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地质构造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fe76b568a32d7375a41780b0.png)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命题方向1 褶皱与地貌下图示意意大利南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分布,该地地表分布有三种不同的岩层,其分布范围分别是M、N、P。
经观测发现,该三处岩层在形成时间上连续,且岩层年龄为M<N<P。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处于( )A.背斜顶部B.向斜槽部C.向斜右翼D.背斜右翼答案 C解析岩层年龄为M<N<P,右侧岩层老,左侧岩层新,结合背斜、向斜的岩层弯曲的特点,可以判断地质剖面示意图位于向斜右翼或背斜左翼,故C项正确。
(2)①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处于断裂带,岩石破碎B.向斜槽部地势凹陷C.夏季汛期流水侵蚀严重D.地表岩层差异侵蚀答案 D解析根据提示三处岩层在形成时间上连续,断裂带岩层发生明显的位移,岩层有错位,岩层在形成时间上会不连续,即该处不可能是处于断裂带,A项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处不是向斜槽部,B项错误;由于图示地区是意大利南部沿海某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少,流水侵蚀弱,C项错误;①处起伏较大,且地势走向与岩层分界线走向一致,故应是两个岩层地表岩层差异侵蚀造成,D项正确。
命题方向2 断层与地貌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
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直立性强。
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
下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自然作用是(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C.流水沉积D.断裂下陷答案 D解析据材料可知,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故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自然作用是断裂下陷,D项正确。
(2)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其主要原因是( )A.地震频发,土桥中部易断裂B.土桥土层节理发育,易崩塌C.雨季冲沟流水冲刷土桥顶部D.冲沟内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答案 B解析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土层的直立性强。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与板块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与板块运动》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97ef5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f.png)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与板块运动》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2023·闽侯质检]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岩层正常情况下由老到新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2.图中乙山是()A.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B.因两侧甲丙陷落而相对高出的块状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块状山D.因岩层隆起上升而成的背斜山[2022·浙江卷6月]下图为世界局部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海沟的成因是()A.欧亚板块张裂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冲4.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综合题5.[2023·盐城模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岩层含有石油、天然气,请问应当选在________处开采。
(5)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十年真题汇总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十年真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70a70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2.png)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十年真题汇总(2023·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
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答案】1.A 2.A 3.C【解析】1.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高度会持续升高,A正确,C错误;从材料信息中为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
所以选A。
2.根据该山脉的纬度范围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挟带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在西坡地形抬升影响下易形成降水,山脉西坡的侵蚀作用比东坡更强烈,如果不考虑内力作用,西坡遭受强烈侵蚀后,山脊线会向东移动,A正确,B错误;东坡为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侵蚀作用较弱,CD错误。
所以选A。
3.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该地山脉持续隆升,地表起伏增大,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
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山脉高度持续增加,说明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而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因为随着山体升高,高差增大,对盛行西风的阻挡加强,降水增多,流水作用逐渐加强,内外力作用趋于平衡,使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故C 正确,ABD错误。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bf14012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3.png)
突破 关键能力提升
三、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2、新老法。在岩层弯曲形态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中心部分 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是向斜。
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
中心新两翼老
背斜
向斜
新 老新 老
向新斜
老
突破 关键能力提升
例如:
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即中心老、两翼新→背斜→a为河谷→背斜谷
两翼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突破 关键能力提升
一.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地质 构造
背斜
未侵蚀 地貌
常形成山岭
构 造 地 貌 侵蚀后
地貌
褶皱
向斜
断层
常形成谷地或谷底
①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如东非大裂谷。②断层一侧上 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 地,如华山、庐山、泰山。③ 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 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 河谷地。④沿断层线常发育成 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
背斜常形成 谷地 ,形成谷地。
成因:主要受外力作用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二)地质构造与地貌
⑤后期地貌: 向斜常形成 山地 ;向而斜形槽成部山受岭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
成因:主要受外力作用
山岭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背斜
新
③岩层新老关系: 背斜中心岩层 老 ,两翼岩层 新 ; 向斜中心岩层 新 ,两翼岩层 老 。
老
新
向斜
老新
④早期地貌: 背斜常形成 山地 , 向斜常形成 谷地 ;
高考地理地球的内部结构
![高考地理地球的内部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86562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9.png)
高考地理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指的是地球的不同层次构造和组成成分。
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地球内部结构的认知对地球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部分。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安山岩、黑云母片麻岩等岩石组成,密度相对较低。
海洋地壳则主要由玄武岩和辉长岩组成,密度相对较高。
地壳的厚度较薄,大致在5-70公里之间。
二、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的中间部分,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等含铁的镁铁硅酸盐矿物组成。
地幔被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部分,上地幔温度较低、硬度较高,下地幔温度较高、流动性较强。
地幔的物质组成和运动状态对地球的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等地质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三、地核地核位于地幔之下,是地球内部最核心的部分,直径约为3,480公里。
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密度非常高,达到10-13克/立方厘米。
地核可分为外核和内核两个部分,外核主要为液态,内核则为固态。
地核的高温高压环境和物质运动对地球的磁场形成和地震波传播等地球物理现象具有重要作用。
地球的内部结构不仅仅是地球内部物质的组成和分布,还与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等现象密切相关。
通过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和运动状态的研究,可以对地球的起源、演化和未来变化进行探讨,为地震、火山、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地幔是地球的中间部分,地核的位于地幔之下,是地球内部最核心的部分。
地球的内部结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科学和预测自然灾害有着重要意义,也为人类的探索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课件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442b0ab14e852459fb5771.png)
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 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背斜与地貌
形成初有的背斜成了谷,向斜反而成了山呢?
向斜山
背斜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 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 蚀反而成为山岭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 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 幅度的判断,正确的
C 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褶皱的判 读
岩层向下弯曲
老
新
向
斜
老
谷
由河谷中心向两侧岩层逐渐变老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
造类型和两侧地壳
抬升幅度的判断,
C 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陡
B.背斜 东侧小
向斜的正科确学结依据论。:
A—背斜, B—向斜, C—背斜, D—向斜。
未侵
常形成谷地或
蚀 常形成山岭 地貌
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 崖,如东非大裂谷。断
构 造 地 貌
侵蚀 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 向斜槽部受 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
张力,常被 挤压,不易 侵蚀成谷地 被侵蚀,常
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地 垒),如华山、庐山、 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解析:由题干可知,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读图可知,图中谷地 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间新、两翼老,且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 为向斜,故B、D项错误。图中西侧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 升幅度大,故A项错误,C项正确。
(1)解释宁夏平原从大湖到平原的演变过程。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6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6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f527c15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0.png)
线路走 向
形弯曲 平原地区线路一般要避开沼泽, 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 镇
以降低单位距离内的地面坡度
节约建设成本和少占用耕地,保证 运输安全
避开断层和地质灾害多发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小灾害影响
线网密 度
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平原 地区密度较大
山区人口密度较小,经济比较落后, 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 本大
第16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
必备知识—基础落实
关键能力—能力突破
必备知识—基础落实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1.褶皱 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一系列 波状弯曲 。
挤压力
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
形式
褶皱
背斜
向斜
地貌 形成 山岭 ,如A处
形成 谷地 ,如C处 形成 谷地 ,如B处
形成 山岭 ,如D处
原因
观测点海拔(m) 440 471 500 526 500 477 500
出露岩层
a
b
c
d
c
b
c
1.图中甲处可能是( D ) A.背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谷 D.向斜山 2. 沿 图 中 虚 线 方 向 作 地 质 剖 面 图 , 下 列 最 符 合 乙 处 地 貌 特 点 的 是
( C)
[2022·北京密云区期末]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 成3~4题。
答案:C
[图解思路]
[感悟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图示为全球海陆分布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和四种板 块边界类型示意图,在区域认知上明确六大板块的分 布特征及不同板块的边界类型 通过读图并结合所学板块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图1 中四地与图2板块边界类型的对应关系
高考地理地貌与地貌类型
![高考地理地貌与地貌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d9e41ab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0.png)
高考地理地貌与地貌类型地貌是指地壳表面形成的各种地形和地表特征的总称。
它是地球表面构造活动的结果,是地球长期以来的地壳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产物。
对于地理学考试来说,地貌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在考试中对地貌及其类型的认识和理解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一、地貌的定义与分类地貌是地壳上陆地表面的各种形态的总称。
地貌的形成与构造运动、风化作用、水的作用、冰雪和重力的作用等有关。
地貌有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高原:指相对平坦和连绵的地表,具有较高的海拔和广阔的面积。
高原通常由巨大的岩石块状构成,是地壳构造抬升后的产物。
例如,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由造山运动形成。
2. 山脉:是地壳的隆起带,具有较大的海拔和陡峭的坡度。
山脉是由地壳板块的挤压和隆起形成的,代表性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3. 山地:是指在山脉周围形成的地形,其地势较高,坡度较大。
山地通常由多个山峰和山谷组成,地形起伏较大。
中国的川西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地貌。
4. 平原:是相对平坦和广阔的陆地表面,没有明显的起伏。
平原通常由沉积物覆盖而成,是河流冲积、风力作用和海洋沉积的结果。
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都是中国的广阔平原地貌。
5. 丘陵: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地势较高,但坡度较缓。
丘陵通常由构造抬升和侵蚀作用共同形成,地形起伏较小。
英国的丘陵地貌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
6. 河谷:是河流侵蚀剧烈地区形成的地形,具有狭长而陡峭的特点。
河谷分为V型谷和峡谷两种类型,是水的作用造成的。
云贵高原的剑门关就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地貌。
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地貌类型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地质构造、气候、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
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成的基础,地壳运动会导致地形的隆起和沉降。
例如,地壳的抬升会形成高原和山脉,而地壳的下降会形成低洼地区和盆地。
2. 气候:气候对地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气候可以通过降水、风力、冰雪和温度等因素影响地表的风化和侵蚀过程。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a6081d6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b.png)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和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
地质构造的形成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它揭示了地球演化的规律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地质构造可以分为内因性地质构造和外因性地质构造两大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地理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一、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外因素作用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构造特征,包括地壳的构造、地质体的形态、构造运动和构造形成的过程等。
地质构造控制着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变化。
二、地质构造的分类1. 内因性地质构造内因性地质构造是指地壳内部的构造特征和动力学活动,包括地壳变形、地壳遗迹、构造运动等。
内因性地质构造主要是地震、火山活动、构造运动等造成的地质现象。
2. 外因性地质构造外因性地质构造是指由地表外力、气候效应、侵蚀和沉积等地质过程造成的构造特征,包括地貌、河流、湖泊、风化等。
外因性地质构造主要是由风、水、冰等外力造成的地质现象。
三、地质构造的特征地质构造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地质构造是区域性的。
地球上的地质构造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一个区域内的相似地质特征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地质构造单元,如板块、地块等。
2. 地质构造是组合性的。
一个地质区域内常常存在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丰富的地质构造景观。
3. 地质构造是动力性的。
地质构造是地球内外力作用的结果,构造活动量大或小,构造运动迅速或缓慢,地形地貌的变化都与构造活动有关。
4. 地质构造具有时间性。
地质构造是地球演化的历史产物,构造形成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形成的结果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四、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1. 内因内因包括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和地球尺度的物质运动等。
内因构造是由地球自身的物质运动引起的,如地震、火山活动等。
2. 外因外因包括大气、水体、风、生物等地表的物质和作用力对地质构造的影响。
高考地理地质学:岩石圈运动与构造现象
![高考地理地质学:岩石圈运动与构造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cd70f5b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07.png)
高考地理地质学:岩石圈运动与构造现象在高考地理中,地质学的部分总是充满了神秘与魅力,而岩石圈运动与构造现象更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个奇妙的领域,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
岩石圈可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时刻都在进行着各种运动,这些运动塑造了我们所看到的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和地貌。
岩石圈的运动主要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表现为板块的漂移,就像巨大的拼图在地球表面缓慢移动。
例如,大家熟知的大陆漂移学说,就是基于对岩石圈水平运动的研究。
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分离等作用,形成了地球上众多的山脉、海沟和裂谷等构造。
当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时,往往会形成雄伟的山脉。
比如,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造就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
在这个碰撞过程中,岩石受到强烈的挤压和变形,不断抬升,最终形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而板块的分离则会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这里,板块逐渐拉开,地壳变薄,地幔物质上涌,形成了巨大的裂谷带。
垂直运动则表现为地壳的上升和下降。
地壳上升会形成高原和山地,而地壳下降则会形成盆地和海洋。
例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持续的地壳上升,成为了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
除了板块运动,岩石圈还存在着其他的构造现象。
褶皱和断层就是其中常见的两种。
褶皱是岩石在挤压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
如果褶皱的幅度较大,就会形成山脉;如果幅度较小,则可能在地表形成连绵起伏的丘陵。
而断层则是岩石在受力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发生断裂形成的。
断层可以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
正断层通常会导致一侧的岩石相对下降,形成谷地;逆断层则会使一侧的岩石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
地震也是与岩石圈运动密切相关的一种自然现象。
当岩石圈中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就会突然释放能量,产生地震。
地理高考复习关键能力 融会贯通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附答案解析)
![地理高考复习关键能力 融会贯通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ec8f0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4a.png)
关键能力·融会贯通能力1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2018·江苏高考改编)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1)~(3)题。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3)关于甲、乙两地之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良好的储油构造B.良好的储水构造C.适宜工程隧道建设D.有色金属矿丰富【解析】(1)选A,(2)选A,(3)选B。
第(1)题,从图中甲、乙之间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的数值可知,甲、乙之间为山地;从材料中P、C岩层的新老顺序,可知甲、乙之间岩层分布状况是老-新-老,呈现为向斜的分布特征,为向斜山;符合上述要求的向斜山为A项。
第(2)题,丙处垂直向下钻探取芯,可能获取到比丙处D岩层更老的岩层S1和S2,即志留系岩层。
第(3)题,甲、乙两地之间是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背斜处适宜工程隧道建设;有色金属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而图中没有信息显示该处岩浆活动强烈。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 突破1 A.背斜岩层新老关系B.向斜岩层新老关系C.未受外力侵蚀地貌D.受外力侵蚀地貌(2) 突破1 A.岩层形态的变化B.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C.岩层新老关系的垂直变化D.岩层新老关系的水平变化(3) 突破2 A.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C.背斜适宜工程隧道建设D.大型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答案:(1)BD (2)C (3)B【备用真题】(2016·北京高考)右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读图,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解析】选D。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是地下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受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山顶变平,随着岩石圈的下降,山顶部没入水下,进一步受海水的侵蚀变得更为平坦。
高考地理地壳结构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壳结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fbb76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6.png)
高考地理地壳结构知识点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固态表层,它包裹着地球的岩石和土壤。
地壳的结构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们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地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壳的组成、特征,以及地壳结构对地球地貌形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这些岩石可以分为三类:基础岩、沉积岩和火成岩。
基础岩是地壳中最古老的岩石,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
这些岩石具有坚硬、耐磨的特点,广泛分布于地壳的上部。
基础岩可以通过磨蚀作用暴露在地表,形成高山和丘陵地貌。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的重重叠嶂就是由基础岩的构成所致。
沉积岩主要是由沉积物在地表或水中沉积后经压实形成的岩石。
它们广泛存在于平原、盆地、海底等地区。
沉积岩的特点是层理明显,颗粒间相对松散。
这些岩石的形成与河流、风、冰川、海洋等自然力量的作用紧密相关。
在地形中,沉积岩往往表现为平坦、广阔的平原和低洼地带。
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主要分为两类:深源火成岩和浅源火成岩。
深源火成岩是在地壳深部的岩浆在冷却凝固时形成的,它们的岩浆喷发不会到达地表。
浅源火成岩则是岩浆喷发到达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如玄武岩和安山岩。
火成岩的形成与火山喷发、地震等现象有着密切关系。
一些火山岛和火山口就是火成岩活动的结果。
除了岩石,地壳还包含矿产资源和矿物元素。
地球上的资源主要分布在地壳上,各种重要的金属矿产,如铁、铜、铝等,都是地壳中存在的。
地壳中的矿物元素不仅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还对地球的构造、地壳运动和地质活动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地壳结构是地壳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地壳中的构造活动会引起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
地壳运动可以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包括地壳隆起、降沉,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因为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导致地壳垂直隆起。
水平运动则主要表现为地壳的滑移和挤压,如北美洲与欧亚大陆之间的板块运动造成的断裂和山脉的形成。
地球地貌的形成与地壳结构紧密相关。
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如山脉、高原、盆地、河流和湖泊等,都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2022届高考地理微考点多维练(地形塑造)15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 原卷
![2022届高考地理微考点多维练(地形塑造)15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 原卷](https://img.taocdn.com/s3/m/1cc5c69348d7c1c709a14593.png)
微点练15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一、单项选择(2021·河北选择考)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
其中F1~F4为断层。
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背斜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A.水平挤压B.水平拉张C.垂向挤压D.垂向拉张2.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A.F1—F4疏导性能好B.F1—F4延伸到地表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D.F1—F4断至含油层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4.图中丙地()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山C.可修建隧道 D.可勘探开采石油敦德吉林(39°35'N,102°15'E)是巴丹吉林沙漠中的一个咸水湖。
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部分地区地质剖面图,钻孔1、钻孔2为取水孔。
完成下列小题。
5.图示地区()A.沙丘海拔约为200米 B.整体地势南高北低C.钻孔1处地下水埋深较深 D.北大山属于褶皱山6.敦德吉林湖泊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A.雨水B.河流水 C.冰雪融水 D.海水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
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图中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断层E形成时间早于④地 B.形成②③的内力作用相同C.①受外力作用堆积形成山 D.岩层⑤断裂发生明显位移8.研究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是( )A.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B.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 D.d地的地貌景观可发展旅游业合理保护和利用地下水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图为“泉城济南泉水补给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某年春季,济南趵突泉水位持续降低,其原因不可能是( )A.春季降水量偏少 B.农业在春季播种季节用水量大C.南部山区植被破坏严重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泉水的补给类型10.根据图中信息和水循环原理知识,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A.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B.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C.南部山区降水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高低D.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下图是“油气田地质示意图”。
【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五章 第1讲 课时27 地质构造与地貌
![【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五章 第1讲 课时27 地质构造与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fba746b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e.png)
课时27地质构造与地貌1.褶皱(1)概念:在____________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______弯曲。
(2)类型背斜向斜岩层形态岩层向____拱起岩层向______弯曲早期地貌常形成______ 常形成______倒置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______,容易被侵蚀成______向斜槽部由于受到______,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______图示概念辨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如褶皱、断层,与地表形态无关,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新老关系、是否连续。
②构造地貌:是在地质构造基础上形成的地表形态,如向斜谷、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断块山等。
特别提醒“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为地形倒置,主要是由外力作用而形成。
2.断层(1)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______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______。
(2)类型:有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两种。
形式示意图地貌举例水平位移在山地,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______美国西部的圣安德列斯断层垂直上升的岩块经__________我国的华山、庐山、位移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泰山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3)简述断层和断裂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念解读正断层和逆断层正断层逆断层相对位移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作用力主要是受到拉张力和重力作用,多出现于张裂性板块边界主要由水平挤压与重力作用而形成图示注:断层面两侧的岩块称为断层盘,其中位于倾斜断面之上的为上盘,位于倾斜断面之下的为下盘。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8a00e8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3.png)
地理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而地质构造作为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地质构造主要探讨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我们认识和利用地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地理构造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内外部结构、形态、运动规律等方面的问题。
地质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演化的结果,它通过地壳的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等,使得地壳不断发生改变。
地球构造主要分为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
内部构造指的是地球内部的地幔、外核和内核的构造,这些区域形成了地球的内部结构。
外部构造主要包括地壳、地形和地貌等。
地壳又可以分为地壳岩浆活动区和地壳构造带。
地壳岩浆活动区主要是指在板块相互碰撞和与地幔交互的地球表面岩浆活动的区域,而地壳构造带是指地壳中存在的断裂、褶皱和隆升沉降等地质构造形态。
地壳岩浆活动区造成了地质带的形成,而地质带又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壳的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造成的地质带不仅是地球上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居住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晚中生代到新生代的构造运动造成了中国东部沿海平原的形成,这样的地理构造带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而在中国的西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兴起与黄土高原的地质构造关系密切,生长于黄土层中的作物给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提供了重要支持。
除了构成宜居地带、农业适宜区的地理构造,地质构造还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例如,斯拉夫斯夫区的煤炭储量丰富,这是由于该区域产生了大量暴露于地表的生物化石造成的。
地理构造对于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地质构造对于矿产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质构造对人类的影响不仅限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生产活动,还包括自然灾害的产生。
例如,地震是地壳内部构造变动及其运动规律的结果,而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震灾害对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通过研究地质构造,可以对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进行预测和防范,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新高考地理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
![新高考地理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66ff603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0.png)
考点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运动和变化,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错位,它包括两种最主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例如背斜成岭、向斜成谷、断崖、块状山地等。
【拓展提升】图尔卡纳湖(下图)位于肯尼亚北部,是东非大裂谷干旱沙漠地区的内陆湖。
甲地是一处全年都能提供发电条件的“风洞”,风能资源丰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尔卡纳湖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火山口湖B.盐度南高北低C.深度北深南浅D.盐度逐年降低2.甲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①狭管效应显著①距离冬季风源地近①常年受东北信风控制①湖陆风显著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B 2.C【解析】1.由材料可知,图尔卡纳湖是东非大裂谷干旱沙漠地区的内陆湖,属于断陷构造湖,A错误;湖泊北部由唯一的长年支流奥莫河注入湖泊,淡水注入,湖无出口,因此,盐度南高北低,B正确;北部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沉积,湖泊深度北浅南深,C错误;属于内陆湖,盐分不断累积,盐度逐年增大,D错误。
故选B。
2.甲地两侧等高线密集,甲地等高线稀疏,位于两山地之间,狭管效应显著,①正确;位于赤道附近,没有冬季风影响,①错误;湖泊位于东非高原,四周高中间低,地形封闭,湖盆除北部外,气候炎热干旱,东北信风影响不到,①错误;湖泊水面狭窄,湖泊东西两岸湖盆宽阔,湖陆风显著,风能资源丰富,①正确。
故选C。
阿塔巴斯卡瀑布位于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的阿塔巴斯卡河上。
每年夏季有大量的冰雪融水注入阿塔巴斯卡河。
经过上万年的冲刷,河床上的石英砂岩被水流切割出25米深的峡谷,塑造出壮丽的瀑布奇观。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精讲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d2fa522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9.png)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精讲地质构造是高考地理中的重要考点,它对于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运动以及各种地质现象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和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主要包括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
褶皱是指岩层在水平挤压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
褶皱又可以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根据地表形态来判断背斜和向斜,因为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可能因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断层是指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
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两种类型。
地垒是指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形成块状山地;地堑则是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显著的。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巨大褶皱山脉;而华山、庐山等则是由地垒构造形成的断块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则是由地堑构造形成的谷地。
在实际的地理环境中,地质构造与其他自然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例如,褶皱山脉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可能形成独特的山峰、峡谷和溪流等地貌景观。
三、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地质构造对于找矿和找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石油次之,分布于中部;水最重,分布在底部。
因此,在背斜构造中,往往能够发现油气资源。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的汇聚,常常形成自流盆地。
在向斜盆地中,打井往往能够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此外,断层附近往往会有地下水出露,形成泉水。
但在修建水库和隧道等工程时,应尽量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质灾害。
四、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地质构造的影响。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题型汇总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题型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71b851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a.png)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题型汇总在高考地理中,地质构造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常常以各种题型出现来考查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对常见的高考地理地质构造题型进行一个汇总。
一、地质构造的类型判断这是最基础的题型之一。
地质构造主要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类型。
褶皱又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则分为地垒和地堑。
对于褶皱的判断,需要观察岩层的形态。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在实际题目中,可能会给出一幅地质剖面图,让我们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
这时候要注意观察岩层的弯曲方向和新老关系。
断层的判断相对较为直接。
如果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地垒是断层面两侧的岩块相对上升,中间岩块相对下降;地堑则是断层面两侧的岩块相对下降,中间岩块相对上升。
例如:给出一幅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其中显示岩层有明显的弯曲和断裂。
要求判断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类型。
解题思路:首先观察岩层的弯曲情况,确定是背斜还是向斜;然后再看是否有岩层的断裂和位移,判断是否为断层,以及是地垒还是地堑。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会对地表形态产生重要影响。
背斜一般形成山岭,但在长期外力作用下可能会形成谷地;向斜通常形成谷地,但也可能由于外力堆积而形成山岭。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华山、庐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在这类题目中,可能会给出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图,要求分析其形成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比如:某地区地表起伏较大,有高山和谷地。
给出该地的地质构造图,分析其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解题方法:结合地质构造的类型和特点,考虑外力作用的影响,解释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三、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地质构造在找矿和找水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因为石油、天然气等矿产往往在背斜的顶部。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因为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有利于地下水的汇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斜地貌
特点
成山(外力侵 中间岩石
蚀成谷)
老,两翼
岩石新
成谷
中间岩石 新,两翼 岩石老
意义
石油、天 然气,隧 道
水
教学ppt
8
教学ppt
9
(二)、断层与地貌 1、概念: 岩体破裂,并且发生错位。
断层形态 上升岩块 下降岩块 断裂带
构造 地貌
块状山地 或高地
谷地 或低地
裂谷 或河流
实 例
庐山、 渭河平原、 东非大
教学ppt
5
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板块内部
板块交界处
消亡边界 (碰撞)
生长边撞 陆洋碰撞
裂谷、海洋
褶皱山脉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教学ppt
6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外力作用与地貌
教学ppt
7
(一)、褶皱
概念: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 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
褶皱 背向斜斜
3
四、板块构造学说
1、基本观点
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 中
②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
③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相撞地区可形 成山脉、海沟、岛弧等
2、板块边界 ①生长边界(张裂区):海岭、断层、裂谷
②消亡边界(碰撞区):海沟、岛弧、造山带 视频
教学ppt
`4
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③处?
(3)A、B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A 处。
若要开采地下水,就在 B 处。若要修隧道,应从 A处通过。
斜。 ,
教学ppt
15
四、外力作用与地貌
1、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关系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教学ppt
16
2、流水作用(湿润地区)
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 使地表变得崎岖。瀑布、
沟谷和河谷流水使沟 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
侵 谷和河谷加宽加深 强烈表现;黄土高原千
蚀
沟万壑的地表也是流水
流
侵蚀的结果
水
作
用
流水在搬运途中,由 山区河流在山口形成山
沉 于流速降低,所携带 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
积 的物质便沉积起来 泥沙淤积形成冲积平原
和三角洲
为三支,一支流经总江口,在党江镇分三处入海;一支经沙岗镇入海;另一支经周江、
廉州镇的烟楼村入海。南流江分流入海,并且在出海处形成网状河系,造就了广西最
大的三角洲——南流江三角洲。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水、土、光、热条件都
十分优越,是广西重要的稻谷、甘蔗、花生产区,其外沿也多岛屿、滩涂,适宜捕捞
和海产养殖。
教学ppt
25
风蚀地貌
教学ppt
26
教学ppt
27
风蚀蘑菇
教学ppt
28
风蚀城堡(雅丹地貌)
教学ppt
29
用堆风 积力 作的
教学ppt
30
“女王”石
海蚀洞
海浪侵蚀地貌
教学ppt
31
涠洲岛海蚀地貌
海蚀崖
地 涠 海蚀平台
貌洲
岛
海
蚀
教学ppt
32
教学ppt
24
3.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
在干旱地区,风扬起
沙石,吹蚀地表,形 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
侵 成风蚀沟谷、风蚀洼 地、戈壁、裸岩荒漠、
蚀 地 ; 地 表 沙 尘 和 碎 屑 风蚀柱、风蚀蘑菇
风
物被风力侵蚀搬走,
力
形成戈壁和裸岩荒漠
作
用
风在搬运途中,当风 沉 力 减 小 或 气 流 受 阻 , 沙丘、沙垄、黄土堆积 积 便导致风沙沉积
教学ppt
17
教学ppt
18
教学ppt
19
地下溶洞
云南路南石林
桂林山水
流水侵蚀、溶 蚀 (喀斯特地貌)
教学ppt
20
地下溶洞教(学ppt桂林芦笛岩) 21
教学ppt
22
南流江冲积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貌流 水 沉 积 地
教学ppt
三角洲
23
南流江三角洲
南流江经合浦县东北部的曲樟乡流入合浦境内,经常乐镇、石康镇、石湾镇后分
地壳运动和地表形态
教学ppt
1
一、地壳变动
——地壳表面形态的变化
二、地质作用
1、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 2、分类
地质 能量来源 作用
主要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 响
内力 来自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岩浆活 隆起或凹陷,使
作用 主要是地球内部 动、变质作用、地 地表高低起伏
的热能
震
外力 来自地球外部, 风化、侵蚀、搬运、把高山削低、凹
泰山
汾河谷地 裂谷
教学ppt
10
庐山断层山
教学ppt
11
泰山断层山
教学ppt
12
华山断层山
教学ppt
13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断层形成的地堑
教学ppt
14
典型例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褶是皱
,其中A为背
斜,B向为
(2)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①是 ②和
作用 主要是太阳能 沉积、固结成岩 地填平,使地表
教学ppt
趋于平坦
2
三、地壳运动
类型
水平运动
运动方向 表现形式 产生结果
实例
平行于地球表面
地壳水平位移, 岩层弯曲变形
褶皱山系,裂谷 或海洋
喜马拉雅山、大 西洋
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球表面 地壳抬升或下沉
地表高低起伏, 海陆变迁 青藏高原、台湾 海峡
教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