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共22张PPT)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ceb5ee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0.png)
对某个字的理解:此句意思是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苦”,形容 执著地追求,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
(四省联考)C.“无巡”意为不拣选地方,形象 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时的随意状态。
薄暮出城仍有伴, 携壶藉草更无巡。
对某个字的理解:这里的“无巡”当是不停推杯换盏地饮酒,分不清喝了多少巡 (次)。
作者 陆游 李贺 王建 陈与义 杜荀鹤 刘禹锡 陆龟蒙 王安石 陆游 杨巨源 陆游 魏了翁 李白 王勃
主题 爱国 乐观 坚定 美育 品格 劳动教育 友情 批判性阅读 耿介正直 积极乐观 劳动教育 国泰民安 深厚友情 个人价值4
命题价值导向
近五年来,高考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主题基调是
昂扬明媚的,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导,非常注意所选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 首句用词平易而含蕴丰富,写出了诗人与 友人重逢的感受,也体现出二人友情的深厚。 B. 诗人在称赞友人品行的同时对其处境表示 了担忧与同情,并告诫友人要适时曲意逢迎。 C. 二人河上相会,花朵争艳,鸟声此起彼伏, 生机盎然,烘托出了友人聚会的欢快之情。 D. 全诗情、景、理交融,既写出了对友人的 关切,也富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引人思考。
B.“花舞大唐春”写鲜花迎来的不是小 山村的春天,而是整个大唐的春天,尽显诗 人的胸襟与气魄。
C.“三径”运用典故写居处荒芜而内心 凄凉,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三径就荒” 的用法相近。
D.尾联卒章显志,诗人毫不掩饰地抒发 了自己喜悦的心情,祝愿年年岁岁风物常新。
【答案】C 【解析】“迷三径”有回家的路被萌发的春草遮蔽之意,但全诗洋溢着家
歌作品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关联,也非常注意和学生生活实际 中的日常场景对接,尽可能营造一种令学生感到熟悉的生活 情境,真正考察学生的解读诗歌的能力。
高考化学第一轮全程复习课件 PPT
![高考化学第一轮全程复习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5bf80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62.png)
①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 ②将
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 ③将两小块质量
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
刺些小孔,然后投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A.①②
B.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钠与水反应生成的 NaOH 能使石蕊试液变蓝,①不正 确;钠投入稀盐酸中先与盐酸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②不正 确;Na 与水反应生成 H2 和 NaOH,Al 与 NaOH 会进一步反应产 生 H2,故③不正确。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问题思考: 1.Na2O2 是否属于碱性氧化物?为什么? 答案: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因为 Na2O2 与酸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 有 O2;另外 Na2O2 中氧元素为-1 价,而碱性氧化物中氧元素均为-2 价。
2.Na2O2 与 H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Na2O2+SO2===Na2SO4
4.1 mol Na2O2 与足量 CO2 完全反应时转移 2NA 个电子,对 吗?
答案:不对,应转移 NA 个电子。
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问题思考: 1.将 CO2 气体通入到饱和 Na2CO3 溶液中有何现象?原因是 什么?
答案:有沉淀析出,原因是 NaHCO3 的溶解度小于 Na2CO3 的 溶解度,而且反应消耗溶剂水。
熔融 4Na+TiCl4=====4NaCl+Ti(还原性:Na>Ti)。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迁移运用观点(立足文本,关联分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迁移运用观点(立足文本,关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091a6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e.png)
(一)运用文本观点分析文外评论题 1.有人评价:“史湘云像夏天,热烈奔放;林黛玉像秋天,凄清冷艳。” 请结合材料二中的酒令内容,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理解。 答案 ①“热烈奔放”指的是史湘云的性格特点。史湘云的酒令通过描 绘长江波涛汹涌、铁索缆舟的壮阔景观,以及使用例如“这鸭头不是那 丫头”的诙谐用语,抒发了其豪迈健阔之情,体现其热烈奔放的性格。 ②“凄清冷艳”指的是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林黛玉的酒令通过视觉上的 “落霞”“孤鹜”“折足雁”等哀景,与听觉上的“九回肠”“捣衣声” 相结合,抒发了一种哀婉凄怨之情,体现其凄清冷艳的性格。
信息类阅读
迁移运用观点
——立足文本,关联分析
复习任务
1.培养借助文本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由“关注解题”向“解决问题”的 意识转变。 2.掌握解答观点迁移运用题型的方法要点。
考情微观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 Ⅰ卷
新高考 Ⅰ卷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 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 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 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 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二)运用文本观点分析文外文学或社会现象 3.下面材料中的“憨湘云醉眠芍药裀”选段能够体现中国酒文化精神,请 结合材料一、二以及链接材料加以分析。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 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 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 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 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洌……醉扶归……宜会亲友。”
在个体的精神和实践活动中,孔子强调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自我实 现往往表现为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 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如果从心理学 的角度来审视,儒家所主张的经世致用的入世哲学,具有鲜明的自我实 现色彩。《论语·卫灵公》中写道:“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对于他 人的不了解,孔子可以坦然面对,但对于终其一生无法达成自我实现却 感到深深地遗憾。
信息类阅读
迁移运用观点
——立足文本,关联分析
复习任务
1.培养借助文本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由“关注解题”向“解决问题”的 意识转变。 2.掌握解答观点迁移运用题型的方法要点。
考情微观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 Ⅰ卷
新高考 Ⅰ卷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 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 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 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 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二)运用文本观点分析文外文学或社会现象 3.下面材料中的“憨湘云醉眠芍药裀”选段能够体现中国酒文化精神,请 结合材料一、二以及链接材料加以分析。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 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 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 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 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洌……醉扶归……宜会亲友。”
在个体的精神和实践活动中,孔子强调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自我实 现往往表现为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 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如果从心理学 的角度来审视,儒家所主张的经世致用的入世哲学,具有鲜明的自我实 现色彩。《论语·卫灵公》中写道:“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对于他 人的不了解,孔子可以坦然面对,但对于终其一生无法达成自我实现却 感到深深地遗憾。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f6084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2.png)
线条之美 梁衡
①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 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 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 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 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 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 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5、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 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 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6.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6分)(全国卷)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 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 美德得以传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2、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 林徽因《窗子以外》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 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 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 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 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 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 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 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 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 色线条。
①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 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 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 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 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 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 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5、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 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 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6.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6分)(全国卷)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 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 美德得以传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2、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 林徽因《窗子以外》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 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 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 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 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 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 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 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 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 色线条。
高考冲刺倒计时备考主题班会 课件 (24张PPT)
![高考冲刺倒计时备考主题班会 课件 (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175f6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0.png)
带着这份责任,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带着我的大学梦,努力拼搏30天,至 少不要在将来对高三后悔。
01
30天很长 30天有4万3千2百分钟 30天能做很多事情 30天能改写你的人生
30天也很短 如果稍一松懈,就会从指缝间溜走,你丝毫没有察觉!
2
现状分析
02
02
02
奋战30天
根据心理学记忆规律,这三十天是学习知识记忆最深、掌握最好的重要时期,是 复习迎考的最佳时间;从重要性上来说,这三十天是我们整合知识、查漏补缺、 强健心理和体魄、提升应试能力的最关键时间;从氛围来说,这三十天也是父母 最关爱你们,老师最关注你们,社会也最厚待你们的幸福时间,大家对你们充满 了期盼。
03
希望同学们狠抓基础,狠抓中低档题目,特别希望同学 们高度重视纠错,每人都准备好一本错题本。
要有一种科学方法---扬长补短,主动出击;强化训练,重视总结;回归课本, 扎实基础。
03
03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具有传递性和叠加性。 在高考三十天冲刺大决战中,我们的士气、决 心和信心,需要大家相互传递和叠加。希望我 们的校园书声朗朗,步伐整齐划一,口号响彻 云霄。
要有一种昂扬的氛围 ----你追我赶,互帮互学;斗志昂扬,激情飞扬。
03
建议同学们对待错误就象对待敌人一样,要将它彻底消灭,绝不能浮光掠影,草草了事。凡 出现错误,及时记录在案,并标明出自何处,认真写出出错原因和正确解法,并反问自已, 是否我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有不懂的问题,尽量向老师请教,并非只有老师才能帮你解 答,而是因为老师会诊断出你出错的真正原因,找出你知识体系中的盲点,给你的最合理的 建议和解决的方案。 除此之外,还有最致命的不良心理,就是有些同学们整天想着万一高考考不上怎么办? 这样的同学也不太明智,预支了他的担忧。只有30天了,考好考不好是30天以后的事,现在 担忧有什么作用呢?作用就是浪费你现在宝贵的复习时间。所以同学们就应该把握住现在这 个很短的时间查漏补缺,而不是担心未来的事情。
01
30天很长 30天有4万3千2百分钟 30天能做很多事情 30天能改写你的人生
30天也很短 如果稍一松懈,就会从指缝间溜走,你丝毫没有察觉!
2
现状分析
02
02
02
奋战30天
根据心理学记忆规律,这三十天是学习知识记忆最深、掌握最好的重要时期,是 复习迎考的最佳时间;从重要性上来说,这三十天是我们整合知识、查漏补缺、 强健心理和体魄、提升应试能力的最关键时间;从氛围来说,这三十天也是父母 最关爱你们,老师最关注你们,社会也最厚待你们的幸福时间,大家对你们充满 了期盼。
03
希望同学们狠抓基础,狠抓中低档题目,特别希望同学 们高度重视纠错,每人都准备好一本错题本。
要有一种科学方法---扬长补短,主动出击;强化训练,重视总结;回归课本, 扎实基础。
03
03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具有传递性和叠加性。 在高考三十天冲刺大决战中,我们的士气、决 心和信心,需要大家相互传递和叠加。希望我 们的校园书声朗朗,步伐整齐划一,口号响彻 云霄。
要有一种昂扬的氛围 ----你追我赶,互帮互学;斗志昂扬,激情飞扬。
03
建议同学们对待错误就象对待敌人一样,要将它彻底消灭,绝不能浮光掠影,草草了事。凡 出现错误,及时记录在案,并标明出自何处,认真写出出错原因和正确解法,并反问自已, 是否我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有不懂的问题,尽量向老师请教,并非只有老师才能帮你解 答,而是因为老师会诊断出你出错的真正原因,找出你知识体系中的盲点,给你的最合理的 建议和解决的方案。 除此之外,还有最致命的不良心理,就是有些同学们整天想着万一高考考不上怎么办? 这样的同学也不太明智,预支了他的担忧。只有30天了,考好考不好是30天以后的事,现在 担忧有什么作用呢?作用就是浪费你现在宝贵的复习时间。所以同学们就应该把握住现在这 个很短的时间查漏补缺,而不是担心未来的事情。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复习pppt课件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复习p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534d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e.png)
• ak+2+(a+1)2k+1
• =(a+1)2[ak+1+(a+1)2k-1]+ak+2-ak+1(a
+1)2
27
=(a+1)2[ak+1+(a+1)2k-1]-ak+1(a2+a+1)能被 a2+a+1 整除.
即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1)(2)可知,对于任意 n∈N+,an+1+(a+1)2n-1 能被 a2 +a+1 整除.
+
1 2k+1-1
-
1 2k+1
=k+1 1+k+1 2+…+21k+2k+1 1-2k+1 1
=k+1 2+k+1 3+…+21k+2k+1 1+k+1 1-2k+1 1
=
k+11+1+
k+11+2+…
+k+11+k+
1 k+1+k+1
=右边,
13
• 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 综合(1)(2)知对一切n∈N* ,等式都成立.
• (2)(n归=k纳+1递推)假设当n=k(k∈N*,k≥n0)时 命题成立,推出当__________时命题也成 立.
3
•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n取 第一个值后面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上述证 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 质疑探究:数学归纳法两个步骤有什么关系?
• 提示:数学归纳法证明中的两个步骤体现了 递推思想,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 递推的依据,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否则就会 导致错误.
第十一章 复数、算法、推理与 证明
第5节 数学归纳法
1
•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 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
题.
2
• [要点梳理]
• 数学归纳法
•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 按下列步骤进行:
《高考备考交流》PPT课件_OK
![《高考备考交流》PPT课件_OK](https://img.taocdn.com/s3/m/513aa60c524de518974b7dca.png)
地理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地理学科与去年《考试大纲》相 比略有变化:
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删掉了2012年的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在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 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后面增加了“地理基 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在“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 问题”中,删去了“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数学
新课标考试说明与去年的考试说明比较没有变化,可以看出试题的 设计理念体现“大稳定、小创新、重运算、考思维”的思想。
英语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英语学科与2012年的《考试大纲》 相比,在考试内容和要求、时间、分值、题型题量等方面都没有发生变 化。
10
物理
2013年和去年相比,在必考和选考内容的各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和 掌握程度没有任何变化。
• 结合当前物理教学实际,新高考命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 覆盖和考查,诸如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等 物理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整体、等效、类比、转化、理想化等物理学的 基本思想,都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理念。
23
化学:
• 1.凸显有机化学考查,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考查更深,如同分异构体、有机反 应类型、离子反应正误判断、离子浓度比较、化学平衡及移动、实验 基本操作图像分析等。
5
6
7
2、知识点与能力要求对应性研究。
8
3、关注考纲变化,预测命题趋势。
(1)关注内容增减变化。 (2)关注能力要求变化。 (3)关注题型示例调整。
9
语文
关于2013届高考“考试说明”的几点解读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与2012年的大纲 相比没有变化。这表明,今年的语文试卷结构和试题设置将会按照 近三年新课标卷的体式命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继续保持平稳 态势。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地理学科与去年《考试大纲》相 比略有变化:
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删掉了2012年的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在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 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后面增加了“地理基 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在“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 问题”中,删去了“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数学
新课标考试说明与去年的考试说明比较没有变化,可以看出试题的 设计理念体现“大稳定、小创新、重运算、考思维”的思想。
英语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英语学科与2012年的《考试大纲》 相比,在考试内容和要求、时间、分值、题型题量等方面都没有发生变 化。
10
物理
2013年和去年相比,在必考和选考内容的各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和 掌握程度没有任何变化。
• 结合当前物理教学实际,新高考命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 覆盖和考查,诸如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等 物理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整体、等效、类比、转化、理想化等物理学的 基本思想,都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理念。
23
化学:
• 1.凸显有机化学考查,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考查更深,如同分异构体、有机反 应类型、离子反应正误判断、离子浓度比较、化学平衡及移动、实验 基本操作图像分析等。
5
6
7
2、知识点与能力要求对应性研究。
8
3、关注考纲变化,预测命题趋势。
(1)关注内容增减变化。 (2)关注能力要求变化。 (3)关注题型示例调整。
9
语文
关于2013届高考“考试说明”的几点解读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与2012年的大纲 相比没有变化。这表明,今年的语文试卷结构和试题设置将会按照 近三年新课标卷的体式命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继续保持平稳 态势。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劝学》、《师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劝学》、《师说》](https://img.taocdn.com/s3/m/3edea76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0.png)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不__明___句__读__,__不__能__解__决__疑__惑__,__有__的__(_指__“__句__读__之__不__知__”__)向___老__师__学__习__, 有__的__(_指__“__惑__之__不__解__”__)_不__向__老__师__学__习__,__小__的__方__面__要__学__习__,__大___的__方__面__却__放__ 弃__了___,__我__没__看__出__那__种__人__的__明__智__之__处__。__(_得__分__点__:__以__“__之__”__为__标__志___的__宾__语__ 前__置__句__;__“__或__”__,__有__的__;__“__小__”__“__大___”__,__小__的__方__面__,__大__的__方__面__;__“__遗__”__, 放__弃__;__“__明__”__,__明__智__之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项意思相同。 B项“以羊易之”的“易”指替换。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 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 来督促。等到考取进士时,(韩愈)在公卿之间投送自己的文章,曾担任过宰相的郑 余庆大力为他传布名声,因此他在当时很出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复习
《劝学》《师说》
复习任务
1. 梳 理 积 累 两 文 中 的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重 点 掌 握 古 今 异 义 词 和 多 义 实 词 “中”“已”“常”“攻”。 2.背诵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补写句子 课件(共22张PPT)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补写句子 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a06b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0.png)
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②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像仙
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③ 的
奇效。
①教师更应像一个导游(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过渡句,有语义上的转折意) ③“柳暗花明又一村”(总结句,对前文用诗句进行概括)
战火中的前进。年轻的生命,那么绚烂地放射着光辉,驱散现实的黑暗。和大山站在一
起,②
;和大江流在一处,他们是最急的浪。高峰在天空昂屹,姿态奇伟;
③
,志向宏远。天空和大地之间,飞扬着红色的战旗。
①他们不是神 ②他们是最高的峰 ③急浪在大地奔涌
1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 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反
3、关注前后的 语境,关注关联 词。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关注前后暗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传统的佛山剪纸,从功能来划分,有日常用的窗花门笺、婚嫁礼品
上的饰花、刺绣雕刻花样的底稿、商品包装上的装饰等等。可见,
①
,还大量供给于传统手工业和商业。
如果空格前后是分号,说明所要补写的句子与前文或后文是 并列关系,那么其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要与之相一 致,你就来一次“仿句”就行了。
还要注意有时候空格处前后文有括号的话,括号内的文字属 于解释性、说明性、补充性文字,这里的括号大致相当于破折号。
1.看陈述对象主语
显
2.看句式结构
性 推 导
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4c54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c.png)
基本要求与核心考点
理解现代文的基本要求,掌握核心考点,如主题 思想、情感表达等。
阅读方法与解题思路
学习高效的现代文阅读方法和解题思路,提高阅 读理解与解题能力。
专题三:古代诗歌的复习
1
解读与鉴赏技巧
2
掌握高考古代诗歌的解读和鉴赏技巧, 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形式与特点
熟悉古代诗歌的不同形式和特点,如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专题四:现代题与表达方式
了解现代诗歌的不同类型和形式,如自由 诗、写景诗等。
学习现代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培养独 立思考和审美能力。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的重要性,以及课件在帮助学生备考中的 作用。
专题一:文言文的复习
特点与基本知识点
掌握文言文的特点以及基本知识点,例如常用句式、修辞手法等。
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
了解高考文言文的常见题型,学习解题技巧和策略,提高答题准确率。
专题二:现代文的复习
高考冲刺主题班会 课件(共27张ppt)
![高考冲刺主题班会 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4ffc0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f.png)
十年磨一剑,不负好青春 高考冲刺正当时,奋起扬帆谱新篇
CONTENTS
01 复 习 备 考
WORK REPORT
03 应 试 技 巧
WORK REPORT
02 心 态 调 整
WORK REPORT
04 高 考 自 勉
WORK REPORT
01
复习备考
Add your text content here.Add your text content here.Add your text content here.Add your text.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
04
高考自勉
Add your text content here.Add your text content here.Add your text content here.Add your text.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
高考自勉
青春无畏,勇敢追梦,深夜奋斗,早起拼搏,皆 为幸福。师友相伴,互相促进,友谊与竞争,皆 可成长。
把握发卷后五分钟,迅速浏览试卷, 了解试卷结构、题型、内容、难度及 分值分布,做到成竹在胸。
应试技巧
应试技巧5
在考试过程中,若遇到难题,可先跳 过,待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来尝试, 此时思路将更为开阔,解题能力更佳。
应试技巧
应试技巧6
考完第一科,请保持稳定心态,迅速 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场考试,避免急 着对答案。
心态调整
01 强化自信 02 优化情绪
心态调整
03 自我减压 04 自我质辩
心态调整
05 积极暗示 06 潜心每一步
CONTENTS
01 复 习 备 考
WORK REPORT
03 应 试 技 巧
WORK REPORT
02 心 态 调 整
WORK REPORT
04 高 考 自 勉
WORK REPORT
01
复习备考
Add your text content here.Add your text content here.Add your text content here.Add your text.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
04
高考自勉
Add your text content here.Add your text content here.Add your text content here.Add your text.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
高考自勉
青春无畏,勇敢追梦,深夜奋斗,早起拼搏,皆 为幸福。师友相伴,互相促进,友谊与竞争,皆 可成长。
把握发卷后五分钟,迅速浏览试卷, 了解试卷结构、题型、内容、难度及 分值分布,做到成竹在胸。
应试技巧
应试技巧5
在考试过程中,若遇到难题,可先跳 过,待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来尝试, 此时思路将更为开阔,解题能力更佳。
应试技巧
应试技巧6
考完第一科,请保持稳定心态,迅速 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场考试,避免急 着对答案。
心态调整
01 强化自信 02 优化情绪
心态调整
03 自我减压 04 自我质辩
心态调整
05 积极暗示 06 潜心每一步
2025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PPT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11ffe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3.png)
……
标题中,我们可以知道(重点): 1.诗歌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等 2.诗歌的写作缘由或者目的 3.诗歌的情感或者感情基调 4.诗歌的题材 5.诗歌的表达技巧……来自直面高考(实战练习):
2019年《题许道宁画》(I卷) 《投长沙裴侍郎》(II卷)
2017年《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I卷) 《送子由使契丹》(II卷)
读懂诗歌“关键词句”汇总
1 2 3 4 5
诗眼词句 写景词句 用典词句 情感词句
议论词句
方法:“多举措,解诗心”之
读懂 “诗家
语”
读读看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 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 无。
方法小结 1.读标题 2.读作者 3.读注释 4.读关键词句 5.读懂诗家语。
“多举措,解诗心”-高考诗
歌鉴赏之“第一步”
。
“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 础!
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 倾向!
。
学习目标
1.梳理、归纳读懂诗歌思
想内容的一般方法。
2.能够进行能。力迁移,读 懂诗歌。
方法:“多举措,解诗心”之
读 标题
走进教材(典例):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归鹿门歌》 《送元二使安西》 《念奴娇·赤壁怀古》 《春夜喜雨》
2016年《金陵望汉江》 2015年《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2014年《寻南溪常山道人》
方法:“多举措,解诗心”之
读 作者
读作者
“知人论世”
关于“知人”
“知 人”的 内容
A 常见诗人的语言风格
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状况 B 例:李清照的《如梦令》
和《声声慢》 C 要知道诗人的创作目的
例:杜甫的《春夜喜雨》 和姜夔的《扬州慢》
标题中,我们可以知道(重点): 1.诗歌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等 2.诗歌的写作缘由或者目的 3.诗歌的情感或者感情基调 4.诗歌的题材 5.诗歌的表达技巧……来自直面高考(实战练习):
2019年《题许道宁画》(I卷) 《投长沙裴侍郎》(II卷)
2017年《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I卷) 《送子由使契丹》(II卷)
读懂诗歌“关键词句”汇总
1 2 3 4 5
诗眼词句 写景词句 用典词句 情感词句
议论词句
方法:“多举措,解诗心”之
读懂 “诗家
语”
读读看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 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 无。
方法小结 1.读标题 2.读作者 3.读注释 4.读关键词句 5.读懂诗家语。
“多举措,解诗心”-高考诗
歌鉴赏之“第一步”
。
“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 础!
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 倾向!
。
学习目标
1.梳理、归纳读懂诗歌思
想内容的一般方法。
2.能够进行能。力迁移,读 懂诗歌。
方法:“多举措,解诗心”之
读 标题
走进教材(典例):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归鹿门歌》 《送元二使安西》 《念奴娇·赤壁怀古》 《春夜喜雨》
2016年《金陵望汉江》 2015年《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2014年《寻南溪常山道人》
方法:“多举措,解诗心”之
读 作者
读作者
“知人论世”
关于“知人”
“知 人”的 内容
A 常见诗人的语言风格
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状况 B 例:李清照的《如梦令》
和《声声慢》 C 要知道诗人的创作目的
例:杜甫的《春夜喜雨》 和姜夔的《扬州慢》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句式)课件(共68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句式)课件(共68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5f4b1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6.png)
古代汉语 ——句式
目 录熊
猫
壹 判断句 贰 叙述句 叁 否定句 肆 疑问句
01 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 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①“主 ,谓+也”, 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虢,虞之表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② “ 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 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 “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如: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 传》④“主 ,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 《贾谊论》)⑤“主+副+谓+(也)” 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 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⑥“主&,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是 问”就是“寡人问是”
⑸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可以无条件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现代汉语中,“夜以继日”结构同此。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①常规句式: 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现代汉语中的千变万化、百发百中、一劳永逸等也是这种用法 。
2、句中的也字:语气词“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表示 顿宕。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 氏》用在一般主语之后。 ②用在时间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组之后。 如:当是时也,禹 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许行》;今也则亡。《 论语·雍也》 ③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表示时 间修饰的分句。 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左传·烛之 武退秦师》
目 录熊
猫
壹 判断句 贰 叙述句 叁 否定句 肆 疑问句
01 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 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①“主 ,谓+也”, 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虢,虞之表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② “ 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 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 “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如: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 传》④“主 ,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 《贾谊论》)⑤“主+副+谓+(也)” 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 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⑥“主&,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是 问”就是“寡人问是”
⑸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可以无条件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现代汉语中,“夜以继日”结构同此。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①常规句式: 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现代汉语中的千变万化、百发百中、一劳永逸等也是这种用法 。
2、句中的也字:语气词“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表示 顿宕。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 氏》用在一般主语之后。 ②用在时间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组之后。 如:当是时也,禹 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许行》;今也则亡。《 论语·雍也》 ③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表示时 间修饰的分句。 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左传·烛之 武退秦师》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 信息类文本 教学PPT课件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 信息类文本 教学PPT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24d2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5.png)
①结构:采用并列式行文
②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③分层,概括段意思:追溯历史地理学的起源
练习二: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
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她 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 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 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 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在中国的 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 平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料。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 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①结构:总分结构
4.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特点。(4分) ①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2分)②文章先提出“要破解传统村落 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须发挥好新乡贤的作用”的观点,然后 从三方面论述新乡贤保护传统村落的作用:启蒙、引导和指导作用 “燎原”作用,“聚合”作用。(2分)
题型:
变为5小题,3道单选题,2道简答题;分值变为19分。主观题考 查分析文章内容和结构能力,难度升级。
答题思想
一、树立一种概念 “答案就在原文中” 二、具备两种心态 1.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2.一定要认真仔细。 三、明确六个步骤 用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 项)、排、选六步法解题。
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找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 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注意整体把握 整段甚至整篇的内容。
找错因: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以偏概全、因果混淆、是非颠倒、曲 解文意、无中生有、时态混淆、必或混淆……
②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③分层,概括段意思:追溯历史地理学的起源
练习二: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
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她 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 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 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 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在中国的 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 平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料。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 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①结构:总分结构
4.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特点。(4分) ①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2分)②文章先提出“要破解传统村落 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须发挥好新乡贤的作用”的观点,然后 从三方面论述新乡贤保护传统村落的作用:启蒙、引导和指导作用 “燎原”作用,“聚合”作用。(2分)
题型:
变为5小题,3道单选题,2道简答题;分值变为19分。主观题考 查分析文章内容和结构能力,难度升级。
答题思想
一、树立一种概念 “答案就在原文中” 二、具备两种心态 1.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2.一定要认真仔细。 三、明确六个步骤 用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 项)、排、选六步法解题。
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找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 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注意整体把握 整段甚至整篇的内容。
找错因: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以偏概全、因果混淆、是非颠倒、曲 解文意、无中生有、时态混淆、必或混淆……
《高三复习课》课件
![《高三复习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18d83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6.png)
案例一
某重点高中在高三复习课中采用 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 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反 馈等环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
习效果。
案例二
某学校引入了“思维导图”的教 学方法,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知 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
记忆。
案例三
某班级在高三复习课中实施了“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学 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提高了学
案例的启示与借鉴
启示一
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高三复习课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主动性。
启示二
失败的案例提醒我们,高三复习课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题海战术,注重精讲精 练。
启示三
无论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成功的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经 验,而失败的案例则可以提醒我们避免类似的错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 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高三复习课的效率和质量。
同探讨解决方案。
练习法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 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
案例分析法
引入实际案例,引导学 生分析问题,培养实际
应用能力。
复习课的课堂管理01 Nhomakorabea02
03
04
课堂纪律维护
确保课堂秩序,避免学生分心 和干扰他人学习。
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教学内容 的完成和学生充分吸收知识。
互动与参与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创 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高三复习课》ppt课件
• 高三复习课的重要性 • 高三复习课的内容与方法 • 高三复习课的策略与技巧 • 高三复习课的实践与反思 • 高三复习课的案例分析
01
高三复习课的重要性
高考的临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 (2)说明如何根据所测得的物理量得出实验结 果。
要观察到这是一个等压变化过程,那么问题也就 迎刃而解。同时又要抓住沸水和冷水两个温度点 以便列出方程组。
2020年10月2日
11
•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 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 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自由落体测 g
测ε、r
占分合计
22
2020年10月2日
物理概念 光子能量 光子说 电磁感应 波的叠加
5
物理规律 频率与波长
圆周运动
10
认知层次 A A B B A B B B
占分合计 5 5 5 5 4 4 5 4 37 2
二、试题自始至终体现“四种 能力”的考测
项目 力学
观察实验 13、14
理解判 断
0
x1
• (着沿D)x方在向x1的—非x2之匀间强电存场在。
x2 x
在0—x1之间从图线上观察是等势面,不存在沿x 方向场強,从x1—x2来看,是一条斜线可理解成 沿x方向电势逐步降低,因于倾角不变,E=U0/X, 场强不变,符合匀强电场特征,故可选A.C。
2020年10月2日
5
•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可以得到物质 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 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 成规律,下面的照片是 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 STM图象,通过观察、 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 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间排 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 的结构特征,则构成这 些材料的原子在物质表 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
• (1)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 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 0—10 )、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
• (2)在右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 (3)如果第15题实验中测得电池的电动势是 1.5 V,内阻是2.0 。问: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 到该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 第(2)小题的方格图中)
U(V) 1.6 1.2 0.8 0.4
I(A) 0 0.1 0.2 0.3 0.4 0.5
2020年10月2日
10
取平均值等。
• 一根长约30 cm、管内截面积为S=5.010-6 m2 的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球形小容器,管内有一段 长约1 cm的水银柱。现在需要用比较准确的方 法测定球形小容器的容积V,可用的器材有:刻 度尺(量程500 mm)、温度计(测量范围0— 100C)、玻璃容器(高约30 cm,直径约10 cm)、足够多的沸水和冷水。
7
• A、B两波相向而行,在某时刻的波形与位置如 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v,图中标尺每格 长度为l,在图中画出又经过t=7l/v时的波形。
A
B
l
强调对波的叠加形成“过程”的观察能力的考查,
倘若平时上课忽略“过程“,只顾结论,失分就
难免。
2020年10月2日
8
•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 图一段纸带,测得AB=7.65 cm,BC=9.17 cm, 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 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 速度为____________m / s,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 加速度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
9
18
150
9
+9
3
三、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 结合,考查学生的观察实验能 力是试卷的重要特色。
2020年10月2日
4
• 6、某静电场沿x方向的
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则
(
)
• (在沿A)x方在向0的—电x1场之,间不存
U U0
• (着沿B )x方在向0的—匀x1强之电间场存,在
• (着沿C)x方在向x1的—匀x2强之电间场存,在
3、5、
分析综 合
8、21
获取、处 理信息
科学方 法
10、23
占分 54
电 磁 6、15、16、 4、12、 7、22 19
60
学
18
热学 17
20
18
光学 1、9
9
原子 2 物理
占 分 53 合计
2003 36 占分
两 年 +17 20差20年距10月2日
11
19
48
12
29
58
18
-10
-10
-6
突出能力 阔步推进 --2004年物理学科高考动向评析
高中物理教研员
2020年10月2日
1
一、考查学生对基本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理
。 解和判断仍然坚持,但比2003年少了15分
题型题号
物理现象
选择题 1
干涉衍射
选择题 2
原子核实验
选择题 3
选择题 4
填空题 9
光电效应
填空题 13
横波波形
实验题 14 实验题15
电源内阻忽略不计,
此为_时_L__2的__实__际__功__率W约。
40 0
L1
L2
I(A )
0 .2
0 .4
0 .6
抓住L2的额定电压(巳知)从曲线上对应电流点 是0.45A,于是P=IU即可得到99w。又抓串联电
路中等电流这一特点马上可找到实际电压70v和
对应电流点是0.25A。
2020年10月2日
A
B
C
用了同学们熟悉的纸带分析数据,求出物理量。如匀变速
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 度。其次要求同学们分析g测量值偏小的原因,又考测了加 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如果学生实验时, 浅尝辄止, 甚至只在
2黑020板年10上月2做日 实验或背实验, 是写不出什么原因和方法的。 9
• 下图为一测量灯泡发光强度的装置,AB是一个有刻度的底座两 端可装两个灯泡,中间带一标记的光度计可在底座上移动,通 过观察可以确定两边灯泡在光度计上的照度是否相同。已知照 度与灯泡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光度计到灯泡的距离的平方成 反比。现有一个发光强度为I0的灯泡a和一个待测灯泡b。分别 置于底座两端(如图)。
• (1)怎样测定待测灯泡的发光强度Ix? • (2)简单叙述一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a
b
A
r1
r2
B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有用信息,如照度公式:
照度=KI/r2(I为发光强度)。其次通过理想化条
件,两边灯泡照度相同时:Ix/r22= I0/r12 。再之
考测学生对于减少实验误差的能力,如多次测量
如第11题,用原子空间排列的三幅照片来让学生
从现象中归纳特征,以考察其寻找规律的能力。
2020年10月2日
6
• 两个额定电压为220
VU的—I白特炽性灯曲L线1和如L图2的所
U (V ) 200
示为_,_L__2的__额__定__功__率W约,
160
现在2将2L0 1V和的L2电串源联上后,接
120 80
• (2)说明如何根据所测得的物理量得出实验结 果。
要观察到这是一个等压变化过程,那么问题也就 迎刃而解。同时又要抓住沸水和冷水两个温度点 以便列出方程组。
2020年10月2日
11
•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 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 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自由落体测 g
测ε、r
占分合计
22
2020年10月2日
物理概念 光子能量 光子说 电磁感应 波的叠加
5
物理规律 频率与波长
圆周运动
10
认知层次 A A B B A B B B
占分合计 5 5 5 5 4 4 5 4 37 2
二、试题自始至终体现“四种 能力”的考测
项目 力学
观察实验 13、14
理解判 断
0
x1
• (着沿D)x方在向x1的—非x2之匀间强电存场在。
x2 x
在0—x1之间从图线上观察是等势面,不存在沿x 方向场強,从x1—x2来看,是一条斜线可理解成 沿x方向电势逐步降低,因于倾角不变,E=U0/X, 场强不变,符合匀强电场特征,故可选A.C。
2020年10月2日
5
•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可以得到物质 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 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 成规律,下面的照片是 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 STM图象,通过观察、 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 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间排 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 的结构特征,则构成这 些材料的原子在物质表 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
• (1)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 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 0—10 )、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
• (2)在右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 (3)如果第15题实验中测得电池的电动势是 1.5 V,内阻是2.0 。问: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 到该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 第(2)小题的方格图中)
U(V) 1.6 1.2 0.8 0.4
I(A) 0 0.1 0.2 0.3 0.4 0.5
2020年10月2日
10
取平均值等。
• 一根长约30 cm、管内截面积为S=5.010-6 m2 的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球形小容器,管内有一段 长约1 cm的水银柱。现在需要用比较准确的方 法测定球形小容器的容积V,可用的器材有:刻 度尺(量程500 mm)、温度计(测量范围0— 100C)、玻璃容器(高约30 cm,直径约10 cm)、足够多的沸水和冷水。
7
• A、B两波相向而行,在某时刻的波形与位置如 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v,图中标尺每格 长度为l,在图中画出又经过t=7l/v时的波形。
A
B
l
强调对波的叠加形成“过程”的观察能力的考查,
倘若平时上课忽略“过程“,只顾结论,失分就
难免。
2020年10月2日
8
•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 图一段纸带,测得AB=7.65 cm,BC=9.17 cm, 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 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 速度为____________m / s,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 加速度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
9
18
150
9
+9
3
三、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 结合,考查学生的观察实验能 力是试卷的重要特色。
2020年10月2日
4
• 6、某静电场沿x方向的
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则
(
)
• (在沿A)x方在向0的—电x1场之,间不存
U U0
• (着沿B )x方在向0的—匀x1强之电间场存,在
• (着沿C)x方在向x1的—匀x2强之电间场存,在
3、5、
分析综 合
8、21
获取、处 理信息
科学方 法
10、23
占分 54
电 磁 6、15、16、 4、12、 7、22 19
60
学
18
热学 17
20
18
光学 1、9
9
原子 2 物理
占 分 53 合计
2003 36 占分
两 年 +17 20差20年距10月2日
11
19
48
12
29
58
18
-10
-10
-6
突出能力 阔步推进 --2004年物理学科高考动向评析
高中物理教研员
2020年10月2日
1
一、考查学生对基本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理
。 解和判断仍然坚持,但比2003年少了15分
题型题号
物理现象
选择题 1
干涉衍射
选择题 2
原子核实验
选择题 3
选择题 4
填空题 9
光电效应
填空题 13
横波波形
实验题 14 实验题15
电源内阻忽略不计,
此为_时_L__2的__实__际__功__率W约。
40 0
L1
L2
I(A )
0 .2
0 .4
0 .6
抓住L2的额定电压(巳知)从曲线上对应电流点 是0.45A,于是P=IU即可得到99w。又抓串联电
路中等电流这一特点马上可找到实际电压70v和
对应电流点是0.25A。
2020年10月2日
A
B
C
用了同学们熟悉的纸带分析数据,求出物理量。如匀变速
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 度。其次要求同学们分析g测量值偏小的原因,又考测了加 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如果学生实验时, 浅尝辄止, 甚至只在
2黑020板年10上月2做日 实验或背实验, 是写不出什么原因和方法的。 9
• 下图为一测量灯泡发光强度的装置,AB是一个有刻度的底座两 端可装两个灯泡,中间带一标记的光度计可在底座上移动,通 过观察可以确定两边灯泡在光度计上的照度是否相同。已知照 度与灯泡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光度计到灯泡的距离的平方成 反比。现有一个发光强度为I0的灯泡a和一个待测灯泡b。分别 置于底座两端(如图)。
• (1)怎样测定待测灯泡的发光强度Ix? • (2)简单叙述一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a
b
A
r1
r2
B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有用信息,如照度公式:
照度=KI/r2(I为发光强度)。其次通过理想化条
件,两边灯泡照度相同时:Ix/r22= I0/r12 。再之
考测学生对于减少实验误差的能力,如多次测量
如第11题,用原子空间排列的三幅照片来让学生
从现象中归纳特征,以考察其寻找规律的能力。
2020年10月2日
6
• 两个额定电压为220
VU的—I白特炽性灯曲L线1和如L图2的所
U (V ) 200
示为_,_L__2的__额__定__功__率W约,
160
现在2将2L0 1V和的L2电串源联上后,接
120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