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而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自律、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和友好待人的良好品质。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学习礼仪。
首先,幼儿园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孩子们遵守规则的习惯来帮助他们建立自律意识。
例如,在进食时,教师可以要求孩子们保持安静、坐直、用餐工具正确使用等。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会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其次,幼儿园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尊重他人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与他人相处,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会礼貌地与他人交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育孩子们懂得等待、排队、分享等行为,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友好待人的品质。
再次,幼儿园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们懂得感恩的心。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孩子们参与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如清理教室、照顾小动物等来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懂得珍惜他人的帮助,并从中培养出一颗感恩的心。
最后,幼儿园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将面对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伙伴。
通过适时的礼仪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这将为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幼儿园礼仪教育在孩子们早期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自律、尊重、感恩和友好待人的品质。
这将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并成为他们步入社会后的宝贵财富。
因此,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个性和品格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礼仪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素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如何进行有效的礼仪教育,成为了幼儿园教师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1. 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的认知特点具有直观性、感性和局部性等特点。
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时,要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采用形象直观、感性体验的教育方法,让幼儿通过感知实践来体验礼仪的重要性,增强其对礼仪的认同感和自觉性。
2. 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幼儿园教师应该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认识礼仪、尊重礼仪,并逐步培养幼儿的自觉遵守礼仪的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形成良好的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
3. 示范行为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知行合一,言传身教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仪表、言行举止,用良好的示范行为影响幼儿。
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会尊重师长、友爱互助等良好的礼仪行为。
4. 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在进行礼仪教育中,幼儿园教师需要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交流和合作关系。
及时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中所学到的礼仪知识和行为习惯,鼓励家长在家中进行延伸和巩固。
与家长保持密切的通联,及时反馈幼儿在家中表现的情况,共同为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礼仪教育努力。
5. 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在进行礼仪教育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多角度、多形式地进行教育。
可以结合节庆活动、故事讲解、歌曲儿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礼仪知识,增强其对礼仪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6. 辅助工具的运用在进行礼仪教育时,幼儿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辅助工具,如礼仪教育绘本、教学游戏、教育工艺品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中学习礼仪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
7. 综合评价和激励鼓励在进行礼仪教育时,幼儿园教师应该进行综合的评价,包括态度、表现、交流等方面,及时对幼儿的良好表现给予鼓励和奖励,激励幼儿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幼儿礼仪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幼儿逐渐适应社会环境,增强与他人的良好互动能力。
在我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并且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幼儿礼仪教育应该从幼儿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开始。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幼儿都存在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不遵守纪律、不尊重他人、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等。
因此,我着重从幼儿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教他们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礼貌地与人交往、如何分享和帮助他人等。
通过日常的反复教育和示范,不断强化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其次,我发现通过游戏融入礼仪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幼儿对于游戏具有天然的兴趣,通过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在幼儿礼仪教育中,我常常结合游戏活动来进行教学,比如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教学用餐礼仪,通过模拟用餐场景,让幼儿体验到正确的就餐姿势、餐桌礼仪等。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礼仪知识。
此外,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也是幼儿礼仪教育的关键。
幼儿的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因此,我积极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和配合幼儿礼仪教育工作。
我向家长们传达了教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针对家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引导幼儿在家中尊重长辈、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等。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形成共同的教育力量,使幼儿的礼仪教育更加系统、深入和有效。
最后,我发现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也是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
幼儿在行为规范、礼仪知识方面常常存在各种不足,但我们不能过于苛求,而是应该及时发现幼儿身上的积极方面,给予他们赞扬和鼓励。
通过及时肯定和鼓励,可以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而言之,幼儿礼仪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引言:幼儿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习得礼仪的最佳时期。
幼儿礼仪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和礼节习惯的培养,旨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培养他们健康、自信、自律的品质。
本文将探讨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一、培养社交能力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接触到了许多同龄的小伙伴,通过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交流,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了解和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可以提升幼儿的社交技巧,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增进彼此间的互动和合作。
二、促进了解和尊重他人幼儿礼仪教育强调尊重他人和倾听他人的观点。
通过幼儿园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幼儿可以学会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以礼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种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行为培养了幼儿的谦虚和包容心态,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培养自律自信礼仪教育是幼儿自律和自信发展的重要途径。
遵守礼仪规则需要学习和掌握,而学习的过程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同时,遵循礼仪规范并得到表扬和认可,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四、塑造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幼儿礼仪教育,幼儿可以逐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基本的行为规范开始,如保持整洁、讲究卫生、不随地乱扔垃圾等,逐渐培养起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些习惯不仅对孩子的个人形象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还有助于孩子的日常生活的整洁有序。
五、提升情商和品德素养幼儿礼仪教育能教育幼儿如何在不同场合表现得体和尊重他人。
这需要幼儿掌握正确的社交礼仪,包括言谈举止、面对面交流、礼貌用餐等方面。
通过这些学习和实践,幼儿不仅提升了情商,也培养了他们的品德素养,为培养优秀公民奠定了基础。
结论: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小觑。
它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促进他们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幼儿的自律自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塑造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提升情商和品德素养,为幼儿成为优秀公民奠定基础。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3篇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3篇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
关于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你有何看法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欢迎阅读!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篇一礼仪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
得体的衣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问候,彬彬有礼的行为所体现的已不仅仅是个人很有礼貌的简单层次,而是他个人才能、自信心、热情、对生活的热爱等积极的心态。
从“不学礼,无以立”可以看出: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礼仪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
在提倡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今天,礼仪也渐渐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话题。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还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礼仪教育现状、礼仪与礼貌、必要性、礼仪教育,从小开始也许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还不能谈礼仪教育。
因为我们的礼仪教育还谈不上开始。
““””以后几十年,我们这方面的教育完全中断了,从社会现实来看,弘扬传统礼仪文明,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目前,社会各个阶层都感觉到了““””对人际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造反”的口号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被扫荡殆尽。
“知书达礼”原本是我们的传统,现在的状况却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人与人之间普遍没有尊重。
尊重是通过礼仪来表达的,尊重没有了,礼仪也就不存在了。
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的下降,已经成为新社会的通病。
“礼”原是中华民族一个长项,一个特色,现在却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
清华有一位老教授说,他经常在白颐路、成府路上乘公共汽车,这两条路上大学很多,乘客属中大学生居多,可是,从来没有人给他让过座,他非常寒心。
这反映了我们的道德水准正在严重下降。
所以礼仪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从目前中国的人民来说,礼仪教育还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所以礼仪必须从幼儿开始抓起。
一、幼儿生活中的礼仪与礼貌礼仪指的是礼节和仪式,礼貌则是用言语和动作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谦虚和恭敬,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共同点在于对人的尊重。
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

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幼儿园礼仪教育是培养幼儿基本礼仪素养的关键环节。
通过礼仪教育,幼儿能够学会尊重他人、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培养出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律能力。
以下是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点。
一、自我形象与仪表1. 注意穿着整洁:教育幼儿要注重穿着整洁,指导他们选择适宜场合的服装,并教会他们如何搭配服饰,以塑造整体形象。
2. 注重仪容仪表:教育幼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剪指甲、修齐发型等,并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坐姿、站姿、行走姿态等。
二、社交礼仪1. 学会问候:教育幼儿学会向人问好,例如在进出教室或场所、与他人交流时,主动用语言或姿势表示问候。
2. 学会自我介绍:教育幼儿学会用简洁而有礼貌的语言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等。
3. 学会谦让:教育幼儿学会礼让他人,如在排队时不插队,在公共场合不吵闹、不跑动,等等。
4. 学会感谢:教育幼儿学会在获得帮助时表达谢意,并教会他们学会给予他人微笑、赞美和鼓励。
5. 学会分享:教育幼儿学会分享食物、玩具等物品,并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
三、餐桌礼仪1. 规范用餐姿势:教育幼儿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坐直、双手放在桌子上等,营造良好的用餐氛围。
2. 正确的餐桌礼仪:教育幼儿学会不声不响吃饭、不大声打嗝、不将食物吐出来、不边吃边讲话等。
四、日常习惯礼仪1. 保持整洁:教育幼儿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涂鸦,养成整理书包、床铺等好习惯。
2. 用语规范:教育幼儿用文明的语言交流,不说脏话、不辱骂他人,提倡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3. 用情表达:教育幼儿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说“谢谢”、“抱歉”、“我爱你”等。
五、公共场合礼仪1. 礼让行为:教育幼儿在公共场合学会礼让行人,让座位给有需要的人。
2. 安静行为:教育幼儿在公共场合学会保持安静,不大喊大叫、不乱跑乱闹。
3. 尊重他人:教育幼儿学会对长者、教师等尊重,不干扰他人行动或对他人提出无礼的要求。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引言:在当代社会中,礼仪教育是人们重视的话题之一。
对于幼儿来说,从小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至关重要。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礼仪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尊重他人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本文将讨论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怎样有效地开展幼儿礼仪教育。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1. 培养自信心幼儿期是自我认知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对自我评价往往会影响其行为和态度。
通过礼仪教育,幼儿可以学习到如何自觉维持良好的仪容仪表,提高自信心。
自信心的建立有利于幼儿发展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且可以在与他人交往中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
2. 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幼儿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礼仪教育可以教会幼儿学习如何尊重他人的空间、尊重他人的隐私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决定。
通过学习礼仪,幼儿能够培养出礼貌待人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在幼儿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礼仪教育,幼儿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他们将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分享并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出团队合作的意识。
这些都是日后社交能力的重要基础。
4. 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素养良好的习惯和素养在幼儿期的培养非常重要。
通过礼仪教育,幼儿可以学会遵守规则,诸如站直、坐端正、用餐有序等。
这些习惯将不仅仅在幼儿期可见,也将坚持到日后的生活中。
此外,幼儿还可以从礼仪教育中学到对长辈的尊敬,仪表端庄,以及对他人的关心、帮助和感恩的品质。
二、有效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策略1. 创设模仿环境幼儿阶段的孩子们较为善于模仿,因此创建一个良好的模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或家长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展示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仪容仪表。
同时,可以在课堂或家庭中设立一些模拟场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如何礼貌地表达、如何就坐等。
2. 创设情感环境在幼儿礼仪教育中,关注情感环境也是非常关键的。
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 幼儿园礼仪教育

1. 前言幼儿园礼仪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文明素养和行为规范,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就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2. 礼仪教育的基本概念幼儿园礼仪教育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行为举止和社交礼仪。
它包括了对幼儿进行礼仪规范的教育、行为规范的培养、社交礼仪的指导等多方面内容。
幼儿园礼仪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的重要环节。
3. 礼貌与行为规范对于幼儿园幼儿而言,礼貌与行为规范是基本礼仪教育的内容之一。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礼貌和行为规范意识,如尊敬师长、尊重他人、有礼貌的待人接物等。
通过各种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貌与行为规范的教育。
4. 穿着整洁与仪容仪表穿着整洁与仪容仪表是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
通过教师的身教和言传身教,激发幼儿对整洁与仪容仪表的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外表形象,锻炼幼儿自我保护、自我管理的意识。
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制定着装规范、举办着装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穿着整洁与仪容仪表的重要性。
5. 环境整洁与爱护公物环境整洁与爱护公物是培养幼儿礼仪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自觉爱护环境和公物,培养幼儿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和公物爱护意识。
通过各类环境整洁与公物爱护的主题活动、清洁日活动等,让幼儿在亲身参与中体验环境整洁与公物爱护的重要性,进而形成自觉爱护环境和公物的良好习惯。
6. 礼仪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幼儿园礼仪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需要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实践。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幼儿尊重师长、友爱同伴、有礼貌待人,同时关注幼儿的日常行为,及时纠正幼儿不文明的言行举止,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巩固和提高礼仪素养。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摘要】幼儿园礼仪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环境。
幼儿园礼仪教育还能促进集体的和谐发展,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实施幼儿园礼仪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个人的成长,也有利于整个园所的发展。
未来,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重视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幼儿园礼仪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礼貌、懂得尊重他人的优秀人才。
幼儿园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响和意义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持续深化和拓展。
【关键词】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重要性、目的、内容、行为习惯、人际交往能力、和谐发展、实施意义、未来发展、必要性。
1. 引言1.1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礼仪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学习礼仪,幼儿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礼仪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礼貌、善良、文明的小公民。
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良好的礼仪行为能够促进集体的和谐发展,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礼仪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的新一代,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目的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识,使他们学会尊重师长、团结同伴,融入集体生活。
幼儿园礼仪教育还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学习和实践礼仪,幼儿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倾听他人,增强互信和友谊,培养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
怎样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怎样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教育孩子从小做起,培养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举止,是每个家长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特别是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和老师应该怎样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从正确模范行为开始很多时候,幼儿的行为举止、语言表达是模仿家长和老师的,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语言表达和态度,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幼儿,成为孩子的榜样。
二、注重礼仪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礼仪意识是个体行为习惯中最基本的线索之一。
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幼儿园、家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礼仪教育。
比如,教育孩子在就餐时使用餐具的正确方法,强调如何表达感谢心情,教育孩子礼貌地用语等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
三、定期教育幼儿礼仪知识在幼儿园,老师可以定期为孩子们讲解有关礼仪教育的知识,提高孩子的礼仪素质。
例如,讲解如何穿戴整齐干净的衣服、如何讲究卫生,如何做得有礼貌等。
通过这些礼仪知识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形成习惯性的良好行为方式,为日后的成长打牢基础。
四、用激励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幼儿园里,家长和老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激励幼儿学习礼仪,比如故事、游戏、小竞赛等。
这些激励方式可以激发幼儿学习、模仿、自觉遵守礼仪秩序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注意力和兴趣。
五、提高幼儿的礼仪教育效果家长和老师不能仅仅注重教育孩子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举止,还要提高对孩子的企业、爱护之心,营造和谐、欢乐、互动的气氛。
这样,孩子们就会在欢乐中、没有压力的感情氛围中愿意参与到礼仪教育中来,从而提高幼儿的礼仪教育效果。
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关注幼儿的良好行为举止。
对于幼儿的礼仪教育,家长需要从自身做起,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
老师要从正面引导,提高幼儿的礼仪素质。
同时,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紧密合作,营造和谐、欢乐、有爱的气氛,提高幼儿的礼仪教育效果。
幼儿礼仪课心得体会7篇

幼儿礼仪课心得体会7篇心得体会的撰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写心得时要注重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礼仪课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礼仪课心得体会篇1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习惯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民热情奔放,文明礼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崇尚礼仪。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为之骄傲;作为教师,要教育幼儿继承民族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发展其中不成熟部分,抛弃其中有害部分,弘扬祖国礼仪传统。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设计了此次主题活动,并为幼儿创设条件,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各个活动中,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敢说、爱说、多说、会说,主动与人交往,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让孩子能成为未来世界的生力军、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打好基础,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体会。
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
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开展礼仪教育,以奠定幼儿良好的礼仪规范呢?一、在环境中熏陶: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
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
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主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入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
《文学活动——鸟儿怎样变成好朋友》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与讨论中,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表演故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飞腾。
怎样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怎样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幼儿礼仪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礼貌待人、自律自爱、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目标和具体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行为习惯会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提高社交能力:社交礼仪是社会交往的基础,通过礼仪的教育,幼儿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往,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3.培养自信心:在礼仪教育中,幼儿会学到如何自我表达、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4.促进道德品质的培养:礼仪教育可以让幼儿明白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品质。
5.增强亲子关系:通过亲子共同参与幼儿礼仪教育,可以增强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二、幼儿礼仪教育的目标1.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教育幼儿养成坐姿端正、站立挺胸、走路整齐、穿戴整洁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2.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教育幼儿学会礼貌用语、谦让分享、尊重他人、友好相处等社交礼仪。
3.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幼儿学会自我控制情绪、自我调节行为、自觉遵守规则等自我管理能力。
4.培养爱护环境意识:教育幼儿养成爱护环境、保护共享资源的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幼儿学会用餐礼仪、饮食卫生和合理膳食的知识。
三、幼儿礼仪教育的具体方法1.榜样示范:教师和家长要做好行为榜样,树立正面的行为示范,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礼仪。
2.游戏教学: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礼仪的乐趣,并逐渐形成习惯。
3.绘本故事:利用绘本故事来引导幼儿学习礼仪知识,例如讲述主人翁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等。
4.环境创设:通过布置整洁的教室环境、合理安排座次等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
5.规则制定:与幼儿共同制定一些日常生活和社交的规则,并明确奖惩机制,让幼儿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6.家园合作:老师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合作,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一致的教育原则,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们受教育的起点,而礼仪教育作为孩子们品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园教师而言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礼仪教育,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认识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礼仪教育旨在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行为规范和社交礼仪,为孩子们打下健康成长的基础。
幼儿园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清晰了解其教育目标和意义。
1. 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礼仪教育不仅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行走、坐姿端正,还包括如何彬彬有礼地与他人交往、礼貌待人等。
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2. 塑造孩子的品格素养。
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律、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品格素养,为他们未来成为有益社会成员打下基础。
3. 社交交往能力的培养。
通过礼仪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友好交往,使他们在社会中更加适应和融洽。
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充分认识到礼仪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重要性,重视并切实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
二、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开展礼仪教育时,幼儿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礼仪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幼儿园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通过故事、游戏、绘本、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
2. 学会平等尊重每一个孩子。
在进行礼仪教育时,教师应该不分贵贱、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不应该因为某一位孩子的表现不好而对其疏远或排斥。
3. 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
在开展礼仪教育时,教师要结合孩子的特点,注重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让孩子们感到趣味、愉快。
4. 父母的配合。
幼儿园礼仪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相呼应,教师需要主动与家长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孩子在家和幼儿园都能得到一致的教育。
三、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礼仪教育幼儿园教师要开展礼仪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制定明确的教育计划。
教师要在教育计划中列出礼仪教育的具体内容、目标和安排,确保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
孩子礼仪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5篇)

孩子礼仪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5篇)孩子礼仪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孩子礼仪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1我觉得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把自己的礼仪做好,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的孩子也要学会做文明人。
自己从每天入园开始就要求孩子问候要积极,并告诉孩子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见面问好的习惯。
在园所我要求孩子只要是别人给你东西就要说谢谢,在园所里孩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家到底做的怎样自己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家长聊天才知道,我们的孩子把这些好习惯也带回家了。
原来是有一次星期天孩子在家吃饭,妈妈帮孩子盛好了饭,孩子主动和妈妈说了声谢谢,当时这位妈妈就特别感动。
做为一名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付出总是不要求回报的,可是孩子的一声谢谢是真的触到了妈妈心底的那根弦,让妈妈激动的不行。
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我们班的孩子总会在不小心碰到别人后及时的说声对不起,在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说声谢谢,当我看到自己所带的孩子能自己和善的解决一些小问题时心里特别的高兴。
尤其是当我和家长聊天时会经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说:“我家的孩子经常帮我整理东西,说是老师说的自己的东西要整理好,不要影响别人。
”还有的说:“有时我不留神把垃圾扔到地上孩子也会及时的告诉我不能把垃圾扔地上。
”当我听到家长的这些话时自己别提多高兴了。
自己也因为能成为这一群孩子的老师而高兴。
孩子礼仪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2在候机厅里我们看到中国的小孩子跑来跑去、吵吵嚷嚷,外国小孩子静悄悄的在看书,或是小声的在说话。
上洗手间时,人太多,大家都排着队,一个小孩子进来,直接挤到最前面,大家不置可否,他是孩子嘛!中国人到欧洲旅游,被列举: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大声说话;不自觉排队等等恶举。
我们感到脸红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遵守公共秩序。
教育孩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自觉排队;做公共车时给老人让座等等。
一旦发现孩子行为不当时就应该马上指正。
例如,小孩在超市不断奔跑吵闹,屡劝无效时,可问他:“你是要安静下来,还是要离开?”如果还是不从,带他们回家,千万不要舍不得选好的物品。
浅谈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浅谈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浅谈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导语:注重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孩子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浅谈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欢迎阅读及参考!良好的文明习惯,较高的文化修养、彬彬有礼的举止、落落大方的谈吐,都会给一个人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
幼儿期养成了文明礼貌的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比较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获得别人的接纳。
一、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重要性现在正确的教育观认为,应该教育和引导幼儿从小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
这是一项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形象和前途及命运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1)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是文明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通过和孩子平时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
懂得幼儿礼仪的只占很少部分,大多数幼儿对文明礼仪认识不够、行为习惯不文明,更不会使用文明用语。
我们在2013年3月第一周,每天早上晨间接待时和下午离园前,对班上20名幼儿进行了为期一个周的随机测查,我们发现“进教室先敲门”的为“0”,“主动问好”的占30%左右”,“征得同意后再玩玩具”的为“0”。
“上课时乱插嘴”的占“50%”,离园前能主动和老师说:“再见”的占50%。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对幼儿的礼仪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和教育方法的不当。
(2)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格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们举个小例子,比如说教孩子说“对不起”、“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这些看似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却导致我国每年因琐事纠纷,而发生近六十万起刑事案件,占全国每年刑事发案总量的85%。
我们今天做的文明礼仪教育,不敢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但我们能保证每个孩子,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会去伤害别人,不会被伤害;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成为优秀的人,但我们能保证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会被他人尊重的.基本礼仪。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
随着社会进步,礼仪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礼仪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掌握礼仪知识,良好的礼仪习惯就能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文明的要求。
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礼仪教育,将其作为教育的一环,在他们日“间培养他们良好的礼仪习惯。
首先,要求幼儿使用称呼,尊重社会上的长辈和他人,如尊重老师,会叫“老师”,而不是“我”;尊重长辈,会叫“叔叔”,“阿姨”,而不是“你”和朋友。
其次,要培养幼儿尊重社会规范,遵守良好的行为规范,注重礼貌,如回答问题时应采用恭敬的语言,在厕所尽量不使用随地吐痰等。
再次,要培养幼儿爱护公共物品和环境,如切勿乱扔杂物和随地乱踏草坪等。
最后,要求幼儿自觉学习文明礼仪,如握手、鞠躬等,遇见老师要及时行礼,学会询问对方的健康等。
通过日常教育,让幼儿形成自觉的礼仪行为,达到健全自身性格的目的。
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注重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将礼仪教育纳入每天的教学活动。
它既不是一种学术知识,又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形式,而是一种实践性教育,以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引言: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规范,更是一种品格的体现。
幼儿时期是个人习得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幼儿礼仪教育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发展以及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意义幼儿礼仪教育是培养孩子绅士风度和良好习惯的教育,它通过使幼儿懂得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共享他人幸福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集体感。
礼仪教育对幼儿来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意义:1.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幼儿礼仪教育帮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懂得与人为善、与人协作、与人合作,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将为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
2. 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幼儿通过礼仪教育学会要自觉地克制自己的欲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不同场合下表现出恰当的行为,从而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礼仪教育能够教导幼儿如何欣赏美,通过学习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和礼仪,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这将对幼儿的艺术修养和审美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幼儿礼仪教育的实际价值幼儿礼仪教育不仅具有基本的意义,同时也带来了实际的价值。
1.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通过礼仪教育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了幼儿的友善与宽容,这将使幼儿更加积极、乐观、自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 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礼仪教育可使幼儿学会安全行为,增强对危险行为的辨识能力。
通过学习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幼儿能够对比优劣,从而避免危险行为而发生的不良后果。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礼仪教育中,幼儿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如何与他人相处,还有如何与自然环境相处。
幼儿学会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形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幼儿礼仪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我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我便深知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将礼仪教育贯穿其中,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良好的礼仪氛围中茁壮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思考,我对幼儿礼仪教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一、礼仪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孩子的道德素养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时期,孩子们的好奇心旺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通过礼仪教育,孩子们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律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如排队、分享、谦让等。
这些规则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
同时,礼仪教育还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使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加自信、大方。
3. 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形象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良好的礼仪氛围有助于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形象。
当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时,家长和社会各界都会对幼儿园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
二、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感悟1. 注重榜样示范在幼儿礼仪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我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礼貌待人:与同事、家长、幼儿保持良好的沟通,尊重他人的意见。
(2)仪表整洁:注重自己的仪表形象,穿着得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3)遵守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2. 重视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我积极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家庭中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3. 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礼仪素养,我组织开展了以下活动:(1)主题班会:通过讲述礼仪故事、观看礼仪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礼仪知识。
(2)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模拟生活中,学会如何礼貌待人、关爱他人。
浅谈幼儿园开展国学礼仪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幼儿园开展国学礼仪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长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学礼仪教育逐渐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而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开展国学礼仪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探讨幼儿园如何开展国学礼仪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提升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制定教育计划幼儿园开展国学礼仪教育首先需要制定一套系统的教育计划。
这个计划应当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步骤、评估方式等方面。
在明确了教育目标之后,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安排相应的教育内容,如尊师重道、孝顺父母、友爱互助、心存感恩等。
在教育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育、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们逐步接受和认同国学礼仪。
在制定教学步骤时,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教学,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通过评估方式,可以检验孩子们对国学礼仪教育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育提供依据和方向。
二、注重教育实践幼儿园开展国学礼仪教育更需要注重实践环节。
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合实际情境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和体验国学礼仪的魅力和意义。
比如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孩子们进行传统节日的习俗体验、学习古诗词、品味传统文化等,都是培养孩子们国学礼仪情感的有效途径。
可以安排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如齐心协力整理教室、互相帮助解决问题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国学礼仪的魅力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注重师生互动幼儿园开展国学礼仪教育还需要注重师生互动。
教育者在进行国学礼仪教育时,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身教楷模。
通过故事、歌谣、游戏等形式,引导孩子们逐渐接受国学礼仪的理念。
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反馈和情绪,指导他们正确的行为和情感表达。
在传授国学礼仪知识的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和理解能力,提升国学礼仪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王媛媛摘要: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美誉,当今现代社会更离不开礼仪,求职、商务洽谈,礼仪所体现的不仅是个人礼貌的简单层次,更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所以无论是从弘扬传统还是从适应现代的角度看,幼儿礼仪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
据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学前期的幼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信息,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亚里士多德说过“幼年时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抓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幼儿;交往礼仪;容;有效方法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容..........................第二章幼儿礼仪教育的好处........................ ......2.1 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2.2 有利于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2.3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 第三章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方法............................3.1 训练法.............................................3.2 言教法.............................................3.3 榜样法.............................................3.4 正向评价法.........................................3.5 游戏法.............................................3.6 境教法............................................. 第四章幼儿礼仪教育实施途径..............................4.1 开设专门的礼仪课...................................4.1.1 故事启迪法.......................................4.1.2 行为辨析法.......................................4.1.3 示演示法.......................................4.1.4 情境表演法.......................................4.2 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4.2.1 在一日活动中渗透................................4.2.2 随机教育........................................4.2.3 通过环境渗透....................................4.3 家长参与礼仪教育.................................4.4 节日活动开展礼仪教育.............................结语...................................................参考文献...............................................第一章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容幼儿礼仪教育的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以幼儿的生活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容安排呈螺旋式上升,阶段性目标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
小班礼仪的教育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
其中包括入园、阅读、倾听、排队、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学习基本的仪容仪态;以及家庭的出入、开关门、敲门、就餐、尊敬长辈的礼仪,结合社会活动的节日礼仪,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元旦、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礼仪。
中班容在小班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相应增加交往礼仪的学习,其中包括:分享(物质层面)、自我介绍、递接物品;基本礼仪:行走、蹲姿、自我介绍、值日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升旗、交通、游园、乘车、安全;以及传统节日节日礼仪教育容,如重阳、中秋、春节等节日礼仪教育。
大班幼儿随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自控能力增强,为了更好地与小学生活衔接,在中班礼仪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礼仪、欣赏与阅读礼仪、分享礼仪(精神分享)、基本礼仪中的礼仪、介绍他人、着装、与他人沟通、拜访做客与待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增加了在外用餐、购物、交通乘车、参观、安全(突发事件),结合社会活动扩展了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父亲节等节日礼仪容。
第二章幼儿礼仪教育的好处2.1 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
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
2.2 有利于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安静、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
如果孩子学习礼仪,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当他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的征求别人意见,比如:“某某,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积木吗?”“某某,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那么,当幼儿知道别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领域时会很有礼貌的介入。
这时候,孩子就会把所以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事情上,那么,当孩子专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学习质量也是必然的。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
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2.3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情绪对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可以和老师或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第三章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方法3.1 训练法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
反复训练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最基本的方法。
训练法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他们的品格养成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
教育家洛克曾说过:“给孩子规则,不如给孩子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例如:正确的站姿与坐姿、仪容仪态、自觉排队、礼貌用语等容,必须经过反复学习和训练,久而久之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礼仪习惯。
3.2 言教法对孩子进行教育,“知”是先导,“行”是关键,完全没有“知”的行是盲目的,没有“行”的知是不牢固的。
言教法能使孩子知行合一。
如:具体操作过程采用童话故事、寓言、儿歌、情景表演、动画片、参观体验等方式,同时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性、鼓动性与针对性,以唤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
3.3 榜样法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说出它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
”因而榜样示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榜样示包括教师示、家长示和礼仪之星示。
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对不起”“没关系”“再见”,在学习活动中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站姿”“行姿”等,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
3.4 正向评价法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教育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孩子感到自豪,心充满幸福感,并会努力地向正向化发展。
3.5 游戏法童谣语言明快、生动,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对于孩子有着挡不住的诱惑。
如:小班的“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搓出许多小泡泡;手心冲冲,手背冲冲,冲出干净小小手”;中班的“有来客,说请坐,端茶倒水摆糖果。
客人走,说再见,挥手目送到外面,大班的“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
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横穿马路离不了”朗朗上口的童谣配上适当的体态动作,让幼儿在游戏童谣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在行为习惯教育方面具有现实操作性,成为了幼儿园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6 境教法境教法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是一种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无言的教育。
创设一种优雅的礼仪氛围,物质环境创设要整洁有序、艺术优雅,精神环境建设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教养态度、严格的生活制度等方面。
第四章幼儿礼仪教育实施途径4.1 开设专门的礼仪课所谓礼仪课就是教师围绕某一礼仪知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组织幼儿以上课的形式学习礼仪。
比如:坐的时候要端正,公共场所走路说话要轻、咳嗽打喷嚏打哈欠要用手遮挡等这些基本礼仪可以通过上礼仪课的形式让幼儿掌握。
在上礼仪课时教师可以采用下列方法4.1.1 故事启迪法就是让幼儿在故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学习相应礼仪。
如:通过三只熊的故事让幼儿明白小姑娘未经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的许可动它们的东西是不礼貌的行为。
4.1.2 行为辨析法该方法指教师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和问题情境,让幼儿在对事件的评议中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从而迁移正确的经验。
比如教师可以将幼儿生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和好的习惯用DV或图片形式记录下来让幼儿讨论。
4.1.3 示演示法是指教师根据礼仪训练的容要求,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帮助和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为其树立行为榜样。
如教师通过示演示法指导幼儿如何打哈欠(需用手遮挡)。
4.1.4 情境表演法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主题情境,让幼儿通过情境演练,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这是对礼仪教育容的复习、运用和巩固,是对幼儿的综合考察,促进化,最终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如在娃娃家中模拟待人接客的场景,让幼儿在情境表演中学习待人接客的礼仪,效果就非常好。
4.2 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礼仪教育是长期养成的过程,如果仅仅靠礼仪课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