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三角形的证明培优同步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体系搭建
一、知识梳理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4)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即等角对等边。
(3)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6、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逆命题、逆定理
互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互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命题。
8、斜边、直角边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述为“斜边、直角边定理”或“HL”定理。
9、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10、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判定定理)
定理: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1、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性质: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定点的距离相等。
1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13、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判定定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4、三角形三内角的角平分线性质: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考点一:等腰三角形
例1、如图在等腰△ABC中,其中AB=AC,∠A=40°,P是△ABC内一点,且∠1=∠2,则∠BPC等于()A.110°B.120°
C.130°D.140°
例2、如图,在△PAB中,PA=PB,M,N,K分别是PA,PB,AB上的
点,且AM=BK,BN=AK,若∠MKN=44°,则∠P的度数为()
A.44°B.66°
C.88°D.92°
例3、如图,在△ABC中,AB=AC=6,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D,连接AD,若AD=4,则DC=.
例4、在等腰△ABC中,AB=AC,AC腰上的中线BD将三角形周长分为15和21两部分,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例5、如图,锐角三角形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且OB=OC.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例6、如图,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
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
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要证AB=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请根据上述分析写出详细的证明过程(只需写一种思路).
考点二:直角三角形
例1、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如果∠A=50°,则∠DCB=()A.50° B.45°
C.40° D.25°
例2、具备下列条件的△ABC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B=∠C B.∠A﹣∠B=∠C
C.∠A:∠B:∠C=1:2:3 D.∠A=∠B=3∠C
例3、如图,已知在△ABC中,∠ACB=90°,CD为高,且CD,CE三等分∠ACB.
(1)求∠B的度数;
(2)求证:CE是AB边上的中线,且CE=AB.
例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M、N分别是AC、BD的中
点,试说明:
(1)MD=MB;
(2)MN⊥BD.
考点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
例1、如图,△ABC中,AB=5,AC=6,BC=4,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则△BDC的周长是()A.8 B.9
C.10 D.11
例2、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
A.48° B.36°
C.30° D.24°
例3、如图,在△ABC中,DE,FG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连接AE,AF,已知∠BAC=80°,请运用所学知识,确定∠EAF的度数.
例4、如图,在△ABC中,AB=AC=a,BC=b,且2a>b,BG⊥AC于G,DE⊥AB于E,DF⊥AC于F.
(1)在图(1)中,D是BC边上的中点,计算DE+DF和BG的长(用a,b表示),并判断DE+DF与BG的关
系.
(2)在图(2)中,D是线段BC上的任意一点,DE+DF与BG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证明你的结论;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在图(3)中,D是线段BC延长线上的点,探究DE、DF与BG的关系.(不要求证明)
P(Practice-Oriented)——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课堂狙击
1、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AD=BD B.BD=CD
C.∠1=∠2 D.∠B=∠C
2、如图,Rt△ABC中,∠ACB=90°,∠A=55°,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
折痕为CD,则∠A′DB=()
A.40° B.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