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doc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知识..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3.理解免疫的概念;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4.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教学重点1.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其区别..教学难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二、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人体三道防线的多媒体动画软件..2.学生准备:复习传染病的知识..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流感或乙脑等传染病流行时;为了大家的健康;家长会采取一项措施;就是带领你们去——学生:打预防针..教师:对;那么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打预防针呢学生:因为不打预防针的人往往会患病;而打过预防针的人会安然无恙..教师:对;这一现象就涉及到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内容;学习过这一节之后;我们就会清楚其中的奥秘了..板书: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分析资料;引出重点教师:我们知道;人体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学生:皮肤..教师:那么皮肤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学生:保护身体内部结构、调节体温……教师:除了同学们刚才提到的;皮肤以及黏膜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功能..下面;先听老师讲一件事多媒体2: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能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这时发现这些病菌的数量——学生:增加了教师:不;情况恰恰与同学们预料的不一样;那些病菌非但没有增加;90%以上的反而被我们的皮肤消灭了..学生:没想到我们的皮肤这么厉害..教师:那么请大家想一想;究竟我们的皮肤还具有什么功能呢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呢学生: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杀死了..教师:对;我们的皮肤和黏膜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所以皮肤和黏膜组成了我们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思考:多媒体3;为什么人能在大量病原体生活的环境中生活板书:一、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学生:老师;既然有第一道防线;也就是说还有第二道或者还有第三道..教师:的确是这样;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板书: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学生:老师;这些知识可真难记..教师: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更形象说明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内容:两段动画教师:看了这段动画片;前面的问题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实际上;上述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的作用;所以我们把这两道防线叫做非特异性免疫或先天性免疫..对照多媒体14讨论:学生:老师刚才说人体有三道防线;那第三道防线是什么呢教师:接下来我就来说第三道防线..我们还是来看一段动画片..板书: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教师:同学们知道了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关系;那么请大家根据上述知识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出过水痘的人就不会再出水痘了呢学生: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在水痘病毒的刺激下产生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等人病好之后;抗体还存留在人体内;这个人以后就不会再出水痘了..教师:回答得很好..人类正是在了解了自身免疫的抗原和抗体的这种现象后;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使人体在不受有害病菌侵害的条件下;体内提前产生抵御某种病原体的抗体;从而避免了许多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利用种牛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就是人类利用这种方法与疾病作斗争的一个成功的例子..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的呢学生:流感、麻疹、肝炎、脊髓灰质炎……教师:同学们提到的疾病人类现在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实现预防的目的了..也就是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对比我们前面所学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先天性免疫的概念;可以把第三道防线称之为——学生:特异性免疫和后天性免疫..板书:二、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2.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3、免疫的功能对照多媒体25掌握免疫的功能 ;26表格巩固;28解决疑问4、计划免疫:通过多组幻灯片了解、掌握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结束新课巩固练习一、看谁选得对1.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黏膜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B.唾液中溶菌酶溶解病菌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D.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再患天花答案:D2.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A.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C.皮肤和黏膜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答案:C二、观察与思考3.某正常人与麻疹患者接触后;并未染上麻疹;试分析这是什么原因..答案:麻疹是一种传染病;当人体染上麻疹病毒后;就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抗体..抗体能与麻疹病毒这种抗原结合;从而将其杀灭或使其失去致病性;这种抗体在杀灭麻疹病毒后还能继续存留在人体内抵抗麻疹病毒的入侵..因此曾患过麻疹或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就具备了抵抗麻疹病毒的免疫能力;所以就不怕传染上麻疹了..4.泪液的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还是特异性免疫答案:泪液是体液的一种;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可对多种病原体起到杀菌作用;所以属于人体保卫自身的第二道防线..因此泪液杀菌为非特异性免疫..●板书设计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人体的三道防线二、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2.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活动与探究活动题目:调查你和你身边的人的免疫情况..活动目的:通过调查;了解自身或身边的人的健康状况..活动内容:1.以家庭成员为调查对象;对被调查者的身体状况;曾经患过的传染病及康复情况;曾接种过的疫苗及未曾接种的疫苗作详细真实的记录..2.有关自已儿童时期的状况可以向家长询问或通过查阅相关病历资料进行调查..3.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调查人、调查时间、被调查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从事职业及其资料的来源等..。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免疫的概念,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和作用,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2. 计划免疫的原理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免疫调节机制的理解。
2. 计划免疫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使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地展示免疫过程和计划免疫的实施。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对免疫的兴趣。
2. 讲解免疫的概念:讲解免疫的定义,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 讲解计划免疫:介绍计划免疫的原理、作用和实施方法。
4. 免疫调节机制:讲解免疫调节的过程和机制,让学生理解免疫如何保护人体健康。
5. 计划免疫的实际应用:讲解计划免疫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展示计划免疫的实例。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计划免疫的理解和看法。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免疫概念和计划免疫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免疫调节机制和计划免疫实际应用的理解,发现并纠正错误。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免疫疾病:讲解免疫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 计划免疫的相关案例:分享计划免疫成功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1. 课堂表现: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听取学生的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2. 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意义3. 国家免疫规划政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意义。
2. 难点:免疫调节机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免疫过程和计划免疫的实践案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免疫的原理和作用,重点阐述计划免疫的意义。
4. 案例分析:展示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的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作用。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免疫调节机制,讨论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感染病原体的人群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免疫与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2.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理解和看法。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免疫实验,加深对免疫原理的认识。
4. 评价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原理和作用,重点阐述其在预防传染病方面的应用。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划免疫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理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2. 让学生掌握计划免疫的原理、方法和意义,知道计划免疫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2. 计划免疫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免疫调节机制的理解。
2. 计划免疫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材、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免疫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免疫的调节机制,引导学生理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计划免疫的实际案例,学生分析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方法。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计划免疫的意义,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免疫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9. 课后拓展: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计划免疫的政策和实施情况。
10. 课程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意义。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4. 课程报告:检查学生对计划免疫实际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免疫的概念,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使学生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掌握计划免疫的方法和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免疫的概念及其类型2. 人体的免疫系统3. 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方法4. 计划免疫的意义5. 免疫与计划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免疫的概念、类型;人体的免疫系统;计划免疫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免疫调节机制;计划免疫的实施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免疫过程和计划免疫的实践案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免疫的概念、类型;讲解人体的免疫系统;阐述计划免疫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免疫调节机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疫苗接种、免疫疾病治疗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免疫与计划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免疫与计划免疫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免疫调节机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4. 评价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在健康维护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免疫过程、计划免疫实践案例等。
2. 教学素材:提供一些关于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生活实例和案例。
3. 作业纸:用于布置相关的思考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免疫的概念、类型;讲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完整word版)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授课人:韦春磊班级:初二六班【教材分析】1、本部分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免疫与计划免疫》是在认识了传染病的基础上,来进行探究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免疫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又为下一章《用药和急救》的学习打下基础。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更能突出本单元《健康地生活》这个主题!2、学情分析:在第一节的学习中已经对传染病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免疫的有关实例;受社会环境影响(禽流感),学生对自身生理过程及原理的关注程度增大,对自身健康内容比较感兴趣。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的教案目标。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3)描述免疫的功能;(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识图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教案重点】1、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工作机理,理解人类是如何抵抗疾病的。
2、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教案难点】1.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免疫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3.鼓励学生从身边环境中发现感兴趣的生物学现象,为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奠定基础。
【教案准备】教师:( 1)图片教案课件(2)预防接种证。
学生:( 1)调查自己或他人打预防针的情况(2)预防接种证。
【教案方法】1、教法:运用图片进行直观教案和启发式教案。
通过一些直观手段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2、学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观察图片和分析资料相结合,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作用特点。
进而明确先天性免疫和后天性免疫的区别。
并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过程】(一)创设引入(多媒体音像):观看历史上发生的大型传染病事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情感。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计划免疫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疫苗。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免疫的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可以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 免疫的特点:天然免疫和后天免疫。
天然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后天免疫是人体在感染病原体后产生的,对特定病原体有针对性。
3. 免疫的作用:保护人体免受病原体侵害,维护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4. 计划免疫:有计划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5. 常用疫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疫苗、麻疹疫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免疫的概念、特点、作用和计划免疫的基本原则。
2. 教学难点:免疫的作用和计划免疫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免疫的概念、特点、作用和计划免疫的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免疫在实际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免疫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免疫的概念。
2. 讲解免疫的概念、特点、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免疫的重要性。
3. 讲解计划免疫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疫苗,让学生了解预防接种的意义。
4. 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免疫在实际中的应用。
5. 组织学生讨论免疫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计划免疫的政策和实施情况。
3.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提高自身免疫力,维护健康。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免疫和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免疫概念、特点、作用和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案2
【答案】D
【分析】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三)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师:当侵入人体的病菌数量非常多,毒性又非常大时,前两道防线已无能为力,第三道防线就该闪亮登场了。
免疫器官有哪些?
(课件展示各器官形状和位置)
免疫细胞指的是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抗体、抗原的概念
得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得麻疹,而患过感冒的人还会再患感冒,为什么?
师: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被谁消灭了?
生:皮肤分泌物和呼吸道黏膜。
师:P80图8-6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将病菌扫地出门,以什么形式排出体外?
生:痰液。
师:为什么不可以随地吐痰?
生:真正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天花病毒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吗?
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完成表格。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知识。
阅读课本上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共同学习新知。
新课
教学
二、免疫的功能
为什么患过天花的人以后就不会再得天花了?
1.总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2.总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年级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免疫的概念和类型。
2.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流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免疫的概念和类型。
(2)计划免疫的流程和重要意义。
2. 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免疫系统的复杂工作机制。
(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计划免疫对个体和社会的长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生过病吧?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生病,而有时候又能很快恢复健康吗?这其实都和我们身体里的一个神秘“卫士”有关,它就是免疫系统。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探索免疫的奥秘,特别是计划免疫这个重要的话题。
(二)背景介绍在正式学习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免疫的发展历史。
免疫系统的研究可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验,才逐渐揭开了免疫的神秘面纱。
(三)作者介绍这部分知识没有特定的作者,而是众多科学家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四)课文朗读(这里假设存在相关的课文内容)(五)知识讲解1. 免疫的概念同学们,免疫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身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能力。
就好像我们身体里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时刻准备着抵御敌人的入侵。
那什么是病原体呢?像细菌、病毒、寄生虫这些能让我们生病的家伙就是病原体啦!2. 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这是我们生来就有的防御能力,比如皮肤能阻挡病原体进入我们的身体,还有白细胞能直接吞噬病原体。
同学们想想,我们的皮肤是不是经常帮我们挡住了很多脏东西呀?(2)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当我们的身体第一次接触到某种病原体后,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下次再碰到这种病原体,就能快速做出反应,把它们消灭掉。
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我们的身体记住了敌人的样子,下次就能更快地应对啦!3. 计划免疫(1)概念计划免疫就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疫苗,从而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doc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doc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免疫的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反应的机理。
2.掌握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了解疫苗的制作和免疫程序。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护理实践中的免疫技能。
二、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采用讲授、案例分析、问答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1.免疫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2)讲解人体免疫反应的机理,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
(3)介绍免疫疾病和免疫异常的概念及分类。
2.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1)介绍疫苗的制作、保存和使用的基本要求。
(2)讲解计划免疫的概念及其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3)介绍各类疫苗的适应症、免疫程序等相关知识。
3.护理实践中的免疫技能
(1)讲解护士在计划免疫中的角色和职责,介绍常见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接种部位和方法。
(2)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模拟实际免疫操作,通过讲解和展示,指导学生掌握安全、有效的免疫技能。
四、教学评估
1.学习笔记和答辩,组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答问题。
2.设计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考查学生对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实际操作考核,检测学生在免疫操作中的安全技能及专业技能。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免疫的定义及作用;(2)理解疫苗的定义及作用;(3)了解计划免疫所涉及的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4)能够合理计划免疫;(5)能够正确判断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1)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2)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免疫的必要性;(3)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关于计划免疫的信息,并进行讨论;(4)通过观察图片、实验等方式加深对免疫和计划免疫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2)强调免疫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免疫的认识和态度;(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计划免疫,做出正确决策。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免疫?(1)引导学生思考免疫的定义;(2)讲解免疫的概念及作用;(3)以例子说明免疫的重要性。
2.什么是疫苗?(1)引导学生思考疫苗的定义;(2)讲解疫苗的概念及作用;(3)通过观察图片,学生猜测不同疫苗的功能和作用。
3.什么是计划免疫?(1)引导学生思考计划免疫的定义;(2)讲解计划免疫的目的及意义。
4.哪些疫苗需要接种?(1)引导学生思考计划免疫所涉及的疫苗种类;(2)分组进行讨论,收集关于计划免疫的信息;(3)展示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和交流。
5.什么时候接种疫苗?(1)讲解计划免疫的接种时间;(2)观察图片,学生进行疫苗接种时间的排序活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学生回答“什么是免疫”和“什么是疫苗”的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免疫的作用及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探究(20分钟)(1)学生观察图片,猜测不同疫苗的功能和作用;(2)教师讲解疫苗的定义及作用。
3.讲解(20分钟)(1)教师讲解计划免疫的定义及其目的意义;(2)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收集关于计划免疫的信息,并进行讨论。
4.练习(15分钟)(1)观察图片,学生进行疫苗接种时间的排序活动;(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合理安排疫苗接种时间。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2. 简答题:请简述免疫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计划免疫的意义。
-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具有针对性、慢性和记忆性;非特异性免疫是对多种抗原都有防御作用,没有针对性,作用快且没有记忆性。计划免疫是一种预防性的免疫措施,通过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疫苗,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
(5) 在课堂上选取部分作业进行展示和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讲授了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知识,现在我来进行一下教学反思。
首先,我觉得今天的课堂氛围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学生们对于免疫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在讲解免疫的基本概念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理解有些困难,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形象生动地解释这两个概念,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② 免疫的类型:
- 特异性免疫:B细胞、T细胞,抗体、细胞因子。
- 非特异性免疫:皮肤、粘膜,吞噬细胞,补体系统。
③ 计划免疫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 意义:预防传染病,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 实施方法:疫苗接种,目标人群,监测和评估。
④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过敏反应:花粉、尘螨,红肿、发热。
-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② 计划免疫:预防性免疫措施,疫苗接种,传染病控制。
③ 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反应过强。
④ 医疗保健:免疫检测,免疫治疗,疾病预防。
3. 板书设计:
① 免疫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免疫与计划免疫》word教案
“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一课时的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XX年12月)本节是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它位于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之后。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接种疫苗,那么,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呢?这就涉及到免疫的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教学方法1.在教学中,尽量多地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
2.运用生动、风趣、活泼的语言感染学生。
3.充分解读课本上卡通插图的含义。
4.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一些器官结构的形状、位置和功能。
5.通过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和识图能力。
(2)通过对比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从理性到感性认识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树立严谨的求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五.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问:大家知道器官移植吗?当一个人因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知道。
)(不能。
)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情境,以激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引出引出阅读看图问:问:看图指出过渡看图讲:为什么不能?为什么会出现排斥反应呢?这与人体的免疫有关。
《免疫与计划免疫》生物教案
《免疫与计划免疫》生物教案《免疫与计划免疫》生物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4.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出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二)教学难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教学法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有关“泡泡男孩”的新闻报道,教师再加以引导:“泡泡男孩”是由于先天缺乏免疫系统,所以只能生活的无任何细菌和病毒的泡沫里,那么我们普通的人为什么能够在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地生活呢?(二)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动画演示:一些病菌落在皮肤表面,正高兴得手舞足蹈,想趁机侵入人体。
但是病菌们耗尽力气、费尽周折也没能够破坏坚固的皮肤表层,没有得逞的病菌们正气得咬牙切齿,没想到被皮肤分泌的一些物质粘住,它们极力逃脱,但都无济于事,不久就被杀死并溶解掉了。
其余的病菌看到它们的同伴的惨败,只好逃之夭夭了。
一些病菌又来到呼吸道的黏膜上,没想到黏膜上的纤毛像波浪一样不断地摆动,病菌根本连立足之处都没有,立即被纤毛清扫了出去。
提问:为什么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答: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杀死了。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提问: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入侵人体?答:人体皮肤、粘膜受损,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理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2. 让学生掌握计划免疫的原理、程序和意义,了解我国计划免疫的相关政策。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免疫的概念、特点、功能;计划免疫的原理、程序、意义。
2. 难点:免疫调节机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免疫过程和计划免疫的相关内容。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免疫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功能。
3. 课堂讲解:讲解免疫的类型、免疫调节机制,重点阐述计划免疫的原理、程序、意义。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计划免疫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5. 小组讨论:讨论我国计划免疫的政策和自己在生活中所接受的计划免疫。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整理课堂笔记。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计划免疫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拓展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经验,为类似课题的教学提供参考。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医学专家或防疫工作者,进行免疫与计划免疫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范文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范文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及三道防线。
(重难点)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重难点)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学习过程: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出现过敏现象,器官移植时为什么要“匹配”器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75-8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有的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______功能。
3、了解抗体、抗原的概念然后指出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成分,从而和进入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细胞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5、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的发生规矩,将各种安全有效的` ,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已达到、和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6、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病。
二、合作探究(一)小组讨论,找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7、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它们具有________和_ _____________作用,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作用。
8、第二道防线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分别有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__ __作用。
9、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其作用分别是_____ _____和_________ __。
10、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又称为)。
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或有免疫作用,因此叫(又称为)。
11、大家来谈一谈免疫都有哪些功能?(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这些问题,结合本节知识想想是为什么?12、人们成常说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勤洗澡等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是为什么?13、为什么出过水痘的人不会再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14、为什么有些人在出过鱼虾后会出现过敏,过敏反应的出现是表示你的免疫能力下降了吗?三、系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免疫的有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的内容,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位于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之后。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接种疫苗,那么,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呢?这就涉及到免疫的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本节需要2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4)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2)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出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教学难点: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七年级下学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学习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但不系统和全面;学习免疫的知识必须以七年级下册人体结构、生理及上节课传染病等知识为基础,学习本节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八年级学生仍然是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学生不易理解本节内容,多次使
用形象生动的卡通动画,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
另外,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课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班级交流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尽量多地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
运用生动、风趣、活泼的语言感染学生。
充分解读课本上卡通插图的含义。
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一些器官结构的形状、位置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难点,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通过看图、阅读、讨论、答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次,整个教学过程以形象的动画设计和卡通图片及相关视频,配合教师生动的比喻、举例,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介绍“泡泡男孩”“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清除抗原”的视频,自制多媒体课件及教具。
学生准备:优化设计。
六、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
质。
知识小结当堂练习总结
问:
问:
总结
归纳
小结
练
过程
为什么当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
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
恙?
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
人能够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吗?
总结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比较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
点
完成课件表格。
课件展示相应练习
(体内产生了抵
抗水痘病毒的抗
体,而且这种抵抗
力不会马上消失)
(不能,特定的
抗原只能产生特
定的抗体,而这种
抗体不能对其他
抗原起作用——
免疫的特异性。
)
思考并完成表格
对本节课的知识
进行总结
认真思考,独立完
成每道习题。
加强学生
理解抗原
抗体的概
念
用形象的
图形讲解,
学生易于
理解。
培养学生
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的能力。
培养学生
总结概括
的能力
加强对本
节课内容
的理解和
巩固。
培养学生
做题能力,
加强对知
识的理解。
2、板书设计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和黏膜。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
功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巩固练习
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
2、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
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细胞
C、抗体和抗原
D、吞噬细胞
3、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
C、白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
4、免疫细胞主要是()
A、吞噬细胞
B、腺细胞
C、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
5、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作用是()
A、杀菌作用
B、清扫异物
C、吞噬病菌
D、保护作用
6、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长有短
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
D、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
7、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肝脏
B、脾脏
C、胸腺
D、淋巴结
8、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黏膜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溶解病菌
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D、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再患天花
9、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A、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
C、皮肤和黏膜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