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态度
第六章价值观和态度
7.锻炼,参加体育活动。 8.智力开发。 9.具有挑战机会的职业。 10.好车,衣服,房子等等。 11.与家人共度时光。 12.有几个亲密的朋友。 13.自愿为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工作,像癌症协会。 14.深思,安静的思考问题,祈祷等等。 15.健康,平衡的饮食。 16.教育读物,电视,自我提高计划等等。
2、价值观具有下列特性:
第一,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 第二,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 第三,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
改变的。
3、价值观的形成 ——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习得的
影响的环境——家庭、学校、其它相关 团体的各种人和事物。
影响的方式——言传(教诲)、身教、 潜移默化,有时是主动的,有时是被动 的。人的价值观还与社会生产方式和所 处的经济地位有关。
将这16道题目的得分按照标明的题号填入适当 位置,然后纵向汇总每两项的得分。
专业 财务 家庭 社会
1
2
3
4
9
10
11
12
社区 精神 身体 智力
5
6
7
8
131415 Nhomakorabea16
那一项得分比较高,说明你比较看重这 个纬度,若8个项目的得分均比较接近, 那么你是一个比较完善的人。
阿健与阿聪
阿健和阿聪是大学同窗,毕业后同时跨入一个颇具实力的公司。 报到那天,总经理没有立即分配他们工作,只是让助理带着两个 年轻人参观了公司的每一个部门。那一流的办公条件让阿健阿聪兴奋 不已。他俩完全没料到,第二天被分配到车间,同最基层的工人混在 一起。流水线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技术性很强又消耗体力。一天下 来,两人都感到腰酸背痛,骨头散了架似的。 夜色中,阿聪嘟哝着:“真搞不懂老板,让大学生下车间,我 们岂不是明珠暗投?”阿健未吭声,但心想,这一关恐怕还是应该 要过的。 尽管工作很辛苦,但他俩凭着年轻力壮,还挨得住。一个月过去了, 他俩对流水线的流程已非常熟悉,活也干得顺溜起来,不像开始时那样 吃力。这时,忽然传来喜讯,他们同时被提拔到管理岗位。晚上,两人 来到小酒馆豪饮一顿,发誓要好好干出点名堂来。
态度及其形成
第六章态度及其形成1态度研究的重要性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和兹纳涅斯基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著名心理学史学家墨菲所言:“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所处的位置比态度更接近中心。
”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奥尔波特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2态度及其形成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第二节态度形成的理论第三节态度的改变第四节态度的测量3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三、态度的功能四、高成就者的态度典范五、态度与行为4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对象性2、态度的评价性3、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4、内在性5态度故事---秀才赶考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
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6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一)态度的要素结构(二)态度的立体结构(三)态度的种类7态度的要素结构---态度“三元论”就态度的构成要素而言,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持“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要素构成。
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三是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
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8态度的成分及其关系认知成分事实信念观点知觉理解情感成分评价情感情绪行为倾向意向倾向偏好外显行为9态度的立体结构在试图转变一个人对态度对象或行为的态度时,研究者发现,个体的态度通常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而是嵌套在一个包含多个其他态度的认知结构中。
道德经第六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六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六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用无为的态度来行事,不要过于冲动和自我主张,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与平衡。
在这一章节中,我得到了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无为而治。
无为并不是指不做事,而是指在行事时不要过于追求功利和欲望,不要强行干预和操控。
只有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顺势而为,才能真正实现事物的自然规律和本性。
这让我明白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过度的干预与操控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破坏,因此要学会放下个人意愿,顺其自然。
第二,守静致远。
在这一章节中,提到了“守静”,也就是保持
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只有心灵静定,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实需求,并且能够准确洞察外界万物的真相。
而真正的智慧也是在守中而得,不被杂念干扰的状态下逐渐显现出来的。
这让我想到了冥想的概念,通过冥想可以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且洞察事物的本质。
第三,平衡与和谐。
道德经中强调了“德”,也就是道德的力量。
在为人处世中,要追求平衡与和谐,避免走极端和偏执。
只有合理地权衡利弊,保持自律与节制,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发展。
这给了我在生活中的启示,无论是在人际关系还是工作中,都要保持平衡,尊重和理解他人,不要过度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是要以整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总的来说,道德经第六章教诲了我如何以无为的态度来行事,通过守静与平衡来达到和谐与发展。
这些原则在现代社会依然
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个人的思考与行为方式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
比较两种理论: 相同点:
认知因素之间产生矛盾,个人便处于 一种想要解除其矛盾的不舒服状态。
区别: ①费氏强调个体通过自我调节, 海德则强调了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 影响。
②另外认知失调论比认知平衡理论适用 范围 更广。
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过程
二、态度的改变及影响因素 三、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形成与改变
1.态度的传统特性: ①幼时习得的 ②形成惯性反应的 ③极端的态度 ④依赖的事实多少 ⑤与信念、世界观的联系 ⑥三种成分协调还是不协调
2.个体因素: ①能力 ②独立性 ③认知欲望 ④自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自我 防御(不易改变) 3.个体的群体观念: 认同感,忠诚心
(二)态度的功能 1、态度决定着对外界影响的判断、选择和组织。 2、态度预定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模式 3、态度影响个人行为的效率
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 行为是态度的外显,通常情况下, 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时态度与 行为不一致。
影响说服效果的主要变量: (1)差距:
(2)畏惧
3.说服对象——接受者 说服的对象并不是被动的,研究说服对象的主观条件 既有助于找到增强说服效果的途径,也有助于找出增 强抵制敌对宣传的能力。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两方面。
(1)原有信念强度 (2)说服对象的人格因素
4、情境因素 说服过程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这些 背景因素对说服效果也有重要影响,其中主要 的情境变量为: (1)预告
二、态度的特点和功能 (一)态度的特点 1、习得性:态度不是天生的,是在社会生活 中与人、事发生关系中形成的。 2、对象性: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笼统地讲 态度是不确切的。 3、稳定性:态度形成后会持续一段时间,成 为人格的一部分,并在人的行为 反应模式上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
最新社会心理学知识点(1)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1)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一)思辨期---积累思想(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二)经验描绘期---成型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五大思潮的促进:(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产生标志:1908年,两本书的出版:麦独孤《社会心理学绪论》罗斯《社会心理学》(三)实验期---独立阶段(20世纪20年代)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运动的早起成员,倡导群体动力学,桃李满天下等,现代实验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1 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2提出了社会促进31924年出版《社会心理学》,标志着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四、基本理论(一)生物理论麦独孤弗劳仑兹生物因素本能印刻遗传差异 XYY (二)学习理论机制:1.联结S----R 2强化、模仿特点:1.行为由过去经验得出.2倾向解释—当时环境,忽视人的主观感受.倾向解释外在行为,忽视人的心理状态.(四)认知理论:行为取决于对社会情境的知觉或加工过程.1分类2聚焦五、概念解释现实真实性:实验与现实生活情景相似程度。
心理真实性:一项实验所引发的心理过程与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心理过程的相似程度。
六、社会心理学者的基本困境:1> 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在自然环境中而非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
> 理想与现实最理想研究:一是对情境有足够的控制,以确保没有额外变量影响结果和将人们随机分配到情境中去(内部效度);二是确保结果能够外推到日常生活中去(外部效度)。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6章 态度及其改变)【圣才出品】
第6章态度及其改变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反映的态度属性是()。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强度B.外显度C.方向D.深度【答案】D【解析】深度是指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态度对象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卷入越深。
A项,强度是指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
B项,外显度是指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C项,方向是指态度的指向。
2.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归因B.态度C.动机D.情绪【答案】B【解析】A项,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C项,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D项,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3.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情感成分B.行为倾向成分C.认知成分D.动机成分【答案】A【解析】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
一般来讲,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4.对于态度转变的P-O-X模型,正确的说法包括()。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B.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C.P-O关系为否定时的平衡为弱平衡D.P-O关系为否定时的不平衡为强不平衡【答案】ABC【解析】在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
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
而P-O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5.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2004年6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行为B.情感C.感觉D.行为倾向【答案】D【解析】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C (cognition,认知)、A(affection,情感)、B(behavior,行为倾向),因而有人把态度的三种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心理学]态度及其改变1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态度”(Attitude)是社会心理学中最为经典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和理论中的核心内容。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一百余年的历史中,恐怕极少有哪个研究领域或核心概念能象“态度”这样,同时赢得了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的共同青睐,并在本世纪30-•40年代形成了以此内容为中心的研究高潮。
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说:“这个概念在当代美国社会心理学中,也许是最有特色的和不可缺少的概念。
……它已使自己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这座大厦的拱心石。
”社会学家托马斯和兹纳尼斯基更干脆说: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态度的科学”。
今天,虽然社会心理学中开拓出了越来越多的全新的研究领域,但社会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依旧吸引着社会心理学家的视线。
第一节态度的概述一、什么是态度(一)态度的定义:如果我们听到有人这样说:“我对鱼、蛇、巧克力蛋糕和我的室友的态度是完全中立的!”那么我们一定会感到非常奇怪。
因为我们不是这个世界的中立观察者,所以每个人对所遇到的大多数事物都会持有态度。
说起态度,可能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他是什么,但是很难给他一个科学的定义。
而且由于态度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它下定义的。
因此,至今仍没有一个为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接受的定义。
一般来说,社会心理学将态度定义为一种积极的或消极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对人或食物或观点的评价。
简单的说态度是对人、事物、观点的评价。
在我们的这本书里(课本里,金盛华著,P78中间)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的持久反应倾向。
为了让态度的定义与心理学家已知的态度运作方式相一致,心理学家逐渐趋向于以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对态度进行定义,并逐渐达成共识:态度是以情感、行为和认知信息为基础的,(也就是态度的ABC),根据某个评价维度对刺激所作的分类。
也就是说,态度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这三个成分:(二)态度的成分:1、情感成分:包含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情绪与情感,尤其是正面和负面的评价。
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思考-精品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思考1什么是态度?它包含哪些心理成分?2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因素?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测量人们的态度?4简述有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
5Heider的平衡理论和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是怎样解释态度改变的?6不充足理由、自由选择以及努力与认知失调有何关系?7从说服模型出发论述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8什么是偏见?人们为什么会有偏见?怎样消除偏见?1什么是态度?它包含哪些心理成分?(1)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但是以下三位学者的观点具有代表性:①G.AIIport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由Allport对态度的定义演变出的态度实体派主张将态度看作存储在记忆中的稳定的实体结构。
②Krech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
由Krech对态度的定义演变出的态度建构派主张态度是人们依据当前信息做出的临时判断。
③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公认的对态度的较好的解释。
(2)态度的心理成分Freedman对态度的定义包含三个成分:①认知成分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②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③行为倾向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
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一、态度及其形成(一)态度的含义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态度的特征有:(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
态度的对象称作态度客体(attitude object)。
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是关于事物对自己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即态度具有抗变性。
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1)关于态度成分的争议①单成分说: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
代表人物:瑟斯顿、赖茨曼。
②双成分说: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
代表人物:罗森伯格。
③三成分说:态度包括感情(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也称作态度的ABC模式。
代表人物:瓦格纳。
三种说法都肯定感情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
因此,感情表现即表情常被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
但不能认为态度只是由感情成分构成的,因而三成分说更加完善,但应将行为看成内隐的行为意向。
(2)态度的分类①根据态度的表现形式,卡茨和斯托特兰德把态度分为五种类型:a.与情绪、情感联系的态度;b.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c.动作定向的态度;d.知情意均衡的态度;e.自我防卫的态度。
②根据态度的内容及其关联分类。
弗格森认为,人对许多事物的态度是有关联的,它们构成了态度束,而有关联的态度束合成为态度丛,即有关一类事物的总态度。
因此,态度是有层次的系列化结构。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1.态度的功能(1)适应功能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能起到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功能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
态度(社会心理学)
态度是中介因 素,有三个成 分:情感、认 知、行为倾向
态度的结构
• 迈尔斯的态度ABC结构 – 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要素构成。认 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包括个人对某个对象 的认识与理解、赞成与反对;情感因素是个人对 某个对象持有的好恶情感,即个人对态度对象的 一种内心体验;行为倾向因素,是个人对对象的 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 态度的三个要 素是相互协调一致的。
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三、态度的转变
5
态度
• 英文中的attitude源于拉丁语aptus,• 这 一语词具有这样两种基本的含义:
–具有“适合”或“适应”的意思,指对行为 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 –在艺术领域中,这一概念指雕塑或绘画作品 中人物外在的和可见的姿态。如果说第一种 含义的“态度”是心理学的,那么,第二种 含义的“态度”则称得上是解剖学的。
– 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从中受到贬抑 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
18
态度的功能
• 调节功能
• 态度能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 并作为个性的一部分而存在,调节自己的行 为。
19
• 兰伯特(W.E.Lambert,1960)等曾作过一个“会员群体 对耐痛力增长特色的效应”实验。他们以基督徒与犹太教徒大 学生为被试,使用一种类似血压计的改装耐压器(在充气皮绑 带上臵一尖突起,绑在被试手臂上,充气后会使人产生痛感。 当被试无法忍受时会说“受不了”,这时松开绑带并测定充气 量,作为耐痛力的指标)来测定耐痛力的水平。实验前告诉被 试,测试目的是为了确定正常人耐痛的程度。初测时,仅仅是 记录两教派群体各人的耐痛水平。休息时,对基督教徒的一半 学生被试说:“据某一报告认为,基督徒的耐痛力不如犹太教 徒”;而对犹太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据某一报告认为, 犹太教徒的耐痛力不如基督教徒”。结果,再测时发现,那些 被告知上述话语的两组被试,其耐痛水平都显著提高,而其余 未被告知上述话语的两组被试,其耐痛水平与初测结果无显著 差别。研究者认为,这种戏剧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休息时实 验者的指导语激起各半组被试对自己宗教群体的效忠态度所致 • 这个实验表明,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认同感、荣辱感、 责任感,并时时能被激起效忠态度,就会表现出巨大能量与挫 折耐力。事实上也是如此,历史上许多爱国者与革命者之所以 能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与不怕牺牲的精神,都是和他们具有崇高 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效忠态度分不开的。
简爱读书笔记第六章
简爱读书笔记第六章《简爱》是19世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主人公简爱在严酷的生活环境中,坚守自我、追求独立与尊严的成长历程。
本文将针对小说第六章的内容进行读书笔记的整理,深入探讨这一章节中的人物情感、社会背景以及勃朗特所要传达的思想。
在《简爱》的第六章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简爱在洛伍德学校的艰苦生活。
她在经历了与里德舅妈家族的不愉快相处后,终于迈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
以下是本章的主要内容梳理:1.洛伍德学校的恶劣环境在这一章节中,勃朗特描绘了洛伍德学校恶劣的生活条件。
学校里的食物匮乏,居住环境拥挤,卫生状况堪忧。
这些细节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对待贫困阶层和孤儿的冷漠态度,反映了勃朗特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
2.简爱的坚韧与勇敢面对洛伍德学校的恶劣环境,简爱并未屈服。
她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境,努力适应学校的生活。
在本章中,简爱结识了海伦,一位同样具有独立精神的女孩。
她们之间的友谊成为了简爱在洛伍德学校的一盏明灯。
3.简爱与海伦的友谊简爱与海伦的友谊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海伦的善良、宽容和独立精神对简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们一起度过了许多艰难的日子,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这段友谊使得简爱在洛伍德学校的岁月变得不再那么孤单。
4.社会背景的反映本章中,勃朗特通过描绘洛伍德学校的恶劣环境,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对待贫困阶层和孤儿的冷漠态度。
这种批判使得《简爱》不仅仅是一部成长小说,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总结:《简爱》第六章主要描绘了简爱在洛伍德学校的艰苦生活,以及她与海伦的珍贵友谊。
本章通过展示简爱的坚韧与勇敢,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
第06章 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答:1。说服教育。教师经常应用言语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2。树立良好的榜样。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3。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法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责任。教师可以用集体谈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行事。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八.评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阶段与皮亚杰提出的认知结构发展的顺序关系密切。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的发展表现了较高的水平。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几乎都处于第一阶段。美国10岁儿童基本都处于前三个阶段,少数达到第四个阶段。到了16岁,处于低阶段的人逐渐减少。第二,关于逻辑思维水平同道德发展水平的关系,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分别是达到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这就是说,虽然认知的发展为道德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但不等于认知发展水平越高。道德发展水平也就高。第三,柯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发展进行的纵向研究表明。岁儿童的年龄的增长,他们都是按六个阶段的顺序依次向前发展。�
七.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皮亚杰对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两个方面。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上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想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依据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可把这一阶段过程化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划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的发展。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表现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又称“服从的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亚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单向理解规则,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这一阶段又叫“单纯的个人规则道德发展阶段”2。权威阶段(5—8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的思维正由向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度,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一,以“平等”的观念为主的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时期的儿童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这一阶段儿童出现了利他主义,他们既部刻板的运用和服从社会普遍赞同的规则,而是将规则同整个社会和人类利益联系起来,从作为一种具体行为的准则转变为一种更理性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互惠观,并以形式上的公正向实质性的公正观发展,形成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性质、对象、X围分类1、社会心理学概念: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与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2、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X围: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侵犯、助人、极化、去个性〕大众层面〔流行、流言、舆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用心理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心理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用社会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社会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得社会心理学两者的区别: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首先要分析心理变化与过程,找出影响个人行为的社会条件,还要揭示制约个人行为的动机与自我概念等是如何发生作用的.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室实验法〔二〕现场调查〔三〕现场研究法〔1〕现场实验〔2〕现场观察研究: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进行连续性观察;进行轮换性观察;进行隐蔽性观察〕〔四〕模拟研究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动向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一、早期孕育〔哲学思辨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基本特征: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孟二、初创时期〔经验描述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875,德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1908 :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心理学》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三、确立时期〔实证分析期〕〔20世纪20年代~ 至今〕特征: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理论——应用大群体—小群体、个体普遍论——特殊论20-30年代:团体、小群体、个体研究40年代:信仰、偏见、劝导、宣传50年代:社会交际60年代:涉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70年代:重点涉与归因研究80年代:日益重视认知、应用的研究代表人物:勒温2、第二章中相关的理论〔了解〕第三章社会化〔重点〕一、社会化的定义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二、社会化的特点〔1〕个人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一生完成的〔4〕社会化是通过人的三、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一〕社会文化的影响〔二〕学校的影响〔三〕家庭父母的影响四、社会化的类别〔自己看一下就行〕五、社会角色的获得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个人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与要求,就会产生良好的期待效果.〔了解〕六: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了解,看几遍〕〔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主要内容:1.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2.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3.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 〔三〕柯而堡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掌握〕〔1〕前世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于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结果,或权威成人的建议.包括两个阶段: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他们怕受惩罚,或表现为服从权威.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判断是非以能否满足需要为标准,有实用主义倾向.〔2〕世俗水平.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包括两个阶段:好孩子或好公民的定向阶段:非常重视社会对他的评价,而不是考虑行为本身的正确与否.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认为判断是非应该尊重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3〕后世俗水平.发展出一套独立的、超越社团的道德标准.两个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从法律上、道义上比较灵活地判断是非,认为如果法律、规则不合理,可以修改.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根据尊重人权的平等,人性的尊严,相互信赖等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第四章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定义是人对自己存在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二、自我意识的特点:社会性、形象性、主客观的统一性〔主观性和客观性〕三、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好好看看具体的内容〕P81四、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观〔掌握〕1.婴儿期〔出生到18个月左右〕,这阶段是获得基本信任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2.童年期〔18个月到三四岁〕,这阶段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3.学前期〔四到五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4.学龄初期〔六岁到十一二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5.青春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与自我角色的形成,主要是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6.成年早期〔18到30岁〕建立家庭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7.成年期〔中年期到壮年期〕成家立业的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8.成熟期〔老年期〕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五、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了解〕P92六、相互关系中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了解〕1.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2.当时情镜3.所属团体的参照七、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观性,内容的多样性〔了解〕第五章性别角色差异心理一、男女性别角色定义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与被该社会规定了的行为方式.二、性别角色的特点:〔1〕多样性〔2〕相对稳定性三、性别角色的相关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的两性观------弗洛伊德所倡,埃里克逊发展弗洛伊德的尚男抑女论,埃里克逊的内部空间观〔掌握〕P1212.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3.认知发展理论的两性观四、性别认同的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五、男女两性角色心理差异〔着重了解〕P1291.两性在认知活动中的表现2.情感、意志活动中的两性差异〔1〕男子的支配欲〔2〕女性的忍耐心和依赖心〔3〕自我满意感的两性差异: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自我满意感均低于男性.3.人际交往中的两性差异4.成就动机方面的两性差异第六章社会动机一、动机〔一〕定义: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二〕含义: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三〕特征:复杂性、可知性〔四〕动机与需要的关系:1.动机由机体的需要激发2.需要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具有动机作用〔五〕动机的分类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外:由活动外的刺激诱发出来的2.初级的原发动机和高级的习得的社会性动机社会动机分为:交往性动机与威信性动机二、彼得罗夫斯基的动机系统理论主要包括:兴趣、信念、意图、未被意识到的动机——意向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内容包括哪些P156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七章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即社会认识过程〕1、概念: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特征有:认知的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2、进行社会认知时的参照依据:〔1〕自身经验、思维活动、信息加工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3〕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4〕认知者的情绪二、社会认知的X围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1〕非言语信息〔2〕面部表情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①对他人性格的真正了解有赖于长期的接触、交往和共同生活②人们倾向于在短暂接触的基础上对他人性格进行推测和评价③性格判断中的"以貌取人〞现象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依据意见、态度、表情.推测彼此关系情感成分参与极多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2.当时的情境3.认知者本身的特点〔1〕认知者的经验〔2〕认知者的性格〔3〕认知者的需要四、七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2、归因的参照点〔1〕根据他人行为的特殊性、连续性与一致性等原则进行归因〔2〕结合他人的其他条件进行归因〔3〕根据认知者切身利益关系对他人行为归因五、刻板印象〔了解〕P182第八章社会态度一、社会态度〔一〕定义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反应受其态度所调节.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情感因素是对态度对象的感受体验;意向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二、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1〕实事求是的提供信息〔2〕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3〕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4〕逐步提出要求〔5〕积极参加活动〔6〕团体规定三、影响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1、宣传者的威信:专业性、可信性2、态度改变的个人因素:自尊心的强度、权威主义倾向的强度、想象力的丰富性、性别、智力水平、当时的需要.3、对态度变化的心理上的抵抗客观原因:宣传者的宣传如果单纯的为宣传而宣传,以命令的形式进行宣传,或宣传言过其实或强调的太过分,宣传效果会适得其反.主观原因:〔1〕心理上的抵抗是个人感觉到在某些方面羊油自由行动的权力被剥夺是,自身激发出的一种动机状态,目的是想确保行动的自由〔2〕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而产生了与宣传意图相反的效果.四、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有些相互独立的,有些相互关联.协调——保持不协调——解除或减轻五、偏见具有的特征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2.偏见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第九章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一、模仿:指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其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相类似.它不是通过社会或团体的命令而发生,被人们模仿的对象具有一种榜样作用,模仿者发生的行为与榜样者行为相似.二、流行1、概念: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连锁感染的现象.2、特点:〔1〕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较短时间内消失〔2〕有循环的特点〔3〕不同于风俗习惯,流行是一种风气,风行一时〔4〕不同于伦理道德,比道德威力小,但可破坏道德,也可起巩固行为规X 的作用.〔5〕没有强制性,〔6〕风尚发生在权威身上,流传速度更快.三、流言1、流言——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的依据,而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消息2、流言与谣言的区别谣言是恶意的攻击,是谣言制造者故意捏造、散步的假消息.两者的区别在于动机不同.其共同点是,它们都缺乏明确而可靠的事实依据,但都能广为传播.3、流言产生与传播的条件:〔1〕:缺乏可靠消息〔2〕不安与忧虑〔3〕社会危机状态第十章相符行为一、从众1、概念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一〕团体的条件与特点〔团体人数;团体的吸引力;个人在团体中的位置〕. 〔二〕团体中个别人的反从众行为是抵消从众行为的一个因素.当个体感觉到社会或团体压力很大的时候,只要团体中有一个或几个吃不同意见者出来反对,就能减少压力,个人从众行为也会减少.〔三〕个人的心理特点如需要、情绪、智力、自尊心等与其从众行为有关.重视社会对自己的评价的人易发生从众,智力水平低而自尊心弱的人易发生从众. 〔四〕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高低与从众行为有关.地位较低的成员往往有从众的压力.二、众从1、众从行为产生的条件〔选择或简答〕〔一〕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1〕成员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2〕符合时代精神的独立行为〔3〕权威人物的加入〔二〕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1〕内部意见分歧〔2〕内部缺乏群体凝聚力〔3〕不明确所遭遇问题的真实情况三、服从1、服从概述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X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四、从众、众从、服从三者间的联系与区别答:从众: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众从:团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X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服从于从众的区别:从行为上看有共同点,两者的行为都是属于相符行为.服从是被迫的,即对行政命令、团体规X或权威意志的服从,是无条件的服从.从众不是对团体规X的服从,而是对社会舆论的的压力的服从.从众也有可能是一种违心的服从,它与服从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对团体或权威的明文规定的执行,而是在团体压力下的随从行为.第十一章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1、定义: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此行为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利社会行为、助人行为2、对利他行为的解释〔一〕社会生物学家:一个团体中成员在遗传上的关系越密切.则其成员间的关系越稳定,因此,利他行为主要涉与团体选择与亲属选择.不同生物品种之间仍可以发生利他行为.〔二〕心理学家: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有两种含义,一是利他主义行为,以助人为其行为的目的,即我为人人;二是报答性行为,因曾受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他人,即因为人人为我,所以我要帮助他人.有四种特性:它是一种出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期望他人日后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损失.3、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一〕助人者的因素1、认知如果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时自己无法控制的,就给予帮助;反之,助人行为受到抑制2、移情与内疚感设身处地以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需要和痛苦,从而产生助人行为;3、情绪4、其他个人因素指身份特点包括性别与年龄〔二〕受助者的因素1、性别女性被帮助的机会多于男性2、年龄老年人和幼儿较多的得到别人的帮助3、仪表穿奇装异服,招摇过市的人,当他发生困难时,就较少的获得帮助.〔三〕情境因素人们看到别人都在做好事,就能激发自己也去做好事.〔四〕社会文化利他行为受当地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X所影响.二、冷漠行为1、定义: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的帮助时,却持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2、冷漠行为的旁观者作用〔1〕旁观者起观众作用:当有其他人作为旁观者时,个人的行为会比没有其他人在场时产生更多的顾虑,特别是在不清楚旁观者将怎样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处于尴尬的地位.〔2〕旁观者起榜样作用:〔3〕旁观者起责任分散作用3.产生冷漠行为的主观原因〔看一下P297〕〔一〕个人付出代价的权衡〔1〕消耗自己时间和精力有多少〔2〕担心的人安全〔二〕个人对受害者的认识〔三〕个人受当时情景影响第十二章侵犯行为1、概念: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由侵犯动机引起的.2、挫折——侵犯理论包含两个要点:一是侵犯的发生都有挫折为前提;二是任何挫折事件都会引发侵犯,但也承认,个体对惩罚和报复的恐惧会压抑侵犯行为发生的可能.关于侵犯行为的强度,制约于以下三个因素:(1)侵犯的强度与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3)挫折强度在不变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不变,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挫折--侵犯行为的修正:挫折是引起侵犯的一个可能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C社会学习理论强化;观察与模仿〔1〕直接观察〔2〕间接学习〔大众媒介〕3、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1〕生理唤起因素:有些人心浮气躁时,往往容易发生侵犯行为,如性、酗酒与毒品的刺激,甚至运动也可能促使其发生侵犯行为.〔2〕环境因素:如高温、拥挤、噪音等〔3〕社会性因素:大众媒介、去个人化作用、受他人挑衅.〔4〕个人因素:性别、认知水平道德发展水平5、侵犯行为的控制〔1〕社会公正可减少人们的挫折感〔2〕惩罚侵犯行为〔3〕说服教育〔4〕恰当的宣泄〔5〕控制暴力电视〔6〕培养成熟的个性第十三章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概述1、概念: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程度.2、人际吸引的心理分析: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好好看一下〕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接近性;相似性;需要的互补性;能力与特长;仪表. 阻碍人际吸引的因素:不尊重别人的人格;自我中心主义强;对人不真诚;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的人;妒忌心强;过分自卑;情绪孤立等.3、人际沟通的条件〔看一下P338〕第十三章团体心理一、定义: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X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特点:团体内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并发生相互影响.团体内每一成员都在团体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团体了内各成员之间必须有具有一定的结构,有共同的目的.二、团体的心理效果:团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团体的支持力量.三、良好团体的心理学原则〔1〕目标整合原则〔2〕志趣相投原则〔3〕心理相容原则四、团体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简单了解P363〕。
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态度与偏见问题
三、态度改变的理论
(一)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 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并且这种过渡遵 循着最小付出原则。
2.认知失调理论
Festinger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 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 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 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态度与偏见问题
本讲主要讨论五个方面的问题
1.态度概述 2.态度形成理论 3.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与现象 4.说服模型 5.偏见问题
小男孩与石头
有一个小男孩,他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了,一直生活在孤儿院里。他非常悲观,总是无精打 采地问院长:“院长,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小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菜市场上去卖,但不 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第二天,小男孩就拿着石头来到市场上,找了一个角落蹲下来。过了没多久,就有不少人对 他的石头感兴趣,第一个人说:“小孩,3个金币卖不卖?”
2004年12月,“恐惧斗室”的耐克篮球鞋广告引发 争议。争议焦点是,该片采用“中国武术高手、 类似‘飞天’的东方美女、龙”等.
(3)认知理论
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 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4)心理动力理论
认知成分 事实 信念 观点 知觉 理解
情感成分 评价
第六章 态度
由于乙把这些说法看得比父母的教导更重 要,头脑中也就出现了“偶而吸支烟也无 可厚非”的主观规范。 甲则出现了“绝不吸烟”的行为意向,而 乙则可能出现态度与主观规范之间的矛盾 与冲突。 如果处于非正式群体的同伴都在吸烟的情 境中,其主观规范的强度就会增加,就有 可能出现吸烟的意向。 有了以上两种迥然不同的意向,就会产生 两种不同的行为。
在60年代末之前,社会心理学在态度
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 别是在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方面成果丰 硕。 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都相信态度是 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盖洛普民意调查也就是建立在态度与 行为的一致性基础上的。
60年代末之后,很多研究者的研究发
现,态度与行为的联系其实很弱,知 道某人的态度对预测他的外显行为其 实并不是很有作用。 这使得社会心理学家重新审视态度与 行为之间的关系。
2.自我防御(ego defense)功能。态度作 为一种自卫或防御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 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特定的态度能维 持和提高自我价值感。 比如某人看到商人赚很多钱并在生活中拥 有许多物质享受,为了恢复被损伤的自尊, 他常会显示出自命清高或者鄙视为富不仁 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or understand)功能。一种态度能给 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 照框架(frame of reference), 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
态度似乎充当着图式的作用,
它帮助我们解释和加工各种信 息。而且使我们对问题、人物 或群体的感知戴上有色眼镜。
五、态度与行为
1、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吗?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所持有
的与态度对象相关的内在反应倾向, 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 备状态。 注意,行为成分不是行为本身,而是 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
06社会态度
第六章社会态度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反映的态度属性是()。
A.强度 B.外显度C.方向 D.深度2.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
A.归因 B.态度C.动机 D.情绪3.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A.情感成分 B.行为倾向成分C.认知成分 D.动机成分4.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
A.行为 B.情感C.感觉 D.行为倾向5.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
A.适中 B.较大C.较小 D.最大6.态度的内化是指()。
A.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
B.个体采用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C.个体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D.个体以理智与情感,即认知和情感为基础习得一定的态度7.凯尔曼关于态度形成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服从→内化→认同 B.内化→服从→认同C.服从→认同→内化 D.认同→服从→内化8.()不是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中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A.传递者 B.反馈C.情境 D.接受者9.在态度转变模型中,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之间呈()。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C.相互促进关系 D.倒U型(曲线)关系10.海德提出了态度改变的()。
A.分阶段变化理论 B.认知不可协调理论C.平衡理论 D.调和理论11.“睡眠者效应”说明()。
A.任何信息都将影响人们的态度 B.任何信息都不会影响人们的态度C.新获得的信息作用更大 D.原有信息作用更大12.()首先提出态度量表结构。
A.瑟斯顿 B.谢里夫C.莫雷诺 D.勒温二、多项选择题1、在态度转变的P—O—X模型中,(),则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A.如果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B.如果三种关系都是肯定的C.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D.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2.关于态度转变,正确的说法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三、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所谓自由行为是指,对于一个人来讲,在某一时 期,他有一套可以供自己选择的行为,这套行为 中任何一种行为在什么时间发生都可以由自己决 定,所以称为自由行为。自由行为只包括那些具 有现实可能性的行为(例如抽烟是自由行为,而 步行月球就不是自由行为)。自由行为包括一切 可能实现的行为,一个人做什么、怎么做,以及 在什么时间做等等。因此人们必须具备从事某种 行为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具备一定的经验、习惯、 以及有关的知识。根据布林的理论,如果一个人 的自由行为中有一个行为被剥夺或者可能被剥夺, 他将发生心理抗拒。
三、偏见 (三)偏见的消除 1、Allport(1954)的群体交往假设 指出偏见可以通过群体在追求共同的目标的平等交往中
减少。其效果的大小决定于这种交往是否得到了社会习俗 的支持,是否能够获得共同利益和相互理解。 合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研究检验了他的观点。 2、大众传媒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三、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人们的态度是否改变与本身内在的心理状
态有关系,心理感应抗拒理论(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是解释人们难以 转变态度的主观因素的理论 。由美国心理 学家布林(Brehm,1966)在其著作《心 理感应抗拒理论》中首次提出的。
第拉皮一尔节难题社会态度的概述
0
问卷种类 * ** *** ***
到过的旅馆 47
1
2
未到的旅馆 32
1
2
到过的旅馆 81
1
2
未到的旅馆 96
1
2
22 20 1 1 25 23 2 0 20 19 1 0 12 11 1 0 43 40 3 0 38 35 3 0 51 47 4 0 45 41 3 1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三、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二)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 2、对自由剥夺的威胁 有时候,个人的某种自由行为并未被剥夺,
在是有可能被剥夺,既这种自由只是受到 威胁,这时人们就会产生心理抗拒并且企 图使自己保持这种自由。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三、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二)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 3、自由的重要性程度 如果一项自由对自己越重要,则当这项自由被剥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一)海德的一致性理论 海德(Heider,1958)认为,人们的认知
系统中几种评价态度或者感情之间有趋向 一致的压力。认为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引 起一种满意的状态,而认知处于不平衡的 状态时,就力求趋于平衡,或者改变现存 的某种认知因素,或添加一种新的认知, 以矫正不平衡。由此海德提出了P-O-X模型。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斯太茨等的实验研究, 给被试呈现一些中性词的人名
(人们对此既无好感也无恶意),当出现“汤姆”一词时, 说出一些肯定性的形容词,如漂亮、幸福的、有才华的; 当出现“比尔”一词时,说出一些否定性形容词,如丑陋 的、讨厌的、愚蠢的,随后要求被试对提供给他们的包括 “汤姆”“比尔”在内的许多人加以评价,说明自己的喜 欢程度。结果发现,被试对与肯定性形容词相联系的人感 到愉快,产生积极的态度,这就是由于词语的强化作用而 形成了某种态度。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吉普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二、认知平衡理论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社会心理学界提出
了关于认知平衡理论的几个模型。它们都 是假设态度的转变是由于人们的社会认知 的不平衡。 (一)海德的一致性理论 (二)费斯廷格的认知协调理论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二、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影响行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piere,1934)进
行过一项著名的现场研究。与一对中国夫妇在美 国西海岸旅行一万多英里,住宿66家旅店,184 家餐馆,受到很好的接待,只有一次受到拒绝。 说明态度与行为之间可以一致,但是并非都具有 一致性,这种非一致性是由于许多因素造成的。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三)态度的特点 1、态度具有统合性 态度是对各种心理过程的统合,态度在心理过程中是作为整体起作用
的,是整体性心理活动。因此人们的心理活动表现为一定的态度时就 已经不再是哪一种心理过程的表现,而是全部心理过程的具体表现。 2、态度具有媒介性 态度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过程是行为的准备阶段,使行为与心理过程吻 合。被评价有意义的事情,也就有兴趣有热情去做。态度是一个人心 理世界与外部表现之间的中介过程,态度是行为的准备或潜在的行为。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一)海德的一致性理论
海德假设P是认知者,0是认知的对象,P与 O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好的或者不好的), X是第三者的人或者事物。海德认为,P-OX三者之间的关系如相适应,则P-O-X的体 系呈现均衡状态,P的态度无需要改变。如 果三者关系不适应,则P心理上就不舒服, 这时就必须对这种认知体系进行改变。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三、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二)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 1、对自由的期望 人们对自由的期望越大,则当自由被剥夺时,其
心理抗拒力量也就越大。一个人越是认为自己应 该拥有某种自由,当该自由被剥夺时,其心理抗 拒也就越强烈。如果人们根本就不想享有某种行 为自由,当该自由被剥夺时,也就无所谓,例如, “禁止抽烟”的命令对不抽烟者来说就无所谓。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四)、态度的功能 1、认知功能 2、动机功能 3、价值观表达功能 4、自我防卫功能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二、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影响行为 (二)行为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二、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影响行为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Lippa, 1990提出态度能够影响行为,因为研究者假 定态度是行为反应的中介。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是以一种一般性动机方式进行的,但是态度与 行为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态度还 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三)态度的特点 3、态度具有压力性 态度总是指想并倾注于某一对象,因此态度给对
方造成心理压力。 4、态度具有一元性 表现为从正到负的连续状态,态度的变化也是从
正到负的链条进行,态度的这种一元连续状态与 人格的统一性分不开。也正是因为如此态度才是 可以测验的,可以观察的。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第三节 社会态度的测量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二、态度与行为 三、偏见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attitude)是指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
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 部心理倾向。 1、态度是一种内在心理倾向 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二)态度的构成 Myers(1993)指出态度的三个纬度:情感affect即态
度的情感色彩;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即态度的行为 倾向性;认知cognition即态度的信念、认知部分。因此称 为态度的ABCs。构成了态度的知、情、意三个纬度。 1、认知因素 2、情感因素 3、行为意向因素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二)费斯廷格的认知协调理论
费斯廷格(Festinger,1959)认为人有许多认知 因素,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有些是相互独立的,有 些是相互关联的。
认知因素的失调会导致心理压力,发生不愉快。 因此当人们的认知体系内发生了不协调就会设法 减轻或者缓解这种不协调状态;而当人们的认知 体系内是协调的就会设法保持这种协调关系,避 免接触与已认知的因素相互矛盾的信息。为此, 心理学家探究避免发生认知不协调的方法以及接 触认知不协调的途径。认知因素失调越大,人们 要缓解或者接触认知失调的动机也就越强烈。
夺时,其心理抗拒也就越大。所谓重要性,指这 种自由行为更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无法用其 他方式来满足。例如,抽烟成瘾的人,被剥夺了 抽烟的自由,而抽烟对他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 无法用吃糖等其他方式来替代,从而使他发生很 大的心理抗拒力。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三、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二)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 4、剥夺某种自由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的剥夺 如果人们的某种自由被剥夺还会影响到其他的自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二、态度与行为
(二)行为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态度
加
意图
行为
强
主观规范 合理行动理论图示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三、偏见 偏见(prejudice)是人们不以客观事实
为根据所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这种 态度所包含的认知成分较少而情感成分较 多,因为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偏见可以表 现为正面的偏见也可以表现为负面的偏见。 我们多是指负面的偏见。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二、态度与行为 (二)行为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博班姆Birnbaum and 贝恩Benne,1983年
提出行为是态度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是影响的因素除了态度和环境之外还有 其他的,如个人的一般认知态度(不属于 对某一对象的认知),当时的情绪好坏以 及个人对外界环境的一贯倾向等。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三、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一)基本观点 当一个人的行为自由受到威胁时,他会处于一种
动机唤醒的状态,这种状态趋使他试图恢复自己 的自由。这种动机状态是人们对其行为自由减少 的反应,也就是一种反作用力,布林称为心理抗 拒,因为人们都有享受自由行动与思考的权利, 认为他是“自己行为的唯一主宰者”。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三、偏见 (一)偏见的特征 1、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 2、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