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解读《光合作用总量与净光合作用量》课件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1人教版5.4光合作用(共36张ppt)

生物必修1人教版5.4光合作用(共36张ppt)

CO2 + 2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 H2O + O2*
原料
条件
产物
CO
水 2分 浓 度
光矿温
照 质 度 怎样才能提高光合速率?
元 素
光合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
O2 (mg/dm2h)
放 出 10
5
0
吸 收
-5
A
B
10
1. 对植物而言,光照 越强越好吗?
CD
2. 请在图上画出阴生 植物胡椒光合速率的 曲线?
光、色素和酶
ATP、 NADPH 、多种酶
2H2O
光 色素
O2+4H++4e-
CO2的固定: CO2+C5
C3的还原:2C3


2C3 三碳糖
NAAD光活NDPP+A能跃+P+Di2转的+eP+电换化HH能+中成 学酶)电能酶能NA再A(DT变PPAHTP成、C5的活定N再2跃的CA生D3的化NP:HA化学D、P学能HA、能TPA酶变TP成A稳DPA+DPPi+PCi 5
的释放量逐渐减少,因
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B点:光补偿点,此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
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速率=细胞呼吸速率
BC段:随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C点:
光饱和点,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 不再增强
( CO22)光强度

收 量
C1
a
光补偿点:光合 作用吸收的CO2 和呼吸放出CO2 相等时的光强度。
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 行无氧呼吸的是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共34张PPT)



(4)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 因为 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
C02原料的供应
2NH3+3硝O化2细菌 2HNO2+2H2O+ 能2H量NO2+硝O化2细菌 2HNO3+能量 6CO2+6H2能O量 2C6H12O6+ 6O2
异养生物
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 命活动。例如人、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的细菌
总结:
原光 理合 和作 应用
用的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化能合成作用
1.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 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 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 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 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组 ②对照组 ③黑暗中培养 ④在光下培养 ⑤生长良好 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H2O 水的
光解
光 能
叶绿体 中的色

O2
[H ]
供氢 酶
ATP

ADP+Pi
2C3
CO2
多种酶参 加催化
C5
(CH2O)
光反应阶段 (类囊体薄膜 )
暗反应阶段 (叶绿体基质)
光合作用总的反应式:
CO2+H2O 叶光绿能体(CH2O)+O2
光能
6CO2+12H2O
C6H12O6+6O2+6H2O
实验 500 多次
结论:只有在光 照下只有绿叶才 可以更新空气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ppt课件

1864年 萨 克 斯 实 验
1980年 恩格尔曼实验
1939年鲁宾与卡门实验
5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于 土壤。
17世纪早期,比利时科学家 海尔蒙特第一次试图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植物的 养料来源。
2/10
6
实验1
海尔蒙特柳树实结论: 植物生长所需的实养验料前主要来自于水实,验而后不是土壤。变化
土壤干重 柳树
90.800kg 2.25kg
90.743kg 76.70kg
-0.057kg +74.75kg
3/10
7
实验2
普利斯特利(1771年)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却得到相反的结果,为什么?
缺少空白对照,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
4/10
8
实验3 荷兰的英格豪斯(1779)
出现的实验结果。
答案:甲同学忘记了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会使研磨不充分,导致释放的色素数量减 少,提取浓度较低,所以在滤纸条的色素浓度很低,颜色很浅;
乙同学加入了水,由于色素只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所以用水提取不到任何色素, 滤纸上没有出现色素带。
38
【典例精析1】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滴一滴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析,
2、进行自身对照 (自变量是光照,因变量是叶片颜色的变化)
本实验除了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的同时,还证明了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 件。
7/10
11
实验5 恩格尔曼的实验
(2)实验结论 相互对照还是自身对照? 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①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②O自2是身由对叶照绿,体自释变放量的为。光照的有无(照光处与不照光处;黑暗与完全曝光),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件(共28张PPT)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件(共28张PPT)
2.叶绿体的结构是什么呢?
3.光合作用分为几个阶段呢 ?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光合作用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 暗反应阶段。
光合色素: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光合色素位于哪里?
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 类囊体薄膜上
1961年诺贝 尔化学奖得主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 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的 14CO2做实验研究这一问题(10 年追踪)。最终探明CO2中的碳 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
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 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 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 叫同位素标记法。
思考: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到底是来自H2O ,还是CO2呢? 7.1939年 鲁宾、卡门(美国)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研究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C18O2
O2 CO2
18O2
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思考:我们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具有什么结构?
2.叶绿体的结构是什么呢?
动手:大家在学案上画出叶绿体。
呼吸作用
•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 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 生成ATP的过程。
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 循环。
必修一教材P103
[]
三、课堂小结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自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们对植物光合作
用的研究,使人们一步一步地认识到植物光合作 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过程
比较光、暗反应阶段。
场所 条件
物质 变化
能量 变化
联系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光反应
光照下的 小球藻悬液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精细课件(共109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精细课件(共109张PPT)
• 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绿 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并非 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而是集中在 一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人们称之为叶绿体。
捕捉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的什 么部位?
绿叶
叶片中的叶肉细胞
叶绿体亚显微 结构模式图
叶肉细胞 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讨论:恩格尔曼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1、画滤液细线要重复2-3次,以便色 素带清晰且有较多的色素附着;
2、滤液细线要细、直,防止色素带重 叠;
3、滤液细线勿浸入层析液,防止色素 溶解在层析液中;
4、层析时,烧杯要加盖,避免苯等有 毒物质挥发出来污染空气;
5、实验结束,要用肥皂洗手,因为实 验中可能接触了苯等有毒物质;
6、滤纸条要避光保存,防止褪色
光能
ATP中活跃 的化学能
碳的转移途径:
(CH2O)中稳定 的化学能
CO2
C3
(CH2O)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H2O
B
C

A
D
F CO2
G
E+Pi
J
①图中A是__色_素___,B是H___O__2 __,它来自于I__水____的分解。
②图中C是___[H_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_基__质___部位,作
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 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 的是O2,吸收的是CO2。


能 德国 学 梅耶 能
储存在什 么物质中?
1864年,萨克斯的实验
一半遮光
(置于暗处几小时)
一半曝光
思考:目的是什么?
为了使绿叶中原有的有机物消耗殆尽
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

光合作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光合作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开篇
Introductory
在植物工厂里 , 人工光源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源源不断地提供能 量 。在自然界 , 则是万物生长靠太阳 。太阳光能的输入 、捕获和 转化 , 是生物圈得以维持运转的基础 。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 物学途径 。因此,有人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ATP的合成与希尔反应的关系:
H2O
光照 叶绿体
O2 +
2H+
+
能量
ADP+Pi
ATP
1、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
总结:
上述实验表明: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元素 来自水,氧气的产生和糖类的合 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而是分 阶段进行的。
2、光合作用过程Βιβλιοθήκη 划分依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
光反应(光合作用第一阶段)
34
③叶将绿研体磨能液够迅被防速充止倒分无入破水玻坏乙璃,醇漏挥斗发 用单层尼龙布过滤,过滤叶脉及二氧化硅等。 使中得进色行素过能滤充。分被释放出来
④收集滤液,封口。盛放滤液的试管用橡胶塞塞紧,防止无水乙醇的挥发。
探究·实践
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①制备滤纸条 干燥的定性滤纸
为什么要剪去两角?
铅笔线 1cm
避免层析液在边缘扩散过快(边缘效应), 使其同步到达细线
探究·实践 ②画滤液细线
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注意:细而齐、重复2—3次,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为了积累更多的色素使分离色素带更明显)
探究·实践 ③层析
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为何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共31张PPT)
1、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 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 含量将如何变化?
C3化合物减少 C5化合物增加
2、如果其它条件不变,突然停止光照,则植物叶片中的C5化合物含量会有什么变化?
6、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照、CO2、温度、水、矿质元素等
6、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2、合理密植 3、适当提高CO2浓度 4、适当提高温度 5、适当增加植物体内的含水量 6、适当增加矿质元素的含量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①光的波长
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红光和蓝紫光。
②光照强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 加而增加,但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 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还原 酶
C5

能量
ADP+Pi
糖类 (CH2O)
叶绿体基质
光反应
暗反应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O2


H2O
类囊体

[H] ATP


ADP+Pi

2C3
CO2
C5
叶绿体基质
糖类 (CH2O)
光合作用过程
H2O 水在光下分解 1/2O2

[H]
光能 叶绿体 中色素
ATP 供能

ADP+Pi
2C3
CO2
6A、TP光合作用中,不在叶绿体基粒上进行的是
A、ATP的产生
B、氧气的产生
C、糖类的产生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4《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上课课件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4《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上课课件
示中的其他因子的方法
对应训练
5.(2014.新课标)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为1)当0 CO。2浓C度O2为浓a度时在,a高~光b之强间下时该,植曲物线的净A、光B合、速C率表
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不2再)增C加O2,浓限度制大其于增c时加,的曲环线境B因和素C是所表光示强的净光合速。率
对应训练
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小结:一般来说,改 变条件,利于光合作
用的进行时,光补偿
点和CO2补偿点要左 移,光饱和点和CO2 饱和点要右移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右移,b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左移,b点右移
增加CO2、矿质元素
1.施用有机肥料 2.大棚以无色透明塑料薄膜铺盖 3.地面覆盖黑色地膜 4.适时开棚通风透气
增加光照 提高地温
增加CO2
6、多因子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P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
随该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Q点:横因坐子标,所若表要示提的高因光素合,速不率再,是可影采响取光适合当速提率高的图
3.温度
应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 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补充:温度是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
之一
“午休”现象
4、矿质元素:
1、影响: 2、应用: 合理施肥可促进叶片面积增大,提高酶的合成率。
5、水分的影响: 1、影响 2、应用: 合理灌溉
对应训练
4.结合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请说明下列 大棚管理措施的道理:
开放环境

生物: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生物: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NH3+3O2 2HNO2+O2
四、化能合成作用
硝化细菌 —化能合成作用
硝化细菌 2HNO2+2H2O+能量
硝化细菌 2HNO3+能量
CO2+H2O硝化细菌(CH2O) +O2
硫细菌、铁细菌
硫细菌:
能够氧化H2S,并把S累积在体内;若环境中缺少 H2S,它们就把体内的S氧化成H2SO4。 2 H2S+ O2→2 H2O+S+能量 2S+3O2+ 2H2O→2 H2SO4+能量 硫细菌能利用上述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
都能
有机物
能↓ 否
人、动物、 真菌、大多 数细菌
合成物质 储存能量
有机物
将无机
物无机合物成
绿色植物
自养
有机↓ 物
硝化细菌
生物
有机物
硫细菌、 铁细菌等
2、化能合成作用与光合作用比较
3、同化作用、异化作用与新陈代谢类型
3、同化作用、异化作用与新陈代谢类型
案例: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实验假设 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强,
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强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实验假设
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打孔器

打出小圆片30片。

②将小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
抽拉出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
重复几次。
实验假设
实验步骤
③将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 的烧杯中待用。 ④取3只小烧杯(培养皿),分别倒入20mL富含CO2的 清水。 ⑤分别向3只小烧杯中各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然后 分别对这3个实验装置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共47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共47张PPT)
⑵随着光照强度减弱,光合速率减慢,当减弱到一定的光照强度时, 光合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几乎相等,此时的光 照强度为光补偿点
图一
图二
1、图二曲线和图一曲线有何不同,A、B、C三点的含义是什么?
A
AB
B
B点之后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阳生 阴生
若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请把 它们区分出来。
B 和 B′点都表示 CO2 饱和点。
应用:“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
3.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应 增大昼夜温差:

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夜晚适当降温,以降低作物细胞 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保证有机物的积累,促进作物生长。
水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夏季中午温度高 蒸腾作用强 叶片缺水
气孔关闭
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二、1779年英格豪斯(荷兰)实验
黑暗
光下
①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 ②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一段时间后
结论:植物可 以更新空气
一段时间后
三、1785年,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 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四、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 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ch光合作用中c3c5atph的含量变化h减少atp减少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h2o合成量减少光照强弱co2供应丌变光照丌变减少co2供应含量上升ch2o合成量减少h相对增加atp相对增加条件c3c5h和atpch2o合成量光照减弱co2供应不变光照增强co2供应不变光照不变增加co2供应光照不变减少co2供应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增加hatp变化同步c3c5变化相反变化发生在短时间内后又建立新平衡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课件(共18张PPT)
事也不要去想,因为你无法决定将来。我们所能做的是享受当下,人必须全然地活在此时此刻,其余的都是妄念。二十四、每个人都会幻想各种美好的未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之付诸行动,这大概就是你与这些人的不同!一、身为一个人,水倒七
分满,话留三分软。不清楚我的路子,就别打听我的底线。二、喜欢一个人并不是回复他所有的动态,而是研究下面的可疑评论。三、车子有油、手机有电、卡里有钱!这就是安全感!指望别人都是扯淡!再牛的副驾驶,都不如自己紧握方向盘。四、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讨厌我,我也未必喜欢你,何必咄咄逼人费了口舌也讨人嫌,你闲得慌但是我没空陪你。
主要内容
学习基础
联系及作用
教材是在介绍了光合作用的色素和光合作用过程之后 引入此课题,并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酶一节中介绍了实 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些知识储备都为本课题的学习奠定 了基础。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并建立光强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课程知标识准目标 研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操作性。
教学过程
3、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
4、实验数据的分析与总结 分析异常现象和操作不规范之处
台灯与烧杯的距离(cm)
10
20
30
第一片叶漂起
叶片漂 第二片叶漂起 起的时 间(min) 第三片叶漂起
第四片叶漂起
教学过程
5、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结合本次实验的方法、原 则,采用新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CO2浓度 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思路
1.情境导入
4.实验数据的 分析及总结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提问:在果树栽培中,果农为什么要把过 密的枝条剪掉,对于光照的利用有什么好处?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原因是上一次滤液细线未干燥,即划下一次 线,使滤液线过粗或线上色素量较低 .
③把划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 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原因是由于摇晃,层析液接触液线,溶 解了色素
3.观察与记录
(1)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 带?说明什么?
(2)根据色素颜色,你能否判断至 上而下分别是什么色素?
(3)四条条带中,扩散的最远的是? 说明了什么?
(4)条带最宽的是?说明了什么?
(5)相邻的两条条带间,间距最大 的是哪两条条带,说明了什么?
(6)从颜色上可以看出上面两条条 带主色调是什么颜色?下面两条条带 主色调是什么颜色?
3.绿叶中的色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黄色) (约占1/4)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叶绿素
2.在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而形成弧 形色素带。 3.为什么滤液线要重复画,且线要细、直? 提示:重复画线是为了增加色素的浓度。画线细、直 是为了防止色素带之间出现重叠。
2.分离色素:
培养皿
层析液 插滤纸条
★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
4.层析时,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提示: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及(或没入)层析液,会使滤 液中的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使 实验失败。
使研磨
取材(5g新鲜色深素绿的叶片更)充分
中和酸性物质, 防止色素被破坏
研磨 :加入 10ml无水乙醇、 二氧化硅 、 碳酸钙 。
过滤(单层尼龙布)
收集(棉塞封口:防止乙醇挥发 和色素分子被氧化)
1.为什么提取液用无水乙醇而不用水?用丙酮可 以吗? 提示:色素是有机物,只能溶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 醇。也可以用丙酮代替,但是丙酮有一定的毒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优秀课件(58张)(共58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优秀课件(58张)(共58张PPT)
二是 待干燥后再重复2-3次 (4)分离色素时,注意不要让层析液没及 滤液细线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
色素
类胡萝卜素
(含量占1/4)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
(含量占3/4)
叶绿素b(黄绿色)
因色素中叶绿素含量较多,故植物叶片一般 呈绿色。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验 500多次
结论: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只有绿叶才 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4.1864 萨克斯 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
一半遮光
一半曝光
结论: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糖类)。
思考ing...
1.为什么要让叶片先置于暗处几小时? 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消耗掉
2.为什么让同一叶片的进行一半曝光,另一半遮 光? 为了进行对照,而在同一叶片进行可以避免植 物不同叶片的差异,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普利斯特莱通过 植物和动物之间进行 气体交换的实验,第 一次成功地应用化学 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 长,得知植物生长需 要吸收二氧化碳,同 时放出氧气。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1771 年英国的普利斯特莱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有时实验成功 有时实验失败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3.1779 荷兰英格豪斯 重复了普里斯特利的实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6.1938 鲁宾和卡门 氧气来自哪里
同位素 示踪法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7.1948 卡尔文 探究碳的途径
探明了CO2中碳在光合作用的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五、光合作用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光合作用总量与净光合作用量》
一、知识点归纳
绿色植物每时每刻都进行细胞呼吸,当在光下测定植物光合强度时,由于植物的细胞呼吸同时进行,因而实际测得的数值应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代数和(表观光合强度)。

如下图:
即在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时,应存在如下关系:
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叶绿体产氧量)=实测植物氧气释放量+细胞呼吸耗氧量。

2.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叶绿体消耗CO2量)=实测植物CO2消耗量+细胞呼吸CO2释放量。

3.光合作用葡萄糖净产量(葡萄糖积累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叶绿体产生或合成葡萄糖量)-细胞呼吸葡萄糖消耗量。

通常情况下,以下几种说法应分别代表不同的光合量。

⑴表示净光合量(表观光合量)
①植物(叶片)“吸收”CO2量或实验容器内CO2的减少量
②植物(叶片)“释放”O2量或实验容器内O2的增加量
③植物(叶片)“积累”葡萄糖量或植物重量(有机物)增加量
⑵表示总光合量(实际光合量)
①叶绿体“吸收”CO2量
②叶绿体“释放”O2量
③植物或叶绿体“产生”葡萄糖量
⑶相关图形分析:
甲图: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此时植物在外观上表现为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O2,该图应对应于戊图中曲线的B点。

乙图:该图表示叶绿体中吸收的CO2除来自线粒体外还来自外界,此时应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在外观上将表现为吸收CO2,同时向外界释放O2,该图应对应于戊图中的B点之后。

丙图:该图显示叶绿体不吸收CO2,即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有细胞呼吸(处于暗处),此时,植物释放的CO2=线粒体释放的CO2,植物外观上表现为从外界吸收O2向外界释放CO2,该图应对应于戊图中的A点。

丁图:该图表示植物的细胞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即线粒体所释放的CO2,除一部分被叶绿体捕获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一些CO2将释放到外界,此时植物的外观表现为从外界吸收O2向外界释放CO2,该图应对应于戊图的AB段。

二、典例分析
例1.如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不同温度(15℃和25℃)下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

请回答:
⑴若图2表示的是该绿色植物的氧气释放量时,则应当是光照强度为千勒克斯时的测定值,若图表示的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时,则应当是在光照强度为千勒克斯下的测定值。

⑵如果在阴雨天,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产量?。

请利用图2左边的数据阐明其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因子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识图能力、理解分析能力。

⑴若图2表示植物释放量(净光合量)时,图中显示25℃时氧气释放量为50ml/h,15℃时为40 ml/h,从图1可知应当为8千勒克斯时的测定值。

若图2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量(总光合量),结合两图:25℃下O2总生产量为50ml/h,呼吸消耗量为20ml/h,即净释放量为30ml/h;15℃下O2总产生量为40 ml/h,呼吸消耗量为10 ml/h,即净释放量也是30 ml/h,从图1知是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下的测定值。

⑵在阴雨天,光照很弱,光反应减弱,而使有机物合成减少,为保证产量,应适当减弱作物的呼吸强度,这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温度而实现。

因为图1可知在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时,15℃下净光合量要高于25℃。

【答案】⑴8 5 ⑵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时,15℃下植物净光合速率大于25℃下的净光合速率(或15℃下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低于25℃下呼吸作用强度)
反馈练习:
1.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7℃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27~29℃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30℃下实际光合速率为2 mg/ h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