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第一篇: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一、测试的目的:9年级第一轮复习结束,为检查复习情况,在4月26日进行了4月份月考,通过测试查漏补缺。

以便进行第二轮复习。

二、试卷结构⑴。

试卷内容比例:中国近代史占45%左右,现代史占55%左右。

⑵。

试卷题型比例:客观性试题占40%,主观性试题占60 %.⑶。

试卷难易程度比例:试卷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比例6:3:1.下面我对9三、数据统计分析1.成绩分析:参考人数:11、最高分:55、最低分:10、优秀率:27%、良好率:9% 及格率:46%、平均分:37.22.试题难易程度分析本试卷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所用时间适中,符合历史科考试标准,教材中的图、表知识和探研性问题,渗透到选择、材料分析和问答题中进行了考查。

在注重考察历史知识点的同时,也注重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试卷分析第一题选择题。

本题的得分率为80%左右,出错较多的是第2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分析能力差。

第5小题和第9小题。

出错的原因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差。

非选题中的识图题的得分率约为75%,出错较多的是第14题。

此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思维拓展能力差。

第三题是材料解析题,本题得分率较低,约为50%左右,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是学生表达能力差。

对于题目的理解存在问题。

从答题情况看,多数同学都不能正确**误的回答,或是回答比较片面。

以后应该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五、改进措施1、优秀学生的复习方法。

优秀学生的复习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复习,形成自觉复习、主动复习、有效复习的习惯。

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以基础训练及自主复习资料为复习阵地,进行系统地复习,同时要求学生按照课程标准的重点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强化学生的考试意识。

强化学生考试意识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让学生形成审题、作答、检查的考试模试,消除考试紧张心理,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一、试题特点1.试卷基本构成这次月考是年级上统一命题,试卷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选择题,25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是材料题,有四个小题组成,共50分。

考试范围是世界史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古代史的内容(第1课至第8课)。

2.试卷难易程度和得分情况:这次月考是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内容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代海洋文明的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但是平行班的均分很不理想,及格率不高。

二、学生考试得失分析(一)选择题情况:第4、8、14、15、20题丢分严重。

第14题和第15题是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区分,很多学生丢分,第20题是考查学生历史的基本常识,把年代换算成世纪,很多学生根本不懂,胡乱选择而丢分。

(二)材料题情况:第26题的第2小问丢分多,第28题的第1小问丢分相对较多,第29题的材料二丢分较多。

(三)各班均分情况:学生造成这次月考丢分的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1)基本功不扎实。

上课思想不集中,课后不注意复习(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

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比如: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区别,学生没有花时间去区分,造成答题失误(3)考试不冷静,胡乱下手。

很多学生材料题基本读不懂,历史的迁移能力有限。

三、存在问题(一)教师个人主要问题如下:1、平时缺少灌输优生意识,导致竞争意识缺乏,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2、上课时对差生不太关注,忽视了对他们的管理,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差生较多。

3、平时对学生要求太松,落实不够,效率偏低。

(二)学生的主要问题如下:。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武威十九中学王永文
一、试卷特点:
本次试题的命题范围为九年级下册,试题共二道大题,32道小题。

分为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所出的试题体现了新课标要求,试题涉及面广,基础性强,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包括下册的全部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掌握。

从学生的答卷来看,学生答题的质量普遍不高,书写不整齐,错别字多,空白的试卷较多,说明了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态度不端正,卷子上乱涂乱抹。

2、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清,简单的问题失分较多。

3、解题思路不清,答非所问,抓不住关键点。

4、表达欠缺,审题不慎。

5、书写杂乱,字迹模糊不清。

三、教学启示:
1、认真钻研《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考试说明》,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中考重点、脉络和方向,避免备考复习的盲目性。

2、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统一学生思想,提高学生认识。

3、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当堂掌握。

力争做到讲课内容精要,线索简明清晰。

4、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5.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答题规范化专项训练。

6、研究历年中考试题,训练解题方法和技巧。

7、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复习时逐节、逐章、逐册依次进行。

并严格要求
学生,对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必须牢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步复习时的得心应手。

8、专题复习,纵横联系。

打破教材顺序,实现知识重新组合,把局部的分
散的零星的知识整合成整体的系统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第一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考情分析科目:历史分析人:邓迎平一、试题情况1、考查的知识点及内容本次月考试题的范围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5单元内容,所涉及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个部分。

古代史内容分布在选择和填空题部分,重点考查的还是近代史部分.2、考查类型及方向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

非选择题有简答题、材料题、分析说明题,活动探究题。

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所用时间适中,符合历史科考试标准,与中考题型基本相符;命题思想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双基能力,强调学以致用,理解、运用层次的题目也较多。

非选择题多以专题形式出现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了考察,重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大事件。

选择题从题型种类上看,有图文型、材料解析型、概念型、否定型、比较型选择题,组合型、图表型、最佳型选择题;其中情境性型选择题,注意题干的情境性,有7、8、11、13、14、15题使用了图片材料或文字材料,营造历史的氛围,注重对考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学习以能力立意的目的。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一)、学生对试题答案的理解、解决及概括的准确度三分之一的学生,重点主干知识掌握较为扎实,说明历史教师在教学与复习中比较到位,学生经过认真复习能从容作答。

例如选择题15小题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率均在70%以上,辨析题、材料题、及问答题的基础部分得分率均较高。

(二)、学生对答题方法掌握的程度四分之一的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任务。

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高。

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

学生的知识视野比较开阔,能关心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现实,因而答案既多元又开放,说明了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引言本文档旨在对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的质量进行分析,以便评估学生的研究进展和教学效果。

通过对试卷的综合分析和学生答卷的评价,我们将形成对考试质量的全面了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试卷分析根据对试卷内容的审查,我们对试卷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评估。

以下是几个关键方面的分析结果:1. 题型分布:试卷中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不同题型。

选择题占据了较大比重,占试卷总分的50%。

填空题和简答题则分别占30%和20%。

这种题型分布有助于全面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

2. 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答卷的情况,试卷中的选择题整体难度适中,可以很好地区分学生的能力水平。

填空题的难度适中偏易,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填写。

而简答题的难度较高,涉及到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考察内容:试卷中的考察内容较为全面,覆盖了历史的不同时间段和不同主题。

这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拓宽他们的历史研究视野。

4. 题目质量:试卷中的大部分题目质量较高,能够很好地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运用。

但也存在部分题目表述不够清晰或难度过大的情况,这需要在后续教学中予以改进。

学生答卷评价对学生的答卷进行评价是了解他们研究情况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学生答卷的评价结果:1. 选择题:大部分学生对选择题的答案选择准确,但也有少数学生在对题目理解上存在偏差,导致答案错误。

2. 填空题:填空题的正确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

但在解答较长的填空题时,部分学生存在表述不清晰的问题,导致答案不完整。

3. 简答题:部分学生在简答题的回答中表现出较好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但也有学生在回答时未能给出充分的论证或存在表达不清楚的情况。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试卷分析和学生答卷评价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题目设计:在后续的月考中,应注重题目表述的清晰度,避免给学生造成理解困难。

同时,合理设置试题难度,确保能够准确区分学生的能力水平。

新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2)

新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2)

新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2)九年级1、2两班历史教者:寇德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已结束,为了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下面对试卷做以简要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参加历史考试的九1、九2两班共有107人,其中九1班53人;九2班54人,本次考试均分:九1班48,02;九2班47,24,及格率:九1班30,19%;九2班29,63%,优秀率:九1班9,43%;九2班1,9%,二、试卷的结构分析1、内容结构:本次考试内容涉及中国史和世界史历史两部分,比例分别为:中国史占52%、世界史占48%,满分100分,按照考试大纲要求这次考试中国史比例稍大点,超过了12%,2、目标水平结构:根据课标和去年中考范围及要求,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测查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测查,例如历史试题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意义等等,3、题型结构分析:本次试卷设计了四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40分)、改错题(16分)、材料解析题(20分)、简答题(24分),4.难度分析:本次试卷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梯度较合理,二、答卷情况分析1、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统计表:分数段80-100 70-79 60-69 50-59 40-49 30-39 30以下九1 5 7 4 5 8 14 10 九2 1 6 9 10 8 7 132、各大题答题情况统计表:单项选择题(40分)改错题(16分)材料解析题(20分)简答题(24分)九,1班25,5 6 7,5 9,02九,2班23,4 6,5 6,8 10,54 3.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审题不认真,有的学生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如选择题第1、3、6、11题 ,改错题,材料解析题等,没有认真审题,盲目答题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现象,(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选择题的第2、3、4、5、6、11小题,改错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等都犯有类似的错误,究其原因是因为对盖脸的掌握不清楚,发生混淆概念的现象,这些都是课本出现或平时练习过的基础知识,但错误的学生还比较多,(3)、部分学生的答卷态度有问题,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的试卷书写潦草,有乱涂乱改的情况;还有部分学生的试卷空白部分较多,连选择题都空下来不填,态度有问题,此外,还有部分学生,答题时间过短,交卷过早,没有认真答题,三、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和反思,发现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重知识结构、轻内容整合;重基础知识、轻热点分析;重题型训练、轻方法总结;重布置任务、轻心理调节,2、鉴于以上问题与不足,在这之后的教学中将:(1)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讲课过程中多学习、多探讨,(2)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然后,有一个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使书由薄变厚, (3)关注热点,处理好热与冷的关系,各类时政和社会热点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在复习时要关注重大热点,也要关注一些冷点,因为冷与热是相对的,但一些具有长效性的冷点则往往是考察的重点,要指导学生学会联系知识点,做到小切口、大容量、多角度的分析, (4)注重能力培养,处理好思与练的关系,要研究课标、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从中发现规律,要加强典型例题和题型的模拟训练,引导学生总结答题方法,提高对知识的迁移、归纳、分析能力,(5)关注心理健康,处理好紧与松的关系,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中考成绩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考生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容易导致考试焦虑,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实事求是的调整自我期望,放松心情,以上简要的对本次月考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做以简要分析,有不妥之处望各位老师予以批评指正,。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月考试题的范围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5单元,所涉及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个部分。

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

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了考察。

试题覆盖面较广,注重考察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年代的及材料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由于本次考试虽然闭卷考试,但是死记硬背的题很少,试题要求学生在记住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力考察。

既是学生对历史人物、年代、事件要求记忆,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分析、总结等方面综合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但是试题难度稍大了一些。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1.选择题。

选择题中第1题,学生没有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基本含义。

第6题学生应先分析出尼罗河是埃及文明,其次要对每一选项内容进行分析最终找出正确的答案。

第7题学生对试题分析不到位没有从题干中找出有效信息。

第12题“以下历史人物中,抗击过同一殖民国家的民族英雄是”学生对历史人物掌握不够。

2.选择题。

第14题学生对材料分析不够。

15题第3问学生对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后,颁布的法律文献,学生只答革命中的文献,读题不够认真。

第4问认识对法律文献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学生对本题认识不够分析不到位。

第16题第3问应答蒸汽机火车或火车机车提供动力,学生也知道但是就是表述不清楚。

第4问根据这些机器发明者的国籍、身份及机器的应用等,分析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学生不能能够根据要求答出正确答案。

三、教学改进1.教学过程中注重课标和教材,结合课标和教材进行有效备课要。

2.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

3.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学中关注更多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中。

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分析一、定量分析:本次月考参加考试学生人数234人,40分以上43人,优秀率18.37%;30分以上117人,及格率50%;平均分28分。

二、定性分析:试卷按中考标准命题,第一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第二题为材料分析题,共35分,其中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8题9分;第9题6分。

试卷总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比中考少10分钟)。

选择题得分优等生一般在13分左右,得分率87%,中等生一般在10分左右,得分率66%,学困生得分大多低于10分。

其中第1、3、10小题出错较多。

究其原因,第1小题识图不准确,B图是原始居民挖掘的水井,许多学生没有认出来。

第3小题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而不是学习方法,学生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出错。

第10小题本是常识性的题,但题干要求却是反向选择,问的是其中搭配不当的是那一项,许多学生却没有认真申清题意要求,直接选了与题意要求不符的答案。

非选择题4个材料题分别考查历代中央政府(西汉、清前期、19世纪70年代)对边疆地区(新疆)的管辖;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台湾问题;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专题知识点。

16题得分率最高,尖子生基本不会失分;17题学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元代行省制度复习得不错,但对其作用分析不准确、不全面,或完全不知。

答题不规范,造成失分。

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曾三次分离知识点识记不准确,似是而非,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说成是西班牙、英国、沙俄侵占台湾,不同历史时期对台湾的称谓夷洲、琉球、流求、台湾混淆不清。

或能提取知识点但表达不准确,不清楚,不严密。

此题得分率60%左右,很不理想。

18题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状元实业家张謇的“謇”字许多学生写成错别字“骞”字。

主观题回答太简单,如第(4)小题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近代化探索充满了艰辛。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三例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三例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三例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精选模板三例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篇一:历史月考试卷分析3一、试卷特点:1、命题范围: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必修2经济史、必修3思想文化史,侧重点是在考察必修1与必修2。

2、命题难度:试题或选自高考真题,或选自高考模拟题,与高考文综合历史试题的难度相适应,本次月考试题的特点是:选择题注重历史知识的记忆和对比的要求,非选择题突出理解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一些重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选择题12道每题4分共48分:5道政治史(必修1)、5道经济史(必修2)、2道思想文化史。

非选择题两题共52分:第一道考察范围为政治史,四小问共26分;第二道是一道综合性试题,共三个问,每个问均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对学生知识的归纳与横向迁移能力要求较高。

二、学生答卷情况:1、选择题错误率过半的试题有7道,据错题分析错误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主要错题有四道是涉及经济史的内容,说明学生对于经济史的基础掌握不牢固;第二,主要错题有四道是关键词涉及到时间,说明学生对于具体时间记不清楚而选错。

2、材料分析题第一题材料题失分最高的是第4小问“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有二:一,不理解“世纪之交”所指的具体时间;二,1990—1999年欧洲所发生的具体史实不了解。

第二道材料题失分最高的是第2小问和第3小问。

第2小问“这一时期欧洲国家经济、思想、政治领域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很多学生在理解题意时出现问题,忽视了三者之间的双向影响,如“政治既影响经济又影响思想,反之亦是”,而片面地认为是单向的影响,如“政治影响经济,经济影响思想,思想影响政治”,所以失分一般过半。

第3小问“你同意材料二两种观点中的哪一观点?依据16—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社会状况,阐明你的理由”,很多学生所支持的观点与其阐述的理由不符,明明支持观点一却在阐述观点二的理由。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已结束,为了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下面对试卷做以简要分析:一、试卷的结构分析1、内容结构:本次考试内容涉及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满分75分。

2、目标水平结构:根据课标和中考范围及要求,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测查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测查,例如历史试题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意义等等。

3、题型结构分析:本次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

其实非选择题又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分析说明题、探究题。

另外,试题联系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要大事。

如日本“3.11”特大地震和海啸。

4、难度分析:本次试卷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梯度较合理。

二、答卷情况分析1、成绩分布情况:对三个班成绩统计情况,60分以上的一共15人,其中145班8人,146班5人,147班2人。

及格人数都不到30人。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错别字严重。

如遵义会议写成“尊议会议”,一国两“制”写成一国两“治”等。

要求平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调对学生错别字的纠正。

2)学生审题不严密,不准确。

具体体现在简答题17题中。

3)学生对有的历史概念模糊。

如探究题20题,世界格局的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学生混淆了,这样失去了本不应该失去的分数,因为学生是记得这些基础知识的,只是历史概念上的混淆罢了。

4)学生联系新旧历史知识,联系中外历史有一定难度。

5)学生答题不完整,语言叙述不规范。

6)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运用能力虽有所提高,但还须予以重视和加强训练。

三、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2、鉴于以上问题与不足,在这之后的教学中将:(1)加强集体备课。

(2)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然后,有一个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使书由薄变厚。

(3)关注热点,处理好热与冷的关系。

各类时政和社会热点是中考考察的重点。

在复习时要关注重大热点,也要关注一些冷点,因为冷与热是相对的,一些尚未有定论的热点中靠一般不会涉及,但一些具有长效性的冷点则往往是考察的重点。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陶拴珠一、试题分析本次月考试题总分100分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材料解析题三种。

主要考查的是世界古代史部分内容,难易程度适中,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

二、成绩分析班级考试人数及格人数优秀人数平均分及格率% 优秀率% 2班40 22 11 64.53 55.00% 27.50% 4班41 27 6 65.24 65.85% 14.63% 6班39 33 15 73.54 84.62% 38.46% 8班 36 23 12 65.97 63.89% 33.33%67.30 67.31% 28.21%从4个班的成绩来看,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差距依然很大,最高分98分;最低分:14分。

6班成绩较好,2班和4班差一些。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学生方面:1、本学期因为上课时间紧张,没有系统复习的时间,加之学生不重视这门学科,课外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记忆;2、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3、审题不清,学生对题目理解不准确。

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审题不清,缺乏一定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不能认真仔细地阅读,知识的概括、迁移能力尚待训练。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更有待提高。

答题不准确,有答非所问、问少答多、问多答少等现象;4、基础知识不扎实,掌握不牢,对学过的知识遗忘过多,张冠李戴,答案不完整。

知识点、得分点把握不住,关键的词、句想不出来。

(二)教者方面:1、上课讲得太细,重点突出不够;导致学生记忆混乱;2、对学生的课后巩固情况检查落实不到位,仅考组长和学生自觉去落实,效果差;3、对学生学法指导不够,扭弱转差工作做得欠缺;4、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导致学生不重视、应付、作业拖拉、书写潦草、预习习惯差等。

四、下一阶段教学思路1、勤跟严管,切实抓好学生识记、本人做好督促检查,以夯实基础,把工作做实做细;2、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学生多想,想知识主干,想思维方法,想命题意图,想时政热点联系,想审题解题思路,想规范答题。

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本次月考历史试卷考查的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前三单元内容,本次试题难易程度适中,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为主,设问突出了前三单元的重点,考察知识比较全面,仔细。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我们历史科的考试进行以下分析:一、试卷的分析试卷满分50分,其中,单项选择10分,每小题2分。

材料题3个,共30分。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1)选择题4、6、7、8、9、10等体学生失分较多。

学生不能准确理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民主政治,对古代战争的认识,亚历山大东征等知识点存在识记混乱、理解不清,尤其是第4选择题,对伯利克里改革内容认识不清,导致第4题失分较多。

随之而来的是材料题回答混乱,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与全体成年公民的差别。

其次为选择题8学生对战争的认识不到位,对战争的认识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古代战争一方面具有侵略性,另一方面也不自觉的充当了文明传播的工具。

(2)第11题,材料题,总分8分,平均成绩大都在3、4分左右,学生回答问题失误较多的是第二问,“全体公民”实质上是指全体成年男性公民,但是大多数学生回答“男性公民:导致失分。

第三问评价民主政治,学生只简单进行了说明,没有说明这种民主本质是奴隶制民主政治,因而失分。

(3)材料题12题,是本试题分值最大的一题,12分,比较简单,学生普遍回答较好,基本分值都在8分左右,失误较多的是“种姓战争“的根源学生回答失误较多,占50%左右。

(4)材料题13题,考察西欧封建分级制度,10分,大约30%左右的学生回答是没有看材料所给的图,而是看课本上的图,导致失误,错误的认为被统治阶级是骑士,因而失分。

二、本试题有以下特点:(1)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日本大化改新这个中考考点材料题没有涉及。

三、建议1、个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键入文字]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摘要:2014 年中考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功课,小编为大家分享了历史初三月考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学生答卷分析: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如下一些问题须引起高度关注:一是基本知识薄弱。

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

半数的学生对课本中帮助学习的材料不重视,掌握较差,所以得分率比较低。

二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以至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

三是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

在材料解析和问题探究题中表现尤为突出。

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资料的了解程度、阅读史料的基本能力、材料知识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等。

四是在作答中,语言表述不准确,逻辑较混乱,回答不规范,回答不得要领。

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今后教学建议:1.以课本为主,重视落实基础知识。

无论什么类型的考试测评,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的主体与重点。

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会梳理历史线索,并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

2.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社1。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

1. 试卷结构。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

其中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总计50分;非选择题包括材料分析题、简答题等,共50分。

2. 考查内容。

考查内容涵盖了初三历史教材(人教版)的重要知识点,如世界近代史部分的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以及世界现代史部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内容。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一)选择题部分。

1. 得分情况。

选择题的平均得分约为30分,得分率为60%。

2. 典型错题分析。

第10题:“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正确答案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很多学生错选“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

原因是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概念混淆,没有深入理解经济根源在历史事件发生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18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正确答案是“德国入侵波兰”,部分学生错选“德国入侵苏联”。

这反映出学生对二战进程中的重要事件的先后顺序记忆不准确,对二战爆发的标志这一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 (二)非选择题部分。

1. 得分情况。

非选择题平均得分约为20分,得分率为40%。

2. 典型错题分析。

材料分析题(第26题):本题给出了一段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回答工业革命对社会阶级结构的影响以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在回答工业革命对社会阶级结构的影响时,很多学生只回答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兴起,而忽略了中间阶层的变化。

这表明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不够全面,没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在回答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时,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准确,如“让世界市场变大了”,没有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加剧、商品输出增加、交通通讯改善等方面进行全面准确的回答。

这反映出学生缺乏对历史事件影响的系统性分析能力。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历史备课组一、学生答卷分析: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如下一些问题须引起高度关注:1.基础知识薄弱。

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

半数的学生对课本中帮助学习的内容不重视,掌握较差,所以得分率比较低。

2.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以至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

3.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

在材料解析和问题探究题中表现尤为突出。

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资料的了解程度、阅读史料的基本能力、材料知识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等。

4.在作答中,语言表述不准确,逻辑较混乱,回答不规范,回答不得要领。

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强加训练和指导。

二、分析存在的问题:1.学生学习态度上表现为因为等级制而不够重视,现炒现卖,更严重者上课既没有课本也没有学案。

2.教学状况表现为课时紧,复习进度快,再加上历史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细而碎,线索多,知识点识记的的准确率要求高。

学生既没时间练习,又没时间记忆。

3.对差生的辅导几乎没有时间跟踪。

三、今后教学措施和建议:1.学校给予历史课应有的重视,增加课时。

2.课堂必须以课本为主,重视落实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的主体与重点,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以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会梳理历史线索,并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

3.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4.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上课不说废话,少讲多背、多练,充分利用好学案和辅助资料;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多说、多背、多练习。

5.狠抓基础知识的过关,注意教给学生背书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情况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情况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情况分析3月5日区教育体育局通过网上联考的形式组织区内5所中学的毕业班进行了春节后第一次月考。

通过本次月考,我发现了自己近期教学中存在的疏漏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现结合月考分析如下:一、试题分析本次月考试题是在区教研室的组织下由5所学校的老师根据教学进度共同组题出卷的。

整张试卷是严格按照中考的标准来设计的,试题涉及到了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全部内容,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广,难易度适中。

试题在注重考查历史知识点的同时,也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这张试卷可以有效的了解学生近期复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可以为今后中考复习起到指导作用。

二、答题情况选择题共30题,基本按课本顺序,考查知识面全。

材料题涉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近代化探索主题方面和一战、、二战、冷战和世界新格局方面,都是热点、重点内容。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无论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是选择题得分较多。

材料题更无从下手,胡乱写或不写,得分率很低,考试成绩不理想。

答题存在问题如下: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比如第7、8题,对辛亥阶级革命的时间、具体人物等知识点把握不清。

2、审题不仔细,比如第30题的“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发展进程,很多学生都会,但没有仔细观察。

3、知识理解不透,比如第29题,对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都选成了B。

4、不会活用历史概念,比如第31题第(3)小题实际就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生不会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5、历史思维欠缺,不会表述,比如第32题第(4)小题,学生表述特别差,得分率特别低。

三、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与运用。

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初三月考历史试卷及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月考历史试卷及质量分析报告

2017--2018学年度月考历史知识质量分析报告经过一天半的考试,一天集中评卷,国庆后的月考考试工作已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考试是在肥城市教研室统一命题下进行,能客观、公正、公平地评价开学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

为确保今年中考我校九年级历史教学质量能再创佳绩,特对本次考试做如下质量分析:一、试题评价及命题建议:1、本着既依托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围绕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进行命题.2、本次检测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识图能力的考查,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3、试题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注重学生知识综合运用比较能力考查。

4、试题表述形式规范,陈述语言简洁、无歧义,注意图文匹配,插图准确.5、试题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察.二、九年级历史学科成绩统计:(参试人数:394人)我校今年九年级八个班,全部是平行班,学生起点是相同的,下面特对本次考试所教班的成绩统计如下:三、本次考试存在问题及失误原因: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准确。

如选择题第9题。

这是一个复选项,被选项有6个知识点,要求选择符合题意的一组是,要求考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熟练掌握.选择题第15题,有些考生对一些历史事件时间掌握不清楚,导致排列顺序不清楚。

2、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较差。

第23题第1小题新经济政策特点有些学生回答不清楚。

3、解题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和筛选法.材料分析题,不能将材料置于教材所学相关知识有机联系做出解答。

4、学生成绩两绩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好的达到45分左右,差的还有个位数。

六、今后改进措施及建议:(一)改进措施: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对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记死。

2、重视学生学习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如分析问题能力,对比分析同类历史事件能力。

3、课堂教学要做到高效、务实,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做到学习,识记、训练,评价四个环节时间合理分配,环环相扣。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本文将对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于同学们了解试题类型和考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也是考察基础知识和考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方式。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选择题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共有40道选择题。

在选择题的分析中,我们首先要关注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

例如,有些题目可能是考查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有些题目则需要考生理解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或观点。

针对这些不同的知识点,可以将选择题分为几个小节进行讨论。

第一小节:时间顺序题九年级的历史课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时间线,并能够正确地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在第一次月考中,选择题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时间顺序相关的题目。

这些题目要求学生们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可以通过将题目中提到的事件进行归类,再理清时间线来解答。

第二小节:人物观点题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人物,他们的观点和贡献对于推动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九年级第一次月考中,选择题可能会考察学生对于历史人物观点的理解。

这类题目通常会提到某位历史人物的观点或主张,要求学生们判断该观点的正确性或对其作出评价。

对于这类题目,学生需要了解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并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进行分析。

在备考时,可以通过复习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主要观点,加深对于历史人物的理解,提高解答此类题目的准确性。

第二部分:问答题问答题是历史试卷中常见的开放性问题,也是考察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方式。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中,问答题的数量通常相对较少,但是要求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在回答问答题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理解问题: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中的问题要求,明确回答的范围和主线。

2. 运用所学知识:在回答问题时,尽量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解答。

可以举例说明,引用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观点进行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学生答卷分析: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如下一些问题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基础薄弱。

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

半数的学生对课本中帮助学习的材料不重视,掌握较差,所以得分率比较低。

比如试卷第11题,人类的共同祖先起源于非洲的(),这是基础题,是第一课的内容,但在改试卷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没未能填对。

二、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如第12题,是让填的序号,很多学生却直接填汉字,直接失掉3分。

三、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

在材料解析和问题探究题中表现尤为突出。

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资料的了解程度、阅读史料的基本能力、材料知识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等。

如第16大题,涉及到日本的大化改新和欧洲的采邑改革,平时在课堂一直强调,但这一大题做的效果不够理想。

四、在作答中,语言表述不准确,逻辑较混乱,回答不规范,回答不得要领。

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今后教学建议:
1.以课本为主,重视落实基础知识。

无论什么类型的考试测评,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的主体与重点。

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会梳理历史线索,并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

2.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3.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渗透。

如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文学、历史与政治常识等,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联系的意识。

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联系的方法,养成联系的意识,综合掌握各科知识。

4.注意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并通过多种形式,把历史课堂变成真正的人格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乐园。

5、注意提高对差生的关注,由于三个班学生人数差别较大,我在九(2)班的课堂上忽视对差生的关注,他们经常不听课、捣乱、说话,所以今后我应该更多关注他们,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以提高全年级的平均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