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探讨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20a3fc80c22590102029d13.png)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探讨摘要:市政道路的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等特点如果处理不当,对于路基的破坏力很大。
本文根据多年的经验,对4种常用的软土的处理方法进行阐述及工程案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处理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根据施工当地的工程地质情况,相应的选择合理适用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工程质量,确保道路运营时的路况良好及运行安全。
以下对4种常用的软土处理方法进行阐述。
一、抛石挤淤法当淤泥厚度小于3m,且表层无硬壳,呈流动状态,排水困难,石料易取得的条件下,可优先考虑此方法。
最常用的位置为路基跨越水沟、鱼塘、浅的沼泽地等。
施工时需注意抛石顺序应沿路中线向前抛填,然后向路边扩展,使淤泥挤出路基范围外。
当石块高出淤泥面后,应用小石块填缝找平,使填石紧密,然后设置砂垫层,最后按填方要求填筑路堤。
此方法有施工方法简便、就地取材、造价低等优点,但存在使用面小和处理不太彻底等缺点。
二、换填处理法换填处理法施工方法简便及周期短等优点,但同时存在软土厚度小及较宽工作面的缺点。
软土厚度小于2m时,可采用换填处理法施工。
此方法先将淤泥或软土全部挖除,再换填土或渗水性好的材料,需分层填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换填材料为河砂,当条件允许换填土时再换填底层增设砂垫层。
三、加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加载预压排水固结法是预先对地基加载,通过排水体排水,使地基土固结,以提高其承载力,并减少其工后沉降。
以前排水体常采用袋装砂井,并在顶上铺上一层土工布加筋垫层,既可做为横向排水通道,又可均化不均匀沉降。
袋装砂井的质量受施工质量影响较大,若袋中砂灌得不够密实时,放入孔中,砂遇水将下沉,导致砂井上部脱空,不能与砂垫层连通,以致水无法排出,因此袋装砂井逐渐被塑料排水带所代替。
与袋装砂井相比,塑料排水带具有施打速度较快、效率高、施工机械轻便、对软基扰动较小、可工厂化生产、抗折能力较强、受施工影响小等优点。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工艺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1603991f1a37f111f0855b10.png)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工艺本段工程路段处理低洼地区,全段工程路基大部分为淤泥,其中淤泥层最厚处达约14m高,需进行软基处理,以保证足够的地基承载力,软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
1.1.1.1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工艺1、设计说明(1) 搅拌桩施工前先平整场并压实,再进行搅拌桩施工。
(2) 采用四搅四拌的施工工艺,加固剂采用32.5号水泥,水灰比控制范围为0.4-0.5间,成桩桩径为600mm,每m 水泥用量70Kg,均匀搅拌,停灰面离地面500mm,桩身28天龄期达1000KPa,单桩承载力设计为120KN,搅拌桩施工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
(3) 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灰时间,不得中断喷浆,确保桩长,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探提升工作。
(4) 搅拌桩允许偏差(5) 在搅拌桩施工7天内可验收桩身直径,挖去桩周土,露出1m桩长,要求桩身的最小直径不得小于600mm的设计直径,强度抽检桩数为总桩数的5%,并用轻便触探器钻取桩身加固土样,观察搅拌均匀程度,同时根据轻便触探的击数用对比法判断桩身强度。
抽检桩数应小于已完桩数的2%。
(6) 为增强路基整体性,防止软基处理后的不均匀沉降,在砂垫层顶加铺一层合成纤维土工格栅,合成纤维格栅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温性能要求在-50-15oC,各向抗拉强度≥50KN/m,各向伸长率≤10%,可采用GQ50/50型。
(7) 桩长验收用抽心法检查桩长,数量由甲方指定,抽检合格者全部检查费由甲方负责,抽检不合格者全部检查费用及工程补强费用均由施工单位负责。
(8) 快车道桩距为1.2m,人行道桩距为1.4m,人行道外侧多布置一排桩。
(9) 施工严格按《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执行。
(10) 施工前应先进行水泥搅拌桩试验,以控制成品质量,并将试验成果送设计院。
(11) 以下数量表中所指桩长仅为该分段内的平均桩长,具体每根桩长应结合地质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桩底进入持力层0.5-1m。
市政道路的软基施工工艺
![市政道路的软基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fe653d7a58da0116c1749d2.png)
市政道路的软基施工工艺摘要:本文简要探讨了道路软基处理的一些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同时,结合某城市市政道路软基的处理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展示,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施工;施工工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频繁,市政道路建设也有了更多的发展。
众所周知,市政道路荷载不大、地基承载力不高;刚性路面刚度大,整体结构性好;柔性路面即使路基有少量不均匀沉降,路面出现小微的裂缝,再进行稍加修补之后也能够正常使用。
一、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1、换填垫层法将路基一定深度范围软弱土层换填好的砂、石、土或石屑等材料,经压实做成压缩性低、承载力高的垫层。
根据换填方式不同分为:抛石挤淤法、换填土和爆破挤淤法。
2、堆载预压法在工程建造前,消除大部分工后沉降,提高地基强度。
一旦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强度达标后,修筑道路路面。
3、加载预压排水固结法预先加载地基,通过排水体排水,让地基土固结,提高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
以前排水体常用袋装砂井,在顶上铺一层土工布加筋垫层,既可横向排水通道,又可均化不均匀沉降。
袋装砂井质量受施工质量影响大,如果袋中砂灌不够密实,放入孔中,砂遇水下沉,造成砂井上部脱空,无法与砂垫层连通,水无法排出,故而袋装砂井逐渐被塑料排水带所代替。
塑料排水带施打速度快、效率高、对软基扰动小、施工机械轻便、抗折能力强、工厂化生产、受施工影响小等优点4、深层搅拌法用水泥或其他材料作固化剂主剂,经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软土强制搅拌,利用他们之间所产生的物化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加固体。
深层搅拌法分为喷粉搅拌法和喷浆搅拌法。
目前国内常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较高且地基承载力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
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宜用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5、煤灰碎石桩利用工业废料与碎石掺适量水泥形成胶凝体,有一定强度、良好形成低标号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可节省水泥砂。
6、加筋法在软土地基的上方,沿着水平的方向,铺设加筋材料一层或者是多层,进而和填料一起组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加筋垫层,它能够有效地提升地基承载力,在均化地基应力的同时降低地基不均匀沉降。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1640b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a.png)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成为城市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软基处理成为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市政道路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包括地基加固、土石方处理、排水处理和防沉降处理等方面。
地基加固是软基处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地基加固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有灌注桩、静压桩和挤浆桩等。
灌注桩是将水泥浆注入地下空心的钢管内,让其硬化形成桩体,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静压桩是通过在地下打入钢筋混凝土桩体,通过静压作用使桩体密实,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挤浆桩是通过在地下注浆,增加地下土体的密实度,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土石方处理是软基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土石方处理主要是通过挖掘和填充等手段,调整地面的高度和平整度,以满足道路设计要求。
常见的土石方处理方法有挖填法、挪填法和平移法。
挖填法是挖掘部分土石方,然后填充另一部分土石方,以达到地面高度和平整度的要求。
挪填法是将一部分土石方从一处挪到另一处,以实现地面高度和平整度的调整。
平移法是将原有的土石方整体平移,以满足道路设计要求。
排水处理是软基处理中的必备环节。
排水处理的目的是保持地表和地下水位的平衡,防止地下水对软基造成损害。
常用的排水处理方法有排水沟、排水管和排水孔等。
排水沟是通过挖掘一条浅沟,将地表水引导到其他地方,以减少对软基的渗透影响。
排水管是通过埋设管道将地表水引导到其他地方,以达到排水的目的。
排水孔是在软基处开设孔洞,将地下水引导到其他地方,减少地下水对软基的渗透和影响。
防沉降处理是软基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地下土层的压缩和沉降,软基往往会发生沉降现象,给道路使用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常用的防沉降处理方法有加固压实、预制板和加固灌浆等。
加固压实是通过在软基表面施加压力,使其更加坚实和稳定。
预制板是在软基表面铺设一层预制的混凝土板,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加固灌浆是通过将浆液注入软基,填补土层空隙,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关于市政工程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
![关于市政工程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da70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2.png)
关于市政工程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市政工程中,路基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特定的情况下,需要采用特殊的路基处理方法来保障道路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针对市政工程中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1.软基处理软基指的是路基基层中的土质较为松软、含水量较高的土壤。
在软基处理中,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加固处理:通过在软基土中注浆、灌浆、加筋等方式,提高软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从而达到加固软基的目的。
(2)改良处理:通过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泥等材料,改良软基土的物理性质,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工程地质情况、路基荷载和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经济、安全和保障道路使用寿命的效果。
2.高地下水位路基处理在一些地区,地下水位较高,路基处于高地下水位环境中,遇到雨季或地下水位上升时容易造成路基沉降、变形等问题。
针对高地下水位路基,通常需要采用以下处理方法:(1)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排水井、排水沟等排水设施来降低路基周围的地下水位,从而减少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2)采用排水层:在路基设计中设置排水层,利用排水材料和排水设施将地下水迅速引走,防止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3)加厚路基:对高地下水位路基,可以适当增加路基的厚度,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能力。
通过以上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保障高地下水位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特定地区,路基交通荷载与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以下处理方法:4.填方路基处理在地形复杂或地势较陡的地区,需要进行填方处理以满足道路的设计标高。
对于填方路基,通常需要采用以下处理方法:(1)边坡加固:对填方路基的边坡进行加固处理,采用植被护坡、边坡护面等方法,以防止边坡发生滑坡或坍塌。
(2)挖台填台:对填方路基,可以采用挖台填台的方法,即在填方路基中留置台阶状的开挖倒台,以减少填土坍塌和边坡滑塌的风险。
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67c7f0aef8941ea76e056f.png)
的强度。 当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强度指标到设计要求的数值 后 ,修筑道路路面。 22j 预压 排 水 固结 法 .)载 n 加载预压排水 固结法是预先对地 基加载 ,通过排水体排 水 ,使地基土 固结 ,以提高其承 载力 ,并减 少其工后沉降。 以 前排 水 体 常采 用 袋 装 砂 井 ,并 在项 上铺 上 一 层 土 工 布 加 筋
的土随着 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化学性固结 ,使粘 土成 分发 生质 的 变化 ,从而 促 进 土体 稳 定。。
1 强夯 法 - 5
路软基 处理 的一些方法 - - E道路工 程设计中对地质 条件做好 详细分析 ,从中选择最为经济适合 的软基处理方法。 1城市道路软基处理技术方法 .
常用 的处 理 方法 有 几 种 ,下面 主要 介 绍 城 市 道 路 软 弱 土
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 薄且含水量大时 ,在结软土层 ,使 .—12 l 砂垫层起到上部排 水层作用 ;同时,砂垫层又成 为填土 内的
地 下 排 水 层 , 以降 低填 土 内 的 水位 ;在 进 行 填 土及 地 基 处 理 施 工 时 , 为施 工机 械 提供 良好 的通 行 条件 。
路建设工程 中,会遇到多种地质情 况并 存的情况 ,而软弱地
基 会 降 低 路 基 承 载 力 ,如 软 弱地 基 处理 不 当 ,将 会 严 重 影 响
道路 的使用寿命及使用质 量。市政道路软 土路基 处理基本是
借 用 公 路 的软 基 方法 ,但 由于城 市 道路 需要 埋 设 各类 管 线 , 因此对工后沉降 的要求 比公路要求高。本文作者详细 阐述道
基 表层 处理 的 方法 : 11 填 土 法 .换
饱和软粘生土地基中夹有多层粉砂或采用在夯 坑中回填
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方法及施工监测措施
![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方法及施工监测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54071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a.png)
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方法及施工监测措施市政道路软基综合治理是指对城市道路软土地基进行治理和加固的一种综合性工程,旨在改善道路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提高城市道路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
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方法及施工监测措施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方法及施工监测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方法1. 土地基勘察土地基勘察是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的第一步,通过对软土地基进行勘察分析,了解软基的性质和特点,确定软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土地基勘察主要包括现场勘察和取样分析两个方面,通过现场勘察了解软基的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荷载情况等;通过取样分析进行实验室测试,提供软基的物理力学特性等数据。
2. 处治方案设计在进行土地基勘察后,根据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设计出合理的软基综合处治方案。
处治方案设计的关键是确定采用何种处治方法,例如土石方加固、地基改良、水泥搅拌桩等,以及确定施工的工艺方案和材料选择等内容。
3. 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是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的关键环节,包括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艺参数控制等内容。
在软基处治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处理效果和工程质量。
4. 验收及监测软基处治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处理效果进行验收和监测,通过验收和监测可以了解处治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后续的道路工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施工监测措施1. 施工前监测在进行软基综合处治的施工前,要对软基进行详细的监测,包括软基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地下水位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监测,为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和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施工中的监测是确保软基综合处治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时监测软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和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方法及施工监测措施是确保软基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软基综合处治方法和严格规范的施工监测措施,才能保证软基工程的质量稳定,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性能,为城市的交通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案比较分析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案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6585ac284ac850ad0242aa.png)
● 粱 宁
在城 市基础 建设开 发过程 中,由于市 政道路 软基 处理 不当引起的不均 匀沉 降的案例屡见不鲜。市政道路软基的处 理不 当将会导致路面开 裂、破损等 问题 ,不仅影响 了市容市 貌 ,也对市政道路预埋 管线造成影 响。本文分析 了软基的特 点和成 因,介绍 了几种常见的市政道 路软基 的处理 方案 ,并 在此基础上主要介绍 了C F G 桩软基处理 的特点及其应用。
以及褥垫层共 同形成的复合地基。与碎石桩相比 ,C F G 桩 改 善 了桩体 的刚性 ,能够很好地 发挥桩体 的侧 阻作用和端阻作
用。
( 一 ) 适 用 范 围 C F G( C e me n t F l y — a s h G r a v e 1 ) 即 为水 泥 粉 煤 灰 碎 石 混 合桩 ,主 要由碎石 、石屑、砂、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按比例拌
砂土 、 粉土 、粘 土、粘性土 、素填土 、杂填 土 以及饱和 软 粘土地 基的加固或置换。粒料桩通常采用正三角形布 置 ,采
用4 0 厘 米 ~6 0 厘 米 的桩 径 ,于 桩 顶 处 设 置 6 0 厘 米 厚 的级 配 良好 的砂 砾 或 碎 石垫 层 。
三、C F G桩 (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 的特点及其应用 C F G 桩软基 处理 方法是在碎石桩加 固地基处理法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案。C F G 桩主要是指水泥、粉 煤灰、碎石和细砂加水搅拌形成 的高粘强度 的桩 ,和桩间土
传 至 下 面 的 下 卧 层 ,既 满 足 上部 结构 的地 基 承 载 力 ,减 少 了 路 基 沉 降 量 ,又 可 以 加 速软 弱 土层 的排 水 固结 ,提 高 土 层 的 强 度 ,改 善 了 路基 的沉 降 环 境 。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7781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d.png)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市政道路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和交通通畅。
而道路软基的处理是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程环节,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市政道路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道路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之一。
一、软基处理的主要目的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是指对道路的软土地基进行改良或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确保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软基处理的主要目的包括:1. 提高地基承载能力:软基处理可以改变软土地基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使其能够承受道路交通荷载和自重的作用。
2. 减小地基变形:软基处理可以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陷和变形幅度,保证道路平整度和轴线的稳定。
3. 提高路基稳定性:软基处理可以增加路基的抗渗、防冻融和抗冲刷能力,提高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软基处理的常用技术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土质条件、道路荷载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1. 加固土石方加固土石方是通过在软基上铺设或夯实一定厚度的砾石、碎石或砂石层,形成一层坚实的石质路基,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可以有效减小地基变形和改善路基稳定性。
2. 桩基处理桩基处理是通过在软基中设置一定深度的桩基,利用桩基的承载和挤压作用来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柔软的软土地基上,可以采用灌注桩、搅拌桩等桩基形式,通过桩基与地基的相互作用来改善软土地基性质。
4. 地基加固5. 深层加固三、软基处理工程的质量控制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工程的质量控制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软基处理工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软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1. 前期调查和设计:在软基处理工程前,应对软土地基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合理设计软基处理方案,明确软基处理的施工参数和要求。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见形式及主要控制点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见形式及主要控制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c5f6e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6.png)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见形式及主要控制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市政道路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
由于软土路基作为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一种地基形式,很容易对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水平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市政道路的承载要求越来越高的状态下,也为道路工程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基于此,必须要提升对于软基处理的重视程度,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软基问题,才可以保障软土路基满足目前的建设标准。
本文阐述了造成市政道路软基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规范化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应用引言: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作为常见的施工问题,必须要对其进行精细化的分析,找到软土地基出现的具体原因,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地基与自身荷载开展综合管理,积极运用有效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进行优化,才可以及时解决软土地基问题,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应意识到软土地基加固的重要意义,明确地基处理与施工质量之间的密切联系,及时找到处理软土地基的控制要点,才可以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顺利开展。
1、造成市政道路软基的因素1.1地基情况在开展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应对地基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充分考虑当地的土质可能对工程造成的影响。
在对粘性土壤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其具备较高的压缩性与流变性,在进行施工时应运用压实法,以此降低施工对于地基的干扰。
在对砂性软土进行处理时,也应明确其自身特点,运用震动压实法开展相关施工。
当地表软土层过薄时,可以运用表层处理的方式进行简单操作,针对软土层较厚的情况,也应运用换填法以及其他操作方式操作处理,合理应对道路软基的施工环节。
1.2公路性质在处理软土地基之前,也应结合道路建设的实际需求进行分类处理,当公路等级较低时,在开展施工时可以简单的对路面进行铺设,再等到地基沉降之后进行常规路面的铺设,以此节省工程的成本投入。
在公路等级较高的情况下,也应采取合理有效的软土路基加固方式,以此提升路基的坚固性与平整性,延长道路的使用期限。
论述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办法
![论述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f8baaef524ccbff12184ec.png)
设计与施工 : ①如采 用机械施工 , 确定砂垫层 厚度 时, 在 应
考虑机械的重量, 轮胎对地面接触压力 , 偏心程度及软土地基表 层强度等在极软地基上,仅 用砂 垫层来确保大型施工机械 的通
1 表 层 处 理 法
表 层 处 理 法 用 于地 表 面 极软 弱 的情 况 。 该法 是通 过 排 水 、 敷 设或增 添材料等 办法 , 高地表强度 , 提 防止地基 局部剪切 变形 ,
石灰和水泥。 石灰类添加材料通过现场拌和或厂拌, 了降低土 除 壤含 水量、 产生 团粒效果外, 对被 固结 的土 随着 时间的推移会发 生化学性 固结, 使粘土成分发生质 的变化 , 从而促进土体稳定。
行 , 往需要较 厚的砂垫层 , 不经 济的, 以常与表层 排水或 往 是 所
敷垫材料等法并用。② 砂垫层施 工时应设放样板 。
13 土 工织 物加 强法 _
土工织物 的制造过程 是首先 把聚合物原料加工成丝 、短纤 维、 纱或条带 , 然后再制成平 面结构的土工织物 。 土工格栅 是一种主要 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其他土工合成材 料桐 比, 它具有独特 的性能与功效 。 土工格栅 分为塑料类和玻璃 纤维类两种类型。采用 编织 土工布和土工格栅,铺设于软基表 面, 可起到反滤 、 排水、 隔离和补强的作用。
23 粉喷 桩加 固处 理法 .
231 施 工 设 计 ..
() 喷桩施工前应准备 下列 施工技术资料 : 工场 地的工 1粉 施 程地 质报告 , 土工试验报 告 , 内配 比试验报 告, 喷桩没计 桩 室 粉 位 图, 原地面高程数据表 , 固深度与停灰面 高程 以及测 量资料 加
关于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的探讨
![关于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49306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9.png)
关于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的探讨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是指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为解决土质软弱、沉降加剧等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软基处理的目的是确保道路的平整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提高市政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场地处理、草袋加固、加强路基处理和安装加筋板等几个方面。
场地处理是软基处理的第一步,对于软弱土地区的道路建设,需要对土壤进行排水、加固等处理。
首先,采用排水设施来加速土壤松散、排出多余的水分。
其次,采用加固措施,如土壤翻耕、夯实、混合填土等,增加土壤密实度和抗沉降能力。
草袋加固是一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主要针对路基边坡的加固。
通过将草袋填充到路基边坡中,形成一种具有柔性和强度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边坡的滑坡和沉降。
同时,草袋加固还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土壤的生物修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加强路基处理是软基处理的重点,主要针对整个路基的处理。
通过施工工艺控制,采用加固材料和工艺进行抗沉降处理。
其中,路基有机土加固、水泥加固、灰浆加固、人工料筛选等是常用的加强路基处理方法。
这些方法在施工中能提高路基的稳定性、抗水土流失能力等,从而能更好地解决软基问题。
安装加筋板是一种较为便捷的软基处理方法,特别适用于道路修建时需要快速处理软基问题的情况。
加筋板主要通过在路基上层中安装钢筋筋板,形成一个坚硬的层面,从而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是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综合运用场地处理、草袋加固、加强路基处理和安装加筋板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但需要注意的是,软基处理措施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不能一概而论。
在实施软基处理措施时,需要根据当地地质条件、道路用途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软基处理方法。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软基处理效果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42f5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4.png)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市政道路的常用软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预压桩、预拌桩、岩石梁、纤维增强土工格栅等。
这些技术在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预压桩是一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它通过在软基土层中预埋一定数量的压实桩,通过桩的自重和振捣荷载,在软基土层中形成一定的桩载荷,从而改善软基的工程性质。
预压桩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软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避免软基沉降和变形,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预压桩一般采用斜孔与垂直孔交替的方法施工,通过桩身的竖向振捣和水平摆动,形成桩身周围土体的压实。
预拌桩是一种利用水泥混凝土预制桩体的软基处理技术。
预拌桩的施工方法是将水泥与骨料按一定比例搅拌后,灌注到预制模具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后取出,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桩体。
预拌桩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采用不同的桩型,如方桩、圆桩、楔形桩等。
预拌桩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造价相对较低,可以提高软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岩石梁是一种利用岩石来增加软基土承载力和稳定性的软基处理技术。
岩石梁是指将坚硬的岩石搬运到软基土表面,形成一条连续且稳定的地下岩石层,从而承担地表荷载,分散荷载到软基土层中。
岩石梁的厚度和宽度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通常需要考虑软基土的侧向扩散和固结沉降等因素。
岩石梁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软基土较深或较薄的情况。
纤维增强土工格栅是一种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来加固软基土的软基处理技术。
纤维增强土工格栅是由高强度纤维与土工合成材料组成,通过将其嵌入软基土体中,形成一种具有较高抗拉和抗剪强度的增强层,从而提高软基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纤维增强土工格栅的优点是施工方便、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基土的工程性能。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7cb46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a.png)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市政道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交通流畅和城市环境的整洁,为了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需要采取一些软基处理技术。
下面是市政道路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的解析:1. 压实填筑法压实填筑法是道路软基处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适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软基土质地比较坚硬,填筑材料质量优良,填筑高度不大于2米。
压实填筑法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进行原有软基土的强度测试,然后在原有软基土表面涂一层0.15-0.2米的泊油,用50-100mm的碎石进行填筑,在填筑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均匀,并且要进行适量的压实处理。
压实完成后,再用厚度不小于10cm的砾石或钢筋混凝土进行表层填筑,并对表层进行压实。
填筑完成后,随时监测道路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根据需要进行修正和加强处理。
2. 地下排水法地下排水法是利用地下排水来改善软基土壤的稳定性,适用于软基土地下含有大量水分的情况。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软基土壤下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除,改善土壤的力学性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进行地下水的勘察和试验,确定排水系统的位置和方式。
然后,在确定的位置挖出沟槽,设置资源杆和填充材料,从而形成排水渠道。
最后,进行土工材料的填充和压实,并进行监测和验收。
3. 加固法加固法是对已有软基进行强化加固的方法,适用于软基土体受到严重振动和扰动的情况,主要通过增加软基土的刚度或强度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对原有的软基土进行削平和清理,然后涂一层适量的粘结剂或者路油,再用高强度的材料,如水泥、混凝土等进行覆盖;也可以采用填筑加固的方法,先将石材或混凝土进行灌注,再进行压实处理。
4. 沉降控制法沉降控制法主要是针对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旨在减少软基土因振动或外力引起的沉降。
该方法通过在原有的软基土中加入特殊的填充材料,从而获得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使得基础沉降的幅度和速度得到控制。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进行软基土的勘测和设计,然后在土层深处设置井盖孔,通过填充特殊的填料材料进行强化加固,从而保证土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探微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探微](https://img.taocdn.com/s3/m/805e8f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7.png)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探微市政道路的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目的是为了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软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人工填土、土石方加固、土体改良等一系列工程措施,通过对软基进行处理,使其变得坚实稳定,从而确保道路的安全和可靠。
本文将从人工填土、土石方加固和土体改良三个方面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人工填土是市政道路施工中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地区地基条件较差,土壤的承载能力不够,因此需要进行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是通过将大量的土石方料填充到软基上,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在进行人工填土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填料,填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以及与周围原有地基的衔接。
还要进行合理的压实和加固措施,如均匀浇注和碾压,以确保填土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土石方加固是市政道路施工中另一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
土石方加固是通过在软基上加设土工格栅、土工布、土工格室等加固措施,增加软基的抗剪强度和抗压能力。
在进行土石方加固时,需要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方式。
土工格栅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土工布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土工格室可以增强土壤的抗压能力。
通过这些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土体改良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另一种重要的软基处理技术。
土体改良是指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水分状况,提高土壤的工程性能。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常用的土体改良技术包括动力密实、振动加固、喷射灌浆等。
动力密实是通过振动设备对土壤进行振捣,使土颗粒重排,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振动加固是通过振动设备对土壤进行振动加固,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抗压能力。
喷射灌浆是通过喷射设备将特定的灌浆材料注入土壤中,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提高土壤的工程性能。
通过这些土体改良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基的性质,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市政道路软基的处理方式
![市政道路软基的处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47a2ce383968011ca300919b.png)
泛重视和关注。 文在对现有市政道路 性来说 , 本 人工挖掘置换较优 。置换材料 冲击波和动应力 , 通过压密和振 密来加
软 基 处理 方法 总 结 的基 础 上 , 新 的 方 将 应采用 即使受到水 浸也不致 降低承载 固地基土 , 达到 提高强度 、 降低压缩性 、 法 予 以运 用 , 期 对 中西部 市政 道 路 的 以‘ 力的粗粒土 , 但必须进行充分压实 进 一 步发 展 提 供 一 定 的参 考 。
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 、 消除湿陷性 的
( ) 二 抛石挤 淤法 。 在路基底从 中部 目的。 由于土体受到巨大冲击能量的振 处理方 向两侧抛投一定数量 的片石 , 将淤泥挤 动效应 , 致使土体结 构破坏 , 孔隙水压
土 出路基范 围, 以提高路基 强度 , 有片 力 增大 。随着强夯 振动后 时间 的失衡 , 所 石 宜 采 用 不 易 风 化 的 大 石 块 ,尺 寸 一 体 中的 自由水 和毛细水将 随着超孑 隙 L
的情况下就很难 以满足要求 。 已建软 质黏土 、 从 黏性土 、 沙土 、 液化带流砂等软
土地 基 上 道路 运 行 情 况看 , 土 会 给 道 地 基 加 固有 明显 的效 果 。 软
( ) 七 排水 固结 法。 排水 固结法就是
对天然地基或在 地基 中设 置砂 井等竖
路带 来不同程度 的危害 , : 如 路基 的滑
现实意义。
二 、 路 软 基 的处 理 方 法 道
保证所需的排水能力 ; 砂垫层的宽度以 能够加速软土固结 ,提高地基承载力 , 每侧宽 路堤 05 . . O —1 m为宜 。砂垫层 使固结沉降量提前完成 , 是一种有效 的 软土的 固结 原理就是 软土地基在
( ) 填 土 法 。 填 土法 是 将 软 弱 适 用 于路 堤高 度 < 一 换 换 2倍 极 限 高度 的状 软 基加 固方 法 。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3a7bbb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2.png)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路基软基处理是公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固路基,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包括土石方处理、加筋处理和加固处理。
一、土石方处理土石方处理是最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之一。
在土石方处理中,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分类和评价,然后根据土壤的性质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土石方处理方法包括挖填法、夯实法和加固法。
挖填法是指将路基上的松散土壤挖掉,然后用合适的填土填充,通过夯实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夯实法是指采用夯实机械对土壤进行夯实,增加土壤的密实程度。
加固法是指在土壤中加入一些改良材料,如石灰、水泥等,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加筋处理加筋处理是另一种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
在加筋处理中,通过在土体中加入钢筋或纤维材料,来提高土体的抗拉强度和变形能力。
加筋处理可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减小路基的变形和沉降。
常见的加筋处理方式包括钢筋网加筋、纤维材料加筋和土工格栅加筋。
钢筋网加筋是将钢筋网埋设在土体中,通过钢筋网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来增强土体的抗拉强度。
纤维材料加筋是将纤维材料混入土体中,通过纤维材料的拉伸和抗剪作用来提高土体的变形能力。
土工格栅加筋是在土体中铺设土工格栅,通过土工格栅的拉伸和抗剪作用来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加固处理加固处理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通过采用不同的加固材料和技术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处理方式包括灰土加固、水泥土加固和石灰土加固。
灰土加固是指在土体中加入适量的石灰,通过石灰与土体中的黏土发生反应,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泥土加固是在土体中加入适量的水泥,通过水泥与土体中的粉土发生水化反应,形成水泥胶凝体,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石灰土加固是在土体中加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泥,通过石灰和水泥与土体中的黏土和粉土发生反应,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包括土石方处理、加筋处理和加固处理。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的几种方法分析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的几种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a4829b561252d381eb6e3b.png)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的几种方法分析一、概述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行进,市政道路建设也随之而高速发展。
基于大多数市政道路工程自身荷载小、地基承载力低的特性,以及市政道路对地下管道安全性的高标准要求,软性地基的处理成为当前市政道路建设的关键。
若将一般高等级公路的处理方案用于市政管线基础的软基处理,则很难以满足对地下管线保护的要求,而若将整个道路断面都按管线要求标准加以处理,则成本过高;因此如何经济有效地处理市政道路软地基,受到了政府与施工团体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本文将针对市政软性路基的常见处理力方法加以介绍与分析,为面临市政软路基的处理相关问题的人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市政道路软基的处理方法(一)换填垫层法换填垫层法是指运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处理路基相应深度范围的软弱土层,一般将这部分软弱土层以砂、石或石屑等硬性材料换填夯实,以降低路基垫层的压缩性,增强其承载力。
换填热层法主要包括换填土、抛石挤淤及爆破挤淤等方式。
其中换填土法的施工较为简单,是指将路基一定深度的部分或全部的软弱垫层以人工挖掘置换或爆炸法挤出软弱土层的强制置换,然后按不同深度划分层次,根据不同层次路基需要换以适宜强度、性能稳定的砂石材料,层层压实至密度要求的程度。
这种方法的加固原理是依据于土中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提高垫层上部的应力承受能力,而减小了软弱层承受的应力,满足了对路基的要求。
换填土法的施工通常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目的,人工挖掘置换的质量更优、可靠性更强;置换材料以承载力稳定、抗干扰能力(如水浸)强的粗粒土为佳。
抛石挤淤法的适用于路基的软土厚度在3.0m以下,且地基表层无硬壳,呈流动状态、排水困难的路基。
这种方法是指向路基的底部由中间两侧抛投相应数量的高强度、不易风化的大石块挤出其中的淤泥以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其中抛掷所采用的片石的尺寸应小于0. 3米,然后在上面铺一层0.1m厚碎石与砂层,最后在其上进行填土施工。
(二)堆载预压法堆载预压法指在适用于工程建造前,采用大于等于预计荷载进行预压以使地基提前沉降,达到提高地基强度的效果,降低完工后沉降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软土概念的引入,结合市政道路软基处理的特点,对道路软基处理的方法做以简单的陈述和分析。
关键词:软土软基处理软基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软土,从广义上讲,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
人们习惯常把淤泥、淤泥土质、软粘性土称为软土,这些软土由于具有透水性差、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以及流变性显著等特点。
在软土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道路破坏或者不能正常使用。
在软土地区修建道路,就会由于剩余沉降或者是不均匀沉降而产生各种失稳和破坏现象,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路基塌滑或者开裂;市政道路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下沉、、路基下沉以及滑移等现象。
2.市政道路工程及市政道路软基处理的特点
2.1市政道路下需要铺设各类管线,包括给排水管道,如污水管、雨水管、市政供水管等,另外还有电力、通讯管道、煤气管道等,这些管道的铺设对路基的沉降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中以污水管、雨水管对路基的沉降要求最为严格,当管线软基压缩沉降和侧向位移时管体产生纵向弯曲,致使管道失稳,在最薄弱处产生破裂而漏水。
2.2道路修建好,由于管线下软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管线不能
正常运作、断裂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遇到此类情况,只能通过挖开路面进行维修。
这不但给城市的交通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造成很大浪费。
近年来,这个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但由于目前尚无关于市政管线地基沉降要求的统一规定,因此基本上借用高速公路对软基处理的要求。
高速路一般路段的工后沉降要求≯30cm,而目前市政主干线管道地基的工后沉降一般要求≯10cm.因此市政道路的软基处理比相同等级的一般公路要求更高,从而使得市政道路软基处理费用变得昂贵。
3.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方法介绍
3.1.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措施有
3.1.1复合地基法: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碎石桩等;缺点:造价较高
3.1.2排水固结法
(1)塑料排水板联合堆载:工期长,效果不理想
(2)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预压:工期90天以后,效果容易控制,成本低
3.1.3强夯法:缺点:质量不可控,易形成“弹簧土”。
3.1.4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新型工法,工期短造价低成本比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预压节约三分之一,效果可靠
3.2方法
在施工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多数不是软土地基,因为如果有软土
地基一般情况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地质资料,提出处理方法。
多数情况是有局部地段地质情况和原来设计不同,出现局部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由于局部地段含水量过大(原有排水系统不畅,原有地基土质渗水性不好)造成地基软弹(翻浆,弹簧土地段)。
根据出现的这些情况一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3.2.1换填。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米。
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
换填的深度要根据承载力确定。
3.2.2抛石填筑。
就是在有软土或弹簧土以及有积水的路段填石头,填石的高度以露出要处理的路段原有土层(或积水)高度为宜。
在填石的过程中注意一定要用推土机把石块压实,不能出现软弹现象。
然后再填筑土方。
3.2.3盲沟。
就是在要处理的路段根据要处理的路段的长度,在横向或纵向挖盲沟,盲沟通常用渗水性大孔隙填料或片石砌筑而成。
也可以填入不同级配的石块起到排水的功能。
注意盲沟的出口要与排水沟连接,以便把路基中的水排出路基。
3.2.4排水砂垫层。
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砂层,作用是在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在填土的过程中,荷载逐渐增加,促使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渗出的水就可以从砂垫层中排走。
为确保砂垫层能通畅排水,要采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
砂垫层一般的厚度为0.6~1.0米。
为了保证砂垫层的渗水作用,在砂垫层上
应该填一层粘性土封住水不让水返上路基。
在路基两侧要修好排水沟,通过砂垫层渗出的水通过排水沟排出路基外,保持路基的稳定。
3.2.5石灰浅坑法。
由于粘性土含水量影响,施工中经常出现“弹簧土”松软现象。
一般较轻的可以采用挖土晒干,敲碎回填的方法:“石灰浅坑法”可以用于各种不同面积的路段。
具体做法是:挖40~50cm方形或圆形,深一般1m上下的坑,清除坑内的渗水(最好挖好坑后,第二天清除渗水),放入深为坑深1/3的生石灰,即可回填碾压。
坑的行距和坑距在轻度弹簧路段为5~6m,在严重弹簧路段为3~4m。
4.结语上述几种方法有其适用范围,但由于城市道路需要埋设各类管线,因此对工后沉降的要求比高速公路要高。
由于软基处理方法不当,产生管线下软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管线不能正常运作甚至断裂损坏,因此,寻求解决市政道路管线软基差异沉降问题的可靠、经济的方法,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钟小勇.沿海地区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浅讨[j].四川建材,2009,(1)。
[2]武启诚,康建华,程传国,李佳.东南沿海地区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浅析[j].岩土工程界,2007,(2)。
[3]张海勤,蒋小军.浅谈沿海地区软土路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