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考点手册-第二篇 临床血液学检验【圣才出品】
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考试》的考点手册(第二篇 临床血液学检验
![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考试》的考点手册(第二篇 临床血液学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32b77472240c844768eaee71.png)
第二篇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一单元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第一节造血器官及造血微环境表2-1-1造血器官和造血微环境(掌握)第二节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掌握)1.定义:造血干细胞是最早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能力的造血细胞。
2.特点:①多数处于G0期或静止期;②大多数CD34+Thy-1+;③低表达或不表达CD38和HLA-DR;④缺乏表面系列抗原表面标志。
3.造血祖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又称造血定向干细胞。
第三节血细胞的增殖、发育与成熟表2-1-2血细胞发育成熟中的形态演变规律(掌握)第四节细胞凋亡表2-1-3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掌握)第二单元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第一节骨髓检查的内容与方法骨髓细胞学检查(掌握)1.适应证:①外周血细胞成分及形态异常;②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③不明原因骨痛、骨质破坏;④血液系统疾病定期复查;⑤微生物及寄生虫检查。
2.禁忌证:①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②妊娠晚期妇女。
3.采集部位:髂骨后上棘,此处骨皮质薄、骨髓液丰富、进针容易,为首选穿刺部位。
4.取材满意指标:①患者抽取时有特殊的疼痛感;②可见骨髓小粒及少量脂肪滴,镜下可见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骨髓特有细胞;③骨髓中性杆状核与分叶核细胞比值大于外周血中的比值。
5.骨髓细胞学检查:①低倍镜下判断骨髓片质量、增生程度、有无较大或成堆异常细胞;②选取满意涂片,油镜下观察200~500个细胞;③骨髓增生程度分级标准中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减低、增生极度减低时,成熟红细胞和有核细胞比值依次为1:1、10:1、20:1(正常骨髓象)、50:1和200:1。
6.诊断意见:①肯定性诊断疾病:各种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②支持性诊断疾病: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③可疑性诊断疾病:难治性贫血等;④排除性诊断疾病:ITP。
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职称考试》考点(临床检验基础)【圣才出品】
![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职称考试》考点(临床检验基础)【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876194f19e8b8f67d1cb990.png)
第一篇临床检验基础第一单元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第一节血液生理概要血液的组成及生理功能(掌握)1.组成:血液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血清与血浆相比,血清缺少一部分凝血因子,如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等凝血因子。
2.血液性质:(1)血量:血浆占55%,血细胞占比45%。
(2)酸碱度:pH7.35~7.45。
(3)血浆渗透压:290~310mOsm(kg·H2O)。
(4)健康成年人全血黏度为生理盐水的4~5倍。
(5)比密:1.050~1.060,男性:1.055~1.063;女性:1.051~1.060。
3.生理功能: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防御功能。
4.血液特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黏滞性、凝固性。
第二节采血方法和采血管选择采血方法(掌握)1.静脉采血法:成年人静脉采血常选肘部静脉(压脉带捆绑不超过1分钟)。
2.真空采血法:真空采血法是一种新的静脉采血法,又称负压采血法。
真空采血装置有套筒式、头皮静脉式两种。
3.皮肤采血法:通常选择耳垂或手指部位。
WHO推荐血常规检查采集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血液,婴幼儿可选择大拇趾或足跟内外侧缘血液,严重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
方法评价:真空采血法是ICSH推荐的采血方法,也是临床常用的采血方法。
第三节抗凝剂选择常见抗凝剂原理及其用途(熟练掌握)表1-1-1 常用抗凝剂比较第四节血液涂片制备血涂片的制备(掌握)1.手工推片法:涂片时,推片与载玻片保持25°~30°夹角。
2.厚血膜涂片法:临床上常用厚血膜法检查疟原虫与微丝蚴。
3.良好血涂片标准: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细胞分布均匀、血膜边缘整齐、两侧有一定空隙、血膜占玻片的2/3。
4.方法学评价:手工推片法用血量少、操作简单,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此外,疟原虫、微丝蚴等检查可采用厚血膜涂片法。
5.质量控制: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黏度较高时,应小血滴、小角度、慢推,反之亦然。
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考试》的考点手册(第六篇 寄生虫学检验)
![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考试》的考点手册(第六篇 寄生虫学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aad094dca26925c52dc5bf14.png)
第六篇寄生虫学检验第一单元总论寄生虫总论(掌握)1.共生方式:①互利共生:共同受益;②共栖:一方受益,另一方无益也无害;③寄生:其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为前者提供营养来源和(或)生活场所并受害。
2.寄生虫生活史:①中间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的宿主;②终(末)宿主: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③保虫宿主:某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柱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这些脊柱动物称为保虫宿主;④转续宿主。
3.寄生虫病:(1)寄生虫病流行3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3)寄生虫病防治原则: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4)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丝虫病、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第二单元医学蠕虫考点一、线虫(掌握)表6-2-1线虫感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考点二、吸虫(掌握)表6-2-2常见吸虫的实验室检查表6-2-3常见吸虫感染考点三、绦虫(了解)人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终宿主,同时也可作为中间宿主;猪带绦虫病实验室诊断可取患者粪便进行虫卵、孕节的检查;对猪囊虫病,在组织中查到囊尾蚴即可确诊。
第三单元医学原虫考点一、阿米巴(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只有溶组织内阿米巴为致病性阿米巴,可分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
(1)滋养体:分为小滋养体和大滋养体(吞噬RBC,为致病阶段);滋养体寄生在人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和脓肿。
(2)包囊:溶组织阿米巴的感染阶段为四核包囊,经口感染。
(3)病原学检测:常取患者粪便用生理盐水或碘涂片染色查找滋养体和包囊。
考点二、鞭毛虫(掌握)1.阴道毛滴虫:滋养体既是感染阶段,又是致病阶段,诊断常用分泌物直接涂片找滋养体。
2.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阶段为四核包囊,常引起“旅游者腹泻”。
3.杜氏利什曼原虫:分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感染阶段是前鞭毛体,经白蛉叮咬传播;无鞭毛体寄生在单核巨噬细胞内,引发黑热病;实验室诊断常用骨髓穿刺。
2024年医学检验职称考试考点
![2024年医学检验职称考试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1b7b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7.png)
2024年医学检验职称考试考点
2024年医学检验职称考试的考点可能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医学检验学基础知识,包括医学检验学的基本概念、原理、
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可能需要掌握各种检验项目的
原理、常用方法和操作技能。
2. 临床医学知识,医学检验与临床诊断密切相关,因此考试可
能涉及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
疗等内容。
3. 医学伦理与法律,医学检验人员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因此考试可能涉及医学伦理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4. 质量管理与质控,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和质控是非常重要的,考试可能涉及相关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5. 新技术与新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检验方法
和技术不断涌现,考试可能会涉及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
总的来说,医学检验职称考试的考点涵盖了医学检验学的基础知识、临床医学知识、伦理法律、质量管理和新技术等多个方面。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临床医学检验师必背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师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4a1c7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7.png)
临床医学检验师必背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血液常规检验》①基本定义:说实话,血液常规检验就是对血液里的各种成分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就好比给血液里的这些小居民们来一次大点名,看看它们的数量多少、长得正不正常。
②重要程度:在临床医学检验里,这可是相当重要的一块内容。
医生能从中得到好多关于病人身体状态的线索。
比如有没有发炎啊、是不是贫血之类的。
要是没有这个检查,就像你摸着黑在病人身体状况的迷宫里走路,特别容易走错。
③前置知识:得懂得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这些基础知识。
你要是连细胞是个啥样儿都不清楚,那红细胞、白细胞的计数这些就更迷糊了。
④应用价值:我记得有次我亲戚觉得浑身没力气,去医院后首先就是做血常规。
医生通过血常规里红细胞数少这个结果,初步判断是贫血,然后再进一步做其他检查确定病因。
所以这个检查就像是个先锋,能给后续的诊断指出一个大方向。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血液常规检验在临床检验学科中那是基础中的基础。
就好像是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后续很多更深入的检验和诊断都有可能建立在血常规结果的基础之上。
②关联知识:和生理学、病理学知识联系可密切了。
生理学里细胞的正常功能会反映在血常规结果里,病理学里的很多疾病又会让血常规结果不正常。
就好比一串珠子,生理学和病理学是两端的珠子,血常规就是中间串起来的那根线。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不算特别大,就是一些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比较容易混,还有细胞形态改变对应的疾病。
关键点就是一定要细心观察数值和形态。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那可是重点中的重点,经常以选择题和病例分析题考查。
比如给你个病人症状,然后让你根据血常规结果判断可能的疾病。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血液常规检验主要是对血液的细胞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这个检测包括细胞的数量、形态、比例等各方面。
简单说就是全面了解血液细胞这个小社会的成员状态。
②特征分析: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快速、简便、能给医生一个很初步的诊断方向。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考点手册-第六、七篇【圣才出品】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考点手册-第六、七篇【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bb60cd01711cc7930b7164c.png)
第六篇寄生虫学检验第一单元总论寄生虫总论(掌握)1.共生方式:①互利共生:共同受益;②共栖:一方受益,另一方无益也无害;③寄生:其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为前者提供营养来源和(或)生活场所并受害。
2.寄生虫生活史:①中间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的宿主;②终(末)宿主: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③保虫宿主:某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柱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这些脊柱动物称为保虫宿主;④转续宿主。
3.寄生虫病:(1)寄生虫病流行3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3)寄生虫病防治原则: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4)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丝虫病、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第二单元医学蠕虫考点一、线虫(掌握)表6-2-1 线虫感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考点二、吸虫(掌握)表6-2-2 常见吸虫的实验室检查表6-2-3 常见吸虫感染考点三、绦虫(了解)人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终宿主,同时也可作为中间宿主;猪带绦虫病实验室诊断可取患者粪便进行虫卵、孕节的检查;对猪囊虫病,在组织中查到囊尾蚴即可确诊。
第三单元医学原虫考点一、阿米巴(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只有溶组织内阿米巴为致病性阿米巴,可分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
(1)滋养体:分为小滋养体和大滋养体(吞噬RBC,为致病阶段);滋养体寄生在人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和脓肿。
(2)包囊:溶组织阿米巴的感染阶段为四核包囊,经口感染。
(3)病原学检测:常取患者粪便用生理盐水或碘涂片染色查找滋养体和包囊。
考点二、鞭毛虫(掌握)1.阴道毛滴虫:滋养体既是感染阶段,又是致病阶段,诊断常用分泌物直接涂片找滋养体。
2.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阶段为四核包囊,常引起“旅游者腹泻”。
3.杜氏利什曼原虫:分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感染阶段是前鞭毛体,经白蛉叮咬传播;无鞭毛体寄生在单核巨噬细胞内,引发黑热病;实验室诊断常用骨髓穿刺。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207)专业实践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207)专业实践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a02d0a1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e.png)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207)专业实践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案例分析题(总25大题,75小题,共100分)第一题案例材料:患者,男性,32岁。
因发热、咳嗽、咳痰2周入院。
自述2周前开始出现低热(体温波动在37.5-38.0℃之间),伴有干咳,后逐渐有少量黄白色粘稠痰液。
曾自行服用感冒药及抗生素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近一周来,发热加重,最高体温达39.0℃,并出现右侧胸痛,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
此外,患者还感到乏力、食欲下降。
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疾病史。
入院查体:T 38.5℃,P 90次/分,R 22次/分钟,BP 120/70mmHg。
急性病容,右下肺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
心率齐,未闻及杂音。
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
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至1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82%。
胸部X线片显示右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
问题设置:1、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是?A. 社区获得性肺炎B. 肺结核C.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D.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对于该患者下一步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A. 立即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B. 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 开始经验性抗菌治疗D. 安排CT扫描以进一步评估病变范围3、若怀疑该病例是由耐药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在选择抗生素时应优先考虑哪些药物?A. 青霉素类B. 头孢菌素类C. 喹诺酮类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D. 四环素类第二题一、临床案例材料: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伴发热、寒战3天”入院。
患者3天前开始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疼痛逐渐加剧,并向右肩背部放射。
伴有发热、寒战,体温最高可达39.5℃。
患者自发病以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无腹泻。
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
查体:T 39.5℃,P 110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实验室质量控制题库考点(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实验室质量控制题库考点(题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792c0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b.png)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实验室质量控制题库考点(题库版)1、单选构成检测系统性能项目中不包括()A.精密度B.准确度C.回收率D.分析灵敏度E.分析特异性和参考区间正确答案:C2、单项选择题以下关于参(江南博哥)考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目前绝大多数检验项目都已有叁考方法B.性能稳定的常规方法可以用作参考方法C.每个临床实验室都应建立主要检验项目的参考方法D.参考方法是鉴定基质效应的重要工具E.寻求参考方法的目的是当无适宜检测方法时进行替代正确答案:D3、单选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检验结果的()A.准确性B.重复性C.再现性D.稳定性E.反映患者当前病情的真实性正确答案:E4、单选按EP9-A进行方法学比较实验时,实验天数一般是几天()A.1B.2C.5D.10E.20正确答案:C5、单选误差检出概率指的是()A.假失控批数/(假失控批数+真在控批数)×100%B.真失控批数/(真失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C.真在控批数/(真在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D.真失控批数/(真失控批数+假失控批数)×100%E.假失控批数/(真在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正确答案:B6、单选目前,我国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为()A.实验室间检测计划B.测量对比计划C.已知值计划D.分割样品检测计划E.定性计划正确答案:A7、单选临床实验室日常管理中人员梯队结构及其职责不包括()A.学历B.职务C.职称D.年龄E.专业正确答案:D8、单选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12S/13S/22S/R4S/41S/10,N=2)与12S质控规则(N=2)相比较,其特点主要在于()A.降低了误差检出能力B.降低了假失控率C.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D.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度E.保证检测结果的灵敏度正确答案:B9、单选NCCLSEP6-A文件用于评价()A.精密度B.线性C.准确度D.偏倚E.干扰作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EP6-A是定量分析方法的线性评价、统计方法。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105)专业实践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105)专业实践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8f10ca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05.png)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105)专业实践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案例分析题(总25大题,75小题,共100分)第一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李某,男,45岁,因持续性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入院。
体检发现肝脾轻度肿大,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总数增加,分类可见大量异常细胞。
骨髓穿刺检查显示有大量原始及幼稚细胞增生。
免疫表型分析提示这些细胞为B淋巴细胞来源。
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诊断依据:1.持续性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2.肝脾轻度肿大;3.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总数增加,并伴有异常细胞;4.骨髓穿刺检查示大量原始及幼稚细胞增生;5.免疫表型分析提示为B淋巴细胞来源。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实验室诊断,以下哪项不是其特征?A. 外周血象可见到大量异常细胞B. 骨髓象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 红细胞计数正常D. 免疫表型分析提示B淋巴细胞来源2、在对李某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时,发现有核细胞显著增多,其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占大多数。
此现象最能反映以下哪种情况?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 缺铁性贫血3、对于李某的治疗方案制定,以下哪一项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A. 李某的具体年龄B. 李某的体重与体表面积C. 李某的血型D. 李某的整体健康状况第二题患者,男性,45岁,主诉:间断性腹痛、便血1个月。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开始出现间断性腹痛,多为隐痛,偶有刀割样疼痛,与饮食关系不大。
近1周出现便血,为鲜血便,每日1-2次,量不多。
患者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黄疸,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既往史:患者有慢性胃炎病史5年。
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
全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临床检验技术必备知识点
![全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临床检验技术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06c9e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9.png)
全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临床检验技术必备知识点一、临床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临床检验技术是指通过对患者生物样本的检测与分析,获得与疾病诊断和治疗有关的信息的一种技术。
它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
临床检验技术的实质是利用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手段来检测、分析和评价生物样本中与疾病相关的指标,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常见的临床检验技术方法1. 血液学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血液样本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等,从而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血液学检验技术包括血常规检验、凝血功能检测、血型鉴定等。
2. 生化学检验技术生化学检验技术主要通过对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中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如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从而评估患者的机体代谢状况和器官功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生化学检验技术包括常规生化检验、特殊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等。
3.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主要通过对患者体液、组织等样本进行培养和鉴定,检测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感染,并确定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包括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等。
4.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患者样本中的核酸分子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获取与疾病相关的遗传信息,如基因突变、DNA序列变异等,从而为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包括PCR技术、基因测序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
三、临床检验技术中的质量控制临床检验技术在应用中必须严格控制质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1.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由临床检验科室自行建立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对常规检验仪器的校准、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和分析、仪器性能的监控等措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考点手册(第1~3篇)【圣才出品】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考点手册(第1~3篇)【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79471d427284b73f3425063.png)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考点手册第一篇临床检验基础第一单元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第一节血液生理概要血液的组成及生理功能(了解)1.组成:血液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血清与血浆相比,血清缺少一部分凝血因子,如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等凝血因子。
2.血液性质:(1)血量:血浆占55%,血细胞占比45%。
(2)酸碱度:pH7.35~7.45。
(3)血浆渗透压:290~310mOsm(kg·H2O)。
(4)健康成年人全血黏度为生理盐水的4~5倍。
(5)比密:1.050~1.060,男性:1.055~1.063;女性:1.051~1.060。
3.生理功能: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防御功能。
4.血液特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黏滞性、凝固性。
第二节采血方法和采血管选择(熟练掌握)1.静脉采血法:成年人静脉采血常选肘部静脉(压脉带捆绑不超过1分钟)。
2.真空采血法:真空采血法是一种新的静脉采血法,又称负压采血法。
真空采血装置有套筒式、头皮静脉式两种。
3.皮肤采血法:通常选择耳垂或手指部位。
WHO推荐血常规检查采集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血液,婴幼儿可选择大拇趾或足跟内外侧缘血液,严重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
4.方法评价:真空采血法是ICSH推荐的采血方法,也是临床常用的采血方法。
5.质量控制(了解)(1)患者:患者活动情况、精神状态、药物、年龄、性别、种族、样本采集时间、吸烟、季节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2)采血:止血带结扎时间应小于1min。
(3)溶血:容器不洁、接触水、强力振荡、操作不慎等可引起溶血,使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浆或血清化学成分(如钾、镁、转氨酶、胆红素)等多项指标检验结果发生变化。
(4)样本处理:血液样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尽快进行检查,样本保存不当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5)实验结果分析:分析结果时,应考虑药物、饮食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临床检验技术(师)采分点必记
![临床检验技术(师)采分点必记](https://img.taocdn.com/s3/m/43b7d1db33d4b14e8524684d.png)
第一篇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采分点1: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采分点2: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分离出来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
采分点3:血浆适用于血浆生理性和病理性化学成分的测定,特别是内分泌激素测定。
除钙离子外,它含有其他全部凝血因子也适用于血栓与止血的检查。
采分点4:正常成人血量约为(70±l0)ml/kg体重,成人约4—SL,约占体重的6%一8%,其中血浆占55%,血细胞占45%。
采分点5:血液的红色来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
动脉血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呈鲜红色;静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高呈,暗红色。
严重贫血者血液红色变浅。
采分点6: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或氰化物中毒者血液呈樱红色。
采分点7:正常人血液pH 值7. 35 ~7.45动脉血pH值7.40,静脉血pH值7. 35。
采分点8:正常男性的血液比密约为1. 055~1.063,女性约为1. 051~1.060,相对黏度为4~5;血浆比密约为1. 025~1.030;血细胞比密约为1. 090血液比密与红细胞含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有关。
血浆比密和血浆内蛋白浓度有关。
采分点9:血液具有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黏滞性、凝固性三种特性。
采分点1 0:皿液生理功能包括: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防御功能。
采分点1 1:静脉采血法放血与混匀的操作方法是: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缓缓注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
轻轻混匀抗凝血,切忌振荡试管,盖紧试管塞备用。
点1 2: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进针时或采血后如发生眩晕,应让其平卧休息。
必要时可嗅吸芳香氨酊、针刺或指压人中和合谷等穴位。
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可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或让患者口服糖水。
如有其他情况,应找医生共同处理。
采分点1 3:皮肤采血法通常选择耳垂或手指部位o而新生儿做血细胞计数时,常用的采血部位是拇指或足跟。
采分点1 4:手指采血检查结果比较恒定,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成人毛细血管采血最常用的部位是左手无名指。
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考试》的考点手册(第四篇 临床免疫学和免
![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考试》的考点手册(第四篇 临床免疫学和免](https://img.taocdn.com/s3/m/f91d52579e31433238689308.png)
第四篇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一单元概论考点一、免疫应答(熟练掌握)表4-1-1免疫学概念与免疫应答考点二、免疫系统、器官、细胞与分子(熟练掌握)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构成。
2.免疫器官3.免疫细胞:表4-1-2免疫细胞分类及功能4.免疫分子:(1)免疫球蛋白(Ig):①Ig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的球蛋白:抗体是Ig,但Ig不全是抗体。
②单体Ig分子由2条相同重链(H链)和2条轻链(L)组成的对称性四肽链分子,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位于恒定区(CH、CL),抗体分子上VH和VL(高变区)是抗原结合部位。
③按重链抗原性将免疫球蛋白分为IgG、IgA、IgM、IgD、IgE5类。
(2)补体系统:①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90%的补体在肝脏合成。
②C1是分子量最大的补体,C2是血清含量最低的补体,C3是正常人血清浓度最高的补体,参与3条补体激活途径。
③补体化学性质很不稳定,不耐热,56℃,30分钟即可灭活。
④补体激活途径主要有3种:经典途径(从激活C1q开始,C1~C9全部参与)、替代途径(病原微生物细胞壁成分脂多糖直接激活补体C3,然后完成C5~C9的激活过程)、MBL途径(由急性炎症期产生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与病原体结合后启动激活)。
⑤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溶细胞作用、溶解免疫复合物、介导免疫细胞效应(免疫调理、免疫黏附、炎症介质效应)。
(3)细胞因子:①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尤其是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和多肽,大多数在局部组织发挥作用,少部分分泌入血。
②其作用特点为高效性、多效性、重叠性、双向性、网络性。
③常见的细胞因子有白细胞介素、干扰素(IFN-α干扰病毒复制、IFN-γ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由活化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β由活化Th1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集落刺激因子(IL-3为多能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刺激和抑制细胞生长)等。
2024临床医学检验初级师考点汇总
![2024临床医学检验初级师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ea19c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a.png)
2024临床医学检验初级师考点汇总
2024临床医学检验初级师考点汇总如下:
1.临床检验学基础知识:包括实验室质量管理、临床检验系统、临床检验常用仪器和试剂、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等基础知识。
2.临床生物化学与免疫学:包括常见血液、尿液、体液的生化分析、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血脂代谢、糖代谢、免疫学指标等内容。
3.临床微生物学:包括常见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的检测方法和病原体的鉴定。
5.临床免疫学:包括免疫功能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测、特殊免疫检测、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肿瘤及免疫的关系等内容。
6.临床血清学:包括血清学的基本知识、血清学常规检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清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检验、肿瘤标志物等内容。
7.临床生物物理测试与造影学:包括肺功能检测、心电图检测、超声检测、X线检测、CT检测、MRI检测、核医学检测等内容。
8.临床遗传学:包括常见遗传病的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肿瘤遗传学等内容。
9.临床分子生物学:包括基因检测技术、DNA检测技术、RNA检测技术、蛋白质检测技术、细胞因子检测技术、肿瘤分子遗传学检测等内容。
10.临床免疫血清学:包括血清学技术、免疫学方法、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监测、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等内容。
这些是2024年临床医学检验初级师考试的主要考点,考生应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准备,以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资格考试考点精要课件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资格考试考点精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fe8187cc17552707220886.png)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1. 肾静脉血栓形成时红细胞管型可能是唯一的表现。 32. 尿pH(甲基红或溴麝香草酚),尿比密(多聚电解质: 甲乙烯酸马来酐),尿蛋白(溴酚蓝),尿糖(色原:碘 化钾,邻甲联苯胺),尿酮体(亚硝基铁氰化钠),尿胆 红素(2,4二氯苯胺重氮盐),尿胆原(二甲氨基甲醛) 尿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砷酸和1,2,3,4-四羟基对苯喹啉-3酚)尿白细胞(吲哚酚酯)尿血红蛋白(过氧化氢茴香素 或过氧化氢烯钴和色原)尿Vit C(中性红,缓冲剂,二氯 酚靛酚钠)。 33. 产后9天或人流25天后HCG恢复正常,产后4天、人流 13天后HCG应小于1000,男性尿中HCG增高要考虑睾丸肿 瘤。 34. 镜检粪便中脂肪小滴大于6个/HP视为脂肪排泄过多。 35. 正常粪便中G+球菌与G-杆菌比值约1:10。 36. 隐孢子虫是AIDS和儿童腹泄重要病原,诊断要查到卵 囊。 37. 正常空腹12h后胃液残余量为50ml。 38. 脑脊液抽取时:第1管:作细菌学检查;第2管:作生 化免疫学检查;第3管:作细胞计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1. 血浆游离蛋白﹤40mg/L,管内溶血时上升。血清结合珠 蛋白(HP):0.8~2.7g/L增高见于妊娠,慢感,恶性肿瘤, 减低见于溶血,肝病,巨幼贫等。
12. AGLT50:指酸化甘油溶血试验中溶血率按光密度减至 50%所需的时间来计算。 13. 蔗糖溶血试验为PNH简易重要试验(+),酸化血清溶 血试验是PNH的确证试验。 14. 抗碱血红蛋白测定又称碱变性试验,胎儿血红蛋白 (HbF)具有抗碱和抗酸作用。 15. 总铁结合力与血清铁的临床意义基本相反:缺铁则总 铁结合力增高,肝脏肾脏疾病时血清铁有可能升高.血清铁 /总铁结合力×100%=转铁蛋白饱和度(20~55%),临床 缺铁分三期:缺铁期;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缺铁性贫血 期。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考点手册-第三篇 临床化学检验【圣才出品】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考点手册-第三篇 临床化学检验【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32e0aecadaef5ef7ba0d3c68.png)
第三篇临床化学检验第一单元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第一节糖代谢简述考点一、糖代谢途径类型及特点(掌握)1.糖酵解:(1)概念: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2)三步不可逆反应(每步消耗1个ATP):①葡萄糖磷酸化成为葡萄糖-6-磷酸;②果糖-6-磷酸磷酸化为1,6-果糖二磷酸;③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和ATP。
(3)3个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4)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①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5)1分子的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可净生成2个分子ATP,糖原可净生成3分子ATP,这一过程全部在胞质中完成。
(6)生理意义:①是机体在缺氧/无氧状态快速获得能量的有效措施;②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产生能量,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重要途径;③糖酵解的某些中间产物是脂类、氨基酸等的合成前体。
(7)依赖糖酵解获得能量的组织细胞有红细胞、视网膜、角膜、晶状体、睾丸、肾髓质等。
2.有氧氧化:(1)概念: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CO2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2)4个阶段:①葡萄糖或糖原经糖酵解途径转变为丙酮酸;②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③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2分子CO2;④经氧化脱下的氢进行氧化磷酸化,生成H2O和ATP。
(3)3个关键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
(4)主要特点:①乙酰辅酶A不可以转变为其他物质,只能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供能;②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生成36或38分子的ATP。
3.糖原合成与分解:(1)概念:由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
糖原经一系列反应重新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成为糖原分解。
(2)主要特点:①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糖原磷酸化酶;②糖原磷酸化酶只催化α-1,4糖苷键的断裂;③肝糖原可水解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是血糖的重要来源;④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因为其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只能通过糖酵解或有氧氧化;⑤合成1分子糖原需要消耗2个ATP。
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考试》的考点手册(第三篇 临床化学检验)
![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考试》的考点手册(第三篇 临床化学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65db25676137ee06eef91870.png)
第三篇临床化学检验第一单元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第一节糖代谢简述考点一、糖代谢途径类型及特点(掌握)1.糖酵解:(1)概念: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2)三步不可逆反应(每步消耗1个ATP):①葡萄糖磷酸化成为葡萄糖-6-磷酸;②果糖-6-磷酸磷酸化为1,6-果糖二磷酸;③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和ATP。
(3)3个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4)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①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5)1分子的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可净生成2个分子ATP,糖原可净生成3分子ATP,这一过程全部在胞质中完成。
(6)生理意义:①是机体在缺氧/无氧状态快速获得能量的有效措施;②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产生能量,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重要途径;③糖酵解的某些中间产物是脂类、氨基酸等的合成前体。
(7)依赖糖酵解获得能量的组织细胞有红细胞、视网膜、角膜、晶状体、睾丸、肾髓质等。
2.有氧氧化:(1)概念: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CO2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2)4个阶段:①葡萄糖或糖原经糖酵解途径转变为丙酮酸;②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③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2分子CO2;④经氧化脱下的氢进行氧化磷酸化,生成H2O和ATP。
(3)3个关键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
(4)主要特点:①乙酰辅酶A不可以转变为其他物质,只能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供能;②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生成36或38分子的ATP。
3.糖原合成与分解:(1)概念:由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
糖原经一系列反应重新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成为糖原分解。
(2)主要特点:①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糖原磷酸化酶;②糖原磷酸化酶只催化α-1,4糖苷键的断裂;③肝糖原可水解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是血糖的重要来源;④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因为其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只能通过糖酵解或有氧氧化;⑤合成1分子糖原需要消耗2个ATP。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高频考点》(临床检验基础部份)OCR版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高频考点》(临床检验基础部份)OCR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d84c03844769eae009ed1e.png)
• If, 0) 。
@商频考点 3
血液特性和生理功能
血液特性包括红细胞的悬挥稳定性、新滞性和凝固性.正常人血
液中红细胞呈均匀泪悬状态,全血麓度为生理盐水薪度的 4-5 倍 z 血
浆戴庭为生理盐水的1.6 倍目血液理由度与血细胞比容和血浆勤度有 关,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大分于蛋白质的浓度越高,血浆黯度
5--...25% 。
2. 酸碱度
3
4......5; 血浆比重 1.
pH 7. 35-7. 45.
025- 1. 030 ,血细胞比重I. 090.
比重正常男性 1 臼5- 1. 063. 女性1. 051-1 四口,相对戴度为
4. 血浆渗透量正常人 290-310mOsrn/ (kg
陈漫霞周卫平周折冲
周俊立姚振江徐英
黄晓晖谢才文谭剑斌
⑨/也队亨带出版社
PEOPLE'S MILITARY MEDICAL PRESS
北京
内容提要
本书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 术(师,专业代码。 19) 的复习用参考书。全书按照考试大 纲的要求编写,分为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临 床化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 试验和寄生虫学检验 6 个部分。共归纳高频考点 936 个,精选典型试题 1 000 余道,另外对考点中的 2 863 处 作了关键词标引。编写主要有以下 4 个特点 2 知识考点化 考点作为大纲要求知识的基本元
越高.由于凝血因于的作用,血液离开血管后,数分钟内便自行凝
固固 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杳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 定和防御功能回
@商频考点 4
采血方法
I.静脉采血法静脉采血以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蝶静脉或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一单元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第一节造血器官及造血微环境
表2-1-1 造血器官和造血微环境(掌握)
第二节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
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掌握)
1.定义:造血干细胞是最早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能力的造血细胞。
2.特点:①多数处于G0期或静止期;②大多数CD34+Thy-1+;③低表达或不表达CD38和HLA-DR;④缺乏表面系列抗原表面标志。
3.造血祖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又称造血定向干细胞。
第三节血细胞的增殖、发育与成熟
表2-1-2 血细胞发育成熟中的形态演变规律(掌握)
第四节细胞凋亡
表2-1-3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掌握)
第二单元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骨髓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骨髓细胞学检查(掌握)
1.适应证:①外周血细胞成分及形态异常;②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
③不明原因骨痛、骨质破坏;④血液系统疾病定期复查;⑤微生物及寄生虫检查。
2.禁忌证:①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②妊娠晚期妇女。
3.采集部位:髂骨后上棘,此处骨皮质薄、骨髓液丰富、进针容易,为首选穿刺部位。
4.取材满意指标:①患者抽取时有特殊的疼痛感;②可见骨髓小粒及少量脂肪滴,镜下可见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骨髓特有细胞;③骨髓中性杆状核与分叶核细胞比值大于外周血中的比值。
5.骨髓细胞学检查:①低倍镜下判断骨髓片质量、增生程度、有无较大或成堆异常细胞;②选取满意涂片,油镜下观察200~500个细胞;③骨髓增生程度分级标准中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减低、增生极度减低时,成熟红细胞和有核细胞比值依次为1:1、10:1、20:1(正常骨髓象)、50:1和200:1。
6.诊断意见:①肯定性诊断疾病:各种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②支持性诊断疾病: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③可疑性诊断疾病:难治性贫血等;④排除性诊断疾病:ITP。
7.正常骨髓象:①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细胞比值(2~4):1;②粒细胞占有核细胞40%~60%;③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④淋巴细胞约占20%,小儿可达40%;⑤单核和浆细胞均<4%;⑥通常在1.5cm×3cm片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
35个;⑦不易见到核分裂象,未见异常细胞和寄生虫。
第二节骨髓细胞形态学
常见正常血细胞形态(掌握)
1.粒细胞系:
(1)原始粒细胞:胞核大呈细颗粒状,核仁2~5个,胞质量少呈透明天蓝色,无颗粒;
(2)中性中幼粒细胞:核仁消失,胞质量多,内含大小一致的特异性中性颗粒;
(3)嗜酸性中幼粒细胞: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橘红色的特异性嗜酸性颗粒;
(4)嗜碱性中幼粒细胞:胞质及核上含有数量不多、排列凌乱、大小不等、紫黑色特异性的嗜碱性颗粒;
(5)从中幼阶段到杆状核阶段的划分主要依据细胞核的凹陷程度。
2.红细胞系:①原始红细胞:边缘常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核仁1~3个,胞质量少,呈深蓝色,核周常形成淡染区;②中幼红细胞:核染色质索条状或块状,有明显空隙;核仁消失;胞质呈嗜多色性。
3.单核细胞系:单核细胞胞体呈圆形或不规则性,胞核形态不规则有明显的扭曲折叠,胞质量多,呈灰蓝色或淡粉色,胞质内见细小、分散均匀的灰尘样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原始单核细胞:核染色质纤细,呈疏松网状。
4.淋巴细胞系:①大淋巴细胞:胞质量多,呈清澈的淡蓝色,有少量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②小淋巴细胞:胞质量很少,形似裸核,如可见呈淡蓝色,一般无颗粒。
5.浆细胞系:浆细胞胞核明显缩小偏于细胞一侧,核染色质浓密成块,常排列成车轮状,无核仁,胞质丰富,有泡沫感,核外侧常有明显淡染区,浆内常有小空泡。
第三单元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
血细胞化学染色(掌握)
1.过氧化物酶(POX)染色
(1)POX染色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棕黑色颗粒。
(2)染色反应:嗜酸性粒细胞为强阳性;自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单核细胞系呈阴性或弱阳性;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系等其他系统细胞均为阴性。
(3)鉴别: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多呈强阳性反应;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呈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和幼淋巴细胞则为阴性反应;
③成熟的中性粒细胞POX活性增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特别是化脓菌感染)、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活性减低见于急性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DS等。
2.过碘酸-雪夫(PAS)染色
(1)PAS染色阳性结果:胞质内出现红色颗粒、块状或呈弥漫性红色。
(2)主要鉴别:①红血病和红白血病呈(+),巨幼细胞性贫血呈(-);②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呈(+),再生障碍性贫血呈(-);③戈谢病呈(++++),尼曼-匹克病呈(±),且空泡中心为阴性反应。
3.碱性磷酸酶(NAP)染色
(1)原理:偶氮偶联法,细胞胞质内出现灰黑色沉淀为阳性反应。
(2)染色反应:成熟中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3)NAP积分鉴别作用: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为“0”)与类白血病反应(↑);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③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④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无变化);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无变化);⑥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无变化);⑦恶性组织细胞病(↓)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无变化)。
4.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1)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红色沉淀。
(2)粒细胞特异性染色:NAS-DCE几乎仅存在于粒细胞,其特异性高,又称为粒细胞酯酶。
以早幼粒和中幼粒细胞阳性反应最强。
5.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
(1)α-NAE染色阳性结果:细胞形成不溶性棕黑色颗粒沉淀。
(2)染色反应:部分原始白血病细胞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其他系细胞不被抑制。
(3)鉴别: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反应呈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其他系白血病呈阳性反应时,不被氟化钠抑制。
6.酸性磷酸酶(ACP)染色
(1)ACP染色阳性反应:细胞形成不溶性红色沉淀为阳性反应。
(2)鉴别:①戈谢细胞(+)与尼曼匹克细胞(-);②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③多毛细胞白血病时多毛细胞、淋巴肉瘤细胞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淋巴细胞,ACP染色都为阳性,但前者耐L-酒石酸的抑制作用,后两者可被L-酒石酸的抑制。
7.铁染色
(1)阳性反应:细胞内形成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