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题(学生版)
2023-2024年小升初六年级语文考点试题汇编记叙文 专题05 概括内容主旨(部编版)

专题05概括内容主旨板块一:考点题型技巧总结考点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通读课文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故事情节是记叙文的骨架,是记叙文中用以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事件。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偏重于对信息提取、整合进而概括的能力的考查常见的考试题型:题型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整体概括)题型二:根据文章内容,结合示例将情节补充完整。
(局部概括)题型三:作者想起了哪些与“××”有关的事情,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整体概括)题型四:本文着力叙写了三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另外两件。
(局部概括)题型五:阅读全文,概括“××”的特征。
(整体概括)技巧点拨:板块二:课内阅读针对性练习1.课内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技巧一:扩展标题,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标题是“人物”的,补充事件;是“事件”的,补充人物及相关情节;是“中心”的,围绕六要素展开。
技巧二:归纳要素,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并合理组织;用“何人十在什么情况下十做何事十结果如何”的句式组合。
技巧三:合并段意,将每段的段意进行合并;找到关键语句,提取主要信息并重组即可。
重点提示: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技巧四:摘录句段,摘录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中心句、议论抒情句等进行概括;技巧五:取主舍次,抓重点段落、主要事件进行概括。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12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生版).docx

第彩讲概括夂章空要內客大脑体操作业兄成情况知识梳理(相关知识点精讲,标题加粗,正文宋体5号,单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概括方法:人物+事件+结杲+主旨教学重•碓点K把握文章六要素是什么。
2、利用六要素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趣味引入夏日原野上的追赶⑴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日。
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來,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些当然是有意义的。
然而,如果耍把它们说成是我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 似乎也并不准确。
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屮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⑵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屮,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來。
⑶那是一年夏天的事。
我在山里放羊。
山坡下有一块瓜地。
酷热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
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
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
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了,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⑷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
虽然他的大喝给我极大的恐惧,但是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 我充满了自信。
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冋头看看那个追过來的老人,腿脚不太利索,跑起來的样子很好笑。
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⑸夏FI里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
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位追我而来的老人。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一讲:概括主要内容(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占的分量最大,失分也最多。
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现阶段小升初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小学生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语文能力。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吧!【高分秘籍】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一讲:概括主要内容(含答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小学考试中常考的题型,考试中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和概括片段内容。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①周一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就要开始了。
这是一节级别很高的竞赛课,有各校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
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
②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嘱咐我,一定安排好时间,万万不可拖堂,否则一票否决,与奖杯无缘。
我感激的点点头,拿著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
他告诉我,市里举行我最爱的人儿童绘画大赛,我班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还拒绝修改。
③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
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④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铃声响起来。
我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
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
我微笑着启发他们,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里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孩子们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
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
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⑤只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已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
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学生。
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憋得通红。
阅读训练4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答案

阅读训练4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34年级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阅读过程中,在理解文章的词句进行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同时,要能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同时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有效提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使自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1.提取关键语句概括主要内容有些题目考查的是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直接提取文中的词句来回答问题。
首先,我们要根据所提的问题找到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段落,然后在这些段落找到关键性语句,将它们提取出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归纳文章要素概括主要内容在考查写人记事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直接从文中找出代表六要素的词语,按照“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这些词语连起来,从而组成文章的主要内容。
3.归并段意概括主要内容有些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段落,我们可以把各个段落的段意连接起来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总结时,要对各个段落的段意进行归并,组织好语言这样才能正确地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1.人生难忘第一次人生难忘第一次。
我第一次被老师批评和第一次被老师表扬都是在三十多年前,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第一次被老师批评,是踏进小学校门的第一学期。
那是一堂算术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3+5=?”并请一名同学上去填写答案。
我很想表现自己,就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看见,就点了我的名字。
我走上讲台,从老师手里接过粉笔,在等号后面毫不犹豫地写了个“7”。
在同学们“不对不对”“错了错了”的吵嚷声中,老师在那个“7”后面打了个大大的“×”,然后对我说:“以后想好了再举手!”等回过神来,我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没有地缝可钻,只好带着一脸丢人相跑下讲台,刚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管它什么上课不上课呢!当时我虽然只有七岁,可受的刺激很大。
(完整版)专项训练:小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及其训练

小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般要做到意思准确,语言通顺、简洁。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培养把文章由厚读薄,即培养高度的概括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课题扩充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
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
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如《草船借箭》读课文后,请学生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后的态度,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改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周瑜自叹不如。
学会从课题人手,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
二、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
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
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
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如《落花生》一课,第一段讲的是我们种的花生居然收获了,第二段写的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花生,第三段写的是一家人议论花生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把这三段的意思串联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即:我们种的花生收获了在吃花生的过程中我们谈论花生的用处让我们明白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六要素串连法。
一篇写人、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六大基本因素。
小学段落概括练习题

小学段落概括练习题在小学生的学习中,段落的概括是一个重要的技能。
掌握这个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下面是几个小学段落概括练习题,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
练习一:阅读以下段落,然后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段落1:在夏天的时候,人们可以去海边游泳和玩沙子堆城堡。
夏天非常热,所以水里游泳会感觉很舒服。
而且沙子堆城堡也非常有趣,可以和朋友一起玩。
段落2:冬天的时候,人们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和滑冰。
虽然冬天很冷,但是玩雪非常好玩。
堆雪人需要用到很多雪,打雪仗需要和朋友一起,滑冰可以滑得又快又远。
段落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花朵开始绽放,树木变得绿油油的。
春天的天气很温暖适宜,人们可以外出踏青,欣赏五彩缤纷的花朵和闻到花香。
春天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季节。
段落4: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人们可以欣赏到金黄色的稻谷和红彤彤的苹果。
秋天的天气比较凉爽,正好适合户外活动。
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和国庆节。
练习二:阅读以下段落,然后写一个标题概括全文的主题。
段落1:我的宠物狗我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宠物狗,它的名字叫小黑。
小黑是一只拉布拉多犬,它非常聪明和忠诚。
我喜欢和它一起玩耍和散步,它总是能给我带来快乐。
段落2:我的梦想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我喜欢帮助别人和照顾他们的健康。
虽然成为一名医生需要很多努力和学习,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
段落3:我的假期计划放假期间,我计划和家人一起去旅行。
我们打算去海边玩水和沙子,还要参观一些有趣的景点。
我期待着和家人在假期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段落4:一次难忘的经历有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名。
我非常兴奋和自豪,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获得这样的荣誉。
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多自信和动力,让我更加努力学习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段落5:我的兴趣爱好我有很多兴趣爱好,比如读书、画画和打篮球。
读书可以让我开阔视野和增加知识,画画可以培养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打篮球可以锻炼我的身体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阅读:第9讲 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文章内容、倒叙和插叙(含答案)全国通用

小学阅读高分攻略9【知识梳理】1掌握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摘句法、舍次留主法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六要素法+起承转合法3常见倒叙的几种情况:把结局提前、把中间部分提前、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1,倒叙和插叙的好处倒叙:产生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平铺直叙和结构单调插叙:解释说明,使情节更合理突出人物的性格为后文作铺垫使主题更突出使脉络清晰,结构紧凑避免平铺直叙和结构单调【例题精讲】例题1④雪虽然下得不很大,可是整个苍茫的大地比往常宁静了许多。
但也不像唐代诗人柳宗元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样冷静。
宁静之中也蕴含着蠕动: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时,也一步一步的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还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与飞雪的纠缠更添大地的娇媚;偶尔还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
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个原因。
那可能是跟人们的爱美有关,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天然浑成的山水画,倒不如躲在家中偎倚在火炉旁边,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调侃,享受着雪带来的宁静和悠闲。
如果是读书人的话,映雪读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鲁涛《江南的雪》)描写——什么风景/什么人/什么物品,怎么样段意:江南的雪给人带来宁静和悠闲。
例题2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
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
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
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
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的刺痛了。
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冯骥才《歪儿》)记叙——谁干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
交代了xxx的原因/结果段意:歪儿不玩了却提供了自己的罐,于是被我邀请,重新加入了游戏中例题3写人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写事文章:《歪儿》(冯骥才)写景文章《山雨》(赵丽宏)写物文章《猫》(老舍)例题4 倒叙《小马过河》例题5 插叙《故乡》。
小升初语文阅读核心考点0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领悟文章中心思想(考点解读)人教部编版

核心考点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领悟文章中心思想第一节考点解读【考点解读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明确考点,对症下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用一两句话概括文中所讲事例是阅读中常考题型。
完成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白全文讲的是什么,然后以一两句话简要概括出核心事件或核心内容。
例:铅笔头下的坚持他是一名大学青年教师,却有一个不良习惯:手心随时握着一支铅笔头,兴之所至,会将所思所想随手记下来,从他的办公室、家庭到实验室,到处都有他“信手涂鸦”的杰作。
进校第10年,他40岁,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设想,这也是他10年“涂鸦”思想的结晶。
当他将设想课题提交学校之后,却遭到了一场无情的嘲弄。
大伙都说那是他铅笔头“涂鸦”出来的异想邪说,毫无研究价值可言。
学校不支持,就意味着多年的心血泡汤。
这位青年教师不甘心,他决定不改初衷,克服种种困难,又费去了10年的时光,终于做完了自己课题的初步测试,并且通过朋友,将测试成果递交到美国国立研究院。
一开始,研究院对他的测试成果很感兴趣,但派人到学校一调查,得知他那些铅笔头“涂鸦”的故事,立刻对其人其事失去了信任。
这样,他20年的心血,因为一只小小的铅笔头,又一次被束之高阁。
一次次被“铅笔头”捉弄,他还是没有气馁。
相反,这许多年细致入微的研究,使他越来越清楚自己研究成果的价值。
得不到学校和研究院的自助,他便自己想办法,经过东凑西借,自筹资金对试验成果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4年之后,他再次向研究院递交了已经成型的报告,这一回,研究院不仅批复了他的申请,还向他的“铅笔头”事件表达了歉意。
在研究院的支持下,他的成果很快应用于实验。
两年后,他在一只小鼠身上试验获得成功。
到2007年,这项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基因靶向治疗技术”,他因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
他,就是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
这一年,他已是年届七旬的老人。
【真题来源:上海市宝山区红星小学期末测试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点拨】掌握方法,一举攻破题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摘句法总起句:具有总领全文的作用,出现在文章的开头部分。
考点01:文章主要内容概括(讲解)(学生版)

考点01:文章主要内容概括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多数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都有这种想法,那就是脑袋里明白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说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儿,但是不知从何作答。
常见问题:(1) 缩不短总觉得字数太少不足以表达整个故事,然后就想到啥就写啥,不停加字,最后答案就是语句不简洁。
(2) 易删错这是抓不住文章重点的一个表现,之所以把该删掉的保留,把该保留的删掉,都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文章在讲什么,要表达的主题究竟是什么。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般是要通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
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年份 地区 题目能力要求 题干2022年 江西·宿迁《心灵折旧费》 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022年 重庆《成全善良》 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021年 安徽·铜官 《孩子,请系好鞋带》 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简要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2021年 山东·山亭 《兵与冰》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围绕主要人物、事件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不能超过30字) 2020年 广东·广州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2020年 河南·唐河《擦不掉的鼓励》 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请用简介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技巧一:六要素概括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将文章的六要素提取出来,删除不必要的内容,整理成一段简洁、通顺的话即可。
小升初记叙文阅读专项——概括主要内容 (有答案)

小升初记叙文阅读专项——概括主要内容(有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课外阅读。
我的小学(节选)贾平凹在这个(词祠)堂内:我们坐了两年:老师一直是一个女的。
她长得很白:讲课的声音十分好听:每每念着课文:就像唱歌儿。
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她这么好听的声音。
开头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听懂她讲的什么:每一堂却被她的声音(淘陶)醉着。
所以:每当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一句话也答不出:她就说:“你真是个见习生!”见习生的事原先同学们都不知道:她一说:大家都小瞧起我了:以后干什么事:他们就朝我伸小(姆拇)指头:还要在上边呸呸几口:再说一句:“哼:你能干什么:你真是个见习生!”我们就打过几次架。
娘后来狠狠揍了我一次:罚我一顿不准吃饭。
老师知道了:寻到我家:向我和娘作了检讨:说是她的不对:问我是不是听不懂课。
我说:“我光听了你的声:你的声好听!”她脸红红的:就笑了。
从此:我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落人后:老师对我格外好起来: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好听:但一下课:就来辅导我:惹得同学们都眼红起来。
一年级学完后:老师对我说:“你年纪小:不让你升级。
”我当下就吓哭了。
老师却将我抱起来:说她是哄我:宣布我再也不是见习生了。
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叫完就后悔了。
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我一下嘴。
她笑了:我也笑了。
下午:她拿着成绩单到我家:向娘夸说我乖:学习进步快:娘给她打荷包鸡蛋吃。
我便大胆起来:说:“老师:你的声音好听:你能给我唱个歌吗?”她就唱起来:(腮鳃)帮上深深显出两个酒窝:唱完就咯咯地笑。
(选自《给梦一把梯子》未来出版社)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画“√”。
2.读选文的第1自然段:说说老师有哪些特点让“我”印象深刻。
3.选文先后3次写到了女老师的“笑”,分别是:①②③这些“笑”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的老师。
4.老师为什么寻到“我”家向“我”和娘检讨?你从中体会到了老师怎样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今我们都快要毕业了:你还记得刚入学时的情景吗?给大家讲一讲吧。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4讲:阅读专题之概括文章内容(学生版)

了。
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
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
”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
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堂练习】钓鱼的启示那一年,我刚满11岁。
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随着父亲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
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跳跃着并甩动尾巴,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
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小学阅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题(学生版)

小学阅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题(学生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题一、标题扩充法例:《卖火柴的小女孩》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着跑了。
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她觉得更冷了。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jī]乎冻僵(XXXɡ)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XXX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XXX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chī)!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ɡěnɡ)。
她又擦了一根。
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
四年级语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作业(学生版)及答案解析

4.2 巩固提升——阅读题型(概括文章内容)有趣的蜗牛①雨后的一个上午,妈妈领我到公园去玩。
在花池边,我发现了五只小蜗牛,就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捡起来,带回了家。
②我把蜗牛装在一个大口玻璃瓶里,贴着瓶内壁,放上菜叶和薄薄的黄瓜片,瓶口用窗纱封好,算是给蜗牛安了新“家”。
不一会儿,五只蜗牛(继续陆续)从壳里钻了出来,并把(软弱软软)的身体紧贴在菜叶和黄瓜片上。
临近黄昏时再看,呵!新鲜的菜叶变得伤痕累累,那黄瓜片中间被掏了个大大的洞,真没想到蜗牛的牙齿还真够厉害的。
我早就听说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于是,想马上找到蜗牛的嘴看个究竟。
我把蜗牛的“家”搬到了我的书桌上。
机会等来了,一只蜗牛吃饭后到窗纱上活动,因为这时蜗牛的肚皮向上,我终.于.在它那两对触角下寻到了它的嘴。
随着身体的(活动蠕动),蜗牛的嘴不时地张开,差不多与它的身体同宽。
从蜗牛张开的大嘴里,我想看一看牙齿,可能是牙齿太小了,()我怎么努力()看不到,真急死人了。
③不知道是不是让我给宠的,小蜗牛吃东西很(挑剔随意),快要变质的黄瓜片,()饿了()不吃。
所以,每天我都要为它们打扫宿舍,并随时换上新鲜的食物,蜗牛每天都出来吃食、活动,尤其喜欢雨后天气凉爽的时候。
可是有一天,一只蜗牛怎么也不肯从壳里出来。
我拿出来仔细看,从蜗牛壳背面靠里边部位,发现有个白色小气泡状东西,在很有节奏地跳动。
我在每一个蜗牛的同样部位进行观察,发现都有这样的东西在跳动,我想我是发现蜗牛的心脏了。
我把这个消息高兴地告诉了妈妈,妈妈观察后也持肯定态度,还夸我观察认真呢。
于是,我和妈妈开始为每一只蜗牛测起了心跳。
身体藏在壳里休息的蜗牛心跳每分钟50—70 次左右,而活动着的蜗牛心跳在每分钟80—100 次左右,这真是我的又一大收获。
④蜗牛每次出壳,总是先出屁股,最后出头。
⑤爸爸说,这几只蜗牛是野生的,它们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养久了会对它们有不好的影响。
临近开学时,我带着这几只小蜗牛重新来到了公园,把它们放入原来的花池,然后与每一只道了别,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小学概括文章专项训练与练习

第2节:概括文章专项(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记叙文六要素2、掌握不同概括题的分类方法3、学习掌握不同类型概括题答题方法学前测:《离群的大雁》一群大雁要飞到暖和的地方过冬。
它们整齐的队形像是写在天上的“人”字。
有一天,一只年轻的大雁突然离开队伍,自己飞走了。
它一边飞一边想:我为什么一定要排着队呢?多不自由呀!它飞呀,飞呀,渐渐地,它感到吃力了,身体也越来越重了。
这时,它才后悔不该离开集体。
正在这时,一只年长的大雁来接它。
它奇怪地问:“为什么离开队伍,就飞不动了呢?”年长的大雁和蔼地告诉它:“大家排队飞行,把周围的空气扇动起一股向上和向前的气流,借着这股气流,每只大雁飞起来就省一点儿力气。
你离开队伍,没法利用气流帮忙,所以很快就累了。
”年轻的大雁明白了,它跟在年长的大雁后面,去追赶队伍。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2、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3、请概括文章主要内容(4分)4种概括题的题型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分别概括故事的情节。
一句话概括专项练习《80枚果子》①他跪在老母亲面前,吐露了想要出去闯一闯的心声,又向母亲道了声“春节时一定回家”的话之后,决绝地挥挥手,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
②连番的奔波后,他在距离家乡千里之遥的山区找到了一份生计——矿下作业。
虽然工作苦、累,但还算心善的老板和不菲的工资,以及那些善良的工友们却让他苦中有乐。
③有一天,矿上放假,独白跑到山上透透气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血红色的果子。
这些果子,在如此寒冷的冬季里竟也油亮亮、红火火,让他忍不住摘了一个。
一嚼,满口生津、齿颊留芳!于是,他狠狠地摘了满满两裤袋。
④回到工棚,他悄悄地数了数,有92 枚果子。
他把其中的80 枚放在了包裹中。
距离新年还有几天,他本可以亲自带着那些果子回家,但他怕时间久了果子会被风干。
为了让母亲提前感受到他的孝心,他求了老板,用快递把包裹寄往他的家里。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学阅读——言简意赅,概括文章主旨(含答案) 全国通用

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
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
2.该不该删。
3.抓不住重点。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几种方法,希望同学们不但要记住这些方法,还要在实际阅读中反复练习。
所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最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题目扩展法。
此法用公式表示如下:【主要内容】=【文章题目】+【题目扩展补充】《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延迟,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8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生版).docx

第概括夂章輪空要內容大脳体操指导语:下面的图形认真看5秒,然后凭着记忆画出第一行的三个图形,并涂色。
接下来继续看5秒,然后画岀第二行的图形并涂色。
最后再看5秒,画出第三行的图形并涂色。
作业兄成情况知识梳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1找主干法。
缩句的主干是:谁+干什么;或什么东西+怎么样。
在概括课文内容或段意时,也可以用 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干了么事+结果如何。
2、 摘录句段法。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往往概括全文(全段)的大意。
直接引用或 稍加修改,便可作主要内容。
3、 题目拓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题目充实补充,就可得到文 章主要内容。
参教学重•难盍1、 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熟练且准确地概况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F 而人名各取口什么成语?穷人【俄】列夫•托尔斯泰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
屋外,风在呼啸,轰鸣的海浪冲 击着岸崖,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但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 暖和而舒适。
土铺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余烬,搁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
在挂着白色帆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大海风暴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打渔的丈夫一早就 驾着船出海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听着海浪的轰鸣和风的呼啸,冉娜真感到害怕。
老旧的木钟嘶哑地敲过了十点,十一点……丈夫仍然没有回来。
丈夫是不顾惜自己的, 冒着寒冷和风暴还去打渔。
她自己也是从早到晚地干活。
可结果呢,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维持 生活。
孩子们仍旧没有鞋穿,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來跑去。
吃的也不是白面包一一黑麦面包 够吃就不错了,下饭的菜也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倒都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 的。
”冉娜想着,又倾听起风暴声来「'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 她一边说一边划着十字。
睡觉还早。
冉娜站起来,往头上披了一条厚围巾,点上提灯就到外面去了,她想看看大 海是不是平静些了,天是不是快亮了,灯塔上的灯还亮着吗,能看见丈夫的渔船吗?可是, 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
【暑假阅读】部编版三升四现代文阅读衔接讲义专题0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答案解析)

【暑假阅读】现代文阅读专题0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技巧】1、审读题目,感知文章内容。
2、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六要素。
3、摘录重要事件和重点语句来概括中心。
【典型例题】例:阅读短文。
桂林山水(节选)桂林山水,总是无时无处不在你身边,不在你眼里,不在你心里,不在你的感受和思维中留下它的影响。
但是,如果你住在阳朔,那感觉不知会是怎样的?就去过一次的印象说,只好用“仙境”二字来形容。
那山比起桂林来,要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
一座座山,从地面上直拔了起来,陡升上去,却又互相连接,互相(反映掩映),互相衬托着。
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雾霭(ǎi)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幻着深浅浓淡的颜色。
而且,阳朔的山,不像桂林的那样裸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密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像穿了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
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像在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上,绣满了鲜艳的花朵。
这使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出一种(猛烈热烈)的情感。
到阳朔去,最好是坐了木船在漓江里走。
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境界。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姿势)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的水,是出奇的清,恐怕没有一条河的水能有这样清。
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土小虫爬过的爪痕。
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长长的,像蒲草一样,闪着碧绿的光,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流动。
【问题】1.作者用阳朔的山与桂林的山作对比,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阳朔的山____________,桂林的山__________,阳朔的山比桂林的山__________。
2.下面对漓江景物的特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水平如镜,河底可见B.山水相映,江水清澈C.山随船动,水草茂密D.草随船动,清可见底3.阳朔的景物是极美的,作者给我们一个游览建议——坐木船。
六年级下语文素材-小升初阅读技巧——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含练习)人教部编版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知识讲解】一、新课引入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
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可三整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
”二、中心思想的知识1、什么叫中心?我们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中心就好象射箭有了靶子,登山有了目标,夜船有了航灯一样。
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记叙的内容所要表达的写作目的(即主要的意思)用文字完整地把中心思想表述出来,从其结构上看,可分两部分,即文字的主要内容与作者的习作目的。
2、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是教学中的难点,又是重点。
因为学生能够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才能深透。
3、怎样确立、提炼材料中的中心思想呢?三、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1)写人的,主要是写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2)写景主要体现景的美丽可爱。
(3)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公式: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四、阅读重在悟文意,文初段末要多记我们平时写文章,很多时候在文初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东西作了交代,或者是在文章结束的时候,使文章升华。
(完整版)五年级阅读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题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阅读练习【练习一】拔苗助长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稻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
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
他自言自语地说:“稻苗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
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
“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
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
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稻苗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
“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
可是已经晚了,稻苗已经全都枯死了。
1.仔细阅读,完成填空。
故事发生地点: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二】一间改变命运的房间很多年前,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向柜台定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阅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题(学生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题一、标题扩充法例:《卖火柴的小女孩》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着跑了。
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她觉得更冷了。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jī]乎冻僵(jiānɡ)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chī)!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ɡěnɡ)。
她又擦了一根。
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
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
小女孩儿向画片伸出手去。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
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儿说。
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
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儿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pèn]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奶奶把小女孩儿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sāi)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小女孩儿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段意归纳法例:《我爱湖》爱浩瀚深沉的大海,爱奔腾不息的长江,爱汹涌澎湃的黄河,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我更爱美丽的温柔的湖。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
湖是活的,层层粼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
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象一幅迎风飘舞的绸。
湖是硬的,象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
我想,湖里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金鱼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快活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或投一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圈圈涟漪,又或放一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是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啊,织出湖面绿色的“锦”。
“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象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的时候,湖最热闹。
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听,“轰轰”礼炮响了,联欢会就要开始了。
等大雨一下,联欢会马上开始,你就会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那是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
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不用焦急,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不是最好的说明吗?湖是美的,我深爱着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要素串联法例:《董存瑞舍身炸碉堡》1948年5月25日,攻城的大炮震撼(hàn)着整个隆化城,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
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那座桥架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
狡(jiǎo)猾(huá)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一座碉堡。
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
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碉堡,两眼迸(bèng)射出仇恨的火花。
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
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同志们,扔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háo),冲了上去。
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
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了好几米。
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
他用手一摸,全是血。
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
董存瑞离碉堡只有几十米了。
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
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掩护。
董存瑞趁着腾起的黑烟,猛冲到桥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
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
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碉堡。
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巨大的喊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
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
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摘录法例:《伟大的友谊》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
他们共同研究学问,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共同办报,编杂,共同起草文件。
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共同起草的。
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理念的奠基人。
他受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生活很穷苦。
但他毫不在意,仍然坚强地进行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
恩格斯把马克思的生活困难看做自己的困难,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
1863年初,马克思一家到了一一贫如洗的地步。
马克思打算让大女儿和二女儿停学,找个地方做工去,自己和燕妮、小女儿搬到贫民窟去住。
恩格斯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忙打电报劝说马克思别这么做,又迅速筹集又一笔钱,汇给了马克思,使马克思一家暂时渡过了难关。
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恩格斯,你寄来的100英镑我收到了。
我简直没法表达我们全家人对你的感激之情。
”碰到恩格斯需要帮助的时候,马克思同样竭尽全力,毫不犹豫。
1848年11月,恩格斯逃亡到瑞士,因为走时匆忙,身边没带多少钱。
马克思知道了,连忙从病床上挣扎起来,到银行将自己仅有的钱取出,全部寄给了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亲密合作。
他们同住在伦敦时,每天下午,恩格斯总要到马克思家里去。
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小时,各抒已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