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大脑顶叶的解剖生理与临床病理学.
大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课件
49
学习交流PPT
50
大脑皮质各叶的主要机能定 位—额叶
VI . 第二运动区(MsII):
(I)位置:运动中枢(4区)下端前方,大脑外侧裂 顶,一直延伸到脑岛;
(II)机能:管理对侧肢体运动
VII .补充运动区(见本片45-图)
(I)位置:半球内侧面,额上回和扣带回上
(II)局部关系:头向首侧,脚向尾侧,背向扣带回
学习交流PPT
56
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
额叶
IV .与高级精神活动有关
(II)与高级精神活动有关:
I)双额叶切除术,患者的性格、行为、近事记 忆都有改变,表现为精神涣散、判断力差,智 能减退;
II)切除灵长类眶回,引起运动过度,不安定 等现象;
III)剌激猴的眶回,可降低呼吸、血压和肠的 里面蠕动,抑制运动皮质和反射所引起的运动。
(4)大脑皮质神经元间的联系 极为复杂,与其复杂的机能相适应。
学习交流PPT
32
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
(4)大脑皮质神经元间的联系 第二、三层:新发展的,分化程度高,人类最
广阔,其纤维是联络与连合性的,对意识的分析 综合起重要作用。
第四层:主要接受传入的投射纤维(丘脑皮质 束),其轴突伸入第V、VI层。
学习交流PPT
25
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
1.大脑皮质 是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是机体全部功能的最高调节器官
学习交流PPT
26
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
(1)大脑皮质的神经元 (约有140亿) 1)锥体细胞
是大脑皮特有的一种细胞,也是最重要的细 胞成分,分布于大脑皮各层。 投射和联络。
学习交流PPT
大脑结构图图例 ppt课件
ppt课件
13
垂体平面
ppt课件
14
红核黑质
ppt课件
15
女性人体解剖图 • 摘要:女性人体解剖图 女性内生殖系统。女性内生殖器, 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受精后,孕卵经输卵管 的输送进入子宫腔着床。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器官,内有许 多卵泡,能产生并排出卵子,分泌性激素,维持女性特有 的生理功能及第二性征。 •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阴 道是经血排出和胎儿自母体娩出的通道,又是性交器官。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受精卵在这里着床,逐渐生长发 育成成熟的胎儿,足月后,子宫收缩,娩出胎儿。女性从 青春期到更年期期间,如果没有受孕,子宫内膜会在卵巢 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及剥脱,产生月经。输卵管 具有输送精子和卵子的功能,并且还是精子和卵子相遇受 精的地方。受精后,孕卵经输卵管的输送进入子宫腔着床。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器官,内有许多卵泡,能产生并排出卵 子,分泌性激素,维持女性特有的生理功能及第二性征。 至绝经后,卵巢逐渐萎缩 ppt课件 16
女性人体解剖图
ppt课件
17
女性人体解剖图 子宫颈
• 子宫颈突出于阴道内,内含有腺体,可分泌一种 粘液,即宫颈粘液,这种粘液的性状和量的多少 , 与子宫内膜一样,受卵巢功能的影响并呈明显的 周期性变化。排卵期,在雌激素作用下,宫颈粘 液稀薄,有利于精子通过,与此同时,精子还能 从子宫颈粘液中摄取养分,增加其活力,促进精 子与卵子结合。而排卵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宫 颈粘液减少而粘稠,并可在子宫颈管内形成粘液 栓,使宫颈与外界分开,产生保护作用,同时, 不利于精子通过子宫颈。
ppt课件
25
女性生殖器官
• :女性人体结构解剖图:女性生殖器官。女性人体解剖图,女性人体结构图集包括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图。包括卵子,
大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医学课件
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脑部组织损伤,可引起 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症状。
常见脑部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以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为主
要表现,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帕金森病
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以肌强直、震颤为主要表现,病 因可能与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
有关。
癫痫
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 慢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抽搐、 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病因可能 与遗传、脑部结构异常等多种因
04
大脑内部还有许多神经 核团,如基底核、杏仁 核等,负责不同的生理 功能。
大脑分区
大脑分区是指大脑的不同 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 的功能。
顶叶负责处理感觉信息, 如触觉、温度和疼痛等。
额叶负责思考、决策和规 划等高级认知功能。
枕叶负责处理视觉信息, 如识别形状、颜色和运动 等。
大脑功能区
大脑功能区是指大脑中 负责特定功能的区域。
康复治疗
针对脑部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 如语言障碍、肢体瘫痪等,康复 治疗可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提高生活质量。
05 பைடு நூலகம்例分析
病例选择
01
02
03
病例选择标准
选择具有典型症状和体征 的病例,能够反映大脑解 剖生理特点及定位诊断要 点。
病例来源
病例可来源于临床实践、 医学研究及文献报道,确 保病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病例讨论
讨论目的
讨论形式
通过病例讨论,加深对大脑解剖生理 及定位诊断的理解,提高临床诊断和 治疗水平。
可采取小组讨论、研讨会等形式进行 病例讨论,鼓励医生们发表意见,共 同探讨。
讨论内容
围绕病例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 果等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病变可能的 机制和治疗方法。
神经心理第四章顶叶
空间定向障碍
空间定向:涉及视知觉、注意、记忆、空间 的内部表现及运用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的 障碍构成了空间定向障碍的基本缺陷。 空间知觉障碍:定位障碍、深度感知障碍、 地理定向障碍。 病变位置:右大脑顶叶病变引起。
空间知觉障碍
定位障碍:即对目标刺激的定位障碍。对单 一刺激的定位障碍可称为绝对定位障碍,对 两个及以上刺激的空间关系的困难,可称为 相对定位障碍。 患者不能确定对面物体的具体位置,也不能 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相对位置。 检查方法:要求患者报告在同时或是连续快 速呈现的两张卡片的位置。在有定位障碍的 患者难以给出正确的回答。
顶上区
顶上区包括顶上小叶、旁中央小叶后半和楔 前叶,位于半球的内侧面和上外侧面。 功能:它对来自皮肤、肌腱、关节和内感受 器的刺激进行高级的分析综合。 顶上区损伤时,较复杂、进化较晚的感觉受 破坏,如定位感觉、运动方向感觉和肢体在 空间的位置等,但它与身体无明确的定位关 系。
顶下区
顶下区即顶下小叶,包括缘上回、角回。 顶下区的病变可出现与语言相关的大脑高级 功能障碍,说明顶下区具有高级整合功能。 该区出现较晚,只见于灵长类。
实体觉缺失
实体觉缺失又称为触觉性说示不能(tactile asymbolia), 触觉失认症、触觉盲、触觉性 失语和触觉性失用症,是顶叶损害的主要症 状之一。 表现为在无视觉和听觉信息的情况下,单凭 触觉不能辨认物体,但原始感觉并没有受损。
实体觉缺失可分为两类型
初级触觉失认症(primary tactile agnosia)或初级
失读和失写症
全面性失读:是指对字母、词的阅读能力均 受到严重损害。 不同于额叶病变的字母失读和枕叶病变的语 词失读。 右半球病变的空间性失读或失写常伴有空间 性计算不能、结构性失用症。
颅顶局部解剖PPT课件
(一)境界
前界:眶上缘 侧界:上颞线 后界枕外隆凸、
上项线
(二)层次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和枕额肌 --此3层合称“头皮”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颅骨外骨
1. 皮肤 Skin
特点 •厚而致密(尤枕部) •毛囊、汗腺、皮脂腺
临床意义 一炎、症额 早顶期枕压区迫神Fr经on末top梢ar引iet起ooc★cipital region P18
二、颞区 Temporal region
--该间隙的出血或感 --外伤时出血较多,需压迫或
颞区的层次?其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有哪些?
染称骨膜下血肿或脓 --外伤时出血较多,需压迫或
小----只局限于一整
4.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间隙)
是一层疏松结缔组织 范围 --前达眶上缘 --后达上项线 --两侧达上颞线
【临床意义★】
是颅顶部的“危险区” --因该间隙的感染可经 导静脉→板障静脉→硬 脑膜窦→颅骨骨髓炎或 脑膜炎 该层的出血或化脓称 腱膜下血肿或脓肿,其 范围广泛
5.颅骨外膜Pericranium
•耳后动、静脉 •枕小神经 --分布于耳后部 与枕外侧部
1.额顶枕区的层次?其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有哪些? 2.颞区的层次?其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有哪些? 3.腱膜下血肿与骨膜下血肿分别有何特点?并加以 解释。
The End
发达 •血供丰富 临床意义 •为疖肿、皮脂腺囊肿
的好发部位 •外伤时出血较多,但
伤口愈合快
2.浅筋膜 Sperficial fascia
(1)构成、特点、意义
构成:致密C.T+脂肪 特点 --C.T形成许多垂直的纤维 隔,连于皮肤和帽状腱膜之 间,将脂肪分隔为若干小 格,其内有血管、神经穿过 意义 --浅筋膜的感染不易扩散,在 炎症早期压迫神经末梢引起 剧烈疼痛。 --外伤时出血较多,需压迫或 缝合止血,不宜钳夹止血。
大脑解剖功能【24页】
筑有何不同。 7 名词解释:角回、缘上回、颞横回、隔区、边 缘叶、基底核、穹窿、内囊、皮质核束、皮质脊 髓束
22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大脑半球的表面结构与内部结构。 2 大脑半球的纤维束分类及功能。 3 侧脑室与基底核。 难点: 1 边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大脑半球的机能定位。
20
(五)边缘系统 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钩、海马、齿状回等 皮质下结构 :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等 功能: 1、司内脏调节、情绪反应、性活动等。 2、海马与记忆有关。
21
练习题
1 试述大脑半球的分叶名称和表面标志。 2 简述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3 何谓边缘系统?有什么功能? 4 第一躯体感觉区的位置,纤维联系及投射特点
内囊前肢—额部 内囊膝 内囊后肢—枕部
丘脑豆状核部 (豆状核与丘脑之间) 豆状核后部 豆状核下部
18
(1)内囊前肢投射纤维 额桥束 丘脑前辐射
(2)内囊膝的投射纤维 皮质核束
(3)内囊后肢的投射纤维 皮质脊髓束 皮质红核束 顶枕颞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听辐射
19
一侧内囊损伤,产生 “三偏” 症状: 1、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损伤) 2、对侧偏瘫(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损伤) 3、两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视辐射受损)
7
2.第Ⅰ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后部(3、1、2区)
特点 (1)上下颠倒, 但头部是正的; (2)左右交叉; (3)身体各部在 该区投射范围的 大小取决于该部 感觉敏感程度
接受背侧丘脑腹后和传入的对侧半身浅、深感觉。
8
3.视觉区 距状沟上、下方的枕叶皮质 (17区)
顶叶的名词解释
顶叶的名词解释顶叶是大脑皮层中最前部的一个重要区域,它位于脑的中央凹陷处,被分为左右两侧。
顶叶在脑的解剖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被称为人类智力的高级中枢,控制着人的认知、决策和行为。
首先,顶叶是人类的智力中枢之一。
当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难题时,顶叶充当着关键的角色。
它承担着高级认知过程,包括思考、推理、决策和判断能力。
顶叶通过连接其他脑区域,将有关信息整合在一起,并且通过不同的神经途径传递这些信息。
通过顶叶,我们可以思考现实问题、分析复杂情境,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其次,顶叶还与情感和社会行为联系紧密。
顶叶通过连接杏仁核等大脑深层结构,调节和控制我们的情绪和情感反应。
顶叶的前部区域则负责社交行为、情感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在我们与他人互动时,顶叶帮助我们理解对方的情绪表达并适当回应,从而维持社交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此外,顶叶在人的动作控制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与运动皮层和脑干中的运动控制中枢相连接,调节和协调我们的运动。
当我们意欲做出某种动作时,顶叶会从运动皮层接收相关的指令,然后向大脑其他区域发送有关动作执行的指令。
由此可见,顶叶参与了从简单的肢体运动到复杂的精细动作的控制。
尽管顶叶在人类脑的功能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受到损伤或发育异常,将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顶叶受损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
在行为方面,顶叶受损也可能引发冲动、情绪失控等问题。
因此,保护和维护顶叶的正常功能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至关重要。
尽管顶叶的功能复杂多样,但它也是一个相对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影响的区域。
例如,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环境变化等都可能对顶叶的正常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顶叶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大脑的健康。
总结起来,顶叶作为大脑皮层的重要区域,在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连接了人脑的不同区域,整合和协调了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从而促进了人们的智力、情感和运动控制。
(医学课件)大脑结构
2023-11-05•大脑结构概述•大脑的解剖结构•大脑的生理功能目录•大脑的发育与老化•大脑疾病与障碍•大脑结构的临床应用01大脑结构概述大脑的基本构成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每个半球又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主要部分。
大脑皮层是大脑的外层,是神经元细胞体和树突的集合,是处理信息的主要部位。
髓质位于大脑皮层下方,主要由神经纤维和胶质细胞组成,负责传递信息。
与思考、决策、问题解决、抽象思维和学习有关。
额叶与感觉、运动、空间定位和计算有关。
顶叶与听觉、语言理解和记忆有关。
颞叶与视觉处理、物体识别和空间感知有关。
枕叶大脑的主要区域大脑的功能分区听觉区处理听觉信息。
视觉区处理视觉信息。
语言区涉及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
感觉区处理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
运动区控制身体的自主和自愿运动。
02大脑的解剖结构脑膜脑膜是覆盖在大脑和脊髓表面的三层薄膜,由外向内分别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它们对大脑起到保护、支持和调节作用。
脑脊液循环脑脊液是脑内细胞间隙的液体,具有保护大脑、维持颅内压和营养供应的作用。
脑脊液循环是指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过程,包括产生、循环和吸收三个环节。
脑膜与脑脊液循环脑神经脑神经是指从大脑发出的神经,共有12对,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咽神经。
它们分别控制着不同的功能,如感觉、运动、语言等。
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是指从脊髓发出的神经,它们分别控制着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和运动。
常见的周围神经包括臂丛神经、腰骶丛神经、坐骨神经等。
脑神经与周围神经脑干是大脑下方的一小部分,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三部分。
它们分别控制着不同的功能,如呼吸、心跳、睡眠等基本生命活动。
脑干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31个节段,控制着身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瘫痪等严重后果。
脊髓脑干与脊髓03大脑的生理功能神经元与突触神经元神经元是大脑的基本单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脑各个叶的功能[可修改版ppt]
额叶功能及其障碍
用词语流畅测验检查左、右额叶和左颞叶切除术病人,要 求在5分钟内尽可能多的写出以字母S开头的词,结果发现 左额叶病例比其他两组差得多。
左额叶与左颞叶之间有明显差异且在词语流畅和语言回忆 作业中有双重分离现象,即左额叶损伤病人词语流畅作业 成绩不好,但语言回忆作业成绩较好,而左颞叶损伤病人 则与此相反。
左额切除的病人语词性作业受损,右额切除的病人抽象画、 实物画的作业受损。
额叶功能及其障碍
额叶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记忆功能差异。 额叶皮质的外侧面和背侧中部的一些部位是对组织复杂行
为与高度特异化的学习、记忆有关的部分。 左半球语言运动中枢损伤,不仅导致失语症,而且也损害
语言记忆,病人可以记住事物的形象及属性,却不能记住 字词; 相反,右额叶损伤后,直观形象记忆发生困难,但语言记 忆不受影响。
Brodmann6 区及部分8区,对运动的整合和程序化起重要作用;
③前额部,位于前运动区前面; ④额叶底面与内侧区域。
额叶功能及其障碍
额叶功能及其障碍
③前额部,位于前运动区前面; ④额叶底面与内侧区域。 后面二个部位又常称为“前额叶皮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
间,额叶被认为是无功能的“沉默的脑区”,但现有的研 究结果证实,额叶几乎涉及所有的心理功能,且功能广泛 复杂:记忆、语言、智力、人格等等。
额叶功能及其障碍
一般可将其分为两大语言区: 一个是语言表达区,即Broca区(44、45区),主要与语
言的口头表达有关; 另一个为语言接受区,包括颞上回后部和顶、枕、颞叶结
合部,负责语言的听力和阅读理解。其中41、42和22区 主要参与听力理解,39区(角回)则主要参与阅读理解。 应注意的是上述语言功能区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语言功 能很可能涉及更广泛的区域。
大脑解剖要求和讲解
temporal l.
角回
枕叶
occipital l.
大脑半球上外侧面
3条沟sulcus,5个叶lobe,多沟回gyrus
大脑半球外侧面
脑岛 insula
Insular lobe
海马 胼胝体
hippocampus
海马沟 海马回钩 uncus
海马旁回
parahippocampal gyrus
状回
胼胝体嘴 前连合
穹隆
胼 胝 体 上 面 观
联络系 associated fibers
• 弓状纤维 • 钩束 • 上纵束 • 下纵束 • 扣带
投射系
projectiule 1.位置 2.分部
内囊前肢
anterior limb
内囊膝
genu
内囊后肢
第 I 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上下颠倒 头部为正 •左右交叉 •面积决定 于功能
第 I 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上下颠倒 头部为正 •左右交叉 •面积决定
于功能
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1. 第 I 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2. 第 I 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3.行为觉醒状态的维持: 单纯破坏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 动物行为上不表现为觉醒,对新 异刺激不能表现探究行为,但脑 电仍出现快波(脑电觉醒)。 因此,行为觉醒状态的维持可能 与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有关。
(二)睡眠的时相 1.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
⑴ 表现:①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②视、嗅、听、触等感觉功 能暂时减退; ③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 减弱;
(二)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自发脑活动:在无明显感觉刺激情 况下,大脑皮层经常自发产生的节 律性电位变化。 脑电图:应用记录电极在头皮 表面 所记录的自发脑电活动。 皮层电图:在开颅情况下,应用记 录电极在皮层表面所记录的自发脑 电活动。
脑叶的分类及主要功能 ppt课件
的中央前沟,两者间
为中央前回。在其前
方有额上沟和额下沟,
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
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在额叶的内侧面,中
央前、后回延续的部
分,称为旁中央小叶。
8
二、额叶(Frontal Lobe)
▪ 功能 额叶是大脑发育中最高级的部分,与随意运动和高级精神活动有关。
主要功能区包括:
皮质运动区:中央前回,锥体束的主要发源地。 运动前区:皮质运动区前方,锥体外系的皮质中枢。 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 书写中枢: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 运动性语言中枢: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额叶联合区:额叶前部,与认知、情感和精神活动密切相关。 排尿排便中枢:旁中央小叶。
11
二、额叶(Frontal Lobe)
▪ 受损临床特点 6、强握及摸索反射:额上回后部近中央前回处损 害。 7、额叶性共济失调:额-桥-小脑束损害,病灶对 侧下肢运动笨拙,步态蹒跚。 8、Foster-Kennedy综合征:额叶底面肿瘤,病 变侧肿瘤直接压迫视神经萎缩,病变对侧颅高压 视乳头水肿。 9、其他:木僵症、贪食、性功能亢进、高热、多 汗——额叶运动前区部与丘脑下部的联系纤维损 害。
12
三、顶叶(Parietal Lobe)
▪ 解剖位置 大脑半球中部,前面 以中央沟与额叶分界, 后面以顶枕裂和枕前 切迹的连线与枕叶分 界,下面以外侧裂与 颞叶分界。中央沟后 有与之平行的中央后 沟,两沟间为中央后 回。在中央后沟中段 向顶枕裂走行为顶间 沟,将顶叶后部分成 顶上、下小叶。顶下 小叶的前部围绕外侧 裂后端为缘上回,围 绕颞上沟后端为角回。
20
枕叶(occipital lobe)
▪ 受损临床特点: 2、视幻觉:为视中枢的刺激性病变所致,患
大脑的解剖ppt课件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占大脑半球表面的前三分之一,位于外侧 裂上方和中央沟前方,是大脑半球主要功 能区之一(图2-1)
7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额叶的主要功能与精神、语言和随意运动有关。 其主要功能区包括:
① 皮质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身体各部位代表 区在此的排列由上向下呈“倒人 状” (图2-4) 位于皮质运动区前方
② 运动前区 ③ 皮质侧视中枢
额中回后部
8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④ 书写中枢
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
⑤ 运动性语言 优势半球外侧裂上方和额下 回 中枢(Broca区) 后部交界的三角区 ⑥ 额叶前部 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 和冲动行为有关
9
(一)额叶(frontal lobe)
26
(三)颞叶(tempor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5. 优势侧颞叶广泛病变或双侧颞叶病变
可出现精神症状,多为人格改变、情绪异 常、记忆障碍、精神迟钝及表情淡漠 6. 颞叶深部的视辐射纤维和视束受损 可出现视野改变,表现为两眼对侧视野的同 向上象限盲
27
(四)枕叶 (occipi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 优势侧纹状区周围病变 患者并非失明,但对图形、面容或颜色等都失去 辨别能力,有时需借助于触觉方可辨认 如给患者看钥匙不能认识,放在手上触摸一下即 能辨认,称之为视觉失认 3. 顶枕颞交界区病变 可出现视物变形 患者对所看物体发生变大、变小、形状歪斜及 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症状有时是癫痫的先兆
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 对侧视乳头水肿
大脑解剖结构ppt课件【38页】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后角
下角
侧脑室脉络丛
三、边缘系统
1、组成: 边缘叶及其相关的皮质下结构 (杏仁体、下丘脑、上丘脑、中脑被盖)
2、特点:1)发生上较古老 2)纤维联系复杂
3、功能:1)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有关 2)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 3)与情绪、精神、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④损伤表现: 对侧半身瘫痪
对侧半身感觉障碍
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
丘脑中央辐射
皮 质 红 核 束 顶 枕 颞 桥 束 听辐射 视辐射
4、侧脑室
是大脑半球内的腔隙,内有大量脉络丛 中央部
前角
中央部:位于顶叶
前角:深入颞叶 分四部 后角:深入枕叶
下角:深入颞叶
侧脑室的脑脊液经 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
新皮质:占据大脑皮质的绝大部分
神经元排列为6层
皮质的不同部位6层结构不同
所有的神经元大致可分为2类,
传出神经元多为大型细胞传出神经元多为大型细胞
联络神经元多为小型细胞联络神经元多为小型细胞
大脑皮质六层结构 皮质结构
(2)大脑皮质的分区
(3)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1)第一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包括4、6区 特点:①倒置的人形,但头
钩束 扣带
弓状纤维
下纵束
3)投射系
大脑解剖结构PPT课件
视觉区
视觉区概述
视觉区是大脑皮质中处理视觉信 息的区域,包括物体的形状、大
小、颜色等。
初级视觉区
初级视觉区是视觉区的主要部分, 负责处理基本的视觉信息。
次级视觉区
次级视觉区负责处理更复杂的视觉 信息,包括物体的识别和空间关系 的理解等。
中央前回
中央前回是运动区的主要 部分,控制身体的自主运 动。
基底节
基底节是运动区的关键结 构,包括纹状体、丘脑和 黑质,与运动的协调和平 衡有关。
语言区
语言区概述
语言区是大脑皮质中处理 语言信息的区域,包括口 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布洛卡区
布洛卡区是语言区的主要 部分,与口语表达和理解 有关。
韦尼克区
大脑的主要功能
感知和运动功能
01
02
通过感觉系统接收和处理信息
通过运动系统产生反应和动作
03
04
认知和情感功能
通过记忆、思考、判断等过程进行认知活 动
05
06
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情绪反应
大脑的发育过程
01
02
03
04
胎儿期和婴儿期是大脑发育的 关键时期
大脑神经元数量和连接逐渐增 加
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不断优 化和调整
大脑的保护方法与注意事项
大脑保护的注意事项
1
2
重视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大脑恢 复和修复。
3
避免过度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大 脑有副作用的药物。
大脑的保护方法与注意事项
注意情绪调节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长时间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 绪中。
大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医学
04 医学应用
CHAPTER
神经性疾病诊断
帕金森病
通过观察大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诊断 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
通过检测大脑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 ,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癫痫
通过观察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诊断癫痫 。
脑外伤治疗
01
02
03
脑震荡
通过评估大脑功能受损程 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休息、药物治疗等。
03 定位诊断
CHAPTER
症状定位
总结词
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症状表现,推断病变部位的方法。
详细描述
医生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查结果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大脑功能分区,判 断病变可能发生的区域。例如,患者出现语言障碍,可能提示病变位于大脑的语 言中枢。
影像学定位
总结词
利用影像学技术(如CT、MRI等)直 接观察大脑结构变化的方法。
。
脑脊液
03
充满脑室和脑表面的透明液体,起到缓冲和营养作用。
大脑分区
额叶
负责抽象思维、决策、情绪调 节等高级认知功能。
顶叶
处理感觉信息,尤其是触觉和 空间信息。
颞叶
处理听觉信息,参与语言理解 和表达。
枕叶
处理视觉信息。
大脑功能区
感觉区
负责接收和解释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 。
语言区
处理语言信息,参与语言理解和表达。
详细描述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大 脑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异常病灶 ,从而精确判断病变部位。例如, 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技术(如脑电图、诱发电位等)检测大脑功能活动的方法。
详细描述
电生理定位通过记录大脑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间接反映病变部位。例如,脑电图的癫痫样放电可辅助诊断癫痫 病灶。
顶叶
系大脑的1个叶
目录
01 解剖学特点
02 受损
系大脑的1个叶。大脑顶叶在背外侧面,其前方以中央沟为界,下方以大脑外侧裂为界,后方以自顶枕裂的上 端至枕前切迹所作的一条虚线。其内侧面位于扣带沟之上。顶叶的背外侧面有与中央沟平行的中央后沟,此沟的 后部有一条前后方向走行的顶间沟,此2沟将顶叶分为3部: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有中央后回,顶间沟以上的部 分叫顶上叶,顶间沟以下的部分叫顶下叶。顶下叶又分为环曲回和角回。大脑顶叶有感觉中枢和其他许多重要区 域。顶叶受到损害,可出现大脑皮层性异常感觉或感觉障碍、运用不能(失用症)、失读症、病灶对侧同向性下象 限盲、空间定位障碍及身体萎缩等症状。
解剖学特点
分为背外侧面与内侧面。背外侧面的前界为中央沟,下界是大脑外侧裂的后支,后界为顶枕沟上端至枕前切 迹的连线。内侧面的前界是扣带沟的缘支,后界为顶枕沟,下界则为顶下沟,此沟是扣带沟的延续。
背外侧面:有与中央沟平行的中央后沟,也常分为上下两段。它与中央沟之间的部分是中央后回。顶间沟常 始自中央后沟上段,与背内侧缘平行向后,至顶枕沟上端下方,转向下形成枕横沟。顶间沟将顶叶后部分为上、 下两部:上部称顶上小叶,下部称顶下小叶。顶下小叶的前部围绕外侧裂后支末端的部分,称缘上回;后部围绕 颞上沟末端的部分,称角回。为正性体像障碍。
痛觉失认是指不认识疼痛刺激,实际痛觉是存在的,如香烟烧灼手指无疼痛反应,也无丢弃烟头的保护性反 射。病变在左缘上回,并累及部分角回和颞上回,较少见。
脸面失认是指对熟人,甚至镜中自己的脸均不认识。常伴有颜色、物体和方位失认,是顶枕区损害的少见症 状。
内侧面:由扣带沟的缘支分为前后两部。前部较小,是中央后回的延续,并形成旁中央小叶的后部;后部较 大,称为楔前叶,此叶的前界是扣带沟缘支,后界是顶枕沟,下界则是顶下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躯体感觉区Somatic sensory area
位置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部。 特点倒立人形、头部正置
交叉支配 投影区大小与感觉的敏感性有关
顶叶的功能研究
中央后回的急性损害最初有各种躯体感觉的丧 失。后来痛觉首先恢复,其次是触觉和皮肤压 觉,再次是温度觉。在恢复期,各种感觉的阈 值增高、定位的准确性下降、区分精度下降。
顶叶的功能研究
痛、触、温觉较易恢复,推测是对侧或同侧的 皮质发挥了代偿作用,也有人认为这些感觉在 丘脑就达到意识水平。
顶叶的功能研究
中央后回及其余顶叶叶区域的损害,也引起中 央前回运动机能的失调。各种躯体感觉的分析 与综合是执行复杂的、技巧的、有计划、有程 序的运动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因此顶叶的 损害,分析与综合能力的损害就会出现观念运 动性失用症。
中央沟 外侧沟 顶枕沟
端脑三沟 Sulcus
端脑内侧面的主要沟回
扣带沟 胼胝体沟 顶枕沟 距状沟 侧副沟 胼胝体 穹隆
枕叶皮质的功能研究
Penfield对枕叶视皮质投射区施以电刺激,清 醒的受试者报告出现了简单的视幻觉(光圈、 线条、星星、烟雾、各色的火焰等)。而刺激 视皮质的联络区(18、19区),引起复杂的形 象,内容为以往生活经历中视觉表象的活跃化 (人面、动物等)。
顶叶的功能研究
患者对于乘法能依据口诀而获得结果,对于除 法和分数就感到计算困难。总之计算障碍源于 空间综合的障碍,而不存在特殊的计算中枢。
顶叶的功能研究
优势半球顶下小叶(39、40区)以及邻近 的枕叶部分的损害表现为Gerstmann综合征, 表现为手指失认症、不能写字或写出错字也不 能用手指示东西、分不清左右、计算障碍、不 会描图画图、不能把积木摆成规定的造型等。
顶叶的功能研究
顶枕区损害也引起语言障碍,其特点是对个别 单词能理解,也能理解一般生活中较长的语句, 但难于理解有复杂的逻辑-文法结构的语句。
顶叶的功能研究
顶枕区的损害也引起计算障碍。如患者对于 5892这样一个数字能读出每个数字,但不知四 个数之间的关系,不知个位、十位、百位、千 位在那里。又如令患者计算17+25,患者或者 将四个数相加,即1+7+2+5=15,或者颠倒相 加即1+5=6,7+2=9而得出69。
顶叶的功能研究
此时,病人对于自己要做什么又清楚地观念, 但不能组织一系列相关的动作来执行这个任务, 不能按程序完成一个行为所组成的几组相继的 动作。病人知道自己错了,常因不能纠正而激 动。病人会诉说自己的手不停指挥,无法控制, 自己的观念不能付诸行动。但病人却可以完成 一些反射性动作。
顶叶的功能研究
顶叶损害症状群
此外,顶叶损害可出现半侧肌萎缩、共济失调、 前庭症状、味觉障碍与幻味、眼球运动障碍等 症状。
大脑枕叶的解剖生理与 临床病理学
枕叶的位置
顶枕沟的后方属于枕叶。枕叶被距状沟分为上 方的楔叶和下方的舌回,舌回下方以侧副沟为 界与颞叶相邻。在半球外侧面,枕极为17区, 前面依次是18和19区。17区为第一视区,18、 19区为视觉联络区。
大脑顶叶的解剖生理与 临床病理学
顶叶位置
顶叶位于半球顶部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它可以 划分为三个区域:⑴ 中央后回(3、1、2区); ⑵ 顶上小叶(5、7区);⑶顶下小叶(39、 40区)。
顶叶位置
中央后回接受来自丘脑的躯体感觉纤维,其上 段及旁中央小叶是下肢的感觉区,中段是上肢 的感觉区。中央后回的下段是面部的感觉区。
枕叶皮质的功能研究
顶叶的功能研究
顶叶感觉区主要接受来自对策躯体表面感觉的 投射,但面部、舌部可有双侧感觉代表区。躯 体的感觉区是倒立的,由上而下的皮质点接受 下肢、躯干与上肢的皮肤感觉。面部的感觉区 是直立的,由上而下的皮质点接受来自前额、 严、鼻、唇、舌、咽的感觉。感觉区的大小与 皮肤面积的大小成比例,而与代表区皮肤的敏 锐程度相关。因此面、手指、唇、舌的感觉区 占面积最宽。
顶叶的功能研究
一侧顶叶(如右侧)的损害,可引起对侧(左 侧)的体象知觉障碍。症状较轻时有左侧肢体 运动与感觉的忽视,如很少用左手。若左手与 右手同时给予触觉刺激,患者只觉得右手有刺 激,左手的触觉出现消去现象。患者梳头、洗 脸、刮胡子、洗澡、穿鞋袜时往往只照顾右侧 而忽略了左侧。
顶叶的功能研究
与在感觉运动区躯体投射位置相对应,在顶上 小叶的上、中部损害引起下肢运动技能的失用 症,下部的损害引起上肢运动技能的失用症, 顶下小叶的损害引起谈话过程中唇、舌运动技 能的失用症。优势侧顶叶的损害,只引起对侧 手(通常为左手枕叶相连,后下部与额叶相连,主 要传导本体觉、视觉、前庭觉等各种纤维间的 联系,是形成体象知觉与空间知觉的基础。这 个联络区的损害,便会出现体象知觉与空间定 向的障碍。这两种障碍同时存在,称为结构综 合障碍。
顶叶损害症状群
中央后回损害症状群: ⑴对侧浅感觉在病损之初有障碍不久即获回复 ⑵对侧自身肢体关节的为知觉、两点接触鉴别 觉、局部刺激订位觉有明显障碍; ⑶两侧躯体两点同时给予触觉刺激时,患侧触 觉消去,不再被感知; ⑷感觉型癫痫发作。
顶叶损害症状群
非优势半球顶叶损害症状群:以空间失认症为 特征,有半侧空间失认,阅读时表现上下行文 字之间空间视线转移时的困难、空间计算困难 一侧手的失用症、相貌失用症等。其中,穿着 失用症、半侧身体失认症等是非常特有的症状。
此联络区严重损害时,由于患侧躯体各种感觉 基本消失而根本否认此半侧躯体的存在,出现 半侧身体失认症。此症常见非优势侧顶叶的损 害(常为右侧)。
顶叶的功能研究
此外,此联络区损害后也可出现半侧躯体大小、 形状、组成性质等的变形了的感觉,比如局部 自体部位觉缺失、幻肢等。
顶叶的功能研究
顶枕区损害所致空间定向障碍的患者在诊室内 找不到自己的房间,不能执行需要定向的日常 生活任务。患者穿衣不辨前后左右,不能分清 自己的手指,不能分辨时钟指针所示的时间意 义,不能判明地图的方向,不能分辨两个城市 的相对于相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