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孔性、结构性、耕性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专业内容]
腐殖质(克/千克) 29.5 0 4.3 14.8 53.7 64.2
密度(克/厘米 3) 2.62 2.66 2.66 2.62 2.59 2.59
常用土壤密度值:
2.65克/厘米3。
高等教育
6
2、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干质
量。
土壤容重值多介于1.0-1.5克/厘米3范围内,
沼泽土
1.10~1.30
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土壤容重在1.14—1.26g/cm3之间比较适宜。
高等教育
7
容重、孔隙度与土壤松紧程度关系
松紧程度
最松 松 适合 稍紧 紧实
容重(g/cm3)
<1.0 1.0~1.14 1.14~1.26 1.26~1.30
>1.30
孔度(%)
>60 60~56 56~52 52~50
夯实的土壤容重典则型可土高壤达容1.重8-2.0克/厘米3。
土壤
容重(g/cm3)
土壤
容重(g/cm3)
泥炭
0.20~0.50
黄土
1.35~1.50
蓬松盐土 灰化层
0.80~1.00 0.80~1.00
土壤碱化层 土壤龟裂层
1.50~1.70 1.70~1.90
黑钙土耕层 1.10~1.30 灌溉后土壤结壳 1.60~1.90
注:式中土壤水吸力以 kPa为单位
高等教育
11
(二)土壤孔隙类型
土壤孔隙的持水功 能和毛管水上升情况 成为孔隙分类的主要 依据
孔隙类型
孔径大小 ( mm) 土壤水吸力 (kPa) 所含水分有效性
非活性孔隙(无效孔隙) < 0.002
第三章__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孔隙度计算*:
非活性孔度=非活性孔容积/土壤容积*100% 毛管孔度=毛管孔隙容积/土壤容积*100% 通气孔度=通气孔隙容积/土壤容积*100% 土壤总孔隙度=非活性孔度+毛管孔度+通气孔度
小 孔 隙
大 孔 隙
三、土壤的密度和容重
土壤孔隙一般很难直接测定,常常通过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来 计算。同时在土壤其他性状的研究中,其应用也十分广泛。
土壤容重的在农业上的应用:
1)反映土壤松紧状况
相同质地时,疏松的土壤容重较小,紧实的土壤容重较大。 不同质地时,一般砂土〉壤土〉粘土。
2)计算土壤三相比
孔隙度=V孔/V土体=(V土体-V固体)/V土体=1-V固体/V土体 =1-(w/土壤密度)/(w/土壤容重)=1-土壤容重/土壤密度
固相率=1-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密度 液相率(土壤容积含水量)=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容重 气相率=1-固相率-液相率=孔隙度-液相率 土壤三相比=固相率:液相率:气相率 适宜的土壤三相百分数为: 固相率50%左右; 容积含水率25-30%; 气相率15-25%。
4、改良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团粒之间接触面积减少而大大减弱了土壤的粘结性与粘 着性,改善土壤耕性;并且团粒间疏松多孔,利用根系 伸展,而团粒内部,孔隙小利于根系的固定和支撑。
总之团粒结构使土壤孔性良好,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的能 力强,耕性优良。
高产田并非一定要有水稳性团粒,没有也可
土壤结构性的评价
容重 孔隙度= 1- 密度
土壤总孔度=孔隙容积/土壤容积*100% 旱地耕层土壤以50%~56%适宜大多数作物生长。一般砂土孔度30%-45%,壤 土40%-50%,粘土45%-60%。
孔隙比=孔隙容积/土粒容积=孔度/(1-孔度) 1,稍大
《土壤学》第三章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二、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
•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是土壤在不同含水量 情况下所表现的物理性质,包括土壤的 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胀缩性以及 其它受外力作用(如农机具的切割、穿 透和压板等作用)而发生形变的性质。
(一)土壤粘结性和土壤粘着性
一、土壤孔隙的数量
(一)土壤比重 、 土粒密度 土粒密度:单位体积的固体干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
的重量(g/cm3) 。 土壤比重:土粒密度与水(4℃)的密度之比,无量纲。
• 土壤比重和颗粒密度大小相等,区别在于有无量纲 • 土壤比重是土壤相对稳定的性质
• 比重大小决定于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含量 • ①土壤矿物组成和含量有关,
三、影响土壤孔性的因素
(1)土壤质地 黏土、砂土、壤土-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毛管孔隙 和无效孔隙、大小比例比较
粘质土孔隙度45—60%之间,以毛管孔和无效孔为主 ; 砂质土孔隙度33—45%,非毛管孔(通气孔)较多; 壤质土孔隙度45—52%,有适量通气孔又有较多毛管孔,
(2)土粒排列 疏松时高,紧密时低。
非活性孔隙度(%)=V非活性孔隙/V土×100 毛管孔隙度(%)=V毛管孔隙/V土×100 通气孔隙度(%)=V通气孔隙/V土×100 总孔度=非活性孔度+毛管孔度+通气孔度 •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容重 •旱作土壤耕层总孔度为50%~56%;通气孔隙度不 低于10%;大小孔隙之比在1 :2~4较为合适
2)毛管孔隙 孔径在0.0002-0.02mm(也有0.002-0.02的 说法),土壤水吸力在15-0.15bar范围的孔隙,具有毛管 作用。保持植物利用的有效水分 。
3)无效孔隙 :土壤中孔径<0.0002mm(或0.002mm),土壤 水吸力>15bar的细微孔隙。其水分不能被吸收。
3.2土壤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土壤的基本性质一、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一)土壤孔隙性1.概念 土壤孔隙性是指土壤孔隙的数量、大小、比例和性质的总称。
2.土壤密度土壤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重量,单位是gcm -3 或tm -3。
一般情况下,把土壤的密度视为常数,即为2.65 gcm -3。
3.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是指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重量,单位也是gcm -3 或tm -3。
4.土壤孔隙度 土壤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土壤中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土壤密度和容重计算得出。
土壤孔隙度的变幅一般在30%~60%之间,适宜的孔隙度为50%~60%。
土壤孔隙度(%)= (密度容重-1)⨯100 5.土壤孔隙类型 根据土壤孔隙的通透性和持水能力,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如表所示。
土壤孔隙类型及性质6.土壤孔隙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适宜于植物生长发育的耕作层土壤孔隙状况为:总孔隙度为50%~56%,通气孔隙度在10%以上,如能达到15%~20%更好,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之比为2:1为宜,无效孔隙度要求尽量低。
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而言,在同一土体内孔隙的垂直分布应为“上虚下实”。
(二)土壤结构性1.概念 土壤中的土粒,一般不呈单粒状态存在(沙土例外),而是相互胶结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一的土团存在于土壤中,这种土团称为结构体或团聚体。
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其在土壤中的排列方式等状况。
2.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特性 按照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和发育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1)团粒与粒状结构 团粒结构是指近似球形且直径大小在0.25~10 mm 之间的土壤结构体,俗称“蚂蚁蛋”、“米糁子”等,常出现在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适中的土壤中。
图 土壤结构的主要类型1—块状结构 2—柱状结构 3—棱柱状结构 4—团粒结构5—微团粒结构 6—核状结构 7—片状结构(2)块状与核状结构这两种结构近似立方体形状。
土壤学孔性、结构性、耕性
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排水晒田、晒垄、冻 垄等措施,提高土壤溶液电解质的浓度,促进
土壤胶粒凝聚。
(2) 水膜(water film)的粘结作用
土粒在水膜的作用下,在土粒接触处形成 弯月面,由于弯月面内侧的负压,把相邻的土 粒团聚在一起,形成土团。
(3) 胶结作用(cementation)
a、简单的无机胶体
径来计算,用当量孔径表示大小
当量孔径: 是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 径。它与孔隙的形状及其均匀性无关。土壤水 吸力与当量孔径的关系式为: d = 3/S d为孔隙的当量孔径(mm),S为土壤水吸力 (KPa) 当量孔径与土壤水吸力成反比
根据土壤孔隙的通透性和持水能力,分为三种类型:
①非活性孔:又称无效孔、束缚水孔。 这是土壤中 最细微的孔隙,当量孔径一般<0.002mm, 土壤水 吸力>1.5×105Pa。 ②毛管孔隙:当量孔径约为0.02-0.002mm, 土壤水 吸力1.5×104Pa-1.5×105Pa,具有毛管作用。 ③通气孔隙:当量孔径>0.02mm,相应的土壤水吸力 <1.5×104Pa,毛管作用明显减弱。
3.土壤三相比的计算
(1)土壤固相容积(%) =(1-土壤总孔隙度)×100% (2)土壤液相容积(%) =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
(3)土壤气相容积(%) =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液相容积
土壤三相组成的适宜范围(comfort zone)
土壤三相比=固相:液相:气相
多数旱地作物(upland field crop)适宜的 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为:
二土壤力学性质是土壤颗粒之间以及土壤与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又称土壤物理机械性包括土壤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胀缩性等土壤耕性的好坏主要是由土壤物理机械性质引起的
土壤的基本性质
• (2)注意土壤的宜耕状态和宜耕期: 土壤的宜耕期
是指保持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的时间。
• (3)改良土壤耕性: 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排
灌、适时耕作等方法改良土壤耕性。
• 3.2 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能
• 3.2.1 土壤胶体(soil colloid)
• 影响土壤粘结性和粘着性的因素有: • ①土壤质地:土壤愈细,接触面愈大,粘结性和粘着
性愈强。
• ②土壤含水量: 含水量愈少,土粒距离愈近,分子
引力愈大,粘结性愈强,故干燥土块破碎甚为困难。
• ③土壤结构:团粒结构可使土团接触面减少,因而
其粘结性和粘着性降低,土壤疏松易耕。
• ④土壤腐殖质含量:腐殖质含量增加可减弱粘土的
• (2)核状结构(subangular structure): 结构体长、
宽、高三轴大体近似,边面梭角明显,较块状结构 小,大的直径为10-20mm稍大,小的直径为5-10mm。
• (3)柱状结构(columnar structure):结构体的垂
直轴特别发达,呈立柱状,棱角明显有定形者,称 为棱柱状结构,棱角不明显无定形者,称为圆柱状结构。
• 3.1.3.1 土壤耕性的含义 • (1) 耕作难易程度; (2) 耕作质量的好坏; (3) 宜耕期长
短。
• 3.1.3.2 土壤物理机械性 • (1) 粘结性和粘着性 • 土壤粘结性是指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
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 土壤粘着性是土壤在一定含水量的情况下,土粒粘着
外物表面的性能。
• 3.2.1.2 土壤胶体的构造
• 土壤胶体分散系包括胶体微粒(为分散相)和微粒
第四章 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在湿润时,(由于土壤含有一定的水分)土壤板结性实际土 粒-水-土粒之间相互吸引而表现的板结力。
影响粘结力的因素:
• 1.土壤颗粒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 粘接力越强。 (1)土壤质地:粘性土>壤质土>砂质 (2)粘土矿物的类型: 2:1矿物>1:1型 矿物 (3)代换性阳离子组成:土壤上代换性 Na+(盐渍土)越高,粘结力越强(白 僵土)。 (4)土壤颗粒的团聚化程度:结构性强 的土壤粘结性差 • 2.土壤水分含量 • 在适度含水量时粘结力最大。水分的 C表明由干土到湿土 变化过程也会影响到粘结力(见图) 粘结力变化,A • “湿时一团糟,干时一把刀”; (Clay)、B(sand) • “宁可干耕勿湿耕” 从湿到干变化中粘结 • 3.有机质缺乏的土壤,粘结性强。 力变化
1.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过程 包括“多级团聚说”和“粘团说”两种。 第一阶段:有单粒在胶体凝聚、水膜粘结以及胶结作用下形成初 级复粒或致密的小土团。 第二阶段:初级复粒进一步逐级粘合、胶结、团聚,依次形成第 二级、第三级及微团聚体的过程。
2.团粒结构形成的必备条件 ①各种各样的单粒、复粒、黏团及微团粒的数量 及组成; ②胶结物质: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及胶体凝聚物 质。 成型动力 包括:土壤生物的作用、干湿交替、适宜土壤含水 量下耕作。
项目四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第一节 土壤孔性
小 孔 隙 大 孔 隙
土壤孔隙是容纳 水分和空气的空 间; 是土壤中物质和 能量贮存和交换 的场所; 是众多土壤动物 和微生物活动的 场所; 是植物根系伸展 并从土壤中获取 水分和养料的介 质。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黄土 土壤碱化层 土壤龟裂层 灌溉后土壤结壳
1.35~1.50 1.50~1.70 1.70~1.90 1.60~1.90
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土壤容重在1.14—1.26g/cm3之间比较适宜。
容重、孔隙度与土壤松紧程度关系
松紧程度 容重(g/cm3) 孔度(%)
最松 松 适合 稍紧 紧实
<1.0 1.0~1.14 1.14~1.26 1.26~1.30 >1.30
依次形成第二级、第三级……微团聚体,再经多次聚合,
最终成为大小形状不同的团粒结构体。因此,团粒结构不 仅孔度大,而且具有多级孔隙。
单个土粒 团聚体
微团粒
腐殖质
粉 粒
粉粒
砂粒
粘粒
砂粒
Ca2+
土粒
土粒
腐 殖 质
土粒
Fe2+
土粒
土粒
腐 殖 质 Fe3+
土粒
Al3+
其它结构体的形成
立方体型、条柱型、片状型结构体多由单粒直
团粒结构体的土壤肥力特点:
②能协调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
大孔隙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 盛,有机质分解快;
小孔隙中有机质进行嫌气分解,速度慢而使养分
得以保存。
团粒结构体的土壤肥力特点: ③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壤热量状况;
④团粒结构降低了土粒间的粘着性、粘结性,减
少了耕作阻力,提高了耕作质量,土壤耕性好; ⑤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和生长;
4℃时水的密度为1g.cm-3,因此土粒密度(单位容积固 体土粒的干重)与土壤比重数值相等,但土壤比重无单位。
表 4-2
粒级(粒径毫米) 全土样 0.10~0.05 0.05~0.01 0.01~0.005 0.005~0.001 <0.001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Columnar(Symbol cpr or COL)
Y X
Z
Prism-like structural units where the length of the unit in the x and y direction are much less than the z direction.
The units tend to have rounded tops.
(2)毛管孔隙 当量孔隙为,土壤水吸力为150-1500KPa。植物旳细根、原生动物和真菌
等极难进入毛管孔隙中,但植物根毛和某些细菌可在其中活动,有利于养分 旳吸收与转化,毛管孔隙保存旳水分可被植物吸收利用。为有效孔隙。
(3)通气孔隙 当量孔径不小于0.02mm,相应旳土壤水吸力不不小于150KPa。通气孔
➢ Coarse (Thick)
➢ Very Coarse (Very Thick)
Soil Structure Size (Granular and Blocky)
Image Source: NRCS, Ver. 2.0, 2023
Soil Structure Size (Platy and Prismatic)
Platy – Flat and Tabular- Units
Structure has a horizontal dimension that is longer or greater than the vertical dimension. The plates tend to parallel the surface. Typical Symbol (pl or PL)
土壤构造改良剂是用来增进土壤形成团粒,提升土壤肥力和固定表土、保护耕层、 预防水土冲刷旳矿物质制剂、腐殖质制剂和人工合成聚合物制剂,它是根据土壤中团 粒构造形成旳客观规律,提取腐殖质、木质素等物质作为团粒旳胶结剂。 要点:土壤构造性旳评价,尤其是团粒构造对土壤肥力旳调整作用。 难点:土壤团粒构造旳形成机制。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0.02—0.002mm
水分水吸力
T=3/0.02=150百帕~T=3/0.002=1500百帕
对植物是有效的,而且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都可在 其中生长和活动。
c. 通气孔隙(空气孔隙)
孔径 >0.02mm 水分水吸力
T<3/0.002=150百帕
通常有空气存在其中,同时植物根毛、根系和微生 物均可在通气孔隙中活动。
3. 土壤孔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孔隙大小和数量
土壤松紧状况
水、气含量
养分有效性 和保肥供肥
土壤的增温 与稳温
第二节
定义:
土壤结构性
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土粒相互团聚成
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称为土壤
结构。
1. 土壤结构的类型
①块状结构
②核状结构
③ 柱状结构
④ 片状结构 ⑤ 团粒结构
土 壤 团 粒 体
b.土壤质地:土壤中粘粒愈多,质地愈细,塑 性愈强。一般而言,上塑限、下 塑限和塑性值的数值随着粘粒含 量的加而增大。 c.代换性阳离子 d.土壤有机质
③ 土壤胀缩性
土壤吸水后体积膨胀,干燥后体积收缩称为土壤 胀缩性。 土壤胀缩性对生产不利。
土壤膨胀 根系发生 机械损伤 孔隙变小、透水 困难气体交换、热 量受到障碍 土壤收缩 拉断植物 根系
1. 土壤孔隙度
定义: 土壤孔隙的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称为土壤孔隙度,又称总孔度。 它是衡量土壤孔隙的数量指标。
土壤孔隙度的计算
土壤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相对密度)×100%
① 土壤相对密度
定义: 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的干重 (g/cm3或t/m3)与4℃时同体积水重之比。 土壤的比重为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的 干重(g/cm3或t/m3) 土壤相对密度的大小与土壤组成有关,常用土壤 相对密度值2.65 。
第二章-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过于潮湿时,粘质土泥泞粘糊,粘着性 强,耕作阻力大,耕后易产生大块。应 该选在粘结性、粘着性和塑性均较弱或 没有时进行耕作。此时耕作省力,不破 坏土壤结构,耕作后任其风干或收缩, 就会崩散为适当的土块和土团。
二、土壤压板问题
机械在田面上行走对土壤有压实作用。 过度的压实会影响耕作质量,对作物生 长不利。这种过度的压实又称为土壤压 板问题。
3、各粒级的主要性质
---砂粒本身没有粘结性、涨缩性和可塑性; 砂粒之间的间隙大;持水能力低;对养 分的吸持能力低;通透性强。
---粘粒有较强的粘结性、涨缩性和可塑性; 粘粒之间的间隙细;持水能力强;对养 分的吸持能力强;通透性弱。
---粉砂粒的性质介于砂粒和粘粒之间。
二、土壤质地及其肥力特征
(一)土壤质地分类
土壤总孔度一般以50-60%为宜。
2、土壤孔隙比
土壤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之比,称为土 壤孔隙比。
例如:某土壤孔度为55%,土粒占45%, 则其孔隙比=0.55/0.45=1.12
(二) 土壤孔隙分级
1、当量孔径 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也称 有效孔径。计算公式如下: d=3/h
D:当量孔径(mm) H:土壤水吸力(毫巴)
比较干燥的土壤承受荷载时,主要是垂 直方向上的正应力使孔隙变少、小,容 重增大。
在含水量较高时(如在塑性范围)承受 荷载,除正应力外,还要产生剪力。在 正应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下,土壤颗粒 趋向与极紧密的排列,通气孔隙大大减 少,细孔隙急剧增多。土壤的通气-透水 性强烈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粘 闭。
结构体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块状或核状结构体
块状: 纵轴和横轴大体相等,边面一般不明显, 但不呈球性。
土壤基本性质..
土壤与肥料学
土壤耕性是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它是土壤物理性质和物理机械性质的综合反映。
土壤与肥料学
一、土壤耕性的内容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耕作的难易程度 良好的土壤耕性要求耕作时,阻 力要尽可能地小,以使节约劳力和能源。 耕作质量的好坏 良好的土壤耕性要求耕作后土质 要疏松,以有利于根系的穿插、保温、保墒、通 气和养分转化。 宜耕期的长短 良好的土壤耕性耕作要求土壤的宜 耕期尽可能地长。
土壤与肥料学
计算题:一公顷地,耕层深度为20cm,土壤容 重为1.15g/cm3,比重为2.65 1)计算耕层土重和总孔隙度。 2)已知现在土壤含水量为5%,要求灌水后达到 25%,应补充多少水? 3)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计算土壤有 机质的重量。
土壤与肥料学
第三节
土壤耕性
土壤与肥料学
(三)土壤胀缩性 土壤吸水后膨胀,干燥后收缩的性质称为土壤的 胀缩性。 土壤胀缩性越强,对生产越不利,当土壤膨胀时, 会对周围土壤产生强大的压力,可能会对植物根 系产生机械损伤,土壤干燥收缩时,可能会拉断 植物根系。
影响土壤胀缩性的因素 粘土矿物的类型 蒙脱石>高岭石 代换性阳离子的种类
3、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指一种阳离子将土壤胶体 上的另外一种阳离子交换下来的能力。 影响因素:
a、电荷的数量: M3+>M2+>M+ b、离子半径和离子水化半径:对于同价的离子,离子半径 越大,水合半径越小,交换能力越强。H+的交换能力比两 价的Ca2+、Mg2+离子大。 c、离子浓度:浓度愈大,交换能力愈强。
二、土壤结构性
团粒结构的形成: 1)土粒的粘聚 单粒变复粒,并进一步胶结成较大 结构体的过程。 土粒的粘聚主要经过胶体的凝聚作 用、水膜的粘结作用和胶结作用 2)成型动力 主要有生物作用、干湿交替作用、 冻融交替作用、土壤耕作的作用。
第3章土壤基本性质
2、土壤碱化度
通常把钠离子的饱和度( 通常把钠离子的饱和度(交换性钠离子数量占阳离子交换量 的百分数)叫做土壤碱化度或交换性钠百分率。 的百分数)叫做土壤碱化度或交换性钠百分率。
碱化度= 碱化度
交换性钠 阳离子交换量
×100 %
当碱化度低于15%时,土壤 不会超过 时 土壤 不会超过8.5,称碱化土。 土壤pH不会超过 称碱化土 称碱化土。 当碱化度低于 而钠饱和度大于10%时,土壤 会超过 时 土壤 会超过8.5,甚至 土壤pH会超过 甚至 甚至>10.0,称为碱土。 称为碱土。 而钠饱和度大于 称为碱土
当pH值大于5.5时,上述铝离子开始相互作用而产生 沉淀,从而失去其缓冲能力。
31
(二)影响土壤缓冲性的因素 1、土壤无机胶体类型 、 2、土壤质地 、 3、土壤有机质含量 、 (三)土壤具有缓冲作用的意义
32
四、土壤反应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一)土壤反应对植物及农作物生长的关系 (二)土壤反应与养分有效性的关系
一、土壤氧化还原体系
铁、锰、、硫、、氮、、氢、、氧及有机碳体系。 、、硫、、氮、、氢、、氧及有机碳体系。 氧及有机碳体系
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 )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氧] 氧 RT ln Eh = E0 + [还] 还 nF
氧化还原电位做为一个强度指标, 氧化还原电位做为一个强度指标,只能反应某种氧化还原物质 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比例,并不能指出该种物质的绝对数量。 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比例,并不能指出该种物质的绝对数量。
19
3、土壤可塑性
是指土壤在适量的水分范围内可被外力塑造成任何形 当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能保持其所获形状的性能。 状,当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能保持其所获形状的性能。
第三章 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第三章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第一节 土壤三相组成 第二节 土壤结构性
称土壤假比重。它的数值总是小于土壤密度,两者的质量均 以105-110℃下烘干土计。
或
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质量。 土壤容重值多介于1.0-1.5克/厘米3范围内, 夯实的土壤容重则可高达1.8-2.0克/厘米3
过松的土壤(容重小),土粒间黏结力弱,大孔隙占优势,虽然耕
作起来容易,但太松也使植物根系难以扎稳,保水能力差,易漏风 跑墒,土壤养分也容易随降水或灌水流失。
概念:指单位容积(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壤的干重,单位
为g/cm3。严格地讲应称为干容重(以b表示),其含义是干土 粒的质量与总容积之比:。
公式:
b=Ms/Vt=Ms/(Vs+V+V)
总容积包括固体土粒和孔隙的容积,应大于固体土粒Vs因而
土壤容重b必然小于土壤比重p
土壤容重b可作为表示土壤松紧程度的一项尺度。耕作层容
6.67X106X20X1.15X(25%一5%)=30(m3)
土壤孔隙状况
土壤孔隙在土壤中土粒与土粒,土团与土团,土团
与土粒(单粒)之间相互支撑,构成弯弯曲曲、粗细不 同和形状各异的各种孔洞。
为了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空气的需求,有利于根系
的伸展和下扎,要求土壤(尤其是耕作层)不仅要有适 当的孔隙数量,而且也要有适宜的大小不同孔隙的搭 配比例,土壤基模孔隙状况通常包括孔隙度(孔隙总 量)和孔隙类型(孔隙大小及比例,又叫孔径分布)两 个方面。前者决定土壤气、液两相总量,后者决定气、 液两相所占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土壤结构(体)的类型
1.团粒结构:是指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由有机质胶结形
成,直径约为0.25~10mm的小团聚体,俗称“蚂蚁蛋”、 “ 米 糁 子 ” 等 , 农 业 生 产 上 最 理 想 的 粒 径 为 2 ~ 3mm 。 0.25mm以下的团聚体称微团聚结构。
常出现在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适中的土壤中,土壤肥力高。
(4)计算土壤储水量及灌水(或排水)定额
设土层厚度1m,土壤含水量25%,容重为1.3 t/m3。
公 式
1hm2的1m土层储水量 =10000m2×1m×1.3 t/m3×25% =3250m3/hm2= 325mm
二、 土壤孔隙性
1. 土壤孔隙度
土壤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土壤中孔隙体积占土 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蚂蚁蛋、 米糁子
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1) 良好土体结构 a、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大小 b、有一定的稳定性
水稳性:浸后不分散称水稳性结构体。 C、 有多级孔隙: 大孔隙通气,小孔隙存水,水气协调。
土壤容重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主要通 过影响孔隙影响容重)如:降水和灌溉、结构、 紧实度、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层深浅、 耕作等。
土壤容重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1)计算土壤的重量
土壤重量=土壤体积×土壤容重
(2)反映土壤松紧度:
大多土壤土壤容重为1.14—1.26g/cm3;水 田0.5-0.6g/cm3 较适宜
表5-1 土壤中常见组分的密度
组分 石英 正长石 斜长石 白云母 黑云母 角闪石 辉石 纤铁矿
密度(g/cm3) 2.60~2.68 2.54~2.57 2.62~2.76 2.77~2.88 2.70~3.10 2.85~3.57 3.15~3.90 3.60~4.10
组分 赤铁矿 磁铁矿 三水铝石 高岭石 蒙脱石 伊利石 腐殖质
包括孔隙度(孔隙的数量)和孔隙类 型(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前者决定着 土壤气、液两相的总量,后者决定着气、 液两相的比例。
一、土壤密度和容重
1.土壤密度
单位体积(无粒间孔隙)的土粒的烘干土质量。 单位为: g/cm3或t/m3
土壤密度与4℃时纯水密度之比
土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矿物质的组成和有机 质的含量。有机质的密度为 1.4-1.8 g/cm3;矿物密 度大多在2.6-2.7之间;一般取土粒(土壤)密度为 2.65 g/cm3
根据土壤孔隙的通透性和持水能力,分为三种类型:
①非活性孔:又称无效孔、束缚水孔。 这是土壤中 最细微的孔隙,当量孔径一般<0.002mm, 土壤水 吸力>1.5×105Pa。
②毛管孔隙:当量孔径约为0.02-0.002mm, 土壤水 吸力1.5×104Pa-1.5×105Pa,具有毛管作用。
③通气孔隙:当量孔径>0.02mm,相应的土壤水吸力 <1.5×104Pa,毛管作用明显减弱。
密度(g/cm3) 4.90~5.30 5.03~5.18 2.30~2.40 2.61~2.68 2.53~2.74 2.60~2.90 1.40~1.80
2.土壤容重
是指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 (包括粒间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烘干土重。 单位:g/cm3或t/m3。
一般旱地土壤容重大体在1.00~1.80 g/cm3之间。
3.土壤三相比的计算
(1)土壤固相容积(%) =(1-土壤总孔隙度)×100%
(2)土壤液相容积(%) =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
(3)土壤气相容积(%) =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液相容积
土壤三相组成的适宜范围(comfort zone)
土壤三相比=固相:液相:气相
多数旱地作物(upland field crop)适宜的 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为: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的基本性质 (物理和化学)
1.土壤孔隙性 2.土壤结构性 3.土壤耕性 4.土壤热性质 5.土壤吸收性能 6.土壤酸碱性 7.土壤养分
第一节 土壤孔隙性
土壤孔隙性的概念 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 部的空隙叫做土壤孔隙。
土壤孔隙性是指土壤孔隙的数量、大小、 比例和性质的总称。
(3)计算土壤中各组分(如土壤水分、有 机质、养分和盐分等)的含量
设耕层厚度0.2m,容重1.3t/m3,有机质含量 15g/kg=0.015t/t,全氮量0.75g/kg=0.00075t/t。 1hm2(104m2)0.2m土层计:
土壤=10000×0.2×1.3=2600t 有机质储量=2600×0.015=39.0t 全氮储量=2600×0.00075=1.95t
三、土壤孔隙性调节
1.防止土壤压实 2.合理轮作和增施有机肥 3.合理耕作 4.工程措施
第二节 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体和土壤结构性的概念
土壤结构体:又称土壤结构,是指土壤 颗粒(单粒)团聚形成的具有不同形状 和大小的土团和土块。 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的类型、数量、 稳定性以及土壤孔隙状况的综合特征。
= (1-容重/土粒密度)×100%
2. 土壤孔隙类型
土壤孔隙大小、形状各异,但无法按其真实孔 径来计算,用当量孔径表示大小 当量孔径: 是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 径。它与孔隙的形状及其均匀性无关。土壤水 吸力与当量孔径的关系式为:
d = 3/S d为孔隙的当量孔径(mm),S为土壤水吸力 (KPa0.3∶0.15~0.25
4.土壤孔隙状况与植物生产的关系
土壤耕层孔隙一般30%~60%
适宜作物生长的总孔隙:50~56% 通气孔隙:10%以上,最好15~20%。
土壤耕层孔隙状况垂直分布以“上虚下实”为好。 15cm以上总孔隙度55%左右,通气孔隙15%左右。 15cm以下总孔隙度50%左右,通气孔隙10%左右。 利于根系生长,利于保水保肥。
它表示土壤中各种大小孔隙度的总和。一般是 通过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来计算。
土壤孔隙度= [1- (容重)/土壤密度] ×100%
土壤孔隙度=[孔隙容积/土壤容积] ×100%
=[(土壤容积-土粒容积)/土壤容积] ×100%
=[1-(土粒容积/土壤容积)] ×100%
= [1-(土粒重量/土粒密度)/(土壤重 量/容重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