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事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考纲要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教学设计思想】1.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拓宽知识面。
突出过程的合作与建构以及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本课的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在探究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使抽象问题直观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外交关系的突破》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围绕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展开。
其中,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及其影响、中美关系解冻的过程、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概况及影响在教材中均有表述。
学生需分析中美关系解冻的背景及影响、中美关系解冻和中国重返联合国对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学情分析、学法指导】高一学生求知欲望强,态度认真,但认知水平有限。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并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归纳知识,结合情景探究知识,有效地把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是学生真正把握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经过,分析其背景及影响,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探讨这一事件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通过搜集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史实材料,结合当时的背景及今天的现状来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意志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看问题。
教案——外交关系的突破
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材分析】◆课标要求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指导意见》要求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材内容与地位与地位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的第二课主要简述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史实。
专题五三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关系的突破》、《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在内容呈逐次递进的关系,可以概括为:50年代打下基础,70年代取得突破,80年代进行调整。
而第二部分《外交关系的突破》恰恰在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上都是承前启后的一节,它在教材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如果缺乏本课知识的学习,就会导致整个历史发展脉络的不完整。
【学情分析】本课针对温州地区高一学生设计。
优势:学生对于风云变幻的外交比较感兴趣,对于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认可和尊重产生深深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因此本节内容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劣势:由于中考历史与社会是以开卷的形式进行,且总分仅三十分,导致高一学生历史知识基础普遍薄弱。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结合高一历史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其原因及意义;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演变并探讨其历史影响。
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理解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认识中美关系的缓和是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突破的关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多方面搜集材料,锻炼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及中美、中日建交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归纳、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外交关系的突破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交关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理解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3.掌握外交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类型;4.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间的外交关系;5.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外交关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3.外交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类型;4.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间的外交关系;5.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外交关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40分钟)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国际关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外交关系的认识和想法。
2.介绍外交关系的基本概念(10分钟)教师讲解外交关系的定义和意义,并举例说明。
3.学生讨论(15分钟)学生讨论外交关系对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意义。
4.小结(10分钟)教师对外交关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进行总结,并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40分钟)1.复习(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介绍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15分钟)教师讲解外交关系的起源和发展,并列举重要历史事件。
3.学生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外交关系的发展和变化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4.小结(5分钟)教师对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第三课时:外交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类型(40分钟)1.复习(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介绍外交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类型(15分钟)教师讲解外交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类型,并进行案例分析。
3.学生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外交关系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4.小结(5分钟)教师对外交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类型进行总结,并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第四课时: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间的外交关系(40分钟)1.复习(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介绍分析和评价外交关系的方法(15分钟)教师介绍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间外交关系的方法和指标。
3.学生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小组活动,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间的外交关系,并准备展示结果。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孙华一、指导思想1.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关注情感的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2.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基础上,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3.注重在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4.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探讨中美关系在正常化的历史影响。
(3)了解中日关系改善的背景、经过及影响,认识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及启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事先搜集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探讨中国外交突破的现实意义及对国际关系影响,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原因及经历的曲折历程,让学生明白“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外交地位高低取决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的道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分析1.课标内容:(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2.地位和作用:教材主要介绍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在专题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地位,既是对建国初期外交政策延续性的学习,也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外交政策与成就的讲述铺定基础。
3.教学重、难点重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难点:通过了解中国外交成就和经历曲折历程,让学生明白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主义教育,形成积极进取人生意识。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课程分析:本课内容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的第二课,从内容上讲本课恰恰在时间顺序上和逻辑关系上都是承前启后的一节:五六十年代崭露头角,以此为铺垫,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终于在七十年代迎来了外交上的新突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美国日本建交等等。
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的基本史实,以及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学情分析:本堂课的知识在初中的思想政治课中曾有学习,但学生掌握情况并不乐观。
高中学生对风云变幻的外交应该有相当的兴趣,年轻的心更乐于分享、体验我们国家一步步走向世界,为国际所公认和尊重的自豪,所以本单元是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的;而经过九年的学习训练,学习的方法也应该有初步掌握,而且大部分高中学生对网络都不会陌生,要组织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也相对比较容易实现。
学法设计: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我设计了三个层次来完成学习目标:一、初步感知,形成概念。
由于本课内容属于近现代史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因此,通过设置导向性信息,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文,初步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的背景及过程。
二、深入探究,揭示本质。
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等自主、合作、探究,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的原因及意义。
三、学以致用,迁移深化。
为了加深学生对“外交关系的三大突破”的理解,通过导向性信息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的“动法”。
如“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题,如果不会或不确定的,可以翻看课本,也可以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其原因及意义。
了解中美、中日建交的原因并探讨其历史影响。
2.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及中美、中日建交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归纳、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4)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
2、过程:
(1)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__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随后,日本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大使,陆续签订一系列协定。
C.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D.认识到美国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必要性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席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D.中日正式建交
4. 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被媒体评为“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内涵是
教学重点
中国重返联合国
教学难点
中美关系解冻及其影响,通过外交史实理解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教学媒体
历史图片、地图册等。
教学过程
复备栏
导入新课:
我们来看教材P89页这张照片。我们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在照片上有着什么样的笑容?(开怀大笑)对,他潇洒而豪放的大笑,在当时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第26届联合国大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如此开怀大笑呢?(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__________了_______________。
3、意义:是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_____________的关键。
三、中日邦交的正常化。(最敏感问题:历史问题)
1、原因:
(1)直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直接)
(2)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对日本国内产生影响。
教后反思
3、意义:结束了两国____________,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______________,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______________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授课题目:外交关系的突破授课题目: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课程目标分析一、课程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其意义。
原因及其意义。
列举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
年代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经过及影响,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列表的方法,概括中国外交方面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年代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通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探讨这一事件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通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探讨这一事件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通过搜集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史实材料,通过搜集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史实材料,结合当时的背景及今天的结合当时的背景及今天的现状来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现状来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间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大成就,明白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通过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二、本课重、难点本课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原因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本课难点:本课难点:中美关系解冻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手段三、教学手段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外交关系的突破外交关系的突破一、重返联合国一、重返联合国1、背景:(P89第一段)第一段)(1)历史背景:)历史背景:(2)(3)(4)2、标志:1972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3、影响:、影响: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中美关系解冻二、中美关系解冻1、 原因:原因:(1) 美国方面:美国方面:(2) 中国方面:中国方面:2、经过、经过(1)(2)(3)(4)(5)3、影响:⑴⑵、影响:⑴⑵三、中日邦交正常化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2、经过:、经过:(1)(2)(3)3、意义:、意义: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原则以及基本方针,在此指导下的外交实践,那么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外交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外交,也就是外交关系的突破,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外交,也就是外交关系的突破,新课教学:外交关系的突破一、重返联合国(板书)教师:我们现在知道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我们现在知道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联合国的创始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那么我们既然那么我们既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为什么要重返联合国,为什么要重返联合国,而我们在面对着被排斥在外的局面,而我们在面对着被排斥在外的局面,而我们在面对着被排斥在外的局面,又是什么原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得以重返呢?因使我们得以重返呢?1、背景:(P89第一段)(板书) (1)历史背景: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蒋介石集团所占据: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蒋介石集团所占据教师:解放战争后,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蒋介石集团退往台湾,建立了新中国,按理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在国际上的一切地位理应由新中国继承,但是由于美国支持蒋介石集团,对新中国采取敌对态势,所以我们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都被蒋介石集团占据,这种局面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改变。
外交关系的突破历史教案
外交关系的突破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2.掌握我国外交关系突破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中美、中日关系的突破。
2.教学难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历史背景,中美、中日关系突破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如“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2)提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有哪些特点?2.讲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1)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背景。
(2)讲解“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
(3)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的历史意义。
3.分析中美关系突破(1)介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
(2)讲解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重要意义。
(3)分析中美关系突破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4.分析中日关系突破(1)介绍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背景。
(2)讲解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的重要意义。
(3)分析中日关系突破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1)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3)强调我国外交政策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作用。
6.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趋势。
(2)讨论中美、中日关系突破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7.课堂小结(2)强调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关系突破的重要性。
8.作业布置(1)整理本节课的学习笔记。
(2)思考:我国外交政策在新时代如何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四、板书设计1.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美关系突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3.中日关系突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4.外交关系突破的历史意义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讲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教师讲解:“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要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上课,师生互致问候)师:同学们:为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外交封锁,确保国家的主权独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生1:我国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生2:补充,中苏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生3: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亚非国际会议。
师:同学们的回答很好!我国打破外交封锁,积极谋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我们今天学习的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关系的突破》!一、重返联合国(板书)先请看一幅经典图片,他的笑容为什么如此灿烂又豪放?甚至有点“放肆”?师:告诉你们,这是新中国第一任驻联合国大使乔冠华在联合国的经典大笑!师:(图示联合国标志)图片是什么国际组织的标志?什么时候建立?中国与该组织是什么关系?生:联合国,1945年,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
师: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生:美国——(引导学生看教材,分析美国阻挠的表现)师: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生1:1945年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会员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生2: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阻挠新中国继承在联合国的席位。
现在恢复地位,因此说是合法席位恢复。
师:同学们看教材,并结合内容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生1:①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生2:②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生3:③是中國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师: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师:大家讨论一下,你们认为乔冠华经典大笑的更深刻意义是什么?生1:标志着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人民版专题五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会以时间顺序为主线,详细讲解新中国外交关系的重要突破。首先,介绍“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其在当时国际形势下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接着,深入讲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以及它对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我会结合具体案例,如中美建交、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分析我国在这些重大事件中的外交策略和取得的成果。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国际形势、文化差异等因素在外交关系中的作用,帮助他们建立起分析国际问题的多元视角。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我国外交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特别是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国际关系、理解外交政策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因素,如国家利益、国际形势、文化差异等,并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综合分析。
2.重点:通过史料实证,让学生学会查找、筛选、整理和分析相关外交资料,提高实证研究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尾声,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首先,梳理新中国外交关系突破的历史发展脉络,强调重大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其次,回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肯定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成果。
最后,我会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如:“我国外交关系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示?”“在当今世界,如何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这些问题将促使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形成知识体系的连贯性。
2.教学过程设想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外交关系突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展开: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我国外交关系的重要突破,穿插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外交关系发展的脉络,巩固所学知识。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2)掌握我国在50年代取得的外交关系突破的相关史实。
(3)提高分析史料、认识历史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新中国外交关系突破的过程。
(2)运用史料分析法,认识外交关系突破对我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秩序的贡献,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5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关系突破。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意义。
2. 教学难点:(1)新中国外交关系突破的原因。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的成立。
(2)提问: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国的外交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关于外交关系突破的内容,准备回答问题。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新中国在50年代取得外交关系突破的原因。
(2)分享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讲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详细讲解5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关系突破,包括重大事件和意义。
(3)讲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意义。
5. 史料分析:(1)展示相关史料,让学生了解外交关系突破对我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2)分析史料,引导学生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中国外交关系突破的意义。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3. 深入研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分析其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方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过 程; 2.识记“双重代表权”方案、《中美联合公报》、《中日联合声明》等知识点; 3.阐明 70 年代中国外交三大突破的背景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绘图的方法,自主概括归纳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经 过; 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论从史出,了解三大突破的背系,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大作用; 2.理解 70 年代外交成就的曲折性,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为理性地面对中美、 中日两国外交关系及其未来前景。
原因 经过 意义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关系的三大突破, 分别是重返 联合国、中美关系的解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中美关系的解冻是外交关系 出现突破的关键。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性比较高,对相关的国际关系知识掌握 的比较好,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例如深度不够、对信息的挖掘还有 待提高,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地方。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第二课。课程标准是 “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课文 内容分为“重返联合国” 、 “中美关系解冻” 、 “中日邦交正常化”三目,结构明确、内容 适中。主要教学内容是继“50 年代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 “60 年代中国外交状况恶化”之 后的 70 年代的“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 ,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为关键内容。因此,既 要注意外交历史的纵向联系性,又要注意三目内容的横向联系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问题 设置三个问题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学法, 让学生 能够自主学习 展示材料分析问题 学生根据问题回答中美关 系解冻原因 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合理; 2、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思路是否清晰; 3、学习内容是否理解、掌握; 4、能否清楚影响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七、教学板书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重返联合国 二、中美关系的解冻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阅读材料的能 提高学生
新课标 必修 外交关系的突破 教学设计
必修一专题五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张燕一、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
2、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步骤,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影响。
3、了解中日建交的背景,理解它与中美关系改善之间的相互关系。
4、探讨中美关系缓和与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再现历史场景,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了解历史事件及其发展过程。
2、通过阅读课文、材料、图片,培养学生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逐步缓和、中日建交基本史实及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归纳、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2、理解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政策,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外交家的外交风采与智慧。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2.难点:通过了解中国外交成就和经历曲折历程,让学生明白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主义教育,形成积极进取人生态度。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版必修1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节课的内容。
新中国外交走过了50余年风雨历程,70年代是中国外交进行重大调整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时期,这突出表现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关系改善,这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三件大事,对中国之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过程,从历史角度探讨其对中外关系发展变化的意义,成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通史概要: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初中新课程所学的、以及平时所见所闻回顾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知识;其次,引导学生回忆本教材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相关内容;再次,利用网络、
课件等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国际国内背景知识(如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发展;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等等)最后,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新课内容的探讨。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文献专题片《共和国外交风云》,或由学生举办新中国外交50 年成就展等。
教材对本专题的内容即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上的作用等);第二阶段20 世纪60 年代末至70 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突破(“一大片”、“一条线”,重返联合国及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第三阶段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独立、自主、和平的多边外交政策)和中国外交的辉煌(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作用)。
本专题同初中教材重点讲述新中国外交成就不同的是,重点分析各时期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即中国外交取得成绩的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
同时,本专题的内容和。
高一历史 外交关系的突破公开课教案 人民版必修1
高一历史《外交关系的突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事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历史归纳和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新闻图片”为线索,创设3个情景和1个探究,在回顾初中知识基础上,设置疑问,概括外交关系的三大突破,并探讨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决定外交政策,同时根据国际形势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难点: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三、教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时代周刊》的封面,介绍60年代外交。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活动一:扬眉吐气的笑-----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展示新闻图片,让学生为其取名。
(情感教育)结合初中知识,介绍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事实。
2、问题2: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咬文嚼字,激发兴趣)3、问题3:为什么在71年我们能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展示“两弹一星”的图片;展示文字材料。
(强化初高中知识衔接)4、问题4:为乔冠华设计联大的发言稿,通过材料分析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
(体现能力衔接)过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标志了美国孤立、封锁外交政策的失败,崇尚现实主义的美国如何调整对华政策呢?活动二:跨过大平洋的握手------中美关系的正常化1、展示图片,结合初中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过程。
(巩固初中知识)2、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过程曲折,但两国为何不遗余力推动。
(激发兴趣,培养能力)3、中美两国如何解决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问题?过渡:美国公开鼓动日本提出“双重代表权”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制造麻烦,但私下美国背着日本同中国改善关系,那么日本如何应对美国在外交上的尔虞我诈,日本又是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呢?活动三:摒弃前嫌的合作------中日建交1、播放视频会议中日建交的基本过程。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专题五之二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3)、知道中日邦交正常化(4)、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5)、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熟练运用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2)、学会运用联系的方法分析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3)、与学生一起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对中国和世界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培养合作和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导下取得的成就。
(2)、通过学习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突破,认识它们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贡献。
重点: 中美关系的改善难点: 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导入新课:课件展示1954年5月10日与1972年3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我们看两幅时代周刊的封面。
第一幅是1954年5月10日的时代封面,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
当时正是日内瓦国际会期间,周恩来身后竹笼里张牙舞爪、目露凶光的青龙和标题中红色中国的表述,都可以看出时代记者对于新中国的敌视与对立。
第二幅是1972年3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画面像一幅不太规则的四格画,分别是:毛泽东接见尼克松、周恩来会见尼克松、尼克松夫妇游览长城、观看中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将这四幅画巧妙地分隔开的是一个黑色的汉字“友”字。
这一次,时代记者罕见的第一次以友好的笔触对新中国做了正面报道。
虽然时代周刊对外标榜客观公正,时代记者的专业水准也很高,但是他们的立场并不是世界主义的,而是美国主义的。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一时代记者为代表的美国人看中国的眼光开始发生变化呢?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中-------专题五之二外交关系的突破课件展示照片“乔的笑”师:请学生将照片反应的事件、时间、意义在课文中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题目: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课程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其意义。
列举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经过及影响,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列表的方法,概括中国外交方面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通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探讨这一事件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通过搜集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史实材料,结合当时的背景及今天的现状来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间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通过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二、本课重、难点
本课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原因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本课难点: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
五、板书设计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重返联合国
1、背景:(P89第一段)
(1)历史背景:
(2)(3)(4)
2、标志:1972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3、影响: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
(1)美国方面:
(2)中国方面:
2、经过
(1)(2)(3)(4)(5)
3、影响:⑴⑵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
2、经过:
(1)(2)(3)
3、意义:
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原则以及基本方针,在此指导下的外交实践,那么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外交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外交,也就是外交关系的突破,
新课教学: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重返联合国(板书)
教师:我们现在知道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联合国的创始国,那么我们既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为什么要重返联合国,而我们在面对着被排斥在外的局面,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得以重返呢?
1、背景:(P89第一段)(板书)
(1)历史背景: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蒋介石集团所占据
教师:解放战争后,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蒋介石集团退往台湾,建立了新中国,按理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在国际上的一切地位理应由新中国继承,但是由于美国支持蒋介石集团,对新中国采取敌对态势,所以我们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都被蒋介石集团占据,这种局面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改变。
(2)广大亚非拉美国家日益发展为国际社会中的意志重要力量;
新中国建立后,和广大亚非拉美国家广交朋友,同时我们还给予了这穷兄弟于很多帮助,因此他们也积极帮助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3)美国政府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一直基本上都是封锁,但资本主义阵营也不是铁板一块,各个国家也有自己的国家利益,从刚开始,英国就承认的新中国,但由于美英关系特殊,所以一直都没有建交,而法国更不用说,在戴高乐总统的力顶下,1964年就与中国建立的外交关系,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了
(4)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教师: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努力,我们的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们拥有了两弹一星,同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样为我们重返联合国创造了条件。
2、标志:1972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的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把台湾驱逐出去)
3、影响:P90页第一段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师引导: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更加刺激了美国的神经,加快了改善中美关系的步伐(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三、中美关系解冻(板书)
1原因:
(1)美国方面: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教师:到了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胀状态,发展缓慢甚至倒退,所以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为了牵制苏联的力量,他急需同中国改善关系,缓急亚太地区紧张局势,以便腾出手来对付苏联);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
教师:法国从越南撤走以后,美国插了进来,试图把这些地区作为自己的殖民地,并从南面威胁新中国,越南人民在中国人民的支持下,沉重打击了他,这样美国白白地在越南扔下几百亿美元和几十万人性命,但战争并没有好转,陷入了泥潭,而要解决越南问题没有中国是不行的。
(新中国两面作战,抗美援朝,抗法援越,抗美媛越)
(2)中国方面:中苏关系恶化,减轻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2、经过(板书)
(1)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问中国(打开大门)
(2)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了铺垫)
(3)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开始正常化)
(4)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5)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卡特总统)海峡两岸就是美国人发明的
3、影响:(板书)
(1)有利于推动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2)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板书)
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板书)
教师:日本在战后一直追随着美国,美国叫她干嘛就干嘛,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民间要求和中国建交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日本历届政府根本不理会,而是追随美国,尼克松访华时没有通知日本,等到了北京,日本才知道,所以当时的日本人民强烈谴责当时的政府,一定程度上促使当时日本内阁倒台(佐藤荣作)佐藤立刻哪里就疼了,辞职了且放弃了180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接着上来的就是田中内阁,田中内阁(冒着生命危险)积极改善中日关系。
2、经过:(板书)
(1)建交前的民间交往打下了基础
(2)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发表《中日联合声明》(田中在担任两个月首相后就访华)(3)1973年,双方互派大使(正式建交。
一步到位,比美国还要利索)
3、意义:P92最后一段(板书)
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