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1课时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学生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这一事实。能利用电离概念对常见的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说明,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常见酸、碱、盐的电离。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1课时,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为切入点,引入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三)学情分析

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了溶液、溶解度、酸碱盐、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对水溶液及水溶液中的反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也仅限于知道化学反应的结果,对反应的本质与过程了解尚浅。高一学生学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分类,学习了判断酸、碱、盐等各类化合物,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与评价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质溶于水的导电性差异,提高实验探究水平及创新意识。

2.从宏微结合的视角,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化合物导电实质,建立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

3.通过电离理论的学习,用电离方程式表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微观过程,从电离角度探究酸碱定义,建构“宏微符”三重表征模型。

4.运用电解质溶液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评价目标

1.通过视频实验观察,讨论物质溶于水的导电性差异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

2.通过氯化钠的微观动画视频的学习,对“电解质导电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诊断并发展学生宏微结合的认识水平以及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3.通过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特征对酸碱下定义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多重表征能力水平。

4.通过对问题的回答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三、教学与评价思路

四、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难点

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电解质电离的驱动能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六、教学方法

学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应采用实验、微观动画展示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学习。

七、教学过程

环节1:初识电解质

【学习任务1】回顾所学,展开思考。

【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Ⅰ(宏观现象) 回顾旧知,探疑解惑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初步学习概念 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

Ⅰ(微观本质) 基于事实,探究本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分析,了解导电实质,理解相关概念 诊断并发展学生宏微结合的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Ⅰ(符号表征) 微观演示,表征过程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用化学符号表征微观过程,从电离角度探究酸碱本质。 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多重表征能力水平。

Ⅰ(概况提升)

辨析概念,深化认知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分析数据,建构认识模型。

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概念模型认识的结构化水平。

情境:已知胶体的聚沉需加电解质

提问:电解质指的是怎样的一类物质?金属单质和石墨都能够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回顾已知,实验探究

讨论导电原因

已知中的困惑

结合实验学习概念

引发探究问题

认识电解质概念

学习任务1教学流程图

设计意图:基于已有困惑,导入课题,引发学生对电解质概念思考引导学生对电解质的水溶液或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原因的思考,通过直观的观察,记住实验现象,引发对现象(问题)的思考。 环节2:再探电解质

【学习任务 2】探究物质的导电原因,引出电离的概念。

【评价任务 2】诊断并发展学生宏微结合的认识水平(物质水平、微粒水平)以及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学习任务2教学流程图

设计意图:依据实验现象引发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对比深入学习,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据此总结辨别电解质的事项,加深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 环节3:共探电离

【学习任务3】建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模型,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的本质。 【评价任务3】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多重表征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展示: NaCl 固体/溶液

示意图

提问:为什么电解质的导电性存在差异?理解电解质概念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基于事实分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呈现形式 探究物质微粒的存在

基于实验事实

分析导电的实质

引发探究问题

微观本质

学习任务3教学流程图

设计意图:借助科学史料、动画演示,加深学生对电离本质的理解,并引用电离史料,建立电离的概念以及模型,辅助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的科学过程,加深学生对电离实质的理解,培养学生从电离角度认识物质,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环节4:概况提升

【学习任务 4】辨析与深化概念,建构认识模型。

【评价任务 4】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概念模型认识的结构化水平。

学习任务4教学流程图

设计意图:基于数据事实,引导学生分析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拓展对学生对电解质导电能力大小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思维,并通过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帮助学生熟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电解质

一、概念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一些有机物。 二、电解质

1.对象:化合物

展示:科学史料;

动画演示:离子移动过程; 书写:酸碱的电离

提问:电离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如何表征?根据酸(HCl 、HNO 3),碱(NaOH 、Ba(OH)2)的电离书写,归纳本质。 基于事实分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呈现形式

表征微观过程

史料、动画素材

分析酸碱盐本质

引发探究问题

符号表征

展示:同浓度同体积物质导电的数据; 习题:反馈迁移

提问: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

的大小由什么来决定?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多吗?

结合数据分析,深入理解概念,练习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