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中常用术语及计量单位

合集下载

辐射剂量与防护的名词解释

辐射剂量与防护的名词解释

辐射剂量与防护的名词解释辐射是指从放射性物质、电磁波等物质或能量传递到周围环境的过程。

在人类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形式的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辐射剂量是用于度量辐射的指标,而辐射防护是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辐射的危害。

本文将解释辐射剂量和辐射防护的相关术语,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领域。

一、辐射剂量1. 辐射剂量单位:辐射剂量的单位是希沙(Sievert,缩写为Sv),用于测量辐射对人体组织造成的伤害。

国际协定规定,1希沙等于1焦耳/千克(J/kg)。

为了更好地描述辐射剂量的大小范围,常用微希沙(microSievert,缩写为μSv)或毫希沙(milliSievert,缩写为mSv)。

2. 有效剂量:有效剂量是指考虑不同类型辐射对不同组织的不同影响程度后得出的剂量。

它是以希沙为单位,表示人体接受辐射后受到的影响,包括局部组织损伤、遗传效应等。

有效剂量的计算方法会根据不同类型的辐射进行调整。

3. 等效剂量:等效剂量也是以希沙为单位,用来度量各种不同类型辐射对生物体产生的相同效应。

等效剂量的计算方法会考虑不同类型辐射的能量传递和生物体对辐射的敏感程度。

4. 个人剂量:个人剂量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到的辐射剂量,监测个人剂量可以帮助评估他们的辐射暴露情况,从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二、辐射防护1. 辐射防护措施:辐射防护措施旨在减少人体暴露于辐射的风险。

这些措施包括保持距离、减少时间和使用防护设备等。

保持距离可以减少辐射暴露,特别是与放射源保持足够距离。

减少时间可以减少接受辐射的时间,例如尽量缩短在受辐射环境中的停留时间。

使用防护设备,如屏蔽材料和防护服,可以减缓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2. 辐射防护原则:辐射防护有三个基本原则,即限制时间、最大距离和最小剂量。

限制时间是指尽量减少个人接受辐射的时间,最大距离是与辐射源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减少辐射暴露,最小剂量是尽量减少个人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领域常用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

辐射防护领域常用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

辐射防护领域常用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放射性:指铀、镭等核素所具有的能够自发的、无法控制的原子核衰变,衰变的同时放出粒子或射线的性质。

衰变常数:表征原子核发生衰变的几率或发生同质异能跃迁的几率,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对给定核素的某一个原子核发生衰变得几率或自发核跃迁的几率,常用符号λ表示。

半衰期:指处于某种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素的核数目因发生自发核跃迁而减少到原来核数目一半所需时间的期望值,常用符号T1/2表示,单位常用年(a)、天(d)、分(min)、秒(s)。

放射性活度:表征放射性核素特征的一个物理量,指在给定时刻处于特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间隔(dt)内发生的衰变数(dN)除以该时间间隔而得的商,即A=dN/dt常用符号A表示,单位为贝克勒尔,简称贝克,符号Bq,1贝克表示放射性核素在1秒内发生1次核跃迁或1次核衰变。

放射性活度过去称放射性强度,并用居里(Ci)表示,1Ci=3.7×1010Bq计数率:指在给定时刻处于特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发生衰变,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每秒或每分钟)释放出的粒子数,用符号cps(每秒计数)或cpm(每分钟计数)表示。

吸收剂量:表示在任何单位质量物质中,吸收各种类型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一个物理量,其定义为任何电离辐射授予质量为dm的物质的平均能量dE除以dm所得的商,用符号D表示,即D=dE/dm通常提及吸收剂量时,必须指明受体和所在位置。

吸收剂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1)专名叫戈瑞(Gray),符号Gy,1Gy=1 J·kg-1,曾用单位为拉得(rad),1Gy=100rad吸收剂量率:定义为在dt时间内吸收剂量的增量dD除以dt所得的商,用符号D表示,单位为戈瑞每秒(Gy·s-1),曾用名拉德每秒(rad·s-1)。

剂量当量:辐射所致的生物效应,不仅取决于吸收剂量大小,而且与辐射的种类和能量以及照射条件有关,为了统一表示各种辐射对机体的危害程度,用适当的修正因子对吸收剂量加权,这种表示使机体辐射吸收剂量与机体生物效应联系起来,这就是剂量当量的基本意思。

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一、概述核科学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核科学技术涉及到辐射的使用和防护,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辐射的安全使用以及人员的健康防护。

本文将介绍核科学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术语,包括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相关内容。

二、辐射防护1. 辐射的定义辐射是指从放射性物质、天体或人工辐射源传播出来的能量或颗粒。

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其中电离辐射具有较高的能量,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2. 辐射剂量辐射剂量是评估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程度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辐射剂量单位包括西弗(Sv)和戈瑞(Gy)。

西弗用于评估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而戈瑞则用于评估物质或组织受到的辐射吸收剂量。

3. 辐射防护措施在核科学技术领域,人们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身免受辐射的危害。

这些措施包括使用屏蔽材料、保持距离、减少接触时间和增加通风。

还有一些专门的防护设备,例如铅衣、防护眼镜等,用于阻挡辐射。

4. 辐射监测与评估为了确保辐射防护的有效性,人们需要对环境和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包括对辐射源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对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三、辐射源安全1. 辐射源的分类辐射源可以分为自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自然辐射源包括地球和宇宙射线,而人工辐射源则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加速器、核反应堆等。

2. 辐射源的管理为了确保辐射源的安全使用,人们需要建立严格的辐射源管理制度。

这包括对辐射源的登记、核实、监控、审批和报告,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辐射安全培训和教育。

3. 废弃物处理和放射源追踪辐射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放射性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需要得到安全处理和储存。

人们还需要建立放射源追踪系统,对辐射源的使用、流向和处置进行追踪和管理。

四、结论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是核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通过合理的辐射防护措施和辐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辐射的安全使用,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的名词术语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的名词术语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的名词术语医疗照射放射防护的名词术语随着医学科技不断发展,医疗照射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随之而来的危险也日益增大,放射防护成为了医学照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一些医疗照射放射防护中常见的名词术语,这些术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医学照射及放射防护的工作。

1. 放射线源放射线源是指能发出电磁波、粒子束或中子等有辐射的物质或设备。

医学照射中,放射线源包括X射线机和放射性同位素等。

2. 辐射量辐射量是指受到辐射物质中放射线性能影响的物质所吸收的辐射能量。

辐射量的计量单位是戈瑞(Gy),它反映了物体受到的辐射能量的量。

3. 剂量当量剂量当量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内吸收的辐射剂量与辐射生物效应之比,剂量当量的单位是希沃特(Sv)。

4. 吸收剂量吸收剂量是指吸收在某一生物体内的辐射能量。

吸收剂量的单位是戈瑞(Gy),吸收剂量越高,人体受到的辐射危害越严重。

5. 辐射生物效应在辐射作用下,生物体组织会遭受一定的损伤和变化,辐射生物效应是指辐射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生物体,导致损伤、变异或发育等不良影响的过程。

6. 控制区域控制区域是指放射线源功率较大,辐射危险较高的区域,同时在这些区域内的人员也需根据不同的控制区域采取应有的防护措施。

7. 受控区域受控区域是指放射线源功率较小,辐射危险较低的区域,一般不需要设置防护措施,但仍然需要对受控区域进行辐射防护管理。

8. 禁入区域禁入区域是指辐射危险非常高、不能进入的区域,一般只有得到特殊许可的人员才有资格进入。

9. 禁电区域禁电区域是指辐射危险较大的区域,一般要对进入区域的人员进行电禁止等操作。

10. 辐射剂量辐射剂量是指某一物质(器)所获得的辐射量,也是评价辐射防护措施有效性的指标之一。

11. 辐射护墙、屏蔽设施在辐射源附近设置的辐射界面的物理障碍物称为辐射护墙,用于遮蔽X射线或放射性同位素等放射源的照射和辐射。

而用于保护人员和环境不受放射线的辐射、干扰和污染等影响的物理障碍物称为屏蔽设施。

辐射防护中常用的辐射量及单位

辐射防护中常用的辐射量及单位

M
4.3 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随穿过物质深度的变化关系
同一深度,D K ?
M
N
释出的带电粒子主要是沿入射粒子方向发射,因此 图中次级带电粒子在 N 点损失的能量,一般起源于 之首的 M点。因为 M 点的比释动能比 N 点的大,所 以次级带电粒子在 N点被吸收的能量,比初始不带
电粒子在 N 点释放的能量要大。所以在准平衡状态 下,同一点深度,D K。
tr
= Etr
= k f
K Etr
比释动能因子
有谱分布的辐射场:
dK d(E) ( tr )EdE dE
K E0 d(E) ( tr )EdE
0 dE
第四节导入
我们已经了解了能量的转移,即不带电粒子能 量转化为带电粒子能量,现在我们关心的是这些 带电粒子的能量是如何被介质吸收的,是否被全 部吸收,如果不全部吸收,是怎样损失的
D d dEtr (1 g) K (1 g)
dm dm
g —为带电粒子能量转化为韧致辐射份额
一般在 103 ~ 102 之间,份额较少
4.3 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随穿过物质深度的变化关系
间接电离辐射
比释动能:随着入射深度增加,粒子有明显衰减, 则比释动能将随入射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小 吸收剂量:由于一开始处于浅层,所以开始一段深 度是逐渐增加的,后来达到最大值,之后不断减小
dEtr tr dadl da — da面积内的辐射能量
datr — da面积单位距离转移的能量 datrdl — da面积dl内转移的能量
dm dadl —体积元
K dEtr tr dadl tr = Etr
dm dadl
三. 比释动能与粒子注量的关系
K

辐射防护(物理基础与单位)

辐射防护(物理基础与单位)

四、比释动能(K)
定义:不带电致电离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在 单位质量的物质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 即: K=dEtr/dm 比释动能的单位与吸收剂量相同。
五、当量剂量(HT,R) 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子的乘积。即: HT,R=DT,R· WR WR为R类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表1-1)。 当量剂量特别给它起了一个专用名称叫希[沃 特](Sv)。
辐射防护的方法与屏蔽
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有外照射和内照 射两种。外照射是体外辐射源对人体造成 的照射,而内照射是指进入体内的放射性 核素对人体造成的照射。前者主要由X、γ 射线、中子束、高能带电粒子束和β射线 引起的;后者则主要因人们通过吸入、食 入、完好皮肤或皮肤伤口吸收了放射性核 素造成的。针对这两种照射方式,有两种 完全不同的防护方法。
七、待积当量剂量( HT ( t ))与待积有效剂 量(E(t)) 待积当量剂量(HT,50)的定义是:单次摄入 的放射性物质在其后的 50年内对所关心的器官 或组织所造成的总剂量。即:
H T , 50

t 0 50
t0
H

T ,R
d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积分时间定为50年是与放射性职业人员 终身工作时间相对应的。
对中子的屏蔽
中子的屏蔽与中子能量有 关。对于能量高的中子应先用 含氢物质作近距离减速。中子 的反散射和天空返照问题突出, 应特别予以注意。
内照射防护与外照射 防护方法完全不同,最根 本的防护方法是尽量减少 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机 会。
谢谢大家!
谢谢XXX友情提供!
(二) X射线发生器的照射量率计算 X射线发生器在离靶 r m处,产生的照射量率) 粗略地可按下式计算:

辐射防护中常用的辐射量以及单位

辐射防护中常用的辐射量以及单位
大小的物理量:致电离辐射授与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量除以该体积元 中物质的质量所得到的商,即:
d D dm
— 平均授予能,是随机量授予能的期望值;
D — 吸收剂量,单位为焦耳每千克(J/kg),
单位的专门名称为戈瑞,简称戈(Gy) 1Gy=1J/kg
10
第二节
吸收剂量及其单位
2.随机量授予能和平均授予能
g --直接电离粒子的能量转化为轫致辐射的份额
g值与电子能量E和原子序数Z之间的关系,近似的为 g 值一般在10-3-10-2之间,可忽略
EZ EZ 800
19
第三节
比释动能及其应用
5.比释动能概念的应用
在辐射防护中常用比释动能的概念计算辐射场量,推断生物组织中某 点的吸收剂量,描述中子源的输出额等。 (1)射线的吸收剂量
J / m2 s
能注量率与注量率的关系
E
【例题】3分钟内,测得E=4MeV的中子注量为1012中子/米2。求 , 9
第二节
吸收剂量及其单位
所谓剂量,实际上指的是吸收剂量, 现在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放射生物学、放射化学、辐射防护等学科中。
1.吸收剂量 D
当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用来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
2) 两种物质相邻的界面附近
3) 高能辐射
17
第三节
比释动能及其应用
4.比释动能与吸收剂量的关系
(2) 比释动能与吸收剂量的关系
在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若轫致辐射直接电离粒子的能量dEtr,就等
于该物质所吸收的能量
d
即:
d dE tr d dE tr D K dm dm

E
0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医疗照射是现代医学诊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可以协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

但是,正如我们所知,医疗照射所使用的放射技术具有潜在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医疗照射时,需要遵循放射防护的原则和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医疗照射和放射防护的相关名词术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和方法。

一、医疗照射相关名词术语1. X线:X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过人体,从而成像。

在医疗领域,医生和技术人员使用X射线来进行影像诊断和治疗。

2. CT扫描:CT扫描是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缩写,是一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它通过旋转X射线机器和计算机程序产生高质量三维图像,以便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3. 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可以产生人体内部的非常详细的图像。

它不使用X射线,而是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产生影像。

4.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一个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元素,它可以通过衰变来释放出放射性辐射。

在医疗领域,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治疗癌症、甲状腺疾病等疾病。

5.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一种带电粒子或电磁波所携带的辐射能量。

它可以穿透人体,对细胞造成损害,从而引起慢性疾病或癌症。

二、放射防护相关名词术语1. 剂量:剂量是指辐射能量对人体的损害程度。

它是通过计量单位来衡量的。

在医疗领域,最常用的剂量单位为格雷(gray,Gy)和西弗(sievert,Sv)。

2. 辐射剂量计:辐射剂量计是一种用于测量辐射剂量的仪器。

它可以用于检测医疗照射和其他形式的辐射。

3. 防护屏:防护屏是一种用于防护电离辐射的屏障,可以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在医疗照射领域,医生和技术人员经常使用防护屏避免被辐射。

4. 防护衣:防护衣是一件穿着的服装,用于保护穿着者不受电离辐射的伤害。

防护衣通常由具有辐射防护特性的材料制成。

5. 放射防护规则:放射防护规则是一套用于减少辐射暴露的指导原则。

铀矿勘查和辐射防护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铀矿勘查和辐射防护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铀矿勘查和辐射防护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铀矿勘查和辐射防护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一、基本物理单位1、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

国际单位:安培(A)、毫安培(mA)、微安培(μA)、皮安培(PA)1A=1000mA=106μA=1012PA2、电量单位:若导线中载有1的,则在1秒内通过导线积的电量为1。

库仑不是国际标准单位,而是国际标准。

1库仑相当于×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总量(e=×10-19库仑,e指)。

单位:库伦(C)、纳库伦(nC)、皮安培·秒(PA·S)1C=1A·S1C=1·109(nC)=1·1012(PA·S)二、放射性测量单位1、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单位岩石、矿物或其他固体物质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用每克物质中含有多少克放射性物质的百分数或百万分数表示,如%(10-2)、ppm(10-6)、ppb(10-9),也称“质量分数”。

铀品位:%。

平米铀量:kg/m2铀、钍含量:10-6镭含量: 10-12钾含量:%水中铀: Bq/L土壤氡: Bq/L大气氡: Bq/m3辐射环境评价时也可用比活度或活度浓度来表示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单位为:Bq/g、Bq/kg或Bq/cm3、Bq/m3、Bq/L。

2、放射性强度:又称,指处于某一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A=dN/dt,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

根据指数衰变规律可得放射性活度等于衰变常数乘以衰变以后剩余原子核核的数目,即A=dN/dt=λN。

放射性强度亦遵从指数衰变规律。

放射性强度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是贝可勒尔(Bq),采用每秒钟内的核衰变数,1 Bq=1次衰变/秒=1S-1常用单位:居里(Ci)、毫居里(mCi)、微居里(μCi)、皮居里(pCi)1Ci=×1010Bq=37GBq1mCi=×107Bq=37MBq1μCi=×104Bq=37KBq1Bq=×10-11Ci=×10-8 mCi=×10-5μCi= pCi比活度:对于固体放射源或者放射性物质,其单位质量的活度称为比活度,单位为Bq/g或Bq/kg;比活度=活度/含量。

常用辐射量和单位

常用辐射量和单位

照射量(X):是指X射线或γ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种符号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

照射量只用于X射线或γ射线在空气中的辐射场的量度,不能用于其他类型辐射和其他物质。

照射量的SI单位是库仑每千克(C·kg-1)。

吸收剂量(D):指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单位质量的物质中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多少的一个辐射量。

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1),称为戈瑞(Gy)。

1戈瑞(Gy)的吸收剂量等于1千克受照射物质吸收1焦耳的辐射能量。

1 Gy=103mGy=106μGy。

剂量当量(H):相同的吸收剂量(D)未必产生同样程度的生物效应,因为生物效应受到辐射类型、剂量与剂量率大小、照射条件、生物种类和个体生理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辐射引起的有害效应,在辐射防护中引进了一些系数,当吸收剂量乘上这些修正系数后,就可以用同一尺度来比较不同类型辐射照射所造成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产生机率,这种修正后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剂量当量。

剂量当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1),称为希沃特(Sievert),符号为Sv。

剂量当量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剂量当量。

它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每秒(J·kg-1·s-1),称为希沃特每秒(Sv·s-1)。

当量剂量(HT,R):当量剂量等于辐射在某一组织或器官中产生的平均吸收剂量,经辐射权重因数加权处理的吸收剂量。

当量剂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1),称为希沃特(Sievert),符号为Sv。

有效剂量(E):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的组织权重因数后的和。

有效剂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1),称为希沃特(Sievert),符号为Sv。

放射性活度(A):是单位时间内该放射性核素发生自发衰变的次数。

是度量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数的物理量,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数目越多,这种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强度就越强。

辐射防护量和单位

辐射防护量和单位

0.251 0.910 1.071 1.221 1.737 1.913 1.879 1.766 1.670 1.431 1.312 1.210 1.209 1.180 1.149
0.42 1.00 1.52 1.78 1.71
0.010 0.616 0.886 1.115 1.803 2.026 1.990 1.852 1.731 1.459 1.325 1.210 1.208 1.170 1.140
(2)同上述同样的区域内,介质对次级带电 粒子的阻止本领对初级辐射的质能吸收系数恒 定不变。
需要注意的是,在下述情况下并不存在着带电粒 子平衡:
(1)辐射源附近。这里辐射场极不均匀,随着离源 距离的增加而急剧变化。
(2)两种物质相邻的界面附近。这里不但辐射场不 均匀,而且两种物质对初级辐射的质能吸收系数 及对次级带电粒子的阻止本领不同,且d《 Rmax。
射而离开体积元V ,则
D d dEtr (1 g) K(1 g)
dm dm
g—直接电离粒子的能量转化为轫致辐射的份额
E(MeV)
0.662 1.25 1.5 2.0 3.0 5.0 10.0
1-g
0.9984 0.9968 0.996 0.995 0.991 0.984 0.964
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随物质深度的变化
非随机量不服从统计分布,对于给定的条件, 原则上可以算出它的值。一般地说,它是时间和 空间的连续可微函数,其值可以用相应的随机量 的平均观测值进行估算。如:吸收剂量、粒子注 量等物理量是非随机量。
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
吸收剂量是当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用来
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
X dQ dQ—在质量为dm的一dm个体积元的空气中,当光子产

辐射防护量和单位

辐射防护量和单位

照射量Ka
e W
当光子具有谱分布时,
X
0E
E
(
en
)E
e W
dE
照射量X的SI单位为库仑每千克(C/Kg) 1伦琴=2.58×10-4库仑/千克
1伦琴=8.69×10-3焦耳/千克
1伦琴=103毫伦
照射量仅适用于X或γ辐射和空气介质, 不能用于其他类型的辐射和介质。
在辐射防护中常用粒子注量、注量率、能注量 与能注量率等物理量来描述辐射场的特性。
核素、同位素及放射性活度
核素
放射性核素,例如:90Sr为放射性核素 稳定核素,例如:12C为稳定核素
同位素是指原子核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 同的中子数的那些核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 上处于同一位置。例如:氢包括了
11H ,12H和13H。
d d 2N
dt dadt
dΦ—在时间间隔dt内,进入单位截面积的 小球体内的粒子数,即在时间间隔dt内注 量的增量
—注量率,单位为m-2·s-1
能注量
在进行比释动能及吸收剂量的计算时,最终要通过 粒子注量和能量来计算电离辐射授与每单位质量受 照射物质的能量。为此,引入能注量概念。进入单 位截面积的球体内的所有粒子能量之和(不包括静 止质量)称为能注量,SI单位为焦耳每平方米 (J/m2),即
描述辐射场的量 (粒子注量,能量注量)
辐射剂量学中使用的量 (吸收剂量,比释动能,
照射量)
辐射防护常用的量
限值量 (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
实用量 (剂量当量等)
描述辐射场的物理量和单位
电离辐射存在的空间称为辐射场,辐射场是由 辐射源产生的;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电离 辐射场,称为混合辐射场,例如中子-γ混合场, β-γ混合场等。

辐射单位

辐射单位

辐射防护常用的量和单位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针对核辐射污染及防护问题,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较为陌生的名词和单位,它们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以下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遇到的几个量和单位,主要有放射性活度、剂量当量(人们常说辐射剂量)和有效剂量。

(1)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原子核发生核衰变的数目。

在单位时间内原子核发生核衰变的数目越多,这种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就越强。

放射性活度的单位是秒的倒数(s-1),叫贝可勒尔(Becquerel),简称贝可,符号Bq。

比如放射性活度100贝可,即表示1秒钟的时间有100个原子核发生核衰变。

有时放射性活度也用居里(Ci)表示。

1居里=3.7×1010贝可1毫居里=3.7×107贝可1微居里=3.7×104贝可(2)吸收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而引发的生物效应,主要取决于机体吸收辐射能量的多少。

吸收剂量是用来衡量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多少,适用于任何类型和任何能量的电离辐射,也适用于受照射的任何物质。

吸收剂量的单位为焦耳每千克,其专用名字为戈瑞(Gy)。

在空气中,1Gy的空气吸收剂量表示X、射线在每千克空气中所吸收的能量为1焦耳。

在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称为吸收剂量率。

单位:戈瑞/小时( Gy?h-1)在环境监测中,空气中X、辐射剂量率常用毫戈瑞/小时(mGy?h-1)、微戈瑞/小时( Gy?h-1)及纳戈瑞/小时(nGy?h-1)来表示。

1戈瑞/小时=1000毫戈瑞/小时1毫戈瑞/小时=1000微戈瑞/小时1微戈瑞/小时=1000纳戈瑞/小时(3)剂量当量一定的吸收剂量的生物效应取决于辐射的品质和照射条件,故不同类型辐射所致吸收剂量相同,而所产生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发生几率可能不同。

对吸收剂量进行修正,使得修正后的吸收剂量能够较好地表达发生生物效应的几率和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这种修正后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剂量当量。

辐射防护中常用术语解释

辐射防护中常用术语解释

辐射防护中常用术语解释辐射防护中常用术语解释1.核素: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中子,并处于同一核能态的一类原子。

2.天然放射性核素:天然存在的具有放射性的核素。

3.放射性:放射性是指某些放射性的核素具有自发地放出粒子,或是α、β、γ三种射线,或在发生轨道电子俘获之后放出X射线,或发生自发裂变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

放射性亦即核辐射,核辐射是指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

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

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4.放射性活度(符号A):在给定时刻(dt),处于特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核素发生核跃迁数目的期望值(dN)。

A= dN/ dt其中:A——放射性活度,单位Bq(贝可)dN——在时间间隔dt内,该活素发生核跃迁数目的期望值dt——该核素发生dN个核跃迁数目期望值所用时间5.放射性比活度(Bq/kg)单位质量(m)某核素的活度(A),即放射性比活度=A/m,也即单位质量的某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dt)内,发生的核素跃迁数目(dN)的期望值。

6.照射量(x):X或γ射线在单位质量空气中打出的所有次级电子,当它们完全阻止在空气中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种符号的离子的电荷量的绝对值。

X=dQ/dm,dQ为总电荷量,dm为空气质量。

7.照射量率:单位时间的照射量。

X=dx/dt,dx是单位时间dt内的照射量。

8.宇宙射线:由地球外面来的能量很高的初级粒子,以及由这些粒子与大气层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组成的辐射。

9.刻度:确定测量装置对某些已知辐射量(如照射量、吸收剂量或活度)的响应。

10.能量响应:辐射探测器的灵敏度与辐射能量的关系。

11.探测下线:仪器响应(或读数)的最小数值。

12.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偏离真值的可能范围。

《辐射防护基础》 第二章 辐射防护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辐射防护基础》 第二章 辐射防护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保健物理》 第2章 保健物理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Units and Measurements, ICRU) 1975年 国际单位制单位(SI)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1.1放射性活度(activity, A)
t0
H E (t )dt
1.7 待积剂量(committed dose)
放射性物质在机体内的有效半衰期:
Tr Tb T Tr Tb Tr : 放射性半衰期 Tb : 体内代谢的生物半排期
1.8 集体剂量(collective dose, ST; SE)
意义:表征某一实践对社会的总危害。 定义:特定人群所受辐射照射的总剂量。 集体当量剂量: ST 集体有效剂量:
定义:各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HT)与 相应的组织权重因子(WT)的乘积的总 和。
H E WT H T
T
意义:评价随机效应的危险度,使辐射防
护走向定量化。
例题: 某人骨表面接受0.3Sv的剂量当量,而另一 个人骨表面受0.2Sv的照射,同时肝脏又受 到0.1Sv的照射,哪个人危险更大些?
1.7 待积剂量(committed dose, HT;HE)
定义:个人单次摄入的放射性物质在此后 特定时间(T)内将要产生的累积剂量。 成人T=50年;儿童T=70年 待积当量剂量 待积有效剂量
HT ( 50)
t0 50

t0
H T (t )dt

H E ( 50)
t0 50
放射性活度与质量的关系: A=λ×N = 0.693/T1/2×[(Q/M) ×NA]

辐射剂量与辐射防护中常用量及其单位

辐射剂量与辐射防护中常用量及其单位

辐射剂量与辐射防护中常用量及其单位活度在给定时刻处于一给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核素的活度A定义为:A = dN/dt式中:dN ——在时间间隔dt内该核素从该能态发生自发核跃迁数目的期望值。

活度的单位是秒的倒数,称为贝克(勒尔)(Bq),它与原使用单位居里的关系为:1Ci = 3.7 ×1010Bq照射量照射量是描述X和γ射线辐射场的量。

照射量的国际单位(SI)用每千克空气中的电荷量库仑表示,即C·kg-1。

照射量的专用单位是R(伦琴)。

1R=2.58×10-4C·kg-1或1C·kg-1=3.877×103R伦琴单位使用历史悠久,它不是受照物质吸收的能量,应称为照射量,而不是一度被误称的剂量和照射剂量。

用于描述辐射场时它只适用于空气,而且只能用于度量10 KeV-3 MeV能量范围的X或γ射线。

吸收剂量吸收剂量是描述辐射场内受照物体接受的能量。

吸收剂量是与辐射效应有联系的辐射防护中使用的最基本的剂量学量。

吸收剂量使用与比释动能相同的SI单位和专用单位,即J·kg-1和Gy(戈瑞)。

吸收剂量的旧单位是rad(拉德),1Gy=100rad。

对X射线、γ射线,吸收剂量在0.25戈瑞以下时,人体一般不会有明显效应;但是,剂量再增加,就可能出现损伤。

当达到几个戈瑞时,就可能使部分人死亡。

接受同样数量的“吸收剂量”,受照射时间越短,损伤越大;反之,则轻。

吸收同样数量剂量,分几次照射,比一次照射损伤要轻。

α粒子穿透能力弱(一张纸就可以阻挡),不会引起外照射损伤。

β粒子穿透能力也较弱,外照射时只能引起皮肤损伤。

γ射线穿透能力强,人体局部受到它照射,吸收2~3戈瑞剂量时不会出现全身症状,即使有人出现也很轻微。

但是,全身照射就可能会引起放射病。

辐射权重因数、剂量当量和当量剂量吸收剂量表示受到辐射照射后人体组织器官的能量沉积。

辐射照射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及其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能量沉积,还取决于辐射的种类。

第3章 电离辐射防护领域中常用的量和单位

第3章  电离辐射防护领域中常用的量和单位

流出的粒子不会在小球内沉积能量
en D ( )E
14
电离辐射防护领域中常用的量和单位
通过单位面积的粒子数 VS 粒子注量
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粒子数不等
于粒子的注量,而小于粒子注量,只有在单向
平行垂直入射的特殊情况下才等于粒子注量?
15
电离辐射防护领域中常用的量和单位
如果:入射粒子不是单一能量,而具有一个分布 →谱分布 这时:
3
2.082 10 33.97 7.072 10 eV cm
10 3 6
1伦琴 7.072 10 eV cm / 1.29 10 Kg cm 5.48 10 eV / Kg
16
8.77 10 J / Kg
3
1伦琴 8.77 10 J / Kg
3
电离辐射防护领域中常用的量和单位
3.1 描述辐射场的量
无论在空间,还是在介质内部,凡电离辐射在其中通过、 传播以至经由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传递的整个空间范围,称 之为电离辐射场。
辐射场 电离辐射存在的空间 辐射源 γ源 β源 辐射场 γ辐射场 β辐射场 两种以上电离辐射 的电离场
→混合场
如:中子-γ混合场 β-γ混合场
12
电离辐射防护领域中常用的量和单位 dN包括和不包括流出粒子数定义注量的对比
Φ随下列参 数的变化 小球半径 包括流出 无关 不包括流出 相关
小球物质
时间
无关
相关 场
相关
相关 能量
13
若关注能量在球内的沉积,哪种定义更合理,更方便?
电离辐射防护领域中常用的量和单位
李星洪. 辐射防护基础[M].原子能出版社,1982.
w f d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辐射防护中常用术语及计量单位
2006-10-13 12:51:34( 浏览次数:10408 )
1.核素
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中子,并处于同一核能态的一类原子。

2.天然放射性核素
天然存在的具有放射性的核素。

3.放射性
某些放射性的核素具有自发地放出粒子,或γ射线,或在发生轨道电子俘获之后放出X射线,或发生自发裂变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

4.放射性活度(符号A)
在给定时刻(dt),处于特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核素发生核跃迁数目的期望值(dN)。

A= dN/ dt
其中:A——放射性活度,单位Bq(贝可)
dN——在时间间隔dt内,该活素发生核跃迁数目的期望值
dt——该核素发生dN个核跃迁数目期望值所用时间
5.放射性比活度(Bq/kg)
单位质量(m)某核素的活度(A),即放射性比活度=A/m,也即单位质量的某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dt)内,发生的核素跃迁数目(dN)的期望值。

6.照射量(x)
X或γ射线在单位质量空气中打出的所有次级电子,当它们完全阻止在空气中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种符号的离子的电荷量的绝对值。

X=dQ/dm,dQ为总电荷量,dm为空气质量。

7.照射量率
单位时间的照射量。

X=dx/dt,dx是单位时间dt内的照射量。

8.宇宙射线
由地球外面来的能量很高的初级粒子,以及由这些粒子与大气层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组成的辐射。

9.刻度
确定测量装置对某些已知辐射量(如照射量、吸收剂量或活度)的响应。

10.能量响应
辐射探测器的灵敏度与辐射能量的关系。

11.探测下线
仪器响应(或读数)的最小数值。

12.不确定度
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偏离真值的可能范围。

不确定度一般表示为平均值的百分数。

13.贝可(勒尔)
符号Bq,国际单位制的活度单位名称。

1Bq等于每秒钟发生一次衰变。

14.居里(符号Ci)
暂时与国际单位并用的活度的专用单位。

1Ci=3.7×1010Bq
15.伦琴(符号R)
暂时与国际单位并用的照射量的专用单位。

1R=2.58×10-4C/kg(库仑/千克)
16.本底
相对被测物质而言,测量装置测得的放射性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