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专业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专业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专业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专业基础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它包括了对语文学科的基本认识、教学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专业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首先,小学语文专业基础知识涵盖了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认识。
教师需要了解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包括汉字、词语、句子、篇章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对语文学科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提高语文素养。
其次,小学语文专业基础知识还包括了教学方法与技巧。
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教学方法,比如兴趣导入、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才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课堂管理能力和学生辅导能力,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关心和引导学生的学习。
另外,小学语文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学科教育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科教育最新的发展和趋势,根据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专业基础知识,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2023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含部分答案(三套)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一)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3、()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个阶段目标分别从()()()()()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和();重视()、()、()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和(),选择教学策略。
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和(),注重()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宜以()和()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1、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评价的能力。
12、()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不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些想象中的事物。
13、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是否表达了(),对()应予鼓励。
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的评价,采用()评价方式。
14、古诗名句填空:欲穷千里目,()。
(),死亦为鬼雄。
(),西湖歌舞几时休。
(),要留清白在人间。
15、小学阶段要认识()左右的常用汉字。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万字以上。
16、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等方面的表现。
小学教师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小学教师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阅读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议论文语言特征:严密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二)描写的方法: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十五)议论文结构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考前点题二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考前点题二[单选题]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澎[湃](pà(江南博哥)i);执[拗](niù);繁[弦]急管(xián);叱[咤]风云(chà)B.机[械](xiè);蓬[蒿](gāo);浑身[解]数(xiè);繁花[嫩]叶(nèn)C.羁[绊](bàn);嫌[恶](wù);锋芒毕[露](lòu);玲珑[剔]透(tī)D.[贮]蓄(zhù);[炽]痛(chì);咬文[嚼]字(jiáo);[秩]序井然(zhì)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项“叱咤风云”中的“咤”应读作“zhà”;B项“蓬蒿”中的“蒿”应读作“hāo”;C项“锋芒毕露”中的“露”应读作“lù”;D项注音全部正确。
[单选题]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豁]免;附[和];蛊[惑]人心;[祸]起萧墙B.[遏]止;[扼]要;[鄂]伦春族;身处[厄]境C.[菁]华;[矜]持;[泾]渭分明;[惊]世骇俗D.撕[裂];[趔]趄;[烈]火金刚;骂骂[咧咧]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是“huò”“h蔓huò”“huò”;B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读作“è”;C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是“jīng”“jīn”“jīng”“jīng”;D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是“li蔓 li蔓li蔓liē”。
[单选题]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美仑美奂;金碧辉煌;银装素裹;姹紫嫣红B.千呼万唤;兴高彩烈;鼎力相助;目不瑕接C.波澜壮阔;峰栾雄伟;突兀森郁;伟峰兀立D.文质彬彬;神采奕奕;含情脉脉;仪表堂堂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项“美仑美奂”中的“仑”应为“轮”;B项“兴高彩烈”中的“彩”应为“采”,“目不瑕接”中的“瑕”应为“暇”;C项“峰栾雄伟”中的“栾”应为“峦”,“伟峰兀立”中的“伟”应为“危”。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共享)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共享)小学语文专业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用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语文文化知识、语文教育理论、语文教材解析、语文教学实践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为大家简要介绍小学语文专业知识,以便语文教师参考。
一、语文文化知识语文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要想在教学中起到作用,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语文文化知识。
这其中包括:1、汉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教师应当熟悉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知道不同汉字的意义和发音,能够将这些知识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
2、名句名篇名句名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教师应当掌握并传承这些文化宝藏。
在教学中,要适当地引用名句名篇,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深厚内涵和艺术魅力。
3、古代典籍古代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适当引用经典著作中的文章和典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二、语文教育理论语文教育理论是指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总结和创新。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文教育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这其中包括:1、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师要在学生中培养什么样的语文素养。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达成这些目标。
语文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分组合作等,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3、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和标准。
教师应该在评价时动态地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和整体成果,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使他们发挥最大的潜力。
三、语文教材解析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这其中包括:1、教材系统性小学语文教材要从识字、认读、阅读、写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式的设计,教师应当理解教材的层次和内容,有助于指导学生有序地学习。
2、教材特色每个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教师应当深入了解教材内部的内容和设计,综合评估教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特色和价值,并据此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与教学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第三节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第四节语文课程的实施*第一节概述一、课程标准的涵义(一)定义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师大出版社2002.4.5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二)内容按门类制定:1.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2.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3.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三)内涵1.“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2.“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4.“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
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1.揭示语文课程的新内涵2.明确语文课程的价值3.改变教学目标的体系4.树立新的语文教材观5.创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理念6.重构新的评价体系三、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1.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0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二、简答题(4分)简要说说语文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三、简述题(6分)看下面这段实录并回答问题。
(一位老师在执教《春的颂歌》时,请一位学生评价另一位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你说说他刚才读得怎样?生: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都读得很准,但是,没有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师:你的评价很到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呢?生(很肯定地说)我不行!师(略迟疑)那好,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读。
请结合新课程理念,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
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处理?答:位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稍显呆板缺少感情,学生的第一次回答是十分精彩的,作为教师应给以高度一点的表扬,这样可能会增强学生对于回答好下一问题的自信心;对学生很肯定自己不行的回答,老师没有及时鼓励他试一试,而是略迟疑后直接采取了下下策——让他推荐一位同学读读新课程理念第一点内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为位学生在之前展示了自己具有一定的理解、评析能力,老师更应鼓励他培养朗读、表现自我的能力。
教材教法部分(20分)从下面提供的两个文章片断中任选一段,设计一份教学方案,并简要阐述设计理念。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汇总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汇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掌握并运用好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综合介绍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语文学科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等方面。
一、语文学科内容语文学科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课文选材和文学常识等。
小学语文教师应熟悉语文基础知识,如汉字、词语、句子和篇章等,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此外,教师还需了解各年级语文课本的课文选材原则,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
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能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应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包括笔试、口试、作业和课堂表现等。
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如鼓励、表扬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四、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具备积极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语文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外,还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评价学生、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等。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希望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试题(网友回忆版)三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试题(网友回忆版)三[单选题]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江南博哥)》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方面B.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深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是对庄子的高度评价C.骚体是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起于春秋时期,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提出来的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骚体,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
起于战国时的楚国,以大诗人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并因此而得名。
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故不正确的为C项。
[单选题]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著作之首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C.《诗经》反映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风、雅、颂的表现手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先秦时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音乐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故不正确的为D项。
[单选题]3.在先秦作品中,表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艺术特点的作品是()。
A.《诗经》B.《文心雕龙·史传》C.《春秋》D.《国语》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形式以四言诗为主,兼有杂言。
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句”。
《诗经》的“一唱三叹”这一特点,与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调一般都比较短,唱了一遍,常常感到意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
小学教师必备语文专业知识

小学教师必备语文专业知识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在小学教师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语文教育水平,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专业知识。
本文将介绍小学教师必备的语文专业知识,包括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
一、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
二、语文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应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示范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学习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语文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知识、识字与拼音、阅读与写作等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包括字词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语文教学评价语文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查和评估,应注重多元评价的原则,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价、考试考核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写、朗读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作文、阅读理解等方式考核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必备的语文专业知识包括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适合小学教学的语文教学方法、涵盖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及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评价。
小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知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努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成绩,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公民。
小学语文专业学科知识总结

小学语文专业学科知识总结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础学科,其专业学科知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文字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首先注重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与书写,包括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结构分类等。
同时,教授学生正确的发音,包括普通
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
二、词汇积累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小学阶段需要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类词汇,并能够正确使用。
三、句子结构
教授学生如何构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理解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四、阅读理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教授学生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段
落结构、细节信息等,以及如何运用阅读策略提高理解能力。
五、写作能力
从简单的看图写话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写日记、写信、写小短文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六、文学欣赏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理解文学
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七、传统文化教育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教授学生认识传统节日、民间故事、成语故事等,传承中华文化。
八、思维训练
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
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综合运用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
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它不仅关乎语言文字的掌握,
更关乎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让他们在语言的世界中自由翱翔。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
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填空:1.(1)《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2)XXX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号称“XXX”。
(3)XXX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积累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考试大纲

小学语文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一、中外文学(一)古代文学部分《诗经》的艺术特点;《左传》的叙事特点;《论语》、《孟子》的说理性;《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楚辞的特点;司马迁《史记》艺术成就;汉乐府的特点;古诗十九首的诗意美;建安七子的艺术成就;陶渊明的田园诗和散文的艺术特征;南北朝民歌的风格;王勃的《滕王阁序》;陈子昂对文风的革新;高适、岑参、王昌龄边塞诗的风格;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的独特风格;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杜甫诗歌的社会性和艺术风格;韩愈、李贺诗歌的创新性;刘禹锡、柳宗元诗歌特色;自居易诗歌的写实手法;杜牧诗的历史感和华美风格;李商隐无题诗的多义性;贾岛诗的炼字炼句特点;柳永词的婉约风格;欧阳修散文的特点;王安石诗歌的韵味深永;苏轼的豪放词,散文风格的多样性;江西诗派的创作风格;李清照词的独特性;陆游诗的风格;范成大田园诗的创新;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文天祥诗的特点;关汉卿杂剧创作的成就;王实甫《西厢记》的社会影响;马致远《汉宫秋》的特点;元代散曲的成就;《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突出成就;《三国演义》的历史内容与艺术成就;汤显祖《牡丹亭》的主题企艺术特色;《西游记》的寓意;《金瓶梅》的艺术创新;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狐鬼世界的内涵;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曹雪芹《红楼梦》的伟大成就。
附:重点背诵篇目先唐部分:《诗经·关雎》、屈原《湘夫人》、《汉乐府·陌上桑》、《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曹操《短歌行》、曹植《白马篇》、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谢灵运《登池上楼》、庾信《拟咏怀》(摇落秋为气)、南朝乐府《西曲》、北朝乐府《木兰诗》.唐宋部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望月怀远》、王之涣《凉州词》、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昌龄《荚蓉楼送辛渐》、王维《山居秋暝》、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判官归京》、崔颢《黄鹤楼》、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将进酒》《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望》、韦应物《滁州西涧》、孟郊《游子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1刘禹锡《鸟衣巷》、柳宗元《渔翁》《江雪》、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f相见时难,、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淘沙》(帘外雨潺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王安石《北陂杏花》、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黄庭坚《登快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周邦彦苏幕遮》《苏幕遮》c燎沉香,、李清照《醉花阴》c薄雾浓云,《声声慢》c寻寻觅觅,陆游《书愤》《诉衷情》(当年万里)、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夔《扬州慢》c淮左名都)、文天祥《过零丁洋》。
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题库

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题库
1. 什么是语文?
2. 语文是如何传承和发展的?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础教育法》中对语文的规定是什么?
4. 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5.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6. 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7.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8. 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9. 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阅读教育?
10. 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写作教育?
11. 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口语教育?
12. 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听力教育?
13. 如何开展文学欣赏教育?
14. 如何开展语言表达教育?
15. 如何开展语法教育?
16. 如何开展汉字教育?
17. 如何开展修辞教育?
18. 如何开展词语教育?
19. 如何开展古代文化教育?
20. 如何开展现代文化教育?。
- 1 -。
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还涉及到文化传承和思维训练。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简要介绍。
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包括汉语拼音、汉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
教师需要掌握汉语拼音的正确发音规则,了解汉字的结构和笔画,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词组,以及能够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语法和修辞手法。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这涉及到对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如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以及对文章结构、主题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写作技能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表达技巧。
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如何构思、组织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
文化素养语文学科还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需要教授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
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策略,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以及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教育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同样重要。
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而均衡的发展。
课程标准与评价教师需要熟悉国家课程标准,了解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
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终身学习语文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跟进教育改革的步伐。
通过阅读、培训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结束语: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
小学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学科知识水平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小学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一、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理念(1).语文课程性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是语文教育观的核心,主导着语文教育的实践,影响着语文教育理念的建设,对语文教育至关重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文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言语、思想、情感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
(2)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
(3)语文是从事学习的基础工具。
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语文课程是文化课程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在交际过程中无不承载着和反映着民族的事、理、情、志,表现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承载着丰富的灿烂的民族文化。
此外,以语言形式和语言形式承载的内容构成的语文课程本身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已形成自身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系统,并成为人类文化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人化课程语文与人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
学语文,其实质就是学文化,以文教化。
中国语文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中华民族的情感、精神、道德、审美观;世界文化汇聚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宝藏。
语文课程的人文特征为其本身所固有。
对语文课程这一性质的确认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据此获得,育人方式也由此决定。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1)语文作为文化的特殊性:本身既是文化,又是文化载体;(2)语文作为工具的特殊性:是负载着人文性的工具;(3)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对立统一,正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统一。
(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教师必备语文专业知识

小学教师必备语文专业知识语文是小学阶段教育中的核心学科之一,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掌握必备的语文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等方面介绍小学教师必备的语文专业知识。
一、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语文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表达四个方面。
1. 阅读: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写作: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小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各类写作,包括书面作文、读后感、记叙文等。
写作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听力: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对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的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听力活动,例如听录音、听故事等,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
4. 口语表达: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小学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活动、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
三、语文教学方法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置各种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积极参与语文教学。
2. 图文教学法:图文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图像辅助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文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漫画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
1. 语文学科知识:包括汉语拼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体裁等基础知识。
2. 文学素养:熟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儿童文学等。
3. 教学法知识: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
4. 儿童心理发展: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
5. 教育技术:熟悉并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的利用等。
6. 课程与教学设计:能够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程和教学计划。
7. 评价与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能够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8. 班级管理:具备一定的班级管理能力,能够维护课堂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9. 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如《教育法》、
《教师法》等。
10. 终身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学科基础,还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与教学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第三节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第四节语文课程的实施*第一节概述一、课程标准的涵义(一)定义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师大出版社2002.4.5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二)内容按门类制定:1.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2.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3.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三)内涵1.“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2.“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4.“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
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1.揭示语文课程的新内涵2.明确语文课程的价值3.改变教学目标的体系4.树立新的语文教材观5.创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理念6.重构新的评价体系三、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内容框架,提出和建议。
3.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要求。
4.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哪些?5.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一)语文课程1.语文2.语文学科 3.语文课程(二)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学习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既要凸现其人文性,培育学生的心灵,关怀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以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丰厚学生的人生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又要注重其工具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终生所需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语文课程的地位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2011)1.工具性决定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2.人文性决定语文课程是正确的观念形成与人格发展的基础3.综合性、实践性又决定语文课程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什么是“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为什么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语文教育的特点2.如何把握语文教育特点(1)学习时要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培养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3)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是根本2.合作、探究是学习的重要方式3.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重要途径4.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关键(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什么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据,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强调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
2.如何使语文课程开放有活力(1)选用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思考练习,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和发展。
3.《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
4. 为什么说语文具有工具性?5.语文的人文性指什么?6.怎么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7. 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8.什么是语文素养?第三节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一、语文课程目标(一)语文课程目标的涵义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根据国家、社会对教育对象的总体要求,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使教育对象达到的预期的发展水平和标准。
2.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根据社会对教育对象的要求和教育对象本身发展的需要规定的行为目的,是预期的教育成果所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3.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总体教育目标,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规定教育对象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1.体例(1)九年一贯制(2)三个维度(3)五个领域2.特点(1)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着眼点(2)突出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明确地从过程和方法维度提出学习目标(4)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和整合二、《语文课程标准》中总目标与内容*(一)前五条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二)后5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三个纬度的侧重不是决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融和渗透的。
三、《语文课程标准》中分段目标与内容*(一)阶段目标的总体特点3.明确提出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
4.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二)阶段目标的纵向解读1.第一学段目标(1)汉语拼音降低要求(2)识字“多认”“少写”,强调兴趣和习惯养成(3)阅读强调积累写话强调兴趣(4)提出“口语交际”(5)增设综合性学习2.第二学段目标(1)强调主动识字习惯的养成和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2)阅读教学注重人文精神(3)写作教学提倡自由表达(4)口语交际强调言语交际基本技能(5)综合性学习,强调在活动中、在生活中学语文3.第三学段目标(1)识字写字中强调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体会汉字的优美(2)阅读中强调阅读体验,更强调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3)习作注重培养创新精神;(4)口语交际强调交际中情感态度(5)综合性学习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阶段目标的横向解读1.识字与写字(1)每个学段都从三个维度提出目标,强化了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这一维度,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
(2)体现阶段性和连续性。
(3)低学段的识字教学目标体现了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4)重视培养书写技能。
(5)重视习惯养成2.阅读教学(1)强调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注重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循序渐进培养(3)注重阅读体验(4)提倡个性化阅读(5)培养语感;注重积累3.写作从写作兴趣和习惯开始,以写作能力为核心,重视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1~2年级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3~4年级重在培养学生自由表达;5~6年级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4.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5.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特别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际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实践和体验。
强调参与和体验强调分享和合作强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责任心和使命感根据、、三个维度设计目标,三个目标具体、有层次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中。
2.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识字个,写字个;3.第三学段要求认字2500个()对或错?4.第二学段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或错?5.第二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篇(段),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6.第二学段、第三学段要求课内习作每学年次左右。
第四节语文课程的实施*一、关于“教学建议”(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形成健康的情感2.积极的人生态度3.正确的价值观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打好基础,注重养成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2.开发潜能,着眼发展培植自信心和主动意识,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激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五)具体建议1.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1)意义:拼音工具,识字写字是基础,语文基本功,人文化素养的体现(2)原则:形成良好习惯,坚持“多认少写”。
(3)内容:拼音、识字、写字(4)方法:引导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引导学生在阅读、在运用中巩固识字;加强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示范指导。
2.关于阅读教学(1)认识阅读教学的意义(2)原则:处理阅读教学中的三方的关系(3)目标、内容: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知识、阅读习惯(4)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进行默读;通过背诵是语言和文化的储存、积累,在略读和浏览,搜集、处理信息。
3.关于写作教学(1)认识写作教学的意义: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2)掌握写作教学的原则:贴近学生实际,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3)把握写作教学的目标和重点: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4)内容:养写作能力和习惯(5)方法:提供条件和空间加强写作指导指导观察,引导阅读,指导构思。