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教师教学效能感
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培养策略
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培养策略提要: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投入大量的精力,悉心指导学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在分析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培养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教师;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一、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教学效能感概念最初在理论上来源于研究者阿莫特尔(Armor,D.,et al, 1976)首次提出的“教师效能感”(teacher ef ficacy -TE)概念和班杜拉(1977)提出的自我效能概念( self-efficacy)的结合。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信念,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阿什顿(Ashton, 1986)认为,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完成所学任务的信心,教师相信他们有能力影响学生的成就。
沃尔夫克(Woolfolk, 1990)认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学校的教育力量、学习成败的责任、学习的功能、一般的教育哲学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程度等各方面的信念。
通过以上不同的研究者的论述不难发现,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在文字表述上虽有差异,但基本意义比较趋近。
二、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部分:1.外部因素(1)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的社会声望、经济待遇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只有当教师得到社会的尊重,教师的职业价值才能体现,教师自我效能感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2)学校环境的影响如果学校教风、学风良好,教师有责任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他们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对教好学生充满信心,对教学活动抱有极大的责任感。
(3)人际关系的影响这种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等。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教师处在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之中,学生尊敬、爱戴老师,教师之间互帮、互学,领导与教师关系平等、融洽,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22)12-0001-02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在不断推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渐渐被应用到教学当中,这些教学改革尝试是否能够取得效果,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自于老师教学的效能感。
老师效能感是关系到老师力量和素养提升以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智力作用的重要因素,探究老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提升措施,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老师教学效能感的涵义和特点(一)老师教学效能感的涵义教学效能感概念是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中进展和演化出来的,简洁地说,老师教学的效能感是指老师对自己能够指导、影响同学更好参加学习、猎取学问的力量自信念,是一种老师自身对自身力量、素养、水平的信念,依据看待效能感动身点的不同,老师教学效能感一般分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老师一般教学效能感和老师个人教学效能感。
其中,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老师对于“教”与“学”关系、同学参加教育意义等相关教学活动问题的见解和看法,而个人教学效能感则是指老师对自身形成的、关于详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认可和评价。
从效能感的形成来看,老师教学效能感是老师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的阅历和主观推断,也就是说,效能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肯定的阅历或者是信息所产生和形成的。
(二)老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老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老师的效能感具有肯定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方面是指老师的效能感养成和提升都是从教学实践中形成、总结出来的。
另一个方面是指老师教学的效能感会对教学活动行为和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教学实践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
老师教学效能感对老师推动教学改革意愿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其次,老师教学效能感具有肯定的持续性,这种持续性特点是指教学效能感会对老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努力程度以及教学态度等产生持续的影响,效能感高的老师更情愿在教学上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更加深化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改革推动等工作中。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名词解释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名词解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和信心,是教师个人内在感受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直接关系到其在课堂上的教学投入、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育改革的成功。
教学效能感源于教师对自我能力的感知以及对教育工作的期望。
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教学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就感与满意度。
当教师感到自己的所思所行与教学目标相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思考、发展得到有效的引导和促进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得到提升。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仅对教师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能够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和责任感,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使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提升需要从多个层面着手。
首先,教育机构和相关管理部门应提供支持和培训,为教师提供扎实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其次,学校管理者要创造积极的教育教学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鼓励教师不断反思与创新,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此外,教师个人也应不断自我提升,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与教学方法改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提升还需要重视与家长和学生的良好合作关系。
教师与家长和学生形成有信任、密切的合作关系,相互支持和理解,共同为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努力,能够让教师感受到来自学生和家长的肯定和认可,从而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教学满意度。
总之,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只有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充满信心,才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奉献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的效能感
教学的效能感教学的效能感是指敯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成就感的感受。
这种感受不仅仅是对于教学过程中所达到的成果的评价,更是对教师个人能力、专业水准和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的一种认知和自觉体验。
正确认识和培养教学的效能感,对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提高教学效能感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效能感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之上。
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是教学效能感的重要保障。
只有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驾轻就熟,从而获得教学成就感。
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提高其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效能感的关键。
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能感。
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保持教学的新鲜感和激情。
参与教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也能够为其增添教学成就感。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能感。
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对于提高教学效能感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当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成就感。
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其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的自我激励和自我肯定也是提高教学效能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不断给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培养自己的自我激励能力,坚定自己的信心,树立教学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教师还需要学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及时而恰当的肯定和自我鼓励,从而调整和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教学的热情和活力。
教师应当与同行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交流和认可。
通过与同行分享教学心得、经验和教学材料,可以获得更多的反馈和认可,从而增强教师的自信和教学效能感。
教师还可以从同行那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探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能感。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评价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主观感受。
本文通过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机制及对教师教学情绪、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主观评价,是一种师范教育因素的体现。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成绩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大量学者对其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1.主观感受性教师教学效能感属于主观评价,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果的评价和感受。
这种主观感受性使得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2.多维度性教师教学效能感包含了多个维度,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堂管理等。
教师在不同维度上的教学效能感存在差异,需要针对性地分析和干预。
3.变动性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变动性,可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这种变动性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三、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个体因素是指教师个人特征和经验对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其中,教育背景、教龄、专业能力等都可能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此外,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心也是个体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教学环境、学校文化等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学校支持、同事关系、工作压力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3.教学因素教学因素是指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材选择等都可能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
良好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准备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1.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学情绪的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的教学情绪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引言:教师是社会的栋梁,是负责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
在教师的工作中,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信念和评价。
教师教学效能感不仅对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含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升教学效能感等方面进行浅谈,揭示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含义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活动的评价和信念。
教师教学效能感不仅包括对自身教学能力的信心和自信,也包括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评价。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一种主观评价,它反映了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和教学活动的认可程度。
二、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1. 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教师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因素。
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提高,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会更加自信和有能力开展教学工作。
2. 自我能力评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行准确和客观的评价也会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
如果教师认为自己具备了足够的教学能力,他们会更加有信心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3. 学校支持:学校对教师的支持和关注也会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学校给予教师足够的支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那么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自然会提高。
4. 学生反馈:学生的反馈是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来源。
当教师看到学生在自己的教学中取得成绩,被学生给予认可和赞赏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得到提升。
三、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策略1. 持续学习与专业发展:教师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可以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创新。
2. 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与学生互动和沟通。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一)教学效能感的涵义心理学上,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有一定水平的效能感。
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认为,人的动机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
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
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同时指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种行为会导致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结果预期),但是他不一定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这一行为(效能预期)。
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
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同时情绪也是积极的。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两个方面。
1.个人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它与班杜拉理论中的效能预期相一致。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
它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在碰到困难时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等等。
以下指标可以检测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1)我能根据大纲吃透教材。
(2)我常不知道怎么写教学计划。
(3)我备的课总是很认真、很详细。
(4)我能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5)课堂上遇到学生捣乱,我常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实践性(3篇)
第1篇摘要: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其教学效果和自身教学能力的信心和期望。
本文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影响因素、实践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引言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的信心和期望,它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实践性体现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相关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自身成长。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影响因素、实践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1. 教学效能感的定义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信心和期望。
它包括两个维度:教学成就感和教学控制感。
2. 教学效能感的作用(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更容易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增强教师职业满意度: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信心,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压力,提高职业满意度。
三、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1. 个人因素(1)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基础。
自信的教师更容易取得教学成功,从而提高教学效能感。
2. 环境因素(1)学校环境: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团队、教育资源等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2)社会环境: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政策、家长对教育的期望等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3. 学生因素(1)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密切相关。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越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强。
(2)学生的配合度:学生的配合度是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体现。
学生的积极配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实践策略1.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1)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个体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感受到自己能够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做出积极的影响并获得正向反馈的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主观评价,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信和充实感。
教师教学效能感具有以下特点:一、教师教学效能感具有浓厚的主观性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进行主观评价的结果,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客观分析和主观判断的心理状态。
教师教学效能感不仅与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等个体因素有关,也与社会文化环境、教育政策和学生特点等外部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教师教学效能感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不仅与教师本身的个体因素有关,还与外部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教学效能感受受到教育政策、教育质量、学生特点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教育机构和教师自身的价值认同、教学目标和意义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三、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学满意度密切相关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与教学满意度密切相关。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可以带来教师自信心的提升,增强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解决教学难题,提高教学满意度。
教师教学满意度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使教师更加积极地投入教学工作。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科素养因素教师的学科素养对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至关重要。
教师如果具有较高的学科素养,则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而缺乏学科素养的教师则会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从而影响到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
二、学术自信心因素教师学术自信心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学术自信心的高低是由其对于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个人对学科发展前景的看法、对于学术趋势的了解以及个人在学术领域中的成就和贡献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教师学术自信心的提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和提高。
教学效能感
一、教学效能感
(二)教学效能感对教师与学生的影响和 作用
1、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2、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3、教师自我效能感作用机制
教师 自我 效能 感 教师 目标设定 工作动机 努力程度 工作情绪 教 育 行 为 学生 行为改变 学习能力 学业成就 个性品质
活动:两类教师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我所喜欢的教师的特性:
我不喜欢的教师的特性:
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1. 2. 3. 4. 5. 热情、耐心;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教学; 公正、不偏心; 学识渊博; 工作注意方式、方法;
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6. 7. 8. 9. 10. 工作认真负责; 关心学生课余生活; 虚心、平易近人; 以身作则; 注意学生兴趣。
第二节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第二节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一、教学效能感 二、教学反思 三、教学监控能力 四、教育机智
一、教学效能感
(一)教学效能感的涵义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 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 主观判断。
一、教学效能感
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示意图
人
效能期望行为结果来自望结果一、教学效能感
案例5
一次, 老师组织学生秋游,上船时,发现少了一 个学生的船费。 于是,这位老师悄悄地把钱添上,但 又忘记是哪位同学未交船费。钱,老师可以添,没有 交费的学生的思想问题如何添补呢?
即使疏忽忘记交钱,心无不良动机,也有个教育 问题。
(二)教师期望的作用过程
┌─┐ ┌─────────┐ ┌─────────┐ │学│ │教师形成对学生的主│ 传递│ 学生感受到教师的 │ │生│ → │观映象和相应的期待│ │ 期待并作出反应 │ │的│ └─────────┘ └─────────┘ │态│ │ │度│ │ │和│ ↓ │行│ ┌─────────┐ ┌─────────┐ │为│ │ 学生沿着教师更大 │ │ 教师的期待受到学 │ │表│ ← │ 的期待发展,表现 │ ← │ 生反应的强化激起 │ │现│ │ 出相应的行为 │ │ 更大的期待 │ └─┘ └─────────┘ └─────────┘
教师教学效能感_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教师教学效能感_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引言: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成果所产生的主观评价。
教师教学效能感可以通过个体对自身在教学中能否取得成功的自我感知来反映。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福祉。
因此,对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结构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维度、人际互动维度和职业认同维度。
知识与技能维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这一维度主要反映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知识、教学技能、教学策略等方面的自信程度。
教师在这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人际互动维度是指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教师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中的表现。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动力的提高。
同时,教师与家长和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支持也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积极的影响。
职业认同维度是指教师对于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和地位的认同程度。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角色的认同与承认,对于教师个体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感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职业的高度认同感会促使教师对于教学充满热情和动力,从而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感。
二、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1. 个体因素:个体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性格特点、自尊心以及对于自己能力的认知。
性格外向、乐观的个体倾向于对自己的教学效能感持高度自信,而性格内向、消极的个体可能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
2. 工作环境因素:包括学校的文化氛围、领导支持和同事间的合作关系。
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能够提升教师对于自身教学能力的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提高教学效能感。
3. 学生因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也会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
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可以增强教师对于自己在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的认知。
教师的教育效能感
教师的教育效能感案例:刚走上讲台时,我打定主意,要推陈出新,给学生一个惊喜。
于是我制定了许多措施:在教学中穿插游戏,用启发式教学,多让学生动脑动手,课外不布置太多作业……一时间,许多学生喊着爱上我的课,我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一个月后,学校进行了月考,我教的科目全镇倒数第三,面对结果,我心里很沮丧:我没偷懒,怎么会考得怎么差?这时,一位中年教师告诉我:“别人下课拖堂,逼着学生背书,假期作业又多,学生做不完就要罚,而你用什么启发式教学,讲课外的,这怎么跟人家比?小伙子,不要搞创新啦。
我刚来时和你一样,可到头来……唉!”我感到茫然,我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毕业于某重点大学中文系的小林,由于受父母都是教师的影响,一直想成为一名崇高的人民教师。
在校期间,小林认真学习,不仅仅专业出众,而且自学了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为自己将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做好了准备。
毕业后,他如愿分配到家乡,成为一所重点高中的语文教师。
怀揣着满腹的继续理念和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小林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教学生涯。
可是让人吃惊的是,仅仅过去了一年,原本意气风发的小林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天愁眉苦脸、步履沉重、时常发呆的小林。
一年后,小林就辞职去了一家公司。
离开了他一直梦想成为其中一员的教师队伍。
案例分析:如案例所述,“我”和小林都满怀着对教育的“乌托邦”情结走上讲台,信心十足地想用自己的全新教育理念,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有个性、有特色、尊重和热爱学生,又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然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他们不断遭遇挫折,既有来自同事的冷眼和嘲笑,也有来自家长的批评,更有来自学校领导的压力。
从教之初的激情满怀、壮志凌云渐渐消失,桃李满天下的希冀也渐渐淡化。
许多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意志消沉,平淡无为,对教育工作失去了信心,更有甚者产生了职业倦怠,教育情绪衰竭,从而产生离职的消极想法。
这些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存在的普遍现象。
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摘要】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从教学效能感的概念、重要性、影响因素、提升途径和实践体现等方面进行探讨。
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能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和自信心,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就至关重要。
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包括教师自身特质、教学环境和支持体系等多方面因素。
而提升教学效能感可以通过专业发展、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等途径来实现。
在实践中,教师通过提升自身的教学效能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能,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教学效能感不仅是教师个体的内在感受,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通过不断提升教学效能感,教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实现个人和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学效能感, 教师专业发展, 动力, 教学效能感的概念, 重要性, 影响因素, 提升途径, 实践体现1. 引言1.1 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认知和评价,以及对自己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期望。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成就。
教师教学效能感可以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满信心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的重要性、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因素、提升教学效能感的途径以及实践中教学效能感的体现,最终得出教学效能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的结论。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2. 正文2.1 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工作的信心和期望。
它是教师主观评价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取得成就的一种情感体验,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能力的认同程度、对教学成功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对自己能够有效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念。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提高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它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教师的情绪反映模式和身心健康。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经验和环境对其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社会和学校要创设积极的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努力,增强教学效能感。
标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尤其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计划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倚重于教师的素质、态度等。
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众多影响教师素质和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化的关键之一,因此,研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涵义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的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由此,我们把教师的教育效能感定义为: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即教师认为不管学生的智力和家庭环境如何,教育都有能力改变学生。
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高低的判断,即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教好学生的信念。
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通过影响教师工作的努力程度、坚持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就,具体表现如下:(一)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也影响教师对教学困难的态度。
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抱负水平比较高,愿意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投入程度高且持久,乐于进行教育改革,并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创造条件实现目标。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1.动态性:教师教学效能感存在着明显的动态性,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因为不同时间段、不同场景和不同教学任务的差异而产生变化。
2.可能性:教师教学效能感既有可能存在,也有可能缺失。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程度与稳定性与教师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有关。
3.多层次性:教师教学效能感不仅仅限于整体上的感受,还包括教师对于不同学生、不同课程、不同教学方法等的教学效能感。
4.心理建构性:教师教学效能感是一种心理建构,不仅基于真实的教学实践,还受到教师的信念系统、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等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1.教师个体因素:教师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教龄、个人信念和价值观等,都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
男性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教育背景较高的教师和具有高教育参与度的教师往往有更高的教学效能感。
2.学生因素:学生的年级、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等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
教师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以及个别学生的学习困难程度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3.班级氛围:班级氛围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班级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都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4.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充足程度和质量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教学资源的缺乏、不完善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困扰和挫折感,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5.教育政策和管理支持:教育政策和管理支持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起到推动作用。
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良好的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支持等都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对于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校和教育管理者可以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本人也可以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积极调整自身的教学信念和策略,提升自己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论述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论述摘要:教学效能感是教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成绩。
本文对教学效能感的概念、相关影响因素和教学效能感的功能做了简单的述评,并对教学效能感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师教学效能感引言:教学效能感是教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引起了广大教育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教师教学效能感能够直接支配、调节教育教学活动,影响教育教学的效率,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
正文: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这一概念是班图拉(A·Bandura) 于是1977年首次提出来的。
80 年代后这一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在班图拉看来人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还受对行为期望的影响。
他把行为的期望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结果的期望,如果人预期到哪一种行为将会导致好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会被激活和被选择。
如:教师认识到认真备课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他就会积极备课;另一种是效能期望,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1] ,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效能感。
根据班图拉的理论我们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定义为:“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2] 。
”它包括两个方面,即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教和学的关系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
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的量,如:有的教师相信通过教育可以使差生变好,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差生是由遗传、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教育难以使他改变。
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教育理念和信条的反映。
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高低的判断。
如:教师相信自己能够教好某一门课程,相信自己能够教育好学生等。
二、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影响因素(一)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外部因素1. 社会大环境对教师效能感的影响。
历史的经验早以证明,社会、国家和政府如果能够尊师重教,就会增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就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和作用
(五)教师举止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来 实现的,一条是有声的言教,另一条是无声 的身教。 • 在各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主 要是采用“言教”的方式;而在大量的师生之 间无意识的日常交往中,除言教外,经常起 作用的是“身教”。 • 言教固然重要,但身教意义则更大。
(二)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 国外教育心理学在讨论教学风格时,经常涉及两 个问题。 • 第一是讲演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大量实验材料 表明,两种方法差别不大,如何选择要根据许多 具体因素而定,如班级规模的大小、教师的特点、 学生的年龄、师生的比例以及学习内容等。 • 第二是以学生集体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许多 研究表明,从学生的学科成绩与学习兴趣来看, 两种教学风格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就加强集体 合作,增强学生的积极动机和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而言,以学生集体为中心的教学风格较为有利。
四、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 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 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 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和解 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思考】如何应对下面的突发事件
• 【事件1】 • 有一次,学校组织班集体外出活动,在马 路上学生看到一个个儿高大的小男孩,按住一个瘦 弱的小男孩拼命乱打,被打的那个又哭又叫。你正 要上去劝阻,突然从班级队伍中窜出一位身体结实 的男同学,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拳头便把那个高 大个男孩打倒在地,博得了一片喝彩声。 • 【事件2】 一位教师上课时,发现某学生在做其他 事情,就突然提问他。可这个学生站起来嘻皮笑脸 地说:“这个问题嘛,我可以给全班开个讲座了。 ”全班哄堂大笑。
第一节
教师心理概述
一、 教师心理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从教师自身因素分析
3. 从社会影响因素分析来自2.教学效能感与教师教学行为
Tschannen-Moran的教师教学效能作用模式
2.教学效能感与教师教学行为 一 、 教 学 效 能 感 研 究 维 度
二 、 教 学 效 能 感 研 究 维 度
2.教学效能感与教师教学行为 决定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及
对教学活动的坚持性;
决定教师对教学困难的态度; 影响新的教学行为的获得和该 新行为在此后的表现; 影响教学时的情绪姿态。
几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教师信念与教师教学效能感 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自我效能感
二 、 教 学 效 能 感 研 究 维 度
1. 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 2. 教学效能感与教师教学行为 3. 教学效能感与学生学习
二 、 教 学 效 能 感 研 究 维 度
1. 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
教师个体内部因素 学 校 因 素
•习得性无助、厌学、成就动机等, 都属于主体对自我做某事能否获得 成功的一种主观判断,由此形成某 种相应的行为状态。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是一种主体自 我判断,由此形塑了教师某种相应 的行为。
一 、 教 学 效 能 感 内 涵
教师教学效能感界定举例:
•教师效能感,通俗点理解就是教师对上好一堂课所具 有的自信心,对自我能力的一次评估。 —XX同学 •我国学者基本一致的观点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the sense of teaching-efficacy)
第八讲 教师教学效能感
本 章 内 容 概 要
一、什么是教学效能感? 二、教学效能感研究维度? 三、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师教育?
一 、 教 学 效 能 感 内 涵 习得性无助实验
一 、 教 学 效 能 感 内 涵
厌学是怎样形成的?
一 、 教 学 效 能 感 内 涵
成就动机
一 、 教 学 效 能 感 内 涵
二 、 教 学 效 能 感 研 究 维 度
3.教学效能感与学生学习
•教学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期望价值、自我 效能和情绪情感活动,从而影响学生的 学习成就等。
•实证研究表明,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学生 的成绩(Gibson ,1984) 、学生的动机 (Newman ,1989) 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教学效能感
社 会 因 素
教师个体外部因素
二 、 教 学 效 能 感 研 究 维 度
1. 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性别、学历、教龄、教 学能力、人格特质等; •学校因素:师生关系、学校风气、 教育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等; •社会因素:对教师的期望、工作待 遇、家校关系等。
二 、 教 学 效 能 感 研 究 维 度
二 、 教 学 效 能 感 研 究 维 度
4.教学效能感其它研究维度
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教学效能感与教师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二 、 如 何 提 高 教 师 教 学 效 能 感
请 大 家 一 起 来 开 个 良 方
二 、 如 何 提 高 教 师 教 学 效 能 感
1. 从学校教学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