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智力障碍_定义的新演化_以_功能_支持_与_生活质量_为导向的新趋势
智力残疾教育康复
我国智力残疾分级标准
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 IQ 值在 20 - 2 5 以 下 , 适 应 行 为 ( adaptiue behaviour)极差; 具体表现: (1)面容明显呆滞; (2)终生生活全部需要他人照料; ( 3 )运动感觉功能极差,通过训练, 只有下肢、手及颌部的运动有反应。
2002年分类系统
(1)多元的分类系统 (2)可以依据智力、适应行为、需要支 持的程度、病源、心理健康等维度分类
基本理论模式
1、智力 2、适应行为 3、参与、互动、 社会角色 4、健康
支持
个人功能
5、情境
五个诊断维度
维度一:智力 (1)在评量智力功能限制时,也要考虑 其它四个维度 (2)智力功能的限制指个体在标准化智 力测验上的表现,至少低于平均数两 个标准差以下,而且要考虑测量的标 准误,以及使用工具的优点和限制
将智力商数与适应行为障碍程 度作为分类的标准
每当智力商数降低一个标准差,同时 适应行为障碍也降低一个等级(如减 少一个标准分),从而将智力障碍分 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 级
在病因上,将智力障碍分为 临床类和非临床类
临床类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原因
非临床类缺乏生理病症或临床实验证据, 而智力上的轻度障碍大多归因于社会经 济条件不利
四级智力残疾(轻度)
IQ值在50-70之间,适应行为低于一般人 水平,具有相当的实用技能; 具体表现: ( 1 )如能自理生活,能承担一般家务劳动 和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创造性; ( 2 )一般在指导下能适应社会,经过特别 教育可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对周 围环境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能比较恰当地 与人交往。
(1)个体目前功能的限制,表现在和 个体相同年龄的同伴团体和相似文化 背景的典型环境 (2)准确的鉴定,考虑文化、语言的 不同以及沟通、感观、动作和行为方 面的差异
《特殊教育概论》智力障碍儿童
智力障碍概述 智力障碍的鉴定与分类
智力障碍的分类
我国的分类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第 12 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智力障碍概述 智力障碍的出现率
智力障碍的出现率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智力障碍的出现率为1 %—3%,全世界大约 有1.93亿智力障碍人士。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据美国教育部统计 2011年,6—21岁年 龄段智力障碍儿童的 出现率为0.6%。
第 14 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智力障碍概述 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征
认知特征
2. 注意 智力障碍儿童注意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难
以完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变。
4. 思维 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直观具体,缺乏分析、
综合、抽象与概括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1. 感知 (1) 感觉特征 智力障碍儿童的绝对感受性较低。 (2) 知觉特征 智力障碍儿童知觉速度缓慢。
第 19 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智力障碍概述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课程
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的智力障碍学生 就读,包括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
2. 选择性课程 选择性课程是学校根据当
地的区域环境、学校特点、学 生的潜能开发需要而设计的可 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 一般性课程 一般性课程为必修课,体现
非特异性的智力障碍——因资料 不足无法归入任何类别。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轻度智力障碍——能够参加工作,能 够维持较好的社会关系并对社会有所贡献。
重度智力障碍——需要持续不断的支 持性服务。
其他智力障碍——因伴有其他缺陷造成 使用正常手段来评定迟滞水平极为困难或 根本不可能。
第 11 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教学复习重点
智障复习重点?第一章智力障碍概述一、智力障碍的定义●我国的定义①1987年: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活动才能明显低于一般人的程度,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
②2022年: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程度,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构造、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间歇、有限、广泛、全面的支持。
●美国的定义① AAMD〔1983〕第八版:智力障碍是指一般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程度,同时存在适应行为方面的障碍,并发生在发育时期。
②AAMR〔1992〕第九版:智力障碍是指个表达有的功能存在真实的局限,其特点是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程度,同时伴有以下各项适当的适应技能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会技能、社区运用、自我管理、卫生平安、实用的学科技能、休闲生活和工作;智力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③ AAMR〔2002〕第十版:智力障碍是一种障碍,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如今概念性、社会性和理论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二、智力障碍出现率:3%三、智力障碍分类⑴级别①轻度〔四级〕②中度〔三级〕③重度〔二级〕④极重度〔一级〕⑵支持程度①间歇的:零星的、视需要而定〔失业、生病〕②有限的:经常性、短时间〔语言沟通、人际关系、学习数学、短期就业训练〕③广泛的:持续性、经常性〔在工作、居家生活中需要得到长期的支持效劳〕④全面的:持久性、需求度高〔各种环境,或终身需要〕四、智力障碍教育开展历史⑴起源伊塔德:第一个采用个别教育的方法对特殊儿童进展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以儿童的需求为中心,被誉为“特殊教育之父〞。
⑵开展塞甘:1837年,在法国巴黎创立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学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力障碍教育专门机构之一。
1846年,出版?智力障碍以及其他障碍儿童的精神治疗、卫生保健和教育?,这是最早的有关智力障碍儿童教育训练的论著。
近五年我国智力障碍儿童发展及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近五年我国智力障碍儿童发展及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近五年来,我国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及教育研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儿童发展的重视,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智力障碍儿童的定义、发展现状、教育策略以及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智力障碍儿童是指智商低于正常水平的儿童,其智力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智力障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级别。
近五年来,我国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研究和界定,以便更好地进行相关教育干预。
其次,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现状值得关注。
近年来,我国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分析。
研究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在语言、认知、社交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
其中,语言障碍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有一部分智力障碍儿童存在语言发育迟缓、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等情况。
另外,他们往往在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上也有较大差距,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教育资源。
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策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理念逐渐转变,强调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例如,我国提倡智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的提升。
同时,教育专家们也倡导采用游戏化、激励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智力障碍儿童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此外,家庭教育也被重视,通过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的提高。
未来的研究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将更加关注智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和教育。
早期干预是提高智力障碍儿童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为他们提供早期的干预和教育将大大改善他们的发展前景。
其次,研究者将更加关注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交发展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他们融入社会、独立生活的基础。
最后,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策略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
不同级别和类型的智力障碍儿童需要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案,以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需求。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教学复习重点
《智障复习重点》第一章智力障碍概述一、智力障碍的定义●我国的定义①1987年: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活动能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
②2006年: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间歇、有限、广泛、全面的支持。
●美国的定义① AAMD(1983)第八版:智力障碍是指一般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存在适应行为方面的障碍,并发生在发育时期。
②AAMR(1992)第九版:智力障碍是指个体现有的功能存在真实的局限,其特点是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伴有下列各项适当的适应技能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会技能、社区运用、自我管理、卫生安全、实用的学科技能、休闲生活和工作;智力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③ AAMR(2002)第十版:智力障碍是一种障碍,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现在概念性、社会性和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二、智力障碍出现率:3%三、智力障碍分类⑴级别①轻度(四级)②中度(三级)③重度(二级)④极重度(一级)⑵支持程度①间歇的:零星的、视需要而定(失业、生病)②有限的:经常性、短时间(语言沟通、人际关系、学习数学、短期就业训练)③广泛的:持续性、经常性(在工作、居家生活中需要得到长期的支持服务)④全面的:持久性、需求度高(各种环境,或终身需要)四、智力障碍教育发展历史⑴起源伊塔德:第一个采用个别教育的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以儿童的需求为中心,被誉为“特殊教育之父”。
⑵发展塞甘:1837年,在法国巴黎创立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学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力障碍教育专门机构之一。
1846年,出版《智力障碍以及其他障碍儿童的精神治疗、卫生保健和教育》,这是最早的有关智力障碍儿童教育训练的论著。
《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学》课件
第二章 关于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
二、智力落后儿童发展异常的根本原因 大脑受损形成的异常特征 三、改进环境和教育是促进智力落后儿童心 理发展的根本途径(思考题)
第二章 关于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
皮层功能减退,条件反射难以建立和巩固; 积极的内抑制受到破坏,难以辨别各种不同的刺激; 大脑皮层细胞功能削弱,难以维持神经反应过程的 必要紧张度; 两个信号系统不能保持正常的相互关系; 神经反应过程缺少必要的灵活性。
第一章
绪论
塞甘(1866) 呆傻是一种特别的头颅脊柱上神经元有 异的疾病,是由孕期和婴儿期的营养缺乏而 导致的。 阿尔兰(1877) 白痴是指由于出生前或心智官能发展前 神经中枢营养不良或疾病所引起的智能不足 或极度愚蠢的现象。
第一章
绪论
特德高尔德: 1.智力落后是一种由于大脑的不完全发展在 初生或出生早期产生的智力缺损状况,其后 果是个体不能履行其作为社会一员的各种职 责。 1908 2.智力落后是一种智力发展不完全的状态, 它导致个体不能使自己以保持监督、控制或 外部支持的独立存在的方式去适应其同龄人 的正常环境1937
在心理学中,发展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直 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个体生理与心理 随年龄增加而变化的过程。
第二章 关于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展问 题
第一节 智力落后儿童发展的几个观点 一、道德缺陷论 朗布洛佐的先天犯罪论 二、意志和注意缺陷论 塞甘 三、发展到顶论 四、维果斯基的观点
成人 22微秒 72%
一年级学生 辅助学校一 年级学生 57% 0%
44微秒
100%
95%
55%
第三章 智力落后儿童认识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智力落后儿童的记忆特点 一、什么是记忆 二、智力落后儿童的记忆特点 (一)识记缓慢,保持差,再现不完整 (二)识记材料的处理存在困难 (三)记忆目的性欠缺,有意识记差 (四)意义识记差,机械识记相对较好
智力障碍—认识智力障碍(残障社会工作课件)
5、 与学员交流时,你千万不要吝啬夸奖,我们应该给 他们真挚的夸奖与鼓励。他们只要完成一件事情哪怕一个 动作,你都要及时的给予表扬,这样他们会非常高兴,会 大大提高做事情的兴趣,你的工作也就会须利进行了,( 表扬可以适度夸张一些)。 6、 面对学员的错误行为,一定要给予严正的批评,明 确指出错误所在,并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不能对他们的错 误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的放过,这时不能让你的同情心诱 导你的思想和行为。 7、 如果不知该怎样做,要随时向中心老师询问,切不 可擅自做出不合适的决定。
பைடு நூலகம்
发生于产后
生物医学:重大脑伤、营养不良、退化性癫痫异常、中毒 社会:缺少适当刺激、家庭贫穷、慢性疾病、机构安置 行为:孩童受虐待/受忽略、家庭暴力 教育:延迟诊断、不适当的早期介入、不适当的特殊教育服务
、不适当的家庭支持
智力障碍的成因
智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三类:①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发育迟滞 ;②脑部器质性病变;③环境剥夺或学习缺乏。
12、 当你看见学生不知道做什么,而漫无目的四处游荡时 ,应尽可能地为他找一些活动或教他一些简单有趣的事情, 尽量减少他们的不正当行为表现。
13、 当学员有不适当行为或提出无理的要求时,不要一味 地牵就,而要坚持你原则,帮助他们建立是非的概念。 14、 请你尊重智障学员的隐私权,在未征得老师和学生本 人的同意,请勿翻看他们的笔记本、相片或进入他们的宿舍 。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最好手段是在孕妈妈生产前终止 妊娠。孕妇产前预防内容如下:
1.遗传咨询
孕妇年龄愈大,风险率愈高。标准型唐氏综合征的再发风 险率为1%。易位型患儿的双亲应进行核型分析,以便发现 平衡易位携带者:如母方为D/G易位,则每一胎都有10%的 风险率;如父方为D/G易位,则风险率为4%。绝大多数G/G 易位病例均为散发,父母亲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发现 21/21易位携带者,其下一代100%罹患本病。
智力障碍定义的演变过程
智力障碍定义的演变过程
智力障碍的定义经历了一段演变的过程,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发展阶段:
1. 传统定义:早期,智力障碍通常被定义为智力水平显著低于平均水平,通常使用智商测试(如韦氏智力量表)来评估智力。
2. 美国智力障碍协会(AAIDD)定义:1992 年,美国智力障碍协会发布了一个新的定义,将智力障碍定义为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方面存在显著限制。
这个定义强调了智力障碍不仅包括智力水平的低下,还包括适应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独立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3. 2013 年《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定义:随着对智力障碍认识的不断深入,2013 年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对智力障碍的定义进行了更新。
DSM-5 将智力障碍定义为智力功能显著低于平均水平,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广泛支持来满足其基本需求和参与社会活动。
4.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定义:2006 年,联合国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其中对智力障碍的定义强调了个人在与他人互动、沟通、学习和参与社会方面存在持续的障碍。
总的来说,智力障碍的定义逐渐从单纯关注智力水平的低下,转向更全面地考虑个体在适应生活和社会方面的困难。
这些演变反映了对智力障碍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及对个体的需求和权益的关注不断增加。
智力障碍的定义
智力障碍的定义智能障碍(或称智力障碍,简称智障)是指在一般的金钱管理、阅读识字、计算、日常生活等需要使用智力思考的行为之障碍。
同义词还有心智迟缓(英文为:mental retardation,简称MR),是指资质、能力迟缓的表现,大多都为印象或比较下才可得到的结果。
在美国像这样的障碍通常用「心智迟缓」(mental retardation)称呼,同时以这个领域为研究范围的相关国际学会,也使用「mental retardation」作为正式名称。
智能障碍的成因分为先天和後天两种。
先天的智能障碍可能是由於染色体异常;而後天的成因则可能是脑部受到损伤(例如:车祸),或是受到外在事物的刺激。
智力低下不但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类世界性疾患,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5亿智力低下患者。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国对智力问题已倍加关注。
有关研究者们对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的因素之探讨也日益深入。
其中,遗传因素是导致重度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孕期感染是导致智力低下患儿的又一主要致病因素,且尤以妊娠前三个月的感染影响最大;再者孕期营养不良是宫内胎儿生长迟滞的主要原因之一。
各地对智障人士的称呼香港、澳门:弱智人士、智障人士(因前者使用时间长,有标签作用,故倾向改用此称呼;但前者的使用还是比较普遍)台湾:喜憨儿;「智障」在台湾被认为是粗话,宜以全称「智力障碍」、「智能障碍」或「心智障碍」称呼中国大陆:智障人士、弱智人士主要特征1、感知速度减慢,接受视觉通路的刺激比听觉刺激容易些;2、注意力严重分散,注意广度非常狭窄;3、记忆力差,经无数次重复方能学会一些知识,若不重复学习,又会忘得一干二净;4、言语能力差,只能讲简单的词句;5、思维能力低,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更不能举一反三;6、基本无数字概念,靠机械记忆能学会简单的加减计算;7、情绪不稳,自控力差;8、意志薄弱,缺乏自信;9、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
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关于“智力障碍”的有关用语相当多,如早期的“低能”、“呆子”、“白痴”、“笨瓜”、“傻瓜”、“蠢材”等。
在特殊教育中,一般采用“弱”、“智能障碍”、“智力残疾”、“智力缺陷”、“智能低下”等术语,这些术语,虽然在涵义上有一定的差异,但通常被交互使用。
一、智力障碍的定义对智力障碍的界定,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学科领域各有差异,如:(一)美国的定义美国智力落后协会自1921年第一次提出弱智的诊断和分类系统后,先后进行了九次修订。
在1959年之前,以IQ分数为标准,即IQ 低于70为弱智。
1959年(第五版)的智力障碍定义,除智商外,增加了适应行为,要求必须同时具有低IQ和适应行为障碍才能被诊断为智力障碍。
自此,对智力障碍的判断均以智力发展的明显落后以及社会适应行为障碍作为两个重要的标准。
下述为美国智力落后协会1983年、1992年和2002年对智力障碍所作的定义。
1.美国智力落后协会1983年(第八版)的定义智力障碍是指一般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存在适应行为方面的障碍,并发生在发育时期。
2.美国智力落后协会1992年(第九版)的定义智力障碍是指个体现有的功能存在真实的局限,其特点是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伴有下列各项适当的适应技能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会技能、社区运用、自我管理、卫生安全、实用的学科技能、休闲生活和工作。
智力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3.美国智力落后协会2002年(第十版)的定义智力障碍是一种落后,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现在概念、社会和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
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二)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年颁布的《精神障碍国际分类法(第十版草案)》(ICD - 10)中把智力障碍定义为精神发育受阻或发育不完全,以致智力水平和各种能力受损,如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技能方面的受损,适应性行为通常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特殊儿童心理学第二章 智力障碍儿童
4、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包括:进食、大小便、衣着、个人卫生、睡眠和安 全等训练。
(三)早期干预的方法与策略
1、动作训练
——串珠子
2、感觉统合训练
3、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整理书包
感觉统合训练的常用器械:
(1)触觉训练: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触觉板 等;
(2)前庭平衡觉训练:圆筒、平衡踩踏车、按 摩大龙球、滑梯、晃动独木桥、袋鼠袋、圆形滑车 等;
(二)早期干预的目标和内容
1、动作能力训练
包括:粗大动作训练
精细动作训练
2、语言交往能力训练
包括:交往能力准备训练
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训练
简单交往技能训练
3、认知能力训练
包括:认识颜色、形状等,
认识自然现象、自己及周围的人和事 ,
认识室内外用品与环境,分辨因果关系,
会点数物品等训练。
(三)想象的再造性成分较多,创造性成分 少
第五节 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行为与 社会性发展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及其行为表现 (一)智力障碍儿童情绪与行为发展 1、情感发生晚、不深刻 2、情感的调节能力差
(二)智力障碍儿童常见的情绪与行为问题
1、课堂扰乱与注意力分散行为
2、发脾气行为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发展 (一)注意的有意性发展 无意注意占优势 有意注意发展缓慢 普遍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
(二)注意的品质特点 1、注意的广度 ——注意范围狭窄 2、注意的稳定性——不稳定、维持时间短 3、注意的分配——困难、不协调 4、注意的转移——转移困难、速度慢
二、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力发展
第六节 智力障碍儿童的干预策略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 (一)早期干预的原则 1、训练者与智力障碍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为每位智力障碍儿童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IEP) 3、在训练中恰当运用示范与提示 4、注重小步子训练,充分练习不断巩固 5、争取智力障碍儿童家长的协助,使训练生活化
学前特殊教育第五章 智力障碍
苯丙酮尿症
半乳糖血症
半乳糖醇
半乳糖
半乳糖酸
II型 I型
半乳糖激酶
17q24
半乳糖-1-磷酸
III型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
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表异构酶
9p13
1p35-36
葡萄糖-1-磷酸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葡萄糖-6-磷酸
二)产前原因 (一)感染了风疹、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脊髓灰质病毒等 (二)RH因子(Rh阴性的妇女孕育了Rh阳性胎儿,会导致溶血病) (三)物理伤害 1、外伤、机械损伤 2、放射线伤 (四)化学伤害 1、烟、酒的伤害(酒精可迅速通过胎盘分布在胎儿水分较多的部位,干扰
三)产程因素 (一)产伤、窒息、缺氧、颅内出血等 (二)早产或出生时体重小于1500克 四)产后因素 (一)疾病 1、脑炎 2、脑膜炎 3、细菌性、病毒性肠炎 4、高烧昏迷 5、代谢紊乱、中毒 (二)营养不良
五)社会文化背景因素
婴幼儿生活的家庭、社会环境、所处的文化经济发展背景;不良的社会文化背景: 贫穷、大家庭、生育过密、居住拥挤、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精神或躯体疾病、 父母文化水平低等。
(二)智力障碍儿童的知觉特点
1、知觉速度缓慢、容量小 2、知觉不够分化,联系少 3、缺少知觉积极性 4、感知图画的特点
(三)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
1、思维直观具体,概括水平低 2、思维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 3、思维缺乏批判性和独立性
(四)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特点
1、识记缓慢,容量小,保持差,再现不完整 2、记忆的编码加工过程不完善 3、记忆目的性欠缺,有意识记差 4、意义识记差,机械记忆相对较好
三、对普通班教师的建议
(一)为随班就读的智障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1、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教育 2、普通班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3、普通班教师应该掌握有关智障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智障学生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策略 1、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明确的奖励机制;提
“智力障碍”定义的新演化 以“功能” “支持”与“生活质量”为导向的新趋势
一、智力障碍的界定
智力障碍是指个体在智力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水平低于正 常范围,并伴有适应行为障碍的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这类个体通常具有不同程度 的认知、语言、社交和自我照顾能力方面的困难,需要特定的支持和资源来应对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
二、功能导向:智力障碍对社会 进步的挑战与机遇
在社交领域,我们应该鼓励智力障碍者积极融入社会,参加各类社交活动。 为此,我们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如社交技能训练、社区活动参与等,帮助他们 建立自信和拓展社交网络。我们还要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 和支持服务。
总之,以“功能”、“支持”与“生活质量”为导向的智力障碍定义新演化, 更加聚焦于个体的实际经验和需求,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智力障碍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智力障碍者的社会 环境,让他们在生活、工作中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智力障碍的定义也在不断演变。从传统的以 智力分数为导向的定义,到如今更加功能、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定义,反映了我们 对智力障碍的理解的不断进步。
本次演示将围绕智力障碍定义的新演化展开,聚焦于“功能”、“支持”与 “生活质量”三个方面,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当然,教育生活与生活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理想的 教育模式应该是将教育生活与生活教育结合起来,找到它们的平衡点。这样,学 生既能够在学校中接受到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又能够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 格和道德素养。
然而,当前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许多学校过于注重知识的传 授,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导致了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优秀,但在实际 生活中却无法自立。其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越来越忽视生活中的教育 意义。这可能导致人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无法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
智力障碍人士护理考核试卷
1.智力障碍人士的智商一定低于70。()
2.所有智力障碍人士都有适应行为障碍。(√)
3.智力障碍人士在社区融合中不需要特别的支持。(×)
4.智力障碍人士的护理目标之一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5.智力障碍人士不能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智力障碍人士护理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智力障碍的定义是指在智力功能方面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并且伴随着适应性行为的障碍,以下哪项是诊断智力障碍的必要条件?()
6.智力障碍人士在就业时只能从事简单的工作。(×)
7.智力障碍人士的辅助技术仅限于轮椅和助听器。(×)
8.智力障碍人士在法律上享有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
9.智力障碍人士的护理只需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
10.智力障碍人士的家庭成员不需要参与护理过程。(×)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
14. ACD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重度
2.长期性
3.社区融合
4.语言治疗
5.能力评估
6.社区服务
7.法律援助
1智力障碍概念的演化及教育与康复
(2001 WHO(ICF) + 1992 AAMR)
我国智力障碍概念的特色:
我国两次智力残疾概念均将成年以后产
生的智力残疾包括在内。
日益严重的老年性智力残疾正在成为我
国的一项重大挑战,成为我国必须面对 的重大社会问题。
三、智力障碍概念的理论构架
(一)功能模式
从“单边”的能力结构到“三边”功能。 智能+环境+功能 (二)社会-生态框架: 通过个体与环境互动关系的揭示,再次将智 力障碍的解释从个人为中心的缺陷转化成为社会与 环境关联模式,从而为提升个人功能提供了一个新 的可操作的支持系统留下了“接口”。
二、中国智力障碍概念的演变
(一)国内常见术语 1. 弱智 2. 精神发育迟滞 3. 智力落后 4. 智力残疾 5. 智力障碍
(二)国内智力障碍概念的定义演变
1. 第一次抽样调查颁布的定义(1985年8月)
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 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智力残疾包括: 在智力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 低下;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 起的智力损伤和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 的痴呆。
智力障碍概念的演变 及其教育康复实践意义
许家成
一、智力障碍概念演化的基本走向
(一)几个拐点
近50年,智力障碍概念有几个重要变化:
1959年的变化:IQ,1个标准差,适应行为
1973年的变化:IQ,2个标准差
1992年的变化:适应技能+支持程度分类
这几次版本定义的变化表现出人类对智力障碍的认
(三)支持与支持系统
1.支持的概念:
“支持” 一个普通名词成为一个专业
术语。
第五章智力障碍儿童特殊教育概论
Scale for Children,WISC)
• 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
WPPSI)
• 考夫曼儿童智力量表(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K-ABC)
第五章智力障碍儿童特殊教育概论
3.出生后的致病因素 高烧、抽搐易导致脑细胞功能紊乱 脑炎、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 全身麻醉与脑外伤、脑震荡等 中毒(如铅中毒) 营养不良(在贫困地区比较常见) 社会心理因素(智力障碍群体中的绝大多数
尤其是轻度智障的病因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 不同程度的关联,主要包括:家庭的社会状 况、母亲孕期心理状况、家庭环境、等因素)
龄< 6岁) 极重度:IQ在20以下(对成人而言,智龄<3
岁) 其他智力落后 非特异性的智力落后
第五章智力障碍儿童特殊教育概论
(2)我国2006年的分类
智力水平 重度
中度 轻度
分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智商 (IQ)
<20
20-34
35-49
50-69
适应行为 (AB) 极度缺陷
重度缺陷
中度缺陷
第五章智力障碍儿童特殊教育概论
(2)先天获得性异常 先天获得性异常是指胎儿非遗传性所获得的异常,主要
包括以下因素: • 胎儿期感染:当孕妇受到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侵袭而患感
染性疾病时,影响严重的可导致胎儿的智力落后。病原 体主要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二 型)、弓形体及梅毒螺旋体等。 • 药物毒性损伤:当孕妇因流感、高血压而大量服用四环 素、降压灵等药物,或者服用反应停、激素类药物、安 眠类药物、抗癌药,或者摄入食物中的残留农药及食品 添加剂,等等,均会影响胎儿智能的正常发育。 • 放射线和化学毒物的损害 • 吸烟与嗜酒 • 其他:孕妇内分泌失调、妊娠剧吐、营养不良、长期情 绪不佳、先兆流产以及父母年龄过大都可能导致胎儿发 育不良和引起智力第障五章碍智力。障碍儿童特殊教育概论
_智力障碍_定义的新演化_以_功能_支持_与_生活质量_为导向的新趋势
Abstract ! !
智力障碍 定义的新演化 许家成
21 由原来的四个维 度 ( 即智力功能与 适应技能、 心理与情 绪、 身体健康、 环境四个方面 ) , 变为 五个维度 ( 智能、 适应能力、 参与与互动角色、 身心健康、 相 关背景五个方 面) 。其中适应能 力由原来的十项适 应技能领域 ( 沟通、 自我照 顾、 居家 生活、 社区使用、 社交技能、 安全与健 康、 自我引导、 休闲娱乐、 功能学科和工作 ) 改 为 概念的、 实践 的和社会技能三 方面 , 增加 了 参与、 互动和社会角色 这一新维度。然而 2002 年系统的理论模式中保留了 1992 年系统 的中 支持 和 功能 这两个核心概念 , 更加强 调从五个方面对 智力障碍者提供 支持以实现 个人功能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1992 系统与 2002 系统之间的内在连续性 , 即 支 持 与 功 能 的取向。
二、 支持与支持系统
在 1992 年系统与 2002 年系统均采用了支 持的概念, 从而使其成为这两个定义的核心理 论。 ( 一) 关于支持的概念 所谓支持是指一些资源与策略 , 可以增进 一个人 ( 不论残障与否) 的利益, 帮助他从整合 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中获得资源、 信息和关系 , 进而使一 个人的独立性、 生产性、 社区整合性 与满足感都得到提 高。支持的概 念可以表述 为对被支持者的一种程度不断递减的 协助过 程 。在 支持过程中 , 智力障碍者 的主动性得 到尊重 , 潜能转化为能力和适应 技能, 增进了 他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整合性; 支持的结果在 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即在 支持 的概念中 包含中 生活质量 的内涵。 ( 二) 支持系统 我们可 以将为智力障 碍者提供 的支持划 分为自然支持和社会支持两个系统。所谓 自 然支持系统 是指由智力障碍者的父母、 亲属、 邻居、 同伴、 同事 等形成的对智力障碍者在生 活、 学习和工作方面提供的不需 付费、 非专业
第十二章 智力障碍
第十二章智力障碍人类对智力障碍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虽然以学校为基地的智障儿童教育只有200年的历史。
但是,在这一短暂的200年期间,人类对智力障碍的认识、对智障人员的筛选、诊断和预防与矫治措施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章旨在从智力障碍的定义、原因、表现、诊断及其预防与矫治等方面出发,对智力障碍进行阐述。
一、智力障碍的定义和流行率(一)智力障碍的定义智力障碍又称智力残疾、智能不足、智力落后、弱智或心理迟滞,是一种常见的残疾。
对智力障碍有过许多定义,其内涵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智力障碍曾被称为傻瓜、低能儿、白痴或精神病等。
直到今天,不少缺乏专业知识的人仍然将智力障碍与精神病混为一谈。
20 世纪初期出现的智力测验,使对临界的和轻度的智力落后的描述和鉴别成为可能,智力测验提供了对弱智儿童进行鉴别的有效手段.经过多尔(Doll,1941)、赫伯(Hebert,1961)等较有影响的定义以后,1973年,美国智力缺陷委员会(AAMD)制定的以格罗斯曼(Grossman)为首的委员会重新审定了智力落后的新定义,被称为1973年AAMD的定义。
该定义对全世界许多国家关于智力落后的定义具有很大的影响,全文如下:“智力落后指的是在发育期间表现出来的智力功能显著的低于平均水平,并同时伴随有社会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
”该定义与以往的定义相比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①“智力功能显著地低于平均水平”的解释是低于平均水平的两个标准差,它意味着在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中,智商在68以下;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中,智商在70以下的儿童,才有可能被怀疑是否属于弱智儿童;②特别强调社会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在智力落后定义中的地位。
在以往的定义中,不论有没有提到社会适应行为,但都没有将他列为智力落后定义的必要条件。
新定义强调社会适应行为,并将社会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与智力缺陷同时规定为智力落后鉴别的两个先决条件。
针对原来社会适应行为的内涵混淆不清,众说纷纭的情况,格罗斯曼为社会适应行为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社会适应行为指的是被试实际具有的正常同龄人所应具有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ds ! !
mental retardation ! function ! support ! quality of life
该研究系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 ( 教育部 ) 重点课题∀ 特殊教育社区化问题研究# 的理论研究部分。 得到重庆市高校 重点 实验室 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资助。
智力障碍 定义的新演化 许家成
21 由原来的四个维 度 ( 即智力功能与 适应技能、 心理与情 绪、 身体健康、 环境四个方面 ) , 变为 五个维度 ( 智能、 适应能力、 参与与互动角色、 身心健康、 相 关背景五个方 面) 。其中适应能 力由原来的十项适 应技能领域 ( 沟通、 自我照 顾、 居家 生活、 社区使用、 社交技能、 安全与健 康、 自我引导、 休闲娱乐、 功能学科和工作 ) 改 为 概念的、 实践 的和社会技能三 方面 , 增加 了 参与、 互动和社会角色 这一新维度。然而 2002 年系统的理论模式中保留了 1992 年系统 的中 支持 和 功能 这两个核心概念 , 更加强 调从五个方面对 智力障碍者提供 支持以实现 个人功能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1992 系统与 2002 系统之间的内在连续性 , 即 支 持 与 功 能 的取向。
关键词 ! ! 智力障碍 ! 功能 ! 支持 ! 生活质量
On the evolvement of the new definition of mental retardationThe new tendency oriented by function,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Starting from the initiative Chinese definition for mental retardation, the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hanging processe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mental retardation in China for 1992- 2002. It also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1992 and the 2002 systems of definition for mental retardation, provided by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 ( AAMR) . The find ing is that the ten year changing process shows a seeming inherent consistency , i. e. the internal co herence among three concepts: function,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Furthermore, the paper empha sises new emergent tendency in special education for mental retardation groups and relative services in the new century in a belief that it will deeply affect the direc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China.
1992 年美国智力障碍协会 ( AAMR) 对智力 障碍的定义做了重要修改。新的定义表述为 : 所谓智力障碍是指 现有功能上的 重大限制。 其特征是显著低于一般的智力功能 , 同时影响 以下互为相关的 至少两个或更多 的适应技能 领域, 如: 沟通、 自 我照顾、 居 家 生活、 社 交技 能、 社区 使用、 自我引导、 健康与安全、 功能学 科、 休闲与工作。智能障 碍发生于 18 周岁以 前 该定义包含了四个 基本维度 : 智力功能和 适应技能 ; 心理、 情 绪方面; 健康和身 体方面 ; 环境方面。 根据 1992 年系统的理论基础, 可以称其为 功能性定义 , 其基本模式为 :
∀中国特殊教育# 2003 年第 4 期 ( 总第 40 期 )
! ! !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Bimonthly) No. 4, 2003( Serial No. 40)
智力障碍 定义的新演化
以 功能 、支持 与 生活质量 为导向的新趋势
许家成 ! ( 重庆师范大学 , 400047) 摘要 ! ! 本文从我国使用的智力障碍定义的来源 , 分析了从 1992 年到 2002 年
二、 支持与支持系统
在 1992 年系统与 2002 年系统均采用了支 持的概念, 从而使其成为这两个定义的核心理 论。 ( 一) 关于支持的概念 所谓支持是指一些资源与策略 , 可以增进 一个人 ( 不论残障与否) 的利益, 帮助他从整合 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中获得资源、 信息和关系 , 进而使一 个人的独立性、 生产性、 社区整合性 与满足感都得到提 高。支持的概 念可以表述 为对被支持者的一种程度不断递减的 协助过 程 。在 支持过程中 , 智力障碍者 的主动性得 到尊重 , 潜能转化为能力和适应 技能, 增进了 他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整合性; 支持的结果在 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即在 支持 的概念中 包含中 生活质量 的内涵。 ( 二) 支持系统 我们可 以将为智力障 碍者提供 的支持划 分为自然支持和社会支持两个系统。所谓 自 然支持系统 是指由智力障碍者的父母、 亲属、 邻居、 同伴、 同事 等形成的对智力障碍者在生 活、 学习和工作方面提供的不需 付费、 非专业
我们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 2002 年系统在 1992 年 系统 的基础 上做了 一些重 要的 调整。
而持续的支持。所谓 社会支 持系统 是指由 政府、 机 构和各 类专业 人员 ( 教师、 医学和其他的康复专业人 员, 如物理治疗、 言语治疗等) 为智力障碍者提 供的从制定政策法 规到康复技术 方面的各类 支持。社会支持系 统需要投入较高 的社会经 济成本。 在运用上述两个支持系统时, 我们应该首 先借助和开发自然支持系统, 然后再寻求社会 支持系统。这是我 们在运用支持时 的一个重 要原则。 ( 三) 支持的实践模式 : 我们利用支持概念 , 在社区环境中营建关 于智力残疾人生活、 教育和就业的支持模式。 1、 营建智力残 疾人及其 家庭的支 持性生 活。智力残疾人及 其家庭的支持性 生活是在 正常的社区生活条 件下实现的。在 社区生活 中, 智力 残疾人 不但 需要 得到 社区 成员 的接 纳, 而 且得到他们的积极支持。智力残疾人不 再需要在从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庭和社区中 剥 离 出来, 送进专门的机构, 而是在现实社区环 境中通过有效的支持 , 过上一种与正常人相当 的常态生活。 2、 提供智力残疾人的支持性教育。在支持 的社区环境中, 智力残疾人不再由单纯的特殊 教育学校或残疾人康复中心 ( 站) 这样的机构 模式为他们提供教育 , 他们可以被尽可能地安 置在正常化的教育 环境中接受适 合其身心特 点和发展水平的有效教育 ( 个别化教育 ) 。 3、 实施智力残疾人的支持性就业。当智力 残疾人完成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从儿童成长 为成年人时 , 我们可以借助支持和支持系统将 他们尽可能地安置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中 , 与正 常人一道工 作, 通过有效、 持续地支持维持这 项工作 , 并在工作得到应有的劳动报酬和正常 的晋升。
19921 年的定义与 1983 年的定义比较有以 下重 要 区别 : 原 来 的 智力 适 应 能 力, 只 成为 1992 系统理论模式中一方面的因素, 与之相对 的是环境因素, 环境包括了家庭、 社区和学校。 1992 系统的理论模式认为 , 一个人的功能状况 取决于一个人的 能力与环境之间 的互动的结 果。一个能力方面比较弱的人, 可以通过改变 环境和提供辅具等, 实现 与常人一样的功能。 并且, 一个人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得到支持而实 现。 1992 年定义的 另一重要变化就 是用支持 程度替代原来根据残疾程度的分类 : 间歇的支 持: 视需要而定的短暂支持; 有限的支持 : 在某 些方面经 常性的短期支持; 广泛 的支持: 在某
种环境中经 常持续的支持; 全面的 支持: 在多 种环境中都需要提供的持续性支持 ( 甚至终生 需要) 。并且一个智力障碍者需要支持程度并 不等同于他的残疾程度。 功能 和 支持 成为 1992 年系统的核心 概念之一。 1992 年系统对近 十年来的国际 智力障碍 研究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新近出版的关于 智力障碍的国际文献和专 著大多使用了 1992 年系统提出的 理论模式和分 类系统。 1992 年 系统也对我国智力 残疾儿童的特 殊教育实践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三) 智力障碍定义 2002 年新系统 2001 年美国智力 障碍协会的技 术核心组 对 1992 年系统做了新的修订和调整。新的定 义于 2002 年 5 月发布。根据有关文献, 新的智 力障碍定义保留了 1992 系统的以下方面: 继续 使用 智力障碍 ( mental retardation) 这一术语; 1992 系统的功 能性取向、 强调支持 ; 智力障碍 的诊断标准保留了智力测验、 适应行为和发病 年龄三个方面; 保留了按支持强度建立分类系 统的方式。 2002 系统从以下 5 个 方面对智力 障碍进 行了表述: 智能 ; 适应技能 ( 概念的、 实践的、 社 会的技能) ; 参与、 互动和社会角色 ;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和病因学 ; 相关背景 ( 环境、 文化和机 会) 。2002 的系统的理论模式可以简要的概括 为以下方式:
以来的智力障碍定义的演化过程, 比较了美国智力障碍协会 ( AAMR) 智力障 碍定义 1992 系统与 2002 系统之间联系与区别 , 认为 1992 年以来的 10 年关于 智力障碍的定义演变过程中, 智力障碍的定义的内涵中保持了一个值得注意 的连续性, 这就是 功能 、 支持 和 生活质量 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 通过阐述这三个概念以及关系, 表达了 21 世纪国际智力障碍特殊教育及相 关服务中的一种值得注意的趋势, 认为这种趋势也将对我国特殊教育走向产 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