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铸工尘肺的危害及预防(二篇)

铸工尘肺的危害及预防(二篇)

铸工尘肺的危害及预防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由于对型砂的粉碎、搅拌、运输和使用及砂箱的拆开,清砂和清理铸件时都可以产生大量的粉尘,引起的尘肺,统称为铸工尘肺。

铸工尘肺应当是指吸人含游离很低的黏土、石墨、煤粉、石灰石和滑石粉等混合性粉尘而引起的尘肺,发病工种主要是指砂型制造工。

如果铸工不是独立的工种,也从事其他工序或接触二氧化硅含量在70%以上,应称为矽肺。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机械工业:铸造型砂、模型、熔炼、造型、浇铸、落砂、铸件清理、压铸铸造、熔模铸造、铝合金、铜材零部件(制品)灯的铸造。

在生产过程中,型砂的粉碎、搅拌、运输和使用以及砂箱拆开、清砂和清理铸件时都可吸入大量的粉尘。

铸工接触的粉尘含二氧化硅含量低,以碳素类粉尘和硅酸盐类粉尘为主,病变主要在细支气管和小血管周围有大量的尘细胞灶,以及由尘细胞、粉尘和胶原纤维形成的粉尘纤维灶,在粉尘灶周围伴有肺气肿,肺泡坏死样改变。

3.临床表现早期轻微胸闷、胸痛、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且发病缓慢。

随着病变的进展,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低氧血症者,稍活动就会发生呼吸困难,伴口、唇、甲端紫绀,需要氧疗才能维持生命。

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及肺部感染,咳嗽咳痰频繁,出现脓痰。

治疗不及时晚期合并肺心病,心衰,出现双下肢水肿、腹胀,食欲下降、乏力。

查体:早期多无异常体征,以后病情加重,可听到呼吸音降低,两下肺细小干湿啰音。

晚期紫绀、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心律失常。

x射线胸片:两肺中下肺区出现不规则小阴影。

特点是以T阴影为多,形成粗网状或蜂窝状,而S阴影相对较少见。

随着病变的进展,不规则小阴影逐渐增多增密,且向两肺中上肺区发展。

圆形不规则小阴影也逐渐增多,病变初期肺功能多属正常,以后逐渐出现阻塞性或以阻塞性为主的通气功能障碍。

4.救治原则与其他处置参见矽肺。

5.预防、安全与劳动保护参见矽肺。

铸工尘肺的危害及预防(二)铸工尘肺是一种职业病,主要发生在长期从事铸造行业工作的人群中。

铸工尘肺的主要危害是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并且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铸造业机械制造加工业安全防护措施

铸造业机械制造加工业安全防护措施

铸造业机械制造加工业安全防护措施铸造业、机械制造加工业安全防护措施得当,可以减少或者杜绝职业病的发生,主要应该注意以下七点:一是厂房车间的设计布局应符合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防止各工序、工种之间的职业病危害交叉污染。

如铸造工序中的熔炼炉应放在室外或远离人员集中的场所;铆工和电焊、喷漆涂装工序应分开布置等。

二是铸造应选用低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型砂,并减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业;清砂应采用水爆清砂和水力清砂,安装大功率的通风除尘系统,实行喷雾湿式作业,以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工人要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

三是对热处理和金属熔炼过程中产生化学毒物的设备,要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对某些淬火、电镀及喷漆涂装或使用胶粘剂等易产生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应制定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设置警示标识,有关作业人员作业时要佩戴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

四是要做好铸造、锻造中的气锤、空压机,机械加工中的打磨、抛光、冲压、剪板、切割等高强度噪声设备的治理。

对高强度噪声源可采取集中布置的防噪声措施,并设置隔声屏蔽;对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应在进气或排气口采取消声处理措施;对集中控制室和岗位操作室应采取隔声和吸声处理措施;作业人员进入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应佩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五是对铆接、锻压机、型砂捣固机、落砂、清砂等振动设备,应对设备采取减振措施或对作业人员实行轮换操作。

六是对产生高频、微波等射频辐射的设备可采取屏蔽措施以隔离磁场和屏蔽电场;对微波在工作地点的辐射,可采用反射型和吸收型两种屏蔽方法进行屏蔽。

此外还可采取距离隔离防护措施,对作业人员采取时间防护措施等。

七是要预防高温作业人员中暑。

对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业人员,要从工程技术、职业卫生保健、劳动组织管理等方面,采取合理布置与控制热源、供应防暑降温饮料、轮换作业,以及采取在集中控制室和操作室设置空调等一系列综合性预防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铸造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铸造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铸造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作者:张传艳王育慷来源:《数码设计》2017年第08期摘要:目的:了解某铸造厂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关键点进行分析。

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程度等进行评价。

结果: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原辅料种类较多,存在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结论: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将压蜡、蜡模组装/检测、制壳、脱壳、切割、吹砂/水洗、内部标刻、精修、荧光渗透/检验等作业岗位列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通过采取工程技术防控、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管理等措施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

关键词:飞机发动机叶片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噪声、化学毒物、紫外辐射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08-0061-04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a foundry enterprise and to analyze the key points of occupational hazard control. Methods: the enterpris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their degree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were evaluated by on-site occupational hygiene survey and occupational hazards detection. Result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raw materials used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there are many occupational hazards such as dust, chemical and physical factors. Conclusion: the enterprise belongs to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with serious harm" occupation disease, should be wax, wax pattern assembly / detection, shell making, shelling, cutting, washing, blowing sand / internal marking,refinement, fluorescent penetrant / inspection work list of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of occupation disease harm is, by tak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engthen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other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pation disease harm.Keywords:Aircraft engine blade casting enterprise; Occupational hazard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Noise, chemical poisons, UV radiation引言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为航空器的飞行提供动力。

铸造企业职业危害及预防

铸造企业职业危害及预防

铸造企业职业危害及防治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根据所需工件形状制造的模具中。

在有些情况下,铸型还带有一个型芯,型芯将决定铸件内腔的尺寸。

铸造作业包括:制作模型、制作并组装铸型、熔化和精炼金属、将金属浇入铸型,最后,再清除成品铸件上的附砂和多余金属。

几千年来,铸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改变甚微,但近代铸造工艺曾经历了相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铸造过程已日益机械化和自动化,木模已逐渐被金属模和塑料模所代替。

为满足型芯和铸型制作的许多新工艺的需要,已研制出一些新材料,并使用种类广泛的合金来补充黑色金属铸件的生产。

铸造金属和材料传统的铸造金属有:铁、钢、黄铜和青铜。

近年来的发展使这个范围大为扩展。

现在的铸造金属和合金可包括:铝、钛、铬、镍、镁,以及甚至有毒的金属,如铍、镉和钍。

以往,铸型是用粘土粘结的硅砂制成。

传统上,砂芯由硅砂制成,硅砂由植物油或天然糖粘合而成,经过烘烤获得必要的硬化。

现代铸造的先进技术,使制作铸型和型芯的新工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铸造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制作与成品铸件形状一致的模型。

同样,根据图纸制成型芯盒,用以制作决定成品铸件内部形状的合适型芯。

砂型铸造仍然是应用最广的方法,但有大量的其他铸造技术可供铸造工作者采用。

这些技术包括:使用铁质或钢质铸型的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将通常为轻合金的熔融金属在70~7000千克力/厘米2的压力下注入一金属铸型内;熔模铸造,为每个特制的铸件作一个蜡模,蜡模外部涂以耐火材料,形成一个可将金属注入其内的铸型。

金属或合金在熔炉内熔化和制备,熔炉可以是冲天炉、转炉、反射炉、坩锅炉、电弧炉、感应电炉等。

为检验熔融金属的质量而进行冶金或化学分析后,熔融金属通过钢包注入或直接注入组装的铸件中。

待金属冷却后,拆除铸型,如有型芯,还需清除型芯(脱膜或落砂),再对铸件进行清理和修理(切除浇口,进行喷丸或水力清砂,以及其他打磨方法)。

某些铸件需要进行焊接、热处理和油漆后,才能符合客户的技术要求。

缸体毛坯铸造生产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实用版

缸体毛坯铸造生产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实用版

YF-ED-J6917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缸体毛坯铸造生产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缸体毛坯铸造生产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职业病防护设施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拟1 职业病防护设施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拟采取各项防止职业危害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投产后符合职业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

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出,为使项目设计的各种技术措施、各种防范设施得以实施,在施工中要确保工程质量,保证职业安全和卫生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

投产运行后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工人工作的劳动卫生条件,做到有针对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保证项目在职业卫生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1.1 粉尘防护措施1.1.1拟采取的设施项目可能存在和产生的粉尘较多,主要存在1#铸造车间的5个工部:造型工部的造型、落砂、废砂输送时产生的型砂尘(即为矽尘);砂处理工部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投料、运输、砂冷却、混砂等产生的覆膜砂尘(即为矽尘)、膨润土尘、煤粉尘、废型砂尘;制芯工部热芯盒制芯时产生的覆膜砂尘、芯砂尘(即为矽尘);清理工部粗加工时产生的型砂尘、芯砂尘,铸件手工精整时产生的金属粉尘、砂轮磨尘,补焊操作时产生的电焊烟尘;熔化工部熔炼、浇注时产生的金属烟尘。

铸造企业职业危害及预防

铸造企业职业危害及预防

03
预防措施:佩戴耳塞、减少噪声源、优化工作环境等
高温危害
铸造企业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容易导致员工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
高温环境容易导致员工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高温环境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
高温环境可能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粉尘预防措施
加强通风: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减少粉尘聚集
1
调整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3
提供防护用品:如防晒霜、遮阳帽等,保护员工免受高温伤害
5
法律法规要求
遵守《铸造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应急预案》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遵守《铸造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遵守《铸造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培训计划》
遵守《铸造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定》
02
降噪技术:采用降噪技术,如消声器、吸声材料等
03
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噪声防护知识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04
定期检测:定期对噪声进行检测,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05
高温预防措施
提供降温设施:如空调、风扇等,降低工作环境温度
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高温防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
加强通风:保持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降低温度
演讲人
粉尘危害
01
粉尘来源:铸造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砂尘等
02
危害:粉尘吸入人体,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等
03
预防措施:加强通风、佩戴防尘口罩、定期体检等
04
法律法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安全生产
噪声危害
01
噪声来源:铸造设备、机械设备、车辆等

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治

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治
、热
3
熔炼浇铸
熔炼、铁水出炉、 辐射、一氧化碳、二
浇铸、维护
氧化氮
4
铸件清理
落砂机氧砂轮、割、打抛、清磨丸底砂、滚漆、抛筒清丸、理、矽噪苯尘声、、、二呋振甲喃动苯树、脂苯尘、、甲
5
辅助工段
木模具制备、产 品维修
木粉尘、电焊弧光、 电焊烟尘、锰及其化 合物
2 铸造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及防治
力损伤、语频听力损失直至噪声性耳聋 防护,如耳塞。
(3000Hz、4000Hz、
6000Hz、) 平 均 听 阈
≥ 40dB;Ⅱ期和Ⅲ期
高 血 压; 器 质 性 心 脏
病。
高温
夏季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 的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 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 适应性变化。但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可因热平 衡和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中暑。
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 疾病
3 结束语 企业需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
作,可加强企业职业病防治,落实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
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行为,预防、控制、减少和
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企业需
根据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
关要求,落实企业安全、科学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
铸造行业主要工艺流程及各工序产生职业病危害因 素见表 1:
表 1 铸造行业主要工艺流程及各工序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
序号
工序工段
岗位
职业病危害因素
1
型砂制备
原砂型砂、砂混、砂粘、结砂剂处、理配、矽噪尘声、、呋甲喃醛树脂尘、
2
铸件造型
模制开具芯箱制、下备芯、、造合型箱、、矽噪尘声、、呋振喃动树、脂甲尘醛、

铸造职业危害分析

铸造职业危害分析

铸造职业危害分析铸造作为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制造工艺,在现代工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铸造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职业危害,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

本文将对铸造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护措施,旨在帮助从业人员减少职业风险。

1. 金属熔炼和铸造过程中的危害铸造的核心过程之一是金属的熔炼和铸造,这涉及到高温、有害气体和金属溅射等危险因素。

首先,金属熔炼过程中会产生高温。

从业人员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导致热应激,引发中暑和其他健康问题。

其次,熔炼金属时,金属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这些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具有毒害作用。

工作场所的通风设备不足可能会导致有害气体积聚,加剧职业风险。

此外,金属熔炼和铸造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溅射也是一种潜在的伤害来源。

金属溅射可能会引起皮肤烧伤、眼部损伤等。

2. 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危害铸造过程中还涉及废弃物的处理,如废弃型砂、废铸件、废砂浆等。

这些废弃物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对从业人员产生危害。

首先,废弃物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

直接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

其次,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也可能引发其他风险。

例如,废砂浆的处理可能导致粉尘扬起,工人吸入粉尘后可能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3. 机械设备操作中的危害铸造过程中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铸造机、机械臂等。

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伤害。

首先,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夹伤、撞伤等危险。

从业人员未正确操作机械设备可能会导致手指夹伤、身体部位受伤等。

其次,机械设备维护不当也可能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例如,机械设备缺乏定期维护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进而引发意外事件。

4. 铸造行业的职业病问题除了上述具体的职业危害,铸造行业还面临着一些慢性职业病问题。

例如,长期接触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可能导致职业性肺病,如铸造工人肺、金属尘肺等。

此外,长期工作于高温环境中可能引发内分泌紊乱、皮肤疾病等职业病。

铸造车间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铸造车间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铸造车间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铸造车间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以下几类:1.粉尘:铸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特别是在型、芯砂运输、加工过程中,打箱、落砂及铸件清理等环节,粉尘浓度较高。

长期吸入这些粉尘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严重时可能引发尘肺病。

2.高温和热辐射:铸造过程中涉及高温金属和熔融物,会产生大量的热辐射,特别是在夏天,车间内的温度经常达到40多度,影响生产,还易使人发生中暑。

3.有害气体:在用焦炭熔化金属以及铸型、浇包、浇注等过程中,会产生能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二氧化硫;型芯干燥室受热达200~250℃,浇注铁水型芯受热达1000℃时,油质挥发出能引起急性结膜炎和上呼吸道炎症的丙烯醛蒸汽;在浇注铸型时,型芯和涂料中的各有机物质都能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

4.噪声和振动:铸造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可能会对听觉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还会引发砸伤、碰伤等事故。

为了控制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防尘:铸造车间应优先选用低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型砂,并减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业。

对于粉尘浓度较高的岗位,如清砂,应重点防护,如安装大功率的通风除尘系统,实行喷雾湿式作业,以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

此外,工人应配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防尘口罩。

2.防高温:铸造车间应合理布局热源,采取隔热措施,如使用水幕、隔热水箱等。

同时,要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车间内温度。

对于高温岗位,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3.防毒:对于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设备和工序,应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防止有害气体逸出。

对于产生高浓度有害气体的岗位,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设置警示标识,配备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

4.减振降噪:对于噪声和振动较大的设备和工序,应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如使用减振器、隔声罩等。

同时,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总的来说,铸造车间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控制措施来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铸造车间职业性危害因素与预防

铸造车间职业性危害因素与预防

铸造车间职业性危害因素与预防1.生产过程按铸件所用金属的种类,铸造生产可分为黑色金属铸造(铸铁、铸钢)和有色金属铸造(铜、铝合金、镁合金等)。

若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分为砂型铸造、泥模铸造、金属铸造型铸造、蜡型铸造和真空铸造等,其中以砂型、蜡型和泥型最常用。

铸造车间的整个生产过程可分以下几个阶段:炉料及型砂的准备、熔炼金属、制型、将熔融的金属浇注到模型中、打箱、由模型中取出铸件、清理和修整铸件(图9-4)。

1)型砂调制:型砂是由砂、焦炭、焦炭粉及有机物质组成。

由于铸造及干湿型不同,其成分亦不一样。

型砂的制成要经过碾碎、过筛混合等一系列过程,这些操作过程,在较大的机械制造厂中,大部分都是机械操作,如使用碾碎机、电动筛等。

在中小型工厂还有用手工操作者。

2)制型:制型是按所要求的铸件形状,预先在木工车间做出木制模型。

制砂型时,先将铸件的模型嵌到砂箱里,而后向砂箱内充填型砂、捣实,取出模型并加以修饰而成砂型。

3)砂芯的准备和干燥:为使铸件内部留出空隙,用特殊调制的砂土做成砂芯,把它放到制成的砂型中。

砂芯的基本材料是砂、粘土、有机物质、水、植物油或矿物油等。

4)熔炼和浇铸。

熔炼是在专门的冲天炉内进行。

炉内温度一般是1300~1400。

C。

铁水流入铁水包后,用机械或人工将铁水包运到砂型处,将铁水浇人模型中。

5)铸件的打箱、清理和修整。

砂箱浇铸后,冷却数小时,然后用人工或振动落砂机方法将铸件由砂型中取出。

打箱后还要把铸件上的砂土与毛刺清除掉。

铸件的修整工作一船是用铁棒、钢刷、手凿、风凿等工具。

小型铸件用滚筒清砂机进行清理,大型铸件在喷砂室内进行,过去用石英砂喷砂,现多用铁砂代替。

有些小型定型铸件或比较精密的铸件,目前多用蜡型铸造,其主要生产过程如下:首先用铁模制成蜡型并焊成蜡型组,然后涂敷耐火材料(水玻璃、石英粉)、硅砂(二氧化硅)并进行化学硬化(用氯化铵),用热水溶掉蜡型组中的蜡后则成蜡壳。

这样的型壳经过高温焙烧除去了水分和发气物质,并提高了其强度。

铸造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铸造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铸造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火灾及爆炸:铸造过程中使用易燃材料和高温熔炼金属,若操作不当或防
护措施不到位,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2.灼烫:铸造过程中涉及高温金属和熔融物,若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可能
会导致烫伤。

3.机械伤害:铸造过程中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砂型铸造中的碾碎、筛砂、
混砂、造型、开箱、清砂、喷吵及蜡型铸造中的涂砂、消除砂壳等工序,都有机械伤害的风险。

4.高处坠落:铸造作业中可能涉及高处操作,如果没有适当的安全设施和维
护不当,可能会导致高处坠落。

5.尘毒危害:铸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长期吸入这些有害
物质可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严重时可能引发尘肺病或中毒。

6.噪声振动:铸造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长期处于
这种环境下可能会对听觉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7.高温和热辐射:铸造过程中涉及高温金属和熔融物,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
成高温和热辐射伤害。

因此,铸造作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探析

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探析

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探析摘要:铸造企业每天都无可避免的面对因电焊、打磨、熔炼以及碳刨岗位引起的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高温的危害。

而对于这些危害的处理及防范,因诸多企业除尘设备利用率不高、设备老化陈旧、管理不到位等因素,以致企业在控制粉尘、噪音处理等方面不理想。

对此,为避免上述职业危害因素对企业员工身体造成伤害,企业需高度重视、保证各类除尘排毒等防范设施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前言:铸造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复杂,具有高水平粉尘、高水平金属烟雾、多种低水平化学性有害因素、高强度噪声、高温和不良体位等职业性有害因素共存的特点。

部分中小企业劳动条件差,工艺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职业危害问题突出。

1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对职业卫生,生产过程的密闭化程度、原料及辅料的使用情况、员工操作方式及频率等现场情况的调查,可确定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以及高温是铸造企业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

通过对职业病危害性质的分析,借助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分级分析,可确定Ⅰ级(轻度危害作业)职业病危害主要包含保护焊作业岗位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打磨作业岗位了铸钢车间的CO2砂轮产生的磨尘;碳刨作业岗位氧化铁粉尘等。

Ⅱ级(中度危害作业)职业病危保护焊、熔炼、浇注岗位高温作业等。

危害等级为III级(高度害主要包含CO2危害作业)职业病危害主要是打磨作业产生的噪声;铸钢车间碳刨高温作业等。

危害等级为Ⅳ级(极重危害作业)职业病危害重点是铸钢车间碳刨作业岗位产生的噪声。

表1某铸造企业关键控制点职业病危害分析职业性危害关键控制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分级CO2保护焊作业岗位电焊烟尘Ⅰ(轻度危害作业)高温Ⅱ(中度危害作业)锰及其无机化合物Ⅰ(轻度危害作业)打磨作业岗位砂轮磨尘Ⅰ(轻度危害作业)噪声Ⅲ(高度危害作业)碳刨作业岗位氧化铁粉尘Ⅰ(轻度危害作业)高温Ⅲ(高度危害作业)噪声Ⅳ(极重危害作业)熔炼作业岗位高温Ⅱ(中度危害作业)浇注操作岗位高温Ⅱ(中度危害作业)2职业病防护措施2.1严格遵循粉尘防护的基本原则,及八字方针“革、水、密、封、护、管、教、查”1.革:有效减少或消除粉尘污染的主要措施是积极改造工艺,用低粉尘、无尘材料取代高粉尘材料,同时还用低尘设备和不产尘设备逐渐取代高尘设备。

压铸机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措施

压铸机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措施

定期开展心理健 康讲座和培训, 提高操作人员的 心理健康意识
建立心理健康档 案,对操作人员 进行定期心理评 估
提供心理疏导和 干预,帮助操作 人员缓解工作压 力和不良情绪
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压铸机行业相 关法律法规: 了解并遵守国 家对压铸机行 业的法律法规, 确保企业合法
• 危害表现:长期暴露在热辐射环境下,操作人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 导致中暑、烧伤等事故。
• 预防措施: a. 安装隔热板:在压铸机周围安装隔热板,减少热辐射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b. 定期 检查:定期检查隔热板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c. 配备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 镜、手套等防护用品,减少热辐射对眼睛和皮肤的伤害。 d.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 时段进行操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暴露在热辐射环境下的时间。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压铸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防止故障和事 故的发生
建立应急预案:建立针对压铸机事故的应急预案,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及时报告和处理事故隐患和事故
压铸机操作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 规和标准要求,及时报告和处理事 故隐患和事故。
在发生事故或发现隐患时,压铸机 操作人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药品: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药品,确保在紧急 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
呼吸器:配备过 滤式呼吸器,以 防止吸入有害气 体
防护服:穿戴防 高温、防辐射的 防护服,以减少 对身体的伤害

关于新建铸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要点分析

关于新建铸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要点分析

关于新建铸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要点分析作者:周军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1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目前铸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行业中,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问题一直是制约铸造业发展的一大要素,因此,必须重视铸造项目中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计。

首先,就必须总结铸造业中的职业病种类,进一步分析工作环境以及生产环节中哪些要素会造成这些职业病,危及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进而探究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要点,从铸造厂房的总平面布局到建筑物设计,再到各个生产环节的要素控制,比如通风除尘系统的设置、隔热降温措施、噪声的控制以及辐射隔离等,切实加强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设计,给员工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新建铸造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要点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于各方面产品的需求量也更大,相应的劳动者数量也更多,因此我国各个工业生产领域的产品出产量都比较大,尤其是铸造业,铸造品产量连续十几年稳居世界首位。

虽然我国的铸造行业发展比较快,但是整体行业技术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其中应用到的铸造技术以及设备都比较传统,从业人员长期处在嘈杂、布满粉尘的作业环境中,接触大量对人体有害的金属物质,身体健康状况堪忧[1]。

一直以来,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都是铸造业管理中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的工业生产正处于转型升级期,铸造行业也在迅速发展,如何解决制约铸造业发展的职业病问题,是该行业迈向全新未来,实现稳定长期发展的第一要务。

1 总平面布局铸造厂房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整体生产流程以及各道工序,同时,也要考虑各个产品零件的运输,设计出最佳物流路线,消除生产过程中的赘余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厂房环境卫生,就必须做到将作业场所与员工居住生活区域分开,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同时将高毒高位作业场所隔离开来,在不同的工作区域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与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新建铸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要点

新建铸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要点

新建铸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要点
秦洪建;刘统洲;刘新江
【期刊名称】《铸造设备与工艺》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由于长期以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防护设施投入不足,我国铸造行业的职业病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我国铸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防止职业病隐患继续扩大,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已成为当前要务.本文根据最新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51号令的有关内容,对新建铸造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中的要点进行了总结,对于新建铸造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及铸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秦洪建;刘统洲;刘新江
【作者单位】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7;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7;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3
【相关文献】
1.泰州市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控制r效果调查 [J], 黄海鹏
2.某新建冷库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要点 [J], 颛孙宗杰
3.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煤气柜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及防护设施运行效果评价[J], 张树伟;闫锐山;连锋
4.某新建冷库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要点 [J], 颛孙宗杰;
5.某公司新建发动机铸造生产线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J], 孙苑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缸体毛坯铸造生产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缸体毛坯铸造生产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缸体毛坯铸造生产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职业病防护设施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拟1职业病防护设施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拟采取各项防止职业危害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投产后符合职业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

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出,为使项目设计的各种技术措施、各种防范设施得以实施,在施工中要确保工程质量,保证职业安全和卫生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

投产运行后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工人工作的劳动卫生条件,做到有针对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保证项目在职业卫生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1.1粉尘防护措施1.1.1拟采取的设施项目可能存在和产生的粉尘较多,主要存在1#铸造车间的5个工部:造型工部的造型、落砂、废砂输送时产生的型砂尘(即为矽尘);砂处理工部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投料、运输、砂冷却、混砂等产生的覆膜砂尘(即为矽尘)、膨润土尘、煤粉尘、废型砂尘;制芯工部热芯盒制芯时产生的覆膜砂尘、芯砂尘(即为矽尘);清理工部粗加工时产生的型砂尘、芯砂尘,铸件手工精整时产生的金属粉尘、砂轮磨尘,补焊操作时产生的电焊烟尘;熔化工部熔炼、浇注时产生的金属烟尘。

项目防尘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按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等有关规定设计。

主要拟采取以下措施:(1)对6t中频电炉产生高温含尘烟气,设有袋式除尘系统,采用滤袋除尘设施净化后排入大气,除尘器滤料采用耐高温滤袋,同时在除尘器入口设压力检测和野风阀,确保电炉除尘系统风机的风量恒定。

(2)造型工部冷却段按进出铸件开口处风速1.2m/s计算所需通风量,以排除该段产生的烟气,保证冷却通廊内烟气不向车间内逸散,其烟气经活性炭吸附处理装置净化后排入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粉尘所致职业性损伤
由于很多铸造行业都是需要都需要进行砂处理,落砂、混砂、浇筑、清理等多过程中都会产生矽尘、铸工尘和其他粉尘。长期吸入矽尘,会导致出现矽肺;长期吸入铸工尘,会导致出现铸工尘肺。还有较多职工因长期焊接各种金属,在工作中会呼吸到各种电焊烟尘等,会引起恶心、头疼、肺炎、严重一点会出现电焊工尘肺、锰中毒和金属热等各种职业性损伤。
二、铸造行业存在职业病危害、职业性损伤
(一)铸造行业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般来说,砂处理区域是密闭隔离的,采用机械自动化作业方式,粉尘逸散比较少。但有些铸件落砂工序在半封闭状态的区域进行,虽周边墙壁有安装侧吸式排风罩,但仍会有大量粉尘逸散。当职工在进行落砂和配砂作业过程中,树脂还会产生并挥发出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糠醇等;在振动碎破机和除尘系统运转中,还会产生高强度噪声;在熔炼中,因加入不同的炉料,熔炉周围会产生大量金属烟雾;而在金属炉料融化和浇筑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炉子周边的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高强度噪声、高温,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另外,有一部分职工在落砂和清理工序时会接触到矽尘、高温、振动等,由于职工长期接受外界物体的振动所引发的震动病,导致职工患有白指证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等。
(二)铸造行业的防高温措施
可在车间墙上多设置通风口,自然通风口,例如,金属车间产生的热量多,温度也比较高,那么我们可在厂房内多设置通风口、风扇加强通风散热效果。可在车间里设置落地风扇、挂壁式风扇防护设施,以及耳塞、面罩、鞋子、手套等个体防护用品。可适当缩短熔炉职工的连续作业时间,给职工休息、恢复体能的时间,重新调整身体状态。锅炉房和制氧站着两类比较危险容易发生爆炸的厂房,建议建立在厂区人流量最少的地方,并禁止闲杂人等靠近,且其车间的建筑设计须合理,要符合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能够保证通风和采光。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厂房内部进行降温隔热处理,例如,使用喷雾降温法,其利用的原理是利用水在一定的压力下就会细化成水雾,再将水雾喷到物体的表面或者空气中对周边的物体进行降温,同时还能净化空气除尘气。再者,还要对职工进行降温处理,例如,穿高温防热服,多摆放风扇,多让职工喝水,并提供休息室随时补充体力,合理安排好高温职工的休息,避免因温度过高、工作时间过程长,导致职工出现短暂的昏厥或引发职业性中暑等。
一、铸造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铸造产量居世界首榜多年,因国家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对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大力投入和发展,使我国的铸件总产量和需求量在逐年上升,在2007年我国铸件产量从3,126.93万吨增加至2016年度的4,720.00万吨;在2012年~2014年我国铸件产量依次是4,250万吨,4,450万吨和4,620万吨,年增长率依次为3.01%、4.71%、3.82%;2015年,由于受到制造业整体发展情况的影响,我国铸件总量约4,560万吨,是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与2014年相比较下降了1.30%;2016年我国铸件总产量为4,720万吨,相比较2015年上升3.51%。
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对于铸造行业的职业病防治不够重视,导致我国铸造行业的职业病越来越严重。同时,铸造职业病的问题是铸造行业转型的关键。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铸造行业中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计。本文首先分析了铸造行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次再针对职业病的类型进行防护设计,旨在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放置应急救援物品
对在铸造生产中生产可能易燃气体或者大量毒气区域,应设置泄露报警装置,一旦有易燃易爆或者有毒气体泄露,该装就会及时触发泄露报警装置而进入警报状态,此时安全事故救援小组应立即号召全厂停止生产并停止生产,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合理处理,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另外,可在厂子中显眼位置多放置急救箱、急救药品用品、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用具,供职工应急使用,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减少安全事故、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三、铸造行业生产中的防护设施设计
(一)铸造行业的防尘防毒措施
首先,我们应当将污染源较大的熔炉处理工序和其他工序分开布置,并单独布置在厂房里,加强机械排风,改善自然通风;在落砂机周边半封闭化处理,并通过加装侧吸式排风罩方式来除尘;若条件允许,可在扬尘比较严重的区域洒水,通过增湿减少扬尘产生;砂的运输和再生应使用全封闭的设备、设施;安排职工佩戴防尘面罩后对厂房内积尘进行及时清扫,以有效防止气流组织不当时导致二次扬尘现象。若车间粉尘量大,那么我们应当保持厂房内的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条件,合理组织气流方向,通过机械排风除尘,有效降低车间或作业区域的粉尘浓度,降低粉尘对职工的危害。
(五)完善防护品使用的制度
铸造行业的用人单位还应制定个人防护用品制度,面对不同的岗位配备不同的防护用品,督促职工在作业时务必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在高噪声的作业环境下,务必佩戴好耳塞;在粉尘浓度比较高作业场所,务必佩戴防尘面罩;用人单位应进一步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和管理工作,通过个体防护措施降低职工实际接害水平,有效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四)控制好辐射与振动作业时间
工频电场、电离辐射的防护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要加强安全和卫生的管理,不允许非法操作。对于职工使用电离辐射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照射,在操作时要限制电离辐射使用的量,严禁超标。还有要限制振动作业时间和振动的作业强度,适当的缩短时间,避免疲劳操作,要做到劳逸结合,每次作业2~3小时左右就休息一下,活动一下全身,避免因血液循环不顺畅,导致振动病的发生。
关键词:铸造行业;职业病;防护措施
我国的铸造行业发展很快,但是由于铸造行业的整体水平不是很高,而且很多职工因每天长时间铸造作业而患上职业病,职业病人员数量在逐年增多。由于铸造职工每天都处于粉尘和嘈杂的环境当中,会接触并吸入大量的金属物质,导致铸造职工的身体健康在不断变差,甚至还会影响职工的生命安全,如何解决职业病的问题是铸造行业最先解决的问题。
四、铸造行业的应急救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