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三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选取一个有趣或感人的瞬间进行习作。
2. 培养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3. 引导学生通过例句、范文,学会运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一个有趣或感人的瞬间进行习作。
2. 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选取一个有趣或感人的瞬间进行习作,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2.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选取合适的瞬间进行习作。
2. 示范法:通过例句、范文,展示如何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3. 互动式教学法:学生互相评改、交流,提高习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趣的或感人的瞬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 讲解:讲解如何选取瞬间、描绘事物特点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3. 示范:出示例句、范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习作。
4. 练习:学生进行现场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改、交流。
6. 总结:总结本次习作的要求和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
附:习作要求1. 选取一个有趣或感人的瞬间进行习作。
2. 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习作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价学生的习作内容是否具体、生动,是否能够描绘出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3.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
2. 鼓励学生将习作与家人、朋友分享,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习作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2. 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优质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进行作的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教案的具体安排和步骤:教学目标:1. 研究并掌握本单元的写作要求和规范;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复本单元的课文和重点知识点;2. 准备写作素材和示例。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复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对主题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本单元的写作要求和规范。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如何组织文章结构等。
3. 写作指导: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给予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和提供写作技巧。
4. 实践训练: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主题和写作要求进行实践训练,可以让他们先进行草稿写作,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互相修改和改进。
5. 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和交流,互相研究和借鉴。
6.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7. 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研究收获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次写作训练做出调整和改进。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可以在合作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相互研究和借鉴,促进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文章的连贯性、语言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度等方面。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评价,了解他们对写作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课堂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其中的美好和有趣之处。
教授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形容词来丰富作文的表达。
通过范文学习,让学生了解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和运用语言技巧。
第二章:教学准备与过程2.1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作文范文和练习材料。
准备作文评价标准和反馈表格。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2.2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范文学习,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
进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形容词来丰富作文的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评和自我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道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策略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作文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
提供充足的写作素材和示范例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和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制定科学的作文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语言表达、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写作能力。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作文中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和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写作和交流。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三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习作三的要求,明确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2)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能够独立完成习作,并进行修改和润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运用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
(3)借助范文和点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2)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敢于创新,培养写作自信。
二、教学内容1. 习作主题:我的理想2. 习作要求:(1)选择一个自己最向往的职业,进行想象和描述。
(2)运用具体的例子和细节,说明自己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和动机。
(3)用流畅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明确习作要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3)通过修改和润色,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具体的例子和细节,说明自己选择职业的原因和动机。
(2)如何帮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2)介绍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2. 讨论和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和选择的原因。
(2)引导学生运用具体的例子和细节,说明自己选择职业的动机。
3. 写作指导(1)借助范文,分析如何用流畅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2)提供写作支架,帮助学生组织结构和内容。
4. 独立写作(1)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独立完成习作。
(2)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敢于创新,培养写作自信。
5. 修改和润色(1)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互相评价和修改。
(2)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的注意事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的注意事项Introduction:The third unit of Language Arts for Grade 3 studies the various aspects of writing a composition. This unit aims at developing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expanding their vocabulary, and enhancing their ability to express themselves.The aim of this guide is to present some key points for teachers to keep in mind when teaching this unit.Attention Points:1.Understanding the Types of CompositionsBefore delving into the details of writing a good composition, students must first understand the various types of compositions. The teacher must explain to studen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narrative, descriptive, and informative composition. Stud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read examplesof each type of composition to understand the text structures, vocabulary, and writing styles used in each.2.Brainstorming and OutliningOnce students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ompositions, the teacher must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brainstorm ideas and outline a composition. Stud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think of interesting topics, and then write them down and categorize them under subheadings. This helps students to organize their thoughts and create an outline for their composition.3.Expanding VocabularyA significant element of a composition is the use of an extensive vocabulary. Teachers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and their vocabulary by introducing new words, idioms, and expressions.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use a dictionary or thesaurus to help them find new words to express their ideas more accurately.4.Punctuation and GrammarA well-structured composition includes proper punctuation and grammar. Teachers should remind their students to use proper punctuation, capitalize the first letter of sentences and names, and use appropriate grammar. The focus should be on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use commas, periods, question marks, and exclamation marks in their writing.5.Editing and ProofreadingBefore submitting their compositions, students should be taught the importance of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Teachers should go through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editing, including checking for spelling and grammatical errors, looking for sentence structure and tense consistency, and reviewing for clarity and coherence.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eaching the third unit of Language Arts for Grade 3 requires a lot of patience, dedication, and careful planning. By keeping these attention points in mind and implementing them in their teaching strategy, teachers can help their students develop strong writing skills thatwill serve them well in thei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lives.。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三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写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欣赏和鼓励。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和想象结合,写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3. 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评价和修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将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写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起来,使故事更有趣。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讨论法: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如何将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写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3. 指导法: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如何将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写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共同讨论如何将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写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4. 写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5.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写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6. 小组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7.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总结课堂内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写作和小组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
3. 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2. 教师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3. 小组合作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将习作进行延伸,创作更完整的故事。
2. 组织学生进行习作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课堂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作文训练:根据本单元的主题,进行作文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作文训练。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掌握写作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课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第3-4课时:生字词学习,并能灵活运用。
3. 第5-6课时:作文训练,根据本单元的主题,进行作文练习。
4. 第7-8课时:作文讲评,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修改。
5. 第9-10课时: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阶段测试。
6. 第11-12课时:针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进行专项训练。
7. 第13-14课时:进行作文练习,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8. 第15课时:作文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及配套读物。
2. 生字词卡片。
3. 作文评价标准。
4. 教学课件及视频资料。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通过游戏、卡片等方式巩固记忆。
4. 作文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介绍自己教学内容:1.本次习作要求我们介绍自己。
2. 写完以后再加一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
教学目标:1.学会有条理地作自我介绍。
2.认识“自我介绍”的训练跟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能自觉地学习作自我介绍。
3.了解做我介绍的一些方式方法。
了解自己的特点是什么:如。
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
指导学生通过事例来表现特点的方法:先概括后具体。
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搜集自己过去的照片。
2、打开记忆的闸门。
3、搜集自我介绍的有关习作。
4、学习别人的习作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课)(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1. 教师自我介绍创境。
听了老师的介绍对老师有所了解。
这就是自我介绍。
2. 看小朋友也来了。
他是怎么自我介绍呢(出示范文)3. 根据提示内容回答问题。
板书: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
(二)交流体会写作方法1. 同学们学会了自我介绍,现有就让我们彼此了解吧!2. 你最想了解谁(同桌、班长、其他同学)3. 写作时注意什么(介绍时性格、爱好、优点缺点时,一定要举个例子。
)4. 小组同学互相介绍。
(小组互评)5. 学习汇报:你了解了几位同学先把其中几位介绍给大家。
6. 教师语言创境:开学不久。
同学们都很想了解你。
请你来向大家介绍自己。
7. 请同学上台介绍。
(要求:做到有礼貌,声音响亮,内容清楚,表情自然。
)8. 师生进行评价。
9. 小结。
今天学习了介绍自己。
大家都说得很好。
在生活中你还可以向刚认识的叔叔、阿姨或小朋友进行自我介绍。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开启心路,点拨写法。
上一节课。
我们都作了自我介绍。
大家讨论一下。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呢①学生回忆,教师小结。
概括出外貌特点、爱好特点、个性特点等方面。
②板书:开头→中间部分:特点(外貌特点→爱好特点→个性特点等等)→(要有具体事例)结尾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如何使用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如何使用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我们要了解指导教案的内容。
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作文教学的主题是“写日记”,我们具体来看下面的教案内容:1.明确写日记的定义和要求,即用亲身经历或想象中的经历,记录或发表个人情感和对事物的看法,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2.通过范文学习,了解日记的一般特点和写作方法,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心情、感受等的描述。
3.联想及观察生活,写好日记。
接下来,我们就来逐一地看看这些教案内容。
第一条是明确写日记的定义和要求。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完全懂得写作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先向他们解释一下写日记的作用: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
要求也应该明确,要求孩子用亲身经历或想象中的经历来写作,记录或发表个人情感和对事物的看法,并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第二条是通过范文学习,了解日记的一般特点和写作方法。
通过阅读老师提供的范文或让孩子们找相关的范文来学习日记的写作方法,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心情、感受等的描述。
另外,老师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日记段落来让孩子们仿写,如写自己的开心或伤心的事情,来使孩子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第三条是通过联想及观察生活,写好日记。
只读范文是不够的,要让孩子们通过观察生活来写作,让他们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给孩子们一些话题,比如:“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或“我最喜欢的一天”,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实际经历来展开联想和写作,锻炼孩子们的概括性和想象力。
在学习这些指导教案内容时,还可以采用一些游戏化的方法来辅助教学,比如孩子们集体或个人分角色,来写一个类似连续剧的日记,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展开想象和写作。
或者、制作小报、玩转语言等方法,既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作文能力。
在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调整自己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采用一些新颖、生动、实用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作文的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部编版三级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第三单元主涉及三级学生语文学习内容,从基础语音、词汇简单句子构成篇章组织等方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汲取灵感。
2. 培养学生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一个有趣的、有意义的话题进行写作。
3. 通过修改和讲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思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小事写得具体、生动、有趣。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写作,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
3. 讲评法:通过讲评学生的作文,指导学生如何修改和提高。
五、教学步骤:1. 学习课文:组织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2.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鼓励学生选择一个有趣的、有意义的话题进行写作。
3. 写作指导:教师示范写作,教授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将生活中的小事写得具体、生动、有趣。
4.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写作。
5. 作文修改: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改,指导学生如何修改和提高自己的作文。
6. 作文讲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总结本次写作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通过学生的写作过程,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度。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本单元的相关课文,作为学生写作的参考。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图片、故事等,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一、教学核心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指导教案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的内容、目的和作用;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3.能够运用作文指导教案中的技巧和方法,写出较为优秀的作文。
三、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了解作文指导教案的内容和目的通过介绍作文指导教案的具体内容、目的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作文指导教案的基本情况和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指导教案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学习作文指导教案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阅读作文指导教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或是课后专门安排时间去阅读作文指导教案。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案中的内容,了解如何选择适当的主题、构思、写作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知识点。
3.练习作文在阅读了作文指导教案后,让学生尝试写一篇作文。
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运用到作文指导教案中提及的技巧和方法。
在作文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分析,指出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分享交流引导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并给出互相点评和建议。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作文指导教案中的技巧和方法,还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策略1.精选教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精选适合的教材,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文指导教案中的技巧和方法。
2.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讲解示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向学生清晰地展示作文指导教案中的技巧和方法。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三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三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心和热爱。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三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教材提供了几个话题,如“我的宠物”、“我最喜欢的季节”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话题进行习作。
2.2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但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学生可能对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鼓励。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3.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信息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何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培养观察力。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4.2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展示实物,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描述。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资源。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话题的兴趣。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观察和思考。
5.2 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观察力。
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表达能力。
5.3 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进行习作练习。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课堂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写作的乐趣,培养对写作的热爱,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作文主题:我的家人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家人的特点和习惯,描绘出自己的家人,并能够用英语进行表达。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如:my family, mother, father, sister, brother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人的特点和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2 教学环节学生观察家人的照片或者进行家庭采访,了解家人的特点和习惯。
学生根据观察和了解,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人,可以采用口头表达或者写作的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3.3 巩固环节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提高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学生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关注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2 评价标准内容完整,能够描述家人的特点和习惯。
语言表达清晰,能够正确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学生作文本家人照片或者家庭采访记录5.2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教具教学课件第六章:教学步骤6.1 步骤一:引入话题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人,激发学生的兴趣。
6.2 步骤二:指导观察教师分发家人照片或者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全家福,引导学生关注家人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6.3 步骤三:口头表达学生以小组形式,口头描述家人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互相交流。
6.4 步骤四:写作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口头描述,引导学生将内容转化为书面作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提高写作技巧。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问题。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现问题和美好,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写作指导:通过例文和示范,指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技巧。
2.2 教学步骤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现问题和美好,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写作指导:通过例文和示范,指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技巧。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学生对观察和表达能力的掌握程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互动,评估学生对观察和思考能力的掌握程度。
3.2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及时的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对学生的讨论和互动进行及时的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工具4.1 教学资源学生写作作品示例:提供一些优秀的写作作品,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讨论问题模板:提供一些讨论问题的模板,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4.2 教学工具纸笔:用于学生写作和记录。
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和分享学生的观点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安排5.1 教学计划在本单元的作文教学中,安排2-3个课时的观察与讨论时间。
在本单元的作文教学中,安排1-2个课时的写作指导时间。
在本单元的作文教学中,安排1个课时的同伴互评时间。
5.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现问题和美好,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第二课时:写作指导,通过例文和示范,指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学会使用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对作文的修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我修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小英雄雨来》讲述了小雨来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课文《剃头大师》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第一次剃头的故事。
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讲述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故事。
2.2 生字词: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会运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作文。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学生对作文的构思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写作练习:通过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我修正能力。
4.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2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第六章:教学计划与课时安排6.1 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课教案教学设计
三下册习作训练第三组:主题——说说我自己一、习作解读园地3中年级习作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调动生活的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课前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有关写自己的文章,以启发思路。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向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自己,不要胡编乱造。
本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可以紧密结合。
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一两篇写自己的佳作,从读中学写。
然后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将它们写下来。
二、内容选择教材里列举的三方面的内容,提示了习作的不同角度,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
可以是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特点,如《爱笑的女孩》;也可以是多角度介绍自己,如《这就是我》。
三、目标与要求1.抓住本人外貌、性格、爱好、特长、优点、缺点来介绍本人。
2.不拘形式地表达,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说的就怎么写。
3.愿意把本人的习作与人分享。
四、方法与措施创设情景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写外貌。
1.听叙述,猜人物。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把电视剧里面一个你们特别喜欢的人物给带来了?想知道到他是谁吗?好,老师这儿有一段关于他的外貌描写,看谁最先猜出来(课件出示孙悟空外貌描写)(1)课件出示孙悟空外貌描写,学生猜一猜。
(2)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猜中了。
你能说说你猜中的理由吗?(因为他说出了孙悟空的特点)2.听叙述,比一比(1)孙悟空到我们班上来,第一件事儿是要和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交朋友。
但是,他不知道这个同学的名字,你们帮帮他,好吗?(2)出示文字,学生猜。
句一:她长着乌黑的头发,漂亮的鹅蛋脸,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
猜出来了吗?(看谁谁都像,可又谁都不像)为什么猜不出来呢?(学生就会发现,猜不出来的原因是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3)句二:她中等的个子,漂亮的鹅蛋脸上镶嵌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一笑露出一口不太整齐的牙齿。
她常扎着一条短短的马尾辫,上面系着玫瑰红色的带珠子的头绳,显得非常漂亮。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
习作指导课——“难忘的节日”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阅读了解的节日习俗,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家是怎么过节的或过节中发生的事。
2.引导学生利用本单元学习的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写清楚、写具体自己家过节的情景或发生的事。
3.写作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指导学生学会取舍,详略得当。
二、教学过程(一)缤纷节日大家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晓了很多传统节日的习俗,我们仿佛也度过了很多愉快的节日。
这么多节日中你最难忘的是哪一个呢?(二)精彩趣事说说看1.思路启发。
细想一下,每一个节日都发生了不少难忘的事,每一次过节都有很多习俗,我们到底该写哪一件事或哪一个重要的过节习俗呢?来,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抓住“难忘的”就可以了。
2.点拨要点。
除了写好难忘的情景就可以了吗?还得写节日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再记叙节日的过程。
3.举例引路。
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自己家每年是怎么过春节的?①小组内相互交流,唤醒记忆。
②集体交流,相互补充,引导学生按照时间、地点、怎么做的、心情和想法等梳理思路。
③小结:每一次的节日活动,我们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这样才会有许多想说的、想写的。
4.指导选材。
同学们,回想过后是不是很多情景就浮现在眼前了?这么多难忘的事全部要写下来吗?不是,要选择其中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事或者活动来写,抓住重点详细介绍,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写具体就可以了,其他的则可以几笔带过!这叫详略得当。
(三)美好故事共分享每一个家庭过节的情景又是不一样的,你家是怎么过节的?令你难忘的节日故事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
1.小组内先分享节日记忆。
2.集体分享,开启学生思路,点燃习作激情。
(四)难忘节日我会写听了大家的交流分享,真是愉快呀!下面我们动笔写一写记忆中的节日,把那精彩的画面、难忘的瞬间记录下来,写后与大家分享,比一比谁写得让我们最难忘!1.学生动笔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介绍自己
教学内容:
1.本次习作要求我们介绍自己。
2. 写完以后再加一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条理地作自我介绍。
2.认识“自我介绍”的训练跟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能自觉地学习作自我介绍。
3.了解做我介绍的一些方式方法。
了解自己的特点是什么:如。
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
指导学生通过事例来表现特点的方法:先概括后具体。
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
1、搜集自己过去的照片。
2、打开记忆的闸门。
3、搜集自我介绍的有关习作。
4、学习别人的习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课)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
1. 教师自我介绍创境。
听了老师的介绍对老师有所了解。
这就是自我介绍。
2. 看小朋友也来了。
他是怎么自我介绍呢?(出示范文)
3. 根据提示内容回答问题。
板书: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
(二)交流体会写作方法
1. 同学们学会了自我介绍,现有就让我们彼此了解吧!
2. 你最想了解谁?(同桌、班长、其他同学)
3. 写作时注意什么?(介绍时性格、爱好、优点缺点时,一定要举个例子。
)
4. 小组同学互相介绍。
(小组互评)
5. 学习汇报:你了解了几位同学?先把其中几位介绍给大家。
6. 教师语言创境:开学不久。
同学们都很想了解你。
请你来向大家介绍自己。
7. 请同学上台介绍。
(要求:做到有礼貌,声音响亮,内容清楚,表情自然。
)
8. 师生进行评价。
9. 小结。
今天学习了介绍自己。
大家都说得很好。
在生活中你还可以向刚认识的叔叔、阿姨或小朋友进行自我介绍。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开启心路,点拨写法。
上一节课。
我们都作了自我介绍。
大家讨论一下。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呢?
①学生回忆,教师小结。
概括出外貌特点、爱好特点、个性特点等方面。
②板书:开头→中间部分:特点(外貌特点→爱好特点→个性特点等等)→(要有具体事例)结尾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1.读一读下面的一段话,说说写出人物的什么特点,你学会了什么方法。
想一想,怎样写自己。
【外貌特点】
你看,她那一排长长的刘海像一排门帘从额头上垂下来,把眉毛都盖住了,眉毛下那双眼睛虽不大,却显得很有生气。
美中不足的是那个小鼻子上面长了好些小黑点,不过,她压根儿没想过要为这些小玩意儿而烦恼,她整天快活得像个神仙!
那张小嘴巴蕴藏着她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噘起的小嘴。
能挂住一把小油壶。
从这张嘴已说出的话,有时能气得别人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能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写得细,写出变化,才更具体,更生动。
【爱好特点】
这个人不仅感情丰富,也很爱动。
(总起)一有空闲,她便拿出铅笔在随身携带的素描本上勾勾画画,画熟了,便三笔两笔地画出
一只哈巴狗或一只胖鹅。
有时,她画厌了,又不知从哪个旮旯里摸出一团五彩缤纷的橡皮泥捏起来。
要么捏个猪八戒,要么捏个大肚子七品芝麻官。
无论是画画还是捏橡皮泥,她都喜欢开点玩笑,不是把七品芝麻官的乌纱帽给捏丢了,侵是将小狗的尾巴画成了马尾巴,叫人看了真要笑破肚皮。
就在别人大笑不止的时候,她却一本正经他说:“笑什么?再过几百年,这可都是价值连城的文物哩!”(事例)【个性特点】
在家里,这个女孩子鬼点子还蛮多呢。
(总起)有一次她到乡下外婆家里去做客。
那期间,她常和表哥到河边去捞鱼虾。
虽然她明知自己打水仗不是表哥的对手,却偏偏爱“引火烧身”,直到弄得浑身上下湿淋淋的才罢休,回家后,妈妈看到她那副狼狈相就气不打一处来,一把逮住她,正要动手打她的时候,她却抢先将手往妈妈的胳肢窝里一阵“捣鼓”,等妈妈手一缩,她就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了,当她换好衣服再次见到母亲时,她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学着电视中古人的样子走到母亲跟前,跪下一只脚低着头说:“拜见母亲大人,女儿请罪。
”那副滑稽的神态,把火气未消的母亲弄得啼笑皆非,只好叹回气:“唉,真是豆腐掉迸灰里面──吹也不是,打也不是!”(事例)
指导说明:有具体的事例说明,才能使人可信,同时进一步体会怎样写具体。
但并不是第一个特点都要说明,选择一个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就可以了。
2.读一读下面的开头和结尾。
与上面的三段话连起来,就是一篇好文章呢。
开头:有这么一个人,尽管她其貌不扬,却非常引人注目。
你从同学们送给她的“蓝精灵”的绰号中,就能猜着她身上准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结尾:你们说,这个调皮鬼是谁?如果你愿意为我保密的话,我就告诉你:这个人就是我!
3.试一试,再写一个新颖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
结尾:
三、快速行文,一气呵成:
想一想,你自己有哪些特点,用上面学会的方法,赶快写一篇精彩的作文,两出精彩的自己吧。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
四、快乐体验更新颖
(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1.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不通顺的地方修改一下。
2.划出自己的习作中的精彩句子,供大家欣赏。
3.同桌交流,互相学习别人的写作长处。
(二)集体会诊,创新行文:
1.挑选3--4名学生读习作,学生评议:你觉得有哪些写得好,值得你借鉴,还有哪些不足,你想帮他怎样修改。
2.师小结后,分小组交流评议。
3.根据刚才的小组同学的意见,修改你的习作。
(三)佳作展览,评选最佳:
1.小组评选最佳:最佳开头、结尾、句子、想象等等,越多越好。
2.班级展览最佳。
举办“班级人才展览会”,展览优秀习作。
(四)变格创新,自由表达:
课外拓展,用第三人称的口气,重新写一篇,介绍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