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双向板、板筋识图

合集下载

板配筋图解

板配筋图解

板配筋图解目录一、板的计算原则二、现浇板设计三、板的配筋要求1、底部钢筋2、支座负筋3、分布筋四、绘制板配筋图1、制图要求2、PKPM板配筋计算数据的含义3、数据处理示例4、板配筋示例一、板的计算原则1、只有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2、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混规9.1.1)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大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3.0时,宜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构造钢筋。

二 现浇板设计1、现浇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不宜高于C40。

(采用强度等级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混规4.1.2)板柱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板不应低于C20,对于柱、墙承重构件是不宜低于C30注意:不应与不宜2、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而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

楼面凹入或开洞尺寸不宜大于楼面宽度的一半;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抗规3.4.3)板上的孔洞应预留,当孔洞尺寸不大于300时,将板内钢筋绕过洞边,不得切断;当孔洞尺寸大于300时,除图中注明外,均应设置补强钢筋。

我们公司统一规定楼面开大洞位置,薄弱部位板厚可增加,悬挑阳台板不得加厚3、板厚:双向板取大于等于1/40板短跨净距且不小于100,单向板取1/30板短跨左右。

在实际工程上,我们公司规定一般板厚取板跨1/35,荷载较大板(空中花园、露台、屋面)取1/33。

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00。

4、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

一般楼层现浇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板内预埋暗管时不宜小100mm;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宜双层双向配筋;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单向双向板配筋全图课件

单向双向板配筋全图课件

案例二:双向板在楼板设计中的应用面荷载并将其传
递给支撑结构。
设计要点
02
双向板的配筋设计需考虑两个方向的受力性能,公道布置钢筋
网,确保楼板在双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施工注意事项
03
在施工过程中,双向板的钢筋网布置需符合结构设计要求,确
单向板和双向板的选择取决于荷载作用方向和板的支撑条件。单向板主要用于承受一个方向上的荷载,而双向板则可同时承 受两个方向上的荷载。
在实际应用中,单向双向板的选择需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对于荷载作用明确、跨度较小的结构, 可采用单向板设计;对于荷载作用复杂、跨度较大的结构,宜采用双向板设计。
单向双向板配筋全图课件
目录
• 单向板配筋全图概述 • 单向板配筋详细解读 • 双向板配筋全图概述 • 双向板配筋详细解读 • 单向与双向板配筋比较与选择 • 实际工程应用案例解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单向板配筋全图概述
单向板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定义
单向板是指板面主要承受一个方 向荷载的板,其另一方向的荷载 较小,可忽略不计。
针对单向双向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问题,未来研究 可关注于提高板的抗震性能、减少板的裂缝和变形等 方面的研究。通过不断完善设计理论和方法,为单向 双向板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应用场景与选择根据
应用场景
单向板常用于长条形建筑物,如桥梁、 走廊等;双向板则常用于方形或矩形建 筑物,如楼板、屋面板等。
VS
选择根据
在选择单向板还是双向板时,需要考虑建 筑物的形状、荷载散布、跨度、混凝土强 度等因素。一般来说,当建筑物形状接近 方形或荷载散布较均匀时,宜选择双向板 ;当建筑物形状呈长条形或荷载散布不均 匀时,可选择单向板。同时,还需根据具 体工程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综合判断。

板及板筋平法解析

板及板筋平法解析

中间支座的钢筋构造
一. 上部非贯通筋:向跨内延伸长度详设计标注
二. 贯通纵筋,第一根钢筋距梁边也可以为50mm(12G9011)
板上部非贯通筋(扣筋)
一. 支座钢筋和跨板负筋 二. 弯折(腿长)扣一个保护层:保护层保护一个面或者
一条线。 三. 相邻两跨间的梁(墙)上不布置非贯通筋
四. 分布筋:非贯通筋延伸长度区域
跨板负筋合并计算
一. 同一板块跨板负筋配筋相同,可以合并计算, 即由单跨变成了双跨,注意两跨交界梁处的钢 筋(单侧跨板负筋/负筋)
二. 对于一些跨度非常小,往往不标注跨数,也称 之为最大区域布筋
这两负筋是什么意思
一.超过了双向了!设计院画重了
某支座段处少了非贯通筋
一.看镜像处如何标注;
二.同板块同方向处的支座钢筋,由双侧伸 出段变成了单侧伸出段;由跨板负筋变 成支座钢筋
双层双向
一. 贯通筋:底筋 和负筋,斜线即为布置区域的对 角线
挑板
一. 延伸悬挑板和纯悬挑 板
二. 分布钢筋的根数一般 直接数钢筋横断个数
三. 延伸悬挑板的延伸钢 筋和板块内的跨板负 筋/底筋/负筋联系起来 计算
屋面板和转化层板
一.一般为双层双向,多文字说明 二.钢筋线注
集中标注贯通筋,原位标注非贯通筋
非贯通钢筋和分布筋P94
一.分布筋是构造钢筋,拐角处必须布置一 根分布筋。
抗裂钢筋 温度钢筋P94
一.由设计者确定是否要设置
板其他
一.悬挑板XB 折板配筋 P95 二.板加腋 局部升降板P99-100 三.板开洞P101-102
悬挑板阳角放射筋P103
一.13G101-11 5-10
板翻边FB P50
四. 往往依据钢筋线的端部分别的看贯通筋和跨板负筋跨过 的板块,非贯通筋跨过的支座段

单向板、双向板、板筋识图

单向板、双向板、板筋识图

2.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和内力包络图
(1) 活荷载的不利布置。 在设计连续梁板时,应研究活荷载如何布置, 将使结构各截面的内力为最不利内力。如图2.7所示, 为一五跨连续梁在不同跨布置活荷载时,在各截面 所产生的弯矩与剪力图。 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法则: 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 载,然后向左右隔跨布置活荷载;
2.内力重分布 如图2.11所示,在两跨连续梁中间支座两侧各l/3处 作用一集中力F,通过试验绘制出力F与弯矩M的关系曲 线,由此曲线可以看出: (1) 弹性阶段。 (2) 弹塑性阶段。 (3) 塑性阶段。 内力重分布主要发生于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在 裂缝出现到塑性铰形成以前,由于裂缝的形成和开展, 使构件刚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内力重分布;第二过程 发生于塑性铰形成后,由于铰的转动而引起的内力重 分布。
⑵在跨度较小或者使用上有特殊要求时,便不设梁,
只做板。如无梁楼盖、板式楼梯。
本章内容
2.1 概述
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
2.3 钢筋混凝土现浇双向板肋形楼盖
2.4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
2.5 楼梯和雨篷
2.1 概述
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楼盖可分为 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和现浇式三种。
两种板的弯曲如图2.2所示。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了这两种板的界定条件: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 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3) 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 等于3时,应按单向板计算。
梁的布置:次梁间距决定了板的跨度,将直接影
响到次梁的根数、板的厚度及材料的消耗量。从经济 角度考虑,确定次梁间距时,应使板厚为最小值。据 此并结合刚度要求,次梁间距即板跨一般取1.7~2.7m 为宜,最大一般不超过3m。

单向板双向板板筋识图通用课件

单向板双向板板筋识图通用课件
土强度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分布筋构造要求
要点一
总结词
分布筋是板筋构造中的辅助钢筋,其构造要求包括分布筋 的直径、间距以及与受力钢筋的绑扎要求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分布筋的直径通常与受力钢筋相同,其间距根据板的跨度 和荷载情况而定。在受力钢筋的上面布置分布筋可以增加 板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分 布筋与受力钢筋的绑扎要求通常采用隔一拉一的方式进行 固定,以保证钢筋网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单向板在荷载作用下,只在短向 产生弯拉作用,长向受弯矩作用 。
单向板的配筋及构造要求
配筋
单向板通常采用布置分布钢筋。
构造要求
钢筋直径、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保 护层厚度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的1.5 倍。
单向板的设计计算实例
设计步骤
根据荷载情况、结构体系及构造要求,进行单向板的设计计算。
计算实例
以某工程为例,介绍单向板的设计计算过程。
03
CATALOGUE
双向板
双向板的定义与受力特点
双向板的定义
双向板是指板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受力,并且两个方向的力矩 均相等。这种板在建筑结构中经常被使用。
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双向板在两个方向上的力矩是相互影响的,当一个方向上的 力矩发生变化时,另一个方向的力矩也会相应地改变。因此 ,在设计和计算时需要考虑这种相互影响。
下部钢筋构造要求
总结词
下部钢筋同样是板筋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构造要求包括基础梁上或承台上梁的下 部纵向钢筋以及板上部纵向钢筋的布置和锚 固。
详细描述
基础梁上或承台上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通常采 用直锚式进行固定,其锚固长度根据梁的混 凝土强度等级和抗震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板上部纵向钢筋通常采用直锚式或弯锚式 进行固定,其锚固长度同样根据板厚和混凝

双向板(有图)

双向板(有图)
3、跨中最大正弯矩——活荷载棋盘式布置; 实用计算方法——满布荷载g+q/2与间隔布置±q/2之和。
精选课件
18
跨中最大正弯矩 活荷载棋盘式布置; 实用计算方法——满布 荷载g+q/2与间隔布置 ±q/2之和
g+q/2
精选课件
19
跨中最大正弯矩
活荷载棋盘式布置; 实用计算方法——满布 荷载g+q/2与间隔布置 ±q/2之和
精选课件
35
1.2.4 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 双向板上荷载的传递——路径最短原则
精选课件
36
1.3.4 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 双向板上荷载的传递——路径最短原则 支承梁上三角形、梯形荷载的换算——支座弯矩相等 原则
精选课件
37
1.3.5 双向板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 1.截面设计
1)弯矩折减(穹顶作用) 2)截面的有效高度 3)配筋计算
精选课件
q/2
20
精选课件
21
1.3.3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分析方法 1、极限平衡法(塑性铰线法)
(1)塑性铰线法的基本假定:
板即将破坏时,塑性铰线发生在弯矩最大; 分布荷载下,塑性铰线是直线; 节板为刚性板,板的变形集中在塑性铰线上; 在所有可能的破坏图式中必有一个是最危险的,其极限荷 载为最小; 塑性铰线上只有一定值的极限弯矩,无其它内力。
精选课件
22
(2)确定转动轴和塑性铰线的准则
1)塑性铰线是直线,因为它是 两块板的交线;
2)塑性铰线起转动轴的作用;
3)板的支承边也形成转动轴;
4)转动轴必定通过角,其方 向取决于其它条件;
5)集中载下的塑性铰线呈放 射状;
6)两个板块之间的塑性铰线

单向、双向板配筋全图

单向、双向板配筋全图

要点二
楼板跨度
楼板的跨度是指楼板两对边之间的距离,根据跨度的不同 ,楼板的厚度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单向板跨度在 2.5-3.0m之间,双向板跨度在3.0-4.0m之间。
钢筋的直径和间距要求
钢筋直径
根据楼板的跨度和荷载的不同,钢筋的直径 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单向板的主筋直径 在8-12mm之间,双向板的主筋直径在1016mm之间。
单向、双向板配筋全 图
目录
CONTENTS
• 单向板配筋图解 • 双向板配筋图解 • 配筋计算方法 • 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要求 • 实际工程中的单向、双向板配筋示例
01 单向板配筋图解
板顶筋
总结词
板顶筋是单向板中位于板顶面的钢筋,主要承受板顶面的负弯矩。
详细描述
板顶筋通常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如直径为8-12mm的钢筋,以节约成本。在 单向板中,板顶筋通常垂直于长跨方向布置,以承受负弯矩产生的拉力。
板底筋
总结词
板底筋是单向板中位于板底面的钢筋,主要承受板底面的正 弯矩。
详细描述
板底筋通常采用直径较大的钢筋,如直径为12-18mm的钢筋 ,以提高承载能力。在单向板中,板底筋通常垂直于短跨方 向布置,以承受正弯矩产生的压力。
悬挑板配筋
总结词
悬挑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单向板,其配筋方式与普通单向板有所不同。
大跨度结构的单向、双向板配筋
总结词:特殊设计
详细描述:大跨度结构的楼板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和变形,因此需要进行特殊设计。单向板和双向板 的配筋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配置,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极限状态设计法根据结构的两个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 别计算出板所需的钢筋面积。该方法考虑了 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板。

8.板钢筋平法

8.板钢筋平法

269李
• 4.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 • 5. 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单层双向钢骨架
一般情况下当板厚大于150时,最好双向满 布,或者考虑温度应力时,上铁也要配通 长钢筋 支座的负筋根据计算,当通长钢筋不够时, 在支座设附加筋就行。
三、板的平法标注方法
实例计算
• • • • • •
X:钢筋长度=净跨+端支座锚固*2+弯钩 =3600-300+2MAX(梁中心线,5D)+2*6.25D = 3600-300+2MAX(150,5*10)+2*6.25*10 = 3600-300+150*2+2*6.25*10=3725 根数=(布筋范围-钢筋起步距离)÷板筋间距+1 =(6000-300-50*2)/100+1=57根
2号支座负筋短筋计算:长度公式=平直段长度+两端弯 折 =1200+2*(120-15) =141 根数:公式=(布置范围净长-两端起步距离-丁字相交 处的梁宽)/间距+1 ( 起步距离:1/2钢筋间距) =300/200+1=3根
李266 8-1-9
原位标注按梁跨布置:应包括钢筋编号、配筋信息、连续布置的跨数、自支座中心 向跨内的延伸长度,以及是否横向布置到梁的悬挑端。(XXA)表示一端悬挑, (XXB)表示两端悬挑 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标注
延伸长度是指自支座中心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 当支座两侧对称时,延伸长度只需注写在一侧,当支座两 侧不对称时,分别注写两侧的延伸长度
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按板块划分包括板编号、板厚、配 筋三项必注内容 板编号——代号+序号 LB:楼板 WB:屋面板 YXB:延伸悬挑板 XB:纯悬挑板 板厚注写为h=XXXX,

单向板双向板区别

单向板双向板区别

单向板沿长跨方向向两短边倒荷,双向板三角形向四边倒荷。

四边支承板长短边长度比大于等于 3.0时,板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此时,沿长边方向配置规范第10.1.8 条规定的分布钢筋已经足够。

当长短边长度比在2~3 之间时,板虽仍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但沿长边方向按分布钢筋配筋尚不足以承担该方向弯矩,应适度增大配筋量。

当长短边长度比小于等于2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和配筋。

双向板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沿两个方向的正截面上产生弯矩和剪力的板。

单向板只沿一个向的正截面上产生弯矩和剪力。

当板的长边L1与短边L2之比较大时,板上荷载主要是沿L1方向传递到支撑构件上而沿L2方向传递的荷载很少,可忽略不计。

这种情况可认为是单向板。

当L2与L1之比较小时板上的荷载净通过两个方向传递到相应的支撑构件上。

这种必须考虑双向受弯的板视为双向板。

按弹性理论,当L2/L1 大于2时,沿L1方向支撑的影响很小,可认为L2/L1大于2的板属单向板,但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当L2/L1 大于2而小于3时,仍显示出一定程度双向受力的影响。

因而一般将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分界取值定为3。

沿L1方向支撑的影响很小,可认为L2/L1大于2的板属单向板,但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当L2/L1 大于2而小于3时,仍显示出一定程度双向受力的影响。

因而一般将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分界取值定为3。

长边和短边的比当小于2的时候是双向板;大于2小于3的时候宜采用双向板;大于或者等于三的时候选择单向板。

10.1.2 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1.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2.两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2)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的构造钢筋;3)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怎样区分单向板和双向板

怎样区分单向板和双向板

⑶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板的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单向板和双向板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的:
所谓单向板:
从长短边比值不看,按弹性理论长短之比大于或等于3,弹塑性理论长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2。
从受力上来看,长跨方向的弯矩可以忽略不计,板上荷载近视认为只沿短跨方向传递给长边,板只在长边方向受到支撑。
从配筋来看,分布钢筋与受力钢筋垂直,并且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主要的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将荷载均匀传递给受力钢筋。承担由于温度等原因引起的应力。
主梁与次梁在看图时,主要看它们的截面与配筋量,主梁的截面一般会比次梁大,配筋比次梁多。
根据砼结构设计规范10.1.2的规定: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1、两边支撑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四边支撑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⑴当板的长边与短边Hale Waihona Puke 比小于或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⑵当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但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的构造钢筋
所谓双向板:
从长短边的比值看,按弹性理论长短边之比小于3,弹塑性理论长短边之比小于2。
从板的受力来看,是沿着板的两个方向传递给四边支撑的,直接把弯距分配给板的两个方向的钢筋。
从配筋来看,双向板的两个方向的钢筋都是主筋,没有付筋的,一般眯说双向板都要双向配筋的,不在配分布筋。对于双层双向配筋,底筋和上部负筋都贯通。在空间上双向板有更好的刚度。

板的施工图识读

板的施工图识读
(3)板上部贯通纵筋的接触连接和非接触方式的绑扎搭接 连接要求详见第2章中的相应通用构造。除本图所示搭接连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闻玉辉
6.3楼盖板平法标准配筋构造
建工系
接外,板上部纵筋在跨内也可采用机械连接,在连接区内也 可采用焊接,但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4)板位于同一层面的两向交叉纵筋何向在下、何向在上, 按具体设计说明。 (5)当为HPB235光圆钢筋时,端部应设180度弯钩,其平直 段长度为3d (6)括号内的锚固长度la用于梁板式转换层的板。
建工系
三、抗冲切箍筋Rh和弯起筋Rb的直接引注和配筋构造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闻玉辉
6.5与楼板相关构造的引注及配筋
建工系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闻玉辉
6.5与楼板相关构造的引注及配筋
建工系
四、柱帽ZMx的直接引注和配筋构造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闻玉辉
6.5与楼板相关构造的引注及配筋
建工系
四、柱帽ZMx的直接引注和配筋构造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闻玉辉
6.3楼盖板平法标准配筋构造
建工系
三、有梁楼盖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闻玉辉
6.3楼盖板平法标准配筋构造
建工系
三、有梁楼盖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闻玉辉
6.3楼盖板平法标准配筋构造
建工系
三、有梁楼盖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闻玉辉
6.3楼盖板平法标准配筋构造
建工系
6. 3. 2有梁楼盖板的平法标准配筋构造 一、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构造

双向板和单向板的区别

双向板和单向板的区别

双向板和单向板的区别
第10.1.2条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1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3. 板筋包括面筋,底筋,负筋,受力筋,温度筋,马凳筋
具体的
面筋:就是板的上部钢筋
底筋:就是板的下部钢筋
负筋:也是板的上部钢筋,但是面筋和底筋是满铺的,负筋是沿着支座或是按图纸一定范围内布置的
受力筋:包括面筋和底筋
马镫钢筋:支撑底筋和面筋/负筋的钢筋支撑
4.悬挑板中(悬挑阳台),如果有梁,则和普通板一样。

其配筋也按普通板来配
筋。

(其悬挑力主要有梁来承担,板受力主要由板底筋来承担)
5.楼梯中的“上三步”是有平台算起,施工缝在第二阶和第三阶之间。

板及板筋平法

板及板筋平法
板及板筋平法
板及板筋平法
板块配筋
一.双向板的配筋(单层布筋):板的上部未配置 贯通纵筋—板的周边需要布置非贯通筋
二.双向贯通布筋: 即双层双向钢筋,一般需要配置马镫钢筋(角 撑)
板及板筋平法
板支座原位标注
一.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扣筋)和纯悬挑 板上部受力钢筋
板及板筋平法
上部非贯通筋特殊情况P40
板及板筋平法
板计算项目
一.底筋(B)即下部纵筋,上部纵筋(T)即负筋 ,都为贯通钢筋.支座负筋分支座钢筋和 跨板负筋,为非贯通筋
板及板筋平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板的钢筋构造 P92
板及板筋平法
端部支座的钢筋构造
一.当端支座为梁:
板及板筋平法
中间支座的钢筋构造
一.下部纵筋:横跨一个整跨或者几个整跨
板及板筋平法
中间支座的钢筋构造
三. 任何一个楼面板块没有负筋和跨板负筋时,它的四周至 少有非贯通筋(支座钢筋或者跨板负筋的伸出段)
四. 往往依据钢筋线的端部分别的看贯通筋和跨板负筋跨过 的板块,非贯通筋跨过的支座段
五. 一些非常小的板块上某个方向没有钢筋线而相邻的有, 此时往往依据框架主梁来划分“板块”了,即他们相同 配筋
六. 楼面板或者屋面板不超过双层双向,即底筋不超过双向
四、有梁楼盖板
一.以梁为支座的楼面和屋面板平法施工图 设计
二.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三.板块编号
板及板筋平法
平法制图 传统制图
一.板及板筋图很多
时候有大量的文
字说明
板及板筋平法
立体示意图
板及板筋平法
GB/T 50105-20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一.钢筋画法
板及板筋平法

单向板与双向板

单向板与双向板

单向板和双向板的一些区别当梁突出于板的上表面,为反梁,在板的介绍中有这样的介绍,主要用楼面,屋面防水.四边支承板长短边长度比大于等于3.0时,板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此时,沿长边方向配置规范第10.1.8 条规定的分布钢筋已经足够。

当长短边长度比在2~3 之间时,板虽仍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但沿长边方向按分布钢筋配筋尚不足以承担该方向弯矩,应适度增大配筋量。

当长短边长度比小于等于 2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和配筋。

第12章楼盖§12.1 概述一.单向板与双向板单向板: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双向板:两个方向弯曲.如图12-1:某四边支撑板,受均布荷载作用.有关系: (a)沿两个方向划分条带后,板中间挠度应相等,即有关系:(b) 化简上式得: ,即(c)将(c)代入(a)式可得: (d);同理由(a)式可得:(e)讨论:当时,由(d)和(e)式可求得:上述关系说明,此时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到长边上;沿长边方向传递到短边上的荷载可忽略不计.基于以上原理,规范规定:对于四边支撑的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2时,按单向板计算;其他情况需要讨论确定.二.楼盖的结构类型1.按结构类型:肋梁楼盖图12-2(1)单向板楼盖(2)双向板楼盖(3)井式楼盖(4)密肋楼盖无梁楼盖(板柱结构)2.按预应力情况:(1)RC楼盖(2)PC楼盖3.按施工方法:(1)现浇楼盖(2)装配式楼盖(3)装配整体式§12.2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平面布置,计算简图,内力分析(计算),配筋及构造和绘制施工图.一.结构平面布置(见附图)原则:计算方便(尽量对称,等跨,等截面和同材料),符合模数1. 柱网尺寸或承重墙间距:(1)考虑建筑使用要求(2)柱(墙)间距=梁的跨度.主梁:(5~8)米;次梁:(4~6)米2. 主梁的间距=次梁的跨度3. 次梁的间距=板的跨度4. 主梁的布置方向:类型:(1)主梁横向布置12-3(a)-横向刚度大,可布置较大门窗;(2)主梁纵向布置12-3(b)-横向刚度小,但室内净高大;(3)无主梁布置12-3(c)-适合砌体结构,中间可设走道.5. 截面尺寸:(1) 板: 刚度要求:h l/40(连续);h l/35(简支);h l/12(悬臂).使用要求:民用h=70mm(最小);工业h=80mm(最小).(2)梁:次梁:h/l=1/18~1/12;主梁:h/l=1/14~1/8;h/b=2~3二.计算简图墙体基础1.计算模型及简化假定主梁一般传力路径(见附图):板次梁柱基础墙体基础计算模型(简图):板:以次梁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连续梁(梁宽为1 米);次梁:以主梁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连续梁;主梁:以柱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连续梁;小结:单向板楼盖结构可简化为三种不同的多跨连续梁.简化假定:(1)梁在支座处可以自由转动,支座无竖向位移;(2)不考虑薄膜效应(即假定为薄板);(3)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竖向反力;(4)实际跨数小于和等于五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实际跨数大于五跨且跨差小于10%时,按五跨计算.上述假定的物理意义:对于(1):忽略了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和柱对主梁的扭转刚见图12-4 度;忽略了次梁,主梁和柱的相对竖向变形;由此带来的误差通过"折算荷载"加以消除.对于(2):由于支座约束作用将在板内产生轴向压力,称为薄膜见图12-5 力或薄膜效应,它将减少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这种有利作用在计算内力时忽略,但在配筋计算时通过折减计算弯矩加以调整.对于(3):主要为计算简单.对于(4):方便查表计算,可由结构力学证明.2.计算单元和从属面积(1)计算单元:板—取1米宽板带;(见附图) 次梁和主梁—取具有代表性的一根梁.(2)从属面积:板—取1米宽板带的矩形计算均布荷载;(见附图) 次梁和主梁—取相应的矩形计算均布和集中荷载.3.计算跨度(见附图)次梁的间距就是板的跨长;主梁的间距就是次梁的跨长;跨长不一定等于计算跨度;计算跨度是指用于内力计算的长度.计算跨度的取值原则:(1)中间跨取支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2)边跨与支承情况有关,参见图12-7.4.荷载取值(1)楼盖荷载类型:恒载(自重)和活载(人群,设备)(2)荷载分项系数恒载一般取1.2;活载取1.4;特殊情况下查阅规范.(3)折算荷载A.折算意义:消除由于前述假定(1)所带来的计算误差;B.折算原则:保持总的荷载大小不变,增大恒载,减小活载;板或梁搁置在砖墙或钢结构上时不折算;C.折算方法:见书上P.7公式(12-1)和(12-2)及其符号说明.注意:主梁不作折减三.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方法)1.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1)原则:A.活荷载按满布一跨考虑,即不考虑某一跨中作用有部分荷载的情况;B.在此布置下,相应内力最大(绝对值).(2)活荷载最不利布置规律由结构力学可证明(参见图12-8):A.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B.求某跨跨内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跨不布置活荷载,而在该跨左右邻跨布置,然后隔跨布置;C.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或该支座左右截面最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2.内力计算(1)对于相应的荷载及其布置,当等跨或跨差小于等于10%时,可直接查表用相应公式计算(如查附录7,P.519);(2)公式(12-3)和(12-4)中的荷载应为折算荷载,其他相同.3.内力包络图(1)意义:确定非控制截面的内力,以便布置这些截面的钢筋.(2)内力包络图的作法:见附图,以五跨连续梁为例加以说明.步骤1:由于对称性,取梁的一半作图;步骤2:分别作组合A~D情况下的弯矩图;步骤3:取上述弯矩图的外包线即为所求弯矩包络图.(3)剪力包络图的作法同理.4.支座弯矩和剪力设计值(计算值)(1)问题的提出:由于将实际结构简化为直线,故所求得的支座弯矩和剪力是支座中心线处的数值,实际最危险的截面应该在支座边缘,所以应将所求得的数值加以调整,见附图.(2)具体作法:P.9公式(12-5)~(12-7)及其说明.讨论:关于弹性法的缺陷四.超静定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1.应力重分布与内力重分布(1)应力重分布:在弹性阶段,钢筋与混凝土承担的应力是按各自的初始弹性模量分配的,例如,轴心受压构件某截面的应变为,则钢筋承担的应力为,混凝土承担的应为;在弹塑性阶段钢筋与混凝土承担的应力是按各自的变形模量分配的,例如,钢筋承担的应力仍然为,混凝土承担的应力为: .由于,混凝土分配到的应力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重分布".应力重分布在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中都可能发生.(2)内力重分布:超静定结构存在多余联系,其内力是按刚度分配的.在多余联系处,由于应力较大,材料进入弹塑性,产生塑性铰,改变了结构的刚度,内力不再按原有刚度分配,这种现象称为"内力重分布"."内力重分布" 只会在超静定结构中发生且内力不符合结构力学的规律.2.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塑性铰(1)塑性铰的概念:适筋截面在钢筋屈服到混凝土压碎过程中形成的铰称为"塑性铰".参见P.11,图12-10.(2)塑性铰的特点:通过与理想铰比较可看出如下几点塑性铰理想铰A:能承受(基本不变的)弯矩不能承受弯矩B:具有一定长度集中于一点C:只能沿弯矩方向转动任意转动(3)塑性铰的分类钢筋铰—受拉钢筋先屈服,适筋截面;(转动大,延性好);混凝土铰—混凝土先压碎,超筋截面;(转动小,脆性).(4)塑性铰对结构的影响A:使超静定结构超静定次数减少,产生内力重分布;B:塑性铰出现时,只要结构不产生机动,仍可承受荷载;或者说,当出现足够的塑性铰,使结构产生机动时,结构才失效.3.内力重分布的过程P.12的两跨连续梁的情况自学.为进一步了解,现补充两端固定梁说明.由于MA>MC,所以将会在A或B处先产生塑性饺,使原有两端固定梁变成两端简支梁. 假定当g作用时,恰好支座出现塑性铰,此时支座和跨中弯矩分别为:A BL此时若在梁上再作用q,此时支座弯矩不增加,跨中弯矩增加为:4.影响内力重分布的因素充分的内力重分布:出现足够的塑性铰使结构成为机动.主要影响因素(1)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取决于纵向钢筋的配筋率,钢筋的品种和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值;(2)斜截面承载力:在出现足够的塑性铰之前不能产生斜截面破坏,否则不能形成充分的内力重分布;(3)正常使用条件:控制内力重分布的幅度,一般要求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应出现塑性铰,以防止出现裂缝过宽或挠度过大.5.考虑内力重分布的意义和适用范围问题:目前的内力计算方法与配筋计算方法不相协调解决办法(之一):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考虑结构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能正确估计结构的裂缝和变形;(2)能合理调整钢筋用量,方便施工;(3)可人为控制弯矩分布,简化结构计算;(4)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提高经济性.下列情况不宜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1)裂缝宽度和挠度要求较严格的构件;(2)直接承受动荷载和重复荷载的构件;(3)预应力和二次受力构件;(4)重要的或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构件.五.连续梁,板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1.调幅法的概念和原则(1)调幅法的概念:对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得出的内力(人为)进行调整,然后按调整后的内力进行配筋计算,是一种实用计算方法,为大多数国家采用.(2)弯矩调幅法的做法:引入弯矩调幅系数,其计算公式为为结构力学计算的弯矩; 为调幅后的弯矩;因为,所以有关系: ,即有结论:调幅弯矩值小于等于结构力学计算值.例P.15一两跨连梁(图12-14)(3)调幅法的原则A.应验算调幅后的内力(即平衡)和正常使用状态,并有相应构造措施;B.不宜采用高强材料,且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下列条件:(4)调幅法的计算步骤A.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荷载最不利布置下若干控制截面(通常为支座截面)的弯矩最大值;B.采用调幅系数(不超过0.2)降低该弯矩值,采用公式(12-11);C.跨中弯矩值取结力计算值和(12-12)式计算值的较大者;D.调整后的各弯矩值应大于等于简支梁跨中弯矩的1/3;E.剪力设计值按荷载最不利布置和调整后的支座弯矩由静力平衡条件确定.2.用调幅法计算等跨连续梁,板(1)等跨连续梁计算条件:各跨均布荷载相等,集中荷载的大小和间距相等.计算方法:查表并用下式计算A.弯矩:均布荷载时:集中荷载时:B.剪力:均布荷载时: ;集中荷载时:上述公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见P.16-17的说明.为方便记忆,将表12-1中各系数的位置表示在附图中.(2)等跨连续板表12-1中系数的推导,见P.18(自学)3.用调幅法计算不等跨连续梁,板采用前述原则和步骤进行,但不能直接使用上述表格,各内力的调幅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 例(12-1)自学.六.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1.单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1)设计要点:A.板厚的要求;B.区分端区格单向板和中间区格单向板,前者的内支座弯矩和中间跨的跨中弯矩可折减20%(解释P.21及图12-24或附图).C.板一般不进行抗剪计算,因混凝土的能力足够且板上仅考虑均布荷载;D.一般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2)配筋构造1)受力筋:与板的短边平行,直径在6到12毫米之间,直径不一多于两种;布置形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见图12-18;满足一定条件时(等跨,等厚度,活载与恒载之比小于3等),可直接按该图进行钢筋的弯起或截断,否则应作包络图.2)板中构造钢筋:A.分布筋,平行于长跨,布置于板底部,受力筋之上,如下图: 受力筋分布筋B.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如下图:C.与墙体垂直的附加负筋:见图12-20;D.板角附加短钢筋:见图12-20.2.次梁(1)设计要点1)可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2)配筋时,支座按矩形,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3)当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时,为防止过早出现斜截面破坏,可将计算得到的箍筋用量提高20%.(2)配筋构造当等跨,等截面和活载与恒载之比小于等于3时,纵筋的弯起和截断可按图12-21布置,否则按包络图布置.3.主梁(1)设计要点1)内力计算时,一般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2)配筋计算时,支座按矩形,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2)构造特点1)主梁与次梁相交处上部钢筋布置按下图:2)对于主梁与次梁相交处的主梁上,由于间接加载,为防止主梁腹部产生局部破坏,应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如下图:附加横向钢筋具体计算方法和布置范围P.26,一般情况下优先考虑箍筋加密以方便施工.介绍例题P.27.§12.3 双向板肋梁楼盖一.双向板的受力特点和主要试验结果1.四边支承板弹性工作阶段的受力特点(见图12-33和12-34)(1)理论依据:弹性力学薄板理论;(2)主要结论:相邻板带之间存在剪力,构成扭矩;主弯矩作用下板底部将产生45度方向的裂缝.2.四边支承板的主要试验结果(见图12-35)特点:板底部裂缝沿45度方向;板顶裂缝沿支承边发展呈椭圆形.二.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对于非规则的双向板,一般按薄板理论直接计算内力;对于规则的双向板,根据薄板理论制成表格后,查表计算.现加以讨论.1.单跨(单区格)双向板计算公式:几点说明(强调):(1)上式中各符号的意义见P.40;(2)表中系数的数值与板的四边支承条件和所求弯矩的位置有关,见附录8,P.527;(3)上式未考虑泊松比的影响,实际计算时必须考虑,此时混凝土的泊松比近似取0.2;(4)上式所求弯矩是单位长度的弯矩.2.多跨(多区格)双向板实际工程中单区格较少,一般为多区格楼盖.实用做法:将多区格楼盖简化为单区格板,然后按单区格查表计算.(1)跨中最大弯矩由薄板理论可知,跨中产生最大弯矩时,荷载为棋盘布置,可将多跨双向板楼盖分解为单跨板查表计算,将荷载重新组合,如附图所示.显然,产生的内力= 产生的内力+ 产生的内力.对于,中间的板块,按四边固定荷载为g+q/2的情况查表;端部的板块,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荷载为g+q/2的情况查表;对于,按四边简支荷载为q/2的情况查表;设按查表求得的x方向的弯矩为(未考虑泊松比);y方向的弯矩为(未考虑泊松比);则考虑(泊松比时),产生的x方向的弯矩为:产生的y方向的弯矩为:设按查表求得的x方向的弯矩为(未考虑泊松比);y方向的弯矩为(未考虑泊松比);则考虑(泊松比时),产生的x方向的弯矩为:产生的y方向的弯矩为:将,分别产生的x及y方向的弯矩叠加,即得跨中最大弯矩为:按上述计算值进行配筋计算.(2)支座最大负弯矩最不利活荷载的布置形式为全部楼盖满布.中间板块按四边固定的情况查表;端部板块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若搁置在砖墙上)查表;角部板块按二边固定二边简支(若搁置在砖墙上)查表;相邻支承边上的负弯矩取绝对值较大者.三.双向板按塑性铰线法的计算(自学)四.双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1.截面设计由于板四周受到梁的约束,将使实际弯矩有所减少.所以规范允许将计算弯矩值折减.(1)中间跨的跨中弯矩,中间支座弯矩可减少20%;(2)其余部位视情况确定;(3)角部板块不折减.2.构造要求配筋形式:弯起式和分离式;如图12-42,中间板带按计算配筋;边缘板带取一半;其余构造筋同单向板.五.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1.支承梁承担的荷载板上作用的均布荷载按就近原则传递给支承梁,见附图.2.支承梁的结构模型:多跨连续梁3.设计步骤(1)荷载简化:采用支座弯矩等效的原则将T形和三角形荷载分布简化为均布分布.现以三角形分布为例加以说明.均布荷载下两端固定梁的支座弯矩为:(a)假定三角形荷载下两端固定梁的支座弯矩:采用结构力学解出,再令,即可解得等效荷载: (b)对于T形分布的均布荷载作类似的计算,也可求得相应等效荷载.于是,求解三角形荷载下两端固定梁的内力时,不须解超静定结构.先根据(b)式求等效荷载,再代入(a)式求支座弯矩;原超静定结构转化为三角形荷载和支座弯矩作用下的静定结构.各种类型分布荷载下两端固定梁的等效弯矩可查有关计算手册.(2)按最不利活荷载求控制截面的内力,原则同单向板楼盖梁.(3)作包络图进行配筋计算.六.双向板设计例题(简介)§12.4 无梁楼盖(自学)§12.5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一.概述1.装配式:所有构件均在工厂或现场预制,然后起吊安装;整体性差,不利与抗震,仅适用于混合结构的多层房屋.2.装配整体式:部分构件(板)在工厂或现场预制,部分构件(柱)现浇,整体性强于装配式,适用于框架等小高层结构.3.一般采用标准化构件生产.二.预制板与预制梁1.预制板的形式:普通混凝土预制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轻质混凝土预制板和其他新型材料预制板(墙体).各种形状的预制板见图12-54.2.预制板的尺寸:标准化,一般根据开间或进深,柱距和施工方便确定,可查表准图选用.3.预制梁:普通混凝土预制梁,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简支梁,连续梁,矩形截面,T形截面和花篮梁,见图12-55.三.预制构件的计算特点1.使用阶段承载力计算;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3.吊装验算(自重乘以1.5,吊环验算).四.铺板式楼盖的连接1.连接的目的:加强各构件的联系,确保结构的整体性.2.连接的方法:见P.65-67的标准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1-β)Me
当连续梁两端与梁或柱整体连接时:
M=(1-β)Me-V0b/3 ③ 连续梁各跨中截面的弯矩不宜调整,其弯矩设 计值取考虑荷载最不利布置并按弹性理论求得的最不 利弯矩值;
④ 连续梁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可按荷载最 不利布置,根据调整后的支座弯矩用静力平衡条件计 算,也可近似取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按弹性理论算 得的剪力值。
通过取隔离体的方法计算求得,即
M=Mc-V0×b/2 剪力设计值:在均布荷载作用下V=Vc-(g+q)×b/2
V=Vc 当板、梁中间支座为砖墙时,或板、梁是搁置在 钢筋混凝土构件上时,不作此调整(图2.9)。
图2.4 板梁的荷载计算范围及计算简图
图2.5 计算跨度
图2.6 连续梁的变形
(a) 理想铰支座时的变形;(b) 支座弹性约束时的变形; (c) 采用折算荷载时的变形
这种弯曲后短向曲率比长向曲率大很多的板叫 单向板。
当板的长边与短边相差不大时,由于沿长向传 递的荷载也较大,不可忽略,板弯曲后长向曲率与 短向曲率相差不大,这种板叫双向板。
两种板的弯曲如图2.2所示。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了这两种板的界定条件: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7.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1) 在使用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的开
展有严格要求的结构,不能用此法计算,例如水池池 壁、自防水屋面等;
(2)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重复荷载的结构; (3) 处于负温条件下工作的结构或处于侵蚀性 环境中的结构;
(4) 重要部位的结构和可靠度要求较高的结构 (5) 预计配筋较高的结构构件或采用塑性性质 较差的钢筋的构件,均不宜按塑性方法计算。
连续梁上的恒荷载应按实际情况布置。
根据上述法则,可以确定出活荷载的最不利布 置,然后通过查附表15,按照下述公式求出跨中或
M=k1gl02+k2ql02 V=k3gl0+k4ql0 集中荷载作用下: M=k1Gl0+k2Ql0 V=k3G+k4Q
(2) 内力包络图。
设计时,首先应在同一基线上绘出各控制截面为 最不利活荷载布置下的内力图,即得到各控制截面为 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叠合图,内力叠合图的外包 线即为内力包络图曲线,如图2.8中粗线所示。
2.2.1 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对结构平面进行合理的布置,即根据使用要求, 在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前提下,合理地布置板与梁的 位置、方向和尺寸,布置柱的位置和柱网尺寸等。
柱的布置:柱的间距决定了主、次梁的跨度,因 此柱与承重墙的布置不仅要满足使用要求,还应考虑 到梁格布置尺寸的合理与整齐,一般应尽可能不设或 少设内柱,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些。根据经验,柱的 合理间距即梁的跨度最好为:次梁4~6m,主梁5~8m。 另外柱网的平面应布置成矩形或正方形为好。
(2)计算跨度。该值与支座反力的分布有关, 即与构件的搁置长度a和构件刚度有关(图2.5 )。
(3) 跨数。
(4) 荷载。楼面荷载包括永久荷载g和可变荷 载q。永久荷载包括板、梁自重、隔墙重和固定设备 重等。可变荷载包括人和临时性设备重、作用位置 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其它荷载。
(5) 折算荷载。如图2.6所示
M=ηαM(G+Q)l02 V=nαV(G+Q)ln
6.用调幅法计算不等跨连续梁、板 (1) 不等跨连续梁
① 按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用弹性理论分别求出连 续梁各控制截面的弯矩最大值Me;
② 在弹性弯矩的基础上,降低各支座截面的弯矩, 其调幅系数β不宜超过0.2;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计算时,连续梁各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 式计算:
现以一钢筋混凝土简支适筋梁为例,说明钢筋 混凝土构件上塑性铰的形成。如图2.10所示,钢筋混 凝土简支梁承受集中荷载p,其弯矩图如图2.10(b)所 示。根据试验所测得的弯矩M与梁曲率φ间的关系如 图2.10(c)所示。
2.内力重分布
如图2.11所示,在两跨连续梁中间支座两侧各l/3处 作用一集中力F,通过试验绘制出力F与弯矩M的关系曲 线,由此曲线可以看出:
(1) 弹性阶段。
(2) 弹塑性阶段。
(3) 塑性阶段。
内力重分布主要发生于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在 裂缝出现到塑性铰形成以前,由于裂缝的形成和开展, 使构件刚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内力重分布;第二过程 发生于塑性铰形成后,由于铰的转动而引起的内力重 分布。
3.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计算的基本原则 (1) 为了防止塑性内力重分布过程过长,致使裂缝
(5) 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按荷载最不利布 置和调幅后的支座弯矩,由静力平衡条件计算确定。
5.承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梁、板的计算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等跨连续梁、板的内力可用
由弯矩调幅法求得的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按下式计算 M=αM(g+q)l02 V=αV(g+q)ln
当等跨连续梁上作用有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 中荷载时,各跨跨中和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按下
为了提高装配式楼盖的整体性,可采用装配整 体式楼盖。这种楼盖是将各种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 通过整结方法,使之构成整体。
由于现浇式楼盖整体刚性好,抗震性强,防水 性能好,故目前应用较多。
现浇式楼盖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不同,可分 为肋形楼盖和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楼盖。
肋形楼盖又可分为单向板肋形楼盖、双向板肋 形楼盖和井式楼盖。
(2) 不等跨连续板 ① 从较大跨度板开始,在下列范围内选定跨中的
弯矩设计值:
(g q)l02 M (g q)l02
14
11
中间跨
(g q)l02 M (g q)l02
20
16
② 按照所选定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由静力平衡条 件来确定较大跨度的两端支座弯矩设计值,再以此支 座弯矩设计值为已知值,重复上述条件和步骤确定邻 跨的跨中弯矩和相邻支座的弯矩设计值。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本章提要
梁板结构即建筑结构中的水平构件,也即由竖 向构件支撑的部分。包括楼盖、屋盖、楼梯、雨篷 等构件。本章主要介绍这几类构件的基本受力和计 算,构造要求和识图要点。
之所以称为梁板结构,是因为水平构件: ⑴在跨度大、使用上又无特殊要求时常由梁和板共 同构成水平构件。如肋梁楼盖、梁式楼梯。 ⑵在跨度较小或者使用上有特殊要求时,便不设梁, 只做板。如无梁楼盖、板式楼梯。
本章内容
2.1 概述 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 2.3 钢筋混凝土现浇双向板肋形楼盖 2.4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 2.5 楼梯和雨篷
2.1 概述
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楼盖可分为 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和现浇式三种。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造价较低,施工进度快,预 制构件质量稳定,便于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 故在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
(3) 板一般能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要求, 故一般不进行斜截面抗剪的计算。
(4)对四周与梁整体浇筑的单向板,其中跨跨 中截面和中间支座截面的弯矩可减小20%。如图2.12 所示。
(5) 根据弯矩算出各控制截面的钢筋面积后, 应考虑板内钢筋的布置方式。如果为弯起式钢筋,应 把跨中钢筋与支座钢筋结合起来考虑,以便使支座钢 筋与跨中钢筋互相协调。
图2.3 梁的布置
(a) 主梁沿横向布置;(b) 主梁沿纵向布置;(c) 有中间走廊
2.2.2 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内力计算
混凝土结构宜根据结构类型、构件布置、材料性 能和受力特点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目前常用的分析 方法有:
(1) 线弹性分析方法; (2) 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 (3) 塑性极限分析方法; (4) 非线性分析方法; (5) 试验分析方法。
无梁楼盖是指将板直接支承在柱顶的柱帽上, 不设主、次梁,因而天棚平坦,净空较高,通风与 采光较好,主要用于仓库、商场等建筑中,如图2.1 所示。
图2.1 楼盖的主要结构形式
(a) 单向板肋形楼盖;(b) 双向板肋形楼盖;(c) 井式楼盖;(d) 无梁楼盖
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
肋形楼盖是由板、次梁、主梁等构件组成的, 板的四周可支承于次梁、主梁或砖墙上。
梁的布置:次梁间距决定了板的跨度,将直接影 响到次梁的根数、板的厚度及材料的消耗量。从经济 角度考虑,确定次梁间距时,应使板厚为最小值。据 此并结合刚度要求,次梁间距即板跨一般取1.7~2.7m 为宜,最大一般不超过3m。
为增加房屋的横向刚度,主梁一般沿横向布置较 好,这样主梁与柱构成框架或内框架体系,使侧向刚 度较大。如图2.3所示。
在连续梁的某一跨中可能出现的控制弯矩有跨内 最大弯矩Mmax、跨内最小弯矩Mmin、该跨左支座截面 最大负弯矩-M左max、右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M右max。
该外包线即为弯矩包络图曲线,如图2.8(a), 同样道理也可作出剪力包络图,如图2.8(b)。
(3) 弯矩、剪力计算值。 计算内力值应取支座边缘处的内力。该内力值可
2.2.2.1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内力按线弹性分析方法的计算
线弹性分析方法假定结构材料为理想的弹性体, 变形模量和刚度均为常值。 1.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是按照既符合实际又能简化计算的原 则对结构构件进行简化的力学模型,它应表明结构 构件的支承情况、计算跨度和跨数、荷载的情况等。
(1) 支承条件。如图2.4所示的混合结构,楼 盖四周支承于砌体上,中间部分的楼板支承在次梁 上,次梁支承在主梁上,主梁支承在柱上。
求某跨跨内最大负弯矩时(即最小弯矩)时, 本跨不布置活荷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 后每隔一跨布置;
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 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荷载;
求某支座最大剪力时的活荷载布置与求该支座 最大负弯矩时的活荷载布置相同;求边支座截面处 最大剪力时,活荷载的布置与求边跨跨内最大正弯 矩的活荷载布置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