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
道路设计 理念

道路设计理念道路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对道路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道路设计的理念是指设计师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交通运输原则,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原则,设计出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和环境质量的道路网。
首先,道路设计的理念是以人为本。
道路是人们出行的基础设施,设计师应该以人们的出行需求为出发点,从人口分布、交通需求、出行方式等多个角度出发,为市民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设计师应该关注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如行动不便者、儿童和老年人,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人行道、交通设施和无障碍出行设施,保障他们的出行安全和方便。
此外,道路设计还应考虑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需求,提供骑行、步行和公共交通的便利设施,鼓励人们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其次,道路设计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并保障未来世代的需求。
道路设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资源,避免无谓的大规模破坏和占用农田、绿地等宝贵的自然资源。
设计师应该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采用透水铺装、雨水收集等技术,减少雨水径流,改善城市的自然水文循环,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第三,道路设计的理念是安全高效。
道路设计应该保障交通的安全和高效。
设计师应该合理设置道路几何,以确保车辆在道路上平稳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设计师还应该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系统和交通标志,引导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道路设计还应考虑交通运输的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的流畅性和通行能力。
设计师可以采用分段式信号、智能交通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道路设计的理念是绿色环保。
道路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
设计师应该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景观带和人行道等,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
道路设计标准规范要求

道路设计标准规范要求一、道路设计基本要求1. 安全性:道路设计应以确保行车安全为首要原则,充分考虑行人与车辆的视线、行车速度、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设置道路线形、交叉口、交通标志及信号灯等。
2. 连续性:道路设计应保证线路的连续性,避免不必要的弯曲和急弯,确保车辆行驶平稳,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4. 环保性:道路设计应遵循环保原则,合理规划绿化带、隔音屏等设施,降低交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舒适、环保等要求的前提下,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投资和运营维护成本,力求经济合理。
二、道路线形设计要求1. 平面线形:道路平面线形应简洁、流畅,尽量避免采用小半径曲线。
直线段长度不宜过短,曲线段应保证足够的过渡段长度。
2. 纵断面线形: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合理设置坡度、坡长,确保车辆行驶稳定。
坡度变化应平缓,避免突变。
3. 横断面线形:道路横断面设计应满足行车、行人、绿化、排水等需求,合理分配各功能区的宽度。
车道宽度、人行道宽度、绿化带宽度等应符合相关规定。
三、交叉口设计要求1. 交叉口形式:根据交通流量、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交叉口形式,如平面交叉口、立交桥等。
2. 交叉口视距:交叉口视距应满足行车安全要求,确保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能及时发现对向车辆和行人。
3. 交叉口信号灯:交叉口信号灯设置应合理,确保交通流有序、高效。
四、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要求1. 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设置应醒目、规范,便于驾驶员识别。
2. 路面标线:路面标线应清晰、完整,引导车辆有序行驶。
3. 路灯及照明:路灯及照明设施应满足道路照明需求,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4. 排水设施:道路排水设施应完善,确保路面无积水,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五、道路绿化与景观设计要求1. 绿化配置:道路绿化应根据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实现生态多样化和景观美化。
绿化带应合理布局,形成连续的生态廊道。
2. 景观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重道路两侧的建筑风貌、历史文化等因素,创造富有特色的道路景观。
道路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

道路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道路设计是城市规划和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并提供更好的交通环境。
然而,要做到合理的道路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本文将从道路容量、交通流量、道路功能、道路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道路设计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首先,道路容量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道路容量是指道路上能够容纳的最大车辆数目。
根据道路容量的大小,可以确定道路的宽度和车道数。
道路容量的计算需要考虑车辆的平均长度、车速和车头时距等因素。
只有确定了道路容量,才能确保车辆能够顺畅通行,避免交通拥堵。
其次,交通流量也是道路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交通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的车辆数目。
根据交通流量的大小,可以确定道路的宽度和车道数。
如果交通流量大,道路应增加车道数或者扩宽道路宽度,以确保交通的顺畅。
另外,道路功能也是道路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道路具有不同的功能。
主干道主要承担通行功能,需要考虑交通流量和道路容量;支路主要承担连接功能,需要考虑车辆转弯的流线和便利性;步行街主要承担步行和购物功能,需要考虑行人通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根据不同的道路功能,可以确定道路的布局和设计要求。
此外,道路安全也是道路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道路设计应该符合交通安全的原则,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如,道路的设计要考虑到交通信号灯、行人过街设施、减速带等,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
此外,道路设计还应该考虑到道路标志和标线的设置,以提供交通信息和指导。
最后,环境保护也是道路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道路设计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例如,在道路设计中可以采用节能和环保的材料,减少噪音和污染的产生。
此外,道路设计还应该考虑到景观和绿化的布局,以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道路设计应考虑道路容量、交通流量、道路功能、道路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合理的道路,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并提供更好的交通环境。
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道路设计及建设达到安全、顺畅、便利和环保的目标,统一规范道路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以下是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一、道路布局设计规范1. 道路等级和分类设计,根据道路功能、交通量和流量确定道路的等级和分类。
2. 道路横断面设计,包括道路宽度、车道数、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划分等。
3. 交叉口与平面交叉设计,包括交叉口位置、形式、标志和标线的设置等。
二、道路几何设计规范1. 道路水平几何设计,包括道路的曲线半径、坡度和超高等。
2. 道路纵断面设计,包括纵坡、切坡和桥梁、涵洞等的设置。
3. 道路垂直几何设计,包括车辆通行高度、临边防护和桥梁、涵洞跨径设计等。
三、道路路基和路面设计规范1. 路基设计,包括基床厚度、排水和稳定性等。
2. 路面设计,包括路面层厚度、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等。
四、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设计规范1. 道路交通标志设计,包括道路标志的类型、布设位置和尺寸等。
2. 道路标线设计,包括车道线、中心线、停止线和导向线等。
五、道路排水设计规范1. 道路排水系统设计,包括排水沟、雨水篦、排水管等的设置。
2. 道路排水施工,包括排水沟的开挖和处理等。
六、道路景观设计规范1. 道路绿化和绿地设计,包括绿化带、草坪和树木的布置等。
2. 道路景观设施设计,包括广告牌、公共设施和街头艺术品等。
七、道路安全设施设计规范1. 道路护栏和护坡设计,包括护栏和护坡的类型、高度和位置等。
2. 道路照明设计,包括照明灯具的设置和照明强度的要求等。
八、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 道路噪音控制设计,包括噪音屏障和降噪处理等。
2. 道路污染控制设计,包括排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治理等。
以上是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会有些差异。
设计人员在进行道路设计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进行设计,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便利性。
道路工程设计

道路工程设计一、引言道路工程设计是指根据交通需求和地理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道路规划、布局和设计,以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和行车安全。
道路工程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设计的内容和过程,并探讨一些设计原则和技术要点。
二、道路工程设计的内容1. 道路规划和布局:道路规划和布局是道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堵车现象,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在道路规划和布局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总体规划,控制规模和发展趋势,以及交通量,道路布局类型,车流量等因素。
2. 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指道路剖面的横向形状设计。
横断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和行车安全。
在横断面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道路的宽度,车道数目,行人过街设施,自行车道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排水和照明设施等。
3. 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是指道路的纵向形状设计。
纵断面设计主要考虑到道路的坡度和纵向曲线等因素。
合理的纵断面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水平和垂直曲率,改善交通条件和行车安全。
4. 道路交叉口设计:道路交叉口是道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交叉口设计可以提高交通流量和车辆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
在交叉口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路口安全设施,信号灯系统等因素。
5. 道路标线和标识设计:道路标线和标识是道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起到引导和警示作用,提高道路使用者的交通安全性和道路使用效率。
在标线和标识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标线的宽度,颜色和布置等因素,同时保证标线和标识的清晰可见。
三、道路工程设计的过程道路工程设计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设计目标和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确定道路类型,交通量等。
2. 调查和测量:对设计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了解地形,水文,土质等情况,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 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道路设计的模型和计算方法。
市政道路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市政道路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市政道路设计包括哪些内容1、路线设计是道路设计方案的核心,是对道路布置进行具体设计,包括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和道路交叉等设计内容;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还应包括与交通组织、市政管线、公共设施、绿化景观、生态环境的总体协调。
2、城市道路设计特点:(1)城市道路设计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应包括规划、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同时众部门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协作的关系,道路工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
例如从道路的规划到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需要规划、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共同参与;从设计招标到竣工验收,主要需要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和质检等部门的相互协作。
由此可以看出,道路的设计过程体现了系统科学的思想,可将道路的最终修筑看作是一个整体,而在道路的修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视为整体中的要素,只有各要素之间合理、高效的相互协作,才能顺利的完成最终的认为,整个过程体现了系统科学中的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原则。
(2)城市道路设计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城市道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包括测量钻探、道路、桥隧、交通、照明、排水、绿化等,在不同设计阶段各专业工作的侧重点将有所区别。
测量钻探是各项工作的前提,此项工作应该由勘探部门所负责,而道桥部门则负责路线走向、平纵横、路基处理等工作,最后,照明、排水和绿化等工作则由市政部门所完成。
道路设计工作涉及专业虽多,可是各专业并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关联的,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协调下完成从方案规划到施工图的最终设计。
(3)城市道路设计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城市道路最终以何种形式呈现的世人面前,主要是设计人员所决定的,设计人员具有的主观性也变相的说明了道路设计具有主观性的特点。
城市道路项目从方案的确定到最终的实施阶段中的任何一个过程中,设计工作总是最前面的一个环节,其它部门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设计方案进行的,各个部门可以对设计方案提出反馈意见,但最终的设计方案还是由设计人员而定,设计人员通过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完成设计图纸,为了能保证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可以高效有序地进行,设计人员应该同时具备协调沟通、技术应用以及对设计阶段认识和工程总结等能力,确保使工程顺利展开。
优秀道路设计范例

优秀道路设计范例
以下是一些优秀的道路设计范例:
1. 曼哈顿格里德系统(Manhattan Grid System):曼哈顿市区的道路设计采用了一种规整的格子状网格系统,使得交通流量分布均匀,方便导航和交通管理。
2. 柯布西耶城市设计理念: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提出的城市设计理念中,道路和建筑物的布局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
3. 阿姆斯特丹自行车道网络: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自行车使用最广泛的城市之一,其自行车道网络完善,使得骑自行车成为市民主要的交通方式。
4. 东京高速公路系统:东京市的高速公路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和高效的交通网络之一,通过合理的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实现了高速公路的拥堵缓解和交通流畅。
5.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新加坡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实现了无人工收费站,减少了交通堵塞和排放污染。
这些优秀的道路设计范例都体现了对交通流量、交通管理、城市美观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舒适。
道路设计实施方案

道路设计实施方案一、前言。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对于交通运输的安全、便利和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就道路设计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探讨和阐述。
二、道路设计原则。
1. 安全性原则。
道路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障行车、行人的安全。
在设计道路时,需要考虑交通流量、车辆速度、交叉口设置、道路标线等因素,以确保行车安全。
2. 便捷性原则。
道路设计应考虑到行车的便捷性,合理规划车道、交叉口和路口信号灯,使车辆能够顺畅通行,减少拥堵。
3. 环保性原则。
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到环保因素,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合理规划绿化带和排水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经济性原则。
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益。
三、道路设计实施方案。
1. 道路规划。
在道路设计实施方案中,首先需要进行道路规划。
根据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确定道路的走向、宽度、车道数、交叉口设置等,确保道路规划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和交通流量。
2. 道路设计。
在道路设计阶段,需要考虑道路的平整度、坡度、路面材料、路灯设置、标线规划等因素,以确保道路设计符合安全、便捷和环保原则。
3. 道路建设。
道路建设是道路设计实施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证道路建设质量,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道路维护。
道路建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道路维护工作,包括路面修复、标线更新、交通设施维护等,以确保道路的良好状态,保障交通安全。
四、总结。
道路设计实施方案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遵循安全、便捷、环保和经济的原则下,才能制定出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道路设计方案。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道路设计工作有所帮助,为城市交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道路设计步骤及方法

道路设计步骤及方法道路设计是城市规划和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和步骤。
以下是一般道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及方法:1.需求分析和目标设定:首先,需要对道路的需求进行分析,包括车流量、人流量、交通方式等。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定道路设计的目标,例如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提升道路景观等。
2.现场调查和数据收集:对道路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植被情况、地下管线等。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3.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多种方案的设计,包括道路的平面布局、横断面设计、路面材料选择等。
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环保性等因素。
4.详细设计: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路基设计、排水设计、照明设计、绿化设计等。
这一步骤需要关注细节,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5.施工图设计:详细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是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需要详细标注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6.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同时,要协调好各施工队伍的工作,确保施工进度顺利进行。
7.验收和交付: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检查道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验收合格后,将道路交付给相关部门进行使用和管理。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和方法,例如:1.交通工程学的应用:运用交通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道路的交通流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规划道路网和交通流线,提高道路的交通效率。
2.环境影响评估:在道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道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可持续性发展:考虑道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包括使用环保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交通方式等,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道路的长期使用价值。
4.安全性和人性化设计:重视道路的安全性和人性化设计,设置安全设施、提供方便的通行条件和良好的道路景观,以提高行人和驾驶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城市道路设计范文

城市道路设计范文
一、道路交通分析
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之前,需要对道路交通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交通流量、流向、车速、车辆组成、行人流量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交通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道路的等级和规模,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二、道路布局设计
道路布局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需要考虑城市规划、地形、地质、水文等多方面因素。
在布局设计中,需要注重道路的功能性,保证交通的顺畅和安全,同时要考虑到道路的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三、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涉及到道路的空间布局和路面结构。
在横断面设计中,需要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要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以及排水、绿化等方面的要求。
四、道路设施规划
道路设施规划是城市道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护栏等方面的规划。
在设施规划中,需要注重设施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同时要考虑到后期维护和管理的方便性。
五、交通安全设计
交通安全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点之一,涉及到道路的线形设计、
交叉口设计、安全设施等方面的设计。
在交通安全设计中,需要注重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行人和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六、环境保护设计
环境保护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方面之一,涉及到声、光、空气、水等方面的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设计中,需要注重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提高环境质量。
道路设计说明范文

道路设计说明范文道路设计是指根据城市规划及交通需求,规划、设计和建设道路的过程。
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确保交通安全,同时还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下面将详细介绍道路设计的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在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的功能和用途。
道路的功能可以分为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
交通功能主要包括道路的通行能力、通行速度和交通组织等,而城市功能主要是指道路对城市环境、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基于这些功能需求,需要合理规划不同类型的道路,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以满足不同的交通需求。
其次,在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的几何设计。
几何设计主要包括道路横断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涉及道路宽度、车行道数量、人行道宽度、分隔带和道路边坡等。
而纵断面设计主要涉及道路的纵坡和曲线设计,以保证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上的安全通行。
另外,在道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道路的交通安全。
这包括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引导标线、交通设施等的设置,以提醒驾驶员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还需要设计合理的交通流动方式,如交叉口的类型及位置,以优化车流和行人的通行效率。
此外,道路设计还需要考虑道路的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道路的排水沟、路面排水口和雨水管道等,以确保道路在雨水天气下能够顺利排水,减少道路积水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
最后,在道路设计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道路设计应该尽量考虑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规划绿化带和设置雨水花园等方式,减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道路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便利。
因此,在进行道路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功能需求、几何设计、交通安全、排水系统和环境保护,以实现道路的最佳设计效果。
道路工程方案设计设计工作内容

道路工程方案设计设计工作内容道路工程方案设计是一项复杂且需精细规划的任务。
其设计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道路的布局规划、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环境保护以及安全设施的考虑等等。
以下是详细的工作内容:1.现场勘查与调研:首先,设计师需要对预建道路的现场进行深入的勘察和调研,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信息,以便于确定道路建设的可行性以及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2.需求分析与功能定位: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结合周边区域的发展规划,对道路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和定位。
例如,这条道路是主要交通通道,还是服务周边小区的次要通道,或者是两种功能的混合等。
3.道路布局规划:根据功能需求,进行道路的布局规划。
这包括确定道路的走向、宽度、车道数量、人行道设置等基本参数,同时考虑交叉口的设计,确保交通的流畅和安全。
4.结构设计:在确定道路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
这包括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排水设计等内容。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车辆载荷、自然环境等因素,确保道路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5.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道路的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路面材料等,同时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6.环境保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
设计师需要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噪声控制等内容,确保道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7.安全设施:为了确保道路使用的安全,设计师需要设置各种安全设施,如交通标志、标线、护栏、照明等。
这些设施的设计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8.方案优化与评审:最后,设计师需要对完成的方案进行优化和评审。
这包括对设计方案的技术性、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设计方案满足所有相关方的需求。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与各个相关方进行紧密的合作和沟通,包括建设方、施工方、政府管理部门等,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和顺利的进行。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主要涉及道路材料的选择、道路断面设计、道路标线和标志标线的设置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道路材料的选择:根据车流量、车辆类型和道路用途,选择合理的路面材料。
常见的道路材料包括混凝土、砂石路面、沥青路面等。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城市主干道,一般选择混凝土路面,可以提供较好的平稳度和耐久性。
而对于低交通量的次干道和小巷道,选择砂石路面即可。
2. 道路断面设计:根据道路的用途和交通流量,设计合理的道路断面。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的道路断面应包括车道、停车道、行人道和绿化带等。
车道的宽度应根据车流量确定,一般为3-4米,停车道的宽度根据停车需求确定,一般为2-2.5米,行人道的宽度至少为1.5米。
同时,在道路断面设计中还需考虑道路的坡度和排水设计,以确保道路的畅通和安全。
3. 道路标线和标志:合理设置道路标线和标志,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
在城市道路中应设置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等。
道路标线方面,应设置车道线、中心线、停车线等。
停车线应设置在交叉口前,以确保视线通畅,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此外,还可以设置导向箭头标线等,帮助司机行车导航。
4. 道路颜色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颜色,提高道路的可视性和交通安全性。
一般来说,道路的颜色应选择明亮、鲜艳的颜色,如黄色、白色等,以确保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能见度。
此外,还应根据道路的用途和流量选择不同颜色的标线,以便司机和行人辨别和遵守交通规则。
总之,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是为了提高道路的安全性、畅通性和美观性。
通过合理选择道路材料、设计道路断面、设置道路标线和标志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城镇道路的交通状况。
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城镇特点和交通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道路设计规范要求

道路设计规范要求
一、道路的总体要求
1.道路设计时应注意自然地貌,尽量保留原有地貌,尽量减少挖土等
施工冲击,减轻自然环境的负担,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道路的布局和设计,应认真研究其环境的分层结构,力求符合城市
结构规划的要求,使有机的城市结构得以实现。
3.道路的框架设计要认真考虑道路的实用性、安全性、环保性、利用性、可持续性等综合因素,采用合理的土建方案,节约资源,减少施工环
境的振动、噪声等污染。
二、道路的基本设计
1.道路基础设施设计时,应考虑路面路基、排水设施、路灯、标志牌、公交站点及出入口等设施的合理布置,配合相关交通规划,合理安排有关
项目使其更加实用和高效。
2.道路的路面设计要注重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路面材料的选择要符合
当地的气候条件,同时要考虑路面的使用寿命及维护管理等因素,尽可能
使道路路面满足各种车辆行驶的要求。
3.道路设计还要设计有效排水体系,涵洞、沟渠、水沟等的定位精确,保证雨水畅通无阻,控制水位,避免在大风大雨天气来临时造成山洪暴发
的灾害。
4.路灯设计要保证交通安全及舒适性。
道路设计理念

道路设计理念道路设计理念是指在规划和建设道路时所遵循的原则和理念。
一个好的道路设计理念可以提高交通流量的效率,增强道路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道路设计理念:1. 交通平衡:道路设计应该平衡不同交通参与者的需求,包括汽车、公共交通、自行车和行人。
这意味着为不同的交通方式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设施,以便人们可以方便、安全地进行出行。
例如,划定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设置地下通道和过街天桥等。
2. 安全第一:道路设计应该以安全为前提。
这包括在道路上设置合适的标志和标线,设计合理的道路几何,提供行人过街设施和交通信号灯,以及合理规划和设置交通流动性设施,如人行横道。
3. 可持续性发展:道路设计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意味着在设计时考虑到节能减排、降噪、雨水回收和绿化等因素。
例如,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既能降低温度,又能减少噪音和吸收尾气排放。
4. 城市可塑性:道路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够适应城市的发展和改变。
这意味着在规划和设计时要考虑到未来的城市发展需求,合理设置路口、出入口和车道,并留有一定的空间用于将来的扩建和改造。
5. 舒适体验:道路设计应该提供良好的行车和行走体验,以便人们可以舒适地出行。
这意味着在设计时要考虑到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道路材料等因素,以及提供足够的休息点和舒适的公共交通设施。
综上所述,道路设计理念应该综合考虑交通平衡、安全、可持续性、城市可塑性和舒适体验等因素,以便为人们提供高效、安全、环保和舒适的出行环境。
只有在满足这些设计理念的前提下,才能建造出真正适合城市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道路。
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道路布局设计:根据道路的用途和交通需求,确定道路的线型、断面形状、车行道宽度、车道数目、停车位、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各部分的布置。
2. 交叉口设计:包括信号交叉口、非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等的设计,确定交叉口的类型、车道数目、转弯半径、车道划分、交通信号灯的设置等。
3. 路口设计:确定路口的位置、形状和设施,包括标志、标线、交通指示牌、行人过街设施等。
4. 高架、立交和隧道设计: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高架、立交和隧道的线型、断面形状、出入口位置和坡度,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5. 道路标志标线设计:确定道路标志标线的种类、位置和布置方式,包括交通标志、箭头标线、停车标线、路缘标线等,以提升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6. 路灯设计:确定道路灯的种类、位置和布置密度,以提供足够的照明,保障夜间行车和行人的安全。
7. 排水设计:确定道路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设施、雨水收集设施等,以防止雨水积聚和道路变滑。
8. 噪声控制设计:根据道路所在区域的噪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交通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道路平面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旨在提供安全、便捷、流畅的道路交通环境。
道路设计流程

道路设计流程道路设计是指根据交通需求和地理条件,对道路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的过程。
一个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下面将介绍道路设计的流程及相关内容。
1.调查与勘测。
道路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调查与勘测。
这一阶段需要对道路所在地的地理、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勘测,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文地质等情况的调查,以及对周边环境、交通状况等方面的调查。
通过调查与勘测,可以全面了解道路所在地的情况,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规划设计。
在完成调查与勘测后,需要进行道路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调查与勘测的结果,结合交通需求和地方发展规划,确定道路的走向、纵断面和横断面等基本设计要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道路的功能定位、交通组织形式、交通设施设置等内容。
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合理确定道路的基本布局和功能定位,为后续的详细设计提供依据。
3.初步设计。
在完成规划设计后,需要进行道路的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需要对道路的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排水等进行初步设计,并绘制初步设计图。
在初步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通行能力、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环保、节能、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初步设计的目标是形成初步的道路设计方案,为后续的施工图设计提供基础。
4.施工图设计。
在完成初步设计后,需要进行道路的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对道路的各项设计要素进行详细设计,并绘制施工图。
施工图设计需要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施工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等方面的要求。
施工图设计的目标是为道路的施工提供详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保障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5.审查与批复。
在完成施工图设计后,需要进行道路设计方案的审查与批复。
审查与批复阶段需要对道路设计方案进行专业的审查和评估,包括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评估。
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设计是指根据交通需求和地理环境条件,确定道路线型、横断面和纵断面的技术活动。
道路设计标准是指在一定的交通、地质、气象、经济、社会等条件下,为了保证道路工程质量和交通安全,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的技术规范。
首先,道路设计标准应当充分考虑交通需求。
道路设计应当根据交通量、车速、车辆类型等因素,确定道路的等级、线型和横断面。
不同等级的道路,其设计标准也有所不同,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乡村道路等,都有相应的设计标准要求。
其次,道路设计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地理环境条件。
地理环境条件包括地形、水文、土质等因素。
在山区、平原、湿地等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道路的设计标准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另外,道路设计标准应当充分考虑交通安全。
道路设计应当符合交通工程的基本要求,包括视距、标线、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等设施的设置,以及对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和易发交通事故点的特殊设计。
最后,道路设计标准应当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包括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绿化美化
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道路建设不对环境造成破坏。
总之,道路设计标准是道路工程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它的合理
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交通安全。
因此,在进
行道路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标准进行,不能随意变更,更不能降低标准,以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也需要不
断总结和完善道路设计标准,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
变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
道路设计流程

道路设计流程道路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如交通流量、土壤条件、环境保护等。
下面是道路设计的一般流程。
首先,进行前期调研。
这一步骤是为了了解道路设计的背景和要求。
需要搜集相关的资料,包括地形图、现有道路状况、土地利用规划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道路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接下来,进行交通流量调查和预测。
这一步骤主要是通过统计数据和现场观察,了解道路所需承载的交通流量,以及未来的交通需求。
这些数据将作为道路设计的基础,决定道路的宽度和布局。
第三步是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路基土壤条件,确定道路的基础设计参数,包括路基宽度和材料选择。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进行钻探和取样,以获取准确的地下土层信息。
然后,进行横断面设计。
根据前期调研和交通流量调查的结果,确定道路的纵横断面。
横断面设计是为了确定道路的宽度和边坡的稳定性。
设计师需要根据土壤条件、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等因素,确定道路的横断面。
接着,进行路线设计。
路线设计是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路线。
设计师需要平衡多种因素,如交通流量、土地利用和环境影响等,选择最佳的路线。
通常,设计师会绘制多个备选路线,然后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选择最佳的一条。
然后,进行道路标志与交通安全设计。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道路标志、交通信号和路口设计。
这些因素对于道路的安全和流畅通行非常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需求,合理安排道路标志和交通信号,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效率。
最后,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设计师需要权衡道路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这可能包括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减少土地开垦和采取噪音防护措施等。
总结来说,道路设计的流程包括前期调研、交通流量调查、工程地质勘察、横断面设计、路线设计、道路标志与交通安全设计以及环境保护设计。
通过这一系列环节,能够确保道路的安全、高效和环保。
(完整版)道路设计

一、道路设计的步骤、方法(一)纸上定线1、拟定路线走向在给定的地形图上根据主要控制点研究线路总体布局,分析地形、地质及地物等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河谷开阔等有利于展线的地点,拟定线路各种可能的走向。
2、试坡当遇到纵坡的限制较严时,必须用平均纵坡i沿各种可能的走向由上而下进行试坡,设等高线间距为h,取计算等高线的平均长度a,a=h/i,用量规开度为 a(比例与地形图同),在图上试坡,得出均坡线。
3、定导向线分析均坡线,结合地形、地物及艰巨工程等情况,选择相应的中间控制,从而调整控制点相应线路的纵坡,重新试坡,得出导向线。
4、修正导向线参照导向线作平面试线,注明平曲线半径,量出地形变化点桩号及标高,绘制纵断面图。
并设计纵坡,得出各桩位概略设计标高。
5、定线在所定向线的基础上,按规定的技术标准反复试线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6、纵断面设计路线确定后,量出路中心线穿过每一等高线的标号和高程,绘制纵断面图和进行纵断面设计。
纸上定线是个反复试定的过程,试线修改次数越多,最后所定路线的质量相对来说越高,直至取得最佳线路方案为止,纸上定线工作才能算完成。
(二)公路平面设计1、圆曲线半径的原则(1)确定圆曲线半径的原则①各级公路的圆曲线半径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半径,在一般情况下,宜选用大于《标准》所规定的该级一般最小半径。
只有当地形、地物或其他条件限制时,方可采用小于一般最小半径,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②圆曲线半径的选定,除要与弯道本身所在位置的地形、地物条件相适应,使曲线沿理想的位置通过外,还要考虑与弯道前后的线形标准相协调。
③圆曲线半径过大也失去意义,因此最大半径不宜超过 10000m,以利于设计与施工。
④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确定路线导线交点转角首先在地形图上,从起点由左向右编写转角号,即JD1、JD2、JD3 ……。
确定路线导线交点转角要用正切法。
不得用量角器直接量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路设计的步骤、方法(一)纸上定线1、拟定路线走向在给定的地形图上根据主要控制点研究线路总体布局,分析地形、地质及地物等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河谷开阔等有利于展线的地点,拟定线路各种可能的走向。
2、试坡当遇到纵坡的限制较严时,必须用平均纵坡i沿各种可能的走向由上而下进行试坡,设等高线间距为h,取计算等高线的平均长度a,a=h/i,用量规开度为 a(比例与地形图同),在图上试坡,得出均坡线。
3、定导向线分析均坡线,结合地形、地物及艰巨工程等情况,选择相应的中间控制,从而调整控制点相应线路的纵坡,重新试坡,得出导向线。
4、修正导向线参照导向线作平面试线,注明平曲线半径,量出地形变化点桩号及标高,绘制纵断面图。
并设计纵坡,得出各桩位概略设计标高。
5、定线在所定向线的基础上,按规定的技术标准反复试线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6、纵断面设计路线确定后,量出路中心线穿过每一等高线的标号和高程,绘制纵断面图和进行纵断面设计。
纸上定线是个反复试定的过程,试线修改次数越多,最后所定路线的质量相对来说越高,直至取得最佳线路方案为止,纸上定线工作才能算完成。
(二)公路平面设计1、圆曲线半径的原则(1)确定圆曲线半径的原则①各级公路的圆曲线半径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半径,在一般情况下,宜选用大于《标准》所规定的该级一般最小半径。
只有当地形、地物或其他条件限制时,方可采用小于一般最小半径,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②圆曲线半径的选定,除要与弯道本身所在位置的地形、地物条件相适应,使曲线沿理想的位置通过外,还要考虑与弯道前后的线形标准相协调。
③圆曲线半径过大也失去意义,因此最大半径不宜超过 10000m,以利于设计与施工。
④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确定路线导线交点转角首先在地形图上,从起点由左向右编写转角号,即JD1、JD2、JD3 ……。
确定路线导线交点转角要用正切法。
不得用量角器直接量取。
(3)考虑圆曲线半径选定的原则和转角值,确定该路段每个交点的圆曲线半径,并计算或查曲线册设用表确定圆曲线要素。
2、将各交点处圆曲线半径与教材或规范对比,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应在该交点处圆曲线两端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计算步骤如下:(1)利用教材相应公式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采用数值大者,并用整5米倍数。
(2)利用相应公式计算切线角、缓和曲线常数p和q 。
(3)利用相应公式计算有缓和曲线的单曲线的切线长Th 、曲线长Lh 、外距Eh 、超距Dh 。
3、桩距采用20米,加桩视地形变化而定,加桩采用整米数。
(1)直线上整桩(20、40 ……)与平面线基本的量法见下图:①从路线起点用比例尺(1∶2000)沿路线中线由左向右量距,每隔 20 米处用铅笔垂直中线方向画一小横线,在百米处紧靠路中线上方用铅笔写上1、2 、3 ……,即里程 K0+100、K0+200、K0+300 ……,一直量至第一个交点(JD1)处,如上图得交点桩号K0+283 。
②确定平曲线基本桩位置和桩号用比例尺从交点JD1处沿导线向回量T或Th ,得圆曲线或第一缓和曲线起点位置,沿路线前进方向中线量T或Th ,得圆曲线或第一缓和曲线的终点位置,沿交点JD1的分线向圆心方向量外距E ,得曲线中点位置。
③计算曲线基本桩桩号按“测量学”教材圆曲线基本桩桩号计算格式计算ZY、QZ、YZ桩号,按“公勘”教材基本桩桩号计算格式计算ZH、HY、QZ、YH和HZ桩号。
④将基本桩桩号如ZYK0+233等用铅笔垂直中线方向标在曲线外侧(QZ桩号可不标出)。
⑤再以 YZ或HZ为准,以同样方法向路线前进方向量取直线上整桩和平曲线上的基本桩,直至路线终点。
(2)路线加桩。
毕业设计要求一般只设置地形加桩,在路线范围内,纵向与横向地形有显著变化处,应钉设地形加桩。
还应注意,在平曲线上地形变化处也应设加桩。
4、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路基设计表的填写(1)路线各交点转角、圆曲线半径、曲线要素和曲线上基本桩设置完毕后,应将上述有关数据填写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内。
它包括交点号、交点桩号、转角度、曲线各部分数值、曲线位置(桩号)、直线长度及方向角和测量断链等 22 项。
该表交点号先填写起点,再填写JD1、JD2 ……,最后填写终点。
表中直线长度L,是指两交点间的直线部分长度,其值为相邻两平曲线起、终点桩号之差。
如 JD2 平曲线终点桩号为K0+625,JD3 平曲线起点桩号为 K0+846 ,则 JD2 ~JD3 之间直线长度为:L=(K0+846)-(K0+625)=221m 。
(2)路线的整桩、加桩和曲线基本桩桩号随时记在草稿纸上,再填写在“路基设计表”的栏中。
5、超高与加宽的设置(1)超高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根据公路等级、地形和圆曲线半径值,按教材或规范规定确定曲线部分全超高值。
超高缓和段或缓和曲线上整桩或加桩的超高值计算,以绕内边轴旋转的公式计算。
路拱横坡值可根据公路等级参照“路基路面工程”教材选用。
(2)加宽当圆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 250m ,双车道路面设置的全加宽值先按教材公式计算。
超高缓和段或缓和曲线上整桩的加宽值计算,按教材公式计算。
(3)将超高、加宽计算值(按相应桩号)填入“路基设计表” 栏中。
6、有关平面时局保证,可在横断面设计中考虑。
(三)公路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可手绘、电脑绘制、相关道路设计软件设计出图。
现以手工设计为例:1、点绘纵断面图在米厘方格纸上点绘出里程、桩号、直线与平曲线、地面高程和地面线,并将桥涵、地质土壤与纵坡设计有关资料在纵断面图纸上标明。
横坐标比例尺用 1∶2000,纵坐标采用1∶200 。
(1)各桩号地面标高的确定在实际设计中,各桩号的地面标高由水准测量提供,进行毕业设计时,各桩号地面高程从地形图上相应桩号位置确定,即该桩号位置在某相领两条等高线之间,用内插法确定高程,举例如下:上图有 K1+700、K1+765、K1+800三个桩,则其各桩高程为:① K1+700 桩在等高线304 和306之间,沿路线方向两等高线间距为1.6cm , K1+700桩距304为0.42cm ,而等高距为2m ,则K1+700 地面高程为:304+(2×0.42)/1.6 =304+0.525=304.525 ≈304.53 (取小数点后两位)② K1+765在等高线308和310 之间,沿路线中线方向两等高线间距 1.1cm , K1+765桩距310为0.35cm ,等高距为2m ,则K1+765 桩地面高程为:310+(2×0.35 )/1.1=310+0.636 =309.364≈309.36③ K1+800正好在312上,其高程为312 。
(2)各桩地面高程确定后,随时填入路基设计表第 12 栏对应位置上。
线各桩高程确定并填入路基设计表后,就可根据地面高程将各桩点绘在纵断面图上。
应注意:在标出纵向坐标整 10 米高程前,应注意每张图各桩高程中,最大高程与最小高程两个桩的高差是多少,这样即可将纵坐标整 10 米高程摆在适中位置,避免纵断面地面线过于靠上或靠下。
2、标出控制点由于本设计是实测资料,因而可以选取桥梁和交叉口等这些位置作为控制点。
3、纵坡设计(拉坡)纵坡设计考虑一般规定与要求、纵断面图布置有关内容,具体拉坡方法见教材相应章节。
4、计算转坡点和各桩高程纵坡和转坡点确定后,即可计算转坡点和各桩高程,先计算转坡点高程,再计算各桩高程(起点控制点高程已给出),并将各桩高程填入“路基设计表”。
此栏为未计竖曲线之设计标高。
5、竖曲线设计(1)先根据课本相关公式计算凸形、凹形竖曲线小半径(根据不同路线等级确定停车视距),再根据竖曲线设计原则选择“各转坡点竖曲线半径”。
(2)计算各竖曲线要素利用公式计算各竖曲线要素,并填写“路基设计表”中的相应栏目。
(3)计算竖曲线上各桩距切点距离和改正值,并将有关数值填入“路基设计表” 相应栏目。
6、计算设计标高、填挖高度和施工时中桩填挖高度,并将有关数值填入“路基设计表” 相应栏目。
7、在拉坡时,还应考虑平、纵配合。
8、应将纵断面设计所考虑的具体问题写在说明书中。
(四)横断面设计1、点绘横断面地面线横断面的比例尺采用 1∶200 (纵、横)。
在实际测设时,横断面地面线是由测设队横断面实测的,毕业设计中按如下方法绘测。
(1)比如设计要求对选出的 1 公里路线,逐桩绘出垂直中线两侧和20米范围内地面线。
(2)将三角板或比例尺垂直中线放在某一桩上(从起点桩开始),此时某桩地面高程已知,从三角板或比例尺上与等高线相交处读出水平距离与高差(以路中线为原点,左右各 20 米范围内)。
注意:此时地形图上比例尺为1∶2000 。
现以指导书“纵断面设计”一节为例:求K1+700桩横断面地面线——将三角板或比例尺放在K1+700 桩上,并与路中线垂直。
①左 0.13cm 与 304 等高线相交,水平距离为20×0.13 = 2.6m ,高差为 K1+700 地面高程304.53-304=0.53m 。
②左0.5cm 与302 等高线相交,水平距离为20×0.5 = 10m ,高差为 304.53 – 302 =2.53m 。
③左1cm 与302 等高线相交,水平距离为20m ,高差为304.53–300 = 4.53m 。
由上例可知,所求水平距离与高差紧切割的等高线为准,但需注意,此时所用比例为地形图比例1∶2000 。
中线右边20m 的水平距离与高差求法同上。
(3)将水平距离与高差(以路中线为准)按 1∶200 比例尺点绘在米厘方格纸上,各点边线即为横断面地面线。
(4)绘制横断面地面线时,从图纸左侧 10cm 竖直行开始,由上向下排列桩号,第二行亦从下向上排列桩号。
此要求与野外实测横断面地面线相同。
2、设计横断面设计线(戴帽子)横断面设计线的绘制步骤见教材相应章节。
(1)挖方路段或填方路段的边沟尺寸,可统一采用梯形。
底宽 30cm 、深30cm,若拟定为石方地段,可统一采用三角型或矩型边沟。
(2)挖方路段一般采用土质挖方,亦可选择某段挖方,拟定土石方分界线。
(3)路堤边坡一般采用 1∶1.5 ,路垫边坡可参照教材选用。
3、土石方计算与调配(1)先将路线桩号( 1 公里)填入“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中。
(2)按教材积距法计算土石方填挖面积。
先将填、挖面积记在横断面图下方,待填、挖面积全部计算完毕,再将填挖面积分别填入“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注意:土石方面积采用小数点一位,距离采用整米数。
(3)计算土石方体积,并将体积数字分别填入“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①土石方体积采用整方数,绝不能用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