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商的山东产业结构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山东省是中国东部省份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然而,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的重工业占比过高,资源耗费严重。
第二,服务业占比较低,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相对薄弱。
第三,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山东省应该采取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首先,要把握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机遇,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比如,围绕“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整个经济结构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另外,还可以继续加强山东省的现代服务业建设,发展金融、科技、文化等高端服务业,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应当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从中选取几个重点领域进行重点布局。
例如,建设一批配套充分、功能完备、经费保障有力的产业园区,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又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重点支持通航、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区域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渠道,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此外,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
最后,要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形成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
采取差别化的政策鼓励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例如给予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税收优惠、用地优惠等政策支持,扶持一些适合山东经济特点的专业化产业。
在商业环境方面,加强产业研究和战略规划,精细化服务,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从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层面全方位、多角度发力,积极面对新机遇,有效应对新挑战。
这将是促进山东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关键。
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就山东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层次分析,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山东产业结构的短期变化。
发现山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科学的产业结构运行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灰色系统1 聚类分析和灰色模型简介1.1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基于所研究的样品或指标(变量)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相似性的统计分类方法。
即根据一批样本的多元观测指标,寻求能够度量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
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指标)聚合为一类,把另外一些彼此之间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又聚合为另一类,直到把所有的样品聚合完毕。
聚类分析方法包括系统聚类法、分解法、加入法、动态聚类法、有序样品聚类、有重叠聚类和模糊聚类。
为了克服原始数据由于量纲不同对聚类结果产生不合理的影响。
分析时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变换。
定义距离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
1.2 灰色模型灰色理论将随机变量视为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灰色量,将随机过程当做一定范围,一定时区内变化的灰色过程。
灰色预测法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
灰色预测通过鉴别系统因素之间的相异程度,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来寻找系统的规律,生成有较强规律性的数据序列,然后建立相应微分方程模型,从而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灰色预测主要以GM(1,1)模型为基础进行建模、检验与预测。
2 实证分析2.1 产业结构描述性分析纵向分析: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关于产业划分标准,2008年山东省的第二、第三产业是主导产业,产值份额分别为56.97%和33.37%。
第一产业比重较小(9.66%)。
同比2001—2008年的数据,三大产业中,第二和第三产业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而第一产业占比不断下降,表明山东产业结构的演化进程。
山东省行业结构资料

山东省行业结构资料山东省是中国东部的一个重要省份,其行业结构丰富多样,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从工业、农业、服务业三个方面对山东省的行业结构进行探讨。
1. 工业山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工业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工业领域涵盖了多个行业,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石油化工产业。
如今,山东省已经形成了以临沂、济宁、齐河、东营等城市为中心的炼油装置集群,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石化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钢铁、汽车、电子、纺织等行业也有着较大的规模和发展潜力。
2. 农业尽管山东省的工业发展迅猛,但农业仍然是山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省地理条件优越,拥有较大的农业面积,以及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其中,小麦、玉米、黑豆、糖料、棉花等粮油作物是山东省的重要农产品。
此外,山东省的水果、蔬菜以及水产养殖业也十分发达,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3. 服务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山东省的服务业开始崛起,并逐渐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旅游业,在山东省的经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泰山、威海、青岛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收入。
此外,金融、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等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山东省的行业结构多元化,工业、农业、服务业各具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实力在中国东部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地位。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山东省的行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保障。
同时,山东省将继续加强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分析

Vo . 3 No. I2 3
Jn2 O u . 01
济 南 市 区域 经 济发 展 比较优 势分 析
袁银兰, 王有 邦 ( 山东师 范大学 人 口资源 与环境 学 院 , 山东 济南 2 0 1 ) 5 0 4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研 究, 运用区位 商法对济南市三大产业及 内部结构, 以及 若干工业部 门进行分析 , 出济 得
分 布 的 方 法 , 同 时将 分 析 结论 体现 为 一 个相 对 份 额 指 标值 ,
即区位商值 。济南地 区的各行业总产值 ( 增加值 ) 在国民生产
总 值 中所 占 的 比重 与 全 国 该 行 业 占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比重 之 比
资源禀赋的结构 ” 对于大多数地 区经济的发展 , , 具有较高的
11 ]
。
提出的“ 比较优势战略” 更集中地体现 了这一精神。它最值得 重视的核 心内容 ,就是 “ 使经 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
当时 资 源 禀赋 的 比较 优 势 , 而维 持 经 济 的 持续 增长 并 提 升 从
区 位商 法 是 空 间分 析 中 用 以计 量 所 考 察 的 多种 对 象 相 对
比较优势 是国际和地区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 的基础 ,
是 在 经 济 区 域 化 和 全 球 化 条 件 下 各 国 能 互 利 和 双 赢 的 基
础。各国 、 各地区生产和出口 自己具有 比较优势 的产 品或劳
务 , 口 自 己不 具有 优势 的产 品和 劳 务 , 仅 对 自己 有利 , 进 不 而
中图 分 类号 : 17 F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6 2— 1 12 1 )3— 10—0 1 7 9 6 (0 00 0 3 3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摘要:近年来,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归功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上剖析山东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
【关键词】山东省;产业结构一、山东省简介:山东省通过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多方面产业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得山东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率先突破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始终处于我国的排行前端。
山东省采取的强而有力的措施让山东省成为了我国沿海经济大省。
山东省的农业产值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
山东省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在平稳中发展林业,保护林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
山东畜牧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这些产业的积极发展奠定了山东在中国的农业区域的地位。
同时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山东工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到现在以能源、化工、冶金等为支柱产业的体系已经形成。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国民经济按照产业发展的时序及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起着决定性影响。
1.产业结构现状纵向分析: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山东统计信息网。
从2002 年开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 将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于第一产业, 但是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占比并没有太大的回落,山东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第三产业尤为突出;山东省的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据主要地位,基本可以分庭抗礼;2015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的7.6%,第二产业占46.8%,第三产业占45.3%,2011年至2005年间,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呈逐年递增趋势,第一、二产业呈逐年递减趋势,第二产业所占比值下降到50%以下,不再占据绝对优势。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山东省也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才优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省的发展已经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重工业和传统产业占比过大,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等。
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山东省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本文将就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1.传统产业重心逐渐向轻工业转移山东省的传统产业主要是重工业,如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放缓,这些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导致山东省生产总值增长放缓。
为了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山东省开始将传统产业向轻工业转移,如纺织、食品、轻工等行业,这些行业对环保要求较低,且比较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较为落后,尤其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相比之下,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这主要是由于山东省在高新技术人才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所致。
为了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山东省应该加大对高新技术人才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3.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与传统产业相比,山东省的服务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山东省已经开始向服务业转移,如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行业,这些行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可以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对新产业的扶持力度为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山东省应当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科技创新支持等。
同时,山东省还应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科技人才等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项目,提高发展的热度。
2.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山东省应该加强与周边省份的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共赢”的格局。
比如,山东省可以与江苏、上海等地区协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山东省产业结构分析

() 1从产值结构方面实证分析 。 9 8 , 17 年 山东省的产业结构
为 “ 、 、 ”经过几十年的调整 , 二 一 三 , 巳演变为 2 0 0 8年的“ 、 、 二 三
”
一
、
问题 的 提 出
,
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 ,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从 表 1 以 可
在 现代经济增长中 , 产业结 构的演进和经济增长 的相互 促
山东
2 . 37 2 3 3. 2 8 3. 2 . 5O 2 8 6. 2 0 8. 2 3 9_ 2 5 9. 3 0 0. 3 . 1O
速, 产业结构也得到调整 , 但是仍然存在 许多问题 。 本文通过对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 , 出目前存在 的问题和差 找
表 2 山 东省 1 9- 2 0 9 9 0 8年 就 业 结 构 比例
就 业 结 构
量变化 , 制产业结构 调整 的可能性 和空间 , 约新兴产 业 会限 制
的发展 以及主导产业的转变。但是产业 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 用却往往被 忽视 , 产业结构 作为经济增 长的结果 和起点 , 经 对 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经济增长 的过 程中 , 如果 不能 根据新的情况及时正确的调整产业结构 , 经济增长 就会受到束
产业 结 构
年份
19 99 2 o 0O 2 o1 0 2 o o2 20 3 o
∞4
第一产业
全 国
1 . 65 1 . 51 1 . 44 l . 37 1 . 28
1 . 34
第二产业
全 国
45 8 . 45 9 . 45 2 . 4 8 4. 46 0 .
5 4 7. 5 8 7. 5 . 70 5 O 7.
山东区域经济概况及区位因素分析-PPT课件

王赟 201921410013
山东概况
区位因素
发展前景
15.71万平方千米
著名的煎 饼卷大葱 是起源于 鲁国,齐 国人吃海 鲜比较多~
1.增长速度快
2.经济总量大
3.工业拉动强
4.发展思路新
增长速度快 ……………………………………………………………………………………………………………………
区位因素
发展前景
1.山东的地理位置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
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
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 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 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 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
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
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2.山东的资源
胶东主要有丰富的渔业、海洋资源,还分布有贵金属、
有色金属以及部分非金属矿产,重要矿产有金、铜、石墨、 滑石、菱镁矿、透辉石、膨润土等; 鲁中南主要蕴藏有黑色金属、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 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重要矿产有铁、铝土矿、石膏、金
全省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动脉、以国省道为经
络,以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干支相连、纵横交
错、四通八达、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网络,为全
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力支撑。
山东交通网
4.山东的农业
2019 年,山东省农业增加值达 2400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
4.1%,比2009年翻一番,占全省 GDP比重的 8.0% 。预测到 2020
目前全省的原盐、黄金、两碱等资 源性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石油、煤 炭、电力等能源性产品产量居第2或第3 位。纱、布、机制纸、化肥、水泥、啤 酒、植物油、农用车、轮胎、电冰箱等 一大批重点工业品长期居全国第一位。 山东省 GDP 约占全国的 10.5%, 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占14%,利润占15%,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占9.5%。
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

三、山东产业结构近几年的变化及现状
大体了解了山东省三次产业大体形势后,由山东省地区三产业生产总值表中数据得到下表。下面将结合下表对山东省三次产业的发展做进一步分析。
下表是山东省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百分比:
分组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第一产业
10.60%
9.69%
9.66%
二是这样发展忽视和限制了第三产业发展,致使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上升缓慢,这使得精神文明水平发展缓慢,人民群众不能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大省之一,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一直是山东省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山东省也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规划。
本文将通过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1. 第一产业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大农业省份,农业是山东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但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农业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较低。
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农民工的流出,农业劳动力逐渐减少,农业生产面临着人员不足和规模效益不高的问题。
山东省的工业体系比较完善,以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主导,但也存在着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以及产能过剩的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加强,山东省的传统工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务业的发展势头强劲。
但也存在着服务业结构不合理、服务质量不高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1. 加大农业现代化力度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山东省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与农业相结合,提高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和农村电商的发展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通过产业转移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方式,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2. 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山东省应该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培育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3. 加强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山东省应该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加强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的延伸,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业方向,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
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济南都市圈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济南都市圈产业发展研究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都市圈的建设对于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研究济南都市圈的产业状况,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各城市的产业定位。
本文根据区位商理论及方法,对济南都市圈的产业进行了分析,就计算结果对济南都市圈的优势产业进行了划分,并提出济南都市圈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区位商济南都市圈产业研究经济全球化时代,都市圈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地理单元,并且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地位。
都市圈实质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城镇高度密集、城镇体系庞大、空间联系复杂的城镇空间组织形式。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都市圈的建设对于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007年山东省政府批准实施《济南都市圈规划》,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7个城市的地域范围作为一个发展整体,通过产业分工协作,做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加速济南的城市空间膨胀,更好地辐射带动周边6个城市发展。
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研究济南都市圈的产业状况,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各城市的产业定位。
济南都市圈概况济南都市圈地域范围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7个城市,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人口3219.4万人。
济南都市圈区位优越,东北临渤海,北接京津冀地区,东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紧密相连,西与中原城市群遥相呼应,不仅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我国广大腹地的衔接地区,也是连接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的重要地域。
济南都市圈整体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效益较好。
2008年生产总值11193.71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5.7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55.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12.54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62.8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70.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4.38 亿元,进出口总额269.72亿美元。
山东省区域产业结构系统分析

1 产 业 结 构 总体 分 析
1 1 产 业 结 构 层 次 较 高 .
山 东 省 二 、 产 业 综 合 比重 为 7 . % ( 为 综 三 08 D
业 产值 比重 持续 下 降 ,9 2年 曾 占 G 5 8 ,0 0 15 DP 6 . % 2 0 年 降至 1 . % , 均每 年 下 降 1 0 48 平 .6个 百分 点 , 业 结 就
山东省 三 次 产业 结 构 处 于 “ 足 鼎立 ” 二 产 略具 三 ,
优 势 的 状 态 . 0 0 年 三 次 产 业 综 合 比 重 分 别 为 20
年 份 产 值 结 构 就 业
2. 5 9个百 分 点 , 目前 仍 处于 上 升 状 态
结 构 综 合 结 构
表 1 山东省 三 次产 业结 构 演化 过 程
山 东 省 农 业 虽 然 仍 以 种 植 业 为 主 , 畜 牧 业 和 但 渔业 地 位攀 升 , 业 经 济 向多 元 化 方 向发 展 .99 农 14 年 种 植 业 独 占农 业 总 产 值 8 . % , 业 结 构 多 元 化 97 农
位 于 山 东半 岛和胶 济沿 线 的东 部 各 地 市二 、 产 三 业 比重多 在 8 % 以上 , 均 为 8 . % , 中第 三 产 业 0 平 76 其 占 3 . %, 5 2 工业 已成 为 该 地 区 国 民经 济 的主 体 , 三 第 产 业 地位 重 要 , 比重 远 远 超 过 第 一 产 业 , 南 市 的 其 济 第 三 产业 甚 至 还超 过 了第 二 产业 , 现 出工 业 化 高 级 表
于 全 国平 均 6 . % 的 水 平 , 于 上 海 、 京 、 津 、 61 次 北 天 辽 宁 、 江 、 东 、 苏 、 西 , 全 国 第 9位 , 中第 浙 广 江 山 居 其
山东省旅游主导产业定位及其结构分析

【 文献 标识码 】 B
【 章编 号] 0 9 6 6 2 0 ) 1 0 1 0 文 1 0 —9 4 ( 0 8 1 —0 8 - 3
区位 商 模 型 如 下 : 一 ÷ l z U
J 2 D2
自“ 五 ” 九 以来 , 东 省 将 旅 游 业 定 位 为 支 柱 产 业 ,0 0年 山 20 继 而确 定 为 主 导产 业 , 大 地 促 进 了 旅 游 业 的 发 展 [ 。2 0 极 1 ] 0 6年
Ab ta t Th e fRe i n l c n mi r wt s t e g o h o e d n n u t y Re i n le o o c t e r s a g i e b i s r c : ek y o g o a o o c g o h i h r wt f la i g i d s r . g o a c n mi h o y a u d , u l e d t e c m p r t ea v n a emo e fla ig id sr . a e n t e c lu a i n o h a d t , o fr t et u im d s r n S a — h o a a i d a t g d l d n u t y B s d o h ac lt ft er w a a c n im h o rs i u ty i h n v o e n o n d n r v n e h sa ce rc mp r tv d a t g , n d e e t t e d n n u ty p st n Th n b sn h h f— h r t o o g P o i c a l a o a a i e a v n a e a d a h r o is la i g i d s r o ii . e y u ig t e s i s a e me h d o t a d g e - ea i n a a y i , t d n u ti l tu t r fiin y c mp tt e e sa d t e a i t O e r o eg x h n e h p n h n r y r lto n l s s su y i d s ra r c u e e f e c , o e ii n s n h b l y t a n f r in e c a g , o i g t e s c v i t u im n u tils r c u ei h n o g Pr v n e d v lp o r s mo er a o a l n fii n ie t n o rs id s r tu t r n S a d n o i c e eo s t wa d r e s n b ea d efce td r c i . a o Ke wo d : o a a ie a v n a e To rs i d s ra t u t r S i - h r t o Gr y r l t n a ay i y r s C mp r t d a t g v u im n u ti l r c u e s h f s a e me h d t e - ea i n l ss o
基于区位商法的临沂产业结构分析

摘 要 : 采 用 区 位 商 法 对 临 沂 各行 业 的 专 业化 程 度 进 行 测 算 , 结果表 明, 木材加 工、 批发业 、 农 副 食 品加 工 、
黑 色金 属矿 采选 、 非金属矿采选 、 物流、 纺织服装 、 医药制 造 、 文教 体 育 用 品 制 造 、 非金属矿物制 品、 食品制造 、 专
一
= t , 2 , 3 … ) ; 厂 第 个地 区 、 第 个 产 比较优 势 的主要 来 源 .以期 为 地方 政 府决 策 提供 个 行 业 q 业 的经 济规 模 ; Q 地 区 产业 的区位 商 。若 定 参 考
L Q > 1 , 则说明 i k [ g  ̄j产业 所 占份额 比全 国 产 业
一
、
理 论 与 方 法
所 占份 额 大 .表 明 i 地 区 产 业有 部 分 产 品输 出 。
区域 比较 优 势 理 论 来 源 于 古 典 经 济 学 家 大 专业化 程 度较高 , 具有 比较优 势 。L Q 值越大 , 则 如果 研究 区域 卫. 李 嘉 图 的 比较 成本 分 析法 以及 赫 克 歇 尔— — 产业 的专业 化程 度越 高 。一 般来 说 .
/
L Q = ——
意 义 。本 文采用 区位 商方 法 . 测 算分 析 了临沂 各个
产 业 的 比较 优势 和 专业 化程 度 。分析 了 优势 产业
∑ / ∑∑
J= i= l j= I
其 中: —— 第 个 地 区 ( 1 , 2 , 3 …n ) ; 在 当地 俄林 的资 源 禀赋 学说 由于 各 个地 区 自然 条 件和 某 一 产业 的区位 商 大 于 1 若£ <1 , 要 素 禀赋 的差异 .最终 形 成 了各 种产 业 在不 同区 具有 明显 的 比较优 势和 产业集 群效 应 。 产 品不 能满 足本 域 的不 同分 布 尽 管每 个地 区都 可能 具 有某 种 资 表示 地 区 产 业 处 于相 对劣 势 . 需 要 从 外地 输 入 ; 若, J Q = 1 , 表示 i 地 区_ , 源 的相对 优 势 .但 不可 能 同 时具 有各 个 方面 的相 地 需 求 ,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山东省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区位条件。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本文将从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1. 工业占比较大山东省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产值一直占据着较大比重。
主要以钢铁、化工、机械、建材等行业为主,其中钢铁行业产值居全国前列。
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也在山东省占有重要地位。
2. 三次产业比重不高相比于工业,山东省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
农业主要以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为主,畜牧业和渔业也有一定规模。
第三产业主要以商贸、金融、旅游等为主。
3. 产业结构布局不均衡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布局并不均衡,以济南、青岛、烟台为代表的地级市相对较为发达,而部分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山东省整体发展比较依赖传统工业,面临着环保和资源约束等问题。
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容易受到宏观政策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2. 产业融合能力不足山东省的产业融合能力相对不足,缺乏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和体系。
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不明显,产业链条上下游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整体产业发展的协调性。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分析1. 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山东省应该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3.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山东省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通过招商引资,加快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均衡布局,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4. 健全产业政策体系山东省应该健全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加大对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山东省产业结构_演进_现状与对策分析

第2期总第124期2013年3月山东财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No.2Vol.124Mar 2013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现状与对策分析王晓辉1,张永2,刘楠楠1(1.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271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产业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波动,从1978年的“一、二、三”模式转变为现阶段的“二、三、一”模式。
当前,山东省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投资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已经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限制高碳强度产业的增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完善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低碳经济中图分类号:F26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3)02-0038-08收稿日期:2012-12-15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低碳排放产业体系与消费模式的构建与对策研究”(2012RKB01384);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项研究项目“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研究”(2012EI018)。
作者简介:王晓辉,女,山东泰安人,管理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低碳经济;张永,男,山东淄博人,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金融风险管理;刘楠楠,女,山东莱阳人,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低碳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维持了较高水平。
2011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GDP )45361.85亿元,在全国占据的比重由1978年的3.3%上升到9.6%,人均GDP 由316元上升至2011年的47335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更新。
目前,山东省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其中,农业是山东省传统的支柱产业,而制造业则是山东省的优势产业,服务业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业产业结构当前,农业在山东省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下降,但山东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尚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农业产业结构以粮食、蔬菜和水果为主。
其中以小麦、玉米和大豆种植量最大,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也保持着较大的优势。
然而,山东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传统种植业所面临的气候变化、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给山东粮食生产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在市场需求方面,山东省农业产品的品质、品牌、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市场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为了发挥农业在山东省经济结构中的作用,需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具体措施包括:1.加大技术升级力度,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2.加强品牌建设和重点产品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龙头企业等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业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并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制造业是山东省优势的支柱产业。
在制造业领域,山东以化工、石油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为主要支撑。
山东省制造业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较大,为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制造业基地。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山东省的制造业产业结构也需要调整和变革。
在未来的发展中,山东省制造业产业结构需要更加关注环保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对环保制造业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强环保投入,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2.积极引进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促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3.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扩大出口规模,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基于区位商和偏离—份额分析的济南市产业结构研究

第 2 3卷 第 4期 Z1 0 0年 1 2月
聊 城 大 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 io h n ie s y N t S i) o r a o a c e g Un v ri ( a . c L t .
Vo . 3 N城 大 学 学 报( 然 科 学 版) 自
第2 4卷
1 2 偏 离一 额分析 法 . 份
偏离一 额分 析方法 ( hf S aeMeh d 缩写 为 S M) 由美 国学者 D n , elf, a ad Mu h 份 S i- h r- to , t S 是 u n P r fL mp r , t o 等人于 2 O世纪 6 O年代相 继提 出 ,0 代初 由 D n 8年 u n集各家 之所长总结 而成. 把 区域 经济 的变化看作 一 它 个 动态 的过程 , 以区域所在大 区域 的经济发展 为参 照 , 区域 自身经济 总量在某 一时期 的变动分 解为 三个 将
1 1 区 位 商 .
区位商 ( oainQu t n) 产业 经济学 中常用 的分 析 区域 产业 布 局 和产业 优 势 的 指标 . 是 指一 L ct oi t是 o e 它
个 地 区特定 部 门的产值 ( 或就 业人 口) 在该 地 区总产值 ( 或总就 业人 口) 中所 占的 比重与 全 国或 大 区域该部 门产值 ( 或就 业人 口) 全 国或大 区域 总 产值 ( 总就业 人 口) 在 或 中所 占比重 的比率. 表达 式 为 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区位商的山东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商的山东省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山东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快速变动时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
优化来实现山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运用区位商分析方法对山东省三大产业的结构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定量分析,比较具体地阐明了该区域的产业现状特征,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区位商山东省产业结构
2012年山东省GDP首次突破5万亿元,同比增长9.8%,成为除广东、江苏外第三个5万亿梯队成员。
随着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产业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波动。
区位商分析方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被学者广泛地运用于某地区、某行业、地区间的产业结构研究。
如王子龙、谭清美对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其中就运用到区位商分析方法;胡序勇、陈闻君对新疆产业结构区位商的分析明确了新疆优势产业,提出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刘晓红、李国平用区位商分析法对陕西省的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总量分析,利用山东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山东省各产业的区位商进行计算,分析山东省的优势产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一、区位商及其计算方法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
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其表达式为:LQ
ij = e
ij
÷e
it
/ E
ij
÷E
it
;
式中 e
ij 是 i 地区 j 部门的产值,e
it
是 i 地区的总产值,E
ij
是全国 j 部
门的产值,E
it
是全国总产值。
区位商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是:Li=e
i ÷e
t
/ E
i
÷ E
t
;
式中e
i 为城市中i部门职工人数;e
t
为城市中总职工数;E
i
为全国i部门职
工数;E
t
为全国总职工数。
Li为区位商。
第一种形式是根据生产总值比重体现产业专业化程度,第二种形式是根据城市中某一部门职工人数体现基本活动部门范围,但是这种分析方法的假设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在国家没有外贸出口和全国各城市都有相同的生产率和消费结构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对于重要的出口部门,用全国比重去衡量城市满足本地需要的部分,显然标准就偏高了。
城市之间在同一部门生产率的实际差别和消费习惯的不同也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综合考虑,本文采用第一种形式计算区位商。
在第一中形式中:
Li> 1的部门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国水平,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地区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在考察主导产业时,Li大于1的部门是具有基本活动部分的部门,可以为外地服务,是从城市以外的地区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也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我们把这部分部门叫做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Li< 1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其规模比较弱势,意味着该地区该行业的产出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还需要由区域外供给产品或服务。
Li= 1表明该地区该产业专业化水平与全国水平相当,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本地区的需求。
二、基于区位商分析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可以通过区位商( Li)来测定一个区域工业产业部门在大区域范围内的相对集中程度,从而确定该小区域的产业集群优势,并最终反映各小区域的对外经济联系格局。
本文依据统计口径采用总量分析对山东省2011年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区位商进行计算与分析 ( 见表 1)
表一三次产业区位商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山东省2011年统计年鉴和中国2011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三次产业区位商比重:0.88:1.36:0.88。
说明山东省第二产业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比较具有优势,这与山东省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越的工业发展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第一产业的区位商为0.88,低于全国水平,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山东省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占到34.1%,无论是从就业比重还是从所占就业绝对数来看,第一产业均居首位,表明山东省农业就业人口比例过大。
第三产业的区位商为0.88,这与山东省工业比重过大有关,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势必成为山东省今后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三、三大类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1、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等,即农林牧渔各业。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必要条件与基本保障。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1年农业总产值为3843.6亿元,居全国之首,粮食总产量达4426万吨,占全国的7.7%,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从表2中看出:农业接近全国水平,林业远低于全国水平,牧业略小于全国水平,渔业高于全国水平。
山东省的片林主要分布在鲁中、鲁东山区,木材的蓄积量主要在平原地区,森林资源量少,质量较差。
渔业是山东省的优势产业,山东渔民敢于拼搏、大胆创新、不怕困难,并且山东的渔业科研机构发达,国家各省都有渔业科研机构在山东,各沿海市区县也有此机构,科研力量雄厚,再加上独特的海洋环境,造就海产品的高品质,创造了很多国家级的名牌,,距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海产品的出口走在全国前列。
表二山东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计算
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工业区位商大于 1,意味着工业在山东省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这与山东工业的现实相吻合。
建筑业区位商小于 1,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意味着山东建筑业的产出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还需要由区域外供给产品或服务,如表三
表三山东省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计算
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第三产业内部:交通运输、仓储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区位商均大于 1,具有比较优势,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的比较优势最大。
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如下表(表四)
表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计算
四、优势产业分析与确定
当区位商大于1时,意味着本地产出大于本地需求,商值大于1的部分将出口到区外;反之,意味着本地产出小于需求,所缺的部分需要进口来弥补;当商值等于1时,意味着供需平衡,无需与外部进行贸易。
因此,区位商等于1,是对区外贸易与否、进口与出口转变的临界点。
将区位商值减去1,即LQ-1称之为贸易比率。
贸易比率有正有负,正值反映出口比率,负值反映进口比率,进口比率最大为1。
从表五可以看出,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贸易比率最大(LQ-1=0.135),其中,工业贸易比率为0.036。
说明工业在山东省产业构成中具有绝对竞争优势。
第一产业中渔业的贸易比例为0.452,在第一产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贸易比率都大于1,在第三产业中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总的来看,在山东省的三大产业中,渔业、工业、交通运输仓储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占有重要地位。
表五三大产业贸易比率
五、结论
依据前文运用区位商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山东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在全国水平之下,处于比较弱势地位;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2)第一产业内部,由于山东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渔业具有比较优势,而林业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3)第二产业内部,工业在江苏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工业结构不合理。
推行节能减排,实现产业振兴,是今后江苏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4)第三产业内部,生产发展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最明显,而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性不高。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李国平. 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统计观察, 2006(3)
[2] 胡序勇,陈闻君.对新疆产业结构区位商的分析[J].产业经济.2001(1)
[3] 赵彤.基于区位商的江苏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9(12)
[4]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 陈闻君.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新疆产业结构特征及影响.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10)
[6] 李小玉,郭文.区位商视角下的江西省产业结构研究.企业经济.2012(4)
[7] 李众宜.山东产业结构特征定量分析.商业时代.2011(3)
[8] 王向阳.山东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可持续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05(4)
[9] 王晓辉.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现状与对策分析.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2)
[10] 顾春霞.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浙江省产业结构实证研究.经济视角.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