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8)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異寫字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構件寫法變異造成的異寫 字,一種是構件位置不固定造成的異寫字。 (1)構件寫法變異造成的異寫字。 • 如甲骨文“虎”字的許多寫法就是由書寫變異造成 的
• 到了漢字的使用非常廣泛以後,在個人使用漢字這 個層面上,由於書寫人的個人習慣不同,也會形成 一些異寫字,例如隋唐碑誌中就有許多異寫字。
異體字並不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互換
• 異體字的音義相同是從構形的角度說的,對用字者來說, 只有選擇,不存在替換問題。選擇用字會受到多方面因素 的影響,如個人的文化素質和用字習慣、社會的用字時尚 和規範意識、使用的特殊環境和特殊目的。例如晉代通行 “線”字,用字時不會無緣無故把“線”改成“綫”。但 我們不能因此否定“綫、線”是一組異體字。再如姓名用 字,也是不能隨便替換的,倘若把“岳飛”寫成“嶽飛” ,把“項堃”寫成“項坤”,恐怕當事人不會樂意,但我 們也不能因此否定“岳、嶽”“堃、坤”分別為兩組異體 字。
• ―涙:“泪”從“水”從“目”,是會意字。它的 異構字“涙”從“氵”“戾”聲的形聲字。 • 埜―野:“埜”是從“林”從“土”的會意字。它 的異構字“野”是從“里”“予”聲的形聲字。 • 其它如:网—網、体—體軆、灾—烖、磊—磥、仙 —僊等。
(2)構形模式相同,構件不同的異構字 比如有些異構字都是形聲字,而表義構件不同。如 歎—嘆、絝—袴、唇―脣、咏-詠、暖-煖、糠- 穅、輝—暉、缾—瓶、村―邨、寨―砦、碗―盌、
• 亦-腋
正确读破古今字
《荀子·天论》: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 《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诗经·硕鼠》:三岁惯女,莫我肯顾。 《楚辞·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 《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2、文字借用
• 漢語使用者爲解決字不敷用而採取的權宜之計。把已有的 漢字作爲一種音標符號來使用,使漢字與漢語表達之間的 矛盾暫時得到了緩解。其局限性在于:隨着文字借用的普 通使用,漢字一形多用的問題日益突出,影響到了漢字記 錄語言的清晰度。另一方面,借用又與漢字的表義性是衝 突的。由於借字只具有標音性,與所記詞在意義上沒有必 然聯繫,違背了漢字“據義構形,形義統一”的特性。 • 受漢字“以形表義”觀念的影響,這些借字後來往往會增 加或改換相關構件而分化,以解決漢字一字多職的問題。
2、異構字 • 異構字是與異寫字相對的一個概念。異構字是記詞 功能相同但構形屬性有所不同的字。其差異主要體 現在構件數量、結構關係以及所選構件等方面(起 碼有一項存在差別)。異構字的構意有或多或少的 差別,但記錄漢語的功能是相同的。異構字有以下 兩種基本類型:
(1)因構形模式不同而形成的異構字 • 韭―韮:“韭”是象形字,小篆作“韭”,《說文 》:“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韮”是形 聲字。 • 丘―坵:“丘”是象形字,甲骨文象山丘形。“坵 ”是形聲字。 • 岳―嶽:“岳”從“山”從“丘”,是會意字。它 的異構字“嶽”是從“山”“獄”聲的形聲字。
導致漢字分化(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有兩種:詞義引 申和文字借用。 1、詞義引申
• 詞義引申會在原有詞彙意義的基礎上派生出新的詞彙意義, 這就需要造新字來記稹新的意義,由此而產生了一批新字。 如“解”字本義爲“判也”,即用刀分解動物肢體,引有分 割、消除、理解等義,又引有松馳、懈怠義,此義後獨立成 詞,故由“解”加心旁分化出“懈”字。“懈”爲分化出来 的今字。
(2)構件位置不固定造成的異寫字。 • 所謂構件位置,即構件的佈局圖式。在早期漢字裏 ,這種構件位置不固定的異寫字相當多。案―桉、 鞍―鞌、峰―峯、鵝―鵞、濶―闊、幕―幙、慼― 慽、略―畧、惭―慙、松―枀、秋―秌、咊―和、 裡—裏等等。
• 異寫字的相互差異只是書寫方面的、在筆劃這個層 次上的差異,沒有構形上的實質差別,它的存在說 明,人們對漢字的形體識別,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的 相容性;在高層次的書法領域裏,書法家常常借助 這種相容性來美化字體,表現個性。
为本字的引申义或假借义所造的新字被称为“分别字” 。比如: • 弟-悌 贾-價 坐-座 • 昏-婚 田-畋 解-懈 • 取→娶 景→影 府—腑 • 奉→俸 竟→境 反→返
• 道—噵:“道”本義爲“道路”。引申指途徑、方法、規律、 道理、主張、學說等,又引申有“言說”義。《老子· 道經》 :“道可道,非常道。”前“道”字指構成宇宙的實體和動力 ,後“道”字即表“言說”義。此義後獨立成詞,乃加口分化 出“噵”字,爲“説、講述”義之後出本字。 • 以古字爲基礎,增加有表意作用的形符。有时后起的分化字 是为了表示本义。比如: • 它→蛇 孚→孵 韋→圍 莫→暮 暴→曝 • 然→燃 止→趾 州→洲 北→背 益→溢 • 原→源 縣→懸 正→征 禽→擒 丞→拯 • 云—雲 其—箕 草—皁 爰—援 或—國 • 居—踞 匡—筐 孰—熟 哥—歌 柬—揀 • 益-溢;止-趾;要-腰;队-坠; 然-燃。
(二)古今分化字產生的原因 • 文字的産生遠遠晚於語言,文字一産生就面臨着文 字數量與口語中的詞語數量不相適應的矛盾。因此 需要擴大文字的職能,一字多用。而文字兼職過多 ,必會產生字符使用中的混淆,也會削弱表意漢字 形義統一的構形體系。古今字的“分化”指將原來 由一個字所承擔的多項職能改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 新字來分別承擔。其目的是爲了使每個字所記錄的 詞義儘可能地單一化或明晰化。
• 在訓詁學中,“古今字”是指古今用字的相異現象;在文 字學中,“古今字”則指古今造字的相承關係。 • 正因爲“古今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蔣紹愚先生說:“ 若以術語的精確性而論,我主張用‘本原字’和‘區別字 ’。”他指出兩個理由:一、“‘古今字’的名稱從時代 的先後著眼,沒有表達出這一類字的特點。异體字也有古 有今。” 二、“從‘古今字’這個名稱本身看,古人幷不 專用來指本原字和區別字。”蔣紹愚先生的看法是有道理 的。今字可以认为是“分化字”或“区别字”。
• 《康熙字典》包含許多死字、僻字以及很多異體、訛 體,通常使用的字只占相當小的比例。如果不管那些 死字、僻字,並且把異體字看作一個字,各個時代使 用的漢字的數量似乎並無很大變化。根據《甲骨文編 》等書統計,甲骨文所用的單字約有四五千個。《十 三經》共用單字6544個。《通用字表》也僅7000字。 • 據統計,掌握了3800個漢字,就能閱讀一般書刊99. 9%的內容。
• 但是,異構字的記詞職能是完全一致的,在記錄語 言時,是一種不必要的重複。這些字的存在不但增 加了識字量,還有可能使讀者視異字為異詞,造成 理解上的障礙,所以異構字在社會用字中應當加以 規範。不過,規範異構字只能優選一個字形作為通 行字,另外的形體在記詞功能上認同,卻不能貿然 取消。因為這些字在某一歷史層面上雖成為異構字 ,到另一歷史層面上卻有可能分別承擔著幾種不同 的功能,因此,整理漢字時,遇到異構字要慎重對 待。
• 再比如“共”字,在上古分別表示不同 的意思: • ①《禮記· 曲禮》:“父之仇,弗與共 戴天。”(共同) • ②《左傳· 燭之武退秦師》:“行李之 往來,共其乏困。”(供給) • ③《論語· 為政》:“為政以德,譬如 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拱揖) • ④《左傳· 城濮之戰》:“民不知禮, 未生其共。”(恭順)
• 以上两种情况均爲引申義加形分化的例子。 • 还有引申義換形分化的例子,比如“赴”和“訃” 。 《说文》:赴,趋也。有“急速”之义,引申为 告丧。《士丧礼》:赴曰:君子臣某死。注云:今 文“赴”作“讣”。 • 有些引義分化字并不是通過加形旁而分化的,而是 在本原字字形基礎上通過加區別符號產生的,比如 :大—太 母—毋。但這類現象比較少見。
• 不同歷史時期的漢字積澱到同一共時層面上,隸定 (隶定指用隸書的筆法來寫 ‘古文’的字形)轉寫 方式不同也造成異寫字。比如:“春”從小篆發展 到楷書,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字形“春”和“萅”, “萅”是將小篆的字形用楷書的形制來轉寫的結果 。在隋唐碑誌中,“光”有“光”和“灮”兩種寫 法,也都是隸定方式不同造成的。其它如“册冊 ”“吴吳”等。
古今字举例
• • • • • • • 知—智 孰—熟 反—返 云—雲 止—趾 采—採 奉—捧 大—太 舍—捨 隊—墜 赴—訃 辟—避 昏—婚 共—拱 屬—囑 莫—暮 其—箕 要—腰 禽—擒 牟—眸 益—溢 弟—悌 説—悦 取—娶 厭—饜 然—燃 景—影 牙—芽
異 體
字wenku.baidu.com
(一)異體字分類概說
1、異寫字 • 異寫字是同一個字因寫法不同而造成的形體差異。 • 在早期漢字中,由於書寫帶有隨意性,形體不固定 ,所以異寫現象大量存在。比如:
• 古字和今字是相對的。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凡讀傳,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無定時,周為古則 漢為今,漢為古則晉宋為今,隨時異用者謂之古今 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為古字,小篆、隸書 為今字也。”古今字是記錄同一個詞古今用字有異 造成的歷史現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
• 清代以前的學者對古今字的理解,幷不是從漢字發展分化 的角度來看待古今字的,出于訓詁的目的一般局限于時間 概念,凡能以今釋古的同音字皆謂之古今字。這種古今字 屬訓詁學範疇。 • 從漢字分化角度談及古今字的始見于唐代的顔師古。《漢 書· 高帝紀》:“帶河阻山,縣隔千里。”顔注:“縣,此 本古之懸字耳。後人……加心以別之,非當借音。”清戴 震進一步指出:“古字多假借,後人始增偏旁。”“以類 附聲,而更成字。”段玉裁也看到了漢字的孳乳分化,認 爲“古字少而意賅,今字多而義別。”
(二)漢字字數增加的原因 1、新字產生 2、死字不亡(各個時代逐漸衰亡的字仍保存在字典中) 3、字形分化(上古漢字“兼職”現象多,後代不斷分化 )
古今字
(一)定義及相關說明 • 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在前的 叫“古字”,在後的叫“今字”。例如“暮”,本 來用“莫”,後寫作“暮”,“莫”是古字,“暮 ”是今字。 • 古今字的概念産生于訓詁學盛行的漢代。訓詁學中 的一大條例即是“以今字釋古字”,古今字的概念 遂由此而生。
古代汉语
上节内容回顾
• 从本义到引申义 • 古今词义的变化
本节授课内容
• • • • • 古今字 异体字 繁体字 简体字 简化字
漢字字數的增多及其原因
(一)漢字字數的變化 • 從總體上來看,漢字的總數呈不斷增多的趨勢。 《說文解字》收小篆正文9353個,另收重文1163個 (”凡字音义俱同,而形体不同者,古谓之重文) ,共10516字。 南朝梁代顧野王編寫的《玉篇》收16551字。 清康熙年間編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字。 《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字。1995年出版的《中華 字海》收字8萬多。
• 第三,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異體分工現象。異構字在不同的 時代常常產生職能分化,也就是說,在歷史的長河中,它 們能夠成為異構字的時間只是在某一個時期。書上所舉的 例子是喻和諭。這裡再舉幾個例子。例如《說文· 口部》: “咳,小兒笑也,從口亥聲。孩,古文咳,從子。”“孩 “”咳”二字異體。魏晉以後,“孩”引伸為初生小孩之 意,而“咳”用為咳唾之意,結果這兩個字變成兩個字形 和讀音都不同的字。又如《說文· 人部》:“佗,負何(荷 )也”,段注:“隸變佗為他,用為彼之偁,古相問無它 乎,只作它。”經隸書寫定之後,現在分化成“佗”和“ 他”(它),二字的讀音和意義也不相同。又如《說文· 巾 部》認定“常”與“裳”是重文,原因是它們的聲符相同 而義符(巾衣)同類,在構字上有通用的例子(“裙”異 體作“帬”),“常”“裳”什麼時候屬於異構字,目前 沒有文獻可以獲得準確信息,但起碼是在東周的文獻裏, 他們已經分化為兩個字了。也就是說,它們即使曾經是異 構字,也只可能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其他如沉(沈)。
另造新字的古今字
• 身-娠 《说文》:身,躬也。本义是怀孕。《诗·大雅·大明》:大妊 有身,生此文王。现代许多方言也仍然用有身来指代有孕。后 来身被引申为身体,身躯等意义,就另造了“娠”来表示它的 本义。 • 不-柎(fu1)
不,象形字,象花房之形。古代多借不为否定词,就另 造了柎来表示它的本义。
•共”身兼四職,分別 記錄了四個不同的詞。 虽然在使用上非常經濟 ,但容易造成表意的含 混和模糊。為了增強表 意的明確性,後來就分 別造了供、拱、恭三個 新字來分別發擔它的兼 職,“共”字本身主要 用以表示“共同”這一 個義項了。这样,“共 ”是本原字,為分擔母 字職能而造的供、拱、 恭等字是分化字,它们 之间形成古今字关系。
• 漢字之所以可以通過改換相關構件這種方式來構造 異體,是因爲凡義相近或音相近的字,在偏旁裡可 以通用。也就是說,由於漢字義符表義時具有寛泛 性,義近形旁往往可以通用。漢字聲符在表音時具 只需要能提示讀音而不用準確表音,故音近聲旁往 往也可以通用。漢字“義近形旁通用”“音近聲旁 通用”的內在法則,使得漢字改換相關構件成爲可 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