备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校准,并且应记录校准结果和日期。

3. 若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不准确性,应立即报修或更换。

五、样品的采集和保管1. 样品的采集应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并且应记录采集时间、地点和人员。

2. 样品的采集容器应干净、无污染,以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3. 样品应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并且应记录保存时间和方法。

六、检验项目的准备1. 检验项目应依据标准要求进行选择,并且应记录检验项目、方法和要求。

2. 检验项目的试剂、标准品和仪器设备应准备充分,并且应检查其有效期和质量状态。

3. 检验项目的标准曲线应制定,并且应记录标准曲线的结果和日期。

七、检验项目的操作步骤1. 根据标准方法和要求,准确称量和配制试剂和溶液。

2. 按照指定的程序将样品加入检验容器中。

3. 按照标准方法进行试验,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4. 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且应按照要求进行计算和统计。

5. 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样品,应进行复测或重测,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八、检验结果的报告1. 检验结果应在报告中准确、清晰地呈现,并且应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和检验项目的结果。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操作规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业中所使用的特种设备也越来越多。

特种设备因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对其进行定期的检验检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操作规程是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旨在确保特种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一、检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前需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确定检验检测的范围和周期。

根据特种设备的使用条件和运行情况,确定检验检测的范围和周期,包括检验检测的内容和时间节点。

2.选择合适的检验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

根据特种设备的类型和技术要求,选择适合的检验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检验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对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确保他们能够胜任检验检测工作。

4.编制检验检测操作规程。

根据特种设备的特点和检验检测的要求,编制相应的检验检测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检验检测工作的实施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一般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检测、保护装置的试验、耐压试验、超声检测等步骤,具体操作如下:1.外观检查。

对特种设备的外观进行仔细检查,包括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变形、腐蚀等情况。

2.功能检测。

对特种设备的各功能部件进行检测,如探测器的灵敏度检测、电路的正常工作检测等。

3.保护装置的试验。

对特种设备的保护装置进行试验,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足够的安全保护功能。

4.耐压试验。

对特种设备进行耐压试验,以检测设备在额定压力下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持安全可靠。

5.超声检测。

对特种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超声检测,以排查设备是否存在缺陷或隐患。

三、检验检测结果的处理在完成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后,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1.评估检验检测结果。

将检验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对照和评估,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试验设备检测操作规程(3篇)

试验设备检测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总则1. 为确保试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试验设备的检测操作。

3.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二、设备准备1. 检测前,应确保试验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各部件完整,功能正常。

2. 检查设备电源、气源、水源等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在检测过程中稳定运行。

3. 检查设备传感器、仪器、测量系统等是否校准,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校准或更换。

4. 准备所需检测工具、量具、标准样品等,确保检测过程顺利进行。

三、检测操作1. 操作人员应根据检测任务,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和检测参数。

2. 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测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 检测操作步骤如下:(1)开启设备,预热至稳定状态。

(2)调整设备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使其符合检测要求。

(3)放置标准样品或待检测样品,确保样品放置正确。

(4)启动检测程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检测过程正常。

(5)记录检测数据,包括时间、温度、压力、流量等。

(6)关闭设备,整理检测现场。

4. 检测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或数据异常,应立即停止检测,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四、数据记录与分析1. 检测数据应准确记录,包括时间、温度、压力、流量、样品编号、检测人员等信息。

2. 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等。

3. 如检测数据与标准值存在较大差异,应查找原因,重新检测或更换设备。

五、设备维护与保养1. 定期对试验设备进行清洁、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定期检查设备各部件,如传感器、仪器、测量系统等,确保其功能正常。

3. 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4.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2. 操作过程中,注意设备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避免超限运行。

3. 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

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验证标准操作规程《验证标准操作规程》验证标准操作规程(SOP)是指一套经过验证和受控的操作程序,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特定标准和要求。

在各种行业中,SOP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服务和研发等领域,以确保过程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符合性。

在实际操作中,验证标准操作规程通常涉及到一系列步骤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确定验证对象、编制验证计划、进行验证测试、记录验证结果、评估验证数据等。

通过这些程序,可以确保产品或服务在设计、生产、测试和使用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验证标准操作规程的编制和执行对于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它可以帮助组织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它可以帮助组织确保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符合性,从而减少质量风险和提升生产效率。

再次,它可以帮助组织确保在监管要求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合规性,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和责任。

然而,验证标准操作规程的编制和执行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验证过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合理安排验证时间和资源,确保验证过程的及时性和经济性;需要培训和指导相关人员,确保验证操作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因此,对于组织来说,建立健全的验证标准操作规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需要组织高层的支持和重视,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合作和配合。

只有这样,组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持续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验证标准操作规程在现代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保障,也是提升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组织需要高度重视验证标准操作规程的编制和执行,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体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发展。

聚乙二醇6000检验操作规程

聚乙二醇6000检验操作规程

聚乙二醇6000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聚乙二醇6000检验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聚乙二醇6000检验操作。

3 职责: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规程:4.1 编制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P1244。

4.2 质量指标:见《聚乙二醇6000质量标准》。

4.3 仪器与用具:PH计、电子天平、电阻炉。

4.4 试药与试液:乙醚、乙醇、吡啶溶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

4.5 操作方法:4.5.1 性状:本品为白色蜡状固体薄片或颗粒状粉末;略有特臭。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乙醚中不溶。

凝点:取本品,照《凝点检查操作规程》测定,本品的凝点为53-58℃。

黏度:取本品25.0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毛细管内径为1.0mm的平氏黏度计,按《黏度检查操作规程》第一法测定,在40℃时的运动黏度为10.5-16.5mm2/S。

羟值:本品的羟值为16-22。

4.5.2 鉴别4.5.2.1 化学反应:取本品0.05g,加稀盐酸溶液5ml和氯化钡试液1ml,振摇,滤过,在滤液中加入10%磷钼酸溶液1ml,产生黄绿色沉淀。

4.5.2.2 化学反应:取本品0.1g,置试管中,加入硫氰酸钾和硝酸钴各0.1g,混合后,加入二氯甲烷5ml,溶液呈蓝色。

4.5.3 检查4.5.3.1 平均分子量:取本品约12.5g,精密称定,置干燥的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吡啶25ml,加温使溶解,放冷,精密加入邻苯二甲酸酐的吡啶溶液(取邻苯二甲酸酐14g,溶于无水吡啶100ml中,放置过夜,备用)25ml,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30-60分钟,取出冷却,精密加入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50ml,以酚酞的吡啶溶液(1→100)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滴定至显红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供试量(g)与4000的乘积,除以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的容积(ml),即得供试品的平均分子量,平均分子量应为5400-7800。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是指针对特定检验项目和检验设备,制定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程序。

这些规程旨在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提高检验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在制定检验技术操作规程时,首先需要对检验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检测原理、操作步骤、设备要求等方面。

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

同时,还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需要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个操作环节都严格按照规程执行。

同时,还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并能正确操作检验设备。

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可以有效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降低产品质量风险。

同时也能为企业提供更加可靠的质量保障,提升企业竞争力。

总之,检验技术操作规程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检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才能实现稳定的检验结果,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质量检验操作规程一、概述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的重要环节,本规程旨在明确质量检验操作的各项要求和步骤,以确保产品质量可控可靠。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生产制造环节中的质量检验工作,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相关工艺过程的检测。

三、质量检验设备要求1. 所有质量检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

2. 严禁使用已超过有效期限的检验设备。

3. 新购置的检验设备必须进行验收,并建立相关档案和记录。

四、质量检验人员要求1. 质量检验工作必须由专职人员或受过相关培训的人员进行。

2. 检验人员必须熟悉质量检验操作规范,能够正确操作各种检验设备。

3. 检验人员必须遵守工作纪律和安全规范,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五、质量检验操作流程1. 样品采集与标识1.1 样品的采集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避免样品被污染或损坏。

1.2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标识,包括样品名称、采集日期、批次号等相关信息。

2. 检验项目确定2.1 根据产品类型和要求,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2.2 检验项目的确定必须严格依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检验设备准备3.1 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试剂等。

3.2 检验设备的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4. 检验操作执行4.1 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依次进行检验操作。

4.2 操作过程中严禁违反操作要求,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

5. 检验结果分析与判定5.1 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要求,进行结果的分析和判定。

5.2 如有不合格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记录。

6. 检验结果记录与报告6.1 所有的检验结果必须准确、完整地记录下来。

6.2 检验结果报告必须包括检验项目、结果、判定等内容,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七、质量检验文件管理1. 所有的质量检验文件必须建档管理,并按照规定的存档期限进行保存。

检验、测量操作规程

检验、测量操作规程

检验、测量操作规程检验是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和提高产品的重要手段,为使检验和测量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特定此规程。

1.检验员要依据产品图纸、标准、工艺规程、对实物质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判定。

对产品进行质量分级,一般分为:合格品、回修品、废品。

2.不合格品的放行要以审批手续为依据,审批手续要实事求是,反映产品质量状况,内容不真实,文字不明确的不予承认。

3.检验员和操作者在使用计量器具时,其修正值以计量器具检定卡片为准。

对于丢失卡片和字迹模糊的要待补齐,查清后方能使用该计量器具。

4.检验员和操作者之间因计量器具造成测量结果有争议时,由我公司计量室仲裁。

5.检验员对于大批量原材料、零部件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检,对于重要件、安全件要进行全数检查。

6.检验员要及时填写回修、废品报告单,并将回修废品报告单反馈到有关部门。

7.检验员要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要对产品进行实行“三检”即首检,中间抽检,和完工检验。

8.按要求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尤其做好泵和刮板输送机等整台设备的过程和总装检测记录。

9.检验员要认真把好成品出厂质量关,对出厂产品进行全面检验,要坚持不合格产品不准签字出厂。

10.要按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对计量器送检,不能使用超周期或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要对计量器具进行维护、保养、要合理选用计量器具,即按计量器具测量能力指数选择,必要时工艺规程应规定检测过程所使用计量器具名称。

11.计量器具在使用前,要校准零位。

对失准量具,由生产技术部门计量人员确认,追溯失准后所有的检测结果。

12.对于大型量具的使用,一般情况下,应两人操作,并进行两次以上的校准。

除校准零位外,还要用高一级的量值传递系统在接近被测尺寸进行校准,以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检测精度。

13.检验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下检测程序:13.1按被测尺寸从小到大的顺序。

13.2要遵照减少拿放量具,校准量具次数为原则。

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
首先,编制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内容。

在确定实验目的的基础上,需要对实验的步骤、操作方法、所需材料和仪器设备进行详细的规定。

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实验的特点和实验人员的实际操作情况,确保规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其次,制定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需要充分调研和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可以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确保规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在编制规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规程的内容要简洁明了,避免出现冗长复杂的语句和措辞,以便实验人员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

其次,规程的表述要准确无误,避免出现歧义和误导,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规程中的操作步骤要清晰明了,避免出现遗漏和混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另外,制定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还需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规程中需要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环境影响进行充分评估和规定,确保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

同时,也需要对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废物和污染进行合理处理和控制,确保实验的环保性。

总之,制定一份完善的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和规范化建设。

因此,在编制规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研和参考,确保规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确保规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建立JT6000的质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用于JT6000的质量控制。

标准依据:供应商(陶氏)提供质量标准。

职责:化验师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QA经理监督。

内容:
1.品名:
1.1 JT6000
1.2编号:CB002
2.质量指标
2.1外观:本品为淡黄色粘稠液体。

2.2红外:应与标准图谱一致。

2.3审核供应商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是否合格。

2.3.1供应商质量检验报告内容及标准
3.操作程序
3.1按WI-RD-07/A0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规程测定红外分光光谱,并与
供应商提供的标准谱图对照应一致。

4.打样:对照现有的合格产品,结构无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