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合集下载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百年博弈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百年博弈

集中开拓北京和南方主要大中城市
现在百事可乐产品已在国内12家合资的灌瓶厂 制造,包括北京、深圳、广州、福州、上海、 南昌、桂林、成都、重庆及长春等地,除了北 京和长春外,全是南方城市,其中上海、福州、 成都、重庆被认为是百事可乐最重要的领地。
并购国内饮料企业
1993年,百事可乐在广州成立百事亚洲饮料 有限公司,设立了两家浓缩液生产厂:一家负 责生产百事饮品,而另一家则负责生产当地品 牌-全球品牌网-。1994年,百事可乐又同天 府可乐和北冰洋饮料公司达成协议,成立了重 庆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和北京百事北冰洋饮 料有限公司。
多样化经营
百事公司旗下的饮料和餐饮业务均已在中国展 开。目前,百事可乐饮料在国内的产品包括百 事可乐、七喜、美年达及激浪、北冰洋等,百 事可乐餐饮在中国主要是肯德基炸鸡和必胜客 比萨饼。
可乐在中国
可口可乐的中国战术:
➢ 百年品牌 ➢ 从“3A”到“3P” ➢ 本土化
百年品牌
早在1927年,可口可乐就开始在中国投资。到 1948年,上海已成为美国境外第一个年销售量超 过100万箱的重要市场。1979年,可口可乐公司 抓住机遇,成为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第一 批进入中国的国际消费品公司。两年后,可口可 乐在北京建立了第一个瓶装厂。从那时到现在, 可口可乐系统在华投资已超过11亿美元,建有30 个灌装厂。
色彩:红与蓝
实际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商 标设计可能最能反映二者的特色和 定位。
可口可乐选用的是红色,在鲜红的 底色上印着白色的斯宾塞体草书 “Coca-Cola”字样,白字在红底的 衬托下,有一种悠然的跳动之态, 草书则给人以连贯、流线和飘逸之 感。红白相间,用色传统,显得古 朴、典雅而又不失活力。
百事可乐则选择了蓝色,在纯白的底 色上是近似中国行书的蓝色字体 “PepsiCola”,蓝字在白底的衬托 下十分醒目,呈活跃、进取之态。众 所周知,蓝色是精致、创新和年轻的 标志,高科技行业的排头兵IBM公司 就选用蓝色为公司的主色调,被称为 “蓝色巨人”,百事可乐的颜色与它 的公司形象和定位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发展历程简介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发展历程简介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发展历程简介可口可乐是由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发明的。

他在1886年在家中后院发明了一种咳嗽糖浆后,拿了这种糖浆到附近的杰柯药局出售。

1887年在一次幸运的意外中,有人把糖浆与碳酸水混合起来,于是今天家喻户晓的可口可乐便诞生了。

彭伯顿的会计师罗宾逊是一位古典书法家,为彭伯顿所发明的饮料起了一个响亮又易记的的名字“可口可乐”,并用美观的字体写出来,这个商标字体一直沿用至今。

可口可乐初诞生时,头一天以每杯5分钱只出售了9杯,第一年生意只赚了50美元,连做广告的费用都不够。

1888年,彭伯顿去世,另一位商人约瑟·甘度拉将配方及所有生意都买下来,并于5年内推销至美国全国。

1892年,艾萨·坎德勒2300美元取得可口可乐的配方和所有权,并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

可口可乐于1908年进入亚洲,在菲律宾销售。

1923年,亚特兰大的罗勃特·伍德鲁夫担任总裁,展开可口可乐另一个重要的新纪元。

今天,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饮料生产及销售商,拥有全世界最畅销五种饮料中的四种: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雪碧和芬达,公司旗下的产品超过100种。

目前全世界近200个国家的消费者每日享用超过10亿杯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

百事可乐发明者:普拉多汉。

1898年8月28日,是百事可乐“Pepsi-Cola攠诞生的日子。

这是每一个关爱百事可乐的人们都引以为骄傲且不会忘却的日子。

一百多年来,百事可乐在喧嚣、纷乱、竞争的氛围中,随着时代的步伐,与美国和世界一起成长、壮大。

如同一个“哇、哇”坠落于人世的幼小生命,百事可乐在经历了无数次与命运、病痛、磨难、灾难的抗争,甚至跌倒在死亡线上的挣扎之后,昂首挺胸地步入了人生最为绚丽的青春年华,迎来了生机昂然的春天。

在广阔的全球饮料市场上,百事可乐后来居上,终于与先于其12年问世的可口可乐并驾齐驱、鼎分天下。

今天,当人们一页一页地翻开百事可乐的发展历史,一步一步地沿着她的成长脚印,去倾听那些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时,我们的心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力量,体味到物竞天择的魅力,品尝到失败的泪水和胜利的喜悦,从而,为百事可乐在其百年发展史中所迈出的每一步兴奋不已、惊叹不止。

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之争背景: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是全球两大主要碳酸饮料制造商。

这两家公司自20世纪以来一直竞争激烈,拥有众多的知名品牌。

它们的竞争涉及产品创新、广告宣传、品牌策略和市场份额争夺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两家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策略以及其影响。

案例分析:1.产品创新:在历史上,可口可乐公司一直处于市场领导者的位置,但百事可乐公司也通过产品创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一个典型例子是可口可乐公司于1985年推出的新产品“新可乐”(New Coke)的失败。

这款产品被认为是对经典可口可乐配方的改进,但消费者对这一改变的反应非常负面,迫使公司重新推出原有配方并命名为“可口可乐经典版”(Coca-Cola Classic)。

百事可乐公司在此期间通过推出新产品“百事可乐草莓味可乐”(Pepsi Strawberry)等各种多样化口味的产品,吸引了一部分年轻消费者。

2.广告宣传: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都在广告宣传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可乐”品牌一直以“开心”的形象出现,其广告更偏向于情感诉求和全球性的一致性。

而百事可乐公司则更注重时尚、年轻和个性化的元素,其广告常常邀请明星代言。

这两种不同的广告风格帮助两家公司在各自的受众中建立了明确的品牌形象。

3.品牌策略: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均采取了品牌多样化策略。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品牌包括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等,而百事可乐公司旗下则有百事可乐、7UP、渴望等。

这种多品牌策略为两家公司带来了更多市场份额,同时也使得消费者可以根据口味偏好做出选择。

市场影响: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竞争给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两家公司的竞争推动了碳酸饮料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其次,它们的广告宣传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品牌定位和形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最后,这种竞争也帮助两家公司保持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水平,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竞争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竞争
同时百事可乐品牌内涵及品牌高度都不错与可口可乐一样同属世界500强的都不错与可口可乐产品相对可口可乐而言它显得更年轻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竞争
可口可乐诞生于1886年,而百事可乐比可 口可乐晚12年。 可口可乐是领导者,百事可乐是挑战者。 可口可乐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可乐生产企业, 具有百事可乐不可比拟的先人优势,百事可 乐在中国同样处于挑战者的位置。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进货价格对比
可口可乐进货价格:每桶320元 (可接240杯左右)。 百事可乐进货价格:每桶290元 (可接300杯左右)。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终端促销: 可口可乐公司无终端促销。 百事可乐公司终端促销:10桶赠1 桶。(合计:每桶263.60元)。
百事可乐在口感方面比可口可乐好一些,没 有那么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也就是说没有那 么呛鼻00强的 产品,相对可口可乐而言它显得更年轻。
百事可乐的市场
以年轻人和爱好体育的人 士为目标市场。百事可乐 的广告也全部以时尚、新 潮、青年或运动人士为诉 求重点。 百事公司旗下的饮料和餐 饮业务均已在中国展开。 目前,百事可乐饮料在国 内的产品包括百事可乐、 七喜、美年达,百事可乐 餐饮在中国主要是肯德基 和必胜客。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分析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分析

品牌分析
一、发展历史
【可口可乐发展历史】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饮料公司,雄居世界饮料的龙头地位,销售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奥运会的制定饮料.可口可乐并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它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但是它以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取得了成功。

二、竞争案例分析理念识别分析(MI)
视觉识别分析(VI)
者的识别,文字赋予了品牌个性魅力
艺术形式高度几何、抽象化,鲜明的
有企业的主导作用。

Lo
go










lo
go










三、品牌营销管理策略分析。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市场结构分析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市场结构分析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市场结构分析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存在的市场主体数量、市场产品数量和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

在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这两个行业巨头之间,可以分析它们的市场结构。

首先,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碳酸饮料市场的两大领导者,它们在市场上存在着垄断地位。

它们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品牌知名度和广泛的市场渗透率,使得其他竞争对手很难与之抗衡。

这种垄断地位使得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可以在市场上以较高的价格销售产品,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其次,尽管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垄断了市场,但是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产品差异化和市场营销。

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推出了众多的产品系列,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比如,可口可乐推出了健怡可乐、零度可乐等低糖或无糖产品,满足了健康意识较强的消费者需求;而百事可乐则推出了7Up、山姆蔬菜汁等产品,拓展了市场的多样性。

这种产品差异化可以提高消费者的选择权,从而促使双方在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展开竞争。

在市场营销方面,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广告和宣传,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

它们通过在媒体、体育赛事等渠道上的广告投放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争夺市场的眼球和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还都拥有庞大的经销网络和广泛的市场渠道。

它们通过与各大超市、便利店、餐饮企业等渠道商的合作,将产品迅速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并与渠道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这使得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能够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垄断地位。

总的来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碳酸饮料市场中占据着垄断地位,并且在产品差异化和市场营销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

市场结构的这种特点使得消费者在购买碳酸饮料时只能在这两个品牌之间进行选择,而它们的竞争也导致了更多的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手段的出现,从而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百事可乐VS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VS可口可乐

★在零售终端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可口可乐:零售终端上的表现就是所有能够 买饮料的地方都争取进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 ◇百事可乐:品牌定位关注年青一代,零售终 端偏向于学校、网吧、24小时便利店、游戏机 房
★两家的促销策略有所不同 ◇可口可乐:促销的主要方法有:赠送样品、 现金回馈、降价、增量包装、有奖销售和抽奖 等 ◇百事可乐:针对经销商,百事可乐公司主 经销商, 经销商 要采用搭赠、 要采用搭赠、价格优惠和折扣等销售促进策 略。
针对核心企业(装瓶商) 针对核心企业(装瓶商)的商业关系
收购装瓶商的部分股权,回购特许经营权,向 友善,有能力 的装瓶商出售浓缩液。 对装瓶商进行投资和现代化改造,协助对主要 客户进行市场营销。 引导装瓶商进入高利润领域,使其经营更有效。 对新的装瓶商和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其 能配合公司的增长战略。
2.通过持续的市场细分,不断地发现或创造销 售机会,提高对消费者的服务 水平。这正是可口可乐能在竞争中始终保持领 先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产品而言: 可口可乐也许是世界上拥有知名品牌最多的企业之一,同时,其产品种 类也 是极其丰富的。那么,她是如何进行产品组合,如何保证这些品牌能够 实现共同 发展的呢?答案当然是“消费者”。 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性别等因素正是可口可乐实现其产品组合的关键。 全 面分析可口可乐同一个市场中的所有产品,我们会发现它们当中的任意 两个产品 的市场定位都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国内某知名纯净水生产公司打着创新 的旗号, 却推出与现有品牌定位极其类似的新品牌“纯真年代”,这种现象在可 口可乐绝 对不会出现。 此外,对消费者的持续研究是可口可乐能够不断推出畅销新产品的重要 原 因。通过这些产品的推出,一方面可以极大的丰富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 系列,创 造新的销量和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其产品的总体市场竞争力, 保持市 场领先者地位。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战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战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战商场如战场,现代商业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在世界软饮料市场上。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历久不衰的广告大战,即是狼烟四起的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缩影,更成为世人数十年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可口可乐的崛起可口可乐是世界上目前最畅销的软饮料之一,日销售量为2.3亿瓶,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1886年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美国的象征,成为美国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100多年来,可口可乐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兼营多种行业的资产雄厚的大帝国,成为世界软饮料的霸主,除了著名的7X秘密配方本身所带来的魔力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卓有成效的营销策略。

可口可乐的信条是:“成功在于广告。

”早在1891年阿隆·坎德勒买下Coke 专利开始经营可口可乐时,就为之大做广告。

1893年广告费已是l万多美元,1983年广告费已达近4亿美元。

可口可乐公司在说明这笔巨大的广告经费时说:“在今天,竞争比以往更激烈。

不仅有来自其他饮料的竞争。

还有来自正在增多的各种各样的产品的竞争。

这些竞争的目的是赚顾客的钱;这种竞争是富有经验、带有攻击性的,需要雄厚的经济力量。

这是有史以来广告运用得最多的时期,我们不能花得少。

”可口可乐广告策略在过去几十年的营销活动中,被证实是卓育成效获得成功的。

可口可乐的成功吸引了许多企业随之效法,早在20世纪初,名目繁多的仿效者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单在1916年一年间就有135个仿冒牌子被法院判决取缔。

有的品牌在商场上未经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

有的尽管生存下来,但对可口可乐未能构成威胁。

30年代的经济不景气帮助了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的崛起,特别是百事可乐的出现,使可口可乐的市场地位开始动摇。

二、百事可乐的攻势百事可乐公司的创建比可口可乐晚了12年,虽然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甜,味道独特,价格低廉,但由于可口可乐已创名牌,人们对它的味道印象深刻,无法动摇消费者对它的信赖。

在二次大战以前,百事可乐销售量一直远远落后于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市场竞争分析-精品文档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市场竞争分析-精品文档

可口可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优势: 可口可乐诞生于1886年,而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晚12年。
一直以来百事可乐扮演着挑战者的角色,无论从市场渗透 率还是品牌价值,可口可乐仍远远超过百事可乐。 全球最大的软饮料巨人,拥有大厂优势和强大的全球竞争 力 强势营销能力、体系及企业广告 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已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 核心产品神秘配方处于极度保密,使其流行100年不衰 销售流程标准化、理念化。 产品拥有便利性、独特风味
提供课余时的饮料和食品服务,有些学源自提供学生上午加餐、午餐服务,同时提供饮料)。 15、在职教育渠道 即设立在各党校、职工教育学校、专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在职人员再教育机构的小卖部,主要向在校学习的人员提供饮料和食品服务。 16、运动健身渠道 即设立在运动健身场所的出售饮料、食品、烟酒的柜台,主要身健身人员提供产品和服务;或指设立在竞赛场馆中的食品饮料柜台,主要向
一般场所固定,采用柜台式交易,销售较大,价格偏高。 21、第三方面消费渠道 即批发商、批发市场、批发中心、商品交易所等以批发为主要业务形式的饮料销售渠道。该渠道不面向消费者,只是商品流通的中间环
节。 22、其他渠道 指各种商品展销会、食品博览会、集贸市场、各种促销活动等其他销售饮料的形式和场所。
Page 15
Page 16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
百事可乐 梅西与英超众星合作2019百事可乐广告.AVI 周杰伦百事可乐广告完整版.AVI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经典广告(流畅).AVI
Page 17
Page 18
谢谢
运动用品,快餐以及食品 独特的音乐推销和名人广告效应,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往往别出心裁 消费群体而言,百事可乐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让百事可乐成为年轻
人的可乐

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的竞争

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的竞争

案例分析题: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的竞争1886年5月名叫John Styth Pemberton的医生发明了可口可乐,它是将“可可”提取精与“可乐”提取精二者相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成为“脑清剂”药的糖浆基°Pemberton为此获得了专利,当年销售了25加仑的糖浆,并拿出销售收入的90%,约46美元用于广告宣传。

1886 年,Asa Candler投资集团购买了可口可乐的专利权。

1892年,可口可乐公司作为一个地处佐治亚洲的公司而成立,注册资本为0万美元。

1893年“可口可乐”这一商标在美国专利局注册。

可口可乐公司于1894年在美国开始授权其他厂瓶装和销售可口可乐,到1899 年它在美国几乎所有州都有瓶装厂。

1904年可口可乐糖浆的年销售量达到了100万加仑,全国有123家授权的瓶装厂。

1915年公司首先使用玻璃瓶装,并于1954年引进铝罐装。

铝罐装非常适用于长途及海外运输。

1919年,可口可乐公司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一个亚特兰大银行兼投资集团Ernest Woodruff o Robert W. Woodruff 取代Howard Candler 而成为公司的总裁。

此后,公司采取了更大胆的发展战略,成立了海外销售部门,并开发出了糖浆浓缩液以减少运输成本。

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在世界的1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工厂。

百事可乐公司创建于1898年,生产与可口可乐公司大致相同的产品,即“百事可乐” 及其他碳酸饮料。

1938年名叫Loft的公司收购了百事可乐公司,并将Loft的名称全部改成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在饮料行业中进行着直接的竞争。

近百年来,可口可乐公司以其独特的品质称霸世界饮料市场。

在与可口可乐的无数竞争者中,唯有百事可乐经过近半个世纪不懈努力,自1977年以来,在美国软饮料市场的销售量开始赶上可口可乐,称霸百年的可口可乐究竟是怎样被百事可乐夺去市场半壁江山的?早在30年代,百事可乐饮料便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广播宣布,将当时最高价为10美分的百事可乐饮料降价一半,使顾客用5个美分就能买到双倍的饮料,从而拉开了软饮料行业中争夺战的第一幕。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对比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对比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对比目录一、引言二、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共性1、主要产品和其价格的相似性2、瓶装厂覆盖区域相似3、营销渠道相似三、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个性1、产品的差异性2、品牌文化的差异性四、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优势与劣势五、共同存在的问题六、建议引言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距今已有113年的历史。

这种神奇的饮料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成为“世界饮料之王”,甚至享有“饮料日不落帝国”的赞誉。

但是,就在可口可乐如日中天之时,竟然有另外一家同样高举“可乐”大旗,敢于向其挑战的企业,它宣称要成为“全世界顾客最喜欢的公司”,并且在与可口可乐的交锋中越战越强,最终形成分庭抗礼。

这就是百事可乐公司。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相似性提到可乐这个词,大家想到的肯定是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

为此我们小组做了一份有关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比较的问卷。

我们发现44.3%的人对这两种品牌是没有特别喜好,认为没有什么差别。

我们也调查到以下方面:一、主要产品和其价格的相似性。

我们可以发现在两种品牌中消费者最熟悉的是:其价格的相似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瓶装厂覆盖区域的相似性: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它们所覆盖的区域都基本是相同。

营销渠道相似:我们可以在超市,杂货店,快餐店,学校生活服务中心,自动售货机等买到这两种产品。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个性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产品方面:新产品的不同,我们发现百事可乐有推出“佳得乐”功能料,乐事薯片,立顿奶茶等新产品,而可口可乐与雀巢推出冰爽茶,无糖可乐等。

在产品上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百事可乐还在进军服装业。

品牌形象的差异性:可口可乐:正宗、传统、快乐形象;以红色为主百事可乐具有年青、活力、激情四射的品牌形象。

以蓝色为主从所选用的明星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百事可乐请的大都是娱乐明星和足球明星,而可口可乐则是体育明星。

当然现在有些变化。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区别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区别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区别?一、所属企业不同1、可口可乐属于可口可乐公司。

1886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是唯一一个全方位赞助在中国举办的特奥会、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大运会及青奥会的企业。

2、百事可乐属于百事公司(PepsiCo Inc),百事公司是一家饮料和休闲食品公司。

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4万雇员,2004年销售收入293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食品和饮料公司。

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市。

二、出现的时间不同1、可口可乐诞生于1885年。

美国佐治亚州的约翰·彭伯顿,发明了深色的糖浆称为彭伯顿法国酒可乐,1885年政府发出禁酒令,因此彭伯顿发明无酒精的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

2、百事可乐,诞生于19世纪90年代,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药剂师Caleb Bradham制造,以碳酸水、糖、香草、生油、胃蛋白酶及可乐果制成。

该药物最初是用于治理胃部疾病,后来被命名为“Pepsi”,并于1903年6月16日将之注册为商标。

三、引进中国的时间不同1、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蝌啃蜡'"。

名字还不是这种饮料最古怪的地方。

它棕褐色的液体、甜中带苦的味道,以及打开瓶盖后充盈的气泡,让不少人感觉到既好奇又有趣。

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

于是,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

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

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

它不但保持了英文名的音译,还比英文名更有寓意,在这两点的作用下,形成了最关键的流行因子:即无论书面还是口头,“可口可乐”这个名字都易于传诵。

这是可口可乐步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2、百事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初。

1981年,百事可乐与中国政府签约并在深圳兴建百事可乐灌装厂,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美国商业合作伙伴之一。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发展史 可口可乐眼睁睁看着百事崛起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发展史 可口可乐眼睁睁看着百事崛起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发展史可口可乐眼睁睁看着百事崛起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距今已有113年的历史。

这种神其的饮料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成为“世界饮料之王”,甚至享有“饮料日不落帝国”的赞誉。

但是,就在可口可乐如日中天之时,竟然有另外一家同样高举“可乐”大旗,敢于向其挑战的企业,它宣称要成为“全世界顾客最喜欢的公司”,并且在与可口可乐的交锋中越战越强,最终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这就是百事可乐公司。

新可乐挑战老可乐世界上第一瓶百事可乐同样诞生于美国,那是在1898年,比可口可乐的问世晚了12年,去年是它100岁诞辰。

它的味道同配方绝密的可口可乐相近,于是便借可口可乐之势取名为百事可乐。

由于可口可乐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大力开拓市场,到这时早已声名远扬,控制了绝大部分碳酸饮料市场,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定势,一提起可乐,就非可口可乐莫属,百事可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不见起色,曾两度处于破产边缘,饮料市场仍然是可口可乐一统天下。

尽管1929年开始的大危机和二战期间,百事可乐为了生存,不惜将价格降至5美分/镑,是可口可乐价格的一半,以致于差不多每个美国人都知道“5分镍币可以多买1倍的百事可乐”的口头禅,百事可乐仍然未能摆脱困境。

在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个是市场领导者,一个是市场追随者(挑战者)。

作为市场追随者,有两种战略可供选择:向市场领导者发起攻击以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是参与竞争,但不让市场份额发生重大改变。

显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百事可乐公司发现,后一种选择连公司的生存都不能保障,是行不通的。

于是,百事可乐开始采取前一种战略,向可口可乐发出强有力的挑战,这正是二战以后斯蒂尔、肯特、卡拉维等“百事英才”所做的。

百事可乐的一代这时有一个对百事可乐的发展非常有利的环境。

二战后,美国诞生了一大批年轻人,他们没有经过大危机和战争洗礼,自信乐观,与他们的前辈们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小家伙正在成长,逐步会成为美国的主要力量,他们对一切事务的胃口既大且新,这为百事可乐针对“新一代”的营销活动提供了基础。

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

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

谨慎、传统
当时美国社 会的主要力 量,但很快 会被取代 将成为美国 社会的主要 力量
30—39岁
百事可乐消 费者
自信乐观
20—29岁
可口 可乐 对“ 百事 新一 代” 的反 击
策略——百事可乐为“地道货”,可 口可乐是“正宗货”;“罗素遥遥” 广告;不同容量的瓶装可乐。
广告宣传: 百事可乐——“百事可乐令你轻松愉 快”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真正令你心 旷神怡“可口可乐最令你心旷神怡” (经典广告“有了可口可乐便有微笑 ”)
1986

年 “ 超 级 巨 星 策 略
内容:1989年,请迈克尔杰克逊做代言 影响:赢得了年轻一代狂热的心——一个 月,销量直线上升——广告:97%美国人 ,12次/人(迈克尔杰克逊1988年百事可 乐广告.flv) 同时:百事可乐利用可口可乐和包装商们 的利益纷争,以及联邦贸易委员会对饮料 行业特许包装体制的反对,争取过来数家 包装商,并且让可口可乐公司遭受了一次 非常公开的挫折。 如:伯格•金的“倒戈(2300家、3000万 升、3000万美元)
VS
百 事 可 乐
“百事我创、我要上罐”大型消 费者互动活动
比拼中国元素
2007年初,可口可乐 启用了由中国团队设 计的新包装并同期推 出为北京奥运会特别 设计的奥运组合标志 ,成型的奥运组合标 志融入了风筝、祥云 等独特的中国传统文 化元素。
2007去年9月,百事 摇身一变,蓝袍换红 装,百事将此举称为 “敢为中国红”。而 这一举措打破了两乐 原有的红蓝阵营的对 局,在业界引起了不 小的震惊。
影响:百事可乐仍是“挑战者”,可口可 乐一改往日作风,积极应战。
前苏联
中东
印度
中国
百事可乐向可口可 乐真空地带进军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怎么合作的?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怎么合作的?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怎么合作的?篇一: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怎么合作的?当你去逛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超市时,能看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同时促销吗?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不。

有人统计发现在连续的52 周内,这两个牌子每隔一周进行促销,从不同时促销,也没有哪一周都不促销。

与其说这是巧合倒不如说是默契。

为什么这种不共戴天的竞争对手也能走到一起?因为——没有永恒的敌人。

两败俱伤的促销竞争既然不适合做敌人,那一定有不适合的原因。

不妨让我们来看看。

在任意一周,两家公司的策略无非是促销或者不促销。

如果百事和可口可乐都均不促销,设此时收益为0。

若只有百事促销,设它能收益4,而可口可乐为-2,这是因为促销不仅能获得更多收益,还吸引了可口可乐消费者中对价格敏感的那部分人。

同理,若只有可口可乐促销,则其收益为4,而百事为-2。

但如果两家公司都促销,原先消费者基本不会改变自己的倾向,两家公司没有额外利润,并且还需要承担促销带来的利润损失,因此收益均为-1。

这看上去就是一个囚徒困境,无论百事选择什么策略,可口可乐肯定都会选择促销。

这样一来,百事也就只能选择促销来应对。

当然,这样的选择对两家公司来说并不是最优的。

由于―被迫‖促销,每个厂商都不得不承担让利却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这个他们不想看到的后果,都促销还不如都不促销。

而尽管双方都知道这个选择并非最优,也必须仍会坚持选它,因为如果一家选择不促销而另一家促销,就会获益并且让对方承受更大的损失。

重复博弈带来的双赢策略要注意的是,他们并非只有一次机会,双方可以多次选择。

在连续的两个促销期中,两家公司做出不同选择而导致的收益结果如下表所示。

其中P 表示促销,N 表示不促销。

表内数字则分别为可口可乐和百事在不同选择下的收益情况,每个方格中,第一个数字是可口可乐的收益值。

对于可口可乐而言,不管百事选择什么策略,他们的最优策略为PP,因为假设百事等可能地选择4 种策略,可口可乐选择PP 所能获得的收益期望就是× 0.25 = 3,是4 种结果里最高的。

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区别有哪些论文

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区别有哪些论文

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区别有哪些论文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全球知名的饮料集团,两者之间存在着联系,又存在着区别。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区别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区别论文篇1:《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营销差异》摘要: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历来就是一对名副其实的“欢喜冤家”,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世界上最激烈的商业竞争之一,“两乐”间的纷争不断,业界极为关注。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营销策略、营销模式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对象,也是企业学习的现实教材。

本文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进行一些初步分析,并试图找出它们的差异,期望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品牌;营销差异引言可乐是世界三大饮料中饮用人数最多的,也是最知名的。

作为全球的著名品牌,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一举一动无疑倍受企业界关注。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历来就是一对名副其实的“欢喜冤家”。

没有比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更激烈更扣人心弦的市场争夺战。

这两家占世界饮料绝对主导地位的美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双方暗战连连,从请明星助阵到利用网络游戏聚人气,再到终端的优惠促销,双方都倾情演绎,互不相让。

同时,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两个又是互相存活的,少了百事,可口可乐也不行,正是因为有个竞争对手,互相炒作才能使双方都盈利,如果没了百事,也许也没几个人会喝可口可乐了。

本文就饮料界的两大巨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的差异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从中能得出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营销差异分析(一)产品1.产品配方。

可口可乐赖以生存的是它纯正的可乐味,这一口味令任何其他饮料都无法比,然而这一特点也成为可口可乐的最大心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在任何时候,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它都不敢轻易地更改自己的配方。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不同,它放弃约束,只要市场需要,它随时都在改变着自己的饮料口味,配方没有什么秘密。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百年恩怨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百年恩怨

可口可乐的历史可口可乐(Coca-Cola)是一种碳酸型饮料,诞生于1886年。

可口可乐,由药剂师约翰·彭伯顿(John Pemberton)在美国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研制而成。

1885年,他为法国葡萄酒可乐注册了商标,―一种理想的神经活络滋补剂‖。

1886年,彭伯顿对法国葡萄酒可乐做了一些改革,即加入苏打水并将其放入用过的啤酒瓶中,称其为可口可乐。

他将这种混合饮料更多地用来治头痛而不是用来恢复精力,尤其是当人们暴饮暴食后。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药商发现这种糖浆加入二氧化碳后味道更好。

为尽快推广产品,彭伯顿与富商鲁宾逊合伙开发,为产品起名为Coca-Cola,Coca是南美的一种药草,Cola是非洲的一种果子。

1886年5月在《亚特兰大日报》上,打出了第一次广告:―可口可乐,可口!清新!欢乐!活力!是新潮苏打饮料,含有神奇的可卡叶和著名的可乐果的特性‖。

简短有力的广告,开创了现代广告的先河。

可口可乐当时的售价为每杯5美分。

后来,彭伯顿的健康每况愈下,他以2300美元的价格把可口可乐卖给了阿萨?坎德勒(Asa Candeler)。

1892年,坎德勒组建了可口可乐公司,它开发了一种至今仍沿用的瓶装系统,在随后的25年里他独自引领饮料业的发展方向。

1899年,坎德勒在田纳西州建成了第一家瓶装厂,从而结束了可口可乐只在苏打亭散卖的历史。

可口可乐―99%是水,其余的是每桶不足一美元的药物‖——马克·吐温在《镀金岁月》一书中这样说到。

1916年,坎德勒先生离开可口可乐公司去竞选亚特兰大市的市长;1919年,可口可乐以2500万美元卖给亚特兰大的商业集团。

该集团的负责人是银行家厄内斯特?伍德拉夫(Ernest Woodruff),直到今天可口可乐仍掌握在伍德拉夫家族手中。

1930年,可口可乐在28个国家有了64个经销商。

二战伊始,伍德拉夫发表特别声明:―不管我国的军队在什么地方,也不管公司要花多少成本,我们一定能让每个军人只花5美分就能买到一瓶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百年对决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百年对决

优化供应链管理
加强供应链的协同与整合,提高 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确保产品 质量和运输安全。
消费者需求变化与市场机会
个性化与定制化
消费者对饮料的口味、包装、营养成分等方面提出更多个性化需 求,企业需提供定制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
线上线下融合
随着电商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趋势,企业需加 强线上渠道建设和数字化营销,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社区营销与口碑传播
利用社交媒体和社区平台开展口碑营销和品牌推广,增强品牌影响 力和用户忠诚度。
THANKS
感谢观看
竞争格局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格局在不同的地区和市场存在差异。在一些国家, 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较大,而在其他国家,百事可乐的市场份额更高。
营销渠道与分销策略
营销渠道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通过多种营销渠道进行销售,包括零售、批发、在线销售 等。两家公司都注重开拓新兴市场和增加销售渠道,以提高市场份额。
新兴市场拓展
新兴市场如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需积极拓展市场份额, 抓住市场增长机会。
企业战略调整与合作
创新与研发
面对行业变革和消费者需求变化,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需加大创新 和研发投入,推出符合市场需求 的新品,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跨界合作与产业链
整合
通过与其他产业的合作,实现资 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展业务领 域和市场空间,提高企业整体竞 争力。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 的百年对决
目录
•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历史背景 •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产品比较 •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
目录
•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市场竞争 •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未来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今年暑假我开始发觉两种可乐它们之间味道似乎有所不同,真的不一样,在这之前我对它们的不同仅限于“更喜欢喝哪种”。

而现在我确定我还是不能坚持只喝一种(虽然大部分我会选择可口)。

有人说喝可乐像喝咖啡一样,也是需要品尝的,还包括它们背后的文化。

所以,在我畅饮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的时候,竟然可以获得口感和学识上的双重享受。

从味道说起,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排除事先对结果的猜测带来的影响,我和大部分人一样,认为百事可乐更甜一点,而甜味不足的可口显得更带气儿。

我在老家买过两瓶可乐(一瓶可口一瓶百事),我还记得可口的产地是哈尔滨吧,老厂子了。

那时我对着它们的食品标签一一对照,配料表是完全一样,而营养成分表也几乎完全相同,百事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多出一点。

但我认为两者味道上的差异并不在此。

配料表一样并不能说明什么,我认为,它们口感上的差异跟它们的原液配方有关。

上面说到我品尝出来的不同,那么真是这样吗?
1975 年至2010 年间,百事可乐公司每年都会举办“Pepsi Challenge”活动,让人们蒙着眼睛在两种可乐中间选择自己更喜欢的,几乎每次都是百事可乐获胜。

“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要甜,因此在‘小口测试(sip test)’中百事可乐占优势。

百事可乐口味甜中带着一股橘子味,香味比混合着葡萄干和香草气息的可口可乐更能持久,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比赛中百事可乐占优势的原因。

总而言之,百事可乐就是‘小口测试’之王。

”这是美国作家 Malcolm Gladwell 做出的描述。

后经研究证明(管他什么研究。

)事实上当时的百事可乐含有更多的糖分、卡路里和咖啡因,因此在1985年,可口可乐改良了配方,诞生了Coke II。

一名知乎网友说他曾与可口可乐的厂公交流过说Pepsi比Coca多9%,这当然有待商榷,哈哈。

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诞生于1886年的美国,距今已有128年历史,百事可乐也已经有100多岁了。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可谓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对“天敌”,也是世上少有的双双畅销几十年的饮料,不仅这两种饮料,它们背后
的饮料公司也同样竞争了一个世纪。

现在,让我们走近可口与百事。

可口可乐公司(The 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86年5月8日,总部设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在中国像美汁源, 早已成为中国即饮果汁类饮料排名第一的品牌。

而可口的老对头百事可乐公司则成立于1902年,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市,业务项目包括饮料、食品、饮食服务、运输和体育用品等。

饮料主要是软性饮料和果汁。

也许这样不太直观,看图说话。

这是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一些产品商标。

有看到熟悉的吗?
可口产品:可口可乐健怡可乐雪碧芬达美汁源雀巢(可口可乐与雀巢公司共建)等
百事产品:百事可乐百事可乐极度百事轻怡百事清柠七喜美年达激浪纯果乐果缤纷佳得乐冰纯水乐事薯片奇多多力多滋等
在中国可口与百事的饮料产品随处可见,它们的恩恩怨怨也有100年之久了,这是红与蓝的博弈。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较量是市场营销“常青树”一样的话题,虽然百事可乐的问世比可口可乐晚了几十年,并且百事在1929大危机和二战遭受重大打击,
但在这而斗转星移的数十年将近百年,世界软饮料市场中唯有百事可乐锲而不舍地紧随可口可乐之后,如今更是与可口可乐并驾齐驱,鼎分天下。

那么,百事是怎么做到的?
百事可乐向强者挑战:“从仰视到平视”
世界上最棒的两种可乐都诞生于美国,也促使了这两大巨头的诞生。

百事可乐(1898)比可口可乐(1886)的问世晚了12年,它的味道同配方绝密的可口可乐相近,于是便借可口可乐之势取名为百事可乐。

当时可口可乐早已声名远扬。

百事可乐作为市场追随者,有两种战略可供选择:向市场领导者(可口可乐)发起攻击以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是参与竞争,但不让市场份额发生重大改变。

显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百事可乐公司发现,后一种选择连公司的生存都不能保障,是行不通的。

于是,百事可乐开始采取前一种战略,向可口可乐发出强有力的挑战。

二战之后,百事可乐将消费对象定位在了没有经过大危机和战争洗礼,自信乐观的一批正在成长的年轻人身上。

在1960年可口可乐以5∶1的绝对优势压倒百事可乐(应该是市场销售额),百事可乐将公司的广告业务交予BBDO(巴腾-巴顿-德斯廷和奥斯本)广告公司全权负责。

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果不其然,百事开始了“新一代”的全新营销战略,讨好年轻人群,对立可口可乐,调整人们对它的低价印象,营造品牌文化。

BBDO公司分析了消费者构成和消费心理的变化,将火力对准了可口可乐“传统”的形象,做出种种努力来把百事可乐描绘成年轻人的饮料。

其中最漂亮的两仗莫过于品尝实验和杰克逊的代言风暴。

1975年,百事可乐在达拉斯进行了品尝实验(上面我讲的Pepsi Challenge活动),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去掉商标,分别以字母
M和Q做上暗记,结果表明,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更受欢迎。

加上BBDO公司对此的大肆宣扬,广告宣传完全达到了百事可乐和BBDO公司所预期的目的,开始让消费者重新考虑他们对“老”可乐的忠诚,并把它与“新”可乐相比较。

而百事的这一举动让可口可乐公司束手无策。

80年代,百事可乐花费500万美元聘请流行音乐巨星杰克逊为其做广告代言人,这一流行风暴的洗礼,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心理。

图为1988年百事可乐请MJ的广告歌。

此后,百事与可口的销售量缩至3:2。

而百事可乐的崛起也给可口可乐敲响了警钟,可口可乐高层当时举出提出:”进攻,进攻,再进攻,给对手毫不留情的打击”的大旗,可口可乐意识到了新口味的研发对重新占领市场的重大影响,并与1985年开始了变革,也就是我上文提到的配方改良。

但改良并没有是可口可乐重新拉大差距,在随后的竞争中,百事不断追赶甚至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在这里,不得不提百事在广告代言人上的成功,因为有了明确的广告定位,百事气候的一系列广告都如同自己蓝色包装一样,保持活跃、进取、精致、创新、年轻。

先后为百事代言的明星有欧美地区代表,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在中国内地,邀请张国荣和刘德华等做其代言人之后,百事可乐又力邀郭富城、王菲等重磅人物为其代言。

可口可乐长期与来青睐于体育界明星效应,而百事也
未放弃这个领域,贝克汉姆、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劳尔等大牌体育界明星都曾成为百事代言人。

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实施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的连续监测,可口可乐凭借其"拉网式"的市场攻略,全国布网,层层推进,市场渗透率(饮用某品牌可乐的消费者人数与可乐消费者总数之比)一直"遥遥领先"于百事可乐。

1999年、2000年可口可乐在全国20个城市的渗透率分别是83.9%和85%,而百事可乐则分别只有65.5%和67.9%。

但是百事可乐市场渗透率的增长却高于可口可乐,前者是3.7%,而后者只有1.3%,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进行着,到了2004年前者达到了89%,后者也增长至81%。

今年,可口可乐似乎又开始了新一轮进攻,在广告创意上在红色的包装上印花白色的歌词,传统又不失流行色彩,并且抓住时机破例请当下非常火的韩国男
星金秀贤作为可口可乐中国地区的代言人,而就在前不久百事可乐也请了吴莫愁做宣传,但显得单调很多了。

当下,可口可乐公司仍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巨头。

百事VS可口可乐:谁的模式更好?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这对“宿敌”,在持续100年的闻名全球的企业竞赛中,前者一直稳固地占据优势地位。

但在2004年,百事公司利润增长18%,比可口可乐公司高三分之一;销售额增长8%,比可口可乐高4倍。

在北美,可口可乐公司饮料销售量没有增长,百事公司则增长3%。

百事公司成了投资者的宠爱,而可口可乐公司却日渐萧条。

也许大家都知道百事有涉足食品业,但是,有多少人知道百事公司最大的组成部分不是可乐,而是弗里托-莱公司的零食生意。

百事可乐公司60年代开始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

1965年合并了弗利托-莱公司(快餐馆),1970年兼并威尔逊体育用品公司,1973年兼并来因戈尔德公司(饮料),1976年合并了李韦汽车货运公司,1978年兼并塔戈贝尔公司(墨西哥达餐馆)。

所以,就产品宽度而言,百事远比可口可乐要丰富,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经营很单纯,仅仅从事饮料业。

而百事公司除了软饮料外,还涉足运动用品、快餐以及食品等。

一家饮料咨询公司的董事长汤姆·皮尔科说:“毫无疑问,百事模式更胜一筹。

如果一部分市场阴雨连绵,其它部分很可能阳光灿烂。

”这是否告诉我们:“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当然,无论百事公司偏离主打产品可乐多远,它与可口可乐公司之间的激烈竞赛仍将继续。

我们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百度知道百度文库百度百科新华网果壳网知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