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2023年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23年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23年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是:生物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充分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
具体总结如下。
第一、新课标新课程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和新教材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材的内容与时俱进,图文并茂,精选了一些反映生命科学最新进展并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等息息相关的内容,尽可能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
第二、新课标和新课程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生物学和信息技术整合,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互动起来。
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新课标和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的精神。
第三、新课标和新课程大力倡导“开放式”教学教育信息化,使得教育资源共享变成现实,计算机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
新课标和新教材就是适当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性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在和他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新课标强烈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标要求学生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由过去“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是否能真正交给主体的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演讲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新课标学习课件
•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
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 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 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 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 1、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1)合作分组 (2)规范操作(3)明确任务(4)形式整合(5) 全班交流。交流的内容一是认知与技能;二是过 程与方法;三是情感与价值观( 参与者。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作用是:A规范行为B 发现火花C排除障碍D引导深化。
• (二)、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 1、全人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
新课程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基本理念包括:A要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 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B教学 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 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C要把教学过 程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 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D要明确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的师生的 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
• 三、发展的终极追求:走向全人教育。 • (一)全人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
取向。 • 1、这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使学校的课程目标表现出新的特点:A注重 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全面发展;B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 质;C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D着眼于未来, 注重能力培养;D强调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E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北师大 初中数学新 课标
北师大初中数学新课标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初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指导。
二、课程基本理念
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2. 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课程目标
初中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具体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新课标将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
五、教学建议
在教学方面,新课标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内在本质;
4.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评价建议
新课标提出了以下评价建议:
1.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 以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基本理念
目前,我们的中学体育教学长期被这样的尴尬现实所困惑。
一方面:体育教育必须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青少年只有有了健康的体魄,将来才能报效祖国和人民,而青少年健康体魄的获得主要来源于学校体育;另一方面:学生们虽然有正规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来保证他们的基本身体锻炼,但日益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全社会追求应试的风尚,使学生们基本的身体锻炼也正在受到威胁。
体育场地、器材是最得不到保障的教学设备,体育课是最容易“混”的课,体育的分数是最廉价的成绩。
在绝大多数家长的心目中,体育是所学学科中副科中的副科,仅仅是因为中考科目中体育还占有一定的分数,不得不重视体育课。
同时,学生也被竞技式的训练课或“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支配的晕头转向了,对体育课已毫无乐趣可言,学生对逐渐失去乐趣的体育教学表示厌倦,这对我们是一个警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体育中的乐趣是独有魅力的,是体育的生命。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以下四个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老师转。
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
新的教学观念倡导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弯道跑技术是中学体育课短跑技术教学内容之一。
我们在弯道跑技术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让学生快速跑半径较小的园弧。
(2)让学生快速跑直道。
(3)向学生提问:练习身体的重心有何变化。
(4)学生探究,教师引导。
(5)讲解弯道跑技术的要领。
……这样使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动作技术的要领。
新课标学习交流心得怎么写(精选5篇)
新课标学习交流心得怎么写(精选5篇)新课标学习交流心得怎么写(篇1)开学前,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感到收获甚多。
现就这次的培训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得心应手地驾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
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健全新的评价机制。
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
总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把握和落实高中生物新课标基本理念
如何把握和落实高中生物新课标基本理念摘要: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4个方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主要论述了如何在教学中把握新课标、贯穿新课标。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生物学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
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呢?一、强化学习,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一)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单一接受式教育,难以让学生获得体验、研究和发现的机会,因此,新课改提倡由单一化的个体学习向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转变。
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实现的。
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创造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
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具体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科学地确立教学目标和操作实施过程,使课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主体参与与多层次进行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体发展的目标。
同时,对于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和实践方式上及时进行观念更新,转变思想,以坚实的步伐走进新课改课堂,实施新课程改革,彻底摒弃观望和等待的思想,坚决克服“敷衍、旁观、畏惧”的心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标中明确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
新课标解读
“图形与几何”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的基本图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图形的平移. 旋转.轴对称;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的运动。
核心概念: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 合情推理 演绎推理
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记录调查数据.描绘统 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 进行简单的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核心概念:数据分析观念 随机现象
综合与实践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
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第8页—15页)
一、总目标(“四基” “四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1、培养目标理念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 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理念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⑴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⑵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 ⑶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⑷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在各个教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提出了几个核心概念)
最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精彩5篇
最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精彩5篇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篇一1、以设疑激趣为先导;2、以思维训练为核心;3、以揭示规律为重点;4、以精讲精练为策略;5、以学生参与为途径;6、以整体教学为目标。
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由教科室牵头制定改革方案,并会同教研组长一起负责改革方案的落实。
除音体美学科外,其余学科均参与这次改革。
1、先学后教:先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后教,是指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点拨、解疑、归纳和总结。
2、精讲精练:学生的自学、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练习大致各占三分之一(根据学习内容灵活掌握)。
3、突出主体: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1、教研组下设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本年级本学科改革方案的实施。
(1)组织本组教师集体备课,确定各单元和每课的重点、难点、授课形式和方法,设计每课的预习题;(2)组织本组教师分工完成每课训练题的设计,做到资源共享;(3)负责课堂改革进程的安排、检查和记录。
2、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改革方案的督促、协调和管理。
(1)负责“自测题”设计的检查、指导;(2)组织组内的研讨课和研讨会;(3)推荐校级以上的研讨课和观摩课。
1、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熟练把握教材和知识点的规律性;2、自测题的设计要形式新颖、题型多样、重点突出、题量适当,要分出层次和梯度;教师要及时评判每课的训练题,并在自习课上对答题有误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3、课堂上要突出学生主体,课堂活动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讨论题要有探讨的价值,讨论的形式要大、中、小结合,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4、作业当堂完成,中考学科可布置课后预习题和适量迁移作业,其他学科不许留课后作业;5、把自习课还给学生,分给各科。
教师在自习课只许答疑或个别辅导,不许把自习课当成讲读课。
7、备课组长填写备课记录。
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方法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
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 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 和支点。 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就一定有教 育理念在起作用。
《灰姑娘的故事》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 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 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 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三维目标”——课堂教学的“指挥 棒”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 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 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
三、教学内容
强化德育为先,突出能力培养,
精心调整内容,力求教师更好 地教
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 这一概念之中——德行。
改革之路: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实行)》,并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稿),正式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 2003年3月起开始修订工作,形成修订第一稿; 2004年2月,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形成修订第二 稿; 2007年4月再次启动修订工作,到2008年5月,在反 复修订了数次的基础上基本完成《课标》送审稿; 2010年在两次修订的基础上,教育部在2011年又向 26个省征询意见,最后专家审读后定稿。 2012年1月1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义务教育 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的通知》。
新课程基本理念与 教学方法
桐梓县第五中学 梁强
2009年9月4 日,在北京 市第三十五 中学,温家 宝在旁听初 二(五)班 的课。
小学数学新课标理念及内容解读
学生要把在活动中的经历、体会总结上升为
“经验”。
既可以是活动当时的经验,也可以是延时反思
的经验;既可以是学生自己摸索出的经验,也
可以是受别人启发得出的经验;既可以是从一
次活动中得到的经验,也可以是从多次活动中
互相比较得到的经验。
33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直接的活动经验、间接的活动经验、设计的活动经验 和思考的活动经验。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
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
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
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
方法。不仅要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更要强调
“发现与提出问题”。
5、明确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新两能) 发现问题:是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数学思维,从表面
上看来没有关系的一些现象中找到数量关系或者空间形式的 某些联系,或者某些矛盾,把这些联系或者矛盾提炼出来。
提出问题:是在已经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把找到的联系 或者矛盾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以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 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
16
总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 感态度。现在课标把“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 决”,内涵有所扩大,包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图形与几何:第一、二学段内容结构没有大变化 。第三学段将原来的四个部分调整为三个部分, 即由原来(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
21 标、图形与证明),修改为三个部分(图形的性
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作了较大调整。第一学段内 容减少,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搜集 与整理;第二学段分为“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两部分;第三学段分为“
论新课标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程基本理念
论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程基本理念【摘要】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将音乐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以及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审美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新课标对音乐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启示作用,引领着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的力量,丰富自己的人生。
【关键词】音乐审美、新课标、课程设计、音乐情感、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启示、未来发展、结语1. 引言1.1 新课标的背景新课标的背景可追溯至我国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音乐作为艺术形式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
以往的音乐教育往往偏重于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而忽略了音乐审美的培养。
新课标的出台正是为了填补这一不足,将音乐审美作为教学核心,引领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表演和创作等活动来提升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新课标的背景是对传统音乐教育的一次革新和完善,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人才。
通过新课标的实施,学生将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体验音乐,从而真正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同时也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2 目的和意义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
这一理念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注重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其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使其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和认知。
通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理解,打破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音乐的美与情感,提高其对音乐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其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使其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为丰富和深入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岗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特岗教师岗前培训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为本”,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
对学生来说,课堂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学习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对教师来说,课堂是其职业生涯的最基本构成,教学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这个职业的感受、专业水平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必须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课堂结构和富有可操作性的崭新教学模式,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其得到自由、充分地舒展;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教师的思想境界和素质同步不断提升和自我完善。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寓意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师生探索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交流过程,换句话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活动。
一、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增强教学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开拓和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敢于质疑问题;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将“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的功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这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互动交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在使用新教材后,师生常常有课堂面貌焕然一新的感觉。
“教学相长”的古训忠告我们,教师只有经常倾听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感受,才能逐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长此以往形成摒弃“教师本位”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
1、控制教师讲课时间。
2、要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
3、构建学生心理愉悦的课堂环境
三、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1、着眼学生成长的质量观
2、突出诊断和激励的评价观
四、多元并举,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新课程的实施首先是选择。
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是学生对学习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或职业取向的选择。
我国新课程的三级管理、课程结构及教材的多样性、走课制、学校选课与指导制度等,为学生的选择提供了平台与机制保障,使学生的选择成为可能。
选择的前提是学生的自主,谁也不能,也无法包办代和替任何一个学生。
一是新课程的实施不允许,二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但学生的自主,不是绝对的自由。
学生毕竟还是正在发展中的人,他的认识水平,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对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选择不一定就十分恰当。
另外,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也不一定能满足每位学生的选择。
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指导与帮助,但前提是尊重学生的意愿。
因此,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还要善于扮演学生选课指导者和学生职业倾向分析师的角色,做全面的人师。
实现教学中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总之,学习新课程课堂改革的标准,树立的观念、方法远不止以上所述,某些见识也仅为一孔之见,仅以抛砖引玉之用,不足之处望加以指正。
应该提倡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理解“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们就能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提升。
要认真学习,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要理解和刷新并落实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站在时代的浪潮中,与其共生长,同发展,去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