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书报告会
草房子读书汇报 (2)
![草房子读书汇报 (2)](https://img.taocdn.com/s3/m/170d6e3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e.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草房子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先生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书以鲁迅先生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下面将从书籍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对我的启示三个方面对《草房子》进行汇报。
首先,草房子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家的悲惨遭遇。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孙少安的小学教师,他和妻子秀英住在一间破旧的草房子里。
他们的生活十分贫困,每天都过着勉强维持生计的日子。
然而,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贫穷而失去希望,他们努力工作,努力向上,希望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社会的不公和命运的捉弄让他们陷入了更加困境的境地。
最终,孙少安因为一次误会被陷害,被迫离开家乡,流亡他乡。
整个故事充满了悲情和无奈,展现了封建社会下普通人的悲惨命运。
其次,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在《草房子》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他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以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和无奈。
鲁迅先生的语言简练而有力,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的比喻,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他通过对于封建社会的揭露和批判,让读者对于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读完《草房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贫穷并不是一个人的错,而是社会制度的问题。
孙少安和秀英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努力工作,努力向上。
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示,让我明白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对于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也让我对于社会的不公有了更多的思考。
总结起来,鲁迅先生的《草房子》是一部揭示封建社会黑暗的重要作品。
通过对于孙少安和秀英的描写,鲁迅先生展现了普通人的悲惨命运和社会的不公。
他的写作风格犀利而深刻,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和无奈。
草房子读书心得报告10篇
![草房子读书心得报告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afab3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7.png)
草房子读书心得报告10篇草房子读书心得报告1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这就是油麻地。
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这些都出自于曹伯伯的纯美小说《草房子》。
故事中最撼动人心的莫过于秦大奶奶。
她是书中最顽固的一个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龟缩在小学的西北角,是学校的一个污点,学校花费了十几年也没能将她赶出校园。
在当地人的眼中,她是个可恶的老婆子,总在学校里搞破坏。
然而在一个春季,她冒险救了落水的乔乔。
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顾下,半个多月后才勉强下地。
从此,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动离开校园、用拐杖赶走闯进校园的鸭子,用拐杖关她够不着的窗……最后,她竟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永远地离开了。
故事中最让我敬佩的就是细马。
初次看到细马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只马的名字,但后来才知道他是岳二爷与岳二妈从岳大爷家带来的岳大爷最小的儿子。
他长的很精神,喜欢笑,十分爱说话。
在油麻地小学,他变了,变的孤单,无助,没有人听的懂他满口的江南口音,他感到一个哑巴才有的压抑。
他是那样的可怜。
这使他不想再上学,他去放羊,以此来填空他最脆弱的地方。
几次交谈,使桑桑和他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他那顽强的品质十分令人敬佩。
故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桑桑了。
他得过一种怪病,叫鼠疮,脖子上有一个肿块,使人疼痛难忍。
桑桑和他爸爸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与诊所,吃遍了无数的苦药与偏方。
我与主人公桑桑同乐同悲。
当看到桑桑生病时,怕桑桑会死掉,我心里默默祈祷,保佑桑桑能够度过难关,桑桑也曾体会过痛苦和绝望。
最终战胜了邪恶的病魔。
在这灰暗的几个月里,桑桑变得懂事了、坚强了,同时也不那么看重名利与得失。
都说在生死边沿走过一遭的人,才会更珍惜生命中的点滴,桑桑就是这样。
我从书里学到了陆鹤的雪中送炭,不记前嫌;学到了纸月默默无闻地奉献,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学到了杜小康能屈能伸,敢做敢当的高尚品德……草房子读书心得报告2这个暑假里,我读了《草房子》,它的故事发生在一片美丽的油麻地。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e12ec6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0.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草房子是一本由曹文轩所著的长篇小说,以文革时期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变迁。
本次汇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故事梗概、主要人物、主题与意义以及个人感悟。
一、故事梗概草房子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一个小村庄,主要环绕着一个农民家庭展开。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白石的男孩,他的家庭生活虽然贫困,但充满了温暖和快乐。
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村子里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白石的父亲被打成“地富反坏右”,家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白石的母亲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城里打工,留下白石和他的姐姐在草房子里独自生活。
在这个困境中,白石和他的姐姐努力学习,希翼能够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主要人物1. 白石:故事的主人公,一个聪明勤奋的男孩,渴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2. 白石的父亲:一个善良朴重的农民,被打成“地富反坏右”,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
3. 白石的母亲:一个坚毅的女性,为了养家生活,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城里打工。
4. 白石的姐姐:一个聪明勤奋的女孩,和白石一起努力学习,希翼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5. 李老师:白石的老师,是一个富有爱心和耐心的人,对白石和他的姐姐赋予了不少匡助和鼓励。
三、主题与意义《草房子》通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故事,揭示了文化大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冲击和改变。
小说中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无论是白石的父亲还是村里的人们,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同时,小说也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白石和他的姐姐通过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这个故事,曹文轩告诉我们,惟独通过知识和努力,才干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四、个人感悟读完《草房子》后,我深受触动。
这本书通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变迁。
在白石的家庭遭遇困境时,他们并没有抛却,而是通过努力学习,希翼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努力的价值。
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我们愿意去学习和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草房子读书心得报告(通用20篇)
![草房子读书心得报告(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0c68f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69.png)
草房子读书心得报告(通用20篇)草房子读书心得报告篇1这几天,我读完了《草房子》一书,这本书里有桑桑和他的同学、老师,还有他们家长的故事.秃鹤是一个秃子,在三年级前,他对自己的光头并不在意,而在有一天,屠夫丁四要摸他的光头,并给他一块肉做交换,秃鹤并没让他摸,而把那块肉丢到了大道上,从此,如果谁想摸他的头,他就跟谁急.有一次,他的同桌将他头顶上的帽子摘了下来,不停的传给别人,最后传到了阿恕的手里,阿恕将它挂在了旗杆上,而秃鹤再也没有带帽子.桑桑的父亲是油麻地小学的校长,是这一带的名人,他的儿子桑桑,是油麻地小学的一名学生.桑桑非常调皮,有一次,他将家里的蚊帐拆了下来,改装成了一张网,在河里捞了许多鱼虾,结果他受到了母亲的惩罚,就是将他的蚊帐拆了下来,让蚊子把他叮了个满身红包.但桑桑也很勇敢,有一天早上,他要到板仓那去找纸月,突然看见有几个小男孩正在欺负纸月,他奋不顾身,和那几个小男孩打了起来,最后,那几个欺负纸月的小男孩再也不敢欺负纸月了.纸月是从板仓小学转学来到油麻地小学的,她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会背诵许多诗歌,人也长的很秀丽.杜小康家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一家,在油麻地小学,除了老师温幼菊以外,就只有他自己带口罩了,而且油麻地小学只有他自己有一辆自行车,学生中也只有他自己有一条皮带.然而,有一次,杜小康的父亲开船出去卖货,结果不小心撞在了大拖驳上,他被救上来时,双目发直,站也站不起来了.杜小康也只好将自行车卖掉,停止了学业,带着父亲到处治病.在这本书里,我看见了一个个孝顺、坚强、勇敢的同学们,我要学习他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草房子读书心得报告篇2读曹文轩写的书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我刚刚读完的这本《草房子》也是,每次只要一捧起《草房子》,就会吸引着我不忍释书。
《草房子》以油麻地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的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发生的许多故事为主导,细细品味,自己也犹如置身于其中,与书中的人物一起感受忧伤和快乐,好像他们不是文字堆积出来的,好像就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和你在一起。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9e54d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f.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草房子是一本由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次读书汇报将对该小说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以及思想内涵进行详细介绍。
一、主要内容草房子是一部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手法的小说,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和社会问题。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北方农村,主要围绕着贫困农民家庭的命运展开。
小说以主人公光头强的视角展开,他是一个贫困农民,生活在一个草房子里。
他与妻子小福子和儿子阿光一起艰难地生活着。
故事中,光头强为了生计,不断努力工作,但却始终无法改变贫困的现状。
他的儿子阿光也因为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终被迫辍学。
小说中还描写了光头强与其他农民的关系。
他们之间存在着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复杂关系。
在农民们的生活中,贫困、疾病、自然灾害等问题时常困扰着他们,使他们无法摆脱贫困的困境。
二、人物形象草房子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真实,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命运。
1. 光头强:主人公,贫困农民,勤劳善良,为了家庭努力奋斗,但命运始终不如意。
2. 小福子:光头强的妻子,善良贤惠,默默支持丈夫,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
3. 阿光:光头强的儿子,聪明机智,但因为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4. 阿光的同学们:代表了农村孩子们的命运,他们与城市孩子们的教育机会存在差距。
5. 光头强的邻居:描写了农民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善良的,也有自私的。
三、思想内涵草房子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真实描写,展现了贫困农民的困境和社会问题。
小说中充满了对贫困的痛苦的描写,同时也表达了对贫困农民的同情和关怀。
小说中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如贫富差距、教育不公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揭示,草房子呼吁社会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并提出了对农村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此外,草房子还强调了人性的光辉和希望。
尽管光头强一家生活贫困,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善良和乐观的态度,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说通过表现光头强的坚韧精神,传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32042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e.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草房子是一本由曹文轩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本书以小男孩草房子的成长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他在农村的生活和学习经历。
本次汇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作者简介、作品概述、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主题与意义。
一、作者简介曹文轩,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获得多个文学奖项,包括国际安徒生文学奖。
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而著称,深受读者喜爱。
二、作品概述《草房子》是曹文轩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于2004年出版。
书中通过小男孩草房子的视角,展现了他在农村的成长经历。
草房子是一个聪明、勤奋、善良的孩子,他热爱学习,希望能够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主要人物1. 草房子:本书的主人公,一个聪明、勤奋的小男孩,热爱学习,有着积极向上的心态。
2. 草房子的父母:勤劳善良的农村父母,尽力供养草房子上学,支持他追求知识的梦想。
3. 草房子的老师:一位敬业的农村教师,关心学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四、故事情节《草房子》以小男孩草房子的成长故事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展现了他在农村的生活和学习经历。
草房子从小就对知识充满渴望,但由于家境贫困,他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学校的日子里,草房子结识了许多好朋友,他们一起努力学习,互相帮助。
草房子的父母虽然经济拮据,但他们尽力供养草房子上学,给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草房子也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为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做出了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房子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成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
他的故事鼓舞了许多人,激励他们追求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五、主题与意义《草房子》通过草房子的成长故事,探讨了教育与成长的重要性。
作品强调了知识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勤奋和毅力的价值。
草房子不仅展示了一个农村孩子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更展示了他内心的坚持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2fff9e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6.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一、引言草房子是我最近读的一本书,该书是由曹文轩所著,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友情和成长的故事。
本次汇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书籍概述、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主题和思考。
二、书籍概述《草房子》是中国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作品之一,于2002年出版。
该书以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为背景,通过描述主人公小兵和他的家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农村生活中的温情和喜怒哀乐。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主要人物1. 小兵:本书的主人公,一个聪明机智的男孩,对家庭充满责任感,是家人的顶梁柱。
2. 爸爸:小兵的父亲,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对家庭非常关心和爱护。
3. 妈妈:小兵的母亲,一个善良而勤劳的农妇,是家庭的中心和支持者。
4. 大姐:小兵的姐姐,一个温柔贤惠的姑娘,对小兵非常关心。
5. 小妹:小兵的妹妹,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是全家的宝贝。
四、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一个农村小院里。
小兵的家庭虽然贫穷,但是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小兵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孩子,他在学校表现出色,并且帮助家人做家务。
然而,由于家庭贫困,小兵的父亲决定卖掉草房子,用来支付小兵的学费。
这对小兵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非常害怕失去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在面对困境时,小兵没有放弃,他决定通过努力工作来保护家庭。
他在农田里辛勤劳作,帮助父亲种庄稼,同时也在学校努力学习。
小兵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在学校取得了好成绩,并且赢得了全校的赞誉。
然而,小兵的家庭仍然面临着经济困难。
为了帮助家人渡过难关,小兵决定参加一个写作比赛,希望能够获得奖金。
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小兵坚持不懈地努力写作,并最终赢得了比赛。
他用奖金为家人购买了一套新的房子,让全家人重拾幸福和希望。
五、主题和思考《草房子》主要探讨了家庭、友情和成长的主题。
通过描述小兵和他的家庭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努力,书中传达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力量。
同时,书中也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小兵和他的朋友们在困难时互相支持和帮助。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8e4430f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a.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一、引言草房子是由鲁迅先生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次汇报旨在通过对《草房子》的阅读与分析,探讨其主题、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加深对这部经典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二、主题分析《草房子》以草房子为象征,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农民阶级的苦难。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阿Q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他的屈辱、挫折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抗。
通过这一主题,鲁迅先生对封建制度的丑陋和农民阶级的痛苦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和批判。
三、人物塑造1. 阿Q: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贫苦农民,具有典型的农民特征。
他性格懦弱、自卑,但又具有一定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
通过阿Q的形象,鲁迅先生刻画了农民阶级的特点和命运。
2. 各类人物:小说中还出现了一系列各类人物,如地主、豪绅、学生、商人等。
这些人物形象鲜明,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个性特点,用以展现封建社会的丑恶和农民阶级的困境。
四、情节发展1. 阿Q的屈辱与反抗:小说一开始,阿Q就遭受了地主的欺凌和屈辱。
然而,阿Q并没有完全妥协,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反抗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这些反抗行为虽然并没有带来实质的改变,但却展现了阿Q内心的坚强与不屈。
2. 阿Q的幻想与现实:阿Q有时会沉浸于幻想之中,幻想自己是一个英雄,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现实却一次次地将他打回原形,使他陷入更深的绝望和无力感。
3. 阿Q的最终崩溃:小说最后,阿Q在一次与地主斗争中失败,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这一场景象征着阿Q内心的最终崩溃,也反映了农民阶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力与无助。
五、艺术特点1. 独特的叙事方式:《草房子》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既有第三人称的叙述,又有第一人称的插话。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小说更具有戏剧性和生动性,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 精彩的语言描写:鲁迅先生的语言描写极为精彩,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绘,使人物和情节栩栩如生。
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描写,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草房子读书报告
![草房子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b49f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d.png)
草房子读书报告
《草房子》读书报告
《草房子》是贾平凹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中一部
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本书以乡村为背景,塑造了一群个性鲜
明的乡土人物,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们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六光的小男孩,在一个小山村里与母亲
和姐姐共同生活。
小说以他的视角展现了村里的种种风土人情,
描绘了这个小山村的独特风光和它的独特乡土文化。
在书中,我
们看到了很多村民的命运,有火花女孩砸锅卖铁要读书的决心,
也有妇女们将忍辱负重的一生奉献给了家庭,还有全村人愚昧无
知的顽固与保守。
在这个独特的村庄里,六光与三姑、媒婆、绵
羊等各种角色构成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乡村世界。
贾平凹先生用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村庄和人性,描述了乡村文化
的独特魅力。
他的用词精细、生动,句子简练、奇妙,含义深远,在此基础之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使人们对这些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总之,《草房子》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乡村小说,展现了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我们了解乡村文化和中国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乡下人们的内心世界,读完之后我受益匪浅。
我相信它也会给许多其他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值得大家去细细品味。
草房子读书报告
![草房子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80cfe84028915f804dc2e0.png)
草房子读书报告这本书写了油麻地里六年发生的事情,有温暖,有感动,有快乐,有悲伤,有成长,也有苦难。
桑桑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他也是桑校长桑乔的儿子。
有一次桑桑的爸爸妈妈没有在家时,他喂鸽子时,想自己有一个温暖的家而白家的鸽子却没有,引起了他自己的兴趣,于是,他叫来他的好朋友阿驽和朱小鼓一起为鸽子修筑房子,桑桑把自家的橱柜进行改装,然后把这个房子稳稳的挂在屋檐下,看到鸽子们的新家。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到傍晚,桑桑的爸爸妈妈回家时看见自己的柜子挂在了屋檐下,心想一定是桑桑做的。
于是教训了他一顿。
第二次是桑桑见别人用网打鱼虾,每次都能打捞出不少来,于是桑桑回家,把爸妈的蚊帐在两三下扯下来,并做成一个渔网,他又叫阿驽,乘着一只赶鸭的木船去打鱼。
到了中午爸爸妈妈回来时发现桶里有两三斤鱼虾,就问桑桑哪来的,桑桑只说了打的,妈妈并没有注意到,后来吃完时吃完饭时才发觉不对劲,不幸被柳柳说出了真相,于是桑桑的妈妈为了惩罚他把他的蚊帐扯下来,第二天早上只见桑桑浑身有通红,认识到了蚊账在夏天的重要性。
秦大奶奶让我非常感动,刚开始秦大奶奶与学校之间很不和,有一次油麻地小学的乔乔为了采一朵花掉进了水里,这时秦大奶奶不顾自身就跳进水里把在水中的乔乔救了出来,可是自己却深入水中。
乔乔的哭声吸引了附近的大人,大人们跳进水中把深水中的秦大奶奶救了出来,在去医院的路上,组织营救的桑乔让孩子们一起大叫而又有节奏地叫着“秦大奶奶——秦大奶奶……”后来秦大奶奶吐了一大口黄色的水,顺着从牛背上流淌下来。
秦大奶奶醒来后一躺就是半个多月,一日三餐都是由桑桑的母亲来做的。
到了秦大奶奶能活动自如的时候,她每天都抱着一只鸡和鸭子鹅子到镇上去卖掉,到下午两手一空回来。
不久,秦大奶奶的鸡鸭鹅就没有了,秦大奶奶与学校之间和好了,如果外人动学校里的东西,秦大奶奶就会阻止他并教训他,后来秦大奶奶经常去学校溜达,有一次,不,最后一次秦大奶奶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与油麻地的男女老少永远的离开了,但是她对油麻地小学的心是永不磨灭的,他在人们中的心也是不变的。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1d13424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9.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草房子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一部代表作品,是一本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手法的小说。
本次读书汇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草房子》进行分析和总结:作品背景、主要人物、情节梗概、主题思想以及对读后感的个人理解。
一、作品背景《草房子》是鲁迅于1923年发表的小说,描写了中国旧社会的黑暗、贫困和压迫。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城镇的草房子里,主要围绕着一个贫穷的家庭展开。
二、主要人物1. 老舍: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勤劳的农民,为了生计而努力工作。
2. 老舍的妻子:一个善良而勤劳的妇女,为了家庭的幸福默默付出。
3. 老舍的儿子:一个聪明而机智的孩子,他在贫困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希望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情节梗概《草房子》以老舍一家为中心,通过他们的生活展示了中国旧社会的贫困和艰辛。
故事中,老舍一家住在一个破旧的草房子里,生活十分困苦。
老舍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每天早出晚归地劳作,但收入微薄。
妻子在家照料孩子和做家务,生活过得苦不堪言。
儿子则在这个贫困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希望能够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社会的不公使得他们的努力变得微不足道。
最终,老舍一家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仍然生活在贫困和压迫之中。
四、主题思想《草房子》通过描写贫困家庭的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现象的批判。
作品中展示了中国旧社会的黑暗和压迫,呼吁人们关注社会底层的困境,同时也反思社会制度和人性的问题。
作者通过描写贫穷的家庭,揭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贫困的根源,同时也表达了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五、读后感《草房子》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通过对贫困家庭的生活的描写,使人们对社会的不公和贫困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语言简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贫困家庭的辛酸和无奈,也更加关注了社会底层的困境。
同时,我也思考了社会制度和人性的问题,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和解决这些问题。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f1af2d2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2.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一、引言草房子读书汇报是对草房子读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旨在分享个人的阅读心得、知识收获以及对书籍的评价。
本次读书汇报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介绍所阅读的书籍的基本信息;其次,分析书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最后,总结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悟。
二、书籍基本信息本次读书汇报的书籍为《草房子》。
该书是当代作家曹文轩所著,以乡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与深刻的人性思考。
《草房子》是一本长篇小说,共有十五章节,全书约有30万字。
作品以第一人称叙述,主要围绕着男主人公小六的成长经历展开。
小六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磨难和困惑,但他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人。
三、主要观点和思想1. 农村生活的真实描写《草房子》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农村人民的艰辛生活和对未来的期盼。
作者通过对农村人物的塑造和生活细节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农村的真实与淳朴。
2. 人性的复杂性和纯真的追求小六作为主人公,他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痛苦,但他从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他在困境中保持着纯真和善良,同时也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他既有温柔善良的一面,也有对权力和利益的追逐。
3. 对于知识和教育的重视《草房子》中强调了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
小六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逐渐摆脱了贫困和无知的局限,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人。
作者通过小六的成长经历,呼吁人们要重视教育,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四、个人理解和感悟读完《草房子》,我深受触动。
这本书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写,让我对农村人民的辛勤付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同时,小六的成长经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努力学习和思考,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此外,我还从书中学到了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
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重要工具,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我们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d33e69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c.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一、引言草房子读书汇报是对《草房子》一书的深入阅读和综合分析的一次总结性报告。
本次汇报旨在通过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探讨,展示我对该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二、小说概述《草房子》是中国作家鲁迅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农村的贫困与苦难。
故事主要围绕着农民阿Q展开,通过他的遭遇和思想变化,揭示了社会的丑陋和人性的扭曲。
三、人物形象分析1. 阿Q阿Q是本书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贫苦农民,性格急躁、自卑、自负。
他在面对社会的压迫和挫折时,表现出了一种自欺欺人的乐观和无知。
阿Q的形象鲜明地展示了小人物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悲剧。
2. 王胡王胡是阿Q的对立面,他是一个富有的地主,具有权力和地位。
他对阿Q进行剥削和压迫,是阿Q的敌人。
王胡的形象代表了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四、主题思想分析1. 封建社会的黑暗《草房子》通过描写农民的生活和遭遇,展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一面。
小说中的贫困、压迫、剥削等现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作者通过揭示这些问题,呼吁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和改变。
2. 人性的扭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表现出了人性的扭曲。
阿Q的自卑、自负,以及对权力的向往和崇拜,展示了人性的丑恶一面。
同时,王胡等地主阶级的残暴和剥削,也揭示了人性的黑暗和贪婪。
五、阅读心得通过阅读《草房子》,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真实的描写,让我对社会现象和人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启示作用。
六、结语通过本次草房子读书汇报,我对《草房子》一书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揭露,更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希望通过我的汇报,能够激发更多人对这部作品的兴趣,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89b3d6c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5.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草房子是一本由中国现代作家鲁迅所著的小说,该书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而闻名。
本次读书汇报将对《草房子》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以及对我的影响进行详细介绍。
一、主要内容《草房子》是一部以小说形式呈现的长篇散文作品,以作者鲁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故事。
故事发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小村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阿Q的农民。
小说以描写阿Q的生活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和描写,展现了他的贫困、无知、愚昧和自卑等特点。
同时,小说还揭示了中国农民社会的封建压迫、道德沦丧和人性的丑恶。
二、人物形象1. 阿Q:阿Q是本书的主人公,一个贫穷、愚昧而自卑的农民。
他具有懒散、浮躁、自卑的性格特点,常常用自嘲和幻想来掩饰自己的失败和挫折。
阿Q虽然是一个失败者,但他的形象却代表了中国农民的普遍命运。
2. 阿Q的同村人:小说中还描写了阿Q的同村人,包括村长、村民、足球队队员等。
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通过与阿Q的对比,突出了阿Q的悲剧命运和社会环境的压迫。
三、主题思想1. 封建社会的压迫:《草房子》通过描写阿Q的生活,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
阿Q无法摆脱贫困和愚昧,他的人生注定了只能在封建社会的底层挣扎。
2. 个体命运与社会环境:小说通过阿Q的形象,探讨了个体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阿Q的失败不仅是他个人能力的问题,更是封建社会环境的限制和压迫的结果。
3. 自卑与自嘲:阿Q常常用自嘲和幻想来掩饰自己的失败和挫折。
这种自卑和自嘲的心态体现了中国农民普遍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农民的精神压迫。
四、对我的影响《草房子》这本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农民的困境。
阿Q的形象让我对贫困和社会不公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其次,小说中揭示的个体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让我意识到,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固然重要,但社会环境和制度对个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2771dd6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9.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草房子是一本由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该小说以揭示封建社会黑暗面和呼唤人民觉醒为主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本次读书汇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作品背景、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以及对我的启示。
作品背景:《草房子》的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中国农村,时代背景是晚清的农村社会。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封建社会秩序逐渐瓦解,西方列强入侵,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主要人物: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阿Q、阿长、赵太爷、阿珠等。
其中,阿Q是一个典型的农民,他具有自卑、自负、懒散、贪婪等特点,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中底层人民的缩影。
阿长是一个地主,他代表了封建社会的剥削者。
赵太爷是一个官僚,他代表了清朝末年的腐败和黑暗。
阿珠是一个贫苦的农村妇女,她忍受着社会的不公和命运的摧残。
故事情节:小说以阿Q为中心展开,通过描写阿Q的一系列遭遇和行为,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农民的悲惨生活。
阿Q在小说中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但他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反而变得更加愤世嫉俗,最终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主题思想:《草房子》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注。
小说通过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剥削,呼唤农民觉醒和反抗。
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黑暗和不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我的启示:《草房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首先,它让我认识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让我深感自己的幸运和责任。
其次,它教会了我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要像阿Q那样自暴自弃。
最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社会正义和人民福祉的关注,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应该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草房子》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通过对封建社会黑暗和农民命运的揭示,它引发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它通过阿Q这个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封建社会的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同时呼唤人民觉醒和反抗。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e1d2f1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c.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一、引言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农村家庭的生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
本次读书汇报将对《草房子》这部小说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总结,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人物塑造1. 主要人物小六:本书的主人公,一个聪明机智的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家庭的命运。
父亲:一个懦弱而无能的人,无法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
母亲:一个坚毅的女性,为了孩子的幸福而不断努力。
爷爷:一个智慧而朴重的老人,赋予了小六许多人生的启示。
小红:小六的妹妹,天真可爱,是小六的精神支柱。
2. 人物形象描写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塑造了每一个人物的独特形象。
例如,小六被描绘成一个聪明机智的少年,他勇敢地面对困境,努力寻觅改变命运的机会;父亲则被描绘成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不敢承担责任,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母亲则是一个坚毅的女性,她为了孩子的幸福而不断努力。
三、情节发展1.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中国农村,小六的家庭生活贫困困苦,但他们一家人仍然努力生活着。
2. 故事起承转合故事一开始,小六的家庭陷入了困境,父亲因为赌博欠下巨债,家庭陷入了危机。
小六为了改变家庭的命运,决定去城市餬口。
在城市中,小六遇到了许多难点和挫折,但他从不抛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3. 高潮和结局故事的高潮是小六成功地开了一家小店,经营得很好。
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庭的命运,让父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最终,小六的家庭重新团聚,重建了幸福的生活。
四、主题表达1. 家庭的重要性《草房子》通过描写小六的家庭生活,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尽管小六的家庭生活贫困困苦,但他们一家人仍然相互扶持,共同面对难点。
这种家庭的团结和温暖给了小六力量,使他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2. 自强不息小六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少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家庭的命运。
他从不抛却,始终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梦想。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2cc9271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4.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一、引言草房子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
本次读书汇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作品背景介绍、主要人物分析、情节梗概、主题探讨以及个人感悟。
二、作品背景介绍草房子是鲁迅先生于1921年创作的一部小说,以描写中国农村社会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草子的生活经历的叙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
这部小说对于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三、主要人物分析1. 草子:本书的主人公,一个贫苦的农村青年。
他在贫困和压迫的环境下艰难求学,但最终因为生活的困境和社会的冷漠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 草子的父亲:一个懦弱而贫困的农民,对儿子的教育和成长缺乏关心和支持。
3. 草子的母亲:一个善良而勤劳的农妇,为了家庭的生计不断努力奋斗。
4. 阿Q:一个典型的小人物,他虽然聪明机智,但却没有正义感和责任感,最终成为了社会的受害者。
四、情节梗概草房子的故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草子的求学经历、草子的犯罪经历以及草子的悲惨结局。
1. 草子的求学经历:草子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他渴望知识,努力求学,但由于家庭的困境和社会的冷漠,他很难得到支持和帮助。
2. 草子的犯罪经历:在生活的困境和社会的冷漠下,草子逐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他先是盗窃,后来又参与了一起谋杀案,最终被捕入狱。
3. 草子的悲惨结局:在狱中,草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社会的黑暗。
他对自己的命运感到绝望,最终选择了自杀,以结束自己的痛苦。
五、主题探讨草房子这部小说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主题:1. 社会的黑暗:通过对农村社会的描写,草房子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贫困、压迫、冷漠等社会问题在小说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2. 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草房子通过主人公草子的命运展示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草子的犯罪和悲惨结局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3. 人性的扭曲与道德的沦丧:草房子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61b3a4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f.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一、引言草房子是一本由曹文轩所著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生活的真实情感。
本次读书汇报旨在通过对《草房子》的内容梳理和分析,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感,同时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
二、主要内容《草房子》以农民家庭为背景,通过讲述主人公杨春生一家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在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变迁。
以下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概括:1. 杨春生一家的生活环境杨春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和妻子王秀英、儿子杨光一起生活在一个简陋的草房子里。
他们的生活艰辛,但也有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家庭的热爱。
2. 农村社会的变迁小说中描绘了中国农村社会在20世纪上半叶的变迁。
从封建社会到农民起义,再到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革命,杨春生一家亲身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他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 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通过对杨春生一家成员的细致描写,刻画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杨春生勤劳朴实,王秀英善良坚强,杨光聪明机智。
他们在困境中互相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4. 情感表达与家庭关系小说中充满了对家庭的热爱和对亲情的渴望。
杨春生一家人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深厚的。
无论是面对困境还是幸福,他们始终相互支持,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
5. 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小说中既有人性的光辉,如杨春生的勤劳和善良,也有人性的黑暗,如杨光的自私和贪婪。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1. 线性叙事和回忆叙事相结合《草房子》采用了线性叙事和回忆叙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和叙述,将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2. 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作者曹文轩在《草房子》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农民家庭的生活和情感。
他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3. 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小说中融入了对中国农村社会历史的关注和思考。
草房子读书汇报
![草房子读书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d2efaf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f.png)
草房子读书汇报一、引言草房子是中国作家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文学风格的小说。
本次读书汇报旨在对《草房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读,探讨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二、作品概述《草房子》是鲁迅先生于1923年创作的一部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孙少安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封建社会下普通人的困境和苦难。
故事发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小村庄,主要描写了孙少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与家人、村民、地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三、主要人物分析1. 孙少安:本书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聪明而勤奋的少年。
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他不仅要面对贫困和饥饿,还要应对家庭的矛盾与冲突。
他通过读书和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2. 孙少平:孙少安的弟弟,他性格开朗,乐观向上。
他和孙少安一起经历了许多困境,但他总是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并给予孙少安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3. 孙少悦:孙少安的妹妹,她是一个聪明而独立的女孩。
在家庭困境中,她不仅要承担家务劳动,还要照顾弟弟们的生活。
她的坚强和勇敢给予了孙少安很大的启示。
四、思想内涵解读1. 对封建社会的批判:《草房子》通过描写孙少安一家的生活,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下普通人的贫困和苦难。
作品中的地主和官员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剥削,而农民则成为了他们无情压迫的对象。
鲁迅先生通过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揭示和批判,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愤慨。
2. 对传统道德观念的颠覆:《草房子》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示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颠覆。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和官员凭借权势和财富可以为所欲为,而普通人则被束缚在严苛的伦理道德之下。
孙少安通过读书和思考,逐渐摆脱了传统道德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
3. 对知识的追求和重视:《草房子》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
孙少安通过读书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鲁迅先生通过这一情节,呼吁人们要重视教育和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选择了适合学生阅读品味的文本,精心组织品读并设计了扎实有效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找”“写”“谈”“说”,让学生走进文字,让文字走进学生心灵。
师生浸濡在美丽的文字里,连六月的风也变得温柔多情。
——127班《草房子》读书报告会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天瓢》《青铜葵花》《根鸟》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
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
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
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是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1.李凯乐我所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或段落——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
这个句子或段落使我产生的感想——草房子是多么地美丽啊,使我有身临其境之感,让我产生了想去那惬意地晒晒太阳的遐想。
我的仿写——在我的想象中,完美的花园是:二三排玫瑰,二三排牡丹,几丛康乃馨和几丛郁金香交杂在一起,园中有一把椅子,椅子上再放一把扇子。
完美!(师评:只见景不见人,人的情绪却都藏在美景里,这样的情绪自然是对美好的无限向往!)2.赵呈瑜我所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或段落——高高的旗杆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总是在太阳光刚照亮这块土地的时候升起来,然后迎风飘扬,营造出一番迷人的风采。
这个句子或段落使我产生的感想——意境渲染得美,当阳光透过红旗而斜射到油麻地时,创造出一种温暖柔和的风景。
我的仿写——清澄的湖面上,无数娇艳的荷花,在向四下里散发着香气,她们婀娜的身姿随风摇摆,营造出一番曼妙的风采。
(师评:短短几句话,将荷花的妩媚动人描绘出来,“婀娜”“娇艳”用得极棒!)3.姚宇楚我所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或段落——白鸽在天上盘旋着。
当时正有着秋天最好的时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天空中闪着迷人的白光。
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做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
这个句子或段落使我产生的感想——这个句子将白鸽比作人来写。
“表演的欲望”更体现鸽子在飞翔时刻的优美,我感叹鸽子的聪明才智,不比人类差。
我的仿写——燕子在天空盘旋着。
当时正有着春天最旺盛的时光,燕群从天空飞过时,划过让人赞叹的图案。
这些小家伙居然在空中表演起了舞台剧,时时变换着样子,降落伞,三角形,大苹果……(师评:这个仿写真可谓是萌得可爱哦,燕子的轻灵活泼跃然纸上,由衷的喜爱流淌在字里行间。
)4.樊思佳我所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或段落——在桑桑听来,这声音是单调的,并且是重复的。
但桑桑又觉得它这清纯的、缓慢的声音是好听的,像秋天雨后树枝上的雨滴落在池塘里那么好听。
这个句子或段落使我产生的感想——雨中微波,朦胧的西湖之上,有位素衣仙人在弹琴,弹的是如同《高山流水》般的旷世奇曲,让人遐想连连。
我的仿写——在我看来,书是沉默的,并且是死气沉沉的。
但有时又觉得它是活的,是栩栩如生的,就像阿炳的人生一样跌宕起伏。
(师评:这个仿写空间虽小,跳跃性却极大,几个短短的句子,充满了辩证意味。
)1.樊思佳正面与侧面相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
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
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癣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
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无端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
(师评:正面侧面结合写秃鹤的“秃”,给人印象鲜明,寻找得极为确切。
)动与静相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
太阳才一露脸,天地间便弥漫开无形的热气。
而当太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闪了。
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抵抗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地下了头。
(师评:太阳的“静”,经过作者的妙笔点化,变得动感十足,当然,太阳的“动”与芦苇叶的“静”结合起来就是动静结合了。
)声与色的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再从顶上慢慢地灌上七天的水,就会落得一窑的好青砖。
熟坯经了水,就往外散浓烈的热气,整个窑顶如同被大雾弥漫了。
从西边吹来的风,又把这乳白色的热气往东刮来。
(师评:“色”有“声”无,再思量哦!)虚与实的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桑桑转过身来看着慧思和尚。
当时,太阳正照着大河,河水反射着明亮的阳光,把站在河边草地上的慧思和尚的脸照得非常清晰。
慧思和尚也正望着他,朝他微笑。
桑桑望着慧思和尚的脸,凭他一个孩子的感觉,他突然无端地觉得,他的眼睛似乎像另一个人的眼睛;反过来说,另外一个人的眼睛,似乎像慧思和尚的眼睛。
但桑桑却想不出这另外一个人是谁,一脸的困惑。
(师评:桑桑由此及彼的联想,由眼前的“实”想到他内心的“虚”,虽然与写景的虚实比起来,不够确切,但是就这段而言,联想的运用是一定的。
因此,也能算是虚与实的结合吧!)点与面的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桑乔说:“你想想,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戴顶老头帽,叼着一支烟袋,躬着身子在台上走;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穿一件老大妈的蓝布褂儿,挎着个竹篮子,双手扣着在台上走,这本身就是戏。
”(师评:只见点,不见面,不算点面结合。
)远与近的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师评:远处是月光,是大河,近处是油麻地,是师生们,这样的远近其实是陈述着一个少年的心事。
)细节手法之《草房子》中的例子——桑桑突然不安起来,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样子:没有穿鞋,两只光脚脏兮兮的;裤子被胯骨勉强地挂住,一只裤管耷拉在脚面,而另一只裤管却卷到了膝盖以上;褂子因与人打架,缺了纽扣,而两只小口袋,有一只也被人撕得只有一点点连着。
(师评:这里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桑桑可怜兮兮的样子跃入读者的眼帘,一个打架后落魄的少年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
但是读起来,却没有那么地伤感与落寞,反而有一种明朗之感。
)2.赵呈瑜正面与侧面相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纸月一直坐在一棵小谏树下,抓住那束花,呆呆地望着大河。
她离家最远,她在想外婆:回去迟了,外婆会担忧地走到路口来等她的。
想到天黑,一个人走在路上,她心里有点儿害怕了。
(师评:这里是纸月的心理描写,是从正面进行描写的,侧面描写的踪迹无法可寻。
)动与静相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太阳慢慢地西沉。
在地里觅食的乌鸦,正叫着在夕阳里滑动,向栖身的林子飞去。
风从河上吹来了傍晚时的凉意。
(师评:这是动静结合的典型例子,太阳为静,乌鸦们为动,一静一动,景色唯美。
)声与色的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眼看着天就要黑下来了。
远处的村落里,已传来了呼鸡唤狗的声音。
(师评:“呼唤”为声,“黑”为色,村落里傍晚拉开帷幕。
)点与面的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杜小康头也不回,仿佛这天地间,就他独自一人坐在犹如万丈深渊的断桥头。
(师评:“点”是杜小康,“面”是天地间,杜小康内心的孤独在天地间显得尤为显豁。
)远与近的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过了不一会儿,大船的影子就在孩子们的视野里变得大起来,并且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师评:这是由远及近的描写,孩子们的活泼纯真在大船的影子身上渐行渐近,越来越清晰。
)细节描写手法之《草房子》中的例子——只要一有排练,她马上就能知道。
知道了,马上就搬张小凳子拄着拐棍来看。
她能从头至尾地看,看到深夜,不住地打盹儿,也还坐在那儿看。
(师评:这里的细节描写很入微地写出了秦大奶奶对看戏的痴迷,这种淳朴的挚爱很能打动人。
)3.郝康鑫正面与侧面相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每到秋后,那枫树一树一树地红起来,红得很耐看。
但这个村子里,却又许多秃子。
他们一个一个地光着头,从那么好看的枫树下走,就吸引了油麻地小学的老师。
停住脚步,在一旁静静地看。
那些秃顶在枫树下,微微泛着红光。
在枫叶密集处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
(师评:对秃顶的描写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来写,秃顶能吸引大家瞩目的目光,可见秃顶的特征非常鲜明。
本来秃顶是一件让人倍感难堪的事情,作者辅之以枫叶写,则具有了一种别样的唯美情调。
)动与静相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雨沙沙沙地打在竹叶上,然后从缝隙中滴落到他的秃头上。
他用手摸了摸头,一脸沮丧地朝河上望着。
水面上,两三只羽毛丰满的鸭子,正在雨中游着,一副很快乐的样子。
(师评:雨点沙沙沙,鸭子雨中游,这些灵动的画面给河水增添了灵动的气息,找得很贴切。
)虚与实的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月亮像是静止的,又像是飘动的。
他猜测着蒋一轮和白雀:他们是坐着呢?还是站着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呢?(师评:桑桑在月光的笼罩下,由此及彼地联想着,眼前为实,想象为虚。
)点与面的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清淡的月光,从窗外照进来,也把窗外的一株竹影投进来,直投在他们的脸上。
秋风一吹,竹子一摇,那些影子就虚虚幻幻地晃动着。
(师评:竹影与秋风,不能算严格地点与面,但这里对竹影的描绘却是那样的细腻动人,情境浪漫。
)远与近的结合之《草房子》中的例子——偶然抬头一看,见路上正走过一个背着包袱的孩子来。
他几乎惊讶得要跳起来:那不是细马吗?他不相信,就揉了揉眼睛,双脚不由自主地往前走着,仔细地看着:细马!就是细马!他扔掉手中赶羊的树枝,翻过大堤,一路往邱二爷家跑,一边跑,一边大叫:“细马回来了!细马回来了……”(师评:这段由远及近的叙述,彰显了人物内心的欢快与激动,作者的层次感非常强,读起来不费力,呼之欲出。
)1.李凯乐桑桑:桑桑是一个有些淘气,又很仗义,特别有个性的小孩儿。
文中讲“桑桑就是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太一样。
”没错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无不彰显出他的个性。
桑桑的个性就像是一盏明灯,我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