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模型和解法中考几何专题:等面积法
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国通用):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等积模型(原卷版)
专题07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等积模型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在中考数学几何模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等积变形是中学几何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下面的五大模型也都是依托等积变形思想变化而成的,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块内容。
本专题就三角形中的等积模型(蝴蝶(风筝)模型,燕尾模型,鸟头模型,沙漏模型,金字塔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等积变换基础模型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如图1,当AB //CD ,则ACD BCD S S △△;反之,如果ACD BCD S S △△,则可知直线AB //CD 。
图1图2图32)两个三角形高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之比;两个三角形底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高之比。
如图2,当点D 是BC 边上的动点时,则S △ABD ∶S △ADC =BD ∶DC 。
如图3,当点D 是BC 边上的动点,BE ⊥AD ,CF ⊥AD 时,则S A .4B .例2.(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的边BD 上的中线,BF 是例4.(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 E为BC边上一点且BE例5.(2023春·江西萍乡如图1,AD是ABC理由:因为AD是又因为12ABDS BD所以三角形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基本应用:在如图(1)如图2,延长ABC 的边BC 到点D ,使CD BC ,连接DA 含a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3,延长ABC 的边BC 到点D ,延长边CA 到点E ,使面积为2S ,则2S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3)在图3的基础上延长AB 到点F ,使BF AB ,连接FD ,积为3S ,则3S(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作CE AB ∥,连接AE 、BE模型2.蝴蝶(风筝)模型蝴蝶模型(定理)提供了解决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的一个途径。
通过构造模型,一方面可以使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与四边形内的三角形相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与面积对应的对角线的比例关系。
2020中考数学专题14—方法技巧之面积法
2020中考专题14——方法技巧之面积法班级姓名.【方法解读】有关面积的公理和定理1.面积公理(1)全等形的面积相等;(2)一个图形的面积等它各部分面积之和;2.相关定理(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夹在平行线间的两个共底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反之,如果ACD BCD S S =△△,则可知直线AB 平行于CD(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梯形(梯形等底应理解为两底的和相等)的面积相等;(3)等底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之比等于其高之比;等高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之比等于其底之比;(4)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5)在两个三角形中,若两边对应相等,其夹角互补,则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6)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通常可采用等积法来解决一些问题,即同一个图形采用不同的面积表示方法来建立等式.等积法也常在证明某些定理时被用到.【例题分析】例1.如图1,E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上一点,且BE =BC ,P 为CE 上任意一点,PQ ⊥BC 于点Q ,PR ⊥BE 于点R ,则PQ +PR 的值为.图1图2例2.如图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P 为边BC 上任意一点(可与B 点或C 点重合),分别过B 、C 、D 作射线AP 的垂线,垂足分别是B '、C '、D ',则B B '+C C '+D D '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例3.如图3,矩形ABCD 中,3AB cm =,6AD cm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FGB 也是矩形,且2EF BE =,则AFC S ∆=2cm .图3例4.如图4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顶点A(1,0),对角线的交点5(2 P,1)(1)写出B、C、D三点的坐标;(2)若在线段AB上有一点(3,0)E,过E点的直线将矩形ABCD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两部分,求直线的解析式;(3)若过C点的直线l将矩形ABCD的面积分为4:3两部分,并与y轴交于点M,求M点的坐标.图4【巩固训练】1.如图5,在矩形ABCD中,已知AD=12,AB=5,P是AD边上任意一点,PE⊥BD,PE⊥AC,E、F分别是垂足,则PE+PF的长为.图5图6图72.如图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300,AB=5cm,AD=3cm,E为CD上的一个点,且BE=2cm,则点A到直线BE的距离为______。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面积的计算》考点专题讲解-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面积的计算考点图解技法透析面积法是一种重要方法,计算图形面积是平面几何中最常见的基本问题之一,与面积相关的知识有:(1)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矩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圆的面积=×半径的平方;扇形面积=2360n r(n为圆心角,r为半径)(2)计算面积常常用到以下结论:①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②等底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高的比;③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的比;④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平分这个三角形的面积.(3)面积计算常用到以下方法:①和差法:把所求图形的面积转化为常见图形面积的和、差表示,运用常见图形的面积公式;②等积法:找出与所求图形面积相等的或者关联的特殊图形,通过代换转化来求出图形的面积;③运动法:通过平移、旋转、割补等方式,将图形中的部分图形运动起来,把图形转化为容易观察或解决的形状;④代数法:通过寻求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列方程(组);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4)非常规图形的面积计算往往采用“等积变换”,所谓“等积变换”就是不改变几何图形的面积,而是把它的形状改变成能够直接求出面积的图形,等积变换的主要目的,是把复杂的图形变成简单的图形,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规则的图形.(5)“等积变换”的方法①公式法,即运用某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有关推论.②分割法,即把一个图形分割成熟知的若干部分图形.③割补法,即把一个图形的某一部分分割出来,然后用与其等积图形填补到某一位置.名题精讲考点1 用面积公式计算常规图形面积例1 如图,将直角三角形BC沿着斜边A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D、C、F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直角边DE交BC于点G.如果BG=4,EF=12,△BEG的面积等于4,那么梯形ABGD的面积是 ( )A.16 B.20 C.24 D.28【切题技巧】【规X 解答】 B【借题发挥】 把不能直接求出面积的图形通过转化或找出与它面积相等的特殊图形,从而能够求解.【同类拓展】 1.如图所示,A 是斜边长为m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 ,C ,D 都是正方形,则A ,B ,C ,D 的面积的和等于 ( )A .94m 2 B .52m 2 C .114m 2 D .3m 2考点2 用面积的和、差计算非常规图形有面积例2 如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一点,且S △PAB =5,S △PAD =2,请你求出S △PAC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切题技巧】 △APC 的底与高显然无法求,则应用已知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或差来计算△APC 的面积.【规X 解答】【借题发挥】 对于不能直接求的图形可以把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通过图形的面积和或差进行计算.【同类拓展】 2.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P 的面积为a ,△CDG 的面积为b ,则阴影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 )A .a +bB .a -bC .2a b D .无法确定考点3 列方程(组)求面积例3 如图所示,△ABC 的面积是1cm 2.AD =DE =EC ,BG=GF=FC,求阴影四边形的面积.【切题技巧】条件中有两组等分点,易知△BCE,△ACF的面积为13,但仍然不能求阴影部分面积,因此,只要求出△BCE中另两块面积即可,【规X解答】如图,设AG与BE交于N,AF与BE交于P,连接NC,ND,PC,PD.设△NGB的面积为x,△NDE的面积为y,则有△NCG的面积为2x,△NEA的面积为2y.因为△ABC的面积是1cm2,且AD=AE=EC,BG=GF=FC.【借题发挥】求一些关系复杂的图形面积,列方程是一个重要方法,它不但可以使我们熟悉列方程和了解方程在几何中的应用,而且能清晰地表明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化解或降低解题的难度.【同类拓展】3.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AE、DE、BF、AF把正方形分成8小块,各小块的面积分别为S1、S2、…、S8,试比较S3与S2+S7+S8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考点 4 面积比与线段比的转化 例4 如图所示,凸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点,若△AOD 的面积是2,△COD 的面积是1,△COB 的面积是4,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 )A .16B .15C .14D .13【切题技巧】 分析△AOD ,△DOC ,△AOB ,△COB 四个三角形的面积,只有通过线段比联系起来,相邻两个三角形的面积都存在着一种比例关系.【规X 解答】【借题发挥】 两三角形的高相等时,面积比等于对应底之比,则可以将面积比与对应线段比相互转化,这是.解答面积问题、线段比等问题的常用技巧.【同类拓展】 4.如图,点E 、F 分别是矩形ABCD 的边AB 、BC 的中点,连AF 、CE 交于点G ,则AGCDABCDS S 四边形矩形等于 ( ) A .56 B .45 C .34 D .23考点5 例5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M =MN =ND ,BE =EF =FC ,四边形ABEM 、MEFN 、NFCD 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和S 3.求213?S S S =+ 【切题技巧】 把四边形分割成多个三角形,运用三角形等积变换定理即可求出,【规X解答】连接A.E、EN、PC和AC.【借题发挥】等积变形的题目中,常将多边形面积转化为三角形面积,再运用等底同高来进行等积代换,因此,在转化时只要抓住题设中的等分点,就可以将多边形面积进行等积变换了.【同类拓展】5.如图,X大爷家有一块四边形的菜地,在A处有一口井,X大爷欲想从A处引一条笔直的水渠,且这条笔直的水渠将四边形菜地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请你为X大爷设计一种引水渠的方案,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考点6 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例6 如图,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多少?我们把方格纸上两组互相平行且垂直的直线的交点叫格点.顶点在格点上的多边形叫格点多边形.可以通过图形的分割,转化为规则图形,再求面积.【规X解答】如图,标上字母F、G、H、I、J点,使得△ABF,△BCG,△CDH,△DEI,△EAJ为直角三角形,【借题发挥】格点多边形面积有如下计算规律:格点多边形的面积等于其所包含有格点个数,加上由其边界上的格点的个数之半,再减去1.此规律对凹多边形也适用.即:若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格点多边形内部有且只有n个格点,它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为x.则S=12x+n-1.【同类拓展】6.如图,在一个由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面积的比是 ( )A. 3:4 B.5:8 C.9:16 D.1:2参考答案1.A 2.A 3.S3=S2+S7+S8.4.D 5.S△ABF=S四边形AFCD. 6.B。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题型突破专题六 等面积法的应用
A.
2
B. 4
)
C. 2
D.
√
2
2
第1题图
【解析】 解法1:在正方形 中, ⊥ ,
∠ = ∘ , ∵ ⊥ , ⊥ , ∴ 四边形
为矩形,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
章算术注》中提到了著名的“割圆术”,即利用圆的内接正
多边形逼近圆的方法来近似估算,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
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
矣”.“割圆术”孕育了微积分思想,他用这种思想得到了圆周
第4题图
率 π 的近似值为 3.141 6 .如图, ⊙ 的半径为1,运用“割圆术”,以圆内
cm .
的值为____
第5题图
【解析】 如解图,过点 作 ⊥ ,垂足为 ,连
接 , , ,由 △ 为等边三角形,得到 为
的中点, ∵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
∴ = = = , = ,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为
× = , ∴ = × , ∴ = , ∴ 的近似值为3.
图①
第4题解图
解法2点拨:如解图②,则 四边形 =
= , ∴ = =
= △ + △ =
第2题解图
,
初中几何等面积法
初中几何等面积法
初中几何等面积法是指通过计算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的面积来求解整个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了矩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公式等。
对于矩形,它的面积可以通过长乘以宽来计算,公式为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乘以高度来计算,公式为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乘以高度再除以2来计算,公式为面积=(底×高)÷2。
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上底加下底再乘以高度再除以2来计算,公式为面积=(上底+下底)×高÷2。
另外,圆的面积计算稍有不同,它的面积可以通过半径的平方乘以π(圆周率)来计算,公式为面积=半径²×π。
使用这些等面积法,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各种不规则形状的图形的面积,进而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这些公式是初中几何学习中的基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知识。
初中数学等面积法公式
初中数学等面积法公式在咱们初中数学的世界里,等面积法公式可是个相当实用的“宝贝”。
先来说说啥是等面积法。
简单来讲,就是在一个图形中,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面积,最后得到相同的结果。
就像你有两条路可以走到同一个目的地,不管走哪条,目的地是不变的。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三角形,我们可以用底乘以高除以2 来算面积,也可以用两边及其夹角的正弦值乘积的一半来算。
这两种方法,只要条件给足了,算出来的面积肯定是一样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给学生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个同学特别较真儿。
那是一道关于菱形的题目,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让用等面积法求菱形的面积。
这同学怎么都理解不了为啥两种方法算出来的结果必须一样。
我就耐心地给他画了好几遍图,一点点解释,从菱形的特性到公式的推导。
最后这同学恍然大悟,那表情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得不行。
等面积法的公式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都能派上用场。
比如求三角形的高,如果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和底边长,用面积乘以 2 再除以底边长度,就能求出高。
还有在证明一些几何定理的时候,等面积法也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比如证明勾股定理,就可以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等面积法巧妙地得出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等面积法可以帮我们求出很多看似复杂的图形中的未知量。
像那种给出了一堆线段长度和角度,但就是不知道怎么下手的题目,往往用等面积法就能找到突破口。
而且等面积法不仅仅局限于三角形、四边形这些常见图形,在一些不规则的图形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巧妙地分割和组合,运用等面积法来解决问题。
总之,初中数学里的等面积法公式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很多几何难题的大门。
同学们可得把它牢牢掌握在手里,让它成为我们解题的好帮手!只要多做练习,多思考,等面积法一定会在数学学习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相信大家都能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用等面积法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
八年级数学等面积法
八年级数学等面积法一、等面积法的概念。
1. 定义。
- 等面积法是利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从而建立等式关系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三角形,我们既可以用底乘以高的一半来计算它的面积,也可以通过将其分割成几个小三角形,分别计算小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来表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这两种表示面积的方法相等,就可以得到一个等式,进而求解相关的未知量。
二、等面积法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1. 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求面积的基本公式。
- 对于三角形ABC,设底为BC = a,这条底边上的高为h,那么三角形的面积S=(1)/(2)ah。
- 例如,在三角形ABC中,BC = 5厘米,BC边上的高AD = 4厘米,那么根据公式S=(1)/(2)× BC× AD=(1)/(2)×5×4 = 10平方厘米。
2. 等面积法在求三角形的高或底中的应用。
- 例1: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底BC = 6厘米,求BC边上的高。
- 设BC边上的高为h,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h(这里a = BC),可得12=(1)/(2)×6× h。
- 解方程:12 = 3h,得h = 4厘米。
- 例2: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AC边上的高BD=5厘米,求AC的长。
- 设AC的长为x厘米,根据面积公式S=(1)/(2)ah(这里a = AC,h = BD),可得15=(1)/(2)× x×5。
- 解方程:(5)/(2)x=15,x = 6厘米。
3. 等面积法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应用。
-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设AB = AC = a,底BC=b,底边上的高为h。
- 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将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得h=√(a^2)-frac{b^{2}{4}}。
- 同时,等腰三角形的面积S=(1)/(2)bh,也可以通过等面积法来求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些未知量。
奥数几何-三角形五大模型带解析
三角形五大模型【专题知识点概述】本讲复习以前所学过的有关平面几何方面的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重点模型重温一、等积模型①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②两个三角形高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之比; 两个三角形底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高之比;如右图12::S S a b =③夹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的等积变形,如右图ACD BCD S S =△△;反之,如果ACD BCD S S =△△,则可知直线平行于CD .④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作特殊的平行四边形);⑤三角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⑥两个平行四边形高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之比;两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高之比.二、等分点结论(“鸟头定理”)DC BAbas 2s 1如图,三角形AED 占三角形ABC 面积的23×14=16三、任意四边形中的比例关系 (“蝴蝶定理”)① S 1︰S 2=S 4︰S 3 或者S 1×S 3=S 2×S 4 ② ②AO ︰OC=(S 1+S 2)︰(S 4+S 3)梯形中比例关系(“梯形蝴蝶定理”) ①S 1︰S 3=a 2︰b 2②S 1︰S 3︰S 2︰S 4= a 2︰b 2︰ab ︰ab ; ③S 的对应份数为(a+b )2模型四:相似三角形性质如何判断相似(1)相似的基本概念:两个三角形对应边城比例,对应角相等。
(2)判断相似的方法:①两个三角形若有两个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个三角形若有两条边对应成比例,且这两组对应边所夹的角相等则两个S 4S 3s 2s 1O DCBA S 4S 3s 2s 1ba三角形相似。
hh H cb a CB Aac b HC BA①a b c hA B C H=== ; ② S 1︰S 2=a 2︰A 2模型五:燕尾定理S △ABG :S △AGC =S △BGE :S △GEC =BE :EC ; S △BGA :S △BGC =S △AGF :S △GFC =AF :FC ; S △AGC :S △BCG =S △ADG :S △DGB =AD :DB ;【重点难点解析】1. 模型一与其他知识混杂的各种复杂变形2. 在纷繁复杂的图形中如何辨识“鸟头”【竞赛考点挖掘】1. 三角形面积等高成比2. “鸟头定理”3. “蝴蝶定理”F ED CBA【习题精讲】【例1】(难度等级 ※)如图,长方形ABCD 的面积是56平方厘米,点E 、F 、G 分别是长方形ABCD 边上的中点,H 为AD 边上的任意一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例2】(难度等级 ※)如右图,ABFE 和CDEF 都是矩形,AB 的长是4厘米,BC 的长是3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例3】(难度等级 ※)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BC=8 厘米,AD=6厘米,E 、F 分别为AB 和AC 的中点,那么三角形EBF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例4】(难度等级 ※※※)如图,在面积为1的三角形ABC 中,DC=3BD,F 是AD 的中点,延长CF 交AB 边于E,求三角GHFED CBA FE DCB AFABCDE形AEF 和三角形CDF 的面积之和。
(完整word版)面积——等面积法
面积法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巧用利用同一图形的面积相等,可以列方程计算线段的值,或证明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利用图形面积的和、差关系列方程,将相等的高或底约去,可以计算或证明线段间的数量关系。
利用等积变形,可以排除图形的干扰,实现“从形到数”的转化,从而从数量方面巧妙地解决问题。
用面积法解题就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利用等积变换原理和有关面积计算的公式、定理或图形的面积关系进行解题的方法。
运用面积法,巧设未知元,可获“柳暗花明”的效果。
有关面积的公式(1)矩形的面积公式:S=长⨯宽 (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ah S 21=(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S=底⨯高(4)梯形面积公式: S=21⨯(上底+下底)⨯高(5)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S=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如正方形、菱形等) 有关面积的公理和定理 1、面积公理(1)全等形的面积相等;(2)一个图形的面积等它各部分面积之和; 2、相关定理(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夹在平行线间的两个共底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如下图ACD BCD S S =△△;反之,如果ACD BCD S S =△△,则可知直线AB 平行于CD(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梯形(梯形等底应理解为两底的和相等)的面积相等;(3)等底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之比等于其高之比;等高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之比等于其底之比;(4)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5)在两个三角形中,若两边对应相等,其夹角互补,则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6)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一个长方形分成4个不同的三角形,绿色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15%,黄色三角形的面积是21平方厘米。
问: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
等面积法的应用一:利用平行线间两个共底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解题。
如图,矩形ABCD 中,AB=3cm ,AD=6cm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FGB 也是矩形,且EF=2BE ,则AFC S =△ 9 2cm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 为止。
初中数学重点梳理:面积问题与面积方法(二)
面积问题与面积方法知识定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求解几何的有关面积,并且能够巧算面积,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要熟练的应用几何求几何面积的几种模式,其中主要有等积变换模型、鸟头定理(共角定理)模型、蝴蝶定理模型、相似模型、燕尾定理模型。
知识梳理1、 等面积变化模型:(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2)两个三角形高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之比;两个三角形底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高之比。
如下图12::S S a b =(3)夹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的等积变形,如下图ACD BCD S S =△△;反之,如果ACD BCD S S =△△,则可知直线AB 平行于CD 。
(4)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长度平方的一半;(5)三角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鸟头定理(共角定理)模型:两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相等或互补,这两个三角形叫做共角三角形。
(1)共角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角(相等角或互补角)两夹边的乘积之比。
(2)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如图1)或D 在BA 的延长线上,E 在AC 上(如图2),则:():()ABC ADE S S AB AC AD AE =⨯⨯△△1S 2S3、蝴蝶定理模型:任意四边形中的比例关系。
蝴蝶定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的一个途径.通过构造模型,一方面可以使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与四边形内的三角形相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与面积对应的对角线的比例关系。
① 1243::S S S S =1324S S S S ⨯=⨯ ② ()()1243::AO OC S S S S =++ 4、相似模型: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只要其形状不改变,不论大小怎样改变它们都相似),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常用的性质及定理如下:(1)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的长度成比例,并且这个比例等于它们的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相似比的平方。
初一等积变形题解题方法
初一等积变形题解题方法
等积变形问题是指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的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几何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运用等积原理,即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解题方法:
1. 确定等积形状的面积或体积不变;
2. 运用等积原理,将等积形状的面积或体积转化为可计算的形状;
3. 计算可计算形状的面积或体积;
4. 根据等积原理,得出等积形状的面积或体积。
例如,题目中给出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高是另一个三角形高的2倍,底是另一个三角形底的1/2,求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
解题步骤:
1. 确定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不变;
2. 将两个三角形的高和底转化为可计算的形状;
3. 计算可计算形状的面积;
4. 根据等积原理,得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4。
(完整版)初二几何面积法
专题复习一、面积法何谓面积法在求解平面几何问题的时候,根据有关几何量与涉及的有关图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用面积或面积之间的关系表示有关线段间的关系,从而把要论证的线段之间的关系转化为面积的关系,并通过图形面积的等积变换对所论问题来进行求解的方法,称之为面积法。
(一)证明面积问题常用的理论依据用面积法解几何问题常用到下列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2、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3、同底同高或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4、同底(等底)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高的比。
同高(或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底的比。
一、证线段相等1、已知:△ABC 中,∠A 为锐角,AB=AC ,BD ⊥AC 于D ,CE ⊥AB 于E ,求证:BD=CEED C B A2、已知:等腰△ABC 中,AB=AC ,D 为底边BC 的中点,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求证:DE=DF.3、(1)已知: △ABC 中,AB=AC ,P 为底边BC 上一点,PD ⊥AB 于D ,PE ⊥AC 于E ,BF ⊥AC 于F ,求证:PD+PE=BF.P(2)若P 为 △ABC 的底边BC 的延长线上一点,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图形,并猜想(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吗?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写出正确的结论,并证明。
F ED CB AP A B C4、(1)已知等边△ABC 内有一点P ,PD ⊥AB ,PE ⊥BC ,PF ⊥CA ,垂足分别为D 、E 、F ,又AH 为△ABC 的高,求证:PD+PE+PF=AH. PH F E D C B A(2)若P 是等边△ABC 外部一点,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吗?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写出正确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AB C DE F H P二、证角相等5、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边在AB 同侧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 ,连接BD 、AE 交于O 点,再连接OC ,求证:∠AOC=∠BOC.1、Rt △ABC 中,∠BAC=90°,AB=3,M 为边BC 上一点,连接AM ,若将△ABM 沿直线AM 翻折后,点B 恰好落在边AC 的中点B ′处,那么点M 到AC 的距离是 。
盘点平面几何常考五大模型
盘点平面几何常考五大模型(一)等积变换模型性质与应用简介导读:平面几何问题,是历年小升初的必考题目,也在各大杯赛中占有很大比例,这些题目都是以等积变形为主导思想,结合五大模型的变化应用交织而成的,这一期我们讲解了解一下五大模型第一块——等积变换模型。
等积变换模型例题讲解与课后练习题(一)例题讲解与分析平方厘米,ABD的12.=5,BOC=12。
2转化成(二)鸟头定理(共角定理)模型导语:平面几何问题,是历年小升初的必考题目,也在各大杯赛中占有很大比例,这些题目都是以等积变形为主导思想,结合五大模型的变化应用交织而成的,第二期我们讲解了解一下五大模型第二块——鸟头定理(共角定理)模型。
o(三)蝴蝶定理模型导读:平面几何问题,是历年小升初的必考题目,也在各大杯赛中占有很大比例,这些题目都是以等积变形为主导思想,结合五大模型的变化应用交织而成的,这一期我们讲解了解一下五大模型第三块——蝴蝶定理模型。
蝴蝶定理模型练习题【练习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15厘米,AD=12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
梯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解答】:连接AE,根据蝴蝶定理可得S△AEF=S阴=15,因为S△ABC=15×12÷2=90,所以S△ABF=90-15=7523,根据梯7/16,【例】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B、E为正方形边上的中点,求题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由巩固可知BAEG的面积为整个正方形面积的五分之一为:120÷5=24(平方厘米),由此对于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有两种求法.方法一:连接FE由图可知BAF、AEF和EFC的面积相等,又因为ABC 的面积为120÷4=30(平方厘米),所以BAF、AEF和EFC的面积为:30÷3=10(平方厘米),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4-10=14(平方厘米).方法二:本题用沙漏也可以解答能看见BAF和CDF是沙漏(形象演示)AB:CD=BF:FC=1:2所以以BF为底的三角形ABF占整个三角形的1/3,为30×1/3=10(平方厘米).所以阴影面积为:24-10=14(平方厘米).(五)燕尾定理模型导语:平面几何问题,是历年小升初的必考题目,也在各大杯赛中占有很大比例,这些题目都是以等积变形为主导思想,结合五大模型的变化应用交织而成的,最后一期我们讲解一下五大模型最后一个——燕尾定理模型。
面积——等面积法
面积法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巧用利用同一图形的面积相等,可以列方程计算线段的值,或证明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利用图形面积的和、差关系列方程,将相等的高或底约去,可以计算或证明线段间的数量关系。
利用等积变形,可以排除图形的干扰,实现“从形到数”的转化,从而从数量方面巧妙地解决问题。
用面积法解题就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利用等积变换原理和有关面积计算的公式、定理或图形的面积关系进行解题的方法。
运用面积法,巧设未知元,可获“柳暗花明”的效果。
有关面积的公式(1)矩形的面积公式:S=长⨯宽 (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ah S 21=(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S=底⨯高(4)梯形面积公式: S=21⨯(上底+下底)⨯高(5)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S=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如正方形、菱形等) 有关面积的公理和定理 1、面积公理(1)全等形的面积相等;(2)一个图形的面积等它各部分面积之和; 2、相关定理(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夹在平行线间的两个共底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如下图ACD BCD S S =△△;反之,如果ACD BCD S S =△△,则可知直线AB 平行于CD(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梯形(梯形等底应理解为两底的和相等)的面积相等;(3)等底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之比等于其高之比;等高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之比等于其底之比;(4)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5)在两个三角形中,若两边对应相等,其夹角互补,则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6)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一个长方形分成4个不同的三角形,绿色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15%,黄色三角形的面积是21平方厘米。
问: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
等面积法的应用一:利用平行线间两个共底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解题。
如图,矩形ABCD 中,AB=3cm ,AD=6cm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FGB 也是矩形,且EF=2BE ,则AFC S =△ 9 2cm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 为止。
中考数学几何五大模型
一、等积变换模型⑴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其它常见的面积相等的情况⑵两个三角形高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之比; 两个三角形底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高之比。
如上图12::S S a b =⑶夹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的等积变形,如下图ACD BCD S S =△△;反之,如果ACD BCD S S =△△,则可知直线AB 平行于CD 。
⑷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长度平方的一半;⑸三角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二、鸟头定理(共角定理)模型两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相等或互补,这两个三角形叫做共角三角形。
共角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角(相等角或互补角)两夹边的乘积之比。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如图1)或D 在BA 的延长线上,E 在AC 上(如图2),则:():()ABC ADE S S AB AC AD AE =⨯⨯△△五大模型1S 2S图1 图2三、蝴蝶定理模型任意四边形中的比例关系(“蝴蝶定理”):①1243::S S S S =或者1324S S S S ⨯=⨯②()()1243::AO OC S S S S =++蝴蝶定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的一个途径.通过构造模型,一方面可以使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与四边形内的三角形相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与面积对应的对角线的比例关系。
梯形中比例关系(“梯形蝴蝶定理”)①2213::S S a b =②221324::::::S S S S a b ab ab =; ③梯形S 的对应份数为()2a b +.四、相似模型相似三角形性质:金字塔模型 沙漏模型 ①AD AE DE AFAB AC BC AG===; ②22::ADE ABC S S AF AG =△△。
所谓的相似三角形,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只要其形状不改变,不论大小怎样改变它们都相似),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常用的性质及定理如下:⑴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的长度成比例,并且这个比例等于它们的相似比; ⑵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相似比的平方。
中考:等面积法
巧用等积法解题等积法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一种解题方法,利用这一方法解决某些问题,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下面举例供参考.例1 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 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交点处,则sin A=.二、求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例2 如图2,圆O 是△ABC 的内切圆,切点分别是D、E、F.又AB=AC=10,BC=12,求圆O 的半径r.三、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例3 如图3,点B、C、D 都在半径为6 的⊙O 上,过点C 作AC∥BD,交OB 的延长线于点A,连结CD,已知∠CDB=∠OBD=30°.(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求弦BD 的长;(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四、探究线段之间的关系例4 如图4,在边长为10 的菱形ABCD 中,对角线BD=16,点O 是直线BD 上的动点,OE⊥AB 于点E,OF⊥AD 于点F.(1)对角线AC 的长是,菱形ABCD 的面积是;(2)当点O 在对角线BD 上运动时,OE+OF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如图5,当点O 在对角线BD 的延长线上时,OE+OF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说明理由,若变化,请探究OE、O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五、求函数的解析式例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7),已知抛物线y=2x2+bx+c与x轴交于点A 3(-1,0)和点B,与y 轴交于点C(0,-2).(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其对称轴;(2)点E 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点F 在对称轴上,四边形ACEF 为梯形,求点F 的坐标;(3)点D 为该抛物线的顶点,设点P(t,0),且t>3,如果△BDP 和△CDP 的面积相等,求t 的值.。
初中数学重点梳理:面积问题的解决方法
面积问题与面积方法知识定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求解几何的有关面积,并且能够巧算面积,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要熟练的应用几何求几何面积的几种模式,其中主要有等积变换模型、鸟头定理(共角定理)模型、蝴蝶定理模型、相似模型、燕尾定理模型。
知识梳理1、 等面积变化模型:(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2)两个三角形高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之比;两个三角形底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高之比。
如下图12::S S a b =(3)夹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的等积变形,如下图ACD BCD S S =△△;反之,如果ACD BCD S S =△△,则可知直线AB 平行于CD 。
(4)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长度平方的一半;(5)三角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鸟头定理(共角定理)模型:两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相等或互补,这两个三角形叫做共角三角形。
(1)共角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角(相等角或互补角)两夹边的乘积之比。
(2)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如图1)或D 在BA 的延长线上,E 在AC 上(如图2),则:():()ABC ADE S S AB AC AD AE =⨯⨯△△1S 2S3、蝴蝶定理模型:任意四边形中的比例关系。
蝴蝶定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的一个途径.通过构造模型,一方面可以使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与四边形内的三角形相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与面积对应的对角线的比例关系。
① 1243::S S S S =1324S S S S ⨯=⨯ ② ()()1243::AO OC S S S S =++ 4、相似模型: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只要其形状不改变,不论大小怎样改变它们都相似),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常用的性质及定理如下:(1)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的长度成比例,并且这个比例等于它们的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相似比的平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几何模型与解法:等面积法教学目标1、学会寻找同一个图形两种计算面积的方法,列出等量关系;2、学会运用等面积法建立等式求解线段长或证明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3、学会运用等面积法巧妙求解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重、难点重点:运用等面积法建立等式;难点:运用等面积法巧妙求解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知识导图知识梳理方法概述:运用同一图形的两种计算面积的方法,列出等量关系,从而求解线段的长度,或者证明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甚至求解不规则图形的面接!技巧归纳:1、当图形中出现两个(或者以上)的垂直关系时,常用此法.2、计算多边形面积的常用方法:(1)面积计算公式(2)对于公式⑤的证明(如右图):S= S△ABD+S△CBD===* (3)割补法: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或补全’为规则图形.+= 又∵ ABC = AC AB∴该直角三角形斜边AB 上的高CD= 导学一 : 等面积法在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知识点讲解 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斜边以及斜边上的高,知道任意两个可以运用勾股定理、等面积思想求出剩余两个。
如图:基本公式: ①勾股定理:②等面积法:证明②:即: ,例题1. 如图,在Rt ABC ,∠C=90°,当直角边AC =4,斜边AB =5时,求该直角三角形斜边AB 上的高CD ?【参考答案】=2. 如图,在Rt ABC (BC AC ) ,∠C=90°,当斜边AB =10cm ,斜边AB 上的高CD =4.8cm 时,求该直角三角形直角边AC 和BC 的长度?【参考答案】解:设AC =x, BC =y, ( y由勾股定理:= =100 又∵ ABC = ACAB ∴ x y=48 再由. 得到解得: 答:AC= 6,BC = 8同步练习1.如图,在Rt ABC,∠C=90°,且AC=24, BC=7,作 ABC 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再过点P 依次作PD⊥AB于D,作PE⊥BC于E, 作PF⊥AC于F .(1)求证: PD = PE = PF ;(2)求出: PD的值.【参考答案】(1)证明∵AP 平分∠CAB,且PD ⊥ AB,PF ⊥ AC∴PD=PF 同理,PD =PE综上,PD=PE=PF(2)解:C 、 =5 设: PD=PE=PF=dABC = AC= 84 sp; ABC&en= APB BPC CPA84 = + +d =3, PD=32. 如图,△ABC的顶点A ,B ,C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BC 边长的高为( )B 、D 、A 、【参考答案】C解:∵S △ABC =3×4− ×2×3− ×2×1− ×2×4=4∵BC== ,∴BC边长的高== 故选:C .导学二 : 等面积法在等腰三角形的应用知识点讲解 1在等腰三角形中,可以运用“割补法”的等面积思想,先建立有关“腰以及腰上的高”的等式,再通过等式两边约分来 探索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例题1.如图,在△ABC中, AB=AC, AC 边上的高BD=10cm.(1)如图1,求AB 边上高CE 的长;(2)如图2,若点P 为BC 边上任意一点, PM⊥AB 于点M, PN⊥AC 于点N,求PM+PN 的值;(3)如图3,若点P 为BC 延长线上任意一点,PM⊥AB 于M,PN⊥AC 于点N,在①PM+PN ;②PM PN 中有一个是定值,判断出来并求值.【参考答案】(1)由S△ABC= ×AB×CE = ×AC×BD∵AB=AC, BD=10 ∴CE=10(2)如图,连接AP由S△ABP+S△ACP=S△ABC×AB ×PM + ×AC ×PD = ×AC×BD∵AB=AC, BD=10∴PM +PN =10(3) 如图,连接APPM−PN 是定值理由如下:连接AP,由S△ABP−S△ACP= S△ABC×AB ×PM −× AC ×PD = ×AC×BD∵AB =AC ,BD =10∴PM−PN =102.已知等边△ABC和内部一点P,设点P 到△ABC三边的AB、 BC 、 AC 的距离分别是h1,h2,h3,△ABC 的高为h,问h1、h2、h3 与h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如图:解:h = h1 + h2 + h3 ,理由如下:连接AP、BP、CP,则 S△ABC=S△ABP+S△BPC+S△ACP∴ BC AM=AB PD+ C PF+ C PE即 BC h = AB h1 + C h2 + C h3又∵△ABC是等边三角形,∴BC=AB=AC∴ h = h1 + h2 +h3同步练习1.已知等边△ABC和点P,设点P 到△ABC三边的AB、AC、BC 的距离分别是PD h1,PE h2,PF h3,△ABC的高AM为h,若点P 在△ABC外,此时h1、h2、h3 与h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提示】连接AP、BP、CP,则 S△ABC=S△ABP+S△ACP S△BPC2.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且AE=AD,点P是BE上任一点,PN⊥AB 于点N,PM⊥AC于点M,若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12,证明PM+PN是一个定值,并且计算出这个定值.【参考答案】如图③,连接AP,过E作EF⊥AB于F,∵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12,∴AB=AE=AD=2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AC=45°,∴△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 ,∵S△AEB=S△AEP+S△ABP,AB•EF=AB•PN+AE•PM,∵AE=AB,∴PM+PN=EF=导学三:等面积法在勾股定理中的应用知识点讲解1勾股定理的证明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它有500多种证明方法,但几乎每一种都要用到等面积思想. 从几何角度认识代数关系,用等面积思想建立等式进行推导!勾股定理描述的是三边的平方关系= 因此只要以这个直角三角形三边往外所作图形的面积根对应边的平方成正比(S小=k , S中=k, S大=k,k是常数)就会有较小的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等于较大者的面积.(即: k k = k,简记为:S小S中S大)例题1.请您运用右下图和如下四个辅助定理:(1)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对应边和这两组对应边所夹的角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SAS );(2)三角形面积是任一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任意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其边长的平方;(4)任意一个矩形的面积等于其相邻两边长的乘积;证明勾股定理:=【参考答案】如手拉手模型图:因为:△FBC ≌ △ABD (SAS)△BCI ≌ △ECA (SAS)所以可设:FBC = ABD = xBCI = ECA = y如上图:因为:FBC = ABD = xABFG = 2 FBC = 2xBDLK = ABD = 2x所以:ABFG = 2x = BDLK如上图:因为:BCI =ECA = y ACIHBCI = 2y KLECECA = 2y 所以:于是:ABFG =BDLK ACIHKLEC BDLKKLEC = BDEC进一步:ABFGACIH = BDEC 更进一步:=2. 如图①,在△ABC中,∠C=90°,分别以△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则不难证明S 1=S 2+S 3(1) 如图②,在△ABC中,∠C=90°,分别以△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那么S 1,S 2,S 3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必证明,直接写出)(2) 如图③,△ABC中,∠C=90°,分别以△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请你确 定S 1,S 2,S 3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3)利用图①的结论,解决下列问题:如图④,Rt△ABC中,∠C=90°,AC =5,BC =8.分别以AB 、AC 、BC 为边在AB 的 同侧作正方形ABEF 、ACPQ 、BCMN ,四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 ACIH = 2y KLEC【参考答案】解:(1)如图②,分别以Rt△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那么S1= S2+S3,理由为: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得:AB2=AC2+BC2,∴AB2=AC2+BC2,即S1=S2+S3;(2)如图(3),分别以Rt△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 S1、S2、S3表示,S1、S2、S3之间的关系为S1=S2+S3,理由为: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得:AB2=AC2+BC2,∴AB2=AC2+BC2,即S1=S2+S3;(3)如图:过F作AM的垂线交AM于D,可证明Rt△ADF≌Rt△ABC,Rt△DFK≌Rt△CAT,所以S2=S Rt△ABC.由Rt△DFK≌Rt△CAT可进一步证得:Rt△FPT≌Rt△EMK,∴S3=S△FPT,又可证得Rt△AQF≌Rt△ACB,∴S1+S3=S Rt△AQF=S Rt△ABC.易证Rt△ABC≌Rt△EBN,∴S4=S Rt△ABC,∴S1+S2+S3+S4=(S1+S3)+S2+S4=S Rt△ABC+S Rt△ABC+S Rt△ABC=S Rt△ABC×3=5×8÷2×3=60.故答案为:60.同步练习1.如图,由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三个大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其中阴影部分面积是()A、16B、25C、144D、169 【参考答案】B【题目解析】如图所示:根据勾股定理得出: AB===5,∴EF=AB=5,∵=∴阴影部分面积是25,故选:B.2.如图,以Rt△ABC的三条边作三个正三角形,则图中S1、S2、S3、S4 的关系为()A、S1+S2+S3=S4B、S1+S2=S3+S4C、S1+S3=S2+S4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C【题目解析】如图所示:设Rt△ABC的三条边AB=c,AC=b,BC=a,∵△ACG,△BCH,△ABF是等边三角形,∴S1=S△ACG−S5=b2−S5,S3=S△BCH−S6=a2−S5,∴S1 S3= 2 b2) S5−S6∵S2+S4=S△ABF−S5−S6=c2 S5−S6且∴S1 S3=S2+S4故选C.3.如图,在Rt△ABC中,∠C=90°,分别以各边为直径作半圆,图中阴影部分在数学史上称为“希波克拉底月牙”,当AC=4,BC=2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4B、4πC、8πD、8【参考答案】A【题目解析】如图所示:设以AB、AC、BC为直径的半圆面积分别为:、、其中O、Q、P分别是它们的圆心.则阴影部分面积= + +又∵,且=∴+∴阴影部分面积= = AC BC=4故选A.4.有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经过第一次“生长”后,在他的左右肩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第二次“生长”后,变成了下图,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枝繁叶茂”,请你算出“生长”了2019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A、1B、2018C、2019D、2020【参考答案】D【题目解析】勾股树的本质是三个正方形之间的等面积关系导学四:等面积法在其它图线中的应用知识点讲解1题目中出现“高、垂线段、角平分线、中线、平行线”,以及与线段有关的乘积、分式等量,也可以试一试等面积思想建立等式进行突破!如上图,若GF=ED,且△PFG的面积△PED的面积,则可以证明射线BP平分, 读者自行证明.例题1.如图,△ABC中,AB=4,BC=6,BD 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 于点E,AF⊥BC于点F,若DE=2,则AF的长为()A、3B、C、D、【参考答案】B【题目解析】如图:作DH⊥BC 于H∵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AB,DH⊥BC,∴DH =DE=2,△ABD 的面积+△CBD 的面积=△ABC 的面积,∴×4×2+×6×2=×6×AF,解得,AF=,故选:B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亦称“平行截割定理”.平面几何术语是指“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四条线段对应成比例”.如图,已知∥∥,请连接辅助线AE、BD、CE、BF 作高EH⊥AC于 H, BG ⊥ DF于G后,请您从面积的角度去证明.【参考答案】证明:如图,∥ S△ABE= S△DEB ①S△BCE= S△EFB②①和②左右相比知综上得:同理知:即:【题目解析】平行线之间的等面积抓住同底等高,把面积作商,约分后就得到线段之间的比例同步练习1.如图,把△ABC的BA边延长1倍到点D, AC边延长2倍到点F,点CB边延长3倍到点E, 连接DE、EF、FD,得到△DEF.已知△DEF的面积为54,△ABC的面积是.A 、 1B 、 3C 、 6D 、 9【参考答案】如图,连接CD、AE、BF设 ,则, , 进一步∵, , =∴即【题目解析】等面积思想建立等式由 ,推出2. 如图BE 、CF 分别是 ABC 的中线,且BE=CF , AM⊥CF 于M ,AN⊥BE 于N ,求证:A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