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论文

合集下载

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研究及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准确性评价

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研究及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准确性评价

159作者简介:殷文婷(1985.03-),女,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为临床检验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研究及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准确性评价殷文婷.王国平.赵正军(扬州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 扬州 22500)【摘要】目的:探究高血脂患者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准确性及价值性。

方法:采集扬州市中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接收救治的90例确诊为高血脂症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中的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9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进而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生化指标与高血脂患者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的检验结果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数值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患有高血脂症的患者对其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肝功能生化相关检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确诊率,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血脂;血液流变学;肝功能生化;有效性【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0-0159-04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和膳食习惯的改变、生活压力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导致人们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逐渐攀升,其中包括高血脂症的发病率,不仅逐渐增高的同时也逐渐年轻化,高血脂症与心血管疾病紧密相关,进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加大,增加突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而加大引发心肌梗塞、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率,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严重的影响[1-2]。

所以,应加大对高脂血症疾病的重视及临床诊治手段,通过有效的检查方法,对患者血脂进行有效检测,快速的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时性[3]。

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临床探讨

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临床探讨

• 临床研究 •95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临床探讨桂 岩(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辽阳 111000)【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生化指标的临床检测价值。

方法 取40例高血脂患者(高血脂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脂正常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

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与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结果 高血脂组血浆黏度(120/s )(1.62±0.13)mPa •s 、全血黏度高切(150/s )(5.63±0.64)mPa •s 、全血黏度中切(60/s )(6.82±0.74)mPa •s 、全血黏度低切(10/s )(11.25±1.16)mPa •s 、γ-谷氨酰转酞酶(36.25±3.24)mmol/L 、天冬氨酸转氨酶(37.58±4.51)mmol/L 、丙氨酸转氨酶(54.59±5.46)mmol/L 都高于血脂正常组(P 值<0.05)。

结论 高血脂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生化指标都比正常人要高,可根据检测结果推测病情发展,预防脂肪肝等病症。

【关键词】高血脂;血液流变学;肝功能;生化指标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1-009 -02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多种因素升高了高血脂症的发病率,成人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在空腹状态下高于5.72 mmol/L 即为高血脂症[1],目前多项研究主要是关于疾病的并发症,本次为了体现课题的新颖性,从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生化指标角度展开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本院医治的高血脂患者中选出40例,纳入高血脂组,就诊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血脂正常组。

高血脂组(共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下限36岁,上限69岁,平均(48.12±5.25)岁。

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影响

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影响
u n d e r we n t p h y s 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s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o v e r t h e s a me p e r i o d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Th e h e mo r h e o -
中 国 当 代 医 药2 0 1 7 年 7 月 第 2 4 卷 第 2 1 期
检验 医学 ・
高血脂 患者血 液流变学指 标及其对肝功能 生化检测 的影响
施振 岗
江 西省 景德镇 市第 三 人 民医院 检验 科 , 江 西景 德镇
3 3 3 0 0 1
【 摘要】 目的 探 讨高 血脂 患 者血 液 流变 指标 及 其对 肝功 能 生化 检 测 的影 响 。方 法 选 取 2 0 1 6 年 1 月~ 2 0 1 7 年 1 月
于我院确诊高血脂并接受治疗的 6 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 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 6 0 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比
较两 组 的血 液 流变 相关 指标 ( 全血 黏度 低 切 1 0 / s 、 全血 黏 度 中切 6 0 / s 、 全血 黏 度 高 切 1 5 0 / s 、 血浆 黏 度 1 2 0 / s ) 和 肝 功能生化相关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 L T )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 S T ) 、 一 谷氨酰转肽酶( 一 G T ) 】 。结果 观察 组 的全血 低 切 1 0 / s 、 全血 中切 6 0 / s 、 全血 高 切 1 5 0 / s 、 血 浆 黏度 1 2 0 / s 水 平显 著 高于 对 照组 ,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f P <

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与分析

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与分析

・1266・塞旦匡焦盘查至鲤§生垒旦星!!鲞蔓!Q塑望塑。

纽畦L兰Q!§:塑L!§:丝Q:!Q银溶液内,放置日光或阳光照射,至组织膜呈棕黄色。

1.2.3经蒸馏水洗后用苏木素染细胞核,10min后,流水冲洗。

1.2.4经蒸馏水洗后盐酸酒精分色。

30s~lmin,流水冲洗后,再用蒸馏水洗后,揭开大网膜上面一层剪成小块.铺在载玻片上凉干。

树胶封片。

2结果(见图1)3讨论此法制作教学标本,其优点是大网膜相对面积较大,对血管分布的部分也可取;成本低,使用率高,一只狗可做几十张标本。

利用日光灯照射方法易掌握,不受气候与尘埃的影响:经过苏木素复染后的细胞核呈紫蓝色,没有银的沉淀,使细胞形态更为清晰。

整个过程应该注意:铺片要完全铺开、铺平,不要有杂质粘附在上;应用金属材料必需注意玻璃器械干净.浸银与光照还原要适度,以锯齿状的细胞边界清晰状态为度。

参考文献:【1】1王建新,王玮.单层扁平上皮标本制作技术的改进【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36(4):465.(收稿日期:2008--01-17)作者简介:郭青平(1962.),女。

大学本科,实验师。

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与分析程俊杰,张彦清,封丹,卢燕(陕西省核.z-,IF.215医院,陕西咸阳712000)【摘要】目的:探讨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

方法:应用北京赛科希德SA.6000锥板式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了86例高血脂患者血液血流变有关指标,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

结果:高血脂患者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变.全血黏度(高、中、低切)明显高于对照组(脚.01)。

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薮差异有显著性(P,o.05)。

结论:高血脂患者普通存在血液流变的改变,其异常结果可能是造成高血脂症持续进展的原因之一,因此高血脂患者定期做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治疗,预后及疗效观察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1高血脂症;血液流变学;改变f中图分类号1R58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l一509s(200s)loq266-02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仅可以对某些症状做到早期预防,预后判断.还可以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

高脂血症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探讨

高脂血症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探讨
12 20
内蒙古医学杂志 InrMog l dJ2 1 年第 4 n e n oi Me 0 1 a 3卷第 l O期
== — = = : = — = 一 :
高 脂 血症 与血 液 流变 学 的相 关性 探讨
嘎 勒登玛
( 呼和浩特 市第一 医院 检验 科, 蒙古 呼 和浩特 内
果: 高脂血 症患 者组 的各 项指标存 在 明显异 常( P<0 0 ) .5 。结论 : 高脂血症 与血液 流 变学指 标 密切相 关 。 [ 关键词 ]高脂血 症 ; 血液 流 变学
【 中图分类号】R 4 .[ 5 1 1文献标识码 】 [ B 论文编号 ]1 0 —9 12 1 )012 —2 0 40 5 (0 1 1—200
附表 两组 间血 液流 变学指 标及血 脂水 平 比较 ( ±s)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P<0 0 .5
3 讨

基础 研 究的逐步 深 入 , 液 流变 学 在 临床 中的 应 用 血 日趋广泛 , 疾病 的预测预 防到 疾病 的诊 断 、 从 治疗 乃
至预后 判断 。
临床 血液 流变 学是研 究血 液流变 特性 异常 在疾 病发 生发展 及诊 治 中作 用 的一 门科学 , 血液 流 变 是
1 1 一般 资料 .
采用 S S 1 . P S 3 0软件 。 2 结 果
选5 0例 健康 人群 作 为对照组 , 中男性 3 其 0例 , 女性 2 O例 , 龄 2 ~8 年 2 O岁。 8 0例 高脂 血 症 患 者 , 均为我 院住 院或 门诊 就 诊 的 患者 。诊 断 标 准 : 甘油
脏 的微 循环灌 注 而影 响 其代 谢 功 能 , 从而 加 重 高 脂 血症 , 见, 脂 血症 与血 液流 变 学 异 常 之 间, 可 高 呵瓦 为【 果 , 大 J 形成 恶性 循 环… 。本 实验 中 高脂 皿症 组 血

高脂血症患者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高脂血症患者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1 . 2 . 2 主要 仪器 : 赛科希德 S A6 0 0 O自动血液 流变测试仪 ,
用 OL YMP U¥ 2 7 0 0 全 自动生化 分析 仪检 测 , 试 剂均 由上 海
作用 _ 2 ] 。在血液流动的过程 中, 血细胞是 否具有 良好 的变形 能力也是决定血细胞能否顺利通过毛细血 管 , 保持微 循环正
控制心 、 脑 血管疾病、 糖尿病 的有效指标 。
关键词 高脂血 高脂血症 血流变学 特异指标 中图分类号 : R 4 4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5 8 5 ( 2 0 1 3 ) 0 4 — 0 5 0 0 — 0 2
目前随着人们 生活水 平 的提 高 , 大量 的高蛋 白、 高热量 的摄人使高脂血症 患者 比例不 断上升 。临床上 高脂血 症是
龄3 6  ̄7 1 岁, 平均年龄 4 5岁 。
L, 其 中以甘 油三酯 升高较为 明显 。高脂 血症 与动脉 粥样硬
化、 冠心病 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发展有 密切关系 , 其血液 流 变指标 的改变具 有重 要 的临床意 义[ 】 ] 。现对 我院 3 1 8例 高 脂血症患者血流变 学变 化及 3 2 7例健康 体检正 常人群 的检
指空腹血清 胆 固醇 >5 . 6 9 mmo l / L, 甘 油三 酯 > 2 . 2 6 et r oo l /
月一 2 0 1 1年 1 0月期间本 院门诊 及住 院标 本 , 经 血清或血浆 检测 结果 : 胆 固醇 ( C HO) >5 . 6 9 mmo l / L , 甘 油三酯 ( T G) > 2 . 2 6 mmo l / L 。其 中 TG增高 1 3 2例 , C HO增高 1 0 8 例, 两者 均增 高 7 8例, 男性 2 7 3 例, 女性 4 5例 , 年龄 3 8  ̄7 5岁 , 平 均 年龄 4 6 岁 。其 中高血压 4 1 例; 糖 尿病 3 4例 ; 脑 中风 1 2例 ; 冠心病 1 3例 。 1 . 1 . 2 对照组 : 3 2 7例 系本 院健康体 检 者 ,C HO、 TG结果 均正常 , 均无急慢性病史 。其 中男性 2 2 6 例, 女性 1 0 1例 , 年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雷宇春;李艺萍
【期刊名称】《人民军医》
【年(卷),期】2007(50)5
【摘要】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方法:对体检资料完整的435例观察对象,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310例,血脂正常对照组125例。

对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0·01);高脂血症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处于黏、浓、聚、凝的状态,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总页数】2页(P276-277)
【关键词】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
【作者】雷宇春;李艺萍
【作者单位】解放军457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3
【相关文献】
1.老年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分析 [J], 郭晓东;李小平;刘洋;周益
2.138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 [J], 王芳;徐军;李怀玉;樊伟
3.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分析 [J], 李小明;欧阳静萍
4.血府逐瘀汤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J], 闫捷; 贾海龙
5.血脂康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J], 李建微;赵伟;韩硕;柳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与血流变指标相关性探讨

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与血流变指标相关性探讨
验和 x 检验 , 结果水平 比较 差: 异以 P< 0 . 0 5有统计学意 义。 二、 结果
注: 高脂血症 组与对 照组 比较 , 血流变 的全血高切粘度 、 全血低切 粘度、 血浆粘度 、 纤 维蛋白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 O . 0 组血脂结果 比较 ( 面± s )
注: 高脂血 症 组 与对 照组 比较 , 血 脂 中甘 油三 酯、 胆 固醇 差 和 H D L—c差异均有显 著性意义 ( P<0 . 0 5 )
1 . 高脂血症组血流 变学 检测全 血粘 度高切 、 全 血粘 度低 切、 血浆粘度 和纤维 蛋 白原均 高 于对 照组 ,比较差 异 P<0 . o 5有 统计学意义 。见表 1 。 2 . 高脂血症组血脂 甘油三酯 、 胆 固醇均高于正常对 照组 , 比较差异 P< 0 . 0 5有统计学 意义 ; 高密度脂 蛋 白胆 固醇 低于
等微循环 障碍 , 使得血 液在血管 内流速减慢 、 组织缺氧等 引发 心脑血管疾病 。我们对高脂血症 患者 血脂 和血流变指标变 化 与体检正 常人 血脂 和血 流变结 果进行 比较 和相关 性分析 , 现 报道如下 。

和微循环 中的流动减慢 , 促使动脉粥状硬化 ( A S ) 和微循环 病 变发生 。高脂血症是 A S的危 险 因素 。 虽不 是病 因也 不是 诊 断依据 , 但 普遍 存在并发粘 滞度增 高 明显 加重 了心脑血管 疾 病发生 。表 2可见高脂血 症组 还存在 H D L—C降低 , 与正 常 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 义 ( P<0 . 0 5 ) , 一般 认为 H D L—C降低 与冠心病关 系最 为密切 , 其他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综上所述 , 高脂血症患者 血脂水 平与血 流变指 标存在 相 关性 , 两者存 在并存 或者 相互促进 的关 系。高脂血 症和血 液 高粘滞度都是心脑血管 疾病 的高危 因素 , 对 人体有 较大 的危 害性 。改善不 良生活 习惯 增加运 动 , 积极有效 治疗 高脂血 症 对降低血液粘滞度 ,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益处 。 表 1 高脂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流变 、 血脂结果比较( ± s )

血流变指标运用于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血流变指标运用于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血流变指标运用于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流变指标运用于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有关问题。

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内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40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人群临床资料(对照组)。

对两组采用血液黏度仪器检测甘油三酯、空腹血清胆固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以及纤维蛋白原等一系列变化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血流变特性指标的异常改变总异常率为86.3%,对照组总异常率为24.5%,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脂血症是改变血流变特性指标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检测血流变特性的变化情况是早期预防和有效控制高脂血症的有效指标,可适度推广在血流变指标在高脂血症中的临床实践的运用程度。

【关键词】血流变指标;高脂血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041-01高脂血症患者因长期形成了血管基底膜增厚,进而导致血管堵塞等微循环障碍,使得血液在血管内流速度减慢,组织局部缺氧等,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均有着密切的联系[1],检测血流变指标的改变对后期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研究探讨血流变指标运用于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有关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践价值,现将全文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文回顾性分析院内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40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1.5岁,确诊标准主要参照空腹血清胆固醇>5.69mmol/L,甘油三酯>2.26mmol/L[2] [3]。

40例健康体检人群临床资料(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2.5岁,均为院内健康体检肝、肾功能、空腹血糖、空腹血脂等均正常样本。

高脂血症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初探

高脂血症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初探

高脂血症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初探[摘要]为了建立大白鼠高脂血症及对血液流变学的检测,试验将SD大白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连续饲喂2周,测定大白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血流变学指标。

结果表明:高脂组大白鼠血清TC、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高脂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

说明:大白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喂90d,可出现高脂血症,并且血液流变学指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大白鼠;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是研究有关血液流动与血细胞变形的科学,在心脏、血管和血容量都正常的情况下,仅仅由于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也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并且还可引起其他系统器官功能和代谢的变化[1]。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存在显著差异,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2]。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脂类含量超过正常,主要成分为TC、TG等。

临床上通常根据血清TC、TG和HDL-C的测定结果将高脂血症分成四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3]。

因此本文拟探讨高脂血症各组对血浆粘度的关系,从而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及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SD大白鼠,SPF级,16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00g,由北京军事科学医学院提供。

1.2 试剂和仪器胆固醇,安徽天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20618;胆酸钠,安徽天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20528;日本日立7160全自动生化仪,日本Hitachi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公司生产;YDA-Ⅲ型血液粘度计,北京宏润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1.3 高脂饲料高脂饲料由猪油(4.0%)、胆固醇(2.5%)、胆酸钠(0.7%)、普通混合饲料粉(92.8%)组成,将以上各物先人工充分混匀,再经搅拌,压成圆条状颗粒,真空包装后,经辐照消毒备用,由内蒙古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制作。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初步探讨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初步探讨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初步探讨
王婷
【期刊名称】《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年(卷),期】1998(008)002
【摘要】本文通过对319例高脂血症患者7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20
4例血脂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脂血症患者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7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者(P<0.05或P<0.01),提示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粘滞度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王婷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202
【相关文献】
1.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初步探讨 [J], 黄子治;王云秀
2.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初步探讨(附65例临床报告) [J], 杜学刚;黄子治;
李丽
3.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郝学梅;刘瑞锁
4.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分析 [J], 马丽;牛艳红
5.50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J], 舒宇;肖祥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脂血症患者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高脂血症患者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指空腹血清 胆 固 醇 >5.69mmol/L,甘 油 三 酯 >2.26mmol/ 2.26mmol/L。其中 TG 增高132例,CHO 增高108例,两者
L,其中以甘油三酯 升 高 较 为 明 显。 高 脂 血 症 与 动 脉 粥 样 硬 均增高78例,男性273例,女性 45 例,年 龄 38~75 岁,平 均
能力也是决定血细胞能否顺利通过 毛 细 血 管,保 持 微 循 环 正
常灌注的必要条件。而血流变性质 一 旦 发 生 异 常 改 变,将 会
引起机体的血液循环障碍。其中尤以血液黏度为主要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低切变率下红细胞易聚集形成叠 连 和 聚 集 体,反 映 红 细 胞
表 1 高 脂 血 组 与 对 照 组 年 龄 对 比
性别
例数
高脂血症组 40岁以下 40~50岁 51~60岁 61岁以上

273
22
117
90
44

45


27

合计〔n(%)〕 318(100) 26(8) 124(39) 117(37) 51(16)
对照组
例数 40岁以下 40~50岁 51~60岁
226
25
91
78
101
10
48
35
327(100) 35(11) 139(43) 113(35)
61 岁 以 上 32 8
40(12)
注:两组人群经统计学 χ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 法 1.2.1 标 本 收 集:两 组 检 测 对 象 均 空 腹 抽 取 静 脉 血 5ml、 2ml注于一般管 (非 抗 凝 管 ),用 于 检 测 CHO、TG;3ml注 入 含0.25ml,浓度是 2g/L 的 肝 素 经 烘 干 后 的 抗 凝 管 内 ,反 复 混 匀 (避 免 溶 血 、凝 血 )用 于 检 测 血 流 变 。 1.2.2 主 要 仪 器:赛 科 希 德 SA6000 自 动 血 液 流 变 测 试 仪, 用 OLYMPUS2700全自 动 生 化 分 析 仪 检 测 ,试 剂 均 由 上 海 申 能 德 赛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严 格 按 仪 器 说 明 书 操 作 。 1.2.3 统计学方法:两组间均数比较 采 用t检 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分析血液流变学和肝功能生化检查在高血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分析血液流变学和肝功能生化检查在高血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分析血液流变学和肝功能生化检查在高血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和肝功能生化检查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是本次研究的对象,为了明确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和肝功能情况与正常人的检查数值之间的关系,采用了对照的研究方法。

结果高脂血症能够影响到血粘度,对于肝功能具有消极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结论与健康的人相比,高脂血症的人更容易患上与高血脂有关的疾病,应该对高脂血症进行及时的干预,以保证健康。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肝功能;生化检查;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群体当中家喻户晓的疾病,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不良习惯等多种因素导致了患有高脂血症的人群逐渐扩大。

高脂血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同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之间关系密切。

在我国,血脂检测和肝功能检测已经成为了常规体检的基本项目,特别是中老年人,进行血脂和肝功能的检测,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高脂血症是多种疾病发生的根源,为了探究高脂血症与肝脏疾病的关系,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的样本总数为120人,包括60例高脂血症的患者和60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体检结果均为正常。

采用相同的办法留取120名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并进行生化检查结果的对比。

由于研究的人员的临床资料满足进行对比分析的要求,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信。

1.2方法对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人员进行抽血检查,抽血检查的项目包括血脂四项、血粘度和肝功能检查,健康人员和高脂血症的患者采用的检测仪器相同,主要原因是避免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影响研究的结果。

所有人员均于早晨8点空腹抽取静脉血,在抽血前一天提醒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人员禁食水的时间必须在12小时以上,以避免生化检查的结果受到影响。

1.3统计学分析为了使本次研究当中的数据处理工作更加快速,更加准确,笔者采用了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采用p值小于0.05作为肯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及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临床研究

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及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临床研究
i n d e xe s a n d 1 i v e r f u nc t i on of l i r e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h i g h bl o od l i p i d i n
cl i ni c a 1 e x a mi n a t i on .M e t h od s Ac c or di n g t o ou r h o s pi t a l r e c e i v e d 65 c a s e s o f h y pe r l i p i d e mi a we r e h e a l t h y 6 5 he a l t h y p a t i e n t s a n d t he s a me pe r i o d t o c a r r y o n t he r e s e a r c h a n a l ys i s . t h e or f me r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h e l a t t e r a s t he o b s e r va t i o n g r o u p, c o mp a r e d t wo g r o up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 h e h e mod y n a mi c s a nd 1 i v e r f u nc t i o n bi o c h e mi c a l i nd e xe s o f a s pa r t a t e
I nd e x Ana l ys i s a nd Cl i n i c al St ud y on Bi oc he mi c al Li v e r Fu nc t i on Te s t s o f Bl oo d Rhe o l o g y i n Pa t i e nt s Wj t h Hi g h Bl o o d Li pi d

血液流变学与血脂的关系分析

血液流变学与血脂的关系分析

血液流变学与血脂的关系分析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血流变改变与血脂的关系,为防控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血液流变检测用MEN-C90型分析仪,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用氧化酶法测定。

结果甘油三酯与血粘度间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压积与血粘度亦有密切关系(P<0.01),而胆固醇与其关系不密切(p>0.20)。

结论临床上甘油三酯升高及红细胞压积升高的患者均有进一步检测血流变的必要。

【关键词】血流变甘油三酯胆固醇【中图分类号】R4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179-02随着医学的发展,血流变学检测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中,为心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等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而心脑血管系统病变又与血脂异常有重要关联。

本文就血流变改变与血脂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选择对象选择2010年以来到我中心就医的血流变有异常改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08人,年龄28-71岁,男135人,女73人。

所有对象同时做血脂检测。

1.2 方法血流变检测采用济南美医林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MEN-C90型分析仪,按常规方法操作;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用氧化酶法测定。

凡胆固醇高于6.6mmol/L和甘油三酯高于4.5mmol/L者确诊为高脂血症。

2 结果2.1 血流变检测结果208例血流变异常分布情况见表1。

2.2 血脂检测结果与血粘度的关系在208例血流变异常样本中,胆固醇升高者63例,占30.29%,检测值7.01±1.14,经统计学处理P>0.05;甘油三酯升高者为105例,占50.48%,检测值5.21±0.41,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2.1 在128例全血高切粘度异常者中,胆固醇升高21例,占16.41%;甘油三酯升高者72例,占56.25%。

2.2.2 在165例全血低切粘度升高者中,胆固醇升高18例,占10.91%;甘油三酯升高81例,占49.0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摘要目的:讨论血流变指标改变对高血脂患者的影响。

方法:应用普利生lby-n6compact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健康成人65例,高血脂患者156例,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高血脂组血液流变学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正常人(p<001)。

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指标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血液流变
学指标在对高血脂症的诊断、治疗、预后都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高血脂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高血脂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高血脂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监测对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结156例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并以6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对照组为查体健康成人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40~60岁。

高血脂组均采自临床及门诊患者,其156例,男111例,女45例,年龄40~60岁,单纯甘油三酯≥17mmol/l者79例,总胆固醇≥57mmol/l者56例,两者均高者21例。

均经临床证
实排除心脑血管、脏器、代谢性、内分泌等方面疾病。

检验方法:仪器采用奥林巴斯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普利生lby-n6compact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

空腹抽血,生化用含促凝胶采血管,血流变用肝素抗凝采血管,分别检测对照组和高血脂组
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流变指标。

标准:目前国际和国内尚无统一的高血脂症的诊断标准,我国199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每升血中的总胆固醇(tc)超过57mmol/l 为胆固醇水平升高。

每升血中的甘油三酯(tg)超过17mmol/l为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两者都增高则诊断为混合型高血脂症,国内外普
遍认为每个人的理想血胆固醇水平应<52mmol/l。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完成,所有结果采用x±s表示,
用t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血液流变部分指标及血脂指标情况比较,见表1。

讨论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血脂患者发病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1],其最直观的表现是全血黏度的增加,另外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压积增加,以上指标的改变可反应出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上胆固醇和磷脂含量比值增大,导致红细胞形态改变,硬度增加,变形能力下降,不利于其在微血管中的运动,从而造成血液流速降低,血液外周阻力增加,不能保证微循环的有效灌注[2],进而影响代谢功能,加重高血脂症。

而血液黏度增加也
可以作为高血脂症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促进因子加重和促进高脂血症所致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3]。

综上所述,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微循环存在明显的时相一致性,与病情呈正相关,因此,对于高血脂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其中全血黏度的改变对心脑血管影响意义重大,对于有高血脂症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血流变和血脂,同时也要调整饮食结构,改变全血黏度,减少对心脑血管的损害,从而减
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程俊杰,张彦清,封丹,等.高血脂患者学医流变学指标改变与
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66.
2姜小建.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在高血脂患者中的变化分析[j].
当代医学,2010,16:79.
3张新生,郭小春,朱宇椿,等.高血脂症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研究报告[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