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总参数电路
集总参数的电路
![集总参数的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12827b1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e.png)
集总参数的电路
电路是电子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各种不同的元件组成,用于控制电流和电压的流动。
其中,集总参数电路是一种简化模型,用于描述电路中各种元件的总体特性。
它通过整合电路中的元件,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从而简化了电路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电路的各个元件被抽象为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基本元件,并用它们的参数来描述电路的特性。
这些参数包括电阻的阻值、电容的电容值以及电感的感值等。
通过这些参数的组合,可以构建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路,如RC电路、RL电路和LC电路等。
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一些基本的电路定律和公式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例如,欧姆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电阻中的电流,而基尔霍夫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各个节点的电压。
这些定律和公式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同样适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需要具体的数学计算,只需要了解它们的应用原理。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等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元件和确定参数时要慎重考虑。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电路的功耗和功率传输效率,以便合理利用电能资源。
集总参数电路是电子技术中常用的一种电路模型,它简化了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过程。
通过合理选择元件和确定参数,我们可以设计出
稳定、可靠且高效的电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满足电路的需求和要求。
通过深入理解集总参数电路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等问题,并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1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第1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ff2214efe4733687e21aaea.png)
iS
26
电流源的两种工作状态: 电流源的两种工作状态:
1. 产生电功率, 产生电功率, 作为电源工作。 作为电源工作。 2. 吸收电功率, 吸收电功率, 作为负载工作。 作为负载工作。
U U
IS
IS
零值电流源:一个零值电流源相当于开路。 零值电流源:一个零值电流源相当于开路。
iS
a u b a u
a
i1 + i2 + i3 = 0 i1 − i4 + i6 = 0 i2 + i4 − i5 = 0 i3 + i5 − i6 = 0 i1 + i2 + i3 = 0
i1 i2 i3
b
i4 i5 i6
c
节点c 节点 上面3式相加 式相加, 上面 式相加,得
19
三.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KVL: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 :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 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可表达为:
dq = i ( t ) dt
a
b
u (t)
11
电荷失去的能量(即电路所吸收的能量) 电荷失去的能量(即电路所吸收的能量)为
dw = u ( t ) dq = u ( t ) i ( t ) dt
该时刻该电路吸收电能的速率(电功率) 该时刻该电路吸收电能的速率(电功率)为
p (t ) = dw dt = u (t ) i (t )
实际吸收24W功率。 功率。 实际吸收 功率
14
例2. 已知 i= 2A,u = -5V,求其产生的功率和 -2 , ,求其产生的功率和0- 秒产生的电能。 秒产生的电能。 i (t) a b 解:关联参考方向下
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
![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c30daa25fad6195f302ba630.png)
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 组成电路模型的元件,都是能反映实际电路中元件主要物理特征的理想元件,由于电路中实际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和电磁现象有关,因此有三种最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理想电阻元件R;表示贮存电场能的理想电容元件C;表示贮存磁场能的理想电感元件L,当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工作时电磁波的波长时,可以把元件的作用集总在一起,用一个或有限个R、L、C元件来加以描述,这样的电路参数叫做集总参数。
而集总参数元件则是每一个具有两个端钮的元件,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钮流出的电流;端钮间的电压为单值量。
参数的分布性指电路中同一瞬间相邻两点的电位和电流都不相同。
这说明分布参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除了是时间的函数外,还是空间坐标的函数。
一个电路应该作为集总参数电路,还是作为分布参数电路,或者说,要不要考虑参数的分布性,取决于其本身的线性尺寸与表征其内部电磁过程的电压、电流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若用 l表示电路本身的最大线性尺寸,用λ表示电压或电流的波长,则当不等式 λ>>l 成立,电路便可视为集总参数电路,否则便需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
电力系统中,远距离的高压电力传输线即是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因50赫芝的电流、电压其波长虽为 6000 千米,但线路长度达几百甚至几千千米,已可与波长相比。
通信系统中发射天线等的实际尺寸虽不太长,但发射信号频率高、波长短,也应作分布参数电路处理。
研究分布参数电路时,常以具有两条平行导线、而且参数沿线均匀分布的传输线为对象。
这种传输线称为均匀传输线(或均匀长线)。
作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实际应用的传输线可以等效转换成具有两条平行导线形式的传输线,而且这种均匀的传输线容易分析。
传输线是传送能量或信号的各种传输线的总称。
其中包括电力传输线、电信传输线、天线等。
传输线又称长线。
由于它具有在空间某个方向上其长度已可与其内部电压、电流的波长相比拟,而必须考虑参数分布性的特征,所以是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
第1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第1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f3d822c453610661ed9f427.png)
3. 参考方向
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参考方向,或称为 正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假定的电流方向。 表示法: (1)箭标法:→ (2)双下标法: iab 4. 例
i i = 1A i
则电流的实 际方向为: 从左到右
则电流的实 际方向为: 从右到左
i = 1A
i = 2A 则电流的实 际方向为: 无法确定
i = 0
图l-10
思考与练习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i 1A 2A 0 i 3A
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能量守恒法则: 在任意单位时间内,电路中产生和消耗的能量必须相等, 或所有元件能量的代数和为零。 因此可以得到电路的功率守恒法则:在任意时刻,电路 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相等,或所有元件功率的代数和
解:各二端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1 U 1 I 1 (1V ) (1A ) 1W
P2 U 2 I 2 ( 6V ) ( 3A ) 18 W
P4 U 4 I 4 ( 5V ) ( 1A ) 5W ( 发出5W)
P5 U 5 I 5 ( 10 V ) ( 3A ) 30 W ( 发出30W)
网孔与平面电路的画法有关,例如将图示电路中的支
路1和支路2交换位置,则三个网孔变为 {1,2}、{1,3,4}和{4,5,6}。
注:平面电路是指能够画在一个平面上而没有支路交叉的电路。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irchhoff’s Current Law, KCL)
1、电荷守恒: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② P “+‖或 “-‖表示了能量的流向。
P “+‖表示P>0 吸收(消耗)能量 P ―-‖表示P<0 产生(提供)能量
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b9d424928ea81c758f578b3.png)
第1章1.1 复习笔记一、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1.基础元件图形实际电路是由电阻器、电容器、线圈、电源等部件和晶体管等器件相互连接组成的,各种部、器件可以用图形符号表示,如表1-1所示。
表1-1 部分电气图用图形符号2.集总电路(1)定义集总电路是指由集总参数元件组成的电路。
(2)应用条件当电路的尺寸远小于最高频率所对应的波长时,可以当做集总电路来处理。
二、电路变量电流、电压及功率1.电流(1)定义电流是指每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表达式电流的表达式为(3)分类①恒定电流恒定电流是指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简称直流。
②交变电流交变电流是指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简称交流。
2.电压(1)定义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是指单位正电荷由a点转移到b点时所获得或失去的能量。
(2)表达式电压的表达式为(3)分类①恒定电压恒定电压是指大小和极性都不随时间而变动的电压,也叫直流电压。
②时变电压时变电压是指大小和极性都随时间变化的电压,也叫交流电压。
(4)关联参考方向:关联参考方向是指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参考方向一致,如图1-1所示。
图1-1 关联的参考方向3.功率(1)定义功率是指能量流动的速率。
(2)表达式功率的表达式为p(t)=u(t)i(t)(3)功率的正负功率的正负表示能力的吸收与产生,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①当功率为正,电路吸收能量,p值即为吸收能量的速率;②当功率为负,电路提供能量,p值为产生能量的速率。
三、基尔霍夫定律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定律内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表述为: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进)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2)表达式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数学表示式为(3)理论基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理论基础是电荷守恒法。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定律内容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表述为: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u-i的约束关系)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u-i的约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61157b6d1f34693dbef3e19.png)
求任一集总电路中ab两点间电压值Uab的方法: 从a点出发沿任一路径到达b点,沿途各支路电压降的 代数和。默认a点为参考“+”,b点为参考“--”。
8、推广结论的应用
求任一集总电路中ab两点间电压值Uab的方法: 从a点出发沿任一路径到达b点,沿途电压降的代数和。 默认a点为参考“+”,b点为参考“--”。 a
知识回顾:
1、基尔霍夫定律:
KCL
研究对象:节点电流 内 容: 推广结论:任一理想封闭面
KVL 研究对象:回路电压 内 容: 推广结论:任一闭合路径
2、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常用元件 电阻元件:无源元件 u 电导:G 单位西门子S
Ri
1
u Ri
i
G
电 压 源:有源元件
1
R
u
G
性
质:
§1-5 电压源(元件)(voltage source)
集总电路中主要的能量来源 :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 1、本质:从实际电源抽象出来的一种模型 2、性质: (1)端电压为恒定值Us或一定的时间函数us(t),与i无关 (2)电压值由自身性质决定,流经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3)有源元件 (4)与电压源并联的元件,端电压即为电压源的电压值 3、特性曲线(恒定电压源)
4、课程梗概(方法) 上册: 第一篇 电阻电路分析: 只含电阻元件和电源元件 第二篇 动态电路分析: 除电阻和电源外,还有动态元件。 下册: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和S域分析法(略)
第一篇 总论和电阻电路的分析
基本思想: 学习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求解电阻电路中的任一变量
主要内容: 一个方向:关联、非关联参考方向 二类约束: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的VCR 三种基本方法:网孔法、节点法、叠加法 四个元件:电阻、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
电路课件第1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电路课件第1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a78cd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4.png)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总结词
电压源和电流源是电路中的两种基本元件,它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等效变换相互转换。
详细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源自压源可以等效转换为电流源,反之亦然。这种等效变换对于简化电路分析非常有用,尤其 是在处理含有电源元件的复杂电路时。通过等效变换,可以将电路中的元件进行简化,从而更容易地求解电路中 的电压和电流。
欧姆定律
总结词
欧姆定律是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基 本关系,它指出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压和电 流成正比,电阻是它们比例的倒数。
详细描述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之一,它适 用于集总参数电路中的纯电阻元件。根据该 定律,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成正比 ,电阻是它们比例的倒数。也就是说,当电 压增加时,电流也会相应增加,反之亦然。 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直流电路,也适用于交 流电路。
电路ppt课件第1章集 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
流的约束关系
CONTENTS 目录
• 集总参数电路的概述 • 电压的约束关系 • 电流的约束关系 • 电路分析方法 • 实际应用案例
CHAPTER 01
集总参数电路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集总参数电路是指在实际电路中 ,凡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端点的 电路元称为元件,而不论这些元 件的大小、长短和形状如何。
电路的基本定律
欧姆定律
流过电阻元件的电流与电阻元件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诺顿定理
任何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等效为 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
基尔霍夫定律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流入节点的电流 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即 KCL定律;在任意回路上,电压降等 于电压升,即KVL定律。
戴维南定理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41f07976bec0975f465e265.png)
−
i7
8
7
−
− −1A
+
+5V − 10
u9 9 +
求得电流和电压为
例1-3-2
i4 = i1 − i2 = −3 − 2 = −5A
i7 = −i5 − i9 = −2 + 1 = −1A
u1 = u3 − u4 − u6 = 4 + 1 + 2 = 7V
dq i (t ) = dt
(1-2-1)
单位:安培(A),1安培=1库仑/秒。 常用的电流单位 有 µ A, A。 mA=1000µ A,1A=1000mA 。 m 1 方向:习惯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真实 方向。
1-2 电路分析的基本变量 参考方向:为了便于分析,可以先任意假设一 个电流的流向,这个假设的方向称为参考方向 或正向。 在参考方向下,计算出的电流值为正,说 明真实方向与假设的参考方向一致;如果为负, 则说明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即:
b
其中,b为节点处的支路数, ik (t )为第k条支路 电流。 或表示为:
∑i
出
= ∑ i入
1-3 基尔霍夫定律 关于KCL的讨论: (1)KCL的实质是电流连续性原理或电荷守 恒定律的体现。 (2)KCL说明了节点上各支路电流的线性约 束关系,各支路电流是线性相关的,KCL方 程是一个线性齐次代数方程。 (3)KCL与支路元件性质无关,只决定于电路 的结构。 (4) KCL不仅适用于一个节点,还可以推广为 任意封闭面。这个封闭面称为广义节点。
例1-2-1 已知某支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1)如i=2mA,u=-5mV,求元件吸收的功率, (2)如u=-200V,元件吸收功率p=12kW,求电流。
什么是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
![什么是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14312a4bf7ec4afe04a1dff8.png)
什么是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什么是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组成电路模型的元件,都是能反映实际电路中元件主要物理特征的理想元件,由于电路中实际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和电磁现象有关,因此有三种最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理想电阻元件R;表示贮存电场能的理想电容元件C;表示贮存磁场能的理想电感元件L,当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工作时电磁波的波长时,可以把元件的作用集总在一起,用一个或有限个R、L、C元件来加以描述,这样的电路参数叫做集总参数。
而集总参数元件则是每一个具有两个端钮的元件,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钮流出的电流;端钮间的电压为单值量。
参数的分布性指电路中同一瞬间相邻两点的电位和电流都不相同。
这说明分布参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除了是时间的函数外,还是空间坐标的函数。
一个电路应该作为集总参数电路,还是作为分布参数电路,或者说,要不要考虑参数的分布性,取决于其本身的线性尺寸与表征其内部电磁过程的电压、电流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若用l表示电路本身的最大线性尺寸,用λ表示电压或电流的波长,则当不等式λ>>l 成立,电路便可视为集总参数电路,否则便需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
电力系统中,远距离的高压电力传输线即是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因50赫芝的电流、电压其波长虽为6000 千米,但线路长度达几百甚至几千千米,已可与波长相比。
通信系统中发射天线等的实际尺寸虽不太长,但发射信号频率高、波长短,也应作分布参数电路处理。
研究分布参数电路时,常以具有两条平行导线、而且参数沿线均匀分布的传输线为对象。
这种传输线称为均匀传输线(或均匀长线)。
作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实际应用的传输线可以等效转换成具有两条平行导线形式的传输线,而且这种均匀的传输线容易分析。
传输线是传送能量或信号的各种传输线的总称。
其中包括电力传输线、电信传输线、天线等。
传输线又称长线。
由于它具有在空间某个方向上其长度已可与其内部电压、电流的波长相比拟,而必须考虑参数分布性的特征,所以是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
电路分析典型习题与解答
![电路分析典型习题与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da2508227e21af45b307a8a9.png)
电路分析典型习题与解答目录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例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网孔分析与节点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例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例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分解方法与单口网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u-i的约束关系)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u-i的约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54d90ca5022aaea988f0f11.png)
f (u, i ) 0
i
0
无记忆性! • 电阻器的分类
v
R(t1 )
R(t2 ) i
按时间:非时变与时变 按vi关系:线性与非线性
0
线性非时变电阻器
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伏安特性曲线是与时间 变化无关的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i (t )
v
v(t )
0
i
解析式
v(t ) Ri(t ) 欧姆定律 i(t ) Gv(t ) R=1/G
对普通家用电器而言,可不必考虑分布参数。
课程将只讨论集中参数电路,即为一个假设:集总假设。
§2 电路变量
基本要求:
( 1) 电流
( 2) 电压
( 3) 功率
参考 方向
1、基本变量(电流i和电压u)
电路理论中一般选用电流i和电压v作为基本变量
电流: 电压:
a
i dq dt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单位正电荷由一点转移到另一点获 得或失去的能量 )
说明
• KVL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也体现在该定律与回路 中元件的性质无关。
• KCL 、KVL只对电路中各元件相互连接时, 提出了结构约束条件。因此,对电路只要画出 线图即可得方程。 例如:求图中所示电流i。
5A
a
2A
i+2A+5A=0 i = -7A
i
例如:求图中所示电压u。 a
u
2V
3V
d
+
推论:电路中任何两点之间的电压与路径无关。
4、什么电路可以建立起集中参数电路模型?
**电路的尺度必须远小于电路最高频率所对应的波长 ** 集中化判据:λ≥10 l
电路分析基础 第1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电路分析基础 第1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d1debcc856a561252d36f5a.png)
电压升:正电荷从低电位到高电位,能量得。
5、电压的真实极性(方向): 电压从高到低称为电压的真实极性(实际极性)。
6、电压的参考极性(方向):
在分析电路时,参考极性为任意假定,在元件或电路的两
端用“+”和“-”表示。
7、参考极性与真实极性的关系: 1)若u > 0,真实极性与参考极性相同
2)若u < 0,真实极性与参考极性相反
U4=5V, U5=-10V, I1=1A, I2=-3A , I3=4A, I4=-1A, I5=-3A。
试求:(1) 各二端元件吸收的功率; (2) 整个电路吸收的功率。
例1-4 在下图电路中,已知U1=1V, U2=-6V, U3=-4V,U4=5V, U5=-10V, I1=1A, I2=-3A , I3=4A, I4=-1A, I5=-3A。 解:各二端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5、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若电流i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则i>0;或若i>0,表 明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 反之: 若电流i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不一致,则若i<0;或若i<0 ,表明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注意:在未标注参考方向时,电流的正、负无意义。因为正 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此就是实际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 说明:在集总电路中,在任一时刻从任一元件一端流入的电 流一定等于从它另一端流出的电流,流经元件的电流是一个 可确定的量,可用电流表测读。
(2)信号处理:实现电信号产生、加工、传输、变换等。
电气图
用元件图形符号表示的各部、器件相互连接关系的图。
3、分类:
线 性 非线性 时 变 时不变 集总参数 分布参数 激励与响应满足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电路。 电路元件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实际电路几何尺寸远小于最高工作频率所 对应的波长的电路。( d<<λ)
第1章 集总参数电路
![第1章 集总参数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6e51c03d192e45361066f593.png)
1.1
电能传输与转换
发电机 升压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源 信号传递与处理
话筒
中间环节
扬声器
放 大 器 负载
负载
话筒把声音(信息) 电信号 扬声器把电信号声音(信息)
信号源
2. 集总假设、元件模型 从麦克斯韦方程说起
电场定律
磁场定律 法拉第感应定 律 麦克斯韦-安培 定律 连续方程
JdS 0
即通过元件的总电荷无变化,流 入流出元件的电流相等。
2. 集总假设、元件模型
集总参数电路
(1)集总假设:在器件的物理尺寸远小于正常工作频率 所对应的波长时,可将它所反映的物理现象分别进行研究, 即用三种基本元件表示其三种物理现象,这就是集总假设。 采用集总假设的条件: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使用 时其最高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长。 例如,我国电力用电的频率为 50 Hz,对应的波长为
结论
u、i 为关联参考方向时,p < 0 — 提供功率 u、i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应采用 p = – u i
电压、电流引入了参考方向,其值就有了正负, 成为了代数量,其符号表明了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相同为正、相异为负
图示电路,US1与I的关系是关联参考方 向还是非关联参考方向?UR与I呢?
+ US1 –
b + u –
a
b + u –
关联参考方向
非关联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小结
(1) 参考方向(假定方向):可任意假定 (2) 参考方向(假定方向) 二者方向相同时,u ( i ) > 0 实际方向(真实方向) 二者方向相反时,u ( i ) < 0
例如:I1= 1A,I2= – 2A, I3= 3A,实际方向如何? 功率性质的判别
电路分析面试问题汇总
![电路分析面试问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01b0f6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71.png)
电路分析面试问题汇总1.集总参数电路与分布参数电路概念?答:如果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远小于工作信号波长时,可以认为电流传送到电路的各处是同时到达的,即没有时间延迟,这种条件下的电路称为集总参数电路,否则称为分布参数电路。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答:KCL: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入与流出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i(t)=0。
KVL: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周,各元件电压的代数和为零,即∑u (t)=0。
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概念及实际电源的模型和等效?答:如果一个二端元件接到任意外电路以后,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不变,其输出电流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则此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如果一个二端元件接到任意外电路以后,该元件两端的电流始终保持不变,其输出电压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则此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实际电源模型可以用两种形式表示:一种是电压源串联电阻形式,一种是电流源并联电阻形式。
根据等效概念,当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的外部伏安特性(VCR)相同时,二者可以相互等效。
4.受控源的概念?答:受控源的电流和电压是电路中某一支路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函数。
5.KCL与KVL方程的独立性?答:一般来说,对于有n个节点的电路图,其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这些节点称为独立节点。
一般来说,若电路中有n个节点和b条支路,则平面电路的网孔数为b-n+1个,而独立的KVL方程数也为b-n+1个,因此网孔是独立回路。
6.平面电路分析方法一——支路电流法?答:以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为独立变量的解题方法成为支路电流法。
其一般步骤为:①假设合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网孔的巡行方向。
②对n-1个节点列KCL方程,对b-n+1个网孔列以电流变量表示的KVL方程。
③求解各支路电流,进而求解其他量。
7.平面电路分析方法二——网孔分析法?答:利用网孔电流的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列写以网孔电流为变量的网孔方程,称为网孔分析法。
第1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第1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f27642555270722192ef750.png)
§1.1 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 §1.2 电路变量 电流、电压及功率 §1.3 基尔霍夫定律 §1.4 电阻元件 §1.5 电压源 §1.6 电流源 §1.7 受控源 §1.8 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 §1.9 两类约束 KCL、KVL方程的独立性 §1.10 支路分析
三、电位
在电路中任选一个点O作参考点(零电位点), 则 电路中一点A到O点的电压UAO称为A点的电位,记为VA, 单位:伏特(V)。
电路的参考点可以任意选取
a
d b
设c点为电位参考点,则 Vc= 0
c
Va Uac
Vb Ubc Vd Udc
电压也称为电位差:电路中a、b之间的电压就是a点 电位与b点电位之差。U V V
I1
a
I2 IG
支路:ab、bc、ca、… (共6条)
c
d
G RG I3 I + b E I4 -
节点:a、 b、c、d (共4个)
网孔:abd、 abc、bcd (共3 个) 回路:abda、abca、 adbca … (共7 个)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在任一瞬间,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 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a + i u1
-
b + u2 - c
P1 u1 i 3 1 3 W 吸收 P2 u2 i 7 1 7W 吸收
+ u3 -
P3 u3 i 10 1 10 W 释放 P1 P2 P3 0 能量守恒
右图电路,若已知元件吸收功率为-20W,电压 U=5V,求电流 I 。 +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标,问:对A、B两部分 电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否?
电路(第一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10-11(1)
![电路(第一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10-11(1)](https://img.taocdn.com/s3/m/e8a1472fbcd126fff7050b3e.png)
电路分析基础
(2)在非关联方向下,表示沿着电压方向移动 正电荷,电场力作负功,该元件发出能量,则为吸收 能量的负值,所以吸收功率为 d w( t ) p( t ) ui dt 功率的单位为瓦(W),即1W = 1J/s。
若功率为正值,则表示该元件实际吸收功率;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路分析基础
最简单的电路: 手电筒电路
S
它由 3 部分组成: ① ① 是电源。 干 ②灯泡 它的作用是将其他形 电 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池 ③导线 ② 是负载。 用电装臵。 它将电源供给的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③ 是连接电源与负载传输电能的金属导线。 图中干电池是电源,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图中 S是为了节约电能所加的控制开关,需要照 图中灯泡是负载,是将电能转换为光和热能。 明时将开关S闭合,不需要照明时将S打开。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路分析基础
u1i1 u2i2 u3i3 u4i1 u5回路 i3 u i1 0 16 中各支 i2 i1 i3 路电压的代数 和 (u1 u2 u4 u6 )i1 (u2 u3 u5 )i3 0
u1 u2 u4 u6 0 u2 u3 u5 0 u1 u4 u6 u5 u3 0
电压是矢量吗?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路分析基础
R1 US R4
R5
R2
称为电桥电路
R3
请问:电阻R5的电流(电压)方向如何? 在复杂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真实方向是难以 确定的; 或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方向是交变的。
在电路中任意选定一个参考方向作为电流(电 压)的方向。规定电流(电压)的真实方向与参考方 向一致,电流(电压)为正值; 若两者相反,则电流 (电压)值小于零。
电路分析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电路分析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e1b9019a300a6c30c229f7c.png)
1.性质:入门性技术基础课。 2.内容:研究电路组成、定律、定理和分析方法。 3.授课时间:本学期 4.授课内容:一、总论和电阻电路的分析(1、2、3、4) 二、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6、7、) 工三、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和S域分析法(9、10) 3.实验地点:6号楼101电路实验室
三、学习方法:
重视听课;抓概念、抓规律;重视作业实验 作业要认真、规范(必须抄题,画电路图; 按解题步骤一步步求解)
◆在电路分析中,常将理想电路元件简称为电
路元件。常用的电路元件只有几种,它们可以 用来表征千千万万种实际器件。
2. 连线模型—— 理想导线 导线电阻、电感、电容近似为零。 3.理想电路元件的特点 (1)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同一实际器件可 用一种或几种理想电路元件近似表征。 具有相近电磁性能的实际器件,也可用同 一种理想电路元件近似表征。 (2)理想电路元件都有各自精确的数学定义, 在电路图中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1-2 电路变量 电流、电压及功率
一、电流 i
i
1. 定义: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dq 2. 定义式: i(t ) dt
电流 大小 方向
说明:
(1)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2)大小方向不随时间变化叫直流。DC 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变化叫交流。AC (3)符号意义:大写 U、I ——表示直流 小写 u、i ——表示交流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2593ebc50e2524de5187eab.png)
表明 正电阻元件在任何时刻总是消耗功率的,为无源元件
负电阻元件向外提供功率,为有源元件。
返回 上页 下页
++
能量 从 t0 到 t 电阻消耗的能量:
WR
t pdξ
t0
t uidξ
t0
u
4.电阻的开路与短路
开路
0
i
i i i0 u0
uu
R
R or G 0
u
––
短路
i0 u0
0
i
R 0 or G
注意
d
集总参数电路中u、i 可以是时间的函数,
但与空间坐标无关。因此,任何时刻,流入两 端元件一个端子的电流等于从另一端子流出的 电流;端子间的电压为单值量。
返回 上页 下页
注意
①具有相同的主要电磁性能的实际电路部件, 在 一定条件下可用同一电路模型表示;
②同一实际电路部件在不同的应用条件下,其电路 模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第一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 、电流的约束关系
本章重点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电功率和能量 1.3 基尔霍夫定律 1.4 电阻元件
1.5 电压源 1.6 电流源 1.7 受控电源 1.8 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
首页
重点: 1. 电压、电流、功率的参考方向 2. 电阻元件和电源元件的特性 3. 基尔霍夫定律
返回 上页 下页
电路吸收或提供(发出)功率的判断
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
+
P=ui 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
u P>0 吸收正功率 (实际吸收)
i
- P<0 吸收负功率 (实际提供)
-
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第一章_集总参数电路
![第一章_集总参数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a0ce29c3bb4cf7ec4bfed000.png)
第一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2012-11-2
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 电路变量,电流、电压及功率 基尔霍夫定律 电阻元件 电压源 电流源 受控源 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 两类约束,KCL、KVL方程的独立性 支路分析:支路电压法和支路电流法
2012-11-2
31
§1-2电路变量:电流、电压及功率
电路分析:给定电路结构及电路参数,求各部分的 电压、电流叫电路分析。
一.电流
1.定义: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有秩序的运动)形成电流。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电流的大小。 i(t)=dq/dt --电荷的变化率(1A=1C/s,安培) 电流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 改变的电流称为恒定电 流,简称直流DC。I i
2012-11-2
29
第一章
§1-2电路变量:电流、电压及功率
电子:负电荷 质子:正电荷
电量:
1库仑(C)=6.24*108个电子的电荷量
2012-11-2
30
§1-2电路变量:电流、电压及功率
电路分析:给定电路结构及电路参数,求各部分的 电压、电流叫电路分析。
■电路分析: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 件下,讨论电路的激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 ■激励: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它推动 电路工作,即产生电路各部分电压或电流的原 因。 ■响应:激励在电路各部分产生的电压和电流, 即研究电路中因果关系。
电路模型
27
电路分析理论所研究的对象都是由理想电路元件 组成的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电气图、电路模型图形符号(表1-1,P4)。
开关 + 干 电 池 US _ 灯泡 R0 R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 书
1. 李瀚荪,吴锡龙,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学习指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 周守昌, 电路原理(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
3. 邱关源, 电路(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108m/s c = = = 6×106m = 6000 km 50Hz f
对于以此为工作频率的实验室电气电子设备而言,其尺寸 远小于这一波长,可以按集总电路处理。
而对于远距离输电线来说,就必须考虑到电场、磁场沿电路 分布的现象,不能按集总电路来处理,而要用分布参数表征。
(2)理想元件(集总元件)
绪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论
(第十一、十二章不要求)
集总电路中电压 电流的约束关系 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 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分解法及单口网络
2. 课程内容介绍
电阻电 路分析
第五章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第六章 一阶电路 第七章 二阶电路 第八章 阻抗和导纳 第九章 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 第十章 频率响应 多频正弦稳态电路
1. 电路及其作用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它是为某种需要由某些电工设备 或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电路的作用有两大类:
1.1
电能传输与转换
发电机 升压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源 传递与处理信号
话筒
中间环节
扬声器
放 大 器 负载
负载
话筒把声音(信息) 电信号 扬声器把电信号声音(信息)
dw = u d q d w ud q u i 功率 p( t ) dt dt
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 u、i 称为直流电;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 u、i 称为交流电。
i
0
u t
0
t
4.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实际方向
绪
论
1. 课程性质 电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类各专业 课程的地位和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是电类 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将着重阐述线性非时变电路的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 牢固的基础,是电类各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获得电路分析的基 本知识,而且可以在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 结归纳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诸方面得到提高。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
为了便于分析与计算实际电路,在一定条件下, 常忽略实际电气部件的次要因素而突出其主要电磁性 质,把它抽象为理想电路元件(集总元件)。
理想电路元件 是指只显示单一电磁现象,并且可 以用数学方法精确定义的电路元件。 常见的理想电路 元件是电阻、电感、电容、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 电阻元件:只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 电容元件:只表示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定义:单位正电荷由 a 点移动到 b 点所获得或失去 的能量,即 a、b 两点之间的电压。 单位:A (安培),mA
u(t) = dw/dq
单位:V (伏特),mV,kV
若a点电位低,b点电位高,则正电荷获得能量。 若a点电位高,b点电位低,则正电荷失去能量。
3. 功率
定义:在dt 时间内,若由 a 点转移到 b 点的正电荷为dq, 且由 a 到 b为电压降u,则正电荷失去的能量为信号源2. 集总来自设、元件模型集总参数电路
(1)集总假设:在器件的尺寸远小于正常工作频率所对 应的波长时,可将它所反映的物理现象分别进行研究,即用 三种基本元件表示其三种物理现象,这就是集总假设。 采用集总假设的条件: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工作 时其最高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长。 例如,我国电力用电的频率为 50 Hz,对应的波长为
作业要求
1. 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 2. 作业要书写整洁,图要标绘清楚,答数要注明单位。 3. 每周一交作业。每次收1/2,每次交前一周的作业。
教材及参考书
第一篇 总论和电阻电路的分析
第一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 电流的约束关系
1-1 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 1-2 电路变量 电流、电压及功率 1-3 基尔霍夫定律 1-4 电阻元件 1-5 ~ 1-7 电压源 电流源 受控源 1-8 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 1-9 两类约束 KCL、KVL方程的独立性 1-10 支路分析
动态电路 时域分析 动态电路 相量分析
绪
论
3. 教学方式: 讲课、实验、作业、答疑
答疑时间: 课前 9:00~10:00,另每周1位老师(网公布) 答疑地点: 教师休息室
4. 学时分配: 学分:3.5 = 2.5 + 1.0 (分别给成绩) 学时:56 (讲课:48学时,实验:8学时) 5. 教学要求: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及时复习 6. 学习方法:
电感元件:只表示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3)电路模型
实际的电路是由一些按需要起不同作用的元件或器件 所组成,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电池、电阻器等, 它们的电磁性质是很复杂的。
1.1
例如:一个白炽灯有电流通过时
消耗电能 (电阻性) R
i 产生磁场 储存磁场能量 L (电感性)
忽略L
R
为便于分析与计算实际电路,在一定条件下常忽略 实际部件的次要因素而突出其主要电磁性质,把它看成 集总电路元件。
第一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电路模型 电路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阻元件、三种电源模型 元件伏安关系 基尔霍夫定律 (KCL、KVL)
基本概念
本章 主要 内容
基本定律 电路的 分析方法
分析电路 基本依据 支路 分析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压法
§1-1 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
(3)电路模型
由集总(理想)电路元件组成的电路, 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1.1
K 开关
电 池
连接导线
US –
负载
+ R
R0
电路分析:给定电路结构及参数,分析电路的特性,即解 求电路各部分的电压、电流的过程,称为电路分析。
§1-2 电路变量 电流、电压及功率
1. 电流 (电流强度):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i(t) = dq/dt 2. 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