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总复习能力提升 第十六讲 溶液的形成溶解度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形成过程。

2. 掌握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3. 能够运用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溶液的形成过程。

2. 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2. 溶解度曲线的解读及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溶解度曲线图。

3. 相关实际问题案例。

教学过程:第一章:溶液的概念及形成1.1 溶液的定义1. 引入溶液的概念。

2. 解释溶液的本质特征。

1.2 溶液的形成过程1. 讲解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

2. 演示溶液的形成实验。

3. 分析溶液形成的过程。

第二章:溶液的性质及特点2.1 溶液的均一性1. 讲解溶液的均一性特点。

2. 进行实验验证。

2.2 溶液的稳定性1. 讲解溶液的稳定性特点。

2. 分析影响溶液稳定性的因素。

第三章: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3.1 溶解度的概念1. 引入溶解度的概念。

2. 讲解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3.2 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1. 展示溶解度曲线图。

2. 讲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 分析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第四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4.1 溶解度曲线的解读1. 讲解溶解度曲线的解读方法。

2. 进行实例分析。

4.2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 讲解溶解度曲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分析实际问题案例。

第五章:溶液与生活5.1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讲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分析溶液的作用及优点。

5.2 溶液在工业中的应用1. 讲解溶液在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2. 分析溶液在工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溶液概念、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溶液形成及溶解度曲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溶液性质、溶解度曲线应用的掌握。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反馈和课堂表现,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对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教学目标:1. 掌握溶液的概念及特点;2. 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3. 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4. 学会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一、溶液的概念及特点1. 溶液的定义2. 溶液的特点3. 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二、溶液的形成过程1. 溶质的溶解过程2. 溶液的配制方法3. 溶液的稀释与浓缩三、溶解度1. 溶解度的定义2. 溶解度的四要素3.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四、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2.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3. 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的影响五、溶解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与应用2. 溶解度曲线在溶解度预测中的应用3. 溶液的沸腾与蒸馏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溶液的概念、特点、形成过程、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现象;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溶液问题;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有关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溶液概念、特点、形成过程、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2.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3. 课件: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相关图片、视频等;4. 练习题及答案。

教学步骤:一、溶液的概念及特点(45分钟)1. 讲解溶液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的本质特征;2. 分析溶液的特点,如均一性、稳定性等;3. 比较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加深学生对溶液概念的理解。

二、溶液的形成过程(45分钟)1. 介绍溶质的溶解过程,如溶解、扩散、平衡等;2. 演示溶液的配制方法,如溶解、稀释等;3. 讲解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原理,让学生学会运用。

三、溶解度(45分钟)1. 讲解溶解度的定义,明确溶解度的四要素;2. 绘制溶解度曲线,让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3. 分析溶解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中考冲刺考点11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中考化学备考之黄金考点聚焦(解析版).docx

中考冲刺考点11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中考化学备考之黄金考点聚焦(解析版).docx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形成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都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3)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4)如果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能溶解的物质。

5、溶液的形成明确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二、乳浊液与乳化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特点:许多分子的集合体,不均一、不稳定,静止后会分层。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滴。

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3、乳化和溶解有着本质的不同,乳化后形成的是乳浊液。

例:溶解油脂: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乳化:洗涤剂清洗油污三: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1.溶解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如NH4NO3溶解2.溶解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氧化钙的化合3.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蔗糖。

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2021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点强化课件 溶液的形成 溶解度

2021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点强化课件 溶液的形成 溶解度

5.(2020·宜宾)取某固体物质5 g加入到20 mL水中, 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C ) A.NaCl B.NaOH C.NH4NO3 D.CaCO3 6.(2020·怀化)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D.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
【例3】(2020·铜仁)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C.从0 ℃到30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小 D.温度从10 ℃到20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在增大, 其中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方法指导】掌握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大小的 比较,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物质的结晶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方法指导】解决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溶液的概念、溶液的本质特征、 溶液的颜色、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以及乳化现象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考查内容包括:①有关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②有关饱和溶液与 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③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不饱和” 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对此考点的考查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13.(2020·苏州)K2CO3、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K2CO3的溶解度大于KNO3 B.乙代表K2CO3的溶解度曲线 C.t ℃应在50~60 ℃之间
D.40 ℃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63.9 g KNO3
二、填空与简答题 14.(2020·徐州)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现象 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存在。 (1)勤洗手是好的生活习惯。某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 用该肥皂洗手时,硬脂酸钠能把手上的油渍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分散到 水中而洗去,这一事实的原理是__乳__化__(填“溶解”或“乳化”)。 (2)戴口罩能防止空气中分散的一些飞沫、颗粒物等进入人体。 已知某口罩的制作材料之一是聚丙烯塑料([-CH2CH(CH3)]-n,n为正整数) ,则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硬脂酸钠(C18H3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__大____(填“ 大”或“小”)。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形成过程。

2. 使学生了解溶解度的概念,能够运用溶解度曲线分析溶液的组成。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形成(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种类:均一性溶液、非均一性溶液。

2. 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

(2)溶解度曲线:表示在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3. 溶液的组成分析(1)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溶液的组成。

(2)运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分析溶液的成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形成过程,溶解度的概念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溶解度曲线的解读,溶液组成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2. 利用实验、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溶液的形成过程,介绍溶液的种类。

3. 知识讲解:讲解溶解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4. 案例分析:利用溶解度曲线分析实际问题,如判断溶液的组成。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溶液的概念、种类以及形成过程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能否运用溶解度曲线分析问题。

3. 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馈:1.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溶液组成分析的准确性。

2. 学生对溶解度曲线解读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知识点的巩固程度。

人教版新课标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的形成溶解度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的形成溶解度课件

B.用汽油洗去沾在衣服上的油渍


C.用白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用纯碱溶液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答案] D
[解析]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以去除餐具上的油污,A正确;汽油能溶解油污,可
以洗去沾在衣服上的油渍,B正确;白醋中的醋酸能将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
镁转化为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除去水垢,C正确;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
的是 ( )
[解析]蔗糖溶于水能形成均一、

A.蔗糖





C.面粉


B.粉笔 D.植物
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粉笔灰、 面粉、植物油都不溶于水,与水 混合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 的混合物。




梳 考向二 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2.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D )
A.CaO


①X为NaCl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热 点
②X为NaOH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

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③X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
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④X为浓硫酸,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
为不饱和溶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图③3-④2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a点在X的溶解度曲线之上,在Y的溶解度曲线之下,
题 热
故a点表示t1 ℃时X的饱和溶液、Y的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Y的溶解度随温度降

初中化学中考二轮复习精品专题复习——溶液的形成、溶解度(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中考二轮复习精品专题复习——溶液的形成、溶解度(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中考二轮复习精品专题复习——溶液的形成、溶解度(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泥水C.蔗糖水D.油水混合物【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A、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A错;B、泥水待一段时间会沉降,所以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B错;C、蔗糖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D错,答案选C。

难度:基础知识点:溶液的形成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l00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溶液都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A对;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说明100g+31.6g=131.6g溶液中含有31.6克硝酸钾,B错;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大了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水中氧气的溶解量,C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D对。

难度:中等知识点:溶解度3.生产、生活中会用到不同的“洗涤”,下列“洗涤”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在水中加入洗涤剂清洗餐盘B.用汽油清洗油漆C.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排油烟机D.用食盐水清洗金属表面的铁锈【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在水中加入洗涤剂清洗餐盘,能洗去油污.故A正确;B、由于汽油能溶解油漆.所以,用汽油清洗油漆.故B正确;C、由于氢氧化钠能与油污反应,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排油烟机.故C正确;D、由于氯化钠不能与铁锈反应.不能用用食盐水清洗金属表面的铁锈.故D错误.故选D.难度:基础知识点:溶液的形成4.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这种错误的是()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一种物中可以溶解多种物质.故A说法正确;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溶解在汽油中.故C说法错误;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D说法正确.故选C.难度:基础知识点:溶液的形成5.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食盐水B.碘酒C.医用酒精D.泥水【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食盐水是食盐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医用酒精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泥水是泥沙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难度:基础知识点:溶液的形成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D.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B、溶质可以是固体如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可以是气体如汽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可以是液体如消毒酒精中溶质是酒精,故B错;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C正确;D、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D错.故选C.难度:基础知识点:溶液的形成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泥浆B.白醋C.白酒D.糖水【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泥浆是泥沙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B、白醋是醋酸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白酒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难度:基础知识点:溶液的形成8.将厨房里常用的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B.食用油C.味精D.食盐【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C、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的形成9.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夏天喝的汽水不是溶液B.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口味变淡C.鱼塘中放置喷水泵的作用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汽水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说法错误;B、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汤的浓度小了,变稀了,口味变淡,故B说法正确;C、鱼塘中放置喷水泵是为了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故C说法正确;D、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说法正确.故选A.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的形成10.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A.浓硫酸B.硝酸铵C.蔗糖D.食盐【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蔗糖等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A、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正确.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错误.C、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D、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故选A.难度:容易知识点:溶解度1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面粉C.食盐D.酒精【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的形成1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米粥B.牛奶C.碘酒D.石灰水【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米粥是米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碘酒是固态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D、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CD.难度:基础知识点:溶液的形成1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碘C.汽油D.蔗糖【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碘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难度:基础知识点:溶液的形成1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酒精D.花生油【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食盐加入水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会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蔗糖加入水中,蔗糖分子会均一的分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难度:基础知识点:溶液的形成1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的是()A.白糖B.食用油C.面粉D.细沙【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白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B、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细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的形成16.可以作为溶质的是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答案】【解析】l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发生乳化现象D.用酒精浸泡草药可溶解其中的有效成份【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氯化钠在水中能够电离出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增强水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正确.D、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为有机物,易溶于酒精,用酒精浸泡草药可溶解其中的有效成份,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难度:基础知识点:溶液的形成20.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考点细致单元复习——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考点细致单元复习——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考点细致单元复习——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3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混合物中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的是( )A.碘酒中的碘B.食醋中的醋C.泥水中的泥沙D.生理盐水中的盐【答案】选C。

溶质是溶液的组成成分,泥水由于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不属于溶液,故其中没有溶质。

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的形成2.下列操作能得到溶液的是( )A.少量碘加入到汽油中得到的紫色液体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冰块溶于水中【答案】选A。

汽油能溶解碘,属于溶液;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钙不溶于水,得到的是悬浊液;洗洁精使油污以小油滴的形式分散到水里,得到的是乳浊液;冰溶于水,得到的物质属于纯净物,均不属于溶液。

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3.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A.汽油B.氢氧化钠溶液C.加洗涤剂的水D.热水【答案】选C。

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时,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做乳化作用,故C正确。

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的形成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液体或气体都可以作溶质B.天然水过滤后的无色澄清液体不属于溶液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得20 mL溶液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答案】选A。

本题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溶液的组成和性质。

天然水经过滤后得到的无色澄清液体中含有可溶性物质,故属于溶液;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得到的溶液体积小于20 mL;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酒精、水等,故选A。

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5.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质碘高锰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答案】选D。

中考化学复习 溶液的形成 溶解度

中考化学复习 溶液的形成 溶解度

图3-2
课堂考点探究
[答案] B [解析]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X为NaCl固体,溶于水,溶液温 度基本不变,所以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X为NaOH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 酸钾溶解度增大,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X为NH4NO3晶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硝酸钾溶解度减小,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X为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 钾溶解度增大,所以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课堂考点探究
探究五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例5 [2018·玉林]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 ℃时,10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 g 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 D.分别将t2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均有晶体析出 ( )
2.气体的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该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 时,在 的气体 体积 (2)影响因素 ①内因:气体的性质。 ②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越小 ;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 越大 。 。 1 体积水里溶解达到 饱和 状态时
课堂考点探究
探究一 溶液的形成
例1 [2018·青岛]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
物质溶解时通常伴随有吸热、放热现象。如 硝酸铵 溶解时会吸热,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 氢氧化钠 溶
解时会放热,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 [注意] 氧化钙遇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但这一过程并非溶解放热,而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 大量的热。 3.乳化现象当在植物油中加入洗涤剂后,植物油就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能聚集成大的油珠, 这种现象被称为 乳化 。肥皂、洗发水等都具有乳化作用。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6讲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6讲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例4】(2018,重庆)右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1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30 ℃降温到10 ℃时,析出的晶体质量 甲一定大于乙
(3)溶解度曲线 温度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纵坐标表示 溶解度 、用横坐标表示____ ,根据 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画出某物质随温度变化的溶 解度曲线。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溶解度 ;
相等 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溶解度____ 。
2.气体溶解度 温度时,气体溶解在溶剂里达到饱 (1)在压强为 101kPa 和一定____ 和状态时所溶解的 气体体积 。
(2)影响因素
①内因: 气体和溶剂 的性质。
增大。 ②外因: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____,随压强增大而____
1.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____ 较大的物质。
较小的物质。 2.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____
[命题解读]溶液的形成是辽宁化学中考常见的考点,主要以文字 叙述的形式在选择题中考查。命题点有:溶液的判断、溶液中溶质 、溶剂的判断。 【例1】(2018,邵阳)“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 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B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方法指导】解答此类题主要抓住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混 合物的基本特征。
[命题解读]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是辽宁化学中考的常考内容,以文字叙 述结合三线或两线的坐标曲线图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常考的 命题点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B a
例1(2)③④ ②④ (3)乙
例2略
例3(2)探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四 水的质量相等 (或溶质种类相同、溶剂种类和质量相同)
例4所用酸的种类不同 酸先与铝表面的氧化膜反应 不能
例5 CD BD AD
例6(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瓶内压强变小。 2NaOH + CO2 ==Na2CO3 + H2O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变小塑料瓶也会变瘪。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体积、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同、塑料瓶相同、
振荡次数相同
甲瓶比乙瓶更瘪
方案二:白色沉淀产生 CaCl2+Na2CO3=CaCO3↓+2NaCl
启示:验证无现象的反应发生,可以从反应物减少或有新物质生
第十六讲 溶液的形成 溶解度
知识梳理
知识点2和溶液的转换方法
特别提醒】对于含有不同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不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反之亦然;对于相同溶质的溶液 来说,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知识点3溶解度
1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1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14.气体的溶解度
1B 2A 3A 4A 5D 6C 7D 8.(1)试管(2) B CaCO3+2HCl=CaCl2+H2O+CO2↑(3)E 9.(1)集气瓶(2)AE
(3)CD 10.(1)分液漏斗(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3)B a
11.(1)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能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① Ca(OH)2+CO2=CaCO3 +H2O 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③面 a.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b.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
解的溶质。
①查阅某温度下指定物质的溶解度。 ②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③比较不同温度下,同种物质溶解度大小。④选择适宜方法(结晶 法)分离混合物。 ④配制溶液的小计算, ⑤温度改变时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
(1)溶解度曲线的点、线、面的意义 ①点: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
标);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 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②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其变化趋势
分为三种: a.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b.缓升型: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较小,如NaCl。 C.下降型: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重难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名师讲考点: (1)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有两个前提条件:一定 温度、一定量的溶剂,缺少这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 就不能确定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2)因为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所 以采用改变温度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相互转化时的方法也不同。
知识点1.溶液的形成 知识点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知识点3溶解度 知识点4溶解度曲线
知识点1.溶液的形成
4.溶解时热量的变化 6.物质除污的方法及原理的比较
特别提醒】对于含有不同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不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反之亦然;对于相同溶质的溶液 来说,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