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刻蚀工艺
第七章 集成电路制造的刻蚀工艺方法
liuzhidong 1LOGO第七章集成电路制造的刻蚀工艺方法liuzhidong 2在硅片表面形成光刻胶图形后,下一步的工作是通过刻蚀的工艺将该图形转移到光刻胶下面的层上,这就是本章要讨论的内容。
liuzhidong3刻蚀和清洗处理过程包括的内容在微细加工中,刻蚀和清洗处理过程包括许多内容。
1.在覆盖光刻胶前,对于适当取向的半导体薄片的锯痕首先要机械抛光,以除去全部的机械损伤,之后进行化学抛光,以获得无损伤的光学平面。
这种工艺往往能去除以微米级计算的材料表层。
2.对薄片进行化学清洗和洗涤,以除去因操作和贮存而产生的污染;3.然后用热处理的方法生长Si02(对于硅基集成电路),或者沉积氮化硅(对于砷化镓电路),以形成初始保护层。
4.对光刻胶光刻后,刻蚀过程和图案的形成相配合。
在保护膜层上刻出许多小窗,并通过该层保护膜进行物质的注入或扩散,以便形成半导体区。
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全部形成器件。
liuzhidong 4进一步的刻蚀和图案形成的工艺,还用于刻蚀单层或多层的金属布线。
通常这种工艺是沉积PSG(磷硅玻璃)或氮化硅保护层。
最后通过光刻的方法在键合区开孔,供引线的焊接及引出。
刻蚀也包括半导体的化学加工,它是半导体制造工艺的一部分。
liuzhidong5刻蚀工艺方法刻蚀一般分为:湿法刻蚀技术、干法刻蚀技术。
湿法刻蚀.利用化学溶液,通过化学反应将不需要的薄膜去掉的图形转移方法。
干法刻蚀.利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离子或原子通过离子的物理轰击或化学腐蚀,或者两种的协同作用,以达到刻蚀的目的。
干法刻蚀包括等离子体刻蚀、离子体喷射、电子束和X射线照射等。
本章重点介绍等离子体刻蚀的一些规律和特性liuzhidong6第一节湿法刻蚀技术半导体材料与酸、碱等溶液进行相互作用而使材料自行分解的现象称为半导体的腐蚀,利用腐蚀的方法在半导体表面上刻蚀出点、斑、线条、孔、槽以及各种图案的方法称为半导体的刻蚀。
湿法刻蚀技术:借助于半导体与电解液界面的反应达到刻蚀的目的,从广义上讲它还应该包括电化学刻蚀和光电化学刻蚀。
第七讲硅的深刻蚀技术
第七讲硅的深刻蚀技术硅的深刻蚀技术硅RIE刻蚀的基本原理含有F, Cl, Br,I单质或者化合物气体均可以作为硅的刻蚀剂,添加一些辅助气体有助于提高它的选择性,常用刻蚀剂组合如:CF4/O2, CF2CL2, CF3CL, SF6/O2/CL2,CCL4, NF3, CCL4, CHF3等不管上述哪一种化合物作为刻蚀剂,在等离子体中都会存在大量的卤素原子,它们以化学吸附方式与硅表面结合,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反应生成的产物分离的速率很慢,特别是Cl,Br,I原子更是如此,构成了Si与其它活性成份进一步接触的障碍,但是,当它们得到电子之后,就会与Si 一起离开表面,所以,重掺杂的N型硅会显著增加自发反应的速度。
这种反应是热力学上自发进行的反应,只要使它们相遇便能够促成反应,因此它是各向同性的,从热力学观点出发,按照F, Cl, Br, I顺序,它们与Si自发反应的能力逐渐减弱,I并不常用,可能是它的蒸汽压比较低,与硅的化合物不那么稳定。
各向同性刻蚀的典型剖面高深宽比刻蚀的机理RIE刻蚀效应被分为两种机制:溅射刻蚀化学反应刻蚀研究表明,具有20-40eV以上能量的粒子均有可能通过轰击而使固体表面的原子脱离原来位置,形成溅射刻蚀,它主要是借助离子轰击实现的。
前面曾经讲到离子束刻蚀,方向性是它的重要特征。
化学刻蚀则是借助接触吸附,各向同性地进行,它主要是中性粒子完成的,它的存在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1.体系中存在能够形成挥发性化合物的基础物质,并且能够扩散到达硅表面2.最终要挥发的化合物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便它一旦形成,便有足够稳定性以减少再次分解的几率。
同时,要创造条件促成其尽快脱离反应界面,如低气压等其实简单地将它们二者相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各种实验现象,研究人员发现,中性粒子化学作用与离子轰击相结合所能够产生的刻蚀速率,会十倍于它们单独作用的速率和。
这种倍增的效应被认为是通过提供反应活化能的原理实现的:对于一个普通的化学反应,按照动力学观点,其刻蚀速率:其中Ea是该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也许离子轰击提供了这一克服势垒所必须的能量。
刻蚀工艺介绍
刻蚀工艺介绍一、概述刻蚀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微纳加工技术,用于在半导体材料表面上制造微米级或纳米级的结构。
该工艺通过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材料表面的一部分物质移除,从而实现对材料形貌、形状和尺寸的精确控制。
刻蚀工艺在半导体、光学、生物医学、纳米科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刻蚀分类根据刻蚀介质的不同,刻蚀工艺可分为湿法刻蚀和干法刻蚀两种。
湿法刻蚀是指将样品浸泡在特定溶液中,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来刻蚀样品表面;干法刻蚀则是在真空或气氛下,通过离子轰击或物理气相反应来刻蚀样品表面。
根据刻蚀模式的不同,刻蚀工艺又可分为均匀刻蚀和选择性刻蚀两种。
均匀刻蚀是指样品表面的物质均匀地被移除,形成平整的表面;选择性刻蚀则是指只有特定的材料被刻蚀,而其他材料不受影响。
三、湿法刻蚀湿法刻蚀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来刻蚀样品表面的方法。
常用的刻蚀液包括酸性、碱性和氧化性溶液。
酸性溶液可以刻蚀碱金属、半导体和金属材料,常见的有HF、HCl、H2SO4等;碱性溶液则可以刻蚀硅、氮化硅等材料,常见的有KOH、NaOH等;氧化性溶液则可以刻蚀金属和半导体,常见的有HNO3、H2O2等。
湿法刻蚀的优点是刻蚀速度快,刻蚀深度可控制,适用于大面积的刻蚀加工。
然而,湿法刻蚀的缺点是刻蚀剂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并且刻蚀后需要进行清洗和处理。
四、干法刻蚀干法刻蚀是一种在真空或气氛中进行的刻蚀工艺,常用的刻蚀方式包括物理刻蚀和化学气相刻蚀。
物理刻蚀是利用离子轰击的方式来刻蚀样品表面,常用的设备有离子束刻蚀机和反应离子刻蚀机。
离子束刻蚀机通过加速和聚焦离子束,使其撞击样品表面,将表面物质溢出,从而实现刻蚀效果;反应离子刻蚀机则是将离子束与气体反应,生成化学反应产物,再通过气体流动将产物带走。
化学气相刻蚀是通过将刻蚀气体引入到反应室中,使其与样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刻蚀样品表面。
干法刻蚀的优点是刻蚀速度快,刻蚀深度可控制,适用于高精度的刻蚀加工。
然而,干法刻蚀的缺点是设备复杂、昂贵,需要对真空系统进行维护和操作。
集成电路工艺:刻蚀
1. 引 言
1.1刻蚀的概念
刻蚀:它是半导体制造工艺,微电子IC制造工 艺以及微纳制造工艺中的一种相当重要的步骤。 是与光刻相联系的图形化(pattern)处理的一 种主要工艺。所谓刻蚀,实际上狭义理解就是 光刻腐蚀,先通过光刻将光刻胶进行光刻曝光 处理,然后通过其它方式实现腐蚀处理掉所需 除去的部分。随着微制造工艺的发展;广义上 来讲,刻蚀成了通过溶液、反应离子其它机 械方式来剥离、去除材料的一种统称,成为微 加工制造的一种普适叫法。
4.2常用材料的湿法刻蚀
1.二氧化硅湿法刻蚀 采用氢氟酸溶液加以进行。因为二氧化硅可与室
温的氢氟酸溶液进行反应,但却不会蚀刻硅基材 及多晶硅。反应式如下:
SiO2 + 6HF= H2[SiF6] + 2H2O 由于氢氟酸对二氧化硅的蚀刻速率相当高,在制
程上很难控制,因此在实际应用上都是使用稀释 后的氢氟酸溶液,或是添加氟化铵(NH4F)作 为缓冲剂的混合液,来进行二氧化硅的蚀刻。
下层的Ti ➢ 金属铝的刻蚀步骤多,工艺复杂
4. 湿法刻蚀
4.1 湿法刻蚀的原理
湿法刻蚀是将被刻蚀材料浸泡在腐蚀液内进行腐蚀 的技术
这是各向同性的刻蚀方法,利用化学反应过程去除 待刻蚀区域的薄膜材料
湿法刻蚀,又称湿化学腐蚀法。半导体制造业一开 始,湿法腐蚀就与硅片制造联系在一起。现在湿法 腐蚀大部分被干法刻蚀代替,但在漂去氧化硅、除 去残留物、表层剥离以及大尺寸的图形腐蚀应用方 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适合将多晶硅、氧化物、氮 化物、金属与Ⅲ-Ⅴ族化合物等作整片的腐蚀。
干法刻蚀是各向异性刻蚀,用物理和化学方法, 能实现图形的精确转移,是集成电路刻蚀工艺的 主流技术。
各向同性刻蚀:侧向与纵向腐蚀速度相同 各向异性刻蚀:侧向腐蚀速度远远小于纵向腐蚀
第七讲 刻蚀
光刻胶的去除 刻蚀工艺完成后,作为刻蚀阻挡层的光刻胶 已经完成任务,必须从表面去掉。传统的方法 是用湿法化学工艺去除,尽管有一些问题,湿 法去除在前线工艺还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特别是硅片表面和MOS栅极暴露并易于受到等 离子体中氧气离子的损伤)。 另一种是干法的等离子体去除,在后线工 艺中经常采用(此时硅片和MOS栅极已经被绝缘 和金属层覆盖)。
•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是一种中性、高能量、离子化的气 体,包括中性原子或分子、带电离子和自由电子。 当从中性原子中去除一个价电子时,形成正离子 和自由电子。例如,当原子结构内的原子和电子 数目相等时氟是中性的,当一个电子从它的核内 分离出去后氟就离子化了(见下图)。在一个有 限的工艺腔内,利用强直流或交流磁场或用某些 电子源轰击气体原子都会导致气体原子的离子化。
(35 nm/min)
0.1M K2Br4O7 + 0.51M KOH + 0.6M K3Fe(CN)6 , (1 μm/min ,腐蚀时不产生气泡)
6、Au 腐蚀液: 王水:3ml HCl + 1ml HNO3 ,(25 ~ 50 μm/min) 4g KI +1g I + 40ml H2O(0.5 ~ 1 μm/min ,不损伤光刻胶)
附
各向异性 刻蚀
衬底 阴极
各向同性刻蚀
硅片的等离子体刻蚀过程
• 圆桶式等离子体刻蚀机 早期的离子体系统被设计成圆柱形的 (如图),在0.1~1托的压力下具有几乎完全 的化学各向同性刻蚀,硅片垂直、小间距地装 在一个石英舟上。射频功率加在圆柱两边的电 反 应气体 极上。
真 空
产 生射 频的 线圈
• 平板(平面)等离子体刻蚀机 平板(平面)等离子体刻蚀机有两个大小 和位置对称的平行金属板,一个硅片背面朝下 放置于接地的阴极上面,RF信号加在反应器的 上电极。由于等离子体电势总是高于地电势, 因而是一种带能离子进行轰击的等离子体刻蚀 模式。相对于桶形刻蚀系统,具有各向异性刻 蚀的特点,从而可得几乎垂直的侧边。另外, 旋转晶圆盘可增加刻蚀的均匀性。该系统可设 计成批量和单个晶圆反应室设置。单个晶圆系 统因其可对刻蚀参数精密控制,以得到均匀刻 蚀而受到欢迎。
刻蚀工艺介绍
刻蚀不良的产生原因
1、大面积刻蚀不干净: -------刻蚀液浓度下降、刻蚀温度变化。 2、刻蚀不均匀: -------喷淋流量异常、药液未及时冲洗干 净等。 3、过刻蚀: -------刻蚀速度异常、刻蚀温度异常等。
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 、 持续创新
刻蚀种类
目前我司的刻蚀种类主要分两种: 1、Metal刻蚀 刻蚀液主要成分:磷酸、硝酸、醋酸、水。 Metal:合金金属 2、ITO刻蚀 刻蚀液主要成分:盐酸、硝酸、水。 ITO:氧化铟锡(混合物)
刻蚀前后对比照片
Metal刻蚀前后:
ITO刻蚀前后:
主要工艺参数
1 刻蚀液浓度 刻蚀液的浓度对刻蚀效果影响较大,所以 我们主要通过:来料检验、首片确认、定 期更换的方法来保证。 温度越高刻蚀效率越高,但是温度过高工 艺方面波动较大,只要通过设备自带温控 器和点检确认。 刻蚀流片的速度与刻蚀速率密切相关 喷淋流量的大小决定了基板表面药液置换 速度的快慢,流量控制可保证基板表面药 液浓度均匀。 过刻量即测蚀量,适当增加测试量可有效 控制刻蚀中的点状不良
刻蚀原理介绍刻蚀主要工艺参数刻蚀液更换频率的管控刻蚀不良原因分析刻蚀原理介绍刻蚀是用一定比例的酸液把玻璃上未受光刻胶保护的metalito膜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掉最终形成制程所需要的理介绍 刻蚀主要工艺参数 刻蚀液更换频率的管控 刻蚀不良原因分析
刻蚀原理介绍
刻蚀是用一定比例的酸液把玻璃上未受光刻胶保护的 Metal/ITO膜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掉 膜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掉, Metal/ITO膜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掉,最终形成制程所需 要的图形。 要的图形。
2
刻蚀温度
3
刻蚀速度
4
喷淋流量
5
过刻量
刻蚀液更换频率的管控
刻蚀工艺介绍ppt
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如设备故障、人员受伤等,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停机、救援等。
要点三
环保要求与对策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干燥
对表面进行涂层或封装,以保护表面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表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保护
刻蚀工艺应用与案例
04
刻蚀工艺在芯片制造中占据重要地位,可对硅片进行精细雕刻,制作出微米级别的芯片结构。
芯片制造
通过刻蚀工艺,可以制作出各种复杂的集成电路,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
集成电路
利用刻蚀工艺,可以制作出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激光器制造
光学制造行业应用
刻蚀工艺发展趋势与挑战
05
高精度刻蚀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对刻蚀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精度刻蚀技术成为发展趋势。
技术发展趋势
等离子体刻蚀
等离子体刻蚀技术以其高刻蚀速率、高选择比、低损伤等优点,逐渐成为主流的刻蚀技术。
反应离子刻蚀
反应离子刻蚀技术以其能够实现各向异性刻蚀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深槽、窄缝的刻蚀。
刻蚀工艺吸附剂对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将固体表面原子吸附到吸附剂上,从而实现表面刻蚀。
物理刻蚀原理
01
物理撞击
利用高能粒子或激光等物理能量,将固体表面原子撞击,使其脱离固体表面。
02
原子碰撞
通过控制物理能量,使得固体表面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发生跳跃并脱离表面。
化学刻蚀原理
混合刻蚀原理
刻蚀工艺流程
03
工艺说明
化学清洗
机械处理
前处理
工艺说明
刻蚀处理是整个刻蚀工艺的核心部分,主要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对材料表面进行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腐蚀,以达到预期的形状和尺寸。
刻蚀工艺
硅片工艺程集成电路工艺之MaterialsIC Fab Metallization CMP Dielectric deposition TestWafers刻蚀Thermal Processes MasksImplantEtch PR stripPackagingPhotolithography DesignFinal Test刻蚀1、基本介绍 2、湿法刻蚀 3、干法刻蚀 4、刻蚀工艺刻蚀的定义 基于光刻技术的腐蚀:刻蚀 湿法称腐蚀?干法称刻蚀? 将光刻胶上的IC设计图形转移到硅片 表面 腐蚀未被光刻胶覆盖的硅片表面,实 现最终的图形转移 化学的,物的或者两者的结合栅极光刻对准栅极光刻掩膜光刻胶 多晶硅STI P-WellUSG栅极光刻曝光Gate Mask显影/后烘/检验Photoresist Polysilicon STI P-Well USG STIPR Polysilicon USG P-Well多晶硅刻蚀(1)Polysilicon多晶硅刻蚀(2)Gate Oxide PolysiliconPR STI P-Well USG STIPR USG P-Well去除光刻胶Gate Oxide Polysilicon离子注入Gate Oxide Dopant Ions, As Polysilicon+STI P-WellUSGSTIn+ P-Welln+USG Source/Drain快速热退火Gate Oxide Polysilicon Gate 刻蚀术语Etch rate 刻蚀速 Selectivity选择比 Etch uniformity均匀性 Etch profile侧墙轮 Wet etch湿法刻蚀 Dry etch干法刻蚀 Endpoint 终点检测STIn+ P-Welln+USG Source/Drain刻蚀速率刻蚀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硅片表面被刻蚀的材 去除d0刻蚀速率刻蚀后膜厚的变化 刻蚀速 = 刻蚀时间 PE-TEOS PSG 膜,在 22 °C 6:1 BOE 中湿刻1分钟, 刻蚀前, d = 1.7 μm, 刻蚀后, d = 1.1 μm 17000-11000 ----------------1Δdd1刻蚀前Etch Rate =刻蚀后Δdt (/min)Δd = d0 - d1 () 是材膜厚的变化, t 刻蚀时间 (分)ER == 6000 /min均匀性 刻蚀的均匀性是衡刻蚀工艺 在硅片内和硅 片间的可重复性 刻蚀本身的均匀性和材膜厚的均匀性 特征尺寸的负载效应(loading effect) 通常用标准偏差来定义 同的定义给出同的结果非均匀性标准偏差测N 点σ=( x1 x ) 2 + ( x2 x ) 2 + ( x3 x ) 2 + + ( x N x ) 2 Nx=x1 + x 2 + x3 + + x N N非均匀性表达式刻蚀的非均匀性(NU)可由下 面的公式计算(称为Max-Min uniformity, 适用于超净厂房的作业)NU(%) = (Emax - Emin)/ 2Eave Emax = 测量到的最大刻蚀速率 Emin = 测量到的最小刻蚀速率 Eave = 刻蚀速率平均值选择比 Selectivity 选择比是同的材的刻蚀速的比值 在有图形的刻蚀中是非常重要的 对下层材质和光刻胶的选择性 E1 S= BPSG 对 Poly-Si的选择比: E2PR BPSG Poly-Si Si Gate SiO2 E2 PR BPSG Poly-Si Si E1选择比SelectivityEtch rate 1 Selectivity = Etch rate 2 对于PE-TEOS PSG 膜刻蚀速是 6000 /min, 对于硅的刻蚀速是30 /min, PSG 对 silicon6000 Selectivity = ----------------30刻蚀1、基本介绍 2、湿法刻蚀 3、干法刻蚀 4、刻蚀工艺= 200: 1湿法刻蚀 化学溶液溶解硅片表面的材质 刻蚀后产品是气体,液体或是可溶解在刻 蚀溶液中的材质。
半导体工艺原理刻蚀工艺(课堂PPT)
Si
要求:图形的保真度高、选择比好、均匀性好、清洁。
.
3
刻蚀工艺流程
刻蚀的基本概念 选择性的去除硅片上薄膜的工艺。 选择性:分为整片全部去除和部分去除; 去除:分为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 薄膜:介电质层、金属层、多晶层、光刻胶等薄膜。
对二氧化硅有选择性,需要氧化物掩膜。
H3PO4:H2O:HNO3:CH3COOH(16:2:1: 对硅,氧化硅和光刻胶有选择性 1)
HNO3:H2O:HF(CH3COOH)(50:20:1) 腐蚀速率依赖于腐蚀剂的组成
HNO3:H2O:HF(CH3COOH)(50:20:1) 腐蚀速率依赖于腐蚀剂的组成
简要介绍 各向同性或接近各向同性(有严重钻蚀);对SiO2很少或没有选择性
非常各向异性,对SiO2没有选择性 各向同性或接近各向同性,对SiO2有选择性 非常各向异性,对SiO2选择性很高
接近各向同性(有严重钻蚀);增大离子能量或降低气压能够改进各向 同性程度;对硅很少或没有选择性
非常各向同性;对硅有选择性 各向同性;对Si3N4有选择性 各向同性,对SiO2有选择性, 但对硅没有选择性 非常各向异性,对硅有选择性,但对SiO2没有选择性 非常各向异性,对硅和SiO2都有选择性, 接近各向同性(有严重钻蚀) 非常各向异性,经常加入BCl3以置换O2 高刻蚀速率,对SiO2没有选择性 对SiO2有选择性
.
34
其刻蚀分为两步,首先是要除去未被光刻胶保护 的硅化金属,可以采用CF4、SF6、Cl2、HCl2等 都可以用来作为硅化金属的RIE的反应气体。
对多晶硅的刻蚀采用氟化物将导致等方向性的刻 蚀,而Polycide 的刻蚀必须采用各向异性,因 此采用氯化物较好,有 Si, HCL2, SiCl4等。
刻蚀的工艺
刻蚀的工艺
刻蚀是一种常用的微纳加工工艺,通过将化学蚀刻剂作用于材料表面,使其在预定区域发生化学反应而被蚀刻掉,从而实现对材料的精确加工和形状控制。
刻蚀工艺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光学元件制造、微纳米器件制造等领域。
刻蚀工艺通常分为湿法刻蚀和干法刻蚀两种。
1. 湿法刻蚀:湿法刻蚀是指将材料置入含有化学蚀刻剂的溶液中,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来蚀刻材料表面。
湿法刻蚀具有高蚀刻速率、高选择性和较低的成本等特点。
常见的湿法刻蚀包括酸性刻蚀、碱性刻蚀、氧化物刻蚀等。
2. 干法刻蚀:干法刻蚀是指将材料置入低压或大气压等特定环境中,通过气体或等离子体的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来蚀刻材料表面。
干法刻蚀通常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和更好的表面质量,但蚀刻速率较慢。
常见的干法刻蚀包括物理刻蚀(如离子束刻蚀、电子束刻蚀)和化学气相刻蚀等。
刻蚀工艺是一项复杂的加工技术,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刻蚀工艺和工艺参数,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同时,刻蚀还要考虑蚀刻剂的选择、工艺控制、蚀刻均匀性等方面,以保证加工质量和一致性。
刻蚀工艺技术
刻蚀工艺技术刻蚀工艺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半导体制造业和微纳加工领域的加工方法。
它通过将化学反应与物理刻蚀相结合,可实现对材料表面的高精度加工。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刻蚀工艺技术。
刻蚀工艺技术分为湿法刻蚀和干法刻蚀两种,根据所使用的刻蚀介质的不同。
湿法刻蚀是指通过液体介质对材料表面进行刻蚀,常用的刻蚀介质有酸、碱等。
干法刻蚀则是利用气体或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进行刻蚀,常用的刻蚀气体有氟化氢、氧气等。
刻蚀工艺技术的主要适用对象是硅基材料、硅化物、金属、氮化物等。
在半导体制造业中,刻蚀工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芯片制造的不同阶段,如图案形成、薄膜去除等。
通过刻蚀工艺技术,可以实现对芯片表面的微米级精细加工,从而得到所需的器件结构。
刻蚀工艺技术的核心是刻蚀掩膜的设计和制备。
在刻蚀过程中,刻蚀掩膜起到了保护目标区域不被刻蚀的作用。
刻蚀掩膜常使用光刻工艺制备,即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光刻胶喷涂在材料表面上,然后通过曝光、显影等步骤形成所需的图案。
刻蚀时,掩膜可保护目标区域不受刻蚀介质侵蚀,从而实现精细加工。
刻蚀工艺技术有许多优点。
首先,刻蚀工艺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加工,可以制作出尺寸精确、结构复杂的微米级器件。
其次,刻蚀工艺技术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能够快速完成大面积材料的加工。
此外,刻蚀工艺技术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小,不会引起材料的变形、残留应力等。
然而,刻蚀工艺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刻蚀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其次,刻蚀工艺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需要有专门的刻蚀设备和控制系统。
此外,刻蚀后的表面粗糙度较高,需要进行后续的平整化处理。
总的来说,刻蚀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微纳加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刻蚀工艺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为微纳加工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刻蚀工艺介绍ppt
2023
刻蚀工艺介绍ppt
contents
目录
刻蚀工艺简介刻蚀工艺分类刻蚀工艺流程刻蚀工艺参数优化刻蚀设备及厂商刻蚀工艺发展方向
刻蚀工艺简介
01
刻蚀工艺是指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有选择性地去除材料表面上的部分物质,以达到制备特定形状和尺寸的目的。
刻蚀工艺包括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两种,其中干法刻蚀主要利用等离子体或激光等高能粒子进行表面处理,而湿法刻蚀则主要利用化学试剂对材料表面进行腐蚀。
设备名称
溅射刻蚀机(Sputtering Etcher)
设备名称
等离子刻蚀机(Plasma Etcher)
功能描述
溅射刻蚀机利用高能粒子撞击靶材表面,使靶材表面的粒子撞击待刻蚀材料表面,从而实现刻蚀。
主要设备及功能描述
各厂商设备特点比较
厂商A
设备稳定性好,售后服务有保障,但价格较高。
厂商B
设备性价比高,但技术支持能力较弱。
03
利用氢氧化钠对硅、二氧化硅等材料进行刻蚀。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能够与硅、二氧化硅等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将目标材料去除。
利用化学溶液对材料进行刻蚀。在湿法刻蚀过程中,目标材料与化学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将目标材料去除。
湿法刻蚀
利用等离子体、激光或其他光源对材料进行刻蚀。在干法刻蚀过程中,中性粒子或离子与目标材料发生碰撞,通过物理作用将目标材料去除。
控制曝光能量
曝光
选择合适的显影液
选择合适的显影液,以将曝光后的光刻胶溶解去除,从而形成所需的图案。
控制显影时间和温度
控制显影液的使用时间和温度,以避免显影过度或不足,影响刻蚀的质量和精度。
显影
去除未曝光的光刻胶
通过化学试剂或物理方法将未曝光的光刻胶去除,以暴露出硅片表面需要刻蚀的区域。
半导体图案化工艺流程之:刻蚀
半导体图案化工艺流程之:刻蚀图案化工艺包括曝光(Exposure)、显影(Develope)、刻蚀(Etching)和离子注入等流程。
其中,刻蚀工艺是光刻(Photo)工艺的下一步,用于去除光刻胶(Photo Resist,PR)未覆盖的底部区域,仅留下所需的图案。
这一工艺流程旨在将掩模(Mask)图案固定到涂有光刻胶的晶圆上(曝光→显影)并将光刻胶图案转印回光刻胶下方膜层。
随着电路的关键尺寸(Critical Dimension, CD)小型化(2D视角),刻蚀工艺从湿法刻蚀转为干法刻蚀,因此所需的设备和工艺更加复杂。
由于积极采用3D单元堆叠方法,刻蚀工艺的核心性能指数出现波动,从而刻蚀工艺与光刻工艺成为半导体制造的重要工艺流程之一。
一、沉积和刻蚀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晶圆上形成“层(Layer)”的过程称为沉积(化学气相沉积(CVD)、原子层沉积(ALD)和物理气相沉积(PVD)),在所形成的“层”上绘制电路图案的过程称为曝光。
刻蚀是沉积和曝光工艺之后在晶圆上根据图案刻化的过程。
光刻工艺的作用类似于画一张草图,真正使晶圆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沉积和刻蚀工艺。
自从半导体出现以来,刻蚀和沉积技术都有了显著发展。
而沉积技术最引人注目的创新是从沟槽法(Trench)转向堆叠法(Stack),这与20世纪90年代初装置容量从1兆位(Mb)DRAM发展成4兆位(Mb)DRAM相契合。
刻蚀技术的一个关键节点是在2010年代初,当时3D NAND闪存单元堆叠层数超过了24层。
随着堆叠层数增加到128层、256层和512层,刻蚀工艺已成为技术难度最大的工艺之一。
二、刻蚀方法的变化在2D(平面结构)半导体小型化和3D(空间结构)半导体堆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刻蚀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在20世纪70年代,2D半导体为主流,电路关键尺寸(CD)从100微米(㎛)迅速下降到10微米(㎛),甚至更低。
在此期间,半导体制造流程中的大部分重点工艺技术已经成熟,同时刻蚀技术已经从湿法刻蚀过渡到干法刻蚀。
光刻与刻蚀工艺流程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刻蚀工艺简介
刻蚀工艺的定义
刻蚀工艺: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材料表面的一部分 去除,以达到形成图案或结构的目的。
在半导体制造中,刻蚀工艺是关键的步骤之一,用于形成电 路、器件和其它微结构。
刻蚀工艺的原理
物理刻蚀
利用物理能量,如高能粒子或等 离子体,轰击材料表面,使其原 子或分子从表面溅射出来。
总结词
胶的均匀涂布是光刻工艺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光刻胶的覆盖质量和均匀 性。
详细描述
在涂胶过程中,要确保胶液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胶层厚薄不均、气泡等问题 。可以采用匀胶机进行涂布,控制好涂布速度和温度,以保证胶的均匀性。
曝光能量控制问题
总结词
曝光能量是光刻工艺中的关键参数, 直接影响到曝光质量和光刻胶的溶解 度。
预烘
预烘
使光刻胶中的溶剂挥发, 增强光刻胶与硅片之间的 黏附力。
预烘温度和时间
根据光刻胶类型和特性而 定。
预烘作用
提高光刻胶的黏附性和稳 定性。
曝光
曝光
通过掩膜版将所需图案投影到光 刻胶上,使光刻胶发生化学反应
。
曝光方式
接触式曝光、接近式曝光、扫描 式曝光等。
曝光剂量
影响光刻胶的溶解性和分辨率。
坚膜温度的控制问题
总结词
坚膜温度是光刻工艺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光刻胶的硬度和附着力。
详细描述
要选择合适的坚膜温度,以保证光刻胶的硬度和附着力。坚膜温度过高会导致光刻胶变脆,而坚膜温度过低会导 致光刻胶附着力下降,影响光刻效果。
腐蚀深度的问题
总结词
刻蚀工艺流程
刻蚀工艺流程刻蚀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微纳加工技术,用于制备微细结构、图案或器件。
刻蚀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衬底、光刻固化、刻蚀加工和清洗处理。
首先是准备衬底。
衬底通常采用硅片或玻璃片,其表面需要进行清洗和去除杂质处理,以确保刻蚀过程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第二步是光刻固化。
光刻是刻蚀工艺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主要用于制备模板图案。
首先,在衬底表面涂上一层感光胶,然后将模板图案通过照相机或激光曝光到感光胶上,形成暴露和未暴露的区域。
暴露过程中,通过模板图案上的透明和不透明区域的遮光作用,使得胶层在暴露区域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
未暴露区域的胶层则保持不变。
接下来是刻蚀加工。
刻蚀加工通过化学反应将暴露区域的胶层或衬底材料去除,从而形成图案或结构。
刻蚀加工可以分为湿刻蚀和干刻蚀两种方式。
湿刻蚀是利用酸、碱或其他溶液对衬底进行腐蚀。
一般情况下,刻蚀液与刻蚀时间会根据所需的刻蚀深度和刻蚀速率进行调整。
湿刻蚀过程中,需要对刻蚀液的温度、浓度和流速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刻蚀过程的准确性。
干刻蚀是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将暴露区域的胶层或衬底材料去除。
常用的干刻蚀技术包括物理刻蚀、放电刻蚀和等离子体刻蚀等。
干刻蚀通常需要在低真空或高真空的环境下进行,以保证刻蚀过程的精确和稳定。
最后是清洗处理。
刻蚀加工完毕后,需要对衬底进行清洗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感光胶和刻蚀液。
清洗处理可以采用不同的溶剂和清洗工艺,如超声波清洗、旋转式清洗等。
清洗处理的目的是保持衬底表面的干净和平滑,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或测试。
总结起来,刻蚀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准备衬底、光刻固化、刻蚀加工和清洗处理。
这些步骤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对于微纳加工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工艺条件和参数。
同时,刻蚀工艺的发展和突破将进一步推动微纳加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刻蚀设备与工艺介绍ppt课件
• 链的扩展: 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很 快地将硅氧化成二氧化硅
2NO2+H2O=HNO2+HNO3 (快反应)
Si+4HNO2=SiO2+4NO+2H2O (快反应)(第一步的主反应)
4HNO3+NO+H2O=6HNO2(快反应)
ppt精选版
22
SCHMID专辑
ppt精选版
23
SCHMID机台刻蚀的原理与RENA相同,所以 这里不再重复对化学反应的探讨,主要关注的是一 些漂”的原理进行硅片背表 面和四周的刻蚀;
SCHMID采用 滚轮带液 的原理进行刻蚀。
ppt精选版
25
SCHMID滚轮带液
➢ 当然这里首先说明安全是让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是危言耸听,
保护好自己才能够更好的生产。当然,也没有必要因为危险就害怕, 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我们的生产安全是有保障的,这个已在各 大型电池生产企业得到验证。
ppt精选版
2
二、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硅片检验 丝网印刷
烧结
制绒 PECVD 分档测试
ppt精选版
ppt精选版
45
一、下料台
下料机台图示
ppt精选版
46
一、下料台——碎片处理
1、碎片:普通碎片,设备识别后会自动将碎片放入下料台中的碎片盒。部
分碎片由于缺损较少,设备可能难以识别,如缺角等类型碎片,可以直接
从设备取出,操作中注意安全;
ppt精选版
47
二、工艺介绍
ppt精选版
48
二、工艺介绍-掩膜印刷
刻蚀工艺介绍范文
刻蚀工艺介绍范文刻蚀工艺是一种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技术,它通过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将材料从表面或者内部剥离,以实现器件的结构和功能的定义。
刻蚀工艺可分为湿法刻蚀和干法刻蚀两种,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和优势。
湿法刻蚀是最早应用于半导体工艺中的刻蚀方法之一、它使用酸或碱溶液作为刻蚀液,通过溶解和化学反应来去除材料。
湿法刻蚀的优点是刻蚀速率较快,可以进行立体和非立体的刻蚀,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去除目标材料。
湿法刻蚀的缺点是刻蚀深度难以控制,刻蚀液的处理和废液的处置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干法刻蚀是利用气体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来去除材料。
它主要包括离子束刻蚀、反应离子刻蚀和物理气相刻蚀等方法。
干法刻蚀的优点是刻蚀速率较慢,刻蚀深度易于控制,可实现较高的刻蚀选择性,并且不会产生液体废液,符合环保要求。
干法刻蚀的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需要较为复杂的真空系统和气体处理系统。
刻蚀工艺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
刻蚀工艺可以用于定义集成电路中的通孔、晶体管沟槽、金属线和栅极等结构。
刻蚀工艺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对于实现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器件非常重要。
刻蚀工艺的优化对于降低器件制造成本、提高器件性能和扩大器件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刻蚀工艺的优化主要包括增加刻蚀速率、提高刻蚀选择性和改善表面质量等方面。
为了增加刻蚀速率,可以通过增加刻蚀液的浓度、温度和搅拌速度等方法来提高刻蚀效率。
而为了提高刻蚀选择性,可以选择合适的刻蚀液、合适的刻蚀条件和合适的掩膜材料来实现。
在改善表面质量方面,可以使用气体混合物或者添加一些表面活性剂来减少表面缺陷和粗糙度。
总之,刻蚀工艺是一项关键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它可用于定义器件的结构和功能。
刻蚀工艺通过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将材料从表面或者内部剥离,以实现器件的结构和功能的定义。
湿法刻蚀和干法刻蚀是常用的刻蚀方法,各具特点和优势。
刻蚀工艺的优化在提高器件性能、降低制造成本和实现器件功能扩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反应 附 各向异性 刻蚀 衬底 阴极 各向同性刻蚀 硅片的等离子体刻蚀过程 圆桶式等离子体刻蚀机 早期的离子体系统被设计成圆柱形的 (如图),在0.1 ~1托的压力下具有几乎完全 的化学各向同性刻蚀,硅片垂直、小间距地装 在一个石 英舟上。射频功率加在圆柱两边的电 极上。 反 应气体 真 空 产 生射 频的 线圈 平板(平面)等离子体刻蚀机 平板(平面)等离子体刻蚀机有两个大小 和位置 对称的平行金属板,一个硅片背面朝下 放置于接地的阴极上面,RF信号加在反应器的 上电极。由于等离子体电势总是高于地电势, 因而是一种带能离子进行轰击的等离 子体刻蚀 模式。相对于桶形刻蚀系统,具有各向异性刻 蚀的特点,从而可得几乎垂 直的侧边。另外, 旋转晶圆盘可增加刻蚀的均匀性。该系统可设 计成批量和单个晶 圆反应室设置。单个晶圆系 统因其可对刻蚀参数精密控制,以得到均匀刻 蚀而受到 欢迎。 反应 气体 射频 电极 等 离子 体场 晶圆 接地 平板等离子体刻蚀 粒子束刻蚀 粒子束刻蚀也是干法刻蚀的一种,与化学等 离子体刻蚀不同的是粒 子束刻蚀是一个物理工艺。 如图所示,晶圆在真空反应室内被置于固定器上, 并且 向反应室导入氩气流。氩气进入反应室便受 到从一对阴阳极来的高能电子束流的影响 。电子 将氩原子离子化成带正电荷的高能状态。由于晶 圆位于接负极的固定器上, 从而氩离子便被吸向 固定器。在移动的同时被加速以提高能量。在晶 圆表面上它们 轰击进入暴露的晶圆层并从晶圆表 面炸掉一小部分从而达到刻蚀的目的。 优点:刻蚀的方向 优点 性非常好(属于各 向异性),非常适 合高精度的小开 口 区域刻蚀 缺点: 缺点:选择性差, 存在离子化形成的 辐射损害。 粒子束轰击示意图 干法刻蚀中光刻胶的影响 对于湿法和干法刻蚀两种工艺,图形保护 层是光刻胶 层。在湿法刻蚀中对光刻胶层几乎 没有来自刻蚀剂的刻蚀。然而在干法刻蚀中, 残 余的氧气会刻蚀光刻胶层。因此光刻胶层必 须保证足够的厚度以应付刻蚀剂的刻蚀而 不至 于变薄出现空洞。 另一个与光刻胶相关的干法刻蚀问题是光刻 胶烘焙。在干法 刻蚀反应室内,温度可升到 200℃,这样的温度可把光刻胶烘焙到一个难于 从晶圆表 面去除的状态,还有就是高温下光刻 胶的流动倾向会使图形变差。 光刻胶的去除 刻蚀工艺完成后,作为刻蚀阻挡层的光刻胶 已经完成任务,必须 从表面去掉。传统的方法 是用湿法化学工艺去除,尽管有一些问题,湿 法去除在前 线工艺还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特别是硅片表面和MOS栅极暴露并易于受到等 离子 体中氧气离子的损伤)。 另一种是干法的等离子体去除,在后线工 艺中经常采用( 此时硅片和MOS栅极已经被绝缘 和金属层覆盖)。 湿法去除有许多不同的化学品被由 于去除工 艺,其选择依据是晶圆表层、产品硫酸 + 氧化 剂 有机 酸 铬 / 硫 酸溶 液 溶液 : N MP /Alk anol amin e DMS O/Mo noth anol amin e DMA C/Di etha nola mine Hyd roxy lami ne ( HDA) 去 胶温度 ( C 125 9 0 ̄110 20 95 95 100 65 表面 氧 化物 X X X 金属 化 光刻 胶 极性 +/+/+/+ + + +
本文由pipituzi1989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 光刻版制作 这一节简单介绍光刻版的 制作过程。最初的光刻版是 由涂上感光 乳剂的玻璃板制 成,但由于感光乳剂容易划 伤,在使用中变质且不能分 辩3μm以下 的图形,现在最 常用的感光版使用玻璃涂敷 铬技术。制做过程如图所示。 最受欢迎 的光刻版制 作材料是硼硅酸盐玻璃或石 英,它们有良好的尺寸稳定 性和曝光波长的 传输性能。 玻璃 / 石 英板 的形 成 沉积 铬涂 层 光刻 胶涂 层 涂层 曝光 图案 显影 图案 刻蚀 光刻 胶去 除 图形刻蚀技术 选择曝光 显影( 次图形转移) 显影(第 1 次图形转移) 刻蚀( 次图形转移) 刻蚀(第 2 次图形转移) 去胶 刻蚀 在完成显影检验后,掩膜版的图形就被固定在光刻胶膜 上并准备刻蚀。经过刻 蚀图形就永久留在晶圆的表层。 湿法和 刻蚀工艺分为两大类:湿法和干法 湿法 干 法刻蚀。 无论那一种方法,其目的都是将光刻掩膜版上的图形精确 地转移到晶圆表 面。同时要求一致性、边缘轮廓控制、选择性、 洁净度都符合要求。 光刻胶 被刻蚀材料 光刻胶 被保护层 (a) 有光刻胶图形的衬底 (b) 刻蚀后的衬底 化学刻蚀 湿法 电解刻蚀 刻蚀技术 干法 离子束溅射刻蚀(物理作用) 离子束 溅射刻蚀(物理作用) 等离子体刻蚀(化学作用) 等离子体刻蚀(化学作用) 反应 离子刻蚀(物理化学作用) 反应离子刻蚀(物理化学作用) 刻蚀参数 刻蚀剂浓度、 刻蚀剂浓度、表面几何形貌 刻蚀剖面 刻蚀偏差 刻蚀选择比 干法刻蚀原理 干法刻蚀机理 带电粒子 自由基、 自由基、 反应原子 § 6-1 湿法化学刻蚀 一、湿法刻蚀 优点: 优点: 1、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几乎所有材料。 、应用 范围广,适用于几乎所有材料。 2、选择性强,易于光刻胶的掩蔽和刻蚀终点的控制 。 、选择性强,易于光刻胶的掩蔽和刻蚀终点的控制。 3、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宜 于大批量加工。 、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宜于大批量加工。 缺点: 缺点: 1、一般 为各向同性腐蚀,容易出现侧向钻蚀。 、一般为各向同性腐蚀,容易出现侧向钻蚀。 2、由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不适宜于腐蚀极细的线条。 、由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 不适宜于腐蚀极细的线条。 3、化学反应时往往伴随放热与放气,导致腐蚀不均匀。 、化学反应时往往伴随放热与放气,导致腐蚀不均匀。 常用的腐蚀液举例: 常用的腐蚀液举例: 1、SiO2 腐蚀液: 、 腐蚀液: BH F :28ml HF + 170 ml H2O + 113g NH4F 2、Si 腐蚀液: 、 腐蚀液: Dash etch: 1ml HF + 3ml HNO3 + 10ml CH3COOH Sirtl etch: 1ml HF + 1ml CrO3 ( 5M水溶液
page 2
刻蚀均匀性; 较低的化学制品使用和处理费用。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是一种中性、高能量、离子化的气 体,包括中性原子或分子 、带电离子和自由电子。 当从中性原子中去除一个价电子时,形成正离子 和自由电 子。例如,当原子结构内的原子和电子 数目相等时氟是中性的,当一个电子从它的核 内 分离出去后氟就离子化了(见下图)。在一个有 限的工艺腔内,利用强直流或交 流磁场或用某些 电子源轰击气体原子都会导致气体原子的离子化。 等离子体刻蚀 具有质子(+9)和电子(-9) 数目相等地中性粒子是原子 内层电子(-) 价层电子 (-) F +9 离子是质子(+)与电子(- )数不等的原子 到原子失去一个 电子时产生一 个 正离子 价层环最多能 有8个电子 在原子核中的 质子(未显示 电子) 电子从主原子 中分离出来. F +9 氟原子总共有7个价电子 少一个电子的氟原子 离子的形成 选择离子的原则: 选择离子的原则: 1、质量 、 质量为 M2 的靶原子从质量 为 M1 的入射离子所获得的能量 为: 4M1M2 E= E0 2 (M1 + M2 ) d 2E dE 令 , < 0 ,这时靶原子 = 0 可得 M1 = M2 ,且 2 dM1 dM1 所以为获得最好的溅射效果, 可获得最大能量, 可获得最大能量,即:Emax = E0 。所以为获得最好的溅射效果, 应选择入射离子使其质量尽可能接近靶原子。 应选择入射离子使其质量尽可能接近靶原子。 2、要求入射离子对被刻蚀材料的影响尽量小。 、要求入射离子对被刻蚀材料的 影响尽量小。 3、容易获得。 、容易获得。 例如, 进行溅射加工, 例如,若要对 SiO2 进行溅射加工,根据要求 2 与要求 3 , 入射离子应在较为容易获得的惰性气 体离子 Ar+ 、Kr+ 和 Xe+ 中选择, 中选择,又因 Si 原子和 O2 分子的原子量分别 是 28 和 32 ,而 Ar+ 、Kr+ 和 Xe+ 的原子量分别是 40、84 和 131,所以采用 、 , Ar+ 离子的效果是最好的。 离子的效果是最好的。 二、溅射率与入射角的关系 入射角:靶平面法线与入射离子束的夹角, 入射角 :靶平面法线与入射离子束的夹角,记为 θ 。 溅射率:由一个入射离子所溅射出来 的原子或分子的数目, 溅射率:由一个入射离子所溅射出来的原子或分子的数目, 也称为溅射产率, 的函数。 也称为溅射产率,记为 S 。溅射率 S 是入射角 θ 的 函数。 θ 相对溅射率: 相对溅射率:在单位离子 束电流密度下, 束电流密度下, 单位时间内加 工表面的减薄量, 工表面的减薄量,记为 U (θ ) S 1019 cm/s US (θ) = S(θ)cosθ ( ) 2 1.6n A/cm 式中, 式中,n 为被溅射材料的 原子密度。 原子密度。 RF 发生器 阳极 1) 刻蚀气体进入 反应室 气体传送 2) 电场使反应 电场 刻蚀反应室 λ 3) 电子和原子结合 产生等离子体 λ 副产物 8) 副产物去 物分解 除 排气 4) 反应正离子轰 击表面 5) 反应离子吸 附在表面 6) 原子团和表面膜的表 7) 副产物解吸
page 1
) 水溶液 Silver etch: 2ml HF + 1ml HNO3 + 2ml AgNO3(0.65M水 水 溶液),( 用于检测外延层缺陷) ),(用于检测外延层缺陷 溶液),(用于检测外延层缺陷 ) Wright etch: 60ml HF + 30ml HNO3 + 60ml CH3COOH + 60ml H2O + 30ml CrO3( 1g in 2ml H2O) + 2g (CuNO3)23H2O , 此腐蚀液可长期保存) (此腐蚀液可长期保 存) 3、Si3N4 腐蚀液: 、 腐蚀液: HF、 H3PO4 ( 180oC ) 、 4、GaAs 腐蚀液: 、 腐蚀液: 1ml HF + 2ml H2O + 8mg AgNO3 + 1g CrO3 H 2SO4 + H2O2 + H2O NH4OH + H2O2 + H2O 5、Al 腐蚀液: 、 腐蚀液: 4ml H3PO4 + 1ml HNO3 + 4ml CH3COOH + 1ml H 2O , (35 nm/min) ) 0.1M K2Br4O7 + 0.51M KOH + 0.6M K3Fe(CN)6 , 腐蚀时 不产生气泡) (1 μm/min ,腐蚀时不产生气泡) 6、Au 腐蚀液: 、 腐蚀液: 王水: ,(25 王水:3ml HCl + 1ml HNO3 ,(  ̄ 50 μm/min) / ) 4g KI +1g I + 40ml H2O(0.5  ̄ 1 μm/min ,不损伤光刻胶 ) 不损伤光刻胶) ( / 湿法刻蚀 湿法 胶 膜 衬底 湿法各向同性化 学腐蚀层 (各向同性刻蚀 是在各个方向上 以同样的速度进 行刻蚀) 湿法刻蚀 最原始的刻蚀工艺,就是将晶圆沉浸于装有刻蚀液的槽中经过一定的 时间,再 传送到冲洗设备中除去残余的酸(刻蚀液)在进行最终的冲洗和甩干。此工 艺只能 用于特征尺寸大于3μm的产品,小于3μm的产品由于控制和精度的需要一般使 用干 法刻蚀了。 刻蚀的一致性和工艺控制由附加的加热和搅动设备来提高,常用的 是带有超声波 的刻蚀槽。 刻蚀液的选择要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即在刻蚀时要有均 匀去掉晶圆表层而又不 伤及下一层的材料。 刻蚀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最短 时间是保证彻底、干净的均匀刻蚀;而最 长时间受限于光刻胶在晶圆表面的粘结时间 。 刻蚀工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过刻蚀、内切、选择性和侧边的 各向异性/各向同 性刻蚀。 不完全刻蚀 是指表面层刻蚀不 彻底,如图所示。 产生的原因:太短的刻 蚀时间;薄厚 不均匀的待刻蚀层;过低的刻蚀温度。 过刻蚀和底切 与不完全刻蚀相反,不过通常是有意识的过刻蚀, 因为恰到好处是很难做到的 。理想的刻蚀应该是形成垂 直的侧边,产生这种理想结果的刻蚀技术叫做各向异性 刻蚀。然而,刻蚀总是在各个方向同时进行的,这样就 避免不了在侧面形成一个斜面 ,这种现象称为底切。刻 蚀的目标是把这种底切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由 于这种底切的存在,在电路设计时必须考虑(即各器 件之间留有余量以防止电路短路 )。彻底解决底切的方 法是采用等离子体刻蚀。 正常 过刻蚀 过刻蚀和光刻胶翘起 干法刻蚀 干法 干法刻蚀 对于小尺寸湿法刻蚀的局限 性前面已经提到,主要包括:局 限于3μm以上的图 形尺寸;各向同 性刻蚀导致边侧形成斜坡;要求 冲洗和干燥步骤;潜在地污染; 光 刻胶粘结力失效导致底切。 基于这些原因,干法刻蚀主 要用于先进电路的小尺寸精 细刻 蚀中。 干法刻蚀是指以气体为主要 媒体的刻蚀技术,晶圆不需要液 体化学品 或冲洗,刻蚀过程在干 燥的状态进出系统。 刻蚀 湿法 沉浸 喷射 等离 子体 干法 离子 轰击 反 应离子 刻 蚀( R.I .E ) 桶形 平面 干法刻蚀与湿法刻蚀相比的优点: 刻蚀剖面是各向异性,具有非常好的恻壁剖 面控制; 好的CD控制; 最小的光刻胶脱落或黏附问题; 好的片内、片间、批次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