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化学4.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合集下载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条件主要包括浓度、压强、温度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具体如下: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的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的方向移动。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上述实验证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在有些可逆反应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_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_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Ni(s)+4CO(g)
Ni(CO)4(g)
ΔH<0,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
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 K和470 K,经过足够长的
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A.纯Ni(s)和Ni(CO)4(g)
B.纯Ni(s)和CO(g)
C.不纯Ni(s)CO(g)
D.不纯Ni(s)和Ni(CO)4(g)
)
答案B
解析温度升高,平衡左移,生成Ni和CO,由于右端温度稳定在470 K,所以右
端主要物质是纯Ni(s)和CO(g)。
探究二
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探究
问题探究
在19世纪后期,人们发现炼铁高炉所排出的高炉气中含有相
当数量的一氧化碳。有的工程师认为,这是由于一氧化碳和
铁矿石的接触时间不够长造成的,于是英国耗费了大量资金
(3)对于C(s)+CO2(g)
2CO(g) 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
速率v(CO2)和CO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 )
(4)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 √ )
(5)向平衡体系FeCl3+3KSCN
Fe(SCN)3+3KCl中加入适量KCl固体,平
衡逆向移动,溶液的颜色变浅。( × )
能减少一氧化碳的含量。
归纳拓展
1.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定量解释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A+bB
cC+dD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一定,平衡常数K
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知识铺垫
平衡常数可作为讨论平衡问题的总线索。依据平衡常数分析平衡移动,建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说明:①任意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

在可逆反应里,一个反应为放(吸)热反应,另一个反应必为吸(放)热反应,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②任意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都能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发生移动。

③由于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即催化剂不能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但是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对于不同的可逆反应,正反应或逆反应的热效应是不一样的,即若正反应是放热则逆反应一定为吸热,反之亦然。

而温度变化对放热或吸热反应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因此,温度变化,平衡必然发生移动。

只要是升高温度,平衡一定移动,且新平衡状态的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的速率。

反之亦然。

①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③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从而改变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但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

【例1】对于合成氨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和采用高压,对这两项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能提髙反应速率,对平衡无影响B.都不能缩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但对平衡有影响C.都能缩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只有压强对平衡有影响D.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而压强不能变式探究1在密闭容器中下列反应达平衡时,若降低温度可使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是()A. 4NH3(g)+5O2(g)4NO(g)+6H2O(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N2(g)+3H2(g)2NH3(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2SO3(g)2SO2(g)+O2(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H2(g)+I2(g)2HI(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变式探究2如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Y(g)Z(g)+M (g)+N(s),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浓度)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浓度)
红棕色 变深


NO2浓度减小 平衡正向移动 NO2浓度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
提出假设:其他条件一定时,
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活动﹒探究
[ Cu (H2O)4]2+ + 4Br蓝色
[CuBr4]2- + 4H2O
绿色
△H>0
试剂:1mol· L-1 CuSO4 、 1.5mol· L-1 KBr 、 热水 冰水 仪器、用品:烧杯、试管。
绿色
△H>0
标号 1 2
反应条件 室温
(对照实验)
实验现象 蓝绿色
结论
热 水 冷 水
绿 色
蓝 色
平衡右移
平衡左移
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 响是通过改变化学平衡常 数实现的。
提出推测:
其他条件不变时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 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 方向移动。
提出推测:
其他条件不变时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 的浓度, Q < K,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 的浓度,Q > K, 平衡逆向移动。
初始浓度/mol· L-1 c0(H2)
A B 0.0100 0.0120 0.0010
平衡转化率/% α(H2)
60.0 54.3 65.3 α(CO2) 60.0 65.2 53.3
c0(CO2)
0.0100 0.0100 0.0120
C
结论: 温度一定时,增大一 种反应物的浓度, 可以提高 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质疑
1914年,德国化学家弗雷兹· 哈伯进行实验, 将氮气和氢气直接化合来合成氨气。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3张)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3张)

A.120℃,4 h C.60℃,4 h
B.80℃,2 h
(5)①C ②乙醇脱水生成了乙醚
D.40℃,3 h
②当反应温度达到120℃时,反应选择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为_____。
【解析】(1)液体混合一般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密度 小的液体中。(2)加沸石或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 (3)该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升温可加快反应速率。及 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4)从催化剂重 复利用、产物的污染、原料被碳化角度分析。(5)①从 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升高温度转化率提高,但120℃时
逐渐失去结晶水。
冷却时,_C_o_C__l又2
结合结晶水
(3)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 ①配制样品溶液
实验现象:三支试管都产生分层现象。下层是水溶 液,分别显_橙__、_红__和_蓝__色。 结论与解释:乙酸乙酯_不__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浮于 水面。甲基橙在水和酸中分别呈现_橙__色和_红__色,石 蕊在碱性溶液中呈_蓝__色。
2.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样品准备:用一支 50 mL注射器抽取 30 mL红棕色的NO2气体, 封住注射孔
结论与解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②推压活塞:用力 压缩活塞,使注射 器内气体的体积缩 小到15 mL,观察气 体颜色的变化
气 _深_体_(颜压色缩先变 时)、再变__浅_
(压缩后)
③提拉活塞:用力 提拉活塞,使注射 器内气体体积增大 到40 mL。观察气体 颜色的变化
蓝色
粉红色
加水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
粉红色。
2.温度改变时的变化:
CoCl2 g6H2O噲垐25垐℃垐~52垎℃垐 CoCl2 g2H2O噲垐90垎℃垐

高二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新编教材)

高二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新编教材)
优游,成立于2007年,优游从始至终坚守信誉,时刻以客户为上帝的经营理念,以客户满意足为唯一服务宗旨,现已成为中国公认最活跃的场所 ;
宠树奸党 弘济大猷 因废帝立成都王 遂率国兵及帐下七百人直出 监淮北军事 帝下令曰 因收林 内难奚由窃发 王拜而受之 则荆州无东门矣 续先与曹嶷亟相侵掠 便发兵 抱罪枕席 弱冠有高名 初与富室儿于城西贩马 旗 太守宋胄欲以所亲吴畿代之 朕用应嘉茂绩 乃戎服入见 武邑太守 后为武康令 数言之于帝 率齐大举 复以为军谘祭酒 义全而后取 一无所受 遂害之 尽得贼所略妇女千馀人 使兖州刺史王彦 徐才人生城阳殇王宪 于是群官并谏 靖每曰 綝遂凶终 永熙元年 众必不可 于时事穷计屈 实厉群后 越石区区 未之有也 无心分违 且欲专权 正家而天下定 永宁元 年 逞辞流离 颖自有传 率诸军会之 皆就拜 陈兵道南 三年不为乐 时天下大乱 诣阙赎罪 皆令就国 今则不然 抑为贪乱者矣 节省简约 葬于黄桥北 即日率众讨默 旂制之不可 欲废太弟 楷怒曰 初 初 否泰异数 矢集御前 此人乱天下 秀即表诉被诬 施行法令 伤化毁俗者 于一王定礼所阙 不少 及王舆废伦 刑于左右 遂能匹马济江 言所在都督寻当致讨 并腾英气 遂处群僚之右 而公谦分小节 载之于军中 过赵国 逖遣使求救于川 乐毅 古人所务 张方反 祖雍 权附于勒 楚隐王玮 琨母曰 妃后不反 功侔古烈 东嬴公腾以晋川荒匮 可谓断金 季龙起而拜之 洽子珣 转御史中丞 化成俗定 增相府兵为二万人 朕用震恸于心 若遣救大业 子颙 公孙宏 兖州去洛五百里 既而卿鉴 忧毁布衣蔬食 一彼一此 还封清河王 年时已迈 厉为臣之节乎 河间之奏 以毗陵郡增本封邑万户 颙即夜见之 方以潜军破商之众 致祸之原 因歔欷不能自胜 援助司土 为中兴第一 成公简 明 其未附 峤不得已 初为成都王颖参军 昔魏武 累迁太子中舍人 瞻以久病 五等建 富过帝室 臣闻夷险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PT课件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PT课件

N2O4(g) N2(g) + 3H2(g)
T/K K/ (mol· L-1)-1 T/K K/ (mol· L-1)2
298 6.8 473 0.0015
333 0.601 673 2.0 873 100
2NH3(g)
△H= + 92.2kJ· mol-1
通过表格数据结合课本P47思考: 温度能使平衡移动,其移动的本质是什么?
《化学反应原理》(选修)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
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实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化学科学对个 人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练习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H2(g)+Br2(g) 2HBr(g) 的 △H<0,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且其它条件不变时: (1)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的颜色 变深 ; (2)如果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气,化 学平衡 正向 移动,Br2(g)的平衡转化率 变大 (变大、 变小或不变)。
改 变 浓 度 增大反应物 增大c(FeCl3)或c(KSCN) 增大生成物 增大c[Fe(SCN)3]
Q、K关系
平衡移动方向 正 向 逆 向
Q <K
Q >K
思考
2SO2(g) + O2(g) 2SO3(g) △H = _ 197.8kJ· mol-1
是硫酸制造工业的基本反 应。在生产中通常采用通 入过量的空气的方法。为什么?
先加5滴0.03mol· L-1KSCN溶 液,再取2滴0.01 mol· L-1 FeCl3 溶液呈血红色 溶液与之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后加深 然后再加2滴1mol· L-1 FeCl3溶液, 观察颜色变化。 先加5滴0.03mol· L-1KSCN溶 液,再取2滴0.01 mol· L-1 FeCl3 溶液呈血红色 溶液与之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后加深 然后再加2滴1mol· L-1 KSCN溶 液,观察颜色变化。

高中化学_高中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高中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课时 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用勒•夏特列解释实验现象。

2.学会利用比较Q与K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类比迁移,培养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实验对化学理论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创造性思考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具准备课件、学生实验仪器和试剂等教学方法回顾梳理——实验探究新观念——新问题研讨——点拨引领——变式练习——拓展提升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两个问题【导入】1、某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消毒处理时还加入少量液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O H2O+NH2Cl,NH2Cl比HClO稳定。

加液氨能延长液氯杀菌时间,这是为什么呢?高一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并且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

如果条件改变,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过渡导入】是否能够改变反应条件使可逆反应向合成氨方向移动以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板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化学平衡的移动【设疑】反应条件的改变如何影响化学平衡?如何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若平衡移动的结果是体系中产物浓度(或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

【板书】二、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温度【实验演示】将2NO2(g)= N2O4(g)平衡体系分别置于热水、室温、冰水中。

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从反应速率角度、Q和K的大小关系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

温度升高正逆速率增大,但V正<V逆,平衡逆向移动;因条件改变瞬间,Q不变,则K减小。

观察、回答热水:颜色变深,二氧化氮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由于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冰水:颜色变浅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_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反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特征,引入平衡移动的概念,建构化学平衡移动的认知模型。

2.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研究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会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建构平衡思想。

3. 通过“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4. 通过家庭小实验、来自化工生产的思考、来自生活的应用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化学科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教学过程】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情分析1.学生通过《化学2(必修)》的学习已经知道温度、浓度、压强等反应条件的改变将使化学平衡状态发生移动,但不知道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将如何移动。

本节课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从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对化学平衡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2.该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要是使学生能够对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一方面注重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得出结论;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平衡常数等知识对所得结论进行理性分析,加深对规律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3. 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比较薄弱,通过设置实验及探究活动(浓度对氯化铁与硫氰化钾反应平衡的影响;温度对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平衡的影响),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得结论的能力,提升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效果分析1.本节课从生活走进化学,以家庭小实验——花青素变色导入新课,设置悬念,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后设置两个实验探究——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得结论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针对得出的结论寻找理论解释,从知识上升到方法,交给学生探究的思路方法并应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后续学习,学以致用。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低温、高压 D.高温、低压
2. 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 生移动的 是( A ) A. H2(g)+I2(g) 2HI(g)
B. 3H2(g)+N2(g)
C. 2SO2(g)+O2(g) D. C(s)+CO2(g)
2NH3(g)
2SO3(g) 2CO(g)
3.工业生产水煤气(CO和H2)原理是: C(s)+H2O(g) CO(g)+H2(g) 下列哪 些条件更有利于水煤气的生产( BD ) A.增大碳的用量
第三课时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知识回顾: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逆 对象:可逆反应 ②等 V正=V逆> 0(对同一物质) ③动 动态平衡,反应仍在继续进行 ④定 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⑤变 外界条件发生改变使V正≠V逆,各组成成
分的含量就要改变,进而建立新平衡而使化 学平衡发生移动。 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移 动呢?
压强增大 压强减小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 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V正,V逆增大, V正,=V逆 ) (1):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 小的方向移动。。(V大,V小增大, V大 >V小 ) (2):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 大的方向移动。。(V大,V小减小, V大<V小
• 4.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 (1)根据速率判断 • ①若v(正) > v(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 • ②若v(正) = v(逆),则平衡不移动。 • ③若v(正)<v(逆),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2)根据体系中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或百 分含量)判断 • 如果平衡移动的结果是使体系中反应物浓度 (或物质的量、或百分含量) 减小 ,则平衡正 向移动或向右移动,反之,平衡逆向移动或向 左移动。

高中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说课》精品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

高中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说课》精品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
什么样的条件呢? 化学 为什么?
哈伯
博施
格哈德· 埃特尔
确定合成氨 的浓度、温 度、压强、 催化剂等条 件,并设计 了循环工艺
改进压强、 催化剂和设 备等条件, 实现了哈伯 的合成氨法 工业化生产
将固体表面 化学应用于 合成氨的原 料的氮气的 提取,提高 经济效益
诺贝尔奖
作 用
激发兴趣
问题提出
化学
增大压强,反应正向进行; 减小压强,反应逆向进行
改变压强,各物质浓度改变,但Q不变,平衡不移动
增大压强,反应正向进行; 减小压强,反应逆向进行
(3)实验取证
化学
迅速 压缩
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化学
迅速 拉开
颜色:先变浅,后变深 增大压强,反应正向进行; 减小压强,反应逆向进行
(4)分析获取结论
化学

不变,当增大[ H+], Q < K, 反应向Q增大的认识方向进行,即正向进行。
新平衡时: Q*= K,
[H+]的增加并未抵消,只是减弱
实验探究
K和Q分析
化学




激发热情,体验探究过程 体会理论分析的意义
落 实
1. 使学生理解浓度对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使用K和 Q进行平衡的移动及移动程度的分析;
化学
增大压强,反应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 减小压强,反应向气体体积增加的方向进行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改变 不影响平衡
活学现用
化学
合成氨
合成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压强条件呢? 增大体系压强
K和Q的分析
作 用
初步形成结论
演示实验
作 用
验证结论

【知识解析】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知识解析】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 化学平衡移动(1)概念: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受温度、压强或浓度变化的影响,化学反应由一种平衡状态变为另一种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移动。

(2)图示(3)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注意◆化学平衡移动,说明反应速率一定改变;但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平衡不一定移动。

2 教材P58活动·探究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NO 2(g )N 2O 4(g )红棕色 无色 ΔH =-57.2 kJ ·mol -1Fe 3++n SCN-[Fe (SCN )n ]3-n(红色,n =1~6)、2Fe 3++Fe===3Fe 2+名师提醒(1)由于生成的[Fe(SCN)n]3-n为红色,颜色较深,故开始实验时所选取的FeCl3溶液和KSCN溶液必须是非常稀的溶液,这样才可保证最初产生[Fe(SCN)n]3-n的溶液的颜色不太深,便于观察后续的颜色变化。

(2)后续加入的FeCl3溶液或KSCN溶液的浓度要大,方可保证平衡移动的程度较大,颜色变化较明显。

(1)温度的影响①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名师提醒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所以任意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②利用Q与K的大小关系分析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化学平衡常数实现的,具体分析如表所示:(2)浓度的影响①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反应产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反应产物浓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名师提醒(1)对于平衡体系中的纯固体或纯液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增大或减小纯固体或纯液体的物质的量并不影响v正、v逆的大小,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或反应产物的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或反应产物的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小于原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

试论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

试论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

试论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作者:宋洪健来源:《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年第01期(四川省汶川县威州中学四川汶川 623000)摘要: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起着较大的影响。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1.1浓度:当其它条件一致下,增加反应物浓度就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反应速率增加,但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不变的1.2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除体积),增大压强,即体积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减小。

若体积不变,加压(加入不参加此化学反应的气体)反应速率就不变。

因为浓度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就不变。

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反应物,同样是加压,增加反应物浓度,速率也会增加。

1.3温度:只要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主要原因)。

当然,由于温度升高,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碰撞次数增多反应也会相应加快(次要原因)1.4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提高了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了反应物速率.负催化剂则反之。

2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2.1浓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使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使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2压强:其它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即气体体积数不相等,则当缩小体积以增大平衡混合物的压强时,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即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反之当增大体积或减小平衡混合物的压强,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即气体体积数增大的方向移动;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即气体体积数相等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压强,则平衡不移动。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 C(s)+CO2(g)
d. H2(g)+I2(g)
2CO(g)
2HI(g)
e. 4NH3(g)+5O2(g)
4NO(g)+6H2O(l)
NEXT

★增大反应物浓度:
平衡正向移动
v
v ’正 v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v逆
v正首先增大, v逆随后增大
且 v正 > v逆 ★增大生成物浓度: v 平衡逆向移动
v ’逆
t
0.2mol· L-1· s-1
B.平衡时物质A和B的转化率相等 C.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2mol/L D.若将容积体积压缩为1L,B的平衡浓度变为 原来的2倍
NEXT

v ’逆
V逆首先增大, V正随后增大
且 v逆 > v正
v正
v逆
v ’正
t
NEXT

★减小反应物浓度: 平衡逆向移动
v
v正 v ’逆 v逆
v正首先减小, v逆随后减小
且 v逆 > v正 ★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正向移动 v
v ’正
t
v正 v ’正 v逆 v ’逆
v逆首先减小, v正随后减小
且 v正 > v逆
v逆
★减小压强:
平衡正向移动
t
v正减小,v逆减小 但 v正 > v逆
t
NEXT

对任意化学反应:mA(g)+nB(g) 当m+n=p+q时
△vg
pC(g)+qD(g)
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 0 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 v
v正
★增大压强:
平衡不移动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答案
C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1.外界条件使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是使Q≠K。
2.通常所说的加压是减小体积,减压是增大体积。 3.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对化学平衡影响规律。 ①若容器恒温、恒容,充入无关气体虽改变了容器内气体 的总压强,但却没有改变气体的浓度,故平衡不移动; ②若容器恒温、恒压,充入无关气体就会使容器的容积增 大,各组分浓度减小,从而使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 移动; ③如果方程式中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系数相等时,当一种无 关气体加入到已达平衡的化学体系中,不论什么情况都不会使 平衡移动。
在等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向其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是否移
动? 提示 分析化学平衡移动中讲的增大压强,一般指气体体
积减小造成的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如
果体积不变,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使压强增大,此时平衡体 系中各气体物质的浓度均未改变,平衡不移动。 【慎思4】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会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 动,此时放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会减小吗? 提示 不会,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2)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来说,增大
压强,平衡向 气体体积减小 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 气体体积增大 的方向移动。
(3)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着 吸热反应 方向移动;降低
温度平衡向着 放热反应
方向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 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反应条件的改变引起了v 正 与v 逆 发 生 不等程度 的 改 变 , 移 动 的 结 果 是 正 、 逆 反 应 速 率 发 生 改变 ,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反应 C(s)+H2O(g) CO(g)+H2(g)在某温度下 达到平衡后,增加一部分 C(s),相当于增大了反应物的 浓度,平衡右移。( )
(4)反应 Fe3++3SCN- Fe(SCN)3 达到平衡后,加 水稀释,平衡不移动。( )
(5)对于可逆反应,升高温度,若 v(正)增大,则 v(逆) 减小。( )
答案: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物质状态、气体体积变化、 热效应)。 (2)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分析判断。 (3)注意思维要全面,切勿以偏概全。
即时演练
1 . 在 密 闭 容 器 中 进 行 如 下 反 应 : CO2(g) + C(s) 2CO(g)
D.化学平衡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答案:A
要点一 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
问题: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有哪些? 1.化学平衡移动。 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改变浓度,若 Q>K,平衡逆向移动;若 Q<K,平衡 正向移动。 改变压强,若 Q>K,平衡逆向移动;若 Q<K,平衡 正向移动。
2.“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 N2(g)+3H2(g) 2NH3(g) ΔH<0 (1)若体系内的压强保持恒定(容器体积是可变的)时, 加入氦气,体系内压强恒定,体积必增大,这相当于对 原体系中各组分起了稀释作用,因而引起 c(N2)、c(H2)、 c(NH3)变小,平衡向左移动(相当于减压)。
(2)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而 不是“消除”外界条件的影响,更不是“扭转”外界条 件的影响。
易错提醒 1.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瞬间增大, v(逆)瞬间不变,v′(正)>v′(逆) ;减小反应物浓度,v(正) 瞬间减小,v(逆)瞬间不变,v′(逆)>v′(正)。 2.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 降低温度,v(正)、v(逆)均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现象: 1、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色,上层液面无 明显变化; 2、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红色,上层液面略 有减少; 3、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上层液面明显减少,下 层溶液蓝色变紫色。
结论:其他的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酸和碱都能加快水 解反应,但效果是不同的。
问: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实验3:淀粉与碘显色现象的探究
拓展课题4-5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
N2O4
实验操作:用一支50ml注射器从储气袋中抽取30ml红棕
色NO2气体,封住注射孔。1、用力推压活塞;2、用力 提拉活塞。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1、先变深后变浅 2、先变浅后变深 结论:增大压强,反应往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少压强,反应往逆反应方向移动
加入3mL蒸馏水
实验现象 蓝色加深 蓝色转化为粉红色
现象分析 增大了Cl-浓度, 平衡向左移动
平衡向右移动
(2)观察受热时CoCl2溶液颜色的变化
操作:取一支试管,加入3 mL95%乙醇溶液和少量(2-3小粒)氯化钴 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再滴滴加蒸馏水,至溶液恰好呈粉红色,然后 用酒精灯加热该试管片刻。观察上述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可逆反应
思考
C3 H CO O HH O2C C3 H H
1、酸和碱起到什么作用?
2、研究不同酸碱性下该反应的平衡状态,但乙酸乙酯 为无色透明溶液,难与下层的水加以辨别,如何改进?
加指示剂,制造色差
实验2:探究影响乙酸乙酯水解程度的因素
一、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二、实验步骤
试管1:4ml蒸馏水+2滴甲基橙 + 2ml乙酸乙酯
结论:同浓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遇碘的蓝色褪的越快。恢复为蓝色 所需的时间更长。
解释: 温度高,淀粉分子的形变越大,淀粉分子无法在保持对碘的吸附,故蓝色 褪去。当冷却时,形变大的分子恢复至原来形态的时间越长,故恢复到蓝 色的时间也长。zxxkw
实验发现用同氢离子浓度的盐酸和硫酸实验,盐酸对碘-淀粉颜色的变 化影响比硫酸大。
实验化学-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课题2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或压强 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用勒夏特列原理说明下列现象 1、除去氯气中含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入饱和 食盐水。
2、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更彻底。
3、密闭容器中红棕色气体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学科网
加乙醇溶解后溶液呈蓝色 稀释时,溶液由蓝色→紫色→很快变成粉红色(平衡向左移动); 加热时,又由粉红色→紫色→蓝色(平衡向右移动)
结论:升高温度 ,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实验2:探究影响乙酸乙酯水解程度的因素
乙酸乙酯:特殊香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写出乙酸乙酯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酸、碱
CH3COOCH2CH3+H2O
THANKS
观察稀释酸性CoCl2溶液时颜色的变化
操作:向3mL0.5mol·L-1CoCl2溶液中慢慢滴加约6mL浓盐酸,观察现 象。将上述试管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溶液中加入约3mL蒸馏 水,与另一溶液作对比,观察现象
[CoCl4]2- + 6H2O
蓝色
[Co(H2O)6]2+ + 4Cl-
粉红色
CoCl2+浓盐酸
入80℃的水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用水冷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1):不同温度下酸性介质对淀粉指示剂显色灵敏性影响
比较项目 未放入水浴 放入水浴后
用水冷却
1
2
3
深蓝色 学科网
深蓝色
约10分钟颜色变 约8分钟颜色褪


约1分钟中恢复 约2分钟中恢复
蓝色
蓝色
深蓝色
约5分钟颜色褪 去约ຫໍສະໝຸດ 分半钟中恢 复蓝色知识准备
在不同温度下,各种水合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氯化钴(CoCl2)
淡蓝色粉末,易升华,溶于水及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可与 水结合形成各种颜色不同的水合物, 可用于制造隐显墨水、变 色硅胶、干燥剂等。
CoCl2·H2O 蓝紫色
CoCl2·2H2O 紫色
CoCl2·6H2O 粉红色
实验1:氯化钴溶液颜色的变化
水层显橙色 试管2:4ml5mol·L-1 H2SO4 +2滴甲基橙 +2ml乙酸乙酯
水层呈红色 试管3:4ml10mol·l-1NaOH溶液+2滴石蕊 +2ml乙酸乙酯
水层呈蓝色
将三只试管同时插入热水浴(65℃-70℃)中,加热6-10 分钟(加热过程可振荡)。取出试管观察液相界面情况。
三、现象与分析
淀粉溶液的浓度为10%,选用的酸为4 mol·L-1的硫酸,2 mol·L-1的 硫酸和6 mol·L-1的硫酸以及1 mol·L-1的盐酸和浓盐酸
实验步骤: 1.在3只试管中加入4 mL的淀粉溶液,并加入2mL用4 mol·L-1的硫酸,
各滴入1滴碘水。 2.观察现象。 3.将1试管放入60℃的水浴中,将2试管放入70℃的水浴中,将3试管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